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屯子人口有多少
⑴ 镇原县有多少人口
镇原县地处甘肃省东部,庆阳市西南部,处北纬35°27′至36°16′,东经106°44′至107°36′之间。东临庆城县、西峰区,西接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南界平凉市泾川县、崆峒区,北靠环县,距庆阳机场60公里,距平凉火车站70公里。境内有蒲河、交口河、茹河、洪河4条较大的河流,5条斜长源面。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南北长91.2公里,东西宽78.3公里。境内平均海拔1500米,最高点海拔1767米,最低点海拔1011米,相对高差756米。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沟壑区,是陇东黄土高原的主要组成部分。境内山川塬兼有,总土地面积35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9万亩,人均3.5亩。全县共辖19个乡镇,215个村委会,5个社区居委会,199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3.13万人,农业人口49.38万人。有回族、维族、蒙古族、撒拉族、藏族等少数民族7个,约240人。
历史源远流长。镇原为华夏故土,历史悠久,远古时代就有先民生息繁衍,唐虞属雍州,商属昆戎,周置大原州,汉置安定郡,唐置原州,元改镇原州,明降州为县,沿承至今。镇原是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1940年3月在马渠建立镇原县抗日民主政府。1949年解放后,县人民政府迁至现在的县城。
文化艺术底蕴深厚。境内历史文化遗址留存较多,出土了国内稀有的周铜剑、秦诏版、陶水管等文物,石崆寺、玉山寺石窟久负盛名,有考证价值的古城古寨遗址25处,寺庙祠堂遗址69处,历史文化遗址36处,出土文物500多件。“后汉三贤”之一的王符《潜夫论》蜚声中外,与王充《论衡》齐名。历代文臣武将层出不穷,如李询、皇甫规、胡奋、胡国珍、席阐文、席固、皇甫墉、向宝、胡顺之、杨政、曲端、张中孚、张中彦、仇钺等,保家卫国、守职重实;名医皇甫谧、慕元春治病救人,堪称杏林楷模;文仕胡方回、慕寿祺博史善文,领一代风骚;灵太后胡充华,两度垂帘听政,百官膺伏,一首《杨花词》,堪称北魏诗坛上的一朵奇葩。镇原县又以陇东“文化大县”闻名,近现代如书画名家张宸枢、张炳麟、邓博五、段思坎等人闻名省内外,2010年被中国书协誉为“中国书法之乡”;民间艺术古朴典雅,创作繁荣昌盛,风靡全县,尤其剪纸、刺绣引人注目。临径乡祁秀梅是享誉海内外的剪纸艺术大师,其作品被法国、日本、意大利等国收藏;以获得“全国优秀模范教师”称号的殷家城乡残疾教师张学成为原型,拍摄的电影《大山深处的保尔》和陇剧《绿叶红花》先后在全国上演,获得巨大成功。
工农业产品丰富。工业初步形成了以绿色食品饮料加工为主体,建筑建材、机械电器、印刷医药等产业为补充的工业格局,民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比较活跃,现有各类中小企业137户。县内土地宽广肥沃,光照充足,适宜小麦、玉米、高粱等多种粮食作物和瓜菜、药材等经济作物生长。全县农业人口占94%,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也是全国592个国扶贫困县和甘肃中东部18个干旱县之一。农作物主要有冬小麦、扁豆、黄豆、玉米、高粱、谷子、糜子、马铃薯、大麦、黄花菜、烤烟、胡麻、油菜、药材、瓜类等,是陇东主要粮油和瓜菜生产基地之一,有“陇东粮仓”的美誉。曾被命名为“全国黄花菜基地县”、“全国优质瓜果生产基地重点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目前,已形成以杏果、瓜菜、草畜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杏子产量居全国第二,生产加工能力位居全国第一,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杏乡”,杏产品远销海内外,优质苹果畅销大江南北;黄花菜被国家外贸部命名为“镇原金针菜”;“五指塬绿宝”牌西瓜远销大江南北,畜牧业以羊畜养殖、肉、皮毛加工为主,皮张、羊毛、羊绒等畜产品比较驰名,羊绒已实现出口创汇。野生植物资源丰富,约千余种,其中可入药130余种。
石油煤炭藏量富集。矿产资源已探明的有石油、煤炭、石英砂等16种,储量丰富。其中石油储量可达2.5亿吨,有长庆油田和华北分公司两户企业开发,年产原油40万吨。
红色旅游潜力巨大。名胜古迹斑斓千秋,石窟寺、秦长城、汉长城追溯千年风霜;自然景观美丽迷人,境内的太阳池、翟池、白马池三座天然池湫碧波辉映,堪称“黄土高塬明珠”。镇原曾为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岔红军长征纪念馆、屯字“四八”战役烈士陵园等红色旅游资源引人注目。目前已形成以潜夫山森林公园等景区为重点,其它名胜古迹点缀其中,东与北石窟寺相接,西与平凉崆峒山毗邻的旅游圈。
社会事业欣欣向荣。恢复高考以来,全县共向全国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34051人,其中被清华、北大录取的达40人,再现了”教育大县“的光辉形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疾病防控网络健全。农家书屋、文化广场、全民健身、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开边籍的张德宏于1990年代表我国参加了在比利时举办的世界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取得男子铁饼第四名的好成绩;太平籍长跑运动员陈慧荣,2007年分别取得全国田径锦标赛和六城会10000米第三名的佳绩,达到了国际级运动健将标准,并于2008年取得北京奥运会参赛资格,成为庆阳有史以来第一人。
小吃、酒席是镇原饮食文化的代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美食,融民俗礼仪、饮食科学与一炉,以荤素相间,口味各异,五色俱全而闻名遐迩。风味小吃品种繁多,主要有羊羔肉、骨头肉、西米丸子、烧鸡、糖油饼、臊子面、荞面筋筋等;酒席有“九魁”、“十全”、“十出一”、“十二楼”、“十三花”等名称,茶、酒主要有罐罐茶和三岔黄酒等。镇原小吃及酒席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品种风味蔚成大观,这是历代烹饪工作者聪明才智的结晶,是灿烂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为祖国的饮食文化增添了光彩。
开放开发中的镇原,以其厚重的历史文明积淀,独特的高原风姿,悠久的历史文化,淳朴的民俗风情,富饶的特色资源,良好的投资环境,优惠的投资政策,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新老朋友来镇原投资兴业、旅游观光!
⑵ 李元屯镇有多少人口
李元屯镇有多少人口
====================
李元屯镇,是 卫辉市 的吧。
李源屯镇位于卫辉市东部,南与延津县接壤、东靠庞寨乡、西依后河乡、北与上乐村乡毗邻。镇域面积78平方公里,耕地4.8万亩。全镇辖32个行政村,38个自然村。
1997年止,李源屯镇人口4.9万人
2010年5月止,李源屯镇各村人数:
西良村 人口3000多口
西口村 人口862人
吴庄村 村民1400多人
王湾村 全村人口700多人
王堤村 共有村民1006人
王岸村 人口近1200人
田家湾村 人口1313口
任庄村 人口1320口
前李庄村 人口500多口
牌杨庄村 810多口人
南屯村 人口3115人
户庄村 人口1476口
后李庄村 人口600多口
后白河村 全村总人口2685人
侯湾村 人口1300多口
东良村 人口3500多口
呈王屯村 人口1200多口
⑶ 屯字镇的历史沿革
屯字自古为华夏故土,历史悠久,明万里年前称为大丰里,之后改称屯字,民国十七年(1928年)设立镇原第二区,解放后划区管乡,几经变迁,几易其名,至1980年改称屯字人民公社,1984年1月改称屯字乡(人民政府),1985年7月撤乡建镇,2004年12月撤乡并镇,将原曙光乡和彭阳乡的闫沟、建华并入屯字镇,成为镇原人口最多的乡镇。
⑷ 屯字镇的乡镇简介
屯字镇 位于镇原县东南部,距县城25公里。镇域东接上肖乡,西连城关镇,南界泾川县,北与太平镇、临泾乡毗邻,东西长14公里,南北宽约17公里。现辖20个行政村,163个自然村,1.1万个农户,5.1万口人。总土地面积23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2万亩,其中山地73595亩,川地10424亩,塬地38447亩,人均占有耕地2.48亩。平均海拔1456米,年平均降雨量450毫米,年平均气温9.9摄氏度,全年无霜期155天。辖20个村民委员会。乡镇总户数6400户,乡镇总人口29180人,乡镇从业人员14598人。14个村全部通公路、通电、通邮、通电话、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有各类学校17所,教师260人,在校学生5144人。屯字镇共有机关单位32个,干部职工885人,固定个体工商户500户。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35人,病床57张。2004年,屯字镇国内生产总值3950万元,粮食播种面积2867公顷,粮食总产量1072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397元;财政收人166万元,财政支出216万元。名优特产有红富士苹果。旅游景点有太阳池、白马池 。
眉肖公路横穿境内,交通方便。屯字镇境内属黄土高原沟壑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倾斜,东西长约14公里,南北宽约17公里。总土地面积23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2万亩,其中山地73595亩,川地10424亩,塬地38447亩。屯字镇辖20个行政村,163个自然村,11454个农户,51187 口人,其中农业人口49615人。
⑸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屯子镇西洼村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屯字镇所辖20个村,分别是
开城村、田岭村、马堡村、屯字村、白马村、闫孟村、阳宁村、寨地村、曹路村、川口村、下郑村、下孙村、四殿村、陈畅村、太阳村、闫沟村、建华村、包城村、双合村、官亭村
⑹ 有谁知道甘肃镇远县屯子镇
是镇原县吧
⑺ 村和屯哪个大
一样大只是叫法不一样。
村庄的近义词:屯子、农村、乡村、墟落、村落
屯为小村落的一种,主要有分布在广西等边关地区,大部分由兵屯演变而来。
(7)镇原屯子人口有多少扩展阅读:
1、屯的人口:一个屯一般有几户到上百户人家不等。小的屯几户人家人口十几到几十人,大一点的有十几户到几十户有上百人口。瑶族人有些屯比较偏僻,因当地政府不限制生育人口,人口多达近千人,比有些村人口还多。
2、屯这种小村落文化比较保守,一般以同姓氏家族居住,也有个别或者小部分是杂姓氏的家族。以广西上思县的屯为例,同在一个屯,同姓氏的家族大部分都是同祖宗,这从老房子(这里指安放祖宗牌位的房子)的祖谱可看出。
⑻ 屯子镇的介绍
屯子镇位于浚县西北部,距浚县县城12公里,北与汤阴县接壤,西与鹤壁开发区为邻,是浚县重要的工业大镇和历史文化艺术名镇。该镇现辖59个行政村,64个自然村,镇域面积135平方公里,耕地12万亩,1.8万余户,7.8万人。同名还有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屯子镇(屯字镇)。
⑼ 甘肃省有14个地州市,各地市各有多少个县各县人口分别有多少地域特征是什么离兰州的大概距离是多少
根据2010年甘肃省人口普查数据,全省各市、州常住人口(单位:人)
全省合计 2557 5254
兰州市 361 6163
嘉峪关市 23 1853
金昌市 46 4050
白银市 170 8751
天水市 326 2548
武威市 181 5054
张掖市 119 9515
平凉市 206 8033
酒泉市 109 5947
庆阳市 221 1191
定西市 269 8622
陇南市 256 7718
临夏回族自治州 194 6677
甘南藏族自治州 68 9132
如果你真的有需要各市州下辖县的人口,我可以再提供。先提供二个。
兰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兰州市统计局2011年5月24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甘肃省政府和市、县(区)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登记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市常住人口
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3]为3616163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142464人相比,十年共增加473699人,增长15.07%,年平均增长率为1.41%。从民族人口分布来看,56个民族在我市常住人口中都有,其中汉族人口为3456787人,少数民族人口为159376人。
二、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 1112369户,家庭户人口为3138817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82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27人减少0.45人。。
三、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849809人,占51.15%;女性人口为1766354人,占48.85%。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8.56下降为104.72(全国总人口性别比为105.20)。
