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口概况 » 宫前村多少户多少人口

宫前村多少户多少人口

发布时间: 2022-10-04 08:21:34

⑴ 求重庆大足县各有多少乡镇及各乡镇人口数

总人口96万人22 镇 2 街道办事处智凤镇是大足石刻创始人赵智凤的故乡,位于大足县城东部,西距县城7公里,南连龙水镇,东邻金山镇、石马镇,北与宝顶镇接壤。大铜、大国路穿境而过,场镇紧靠登云机场,交通十分便利。濑溪河由县城自西向东经过智凤镇流向龙水、珠溪方向,水源条件好。全镇总面积67.17平方公里,辖新店、田坝、茅里堡、高笋、八里、登云、普安、阮家、永福、黄连、福寿11个行政村,一个街道居委会;总人口42336人。近年,智凤镇工业经济得到加快发展。2006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34744万元,同比增长12.3%(下同);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8:62:20;镇级财政收入完成384万元,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500万元,增长1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410万元,增长14.3%;工业总产值达到25052万元,增长19.8%;工业增加值实现7925万元,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4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90元,增长8.2%;城镇化率达到31%,综合实力跃升全县第10位高坪乡位于大足县西北部,距县城20公里,与安岳、潼南两县接壤,全乡辖8个行政村、71个社,6988户、26888人,幅员面积51.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047亩,人均耕地0.75亩。中敖镇位于大足县西北部,距县城9公里,处于濑溪河发源地,东与龙岗街道办事处、宝顶镇接壤,南与高升镇毗邻,北至高坪乡连安岳县境,东北与潼南五桂乡紧邻。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适宜多种作物生长。全镇幅员面积107.59平方公里,共有耕地面积33159亩。辖18个行政村,3个居委,共有161个村民小组,3个居民小组。总人口6195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460人。镇内有大足县目前储水量最大的上游水库。中敖火龙历史悠久,天山米畅销全国,素有“鱼米之乡”、“火龙之乡”、“车货之乡”的美称。大足县宝顶镇位于县城东北部,距县城7公里,幅员面积63.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万亩,总人口2.9万人,城镇人口0.4万人。全镇辖9个村,1个社区居委会,68个村民小组。宝顶镇镇域峰峦起伏,沟谷陡深,海拔高度多为400至500米的山地。宝顶镇土壤以沙及紫色土为主,显酸性、中性,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温度17.3℃,年积温6366℃。无霜期323天,多云雾阴雨,年降雨量1100毫米。宝顶镇青山绿水,风光秀美,土地肥沃,鸟语花香,生态观光园、休闲娱乐设施密布,被为县城后花园。二级硬化水泥公路横贯其中,村级公路与之相连,并与周边镇乡联网,境内交通十分便利。宝顶镇是重庆市委、市人民政府命名的文明镇,2002年,获中央精神文明委授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和建设部授予的2002年度中国最佳人居环境范例奖。高升镇幅员面积5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万亩。总人口26000人,辖8个行政村(太和、旭光、建设、红光、双牌、新光、胜光、先进),1个居委会(华升), 54个村(居)民小组。龙岗办事处成立于2002年7月,位于大足县主城区,是大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辖6个社区,6个行政村。总人口9.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9万人,农业人口2.2万人。辖区幅员面积43.83平方公里,城区面积3.5平方公里。农村耕地面积1081公顷。棠香街道办事处辖7个村,5个居委会。分别为惜字阁村、和平村、水峰村、金星村、冉家店村、双丰村、三合村,红星社区居委会、五星社区居委会、报恩社区居委会、东关社区居委会、海棠社区居委会。 2002年全办事处总人口为48622人,非农业人口13041人,总户数13345户,幅员面积60.17平方公里。回龙镇地理位置东经105°51′42″,北纬29°43′44″,位于大足县东面稍偏北,距县城约17公里,镇域北面与铜梁县小林乡接壤,到铜梁县城约为30公里;西面紧邻宝顶镇和智凤镇;南面与金山镇相邻,东靠万古镇和国梁镇。辖区面积为49平方公里,全镇辖7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57个村(居)民小组,共6469户,总人口为2413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43人,耕地面积19031亩。全镇共有12个党支部国梁镇因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饶国梁而得名,位于大足东北部,距县城25公里处,是市、县农业示范镇,全镇幅员面积38.9平方公里,东临雍溪镇,南接万古镇,西靠国梁镇,北连铜梁县,辖7个农村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54个(居)民小组,总人口2.4万人,总耕地面积20985亩。近年来,我镇大力实施发展特色经济战略,促进镇域经济上新台阶铁山镇,曾名九区,又名双河场。东与三驱镇相连,西与荣昌县十烈乡相接,北与安岳县合义乡相毗,南与季家镇相邻。铁山镇位于大足县的最西端,距县城26公里,是大足县的西大门,位于大足、荣昌、安岳三县交界的地方,地理位置相对重要。
铁山镇幅员面积59.6平方千米,下辖双河社区、晋元社区两个街道居委会和继光村、双桥村、麒麟村、油坊村、连科村、西北村、多宝村、高龙村、胜丰村、桂香村、建角村、三寨村12个村委会,共90个居民组,总人口33751人 季家镇共辖7个行政村和1个街道居委会,52个村民小组和3个居民小组,6024户2098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78人;幅员面积53.6平方公里,耕地18381亩,其中水田14100亩,土4281亩,人均耕地0.87亩,属典型的农业镇。 三驱镇地处大足西部,距县城11公里,全镇共有16个行政村和2个街道居委会,114个村民小组和4个居民小组,总人口51795人,其中农业人口47266人。全镇幅员面积76.28平方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农业镇。2006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4586万元,粮食总产量完成24052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326元。宝兴镇幅员面积51.5平方公里,辖9 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64个村(居)民小组,8828户,31245人龙石镇位于大足县的西南角。东面和南面与珠溪镇接北;西面与荣昌县的古昌、河包两镇毗邻;北连三驱、宝兴两镇。距县城23公里。辖7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50个居民小组,5890户,总人口21350人 珠溪原名宝珠溪18个行政村、 2个社区,160个村(社区)小组,总户数17584户,总人口59624人 龙水镇地处重庆西部,是着名的五金之乡,西部最大的建制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国家级文明镇、首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重庆市“百镇工程镇”、市商业建设中心镇、市乡镇企业明星镇、市城镇化工作先进镇,是大足县城的重要组团。城区南距成渝铁路、成渝公路15公里,东距重庆城区90公里,大邮路、龙铜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捷。全镇辖10个社区、18个行政村,幅员面积111.88平方公里,总人口13.3万人,其中,城区面积7.7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8.3万人石马镇位于县城东南部,距县城12公里,幅员面积5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万亩,辖9个村(居)委员会,88个社,总人口3.4万余人 金山镇位于大足县中东部地区,东距铜梁县城33公里,西距大足县城22公里。东与我县的万古镇毗邻,南与拾万镇相靠,西与石马镇、金山镇接壤,北与回龙镇相连。属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5℃,年降雨量约1100㎜。全镇幅员面积38平方公里,全镇耕地面积17334亩(其中水田13820亩,旱地3514亩),人均耕地约0.78亩。总户数6321户,总人口22359人,其中农业人口20579人。全镇辖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7个农村行政村,4个居民小组,53个村民小组万古镇位于大足东部,是大足县的东大门,距大足城区27公里,距重庆市主城区80公里。全镇幅员66.52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共有175个村民小组。年末户籍人口5281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337人雍溪镇辖7个农村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33852人,其中农业人口27892人古龙乡位于重庆市大足县东端,距县城38公里,幅员面积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0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8%。乡政府驻址在古龙乡新街居委。全乡辖6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49个村民小组,2006年末人口9718人拾万镇位于大足县东南部,西山(又名巴岳山)脚下,怀远河畔,距大足县城23公里,与石马、万古、金山、玉龙等镇接壤。全镇幅员总面积49平方公里,属盆地丘陵地形,境内溪河密布,水利设施健全,水源供给充足,电力保障有力,10公里半径范围内建有大堡、万古、双桥、红石四座35KV变电站。下辖:拾万社区和楠木、八埝、双埝、斯兰、檬子、将军、福利、长虹、协丰9个农村行政村,共66个(社)居民小组,总人口29,816人,其中农业人口28,090人,非农业人口1,726玉龙镇是重庆市西部一个山川毓秀的市级卫生城镇,位于重庆市大足县东南部,距大足县城20公里,巴岳山横亘东部,东北与铜梁接壤,东南与永川相连,南面与双桥区毗邻。全镇辖9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幅员面积51.07平方公里,有耕地11549亩,2005年末总人口23030人(其中非农人口4570人),总户数6473户 邮亭镇幅员面积91.01平方公里,地处成渝两地交会处,位于大足县南端,东接永川市,西邻荣昌县,北函双桥区,距县城30公里。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横贯全境,交通便利,通讯发达,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辖15个村、2个社区居委会、15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7万人

