湖文镇有多少人口
Ⅰ 华容分别有哪几个乡镇
华容乡镇简介
华容县城:位于县境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2°33′56〃,北纬29°31′46〃。三国吴太帝黄龙元年(229)于今县东二里是置安南县。隋炀帝大业十年(614)县城迁河西,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迁今城东紫港口,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因避水患,复迁河西故址。民国以前,县、城同名,通称华容;民国元年(1912年)称章台镇,1950年称城关镇。县城得名来源于春秋时楚所筑章华台、容城。2000年,县城建成区面积1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万人。规划面积25平方千米,其范围:东起胜峰乡石伏村,西抵马鞍山,南达护城乡麻里泗集镇,北至万庾镇石山矶。
万庾镇:位于县城北7.5千米处。建国前属万庾乡。建国后为第4区区辖镇,1956年撤区并乡时为万庾乡。1958年属护城公社,1961年从护城公社划出,成立万庾公社,1984年改为建制镇。面积96.7平方千米,10495户,总人口40289人。原辖29个行政村,275个村民小组。现辖26个村,2个渔场,1个居委会,264个村民小组。
宋家嘴镇:据史籍记载,隋代全县版图为十都,宋家嘴即为都端口之一。初为宋姓人户聚居地,故名。原址在今镇区下游2里许的藕池河堤上。1953年整修大堤时移于今地。建国前属清凉乡,解放初属3区,后改隶鲇鱼须区,1956年撤区并乡,定名宋市乡,1958年隶属护城公社,1959年改鲇鱼须公社,1961年从鲇鱼须公社划出建宋市公社,1983年2月社改乡,随后改为建制镇。面积40.4平方千米,总人口21230人。辖13个村、2个场、1个居委会、153个村(居)民小组。
鲇鱼须镇:建国前属清凉乡。解放后,今镇域范围建为准里、时家、保安、黄洋、普贤5乡及鲇鱼须镇,隶3区,后改为鲇鱼须区,1956年撤区并乡,改为时家圻乡,鲇鱼须镇升为县属镇。1958年公社化时属护城公社,1959年分为鲇鱼须公社,1961年再与宋市公社分开,建为鲇市公社。1966年镇区复为县属镇。1969年镇区并入鲇鱼须公社,1980年镇、社分家,镇区复为县属镇。1984年,镇、乡合为鲇鱼须镇。普贤冈集镇。
北景港镇:位于华容县南部。辖区旧名禹甸垸,原为牛氏湖、西湖及藕池河滩涂、淤洲。1902年前后由各地流入县境的移民组织开垦。取《诗经》“自古南山,神禹甸之”之义,名禹甸垸。建国前属景港乡,建国后划为景港、横洲、中岭、北岭、禹九等乡,属2区;1956年撤区并乡为景港乡;1958年与新河乡合并成立新景人民公社,1961年规模缩小,定为景港公社。1984年,为北景港镇。面积75.7平方千米,总人口39227人。辖27个村、两个渔场、1个林场、2个街道居委会。镇区北景港,早期街道建于藕池河堤上,1953年为整修河堤迁入堤内;1951年即建为2区区属镇,1956年为县属镇,1958年改为社属镇,1966年再度为县属镇,1969年复为社属镇,1980年恢复为县属镇,1984年与景港公社合并,为北景港镇镇区。
治河渡镇:位于县城东南。建国前属板桥乡,建国后建有润德、黄蓬、紫南、登瀛、方城5乡,隶1区。1956年撤区并乡为潘家渡乡,乡政府设潘家渡。1958年隶华一公社,1961年规模缩小,建为潘家公社。1983年改名潘家乡,1993年乡政府移驻治河渡,由乡改镇,名治河渡镇。面积45.72平方千米,总人口26597人。辖14个农业村,2个居委会,2个渔场。
三封寺镇:位于华容县东部。建国前属板桥乡。建国后,先后划属4区和1区。1956撤区并乡,改为三封寺乡。1958年成立全县第一个人民公社,取名华一公社,1961年公社规模缩小,置三封公社。1984年设三封寺镇。面积75.8平方千米,人口31136人。辖20个村、1个渔场、1个林场、1个居委会。镇区三封寺。
注滋口镇:位于县境南端,北距县城32千米。原属洞庭湖洲,建国初属华容县第9区,1956年撤区并乡后称隆西乡。1958年隶属幸福公社。1961年从幸福公社独立出来成立隆西公社。1983年恢复乡建制,1984年隆西乡与县属建制镇注市镇合并为注滋口镇。面积61.12平方千米,总人口38827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3000多人。辖34个村(居)民委员会,247个村(居)民小组。镇人民政府驻注滋口镇区国庆路。
