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玉麦乡多少人口
Ⅰ 玉麦乡的人口数据
玉麦乡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22062 男 11352 女 10710 家庭户户数 4936 家庭户总人口(总) 22051 家庭户男 11342 家庭户女 10709 0-14岁(总) 7991 0-14岁男 4076 0-14岁女 3915 15-64岁(总) 12826 15-64岁男 6542 15-64岁女 6284 65岁及以上(总) 1245 65岁及以上男 734 65岁及以上女 511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0717 -
Ⅱ 中国最少人的地方是
1、三沙市(人口:0.3万人)
三沙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省四个地级市之一(其余三个为海口,三亚、儋州),现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政府驻地位于西沙永兴岛。三沙市是在2012年时伴随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的撤销而同时建立的新行政区。
(2)西藏玉麦乡多少人口扩展阅读:
截至2017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亿9008万人,(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以及海外华侨人数),比2016年增加737万人,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死亡人口986万人。
2017年从年龄结构看0~15岁(含不满16周岁)总人口为2亿471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7.8%;[1]16~59岁(含不满60周岁)总人口为9亿019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64.9;60周岁以上总人口为2亿4090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7.3%
2017年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8亿1347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8.52%,比2016年末提高1.17个百分点。乡村常住人口5亿766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41.48%。
全国人户分离人口(即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2.91亿人,其中流动人口2.44亿人。
Ⅲ 在西藏,有一个人口最少的乡叫啥它到底有多少常住人口
位于西藏山南地区隆子县的玉麦乡,是中国人口最少的行政乡,只有8户人家、28名常住人口。
Ⅳ 玉麦:一个乡守护着2000平方公里国土
在西藏喜马拉雅山南麓的隆子县,有一个神秘的乡村—玉麦乡。它不仅是“中国人口最少的乡”,而且因为紧邻中印边境争议地区而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鲜为人知提,因为最初留守的一家三口,中国才守住了近2000平方公里的国土。
站在喜玛拉雅山脉南麓蜿蜒的土路上远眺玉麦河谷,山间云雾缭绕,十来栋藏式小屋如盛开的格桑花般静静地伫立在玉麦河边,而每一家房屋的顶上,除了藏族特有的五色经幡,还挂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这里是位于喜玛拉雅山脉南麓、中印边境线上的玉麦乡,也是中国人口最少的行政乡(目前全乡人口只有31人)。玉麦乡至今还有一大片国土被印度非法占领。对任何外来者来说,它都是目前中国边境最敏感、最难抵达的地方之一。
许很多中国人没听说过玉麦这个小乡镇的名字,事实上,它正位于中印有领土争议的藏南地区。这里年均降水9000毫米以上,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大的地区之一。不过,这块完全属于中国的肥沃土地,大部分至今仍被印度非法占领着。
中国地图的疆域表明,玉麦的国土面积本来约为3664平方公里,但中国实际控制的只有1987平方公里,被印度占领的近1700平方公里领土—恰恰是玉麦土地最肥沃、气候最宜人的那一部分。因此,如果说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是喜马拉雅山的一道“伤痕”,那么玉麦就是它极深的“伤口”。