⑵ 翔安区新店镇有多少村及人口

新店镇属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位于翔安区东南沿海突出部,地处北纬24°32′03″~24°38′09″、东经118°11′17″~118°23′16″之间,东与南安市石井镇相邻;东南与大嶝及金门岛隔海相望;西南与厦门岛相瞩;西临东咀港;西北、北衔马巷镇;东北与内厝镇接壤。
新店镇总面积118.29平方公里,2014年,总人口123034人(常住人口104920人,流动人口18114人)。辖2个社区
33个村。2004年新店镇社会总产值19.3亿元。

⑶ 姓宫的有多少人

一、寻根溯祖

1、以职官为姓,形成于西周。周王朝时有专司宫廷修缮、清洁事宜的官,名为"宫人"。其后人遂以宫为姓,称宫姓。
2、出自姬姓,以封地名为姓。春秋时,鲁国有孟倚子,其儿子韬,封于南宫(今河北省南宫县),其后世子孙遂以封地名"南宫"为姓。后又分化为南、宫二姓。
3、亦出自姬姓,以国名为姓。
二、郡望堂号
【堂号】 "忠谏堂":春秋时候,晋国拿了良马河美璧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虞大夫宫之奇向虞国国君谏道:"如果嘴唇被割去,牙齿就必然会暴露而受寒冷。虢国好比我们的嘴唇,我们千万不能借给他人路去割我们自己的嘴唇。"虞君不听,收了晋国的马和璧,借给了他们道路。宫之奇便率领他所有的族人逃出虞国,不愿等着当亡国奴。晋国灭了虢国班师,顺道把虞国也灭了。
【郡望】
河 东:秦初置河东郡。相当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
太原郡:秦庄襄公四年(公元前246年)置郡。相当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
三、历史名人
宫 钦:元朝人,至大初为东阿令,以威严着称,清正廉洁。当时年遇饥荒,他带头以自己的薪俸济饥,得到富裕人家的响应,互助互济,全县无人饿死。当地有一群无恶不作的坏人,屡教不改,宫钦下令,限期归正,逾期不改者,在这些恶人的院墙上,涂以黑色,以示其辱,后皆化为善良。他调离东阿县后,当地人民立碑记念他,流芳千古。
宫国苞:清代诗画家。擅写兰竹,工诗,与丹徒张石帆称"江上两诗人"。
宫畹兰:清代女画家。能诗,工画墨梅,雪叶风枝,俨然有偃蹇瑶台之思。
东汉有道术家宫崇,明代有平蛮将军宫聚、翰林学士宫伟镠,清代有福建巡抚宫梦仁、诗人宫鸿历。
1.东莱宫氏始祖宫熙儒,在宋朝初年,从中原徙居胶东文登。
2.江苏省泰州宫氏始祖孝廉宫达智,在明朝初年,由河南徙居河北静海县,在出任江苏扬州署篆后,定居泰州,成为当地望族。(事迹后面再述)
3.山西省繁峙宫氏始祖宫德,是安徽凤阳府寿州人,元末随朱元璋起义,以战功由小兵升至都指挥使,任职山西而居。现山西宫姓人口约8500多人。
4.陕西省户县宫家堡始祖宫友贤,其数代前祖上,于明永乐初年,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移民陕西。此支宫姓可能为宫之奇在山西族人的后裔。
5.(1.)山东惠民县魏集镇宫家村宫氏始祖宫清,于明洪武元年,自河北枣强县徙居宫家村。(2.)山东临朐县宫家老庄宫氏始祖宫士贤,于明洪武四年,自河北枣强县迁此。
6.河北省东光宫氏始祖宫友贤,山东即墨人,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殿试高中一甲第三名(探花),后徙居东光县城东大宫家村。此村宫姓约有3000多户。据查,此支宫氏为东莱宫氏之一支。
7.安徽省怀远宫氏始祖宫宽,在明洪武年间,由江苏句容县徙居安徽怀远县。据查,此支宫氏属泰州宫氏的一支,现约有4800多户。宫宽在明永乐年间任浙江归安县丞,授迪功郎。
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地区的宫氏,基本都是这些大族系的分支,或也有单独的源头,主体上都是宫之奇的后裔。就居住地来说,胶东是一个最大的宫姓聚居区域,也是宫姓人口数最多的聚居区。

⑷ 下宫村有多少人口

下宫村,位于福建省惠安县张坂镇下宫村。本村隶属惠安县张坂镇,邻近张坂镇行政中心,依山临海,东邻上塘村、七一围垦,西至群力村,南到南面山,莲内山,北至张坂村及张坂开发区街。距惠安县城约二十五公里,距泉州市区三十公里,境内有通港路、杏崇路通过,并与324国道连通。下宫村区域面积约3平方公里,全村有1281户,人口4644人,外来人口250人,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700多亩。

⑸ 北京市朝阳区哪些乡镇的人口比较多细化到村更好。谢谢。五环外也包括。

帮你找到两个数据

2009年的

朝阳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朝阳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北京市朝阳区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朝阳调查队

北京市朝阳区经济社会调查队

2011年5 月 20 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北京市和朝阳区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现将普查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区常住人口

全区常住人口[3]为354.5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125.5万人,增长54.8%。平均每年增加12.6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4.5%。全区常住人口中,外省市来京人员为151.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2.7%。

二、家庭户人口

全区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131.8万户,家庭户人口为298.2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26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人减少了0.52人。

三、性别构成

全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为182.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1.5%;女性为172.0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8.5%。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3.3下降为106.1。