塔市驿镇: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华容县境东北。建国前为塔市乡,建国后为5区所辖,1956年仍为塔市乡,1958年属东山公社,1961年从东山公社分出,置塔市公社,1980年将镇域东境部分村划出建江洲公社,1983年社改乡,6月建塔市驿镇,1995年江洲乡并入塔市驿镇。镇域辖22个村(场)、2个居委会。面积108.3平方千米,总人口31000人。新沙洲集镇原称江洲墟场,1976年前为塔市公社青泥大队所辖,尚为一片荒洲;1980年建江洲公社,公社机关驻此,聚居人户开始增多;1995年江洲乡与塔市驿镇合并,镇政府仍驻此。
东山镇:位于华容县境东北部。镇域明清时为文宣乡,民国时期设三郎乡。建国后建为继林、祖光、焕荣、先金、锡、栋、红烈乡,隶5区。1956年撤区并乡为三郎堰乡。1958年成立东山人民公社,范围包括今洪山头、塔市驿、东山全境,1961年公社缩小,复称东山公社。1970年将桃花山区划出,设桃花山公社,1995年复并入东山。2000年设东山镇。面积98.6平方千米,总人口28241人。镇政府驻地三郎堰。
胜峰乡:位于华容县境北部。建国前属板桥乡,建国初建为板桥、梅伍、栗树、黄湖等乡,初属4区,后属1区。1956的撤区并乡为胜峰乡。1958年属华一公社,1961年缩小至现在规模。面积67平方千米,人口22829人,5846户。辖19个村、场。乡政府驻地毛家巷。
新河乡:位于华容县境西南部。建国前,为沟通赤眼湖进入牛氏湖,在乡境新开一条河道,接通了华容县城和北景港之间的水上运输,故名新河口。建国前属五合、三宝2乡,后划属景港乡。解放后建为开化、县河、移灵、十三等8乡,隶2区。1956年置新河乡,1958年隶新景公社,1961年成现在规模。面积70.5平方千米,总人口3.934万人。辖27个村、1个居委会。乡政府驻新河口。
团洲乡:位于华容县境东南部。旧时属洞庭湖洲。1977年冬,以消灭血吸虫病相号召,设灭螺指挥部,组织全县数万民工围垸灭螺,实际目的是围湖扩田。1980年由指挥部转为公社建制,名团洲人民公社,1983年更名为团洲乡。面积50.9平方千米,总人口23180人。辖15个村、4场、1个居委会;15个自然村取名依次以团字为头,配“结、东、南、西、北、洲、建设、农、福、新、华、容”15字为村名。乡政府驻团洲村。
护城乡:位于华容县城之南。因地势环绕县城,旧时置护城大垸,因以名乡。乡域建国前曾分属章台镇、万庾乡。建国后隶1区,后隶4区,1956年为护城乡,1958年与万庾、宋市、时家圻等乡合建为护城公社,1961年缩小至现在规模,名护城公社。1983年恢复乡建制。面积50.9平方千米,人口30284人。乡政府驻地麻里泗,1993年成立麻里泗居委会。
新建乡:位于华容县西境。建国前属梅市乡,建国后建为保合、团城、西来等乡。1956年为西来乡,1958年属东风人民公社,1959年改名操军公社。1961年从操军公社划出,隶梅田公社,1972年从梅田划出,建为新建公社,1983年更名为新建乡。面积43.62平方千米。2000年全乡总人口22713人。新建乡政府驻迎祥垸。
南山乡:位于华容县中南部,距县城13千米处。因旧时以县境南部诸山通称“南山”而得名。建国前为大乘乡。建国后隶2区,1956年建为南山乡,1958年为南山公社,1983年改为乡。面积82.30平方千米,总人口22267人。辖27个村、场。乡政府驻大乘寺。
终南乡:位于华容县南部。建国前属大乘寺乡,建国后建为鱼口、夏家等6乡。1956年名为终南乡。后或称公社、或称乡。面积55平方千米,人口2.2万人。辖23个村、场,2个居委会。乡政府驻地原为鱼口,1991迁终南山。
幸福乡:位于华容县南部。建国前分属岳阳县仁义乡和华容县的东庆乡。1952年划岳阳县部分区域属华容,建为坝合、昭福、团山3乡,隶9区。1956年建团山乡,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因辖区内幸福高级社而得名。面积63.84平方千米,人口3.2万。辖28个村场。乡政府驻坝上。1970年建新洲农场,1980年改为新洲公社,驻地为新洲集镇;1995年新洲乡并入幸福乡。
