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到底有多少非物质文化遗产
⑴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
昆曲、古琴艺术、中国篆刻、中国书法、中国剪纸、云锦织造、桑蚕丝织、青瓷烧制、宣纸制作、粤剧、活字印刷、中医针灸、京剧、皮影戏、木偶戏、中国珠算。
孟姜女传说、梁祝传说、刘三姐歌谣、八达岭长城传说、王昭君传说、陕北民歌、赵氏孤儿传说、庄子传说、黑暗传、水鼓舞等。
截至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先后命名了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珍贵财富,在世界文化宝库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它所体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等备受全世界的关注和重视。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正日益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文化与世界和平、人类和谐和共同繁荣之间的密切关系,并借此翘望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影响社会现实、维护民族文化统一性的基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浓浓中华之情,是促进民族团结、保持国家统一的坚实基础。
保护和利用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培育民族认同感,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贯穿着一条抵御时间消蚀力、保持民族文化连续性的血脉。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强烈认同感是超越社会变迁、维系情感交融的特殊纽带。保护和利用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凝结和绵延,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
⑵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缂丝、全聚德、苏绣、吴歌、评弹、中和韶乐、川剧变脸、滩头年画、江永女书、南京云锦、西安古乐、南音、青浦田歌、松江顾绣等。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机构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简称非遗协会,其隶属于文化部,是一家以保护和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己任的社会团体法人机构。
一、滩头年画。
滩头年画是湖南省宝庆(现在为邵阳市)隆回滩头镇汉族民间工艺品之一。是中国汉族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滩头年画的种类在最盛期达六十多种。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存二十余种。滩头年画多以祝福新年的喜庆的丰登,免除灾祸的古老民间习俗为题材,反映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和精神寄托。
二、江永女书。
江永女书是现在世界上唯一存在的性别文字,妇女专用文字,它的发展、传承及其为符号承载的文化信息构成了女书风俗。女书记录的语言是女书流行与众不同的永明土话。
三、南京云锦。
南京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有“寸锦寸金”之称,其历史可追溯至417年(东晋义熙十三年)在国都建康(今南京)设立专门管理织锦的官署,锦署,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年历史。
如今只有云锦还保持着传统的特色和独特的技艺,一直保留着传统的提花木机织造,这种靠人记忆编织的传统手工织造技艺仍无法用现代机器来替代。
四、西安古乐。
西安古乐又称西安鼓乐、长安古乐、长安鼓乐等,是我国境内迄今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器乐乐种之一,被誉为“古代的交响乐”、“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它完整地保留了唐宋宫廷音乐的风貌,庄重、肃穆、高雅。乐谱至今依然沿用古老的俗字谱(工尺谱系列)。
五、南音。
南音也称“弦管”、“泉州南音”,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音乐。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南音。
⑶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孟姜女传说、梁祝传说、刘三姐歌谣、八达岭长城传说、王昭君传说、陕北民歌、赵氏孤儿传说、庄子传说、黑暗传、水鼓舞等,截至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先后命名了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⑷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
1、皮影戏: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精髓。”“二十四节气”和“十二月建筑”是古代(或远古)确立的干支历的基本内容。
根据古籍记载,皇帝的家族开始制作干部和树枝,以确定年龄。”“二十四节气”是指特定的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在历法中确立的“十二月建筑”。北斗七星的旋转与季节的变化密切相关。2016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⑸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如下:
1、缂丝
缂丝,又称“刻丝”,是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是中国丝织业中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极具欣赏装饰性丝织品。
⑹ 中国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