四、年龄构成

全区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26.8万人,占常住人口7.6%;15—64岁的人口为297.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3.8%;65岁以上的人口为30.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6%。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3.3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7个百分点,65岁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6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

全区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340.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96.0%;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4.0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0%。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123.0万人,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2.5万人。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区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程度的129.3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75.2万人;具有初中程度的105.1万人;具有小学程度的27.6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20927人上升为36472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25776人下降为21220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32882人下降为29653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13608人下降为7782人。

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3.0万人,文盲率[5]为0.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3.3万人,文盲率下降1.9个百分点。

七、人口地区分布

全区街道系统(含奥运村街道)共有常住人口184.0万人,地区办事处共有常住人口170.5万人。

全区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如下:

建外街道办事处 3.5万人

朝外街道办事处 4.0万人

呼家楼街道办事处 6.2万人

三里屯街道办事处 3.5万人

左家庄街道办事处 8.0万人

香河园街道办事处 5.2万人

和平街街道办事处 10.8万人

安贞街道办事处 6.8万人

亚运村街道办事处 7.2万人

小关街道办事处 6.8万人

酒仙桥街道办事处 6.2万人

麦子店街道办事处 3.2万人

团结湖街道办事处 3.8万人

六里屯街道办事处 10.8万人

八里庄街道办事处 10.8万人

双井街道办事处 9.7万人

劲松街道办事处 10.7万人

潘家园街道办事处 11.3万人

垡头街道办事处 5.5万人

南磨房地区办事处 13.0万人

高碑店地区办事处 11.8万人

将台地区办事处 7.1万人

太阳宫地区办事处 7.0万人

大屯街道办事处 14.1万人

望京街道办事处 16.8万人

小红门地区办事处 5.8万人

十八里店地区办事处 20.1万人

平房地区办事处 12.1万人

东风地区办事处 8.7万人

奥运村街道办事处 10.5万人

来广营地区办事处 12.4万人

常营地区办事处 4.8万人

三间房地区办事处 12.6万人

管庄地区办事处 10.5万人

金盏地区办事处 5.8万人

孙河地区办事处 2.4万人

崔各庄地区办事处 10.2万人

东坝地区办事处 8.9万人

黑庄户地区办事处 5.7万人

豆各庄地区办事处 3.3万人

王四营地区办事处 8.4万人

首都机场街道办事处 2.1万人

东湖街道办事处筹备处6.4万人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为机器汇总数。

[2]普查登记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3]朝阳区的人口,是普查登记的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常住人口。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4]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

[5]文盲率是指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

⑹ 百家姓中宫排第几

全郗班仰 秋仲伊宫 宁仇栾暴

宫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240位。还有一个南宫排名492位。

宫:
一.宫姓的起源出自postcha.com
胶东宫姓源于姬姓,得姓始祖为春秋时期宫之奇。史载,武王姬发克商建立周朝,分封天下诸侯时,封同一曾祖的族侄仲为虞君,是为虞仲。又封虞仲之子为<宫阝>(tong,音“同”)国之君, 宫阝国传数世即为晋国所灭。宫之奇原姓姬,名之奇,又名奇,是宫阝国后世国君的族人。宫阝国被晋国灭时,他离 宫阝奔虞国,将宫阝字去右耳(右“阝”旁的原字型为“邑”字,“邑”为诸侯之国的意思,去邑表示离开故国,“宫阝”去邑为“宫”),改姓宫,名之奇。从此以后,即有了宫姓,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
宫之奇到虞国后,就任虞国上大夫,辅佐虞公,是一位贤臣。“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这两个着名的成语典故,讲的就是宫之奇的故事。<<左传.僖公五年>>、<<春秋谷梁传.虞师晋师灭夏阳>>、<<史记.晋世家>>、<<汉书.辛庆忌传>>等都有关于宫之奇的记述。
就全国人口数而言,宫氏一族是小姓。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从七省抽样结果,宫姓排在152位;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统计,宫姓排名在212位。
宫姓的渊源,在全国范围内,宫之奇的后裔,是宫姓的主体。另外,宫姓还有以下几个起源:1.南宫氏的后裔,有的改姓宫。2.周官“宫人”的后裔,以官职为姓。(此两支宫姓,皆为姬姓之后。)3.共氏、龚氏有的改为宫姓。4.明朝,回族宫火因,以宫为氏。5.清朝,满族恭佳氏,改为宫氏。6.蒙古族,亦有改为宫氏者。

(注:“<宫阝>”,可能有的微机不显示,就是“宫”字加右耳旁。《康熙字典》解释:宫阝,tong,第二声。古国名)

(邑:1.国也,诸侯之国。2.都邑也,都城的郊区为邑。3.‘邑’作偏旁时为右‘阝’。)

二.胶东宫姓的始祖
宫熙儒,字得先,号四知,五代后周(公元951-960年)时期,授为元州防御使。在后周阐位与宋朝时,解除印绶,偕妻带子,远离京师,隐居于不夜城西昆嵛山前柳林村(即今文登市界石镇柳林庄村),是为不夜宫氏的鼻祖。现在胶东的宫姓,都是熙儒公的后裔。
熙儒公隐居后,潜心钻研《易经》,得其精髓。后遇道教大师谭真人并拜他为师,道号昆前.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熙儒公坐化于昆嵛山前之南原(今界石镇昆阳村,原名宫家庄,1981改名)。宋太祖得知消息后,下旨在南原建祠庙塑肖像,以供子孙后人祭祀。祠庙、蛟龙碑、茔碑等遗迹,在清朝干隆时代仍存,其祠庙在后世被称为神仙殿。
熙儒公是胶东宫姓的始祖,其后裔遍布于胶东并散播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可谓子孙兴旺,瓜瓞绵绵。
(熙儒公的事迹根据《东莱宫氏族谱》记叙)
(注:因条件所限,本人至今未能亲到柳林村和昆阳村实地查验,不知现今是否还有何遗迹?望知者告之。)

三.宫姓的迁徙流布
宫氏的始祖宫之奇,原姓姬,祖籍 宫阝国,居于上宫里(今山西省平陆县东部)。宫阝被晋灭时,避难迁于虞国,居于辛宫里(亦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上宫里和辛宫里即因宫之奇居住过而得名。公元前655年冬季,虞国又被晋灭,宫之奇再次避难,率领族人东奔曹国(今山东省定陶县西南),在他逝世后又回葬于平陆县虞里乡辛宫里。
自此时直至金元之前,宫姓一族在史书上没有系统的记录,其迁徙路线和居住地区都不明晰。有迹象表明,在宫之奇和族人的东迁过程中,宫姓后裔在山西、河南、河北、安徽一线区域内枝开叶散,迁播开来。中国现在几支大的宫姓族支,都是从这里起源的。
1.东莱宫氏始祖宫熙儒,在宋朝初年,从中原徙居胶东文登。
2.江苏省泰州宫氏始祖孝廉宫达智,在明朝初年,由河南徙居河北静海县,在出任江苏扬州署篆后,定居泰州,成为当地望族。(事迹后面再述)
3.山西省繁峙宫氏始祖宫德,是安徽凤阳府寿州人,元末随朱元璋起义,以战功由小兵升至都指挥使,任职山西而居。现山西宫姓人口约8500多人。
4.陕西省户县宫家堡始祖宫友贤,其数代前祖上,于明永乐初年,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移民陕西。此支宫姓可能为宫之奇在山西族人的后裔。
5.(1.)山东惠民县魏集镇宫家村宫氏始祖宫清,于明洪武元年,自河北枣强县徙居宫家村。(2.)山东临朐县宫家老庄宫氏始祖宫士贤,于明洪武四年,自河北枣强县迁此。
6.河北省东光宫氏始祖宫友贤,山东即墨人,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殿试高中一甲第三名(探花),后徙居东光县城东大宫家村。此村宫姓约有3000多户。据查,此支宫氏为东莱宫氏之一支。
7.安徽省怀远宫氏始祖宫宽,在明洪武年间,由江苏句容县徙居安徽怀远县。据查,此支宫氏属泰州宫氏的一支,现约有4800多户。宫宽在明永乐年间任浙江归安县丞,授迪功郎。
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地区的宫氏,基本都是这些大族系的分支,或也有单独的源头,主体上都是宫之奇的后裔。就居住地来说,胶东是一个最大的宫姓聚居区域,也是宫姓人口数最多的聚居区。