Ⅱ 请问乐清市有几个镇共有多少人口
截止到2015年12月7日,乐清市辖柳市、北白象、虹桥、淡溪、清江、芙蓉、大荆、仙溪、雁荡、磐石、蒲岐、南岳、南塘、湖雾14个镇。
截止到2018年末,乐清市户籍人口为130.89万人,其中男性为 68.26万人,女性为62.63万人,性别比为109.0:100。
(2)湖文镇有多少人口扩展阅读:
乐清市:
乐清市,是中国浙江省辖县级市,由地级温州市代管。全市陆域面积1286.90平方千米,海域面积约270平方千米。地处浙南丘陵地区沿海小平原,东临乐清湾与台州为邻,南濒瓯江和温州市区相望,地理坐标为北纬28°07′、东经120°57′。
乐清市经济发达,是中国市场经济发育最早、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南部柳市地区是中国着名的低压电器之都,温台模式的发源地。北部雁荡山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号称东南第一山,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获“世界地质公园”称号。
2017年6月,乐清市被命名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区)。2018年12月,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投资潜力100强,2018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100强、中国最佳县级城市30强。2019年10月8日,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入选2019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2019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旅游景点:
雁荡山风景区
雁荡山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东北部海滨,山水奇秀,天开图画,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相继荣获国家级“卫生山、安全山、文明山”、“国家文明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世界地质公园”等称号。
1996年雁荡山被列为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科学考察点,2005年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地质公园。
中雁荡山
中雁荡山,原名白石山,是雁荡山脉的趾部。坐落在乐清西南隅,南靠瓯江七里港区,北邻雁荡山景区,西倚永嘉楠溪江风景区,G15甬台温高速公路、104国道从其南缘经过,甬台温铁路乐清站坐落于其境内,交通十分便利。
中雁荡山辖玉甑、西漈、三湖、东漈、凤凰山、杨八洞、刘公谷等七大景区,总面积93.44平方公里,300多处景观,景区以峰雄嶂险、飞瀑流泉、洞幽寺古、湖光山色、潭碧林翠着称。
灵山风景区
灵山位于乐清市乐成街道城北社区,东连梅溪文化村,西邻中雁荡山,北接永嘉楠溪江,从市中心北行近5公里的桃源口,有摩崖石刻“寻得桃源”4字,为进入灵山的大门。因山体呈现“灵山”字形而得名,境内有黄檀硐、龙台、双秦、灵山顶、水飞谷五大景区。
景区最大的特点就是景随水而活,水随景而灵,它的灵魂在于水,素有一灵三奇五龙之称。
Ⅲ 湖南省各个乡镇的人口数量有多少
炎陵县辖6个镇、8个乡、1个民族乡、1个国有农场、1个社会事务管理局,即:霞阳镇35200、沔渡镇1.45万人、十都镇1.22万人、水口镇15762人、三河镇3万人、鹿原镇2.5万人、垄溪乡8300人
、石洲乡5300人、策源乡5900人、下村乡8024人、中村乡7627、龙渣瑶族乡2241人、平乐乡3000人、船形乡8530人、东风乡8900人
