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有多少人口
‘壹’ 阳新县兴国镇有多少人口
兴国镇即阳新县城关镇,是县府所在地,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位于县境中部,富河下游,版图面积120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2.4平方公里,已建成9.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3万亩,其中水田1.64万亩。淡水养殖面积4.42万亩,其中湖泊养殖面积2.63万亩。山场3.198万亩,其中经济林2889亩。辖12个村,11个社区居委会,常驻人口14.26万,其中农业人口2.1万。已建立党总支12个,党支部81个,现有党员1388人。
‘贰’ 湖北省阳新县有多少个乡镇
截至2019年,阳新县辖16个镇、6个区。
1、16个镇:兴国镇、富池镇、黄颡口镇、韦源口镇、陶港镇、白沙镇、浮屠镇、三溪镇、王英镇、龙港镇、洋港镇、排市镇、木港镇、枫林镇、太子镇、大王镇。
2、6个区:阳新经济开发区、城东新区(综合管理区)、率洲管理区、半壁山管理区、荆头山管理区、金海开发区。
阳新县,隶属黄石市,为武汉城市圈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湖北省东南部,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幕阜山脉北麓,南与江西接壤,素有“荆楚门户”之称。
(2)阳新有多少人口扩展阅读:
阳新县历史悠久,是文明古县,革命老区。陶唐时为荆扬之域,虞、夏、商属荆州,西周为鄂王辖地,春秋归楚,秦属南郡。
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分南郡始置下雉县,属江夏郡。汉、三国、晋、梁、陈、隋、唐,历名下雉、闰光、阳新、奉新、安昌、永兴、富川。
宋、元、明、清先后称兴国军、路、府、州。1912废州设县,1914年定名阳新县,沿用至今。1949年5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解放阳新,建立人民政权,隶属大冶专区。
1952年6月改属黄冈专区。1965年7月起改属咸宁地区。1997年1月1日起划归黄石市管辖至今。
‘叁’ 湖北省阳新县排市镇第七次人囗普有多少人口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1-07
‘肆’ 阳新龙岗多少人口
阳新县龙港镇地处湖北省东南边陲,与通山县江西武宁县、瑞昌市接壤。全镇辖区面积255平方公里,辖38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10.68万人,镇区面积2.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万,一九九七年被列为湖北省重点“口子镇”,为全国第四批历史文化名镇。
‘伍’ 湖北阳新城区有多少人口
湖北阳新城区有多少人口你可以问一下这个。阳新新城区的区政府或者你熟悉的人,也可以问问他最近的辖区派出所。都能知道他有多少人口。
‘陆’ 阳新县的人口民族
人口
截止2014年12月底,全县按户籍口径统计的总户数为30.09万户,人口105.94万人。全年人口出生19175人,出生率为19.30‰,死亡4596人,死亡率4.6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68‰。
民族
阳新县有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等26个少数民族。
‘柒’ 黄石市阳新县中有多少个镇
截至2018年,阳新县辖16个镇,即兴国镇、富池镇、黄颡口镇、韦源口镇、陶港镇、白沙镇、浮屠镇、三溪镇、王英镇、龙港镇、洋港镇、排市镇、木港镇、枫林镇、太子镇、大王镇。
(7)阳新有多少人口扩展阅读
历史沿革
明洪武九年四月(1376年),降府为兴国州,隶湖广布政使司武昌府,省永兴以州治,领通山、大冶2县。属武昌府。
清初,兴国州仍领通山、大冶,同属湖北布政使司武昌府。康熙三年(1664年)起,兴国州不再领县,属武昌府。雍正元年至十三年(1723-1735),分湖广行省,设置湖北省,县地属湖北省武昌府。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改道,改兴国州为兴国县,隶湖北省江汉道。后道废,从属湖北省。三年(1914年),定名阳新县。
1949年5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解放阳新,建立人民政权,隶属大冶专区。
1952年6月,属黄冈专区。
1965年7月,属咸宁地区。
1997年1月1日,划归黄石市管辖。
‘捌’ 湖北省黄冈市阳新县有多少人口
阳新县总人口10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05554人,非农业人口178996;男性511852人,女性472416人;县城关地区常住人口139260人; 县城流动人口33168人,农村外出经商务工149112人;乡村劳动力29.03万人,其中男劳动力17.17万人,女劳动力11.86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53人;
‘玖’ 湖北省阳新县有多少人口
人口资源
(根据2005年黄石市1%人口抽样调查公报)
一、总人口
2005年年底全市总人口为252.8万人,其中常住人口为239.9 万人(指常住本市半年以上人口)。总人口与2000年底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总人口247.75 万人相比,增加了5.05万人,增长2.04 %;年平均增加 1.01万人,年平均增长0.41%。
二、就业和失业人口
全市人口中,2005年底就业人口140万人,比上年底净增加 1.7 万人;城镇就业人口77.3万人,比上年底净增加2.8万人;城镇失业人口5.7万人,比上年底减少2.5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6.90%,比上年底下降3.5个百分点。
三、城乡构成
全市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125.41万人,占总人口的49.61%;居住在乡村的人口127.39万人,占总人口的50.39 %。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29个百分点。
四、性别构成
全市人口中,男性为131.82万人,占总人口的52.14 %; 女性为120.98万人,占总人口的47.86%。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 108.96。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性别比下降了1.61个百分点。
五、年龄构成
全市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54.05万人,占总人口的21.38 %;15-64岁的人口为182.47万人,占总人口的72.18%;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6.28万人,占总人口的 6.44%。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4.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32个百分点。
六、民族构成
全市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52.42万人,占总人口的99.85%; 各少数民族人口为 0.38万人,占总人口的0.15%。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5.1万人,增长了2.06%;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600人,增长了18.75 %
七、受教育程度
全市人口中,每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口为 430人,高中程度的人口为1506人,初中程度的人口为3602人,小学程度的人口为2927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同口径相比,每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口增加 54人,高中程度的人口增加212人,初中程度的人口增加384人,小学程度的人口减少775人。
八、家庭户人口
全市共有家庭户74.68万户,家庭户人口为251.67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37人。其中:城镇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2人,农村为3.83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全市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减少了0.47人,城镇减少0.03人,农村减少0.33人,家庭户规模向小户型转变。
九、自然增长率
2005年全市总人口出生率8.26%,死亡率4.1 %,自然增长率4.16 %。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出生率下降0.05个百分点, 死亡率上升0.55个百分点,自然增长率下降0.5个百分点 。
十、全市人口的分布
全市7个县(市、区)(含开发区)的人口分布如下:
地 区 总人口 常住人口
全 市 252.8 239.9
阳新县 97.11 86.06
大冶市 88.88 83.10
市 区 66.81 70.74
黄石港 17.86 19.60
西塞山 24.82 26.4
下陆区 11.06 11.15
铁山区 6.77 6.71
开发区 6.30 6.88 我的答案你满意吗?阳新县97万多人!
‘拾’ 阳新县白沙镇城镇人口有多少
白沙镇地处阳朔县中部,北距桂林市56公里,南下阳朔县城9公里。全镇辖15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总人口4.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