四.东莱宫姓的迁布
(一.)早年的迁徙
东莱宫氏鼻祖宫熙儒,当年从中原抵达昆嵛山,居住于现今的文登市界石镇柳林庄。他在此生活的时间很短,后周禅宋时(公元960年)从中原出发,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即逝世于昆嵛山前的南原,总计不过4年的时间。据考证,南原即现今的昆阳村,旧名宫家庄(1981年改名),在元初已无宫姓居住(现被王姓入住)。
熙儒公的后裔最初生活居住在以柳林庄为中心的周围村庄,以后陆续迁徙各地。茔碑和谱书曾记载了自熙儒公始至其后11世,其中有名字者13人,名字失考者至少有28人。例如,谱书记载:“世系昭昭,初自柳林村,迁居宫家庄(昆阳),由宫家庄徙居迎仙桥西岭上村。嘉城公由岭上村迁于长学山前,并卜兆于兹(即居于长山村)”。而《文登市志》记载,岭上村的宫姓,是元初迁自云南,估计市志的说法有误。文登市志又记载,柳林庄的宫姓,在明朝的中期由海阳所迁入,这个说法也可能有误。各地的宫氏宗祠曾有楹联:“柳林旧族,桃岭分支”;“分支崮水,谱朔昆山”。由此可知,柳林的宫姓,是很早的土着旧族,宫姓也在桃花岘居住过,并向外分支迁移。崮水指柳林村前的小河,昆山即昆嵛山。
《乳山市志》记载,境内宫姓皆为文登县柳林土着旧族后裔,主要分三个族支:
(1.)柳林宫姓一支徙莱阳濯村。这个族支的后裔人数最多,后面再专门记叙。
(2.)明洪武年间,柳林宫姓一支迁冯家镇徐家村,后裔析居吴格庄、宫家疃、南西屋等村。谱书也记载:“宁邑徐家村……系二公之后”。宁邑,即宁海州。以前冯家镇属宁海州管辖。可见此市志的说法有据可信。
(3.)明景泰年间,文登议城宫姓(与柳林宫姓同一族系)迁白沙滩镇宫家村,后裔析居宫家庄、小滩等村。宫家村的宫本森,历时三年,将此支宫氏序入谱书,计11万字。宫本森生于1945年,现为嶞崮山“德馨园艺场”场长。
宫熙儒公的后裔柳林宫氏,除留居当地和早年外迁形成三个大的族支,其后至现代就只有因为谋生、求学等原因而零星迁移,再无大批的迁徙了

⑺ 五华县龙村镇宫前人口多少

龙村镇位于县城南部65公里,毗邻紫金县、陆河县、揭西县,总面积349.1平方公里,现有37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709个村民小组,有18003户,总人口86383人(其中非农4833人,农业人口81550人)。全镇有耕地面积40081亩,林地面积42万亩。

⑻ 富平县乡镇有多少人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中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富平县主要数据汇报如下:

一、全县常住人口及户籍人口

全县常住人口为743385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762451人相比,十年共减少19066人,减少2.51%。年平均减少率为0.25%。全县户籍人口772285人,其中男395824人,女376461人。

二、家庭户人口

全县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193171户,家庭户人口为68502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55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人减少0.33人。

三、性别构成

全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80206人,占51.15%;女性人口为363179人,占48.85%。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5.58下降为104.69。

四、年龄构成

全县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99973人,占13.45%;15-64岁人口为575334人,占77.39%;65岁及以上人口为68078人,占9.16%。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3.06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9.70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县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30288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101708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396151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154776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1214人上升为4075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8653人上升为13682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41621人上升为53289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36792人下降为20820人。

全县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6017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3113人,文盲率由7.02%下降为2.15%,下降4.87个百分点。

(8)宫前村多少户多少人口扩展阅读

富平县有14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268个行政村:

1、城关街道办(18)

褚王村(褚田村、王旦村)、莲湖村、迤山村、集新村、连城村、尖角村、姚村村、新庄村、留招村、窦村村、谢村村、东渠村、卧龙村、肖华村、东化村、褚塬村、南韩村、向阳村

2、东华街道办(21)

温泉村(焦村村、嘴头村)、牛村村、定国村、元良村、余湾村、上官村、北里村、皂角村、五星村;下庙村、旧县村、华朱村、东新村、双义村、何仙村、顺阳村、怀阳村、闫村村(赵坡村、闫村村)、优东村(优东村、优西村)、刘坡村(页坡村、刘坡村、杨坡村)、锦川村

3、梅家坪镇(9)

洪水村(白马村、洪水村)、新安村(新安村、王湾村)、十八坊村(十八坊村、赤兔村)、车家村、文昌村、五一村、北杨村、岔口村、庙沟村

4、庄里镇(24)

王庄村(三庄村、友谊村、王庄村)、谷张村(三条村、谷张村)、杨家村(丑家村、杨家村)、西关村(张唐村、西关村)、神芝村(凤凰村、神芝村)、双岭村(元陵村、双岭村)、西上官村(别家村、木匠杨村、官杨村、新上官村)

庄南村、永安村、黄窑村、南午村、侯山村、庄北村、中山村、三河村、六联村、长春村、山西村、觅子村、兴武村、西吕村、园林村、东康村、铁佛村

5、刘集镇(15)

施家村(王家村、卤泊村、施家村)、北甫村(高庙村、北甫村)、双合村(永合村、二合村)、双胜村(胜光村、双王村)、张北村(张北村、新兴村、龙泉村)、曹管村(曹管村、西胡村)、街南村、街北村、尹村村、安平村、大张村、十字村、吕当村、川河村、黄塬村

6、张桥镇(11)

张桥村(东街村、苏吴村)、甘井村(南坪村、甘井村)、三合村、原李村、原马村、华张村、北庄村、铁门村、念田村、永庆村、巨贤村

7、留古镇(12)

留古村(街东村、街西村)、郭川村(郭乔村、南川村)、贺兰村(贺兰村、西河村)、惠高村(惠刘村、高堂村)、孝义村(程郑村、孝义村)、皇甫村、三寨村、吕兰村、汝林村、大众村、联合村、义合村