Ⅳ 四川眉山·仁寿县有多少人口
1、概述
仁寿在秦属武阳县,隋文帝开皇十年改名仁寿县。因梁为怀仁郡地,命名仁寿,寓意吉祥,又取仁义长寿之意。
仁寿县总面积2606平方千米。总人口156万人(2004年)。县人民政府驻文林镇,邮编:620500。代码:511421。区号:0833。拼音:Renshou Xian。仁寿县北距成都90Km,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7.4℃,年均降雨1009.4㎜,年均日照1196.6小时,无霜期312天。
2、行政区划
仁寿县隶属眉山市,辖22个镇、38个乡:文林镇、大化镇、文宫镇、高家镇、富加镇、汪洋镇、钟祥镇、始建镇、彰加镇、慈航镇、龙正镇、北斗镇、禾加镇、中农镇、禄加镇、宝飞镇、龙马镇、方家镇、清水镇、视高镇、满井镇、黑龙滩镇、虞丞乡、宝马乡、青岗乡、珠嘉乡、古佛乡、板燕乡、观寺乡、鳌陵乡、石嘴乡、藕塘乡、农旺乡、玉龙乡、涂家乡、四公乡、松峰乡、合兴乡、曹家乡、促进乡、洪峰乡、鸭池乡、谢安乡、城堰乡、双堡乡、新店乡、河口乡、板桥乡、天峨乡、识经乡、凤陵乡、元通乡、向家乡、中岗乡、龙桥乡、曲江乡、里仁乡、兴盛乡、兆嘉乡、景贤乡。
在这片热土上,诞生了文武双全的宋宰相虞允文,“东方梵高”石鲁、着名画家冯建吴兄弟和新中国地质事业奠基人之一黄汲清院士,历代人才辈出,教育兴旺发达。
耕地面积135.42万亩,可供水量3.94亿M3,可开采的地下水量1.2亿M3,森林覆盖率19.96%。煤炭储量300亿Kg,膨润土储量10亿Kg,丰富的石灰石和生物资源均有工业开发价值。
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黑龙滩水库誉为“西南第一海”、“成都后花园”,23.6K㎡的湖面镶嵌着85个岛屿,龙岩、淡水现字天下一绝。牛角寨大佛号称乐山大佛之父,1569尊石刻造像分布于全山,集儒、道、佛于一体的佛龛更是世界瑰宝。左青龙、右白虎的南宋虞宰相之墓保护完好,禾嘉中华溶洞群深达30Km,钟乳石千奇百怪,岔洞妙趣横生。
公路纵横交错。纵有213国道北接成都和双流国际机场,南通乐山、自贡;横有106省道西接成昆线和成乐高速路,东连成渝线及高速路;还有直通资阳、资中和威远的省县路网,交通四通八达。
城镇设施齐全。县城由3K㎡扩展到13K㎡,自来水日供能力8万吨,天然气日供能力10万M3。通天梯、百乐湖、飞泉山、三大广场和干隆时期的奎星阁,展现出县级名城英姿。
通讯便捷,供电可靠。国际电话、国际传真、移动电话和intel网全部开通。程控交换机5万门,移动电话1万门,小灵通、无线寻呼、数据通信和IC卡用户已过2万。国家电网的220KV变电站1座、110KV变电站3座、35KV变电站9座,眉、乐双电源供电,可靠率99.6%。
仁寿县坚持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凡县内外人员利用县外资金、技术、知识产权在县内兴办实业者,一律享受外资企业政策;建设期内,属于县级收取的各种地方性费用全免,高新技术产业投入营运后,十年内免收地方的各种行政性费用;专门机构“一站式”服务,“漏斗式”管理。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如河南双汇、峨电股份、中国农资、川纺集团、露莎皮革、全兴集团、金鹅纺织、维韵电讯等入县落户。一些沿海市县和省内发达地区与之结为友好伙伴。
特产:枇杷。有“中国枇杷之乡”之称。 丰水梨 。仁寿芝麻糕 。
知名人物:虞允文,抗金宰相 。何栗,状元宰相。 石鲁,画家。 黄汲清,地质学家。谢宛妮, 大作家。
附:2000年人口数据,仁寿县辖23个镇、87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398462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文林镇 112740 大化镇 19977 文官镇 35657 高家镇 20136 富加镇 33450 汪洋镇 38060 钟祥镇 26220 始建镇 25681 彰加镇 20285 慈航镇 16927 龙正镇 24005 北斗镇 17988 禾加镇 26254 中农镇 15114 禄加镇 16100 宝飞镇 19498 