上世纪初,在印度一个叫西姆拉的地方,英国统治印度殖民地的代表麦克马洪,威逼利诱当时的西藏地方政府代表,背着中国中央政府,在中印边境从未划界的地图上画了一条线,始称“麦克马洪线”。 麦克马洪线将传统上西藏当局享有管辖权、税收权和放牧权的约9万平方公里领土都划进了印度。英属印度政府和印度都声称这条边界就是正式疆界。对于这条“边界线”,历届中国政府都不予承认。
玉麦与印占塔克新(意为“野核桃树特别多的地方”,即从未获得中国承认的所谓“阿鲁纳恰尔邦”)接壤,乡政府所在地离所谓的“麦克马洪线”只有20多公里。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爆发时,玉麦是战场之一,中国军队在收复失地之后,又主动撤了回来。
直到2010年,玉麦乡才成立了边防派出所。当地村民都是藏族,而毗邻的印占塔克新地区是珞巴人。多年以前,塔克新那边的人偶尔来玉麦,进行以物易物的民间交易,但玉麦人几乎没去过塔克新。近年中印边境管控严了,民间也断了往来。
站在山头看玉麦乡政府所在地玉麦村,才发现玉麦的“小”:周边高耸的一系列山峰,合围着山脚下的玉麦河谷,河谷的平坦地带,有一排新建的藏式民居,那就是玉麦村了。
关于玉麦,最令人感动的是,最初正是因为一家三口在玉麦的坚守,中国才保住了近2000平方公里的国土。
在西藏和平解放以前,玉麦有30余户200多口人。后来因为西藏政局的变化,到1959年玉麦解放时,这里只剩下桑结曲巴一家四口人。
桑结曲巴的大女儿卓嘎10岁那年,卓嘎的母亲撇下两个年幼的女儿去世。桑结曲巴本来可以选择离开,也可以回到西藏腹地,但他最后留了下来,还在1959年将自己的家从玉碓(意为“河上游的村落”)搬到了玉麦(意为“河下游的村落”)—往“麦克马洪线”方向前推了5公里。
从1983年到1997年,卓嘎一家三口就在这祖国的雪域边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默默地生活着。卓嘎记得,搬到玉麦后,父亲用布条缝制了一面五星红旗,并开始在家门口升起这面红旗。卓嘎至今清晰地记得,父亲曾先后做过4面国旗。后来,随着西藏物流发达,桑杰曲巴不再做国旗了,他每年都会买回来两三面崭新的国旗。
桑结曲巴一家三口坚守喜马拉雅山南麓升国旗的事迹被报道后,很快传遍海内外,当 时尚 未婚配的卓嘎竟然收到了七麻袋的求爱信。
有一年,印军的直升机突然降落在玉麦,将印度国旗插上一个山头。不过,面对桑结曲巴一家三口的坚守和抗议,印军怕事态扩大,只好悻悻溜走。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政府组织政策性迁入,陆续有几户人家自愿搬来玉麦,玉麦才发展到今天的9户31人。
2011年,77岁的桑结曲巴走完了他颇为传奇的人生之路。那一年,玉麦乡公路通了车,大女儿卓嘎接替父亲,担任玉麦乡的第二任乡长,直到2011年卸任。
在玉麦,你甚至看不到一块耕地。按理说,玉麦气候湿润,海拔只有3430米,比拉萨还低,为何无法耕种粮食呢?原来,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玉麦冬季多雪、春夏秋三季多雨的气候特点。由于阴冷潮湿,光照少,就连高原上生命力最顽强的青稞,在这里也无法结籽。
没有耕地,玉麦人就用畜产品和其它土特产去附近的曲松村交换粮食。每年12月到次年5月,大雪封山将玉麦乡与外界隔绝,乡民必须在11月之前到山外采购半年的口粮。在2001年玉麦乡通公路之前,他们必须赶着马队穿越一篇沼泽遍地的原始森林,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日拉雪山,再走过一个陡峭的山谷,走完47公里的羊肠山道,才能把粮食运到家。
据乡长卓嘎介绍, 历史 上玉麦乡规模最大时也有20户300多人。西藏和平解放后,随着西藏民主改革的进行,高原各地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地方都通了公路,生活生产条件迅速改观,玉麦的住户陆续迁出玉麦,去过更好的日子了。到1962年,玉麦乡只剩下包括桑结曲巴在内的三户牧民。之后,一批批人来过玉麦,但都忍受不了大雪封山后的寂静,又一批批地迁出去了。
为了改善玉麦乡与世隔绝的封闭,1996年,政府为玉麦乡派来一名医生;1997年,两户人家在政府的倡导下从山下的曲松村搬迁到了玉麦乡,这里才渐渐热闹起来。如今,玉麦乡下辖一个村,就叫玉麦村,有9户人家。
目前,玉麦乡以畜牧业为主,靠酥油、奶渣、奶酪等增加现金收入。此外,玉麦特产的竹编篮子,能够在山南地区销售。
每天天不亮,牧民们就开始在外放牧、挤奶、提炼酥油和奶渣。为了边民放牧管理牛群的安全,每隔一段距离,边防站的战士们还贴心地设置了栅栏进行分区隔离。