8、宫里镇(14)

凤凰村(三凤村、凤西村)、前进村(前进村、风口村)、雷村村(庄科村、雷村村)、桥北村、大樊村、仇石村、齐村村、董村村、北陵村、南陵村、党沟村、沟北村、桥南村、涧头村

9、曹村镇(20)

大渠村(土坡村、大渠村)、周家村(贾坡村、周家村)、太白村(太白村、马坡村)、西头村(西头村、宝峰村)、白庙村(白庙村、长青村、程卢村)、三合村(靳家村、杜家村

小元村)、大贾村、邹村村、招贤村、红河村、陵前村、尚书村、曹村村、小贾村、大王村、柴峪村、南沟村、中沟村、郭家村、东沟村

10、淡村镇(17)

盘龙村(西盘村、东盘村)、荆山村(荆川村、荆塬村)、瓦窑村、石桥村、古西村、中合村、都村村、淡村村、禾塬村、南社村、张王村、解放村、肖郭村、教场村、亭子村、竹园村、湾渡村

11、齐村镇(13)

文宗村(西陵村、支沟村)、董南村、涝池村、方井村、横坡村、石科村、街子村、三合村、杨村村、安乐村、桥西村、义门村、和平村

12、薛镇(24)

赵老峪南村(十二盘村、武岭村、青兰村、山桥村)、赵老峪北村(新丰村、红火村、铁炉村)、安党村、雷家村、湘子村、韩村村、盘石村、湾里村、沟龙村、杨范村、宏化村

北李村、两门村、王马村、薛镇村、前坡村、底店村、瓦李村、草滩村、下庄村、下沟村、康庄村、达坡村、九龙村

13、老庙镇(17)

岳白村(岳白村、贾沟村、高原村)、峪岭村(北峪村、清峪村、烟峪村)、万斛村(木林峪村、三尺村、塔北村)、老庙村、兰山村、上河村、尹家村、孟家村、河绕村、东刘村、笃祜村、曹家村、东于村、南昌村、新店村、店上村、漫町村

14、流曲镇(22)

大岗村、梅家庄村、丈八村、东川村、流曲村、顺义村、昌宁村、炭村村、由典村、簸掌村、北耕村、五里墩村、臧村村、双杨村、南董村、太平村、孙村村、仵新村、纳衣村、兴户村、军寨村、卤川村

15、美原镇(16)

金粟村(金粟村、杨尧村、小峪村)、鸿雁村(鸿雁村、利惠村)、古城村(城西村、三星村)、晨光村、八联村、赵村村、仁合村、美原村、三联村、团结村、雷北村、涧北村、吴村村、党里村、联友村、盘龙村

16、到贤镇(15)

纪贤村(纪贤村、三义村)、忽家村(姜义村、忽家村)、惠店村(惠店村、新移村)、到贤村(到贤村、西城村)、新盖村(新合村、盖村)、西樊村(西村村、樊家村)、东仁村、西仁村、庄镇村、果坊村、忠惠村、小惠村、牙道村、石灰道村、田村村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富平县

参考资料来源:富平县人民政府-行政区划

⑼ 宫姓有几人

一.宫姓的起源
胶东宫姓源于姬姓,得姓始祖为春秋时期宫之奇。史载,武王姬发克商建立周朝,分封天下诸侯时,封同一曾祖的族侄仲为虞君,是为虞仲。又封虞仲之子为<宫阝>(tong,音“同”)国之君, 宫阝国传数世即为晋国所灭。宫之奇原姓姬,名之奇,又名奇,是宫阝国后世国君的族人。宫阝国被晋国灭时,他离 宫阝奔虞国,将宫阝字去右耳(右“阝”旁的原字型为“邑”字,“邑”为诸侯之国的意思,去邑表示离开故国,“宫阝”去邑为“宫”),改姓宫,名之奇。从此以后,即有了宫姓,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
宫之奇到虞国后,就任虞国上大夫,辅佐虞公,是一位贤臣。“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这两个着名的成语典故,讲的就是宫之奇的故事。<<左传.僖公五年>>、<<春秋谷梁传.虞师晋师灭夏阳>>、<<史记.晋世家>>、<<汉书.辛庆忌传>>等都有关于宫之奇的记述。
就全国人口数而言,宫氏一族是小姓。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从七省抽样结果,宫姓排在152位;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统计,宫姓排名在212位。
宫姓的渊源,在全国范围内,宫之奇的后裔,是宫姓的主体。另外,宫姓还有以下几个起源:1.南宫氏的后裔,有的改姓宫。2.周官“宫人”的后裔,以官职为姓。(此两支宫姓,皆为姬姓之后。)3.共氏、龚氏有的改为宫姓。4.明朝,回族宫火因,以宫为氏。5.清朝,满族恭佳氏,改为宫氏。6.蒙古族,亦有改为宫氏者。

(注:“<宫阝>”,可能有的微机不显示,就是“宫”字加右耳旁。《康熙字典》解释:宫阝,tong,第二声。古国名)

(邑:1.国也,诸侯之国。2.都邑也,都城的郊区为邑。3.‘邑’作偏旁时为右‘阝’。)

二.胶东宫姓的始祖
宫熙儒,字得先,号四知,五代后周(公元951-960年)时期,授为元州防御使。在后周阐位与宋朝时,解除印绶,偕妻带子,远离京师,隐居于不夜城西昆嵛山前柳林村(即今文登市界石镇柳林庄村),是为不夜宫氏的鼻祖。现在胶东的宫姓,都是熙儒公的后裔。
熙儒公隐居后,潜心钻研《易经》,得其精髓。后遇道教大师谭真人并拜他为师,道号昆前.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熙儒公坐化于昆嵛山前之南原(今界石镇昆阳村,原名宫家庄,1981改名)。宋太祖得知消息后,下旨在南原建祠庙塑肖像,以供子孙后人祭祀。祠庙、蛟龙碑、茔碑等遗迹,在清朝干隆时代仍存,其祠庙在后世被称为神仙殿。
熙儒公是胶东宫姓的始祖,其后裔遍布于胶东并散播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可谓子孙兴旺,瓜瓞绵绵。
(熙儒公的事迹根据《东莱宫氏族谱》记叙)
(注:因条件所限,本人至今未能亲到柳林村和昆阳村实地查验,不知现今是否还有何遗迹?望知者告之。)