龙马镇 25230 方加镇 29434 清水镇 26653 钢铁镇 12948 满井镇 16575 黑龙滩镇 13432 杨柳镇 23310 于丞乡 6994 宝马乡 15959 花瓷乡 9428 青岗乡 13618 三溪乡 9883 珠嘉乡 15169 蜂蜜乡15304 松林乡7606 府君乡7238 古佛乡13339 板燕乡12767 观寺乡12926 三峨乡9936 中坝乡3812 鳌陵乡6285 千合乡5133 花房乡8487 五福乡11802 石嘴乡11758 藕塘乡 11361 齐家乡 10893 农旺乡 9813 玉龙乡 13747 大洪乡 9998 涂加乡 7059 大革乡 6950 四公乡 9053 永宁乡 7346 松峰乡 7623 大联乡 5410 碗厂乡 9976 建新乡 9070 合兴乡 9641 清泉乡 6924 青石乡 8253 曹家乡 8947 谢山乡 4404 铁牛乡 6944 骑虎乡 9480 促进乡 9667 铧炉乡 7647 勤乐乡 6974 月桥乡 7377 正兴乡 7260 洪峰乡 5117 万寿乡 4206 古建乡 5058 宝石乡 7088 龙凤乡 9538 金耀乡 6509 甘泉乡 5205 鸭池乡 7613 谢安乡 7638 城堰乡 5089 双堡乡 15561 石盘乡 7606 新店乡 8679 马鞍乡 7246 河口乡 12225 板桥乡 10583 天峨乡 8126 识经乡 7641 凤陵乡 8074 鹤鸣乡 12033 天明乡 9082 鹤立乡 8503 复合乡 10578 白凤乡 6179 元通乡 18022 向家乡 12775 龙江乡 6400 中岗乡 10707 龙桥乡 10148 曲江乡 8603 金鸡乡 7430 凤梧乡 11638 里仁乡 14977 兴盛乡 13002 视高乡 9667 团结乡 3252 双胜乡 5787 兆加乡 8409 景贤乡 10200 金风乡 4260 元正乡 7098 光相乡 9779 分水乡 6196
Ⅳ 惠州博罗有几个镇叫什么
惠州博罗有二十个镇,罗阳镇、龙溪镇、九华镇、九潭镇、园洲镇、石湾镇、福田镇、长宁镇、横河镇、湖镇镇、响水镇、平安镇、柏塘镇、杨村镇、杨侨镇、公庄镇、石坝镇、麻陂镇、观音阁镇、泰美镇。
Ⅵ 湖南华容县一共有几个乡镇分别都是什么镇呢
华容县城:位于县境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2°33′56〃,北纬29°31′46〃。三国吴太帝黄龙元年(229)于今县东二里是置安南县。隋炀帝大业十年(614)县城迁河西,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迁今城东紫港口,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因避水患,复迁河西故址。民国以前,县、城同名,通称华容;民国元年(1912年)称章台镇,1950年称城关镇。县城得名来源于春秋时楚所筑章华台、容城。2000年,县城建成区面积1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万人。规划面积25平方千米,其范围:东起胜峰乡石伏村,西抵马鞍山,南达护城乡麻里泗集镇,北至万庾镇石山矶。
万庾镇:位于县城北7.5千米处。建国前属万庾乡。建国后为第4区区辖镇,1956年撤区并乡时为万庾乡。1958年属护城公社,1961年从护城公社划出,成立万庾公社,1984年改为建制镇。面积96.7平方千米,10495户,总人口40289人。原辖29个行政村,275个村民小组。现辖26个村,2个渔场,1个居委会,264个村民小组。
宋家嘴镇:据史籍记载,隋代全县版图为十都,宋家嘴即为都端口之一。初为宋姓人户聚居地,故名。原址在今镇区下游2里许的藕池河堤上。1953年整修大堤时移于今地。建国前属清凉乡,解放初属3区,后改隶鲇鱼须区,1956年撤区并乡,定名宋市乡,1958年隶属护城公社,1959年改鲇鱼须公社,1961年从鲇鱼须公社划出建宋市公社,1983年2月社改乡,随后改为建制镇。面积40.4平方千米,总人口21230人。辖13个村、2个场、1个居委会、153个村(居)民小组。