四、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475165人,占13.14%;15-64岁人口为2823995人,占78.09%;65岁及以上人口为317003人,占8.77%。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458208人,占12.6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36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2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13个百分点。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6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770012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74337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04086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69168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9892人上升为21294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20407人上升为20557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29987人上升为30532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25450人下降为18505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27675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73524人,文盲率[5]由6.40%下降为3.53%,下降2.87个百分点。
六、人口分布
全市常住人口分布如下:
城关区 1278745人
七里河区 561020人
西固区 364050人
安宁区 288510人
红古区 136101人
永登县 418789人
皋兰县 131785人
榆中县 437163人。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普查登记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3]常住人口是指普查登记的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4]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
[5]文盲率是指全市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所占比重。
临夏州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
临夏回族自治州统计局2011年5月18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登记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州常住人口
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州常住人口[3]为1946677人。
二、家庭户人口
全州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446797户,家庭户人口为1891760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4.23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70人减少0.47人。
三、性别构成
全州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985235人,占50.61%;女性人口为961442人,占49.39%。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7.64下降为102.47。
四、年龄构成
全州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422288人,占21.69%;15-64岁人口为1365200人,占70.13%;65岁及以上人口为159189人,占8.18%。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7.75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4.4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27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
全州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772872人,占39.70%;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73805人,占60.30%。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了8636人,下降1.11%;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25996人,增长12.02%。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州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7941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32415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40371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991986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26人上升为349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5182人上升为680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12235人上升为1748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2055人上升为50958人。
全州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209918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385402人,文盲率[5]由32.54%下降为10.78%,下降21.76个百分点。
七、人口地区分布
全州常住人口分布如下:
全州各县(市)常住人口单位:人
地 区 人口数
全州合计 1946677
临夏市 274466
临夏县 326123
康乐县 233173
永靖县 180161
广河县 227466
和政县 185083
东乡县 284507
积石山县 235698
⑽ 屯里有多少人口
你好,屯里大概的人口常住人口是1870多个人,具体的数字要人口普查才能比较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