三.宫姓的迁徙流布
宫氏的始祖宫之奇,原姓姬,祖籍 宫阝国,居于上宫里(今山西省平陆县东部)。宫阝被晋灭时,避难迁于虞国,居于辛宫里(亦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上宫里和辛宫里即因宫之奇居住过而得名。公元前655年冬季,虞国又被晋灭,宫之奇再次避难,率领族人东奔曹国(今山东省定陶县西南),在他逝世后又回葬于平陆县虞里乡辛宫里。
自此时直至金元之前,宫姓一族在史书上没有系统的记录,其迁徙路线和居住地区都不明晰。有迹象表明,在宫之奇和族人的东迁过程中,宫姓后裔在山西、河南、河北、安徽一线区域内枝开叶散,迁播开来。中国现在几支大的宫姓族支,都是从这里起源的。
1.东莱宫氏始祖宫熙儒,在宋朝初年,从中原徙居胶东文登。
2.江苏省泰州宫氏始祖孝廉宫达智,在明朝初年,由河南徙居河北静海县,在出任江苏扬州署篆后,定居泰州,成为当地望族。(事迹后面再述)
3.山西省繁峙宫氏始祖宫德,是安徽凤阳府寿州人,元末随朱元璋起义,以战功由小兵升至都指挥使,任职山西而居。现山西宫姓人口约8500多人。
4.陕西省户县宫家堡始祖宫友贤,其数代前祖上,于明永乐初年,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移民陕西。此支宫姓可能为宫之奇在山西族人的后裔。
5.(1.)山东惠民县魏集镇宫家村宫氏始祖宫清,于明洪武元年,自河北枣强县徙居宫家村。(2.)山东临朐县宫家老庄宫氏始祖宫士贤,于明洪武四年,自河北枣强县迁此。
6.河北省东光宫氏始祖宫友贤,山东即墨人,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殿试高中一甲第三名(探花),后徙居东光县城东大宫家村。此村宫姓约有3000多户。据查,此支宫氏为东莱宫氏之一支。
7.安徽省怀远宫氏始祖宫宽,在明洪武年间,由江苏句容县徙居安徽怀远县。据查,此支宫氏属泰州宫氏的一支,现约有4800多户。宫宽在明永乐年间任浙江归安县丞,授迪功郎。
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地区的宫氏,基本都是这些大族系的分支,或也有单独的源头,主体上都是宫之奇的后裔。就居住地来说,胶东是一个最大的宫姓聚居区域,也是宫姓人口数最多的聚居区。

四.东莱宫姓的迁布
(一.)早年的迁徙
东莱宫氏鼻祖宫熙儒,当年从中原抵达昆嵛山,居住于现今的文登市界石镇柳林庄。他在此生活的时间很短,后周禅宋时(公元960年)从中原出发,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即逝世于昆嵛山前的南原,总计不过4年的时间。据考证,南原即现今的昆阳村,旧名宫家庄(1981年改名),在元初已无宫姓居住(现被王姓入住)。
熙儒公的后裔最初生活居住在以柳林庄为中心的周围村庄,以后陆续迁徙各地。茔碑和谱书曾记载了自熙儒公始至其后11世,其中有名字者13人,名字失考者至少有28人。例如,谱书记载:“世系昭昭,初自柳林村,迁居宫家庄(昆阳),由宫家庄徙居迎仙桥西岭上村。嘉城公由岭上村迁于长学山前,并卜兆于兹(即居于长山村)”。而《文登市志》记载,岭上村的宫姓,是元初迁自云南,估计市志的说法有误。文登市志又记载,柳林庄的宫姓,在明朝的中期由海阳所迁入,这个说法也可能有误。各地的宫氏宗祠曾有楹联:“柳林旧族,桃岭分支”;“分支崮水,谱朔昆山”。由此可知,柳林的宫姓,是很早的土着旧族,宫姓也在桃花岘居住过,并向外分支迁移。崮水指柳林村前的小河,昆山即昆嵛山。
《乳山市志》记载,境内宫姓皆为文登县柳林土着旧族后裔,主要分三个族支:
(1.)柳林宫姓一支徙莱阳濯村。这个族支的后裔人数最多,后面再专门记叙。
(2.)明洪武年间,柳林宫姓一支迁冯家镇徐家村,后裔析居吴格庄、宫家疃、南西屋等村。谱书也记载:“宁邑徐家村……系二公之后”。宁邑,即宁海州。以前冯家镇属宁海州管辖。可见此市志的说法有据可信。
(3.)明景泰年间,文登议城宫姓(与柳林宫姓同一族系)迁白沙滩镇宫家村,后裔析居宫家庄、小滩等村。宫家村的宫本森,历时三年,将此支宫氏序入谱书,计11万字。宫本森生于1945年,现为嶞崮山“德馨园艺场”场长。
宫熙儒公的后裔柳林宫氏,除留居当地和早年外迁形成三个大的族支,其后至现代就只有因为谋生、求学等原因而零星迁移,再无大批的迁徙了。
(二.)莱阳濯村宫氏
《东莱宫氏族谱》奉宫天授为第一世祖,是不夜宫氏鼻祖宫熙儒的第七世孙。天授祖生有七子,有六子名字都失考。第六子名宫福,在北宋末年由文登柳林迁居莱阳濯村,是莱阳宫姓的始迁祖。现在胶东宫姓的世次,即以此为根据由宫天授为第一世开始排列。
宫福祖生一子宫溪;宫溪生五子,名曰:仁、义、礼、智、信。兄弟五人分爨后,仁、礼居濯村;义、智迁居(乳山市崖子镇)青山村;信回迁文登。此后,子孙兴旺发达,遍布于胶东,又发展至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1.)辉煌的时代
历史上胶东宫姓最显赫的时期,是金元时代的莱阳宫氏一族,家富位显,业绩盛赫。拥有良田万顷,聚五业于一庐,以耕稼、诗书、礼义、清白处世,聚族而居,老幼常满三百余口,成为当时的巨室望族。
四世祖宫礼,金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年)进士,积官青州刺史、骑都尉、开国男,诰封朝列大夫,赐紫金鱼袋;他是宫姓历史上第一位进士;生一子福寿。五世祖宫福寿,诰赠光禄大夫,生三子:诚、谦、诜,皆有官衔。六世祖宫诜生九子,六人有官衔;又有十孙,七人有官衔;其七孙宫镇,元延佑二年(公元1315年)进士,荣任大司徒,位列三公,授光禄大夫;权高位重,是宫氏从始祖宫之奇起,到现裎�梗�谌���ㄖ形痪幼罡叩闹拔瘢�小肮�氤�钡拿烙�4耸保��宓钠渌�拥苡写笮≈�傧握撸�纱镒迦说陌胧�=鹪��保�抢逞艄�鲜送痉⒄沟亩κ⑹贝��彩嵌�彻�绽�飞献罨曰偷氖逼凇?/FONT>
(2.)迁布
四世祖兄弟五人:仁、义、礼、智、信,分炊后,仁、礼二祖留居濯村。随着人口的发展增加,后世子孙开始逐步外迁扩散。
依据中国的传统习俗,长子长支留守故居。长子仁祖之后裔和礼祖(行三)的长孙诚公之后裔一直在濯村聚居了十六世,至十七世才开始分迁。以近距离为主,向以濯村为中心的周围村庄扩展。濯村,属莱阳市姜疃镇,在五龙河下游左岸,依山环水,土地肥沃,为宫氏一族的生息繁衍提供了优厚的环境条件。现在濯村有1500多户、5000多人口,其中大部分为宫姓,号称莱阳第一村。
礼祖的次孙谦公,生有6子13孙,后裔先居濯村,在第十世开始分迁。如莱阳的董格庄、西中荆、徐疃、穴坊和即墨大韩村、蓬莱宫家庄、平度八里庄等村,其宫姓都是宫谦公的后裔。河北省东光宫氏始祖宫友贤,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殿试高中一甲第三名探花,他是即墨宫氏,后定居东光县城东大宫家村,应该是谦公的后裔。
礼祖的季孙诜公,生有9子10孙,先居濯村,其后裔也在第十世开始分迁。如莱阳的瓦马、泽口、栖霞的桃村等地,其宫姓都是宫诜公的后裔。
四世祖义、智(行二、行四)分居在青山村。义祖生福德;智祖生福安,福安生大成。《东莱宫氏族谱》只记录到六世大成公一人,再其后的世系和名讳皆失考。东莱宫氏族谱重修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青山有5人参加修谱,但正文却无青山的内容。为何失传无考,我问了许多家族父老,都不知是什么原因。有《青山宫氏族谱》,重修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以宫栾之子宫文章为青山族支的第一世祖。根据总世系和命名字辈推算,宫栾在东莱宫氏族谱是第十五世祖。如果栾公是大成公的后裔,那么之间就有八世失考。
对乳山市崖子镇青山村,《乳山市志》有此记载:金末元初,宫文章由莱阳县濯村迁此立村,以山取名青山。这个记载有错误。首先,《青山宫氏族谱》清晰地记载了自文章公至现在是十五世左右,按至多30年一代人计算,文章公生活的年代是公元1550年前后,即明朝嘉靖年间时期,而市志记载的时间和人物明显不符。再次,莱阳四世祖宫义、宫智两兄弟是从濯村迁居青山的始迁祖。根据他俩的亲兄弟宫礼中进士在金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年)的记录;又根据现在莱阳宫氏后裔多在三十世左右,以至多30年一代人往回计算,义、智二祖迁居青山的时间应在公元1190年左右。记录和计算的两个时间相符,此时是金朝(公元1115年--1234年)的中期。而元朝建立于公元1279年,和1185年相距晚了近100年,时间不符,不可能是在元初。因此,青山的建村,应该是:金朝大定年间(或中期),宫义、宫智两兄弟从莱阳濯村迁此立村。此说是否正确?仅供参考。
青山,位于山东半岛丘陵地带的中心,乳山河的源头,四面环山,一条狭窄的乳山河谷在村东委蛇而下,环境相对封闭。隐蔽而安全的环境,象一个现实中的世外桃源,保证了宫氏子孙在此安静地生息繁衍。现在,青山村有人口600多户,绝大部分是宫姓。
青山村周围的村子,如:马石店、枣林、南马石、台上等村的宫姓,都是由青山迁入。诸往镇的口子、崖后、大龙口、二龙口、岳家、白沙滩镇的八甲等村的宫姓,大部分也是由青山迁入。
青山宫氏,崇武偏文,尚侠仗义。村民有习武的传统,有童谣说:“青山娃娃刚会走,就会演练四门斗。”清朝最后一任大内总管、赐穿黄马褂二人之一、八卦游身连环掌正宗传人、一代武术大师宫保田,即出生在这里。宫炳炎,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进士,曾任陕西省石泉县知县,也是青山人。他与保田一文一武,同光共辉,成为青山宫氏一族的两颗耀眼明星。
四世祖宫信(行五),在金朝中期与四兄长分炊后回迁文登,辞世以后葬在西老茔(文登宫氏祖茔)内,其茔碑在民国时期犹存。信祖生一子福宁。1927年,重修东莱宫氏族谱,文登的占家端口、岭上、石硼子等村有四人参加,�钦�囊裁挥形牡亲逯У哪谌荨?现在文登的柳林庄、岭上村、宫家庄等村子的宫姓,一部分应该是四世祖宫信既其子宫福宁的后裔;另一部分应该是始仙祖宫熙儒其他子孙的后裔。昆阳村原名宫家庄,现在虽然没有宫姓居住,但也是宫氏当年的发源地之一。