鲇鱼须镇:建国前属清凉乡。解放后,今镇域范围建为准里、时家、保安、黄洋、普贤5乡及鲇鱼须镇,隶3区,后改为鲇鱼须区,1956年撤区并乡,改为时家圻乡,鲇鱼须镇升为县属镇。1958年公社化时属护城公社,1959年分为鲇鱼须公社,1961年再与宋市公社分开,建为鲇市公社。1966年镇区复为县属镇。1969年镇区并入鲇鱼须公社,1980年镇、社分家,镇区复为县属镇。1984年,镇、乡合为鲇鱼须镇。普贤冈集镇。
北景港镇:位于华容县南部。辖区旧名禹甸垸,原为牛氏湖、西湖及藕池河滩涂、淤洲。1902年前后由各地流入县境的移民组织开垦。取《诗经》“自古南山,神禹甸之”之义,名禹甸垸。建国前属景港乡,建国后划为景港、横洲、中岭、北岭、禹九等乡,属2区;1956年撤区并乡为景港乡;1958年与新河乡合并成立新景人民公社,1961年规模缩小,定为景港公社。1984年,为北景港镇。面积75.7平方千米,总人口39227人。辖27个村、两个渔场、1个林场、2个街道居委会。镇区北景港,早期街道建于藕池河堤上,1953年为整修河堤迁入堤内;1951年即建为2区区属镇,1956年为县属镇,1958年改为社属镇,1966年再度为县属镇,1969年复为社属镇,1980年恢复为县属镇,1984年与景港公社合并,为北景港镇镇区。
治河渡镇:位于县城东南。建国前属板桥乡,建国后建有润德、黄蓬、紫南、登瀛、方城5乡,隶1区。1956年撤区并乡为潘家渡乡,乡政府设潘家渡。1958年隶华一公社,1961年规模缩小,建为潘家公社。1983年改名潘家乡,1993年乡政府移驻治河渡,由乡改镇,名治河渡镇。面积45.72平方千米,总人口26597人。辖14个农业村,2个居委会,2个渔场。
三封寺镇:位于华容县东部。建国前属板桥乡。建国后,先后划属4区和1区。1956撤区并乡,改为三封寺乡。1958年成立全县第一个人民公社,取名华一公社,1961年公社规模缩小,置三封公社。1984年设三封寺镇。面积75.8平方千米,人口31136人。辖20个村、1个渔场、1个林场、1个居委会。镇区三封寺。
注滋口镇:位于县境南端,北距县城32千米。原属洞庭湖洲,建国初属华容县第9区,1956年撤区并乡后称隆西乡。1958年隶属幸福公社。1961年从幸福公社独立出来成立隆西公社。1983年恢复乡建制,1984年隆西乡与县属建制镇注市镇合并为注滋口镇。面积61.12平方千米,总人口38827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3000多人。辖34个村(居)民委员会,247个村(居)民小组。镇人民政府驻注滋口镇区国庆路。
塔市驿镇: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华容县境东北。建国前为塔市乡,建国后为5区所辖,1956年仍为塔市乡,1958年属东山公社,1961年从东山公社分出,置塔市公社,1980年将镇域东境部分村划出建江洲公社,1983年社改乡,6月建塔市驿镇,1995年江洲乡并入塔市驿镇。镇域辖22个村(场)、2个居委会。面积108.3平方千米,总人口31000人。新沙洲集镇原称江洲墟场,1976年前为塔市公社青泥大队所辖,尚为一片荒洲;1980年建江洲公社,公社机关驻此,聚居人户开始增多;1995年江洲乡与塔市驿镇合并,镇政府仍驻此。
东山镇:位于华容县境东北部。镇域明清时为文宣乡,民国时期设三郎乡。建国后建为继林、祖光、焕荣、先金、锡、栋、红烈乡,隶5区。1956年撤区并乡为三郎堰乡。1958年成立东山人民公社,范围包括今洪山头、塔市驿、东山全境,1961年公社缩小,复称东山公社。1970年将桃花山区划出,设桃花山公社,1995年复并入东山。2000年设东山镇。面积98.6平方千米,总人口28241人。镇政府驻地三郎堰。
胜峰乡:位于华容县境北部。建国前属板桥乡,建国初建为板桥、梅伍、栗树、黄湖等乡,初属4区,后属1区。1956的撤区并乡为胜峰乡。1958年属华一公社,1961年缩小至现在规模。面积67平方千米,人口22829人,5846户。辖19个村、场。乡政府驻地毛家巷。
新河乡:位于华容县境西南部。建国前,为沟通赤眼湖进入牛氏湖,在乡境新开一条河道,接通了华容县城和北景港之间的水上运输,故名新河口。建国前属五合、三宝2乡,后划属景港乡。解放后建为开化、县河、移灵、十三等8乡,隶2区。1956年置新河乡,1958年隶新景公社,1961年成现在规模。面积70.5平方千米,总人口3.934万人。辖27个村、1个居委会。乡政府驻新河口。
