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区东园有多少人口
㈠ 福建省泉州市台商区东园镇东园村人口多少人
泉州东园村1800多人
㈡ 泉州台商区由几个镇组成
泉州台商区下辖隶属惠安县的洛阳镇、东园镇、张坂镇、百崎乡。整个台商投资区拥有24公里的海岸线,沿着洛阳江的岸线有21.8公里,区内的百崎湖沿岸有22公里。百崎湖区域位于台商投资区的西侧,临近洛阳江,水体资源丰富,其中仅水域面积就有3.5平方公里,百崎湖岸线多为自然岸线,生态资源较好,同时百崎湖也是当地最大的滞洪区。
㈢ 东园镇的基本概况
位于揭西县境东部边陲,东与揭东县白塔镇接壤,西与塔头镇毗邻,南隔榕江与棉湖镇相望,北与京溪园镇交界。距县城42公里。面积27.725平方公里,人口3.06万。华侨及港、澳、台同胞0.43万人,辖1个居民委员会,10个管理区,41个村民小组。
1949年,东园属凤安区,后称第六区,1957年设东园乡。1958年5月塔头并入东园乡,1958年9月,东园并入棉湖人民公社,1961年东园从棉湖人民公社分出,独立成立人民公社,1983年10月改称东园区,1986年开始改称东园镇。
地理环境
东园镇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暖夏凉,雨量足,日照长,年均气温21.5 ℃,年降水量在1400 ~ 1500mm 之间,盛产粮、果、蔬、菇、鱼、虾等农副产品。
㈣ 泉州台商投资区分属哪里
泉州台商投资区成立于2010年,下辖惠安县的洛阳镇、东园镇、张坂镇、百崎乡和省级惠南工业园区,区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人口约22.8万人。2010年3月8日前,隶属福建泉州市惠安县,2010年3月8日,经福建省政府研究同意设立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作为省政府的派出机构,行政级别为县级。泉州市把市一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全部下放泉州台商投资区。2010年11月29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泉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2年1月21日,国务院批准同意设立泉州台商投资区。
㈤ 泉州城区为什么这么小对此你怎么看
泉州城区说起来令人无语,作为福建省第一大人口城市,却是因为主城区面积小而呈现市大而城小的印象,泉州目前主城区包括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加上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其中鲤城区包括旧城区和江南新区,面积约54平方千米,人口约37万。
丰泽区、丰泽区包括东海片区、北峰片区、城东片区新城区,总面积127平方千米,人口约53万,
洛江区、洛江区包括万安、双阳、河市、马甲、罗溪、虹山等街道和乡镇,面积约430平方千米目前人口约20万,
泉港区,泉港区包括山腰、南埔、涂岭、界的山、前黄、后龙、峰尾等街道镇区,总面积约442平方千米,人口约32万。
泉州台商投资区,泉州台商投资区包括洛阳、东园、张坂、百崎回族乡等乡镇,目前人约23万,泉州台商投资区原为惠安县辖区的4个乡镇,2010成立的新区,新区成立以来发展势头良好。
泉州城区因为 历史 条件和土地制约使主城区发展受限,形成主城区格局偏小,九十年代前泉州老城区面积不到10平方千米,九十年代后,泉州虽然发展迅速,但仍是主城区外发展快,主城区内发展慢的尴尬局面,先前个人也曾提过,泉州已通过的《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一2030)明确泉州到2030年,泉州在980平方公里大地上堀起一座海湾型生态城市,目前邹形已初步形成,届时泉州就不会再是泉州市面积大,而主城区格局小的尴尬局面了。
要知道泉州城区是大还是小,首先要了解一下国家对城区的规定,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和其他区域。泉州的总面积11014.78平方千米,2017年常住人口865万。其中市辖区包括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台商投资区。
鲤城区,主要包括老城区的古城部分和浮桥、江南,面积约54平方千米,人口约37万。
丰泽区,主要包括老城区的新城部分,东海片区、北峰片区、城东片区,总面积127平方千米,人口约53万。
洛江区,主要包括万安、双阳、河市、马甲、罗溪、虹山等街道和乡镇,面积约430平方千米目前人口约20万,。
泉港区,主要包括山腰、南埔、涂岭、界山、前黄、后龙、峰尾等街道镇区,总面积约442平方千米,人口约32万。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包含清濛开发区和出口加工区,面积约12.5平方公里,人口约为10多万人。
泉州台商投资区,主要包括洛阳镇、东园镇、张坂镇、百崎乡和省级惠南工业园区,区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人口约23万。
而其中的鲤城区、丰泽区和洛江区是由原来的鲤城区一分为三的,其面积没有什么变化。
以上就是按规定所说的城区部分,然而在大家心目中所指的城区却是指城区中比较繁华的都市圈,所以泉州市在80年代的城区一般就是指温陵路和城西路之间的老市区部分,到了90年代,城区变成了坪山路、江滨北路、清源山、晋江所围成的城区部分,到了现在城区部分逐步扩展到了东海、城东、万安、北峰、浮桥和江南,因此给大家的印象就是泉州城区小。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人认为泉州城区只是指坪山路、清源山、江滨北路、晋江范围内的小小市区,所以才会一直认为泉州的城区小。
其实大家感觉泉州城区小,实际上是停留在固有的印象当中,当然也受泉州行政区划不能得到调整影响。按照泉州市的城市规划,未来泉州环湾新城将迅速崛起,其核心部分包括了现在的泉州城区、晋江城区、石狮城区、惠安城区、南安城区,当你放弃固有的印象,不在纠结于行政区划调整上,把眼光聚焦在泉州环湾新城上,你还会觉得泉州城区小吗?目前,泉州、晋江和石狮市区已经连在了一起,惠安县城和南安市区也逐步靠拢。假设你没来过泉州,当有人带你从泉州一直逛到晋江,逛到石狮,甚至是逛到南安和惠安,你会觉得泉州城区小吗?