1、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2、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3、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4、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5、传统体育和游艺;6、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合称"文化遗产"。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达39个。
1、昆曲
入选时间:2001年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
2、古琴艺术
入选时间:2003年
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
3、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入选时间:2005年
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
4、蒙古族长调民歌
入选时间:2005年
凝聚蒙古族人民智慧结晶的音乐艺术形式。
5、中国篆刻
入选时间:2009年
于方寸间施展技艺、抒发情感。
6、中国雕版印刷技艺
入选时间:2009年
开创人类复印技术的先河。
7、中国书法
入选时间:2009年
持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
8、中国剪纸
入选时间:2009年
表达了广大民众的审美情趣。
9、中国传统木营造技艺
入选时间:2009年
反映中国传统社会等级制度和人际关系。
10、南京云锦织造技艺
入选时间:2009年
存续着中国皇家织造的传统。
11、端午节
入选时间:2009年
蕴涵独特民族精神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
12、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
入选时间:2009年
农乐舞是集演奏、演唱、舞蹈于一体的民族民间艺术。
13、《格萨尔》史诗
入选时间:2009年
关于藏族古代民族格萨尔神圣业绩的宏大叙事。
14、侗族大歌
入选时间:2009年
传递一个民族的文化信息。
15、甘肃花儿
入选时间:2009年
具有多民族文化交流的特殊价值。
16、新疆《玛纳斯》史诗
入选时间:2009年
中国三大史诗之一。
17、妈祖信俗
入选时间:2009年
中国影响最大的航海保护神。
18、蒙古族呼麦
入选时间:2009年
蒙古族创造的一种神奇的歌唱艺术。
19、福建南音
入选时间:2009年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
20、热贡艺术
入选时间:2009年
唐卡、壁画、堆绣、雕塑等佛教造型艺术。
21、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
入选时间:2009年
中国民族认同的文化标识。
22、藏戏
入选时间:2009年
反映藏族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23、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
入选时间:2009年
一种具有制作性、技能性和艺术性的传统手工艺。
24、宣纸传统制作技艺
入选时间:2009年
传统手工纸的杰出代表。
25、西安鼓乐
入选时间:2009年
中国传统器乐文化的典型代表。
26、粤剧
入选时间:2009年
中国南北戏曲艺术的集大成者。
27、羌年
入选时间:2009年
羌族人民借以表达对所有生灵、祖国和祖先的尊重和崇拜。
28、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入选时间:2009年
运用“编梁”等核心技术的拱架桥梁技艺体系。
29、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入选:2009年
集纺、染、织、绣于一体。
30、麦西热普
入选时间:2010年
是古代维吾尔先民祭祀、祈福、庆典活动的遗存和发展。
31、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
入选时间:2010年
在中国的运用始于唐代。
32、中国活字印刷术
入选时间:2010年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33、中医针灸
入选时间:2010年
以调节人体平衡状态而达到保健和治疗。
34、京剧
入选时间:2010年
是融唱、念、做、打于一体的戏剧表演艺术。
35、赫哲族说唱艺术伊玛堪
入选时间:2011年
一个人说唱结合地进行徒口叙述,无乐器伴奏。
36、皮影戏
入选时间:2011年
皮质或纸质的彩色影偶形象,伴随音乐和唱腔表演故事。
37、福建木偶戏传承人培养计划
入选时间:2012年
自公元10世纪开始就在闽南地区广泛传播。
38、珠算
入选时间:2013年
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
39、二十四节气
入选时间:2016年
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以上就是最新中国3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传承和发扬中华名族的精神文化,是我们不可推脱的责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这几大类。
民间文学:苗族古歌、布洛陀、遮帕麻和遮咪麻、牡帕密帕、刻道、白蛇传传说、梁祝传说、孟姜女传说、董永传说、西施传说、济公传说、满族说部、河西宝卷、耿村民间故事、伍家沟民间故事、下堡坪民间故事、走马镇民间故事、喀左东蒙民间故事等。
传统音乐:蒙古族呼麦、河曲民歌、左权开花调、蒙古族长调歌、巢湖民歌等。
传统舞蹈:京西太平鼓、秧歌、井陉拉花、龙舞、狮舞等。
传统戏剧:昆曲、潮剧、弋阳腔、青阳腔、高腔、河北梆子等。
传技艺: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首彩陶烧制技艺、石湾陶塑技艺、黎族原始制陶技艺、慢轮制陶技艺、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等。
曲艺:苏州评弹、扬州评话、福州评话、山东大鼓、山东琴书、河南坠子、绍兴莲花落等。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吴桥杂技、聊城杂技、天桥中幡、维吾尔族达瓦孜、抖空竹、宁德霍童线狮、线狮等。
传统美术:杨柳青木版年画、武强木版年画、漳州木版年画、桃花木版年画、高密扑灰年画、杨家端口木版年画等。
传统医药: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中医诊法、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针灸、中医养生、藏医药等。
民俗: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等。
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包括:皮影戏,剪纸,古琴,第七,珠算,二十四节气,针灸,书法,京剧,活字印刷术,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