五.宫姓的命名定式
命名定式即排辈用字。东莱宫氏奉不夜始仙祖宫熙儒的七世孙宫天授为第一世祖,其后一本化万,开枝散叶,大支之下,小支派繁盛,各个支派的排辈用字并不统一,但在述论辈分时,总的世系都可续上。现在是三十世左右,大多数在26--34世之间。几个大支派的命名定式如下:
(1.)文登:(27世始)培锡润本照,在铭清乐为;坫钦洪树焕,圻镇汝椿熙;坤铁汉林炳,尧锦沂榆烣。偏旁以土金水木火排序。
(2.)莱阳:(27世始)桢焕基钦汝,模熙垲锦湄;椿煇增锡泽,桂煦坫锺滋。偏旁以木火土金水排序。
(3.)即墨:(26世始)裕(用在后面)中嘉崇,垂象肇成;运(用在后面)用方正,继述乃恒。
(4.)蓬莱:(21世始)凤龙圣国兆,守恒延书香;道蕴开嘉会,健行实为良。
宫姓其他谱系和东莱谱系不一定能续上世次关系,也有各自的排辈用字,例如 高密:(15世始)克树业思献,厚毓云景兴;从志明会联,运叙垂承永。 东北一支:家修业自昌,国志尚明梁;兴学崇正道,安泰思纲常。 陕西省户县:(11世始)从希凤文可,世德保平安;正元生福运,庶士体纯天;务本恒联立,兴宗致启观;顺基存履泰,秉好允成全;守法为能效,修行善贵迁。维清尚自裕,宏化兆长延。 等等。
欢迎大家来补充,希望提供的派字正规准确,不要排乱次序和使用谐音。