团洲乡:位于华容县境东南部。旧时属洞庭湖洲。1977年冬,以消灭血吸虫病相号召,设灭螺指挥部,组织全县数万民工围垸灭螺,实际目的是围湖扩田。1980年由指挥部转为公社建制,名团洲人民公社,1983年更名为团洲乡。面积50.9平方千米,总人口23180人。辖15个村、4场、1个居委会;15个自然村取名依次以团字为头,配“结、东、南、西、北、洲、建设、农、福、新、华、容”15字为村名。乡政府驻团洲村。
护城乡:位于华容县城之南。因地势环绕县城,旧时置护城大垸,因以名乡。乡域建国前曾分属章台镇、万庾乡。建国后隶1区,后隶4区,1956年为护城乡,1958年与万庾、宋市、时家圻等乡合建为护城公社,1961年缩小至现在规模,名护城公社。1983年恢复乡建制。面积50.9平方千米,人口30284人。乡政府驻地麻里泗,1993年成立麻里泗居委会。
新建乡:位于华容县西境。建国前属梅市乡,建国后建为保合、团城、西来等乡。1956年为西来乡,1958年属东风人民公社,1959年改名操军公社。1961年从操军公社划出,隶梅田公社,1972年从梅田划出,建为新建公社,1983年更名为新建乡。面积43.62平方千米。2000年全乡总人口22713人。新建乡政府驻迎祥垸。
南山乡:位于华容县中南部,距县城13千米处。因旧时以县境南部诸山通称“南山”而得名。建国前为大乘乡。建国后隶2区,1956年建为南山乡,1958年为南山公社,1983年改为乡。面积82.30平方千米,总人口22267人。辖27个村、场。乡政府驻大乘寺。
终南乡:位于华容县南部。建国前属大乘寺乡,建国后建为鱼口、夏家等6乡。1956年名为终南乡。后或称公社、或称乡。面积55平方千米,人口2.2万人。辖23个村、场,2个居委会。乡政府驻地原为鱼口,1991迁终南山。
幸福乡:位于华容县南部。建国前分属岳阳县仁义乡和华容县的东庆乡。1952年划岳阳县部分区域属华容,建为坝合、昭福、团山3乡,隶9区。1956年建团山乡,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因辖区内幸福高级社而得名。面积63.84平方千米,人口3.2万。辖28个村场。乡政府驻坝上。1970年建新洲农场,1980年改为新洲公社,驻地为新洲集镇;1995年新洲乡并入幸福乡。
Ⅶ 余杭地区各个镇的人口是多少
1、全区普查登记总人口为81.78万人,与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0时75.44万人(同口径,下同)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共增加了6.34万人,增长8.40%;平均每年增加0.61万人,年平均增长0.78%。
2、截至2005年12月31日,余杭区辖4个街道、14个镇、1个乡:临平街道、南苑街道、东湖街道、星桥街道;乔司镇、塘栖镇、崇贤镇、余杭镇、闲林镇、仓前镇、良渚镇、瓶窑镇、鸬鸟镇、黄湖镇、百丈镇、仁和镇、运河镇、径山镇;中泰乡。
3、临平街道,面积35.22平方千米,人口6.37万人,办事处驻沿山路62号,辖7个社区,15个行政村,东湖街道,面积15.14平方千米,人口4.12万人,办事处驻邱山大街757号,辖6个社区,9个行政村,径山镇,面积157.08平方千米,人口3.69万人,镇政府驻光明路,邮编311116,辖2个社区,13个行政村。
4、瓶窑镇,面积129平方千米,人口5.33万人,镇政府驻新窑路84号,邮编311115,辖4个社区,14个行政村,黄湖镇,面积58.55平方千米,人口1.34万人,镇政府驻迂前南路172号,邮编311118,辖1个社区,5个行政村,百丈镇,面积60.4平方千米,人口1.27万人,码镇政府驻竹城路,邮编311118,辖1个社区,6个行政村。
5、鸬鸟镇,面积72平方千米,人口1.23万人,镇政府驻雅城路,邮编311118,辖6个行政村,中泰乡,面积71.05平方千米,人口2.29万人,镇政府驻杭泰路,邮编311121,辖2个社区,10个行政村。
6、南苑街道,面积28.03平方千米,人口4.94万人,办事处驻迎宾路,辖4个社区,14个行政村,星桥街道,面积17.62平方千米,人口1.26万人,办事处驻东港路23号,辖1个社区,10个行政村。