2019年,泉州两会又把环湾新城建设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个崭新的环湾新城将出现在大家面前,到那时大家都不会再认为泉州城区小了,那时大家都会自豪地说,泉州是个大城市!
泉州接下来会把晋江市加入主城区建设,随着漳州提出将周边2个县市融入漳州主城区建设,福州提出闽侯县与连江县融入福州主城区建设,那么泉州必然也会与晋江市融城发展。
泉州经济好,在福建省排名第一,但是泉州主城区的面积和人口却很少。
在2019年经济数据中,泉州经济总量完成9946亿,随着2020年数据预公布,泉州在2020年预计超过1万亿。
南北城市的发展制约城市建设的主要是人口规模和城区规模。
没有人口那么就不会有城市规模,没有城市规模,那么连高架桥都很可难建设,更不要谈轻轨、地铁等轨道工程。
未来的城市,如果没有高架桥,没有轻轨,没有地铁,那么对人才是没有吸引力的,那么经济必然也会受到一定的制约。
如果晋江不融入泉州市发展,那么晋江本身经济也会受到较大的阻力,面临周边中心城市的建设,晋江的人口也必然流出。
所以泉州与晋江融城发展,这是 历史 必然,是城市发展的必要历程。
通过融城后的大泉州,很快就可以实现轻轨,甚至地铁这样的交通梦想。
泉州是整个福建省的经济中心,也是厦漳泉都市圈的组成部分,发展好泉州对整个福建省经济有很大的作用。
笔者作为一个外人,对整个福建有一定的自我认识,泉州作为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未来将承接福建省多数年轻人口的流入,未来的泉州也不会是目前的规模。
到2035年,泉州城区人口可能会突破350万,有了更多的城市人口,必然才会有城市的未来,才会有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以上仅是我个人见解,可以跟帖讨论,谢谢!
区域局限,地理制约,抱负虽大,有劲难发。
看一个城市建设主要,城市环境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宜居,城区大小与整个发展规划蓝图有关系,大环境造就大发展!大发展就有大格局的新面貌!
厦门和泉州是闽南发源地。厦门是座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生态美丽花园。二个城市发展规划不一样,一个依山旁水,一个就地拔起,都是通往富强道路前进!!!
闽南语:喜欢就好!