六.科第世家——泰州宫氏(zt修正补充)
明末清初,江苏省泰州市宫氏一族,以科举起家,造就了宫氏大家庭的又一辉煌。
泰州宫氏从明万历46年(1618)宫继兰起至清道光29年(1831)宫玉华止,历经213年,在省级乡试中就考中“举人”27名,内有7人考中进士,这些人都见载于《泰州志.选举》中。再从《明清进士题名碑录》中查得,明清两代全国共有宫姓进士14人(明代3人,清代11人),而泰州宫姓就占有7人(明2人,清5人),占全国宫姓的一半。这样的情况,不但泰州稀有,全国也很少见。因此,称泰州宫氏为“科第世家”,毫不夸张。
根据多方查访并统计,现将明、清两代泰州宫氏一族八代人的举人、进士按考中年代先后列举如下:
宫继兰(1579—1658)原名宫大壮,字贞吉,号鹜邻,景隆子。庠生,明万历戊午46年(1618)应天府举人;崇祯丁丑10年(1637)二甲六名进士。授工部吏司主事,署员外郎事协理六科,统视夏镇河道,山东兖州府知府。告养归,起广东罗定兵备道,按察副使兼布政使。子二:伟镠,伟钰(幼殇)。
宫伟镠(1611—1680)字紫阳,号紫元,继兰子。邑庠生,崇祯己卯12年(1639)副榜,崇祯壬午15年(1642)举人,崇祯癸末16年(1643)会试会魁、殿试三甲69名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充主讲官,未就。明亡不仕。子十一:梦仁、昌宗、开宗、象宗、云宗、龙宗、鸿营、鸿历、世洪、鉽、世垚。
宫梦仁(1623—1713)原名宗,字兖宗,号定山,伟镠子。廪监生,康熙己酉8年(1669)顺天府举人。康熙庚戌9年(1670)会试会元,康熙癸丑12年(1673)殿试二甲第五名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贵州道监察御史,河南督理粮储道布政使参议,湖广按察使,湖北驿盐道参议,提督山东学政,按察使副使,通政使,兵部督捕,大理寺少卿,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通政使,都察院副都御史,福建巡抚、提督军务。子二:寿平、懋让。
宫懋言(1673—1732)字书升,号淡庵,鸿历子,增生。康熙丙子35年(1696)江南举人,康熙癸未42年(1703)会试会魁,殿试二甲十一名进士。授山西临汾县知县,山西克安府通判,袁州府知府。(其父鸿历,比其年长17岁,而中举时间反迟其九年)。子六:耀亮、耀侨、耀靖、柳晟、耀奎、耀彬。
宫鸿历(1656—1718)字友鹿,号恕堂,伟镠子,廪贡生,康熙乙酉44年(1705)顺天府举人(经魁),康熙丙戌45年(1706)殿试二甲十八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武英殿纂修官。子七:懋言、懋勤、吕、懋猷、时行、麟翔、凤举。
附:宫婉兰,伟镠女。聪明好学,多才多艺,绘画、诗词、女红,无不精通;德行双优,誉满乡里。着有《梅花楼集》。
宫懋谅(1671—1715)字翊元,号益元,象宗子。附庠生,康熙戊子47年(1708)顺天府举人,充内廷纂修,授钜县教谕,候补主事。子二:大鹏,殿对。
宫 雝(1688—1736)字炳和,号晴轩,寿平子。太学生,康熙癸巳52年(1713)顺天府举人,康熙乙未54年(1715)殿试二甲三十九名进士。中书省中书舍人、钦点通仓监督。子二:在旸、玺扶。
宫焕文(1697—1785)字砚成,号朴庵,懋勤子。庠生,康熙丁酉56年(1717)举人,授知县,通州学正,潜山县教谕。十六年后参加雍正癸丑11年(1733)殿试,中二甲十五名进士。分派工部都水司主事,山东道,陕西道监察御史,吏科给事中,历巡东、西、南三城,天津、通州漕务,京通仓务,奉天府府丞,提督学政署府尹事,大仆寺卿,觉罗官学通政使。参加干隆戊辰13年(1748),干隆壬申17年(1752)文武会试同考官。子七:泰基、兑基、渐基、益基、豫基、萃基、升基。
宫耀亮(1692—1752)字武乡,号鞠庵,懋言子。监生,康熙丁酉56年(1717)顺天府举人。陕西醴泉县知县。子四:福曾、圮会、詹、扩基。
宫焕采(1700—1757)字惠畴,号受先,懋勤子。廪贡生,干隆甲子9年(1744)举人。泾县教谕。子四:震基、晋飏、履基、复基。
宫焕业(1685—1757)字进修,号肄亭。懋勤子。邑增生,干隆丁卯12年(1747)举人。侯选知县。子二:谦基、随基。
宫慕超(1722—1792)字御夫,号毅斋,榜名王超,治骏子。庠生,干隆丁卯12年(1747)顺天府举人。和州学正,湖南宁远县知县,甘肃平凉知县。调署直隶州。子二:惟金、润金。
宫焕伦(1702—1770)字廷宣,号雪舫,懋勤子。廪生,干隆庚午15年(1750)举人,侯选知县。子三:逊基、成基、有基。
宫震基(1725—1792)字运青,号荻浦,焕采子。廪生,干隆癸酉18年(1753)举人。安徽铜陵教谕,广东开平县知县。子三:云锦、画锦、崟。
宫柳晟(1707—1791)原耀晟,榜名柳晟,字西平,号钝斋,懋言子。廪生,干隆癸酉18年(1753)举人。云南大姚县知县,暑浪盐井提举,嵩明州知州,充干隆丁酉42年(1777)乡试同考官,与耀亮为弟兄。子二:鼎基、巽基。
宫廷飏(1730—1796)榜名晋基,字沐藩,号湘秋,焕采子。增生,干隆庚辰25年(1760)举人。山西长治县知县。子二:秉鉴、秉钧。
宫履基(1732—1787)字应乾,号坦庵,焕采子,邑庠生,干隆庚辰25年(1760)举人。浙江常山县知县,署严州府同知,绍兴府通判,充干隆己亥44年(1779)、癸卯48年(1783)乡试同考官。子二:锡龄、锡嘏。
宫为坊(1732—1798)字慎余,焕光子。廪生,干隆乙酉30年(1765)拔贡,廷试二等,干隆甲戊39年(1774)顺天府举人。干隆乙未40年(1775),大挑候选知县,国子监学正。子尚宾、欐华。
宫协华(1726—1801)字芍田,号晚香,垕孳子。增生,干隆庚子45年(1780)江南举人,候选知县。子三:澧、润、泽。
宫秉鉴(1759—1811)字宝唐,号画溪,又号鍊江,晋飏子。附监生,干隆戊申53年(1788),顺天府举人。广东新宁县知县,历署连山县,琼州府抚黎同知。干隆庚戊55年(1790)科乡同考官。子三:魁瀛、陟瀛、聚瀛。
宫制锦(1762—?)字美存,号石泉,复基子。廪贡生,干隆戊申53年(1788)顺天府举人。选授云南宁县知县。子二:德洋、德润。
宫锡祚(1757—1833)字端千,号友山,培元子,邑庠生,干隆壬子57年(1792)江南举人,经魁。国子监学正,拣选知县。子一:兆甲。
宫连锦(1767—?)字缬云,复基子。附监生,干隆甲寅59年(1794)举人。例授拣选知县。子一:长庚。
宫 庭(1768—1840)字彬九,号画舫,鋆子。庠生,干隆乙卯60年(1795)举人,嘉庆丙辰元年(1796)大挑云南江州县知县,历署兴州、安徽德州建平县教谕。子二:棨、兴。
宫彦超(1754—1819)字学尹,号跃云,治骏子。廪贡生,嘉庆戊午3年(1798)举人,拣选知县。子一:钥。
宫 庠(1790—1859)原名朝,字书臣,号筱衫,鋆子。优廪生,嘉庆丙子21年(1816)举人。江宁府教授。子二:福元,福魁。
宫玉华(1785—1849)原名铭簴,字枞一,号晴湖,萃基子。廪生,道光辛卯11年(1831)举人,经魁,拣选知县。子四:庚尧、丁辰、庚荣、桂荣。
因为泰州宫氏一族在明清两朝入选三个翰林,五代中了七个进士,因此有“两朝三翰林,五世七进士”的美誉;泰州宫氏祠堂又有楹联云:“三世两营台,五代七进士”,说的都是泰州宫氏一族的辉煌业绩。

⑽ 黄宫村一组一多少人

700多人。
根据2020年新闻报道,黄宫村有698户2239人,有3个村民小组,一组就是700多人。

热点内容
马路上汽车的噪音在多少分贝 发布:2023-08-31 22:08:23 浏览:2143
应孕棒多少钱一盒 发布:2023-08-31 22:08:21 浏览:1612
标准养老金一年能领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910
湖北通城接网线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9:51 浏览:1977
开随车吊车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737
京东付尾款怎么知道前多少名 发布:2023-08-31 21:52:58 浏览:2061
在学校租铺面一个月要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1:52:09 浏览:2202
2寸有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50:34 浏览:1842
知道电压如何算一小时多少电 发布:2023-08-31 21:46:20 浏览:1839
金手镯54号圈周长是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44:28 浏览: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