7、乔司镇,面积30.12平方千米,人口3.8万人,镇政府驻乔井路268号,邮编311101,辖1个社区,12个行政村,运河镇,面积40.42平方千米,人口4.54万人,镇政府驻兴旺村,邮编311102,辖3个社区,22个行政村。
8、塘栖镇,面积79平方千米,人口9.22万人,镇政府驻人民路,邮编311106,辖6个社区,28个行政村,崇贤镇,面积38.62平方千米,人口3.85万人,镇政府驻新街,邮编311108,辖1个社区,11个行政村。
9、仁和镇,面积75平方千米,人口5.65万人,镇政府驻奉欣路13号,邮编311107,辖1个社区,18个行政村,良渚镇,面积101.69平方千米,人口9.73万人,镇政府驻良博路80号,邮编311113,辖6个社区,26个行政村。
10、闲林镇,面积71.81平方千米,人口4.37万人,镇政府驻闲富中路,邮编311122,辖2个社区,17个行政村,余杭镇。面积93平方千米,人口6.93万人,代码镇政府驻山西园路25号,邮编311121,辖5个社区,16个行政村。
11、仓前镇,面积50.8平方千米,人口3.16万人,镇政府驻仓前塘路48号,邮编311121,辖1个社区,10个行政村。
杭州市老余杭和新余杭怎么划分的
1、老余杭是指余杭镇,在杭州市的西部,靠近留下的,新余杭没听说过,估计是指余杭区的区政府所在地临平。
2、余杭,地处浙江省北部,位于杭嘉湖平原和京杭大运河的南端,是长江三角洲的圆心地,是“中华文明曙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素称“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花果之地,文化之邦”。
3、全区总面积1402平方公里,辖14个镇、1个乡、4个街道,总人口79万。2003年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列全国县(市)第20位。
余杭区有几个镇
现辖14个街道6个镇,运河街道,乔道,塘栖镇,崇贤街道,临平,街道,南苑街道,星桥街道,余杭街道,闲林街道,仓前街道,中泰街道,五常街道,良渚街道,仁和街道,瓶窑镇,径山镇,黄湖镇,鸬鸟镇,百丈镇。
余杭区,隶属浙江省杭州市,地处于浙江省杭州市东,西,北部,位于杭嘉湖平原和京杭大运河的南端,是长江三角洲的圆心地,是“中华文明圣地, ”良渚古城遗址所在地,余杭区区域总面积1228平方千米,下辖7个街道,5个镇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余杭区常住人口1226673人。
Ⅷ 湖口县人口多少、总面积多大
湖口县人口为298145人,湖口县国土面积669.33平方公里。
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地处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是中国着名的旅游名县,江西省经济强县,湖口县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由长江与鄱阳湖唯一交汇口而得名,中国最大河流(长江),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在此汇合。是“江西水上北大门”,素有“江湖锁钥,三省通衢”之称。截止到2014年初人口298145人,使用赣语。同时湖口县是长江下游的起点线,湖口县至长江出海口为下游。
Ⅸ 华容的人口是多少
华容县人口72.88万(截至2008年),辖12个镇,8个乡。
华容县,隶属于湖南省岳阳市,位于湖南省北陲,岳阳市西境,北倚长江,与湖北省相接,南滨洞庭。全县总面积164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总面积328.2平方公里,占17.8%,平原1028.66平方公里,占56%。
华容的桃花山风景区由省级森林公园和水上公园、白果树、雷打岩、七女峰、高岭、东山湖等景点组成;此外还有鼎山庙、禹王庙、仙鹅寺、墨山寺等其他景点。
2011年12月华容县荣膺“全国文明县城”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