这是个伪命题。如果按照人为的行政区划来看,的确泉州城区不大,主要也就是鲤城和丰泽。但如果按照自然形成的人口聚居区来看,泉州城区就非常大了,主城区和晋江、石狮已经形成连片人口聚集区。按照不久前国外一权威机构的认定,泉州城市规模已经排在全球前五十位,国内第十位,远大于厦门、福州!因此,在此按照人为划定的行政区划来讨论泉州城区大小毫无意义!附:Demographic机构有关中国城市规模的统计报告:
泉州的城区格局是有点小肚鸡肠,道路拥挤,小区微散,街道的四周包裹着城中村;记得九十年代初,温陵路以东都是田野,九七年左右旧城改造,东街、涂门街从原来的两车道改成四车道,这一点和厦门有很大差距,厦门岛面积受限,但在路桥方面是很有前瞻性的,泉州老城区的小格局注定成不了大繁华,往东扩、往南扩,还是或多或少带有老城的弊病,想不通,能包容多元文化的泉州,为何包容不下一条宽阔的街道。
泉州是县域经济型城市,县域产业布局更大、人口更多,因此对于市区的倚重就比较小,而且这一情况从很多年前就已经形成。
相反,泉州的市区经济是这几年才见起色,此前跟县域经济几乎没什么可比性。但现在各城市都在扩容城区范围,泉州也不例外。所以长期来看,泉州城区扩容并且与县区进一步对接会是努力发展的方向。也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真正大城市的格局。
另外虽然市区面积很小,但建成区规模尚可,这个才是衡量真正城区规模的数据,而且在省内仅次于福州。
下贱媒体,抹黑泉州,抬高自己,恶心至极。你再怎么骗,也改变不了同安马巷大农村的事实。
城区大不代表更发达,泉州市区周边都是百强县,如果划区实力必定超过省内福州跟厦门,泉州只是没有划区而已,像某些城市,周边都是穷县也划区,划完能变富?其实只是行政级别变了而已,穷的还是穷
㈥ 揭西,东园镇,有多少人囗
东园镇位于县境东部边陲,东与揭东县白塔镇接壤,西与塔头镇毗邻,南隔榕江与棉湖镇相望,北与京溪园 镇交界。距县城42公里。面积27.725平方公里,人口3.06万。华侨及港、澳、台同胞0.43万人,辖1个居民委员会,10个管理区,41个村民小组。
㈦ 泉州台商投资区具体包括哪些乡镇
泉州台商投资区包括洛阳镇、东园镇、张坂镇、百崎乡和省级惠南工业园区等。
一、泉州台商投资区
泉州台商投资区成立于2010年,为国家级台商投资区,也是泉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主园区,位于泉州市区东部,距离泉州市人民政府直线距离仅3公里,被定位为泉州城市副中心,现直属泉州市人民政府管辖。区域面积2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3.8万人(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坐拥"泉州之眼"百崎湖,建有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和海上丝绸之路生态公园。
设立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对于泉州的意义是重大的。它不仅是福建建设两岸经贸合作紧密区域,构筑两岸交流合作前沿平台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有助于泉州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通过台商投资区引进优质台资企业,可以提升自己,加快成长,进而促进泉州产业、港口、城市发展,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实现泉州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走前列的目标。
二、泉州台商投资区覆盖的乡镇
泉州台商投资区为国家级开发区,包括洛阳镇、东园镇、张坂镇、百崎乡和省级惠南工业园区等。
泉州台商投资区:泉州台商投资区成立于二零一零年,为国家级台商投资区,也是泉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主园区,区域面积二百平方公里。与泉州市新行政中心隔海相望,投资区依山、面海、环湖、沿江,区位优势明显,属泉州中心城区一湾两翼三带城市空间布局中的环泉州湾区域,功能定位为生态型滨水城市新区和现代化港口保税物流园区,玖龙纸业、中国北车、华锐风电等行业巨头落户区内,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新区品牌效应持续升温,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逐步朝着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文化多元、环境优美的生态型滨水新城区方向迈进。
㈧ 东园镇的区位交通
东园镇距324线国道仅6公里,海岸线长9.4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东园镇地处水陆交通要道,境内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国道324线、福厦高速公路、泉三高速公路南惠支线、福厦高速铁路、漳泉肖铁路、洛秀组团东西主干道、洛秀组团南北主干道、惠城大道、杏秀路、沿海大通道、泉州环城高速公路等贯穿其中,与国道接壤的杏秀路贯穿全镇,通港路及后渚大桥的通车,尤其是沿海大通道、台商投资区东西主干道的建成,使得东园镇与泉州中心市区连成一片。
公交方面,目前公交路线主要有市公交公司经营的K501(原5路)公交车(泉山门停车场-群青村委会)、K502(原13路)公交车(泉州二院-杏田公交站) 和台商投资区公交公司经营的701/702/703/706/707;农村客运班车线路由惠安运输公司经营,主要有惠安至秀涂、百崎、张坂和浮山等线路。
跨江、跨海通道方面:后渚大桥、泉州湾跨海大桥等大型跨江、跨海大桥,将东园镇与泉州中心城区、东海行政中心,及石狮、晋江、南安、安溪、永春、德化等片区紧密地连在一起,使该地区处于泉州中心城区、惠安、石狮、晋江等地的交接地带。后渚大桥连接该区与后渚港,泉州湾跨海大桥北端起点就在东园镇,连接杏秀路。泉州湾跨海大桥完工,使泉州真正形成环湾经济带,由沿江向滨海城市发展,东园将大大受益。
港口方面,秀涂港是东园镇的综合性运输港,位于泉州湾北岸,港区西侧与大坠岛相接,规划利用距离秀涂陆域约2公里的深水区,结合大坠岛建设岛式码头区,并通过引桥与秀涂港后区相连。以秀涂港为中心,还将建设15平方公里的保税港区,将其打造成为服务台商投资区、服务泉州湾中心城市的新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