事实上,玉麦人在中印边境地区放牧,起到了守护国土的作用。由于靠近中印边境,加上这里人烟稀少,因此,当地常常组成警民联防巡逻边境。玉麦村民中凡年龄未满60周岁的成年人,均是边境联防队员,配合公安边防巡逻、治安。
从1999年开始,玉麦乡开始在一些重要的日子举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这升旗仪式中寄托了乡民朴素的爱国情怀。没有人记得从哪一年开始,9户人家的蓝色屋顶上除了经幡,人们还挂上了鲜艳的五星红旗。
关于中印边界纠纷,民间的说法是存在三条线:“麦克马洪线”、传统习惯线、双方实际控制线,而玉麦几乎囊括了这三条线。在玉麦和塔克新之间,有一条中印实际控制线,不过,两国边防军巡逻时,很难在这条线附近碰面。因为据说双方有个心照不宣的默契:知道对方的巡逻规律,因此是“你来我不来,我来你躲开”。
为了表达友好,在中印边境地区,中国没有像印度那样重兵压境,只有数量有限的公安边防派出所维护中方一侧的边境管理,为边境进出人员检查和边民权益安全保护服务。
2014年底,印占塔克新方向来了4位边民到玉麦,他们带了熊掌、毛皮、名贵药材等土特产来进行传统的民间贸易。尽管他们的熊掌、毛皮在中国是违禁品,但边防派出所和乡里百姓对他们照顾有加,不仅卖给他们需要的生活用品,还安排他们的食宿,最后好声好气地劝他们带回了违禁品。
为什么对他们如此礼貌,当地人回答说,“拒绝了人就拒绝了土地。”由于喜马拉雅山地形险要,地势复杂,我方辖区内也常有印度偷猎者潜入打猎。
Ⅳ 玉麦乡的介绍
玉麦乡是中国人口最少的乡12,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中印边境地区,23地处北纬28°20′~28°40′,东经93°02′~93°32′之间,西与三安曲林乡、北与扎日乡、东与洛瑜地区、南与门隅地区接壤,辖1个村委会,即玉麦村。境域面积1976平方公里,是隆子县境域面积最大的乡。2015年有人口9户、31人4,该乡全村都以牧业为生。乡驻地玉麦,海拔3560米。
Ⅵ 中国人口最少的地方
玉麦乡是中国人口最少的乡,地属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中印边境地区,境域面积1976平方公里,是隆子县境域面积最大的乡,海拔3560米。

最美的花总是开在悬崖上。玉麦人就是这样的花。
喜欢就关注订阅我的百家号呗~作者:语欣陪你聊世界
Ⅶ 中国最小的乡在哪里,编制多少人,幅员面积有多大
中国最小的乡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一个偏僻的山区,是西藏山南地区隆子县玉麦乡。多年来这个乡只有父女3个人,不过现在已经发展扩大至27个人了。
Ⅷ 中国人口最小的乡镇在中国哪个乡镇人口最少
中国最小的乡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一个偏僻的山区,是西藏山南地区隆子县玉门乡。多年来这个乡只有父女3个人,不过现在已经发展扩大至27个人了。
玉麦乡(亦称玉门乡)玉麦乡, 以前当地叫“玉门乡”, 现在国家正式定名叫“玉麦乡”从1985年至1995年,住户仅边巴次仁一家,父亲是乡长,两个女儿是乡民。后来,县里为玉麦乡派来了一名乡党委书记,父亲桑杰曲巴退休,大女儿卓嘎任乡长,一名医生兼任教师和副乡长,住户数由原来的1户增加到了3户,全乡18个人,这是玉麦乡1996年的状况;到2004年,住户数由原先的3户变成了7户,人数由18人增加到了27人。即书记一家有3个人,医生一家4个人,乡长卓嘎一家5个人,央宗一家3人,开小卖部的一家3人,从扎日乡搬迁进来的两户共9人。
Ⅸ 山南玉麦乡离印度多远
620公里。山南玉麦乡和印度相邻,两地相距620公里,玉麦乡隶属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地处隆子县东北部,印度共和国简称“印度”,位于南亚,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
Ⅹ 全球人口最少的“镇”在哪里
世界之大,还真的是无奇不有,刚刚我们说了全球最穷的“国王”,仅仅只有3平方米的领土,每天靠与游客的合影生活,而今天小编要说的是全球人口最少的“镇”并且还是在我国,一共只有3个人,这种奇特的存在,实在是让人意想不到。
但后期因为战争的原因,这个镇上的人都已经走光了,只剩下了一家三口生活,并且这个地方虽然是属于我国的,但却与我国是有时差的,正常日出时间是在早上六七点钟,而在这个镇上日出竟然是凌晨两点。这一点还真是让人有点意外了,但想想也正常,毕竟紧挨着俄罗斯。下午三点的时候这里就开始入睡了。
不得不说旅行的魅力真是无穷无尽,如果你不出去看看的话,你会以为这就是世界。其实在世界上,还有很多的村镇都是非常特别的,都有着自己的特色,不知道大家还知道哪些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