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钟姓人囗有多少
❶ 钟姓人在四川省那里最多
您好
钟姓约占汉族人口的0.39%,在当今中国姓氏中居于第56位。当代钟姓的人口440余万,排在全国第五十四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5%。四川现在的钟姓人口不是很多,大部分在成都周边,其余的地区人数少的几乎可以忽略,真诚回答,希望采纳!
❷ 哪个省份姓钟的最多
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广东、江西、四川三省,大约占钟姓总人口的61%;其次在广西、湖南、浙江,这三省的钟姓又占了22%。广东居住了钟姓总人口的33.2%,为钟姓第一大省,占省总人口的2%。形成了两广地区为中心的钟姓聚集区。在近600年期间,钟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由东部向华南、四川迁移成为主流。
❸ 现在中国姓钟的有多少个
钟是一个华人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49位。现时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56位的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8%。钟姓是畲族以及客家的大姓,亦有不少迁入珠三角。
❹ 姓"钟"的由来人数排名第几
钟姓约占汉族人口的 0.39 %,是当今的第五十六大姓。今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江西之金溪、广西之田林、海南之保亭、贵州之从江、云南之景谷及泸水、四川之内江等地均有分布。万人以上的县市有:广东紫金、兴宁、梅县、新会,江西瑞金、于都、兴国,福建上杭,湖南醴陵、宁乡等。据台湾省文献会的调查统计,钟姓是台湾第三十四大姓,子孙遍及全省各地,分布较多的县市依次为:屏东县、桃园县、台北市、台北县、苗粟县等。
钟姓发源于安徽省境,大致在汉晋之际,则以河南为其繁衍中心,其中迁入颍川长社钟姓从一开始就着称于世,后成为我国各地钟姓的主要来源。先秦时期的钟姓主要居住在今湖北、湖南一带。从汉代开始,颍川长社一直是钟姓的发展繁衍中心。西晋时,颍川着名隐士钟皓之七世孙钟雅随晋室渡江,居于建康。钟姓入闽始于晋代,亦有迁居浙江者。东晋亡于刘宋,有钟圣移居上元(南京市),钟善迁居会稽(绍兴),钟贤迁居虔州(江西省赣州),贤子钟朝,因督兵入闽平乱,立籍福建宁化石壁村,后迁长汀白壁村。此后,还有钟姓一脉南迁竟陵(湖北省天门县),以后散居湘、鄂各地。钟雅的七世孙钟宠为避侯景之难,徙居南康赣县(今江西省赣州)。唐初,有将佐钟德兴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并落籍福建。唐代,钟姓还分布于今山西、四川、广东之广州,安徽之合肥等地。五代以至宋元,北方兵连祸结,钟姓族人,除部分散居全国各地外,大部聚居于福建汀州、泉州、漳州;广东梅州、潮州、兴宁及江西赣洲等地。明初洪武年间,钟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安徽、河南、河北、江苏、山西、陕西等地。清干隆三年(1738年)梅州钟沐芳,偕妻子儿女渡海赴台,立业台湾。清康熙、干隆间,闽、粤、湘、赣等地的钟姓又大量迁入四川。嘉庆年间以后,闽、粤两地的钟姓人又渡过台湾海峡和南海,到台湾和东南亚等地谋求生存,遂使钟姓人的势力达到了大陆以外。如今,钟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其以广东、江西、四川、广西、湖南、浙江等省区多此姓,上述六省区钟姓约占全国汉族钟姓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三。
钟姓也类似陈姓,基本上沿长江流域流布,原来是钟姓发源地的河南许昌地区,几乎很难找到钟姓。原来他们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基本上都迁徙到了南方,一千多年间,成为南方着姓。当代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西、四川这三个省,合占钟姓人口的61%。其中广东省占有钟姓人口33.2%,占该省总人口的2%,为钟姓第一大省。钟姓人口单位面积密度最高的地区在广东、湖南东南,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四川东南部,每平方公里有钟姓人口1.6人以上。在广东东部的中心地区(梅州和兴宁)每平方公里有钟姓人口4.8人以上。
山东滕州,:“世”字辈的:)
江苏靖江钟氏字辈:成宪宾廷,锡泽树勋,荣永休昌,允隆祥瑞。
山东滕州钟氏字辈:文武世家,以汝继承,懋昭令德,永延昌明。
四川邑中钟氏原字辈:应景善远虔,里叔永世华,仲子定懋吉,宏敷盛道观。续字辈:光腾文蔚起,先德益鸿章,衍庆家声振,祥开运会长。再续字辈:兴隆承国泰,英才显大邦,俊秀逢时发,崇伦必久昌。
四川内江钟氏字辈:高山德俊,世守传芳。元会衍庆,贻呈有光。兰胜桂发,凤兆麟祥。嘉乐申锡,泰华永章。
四川江津钟氏字辈:泽永昭崇德,源长立世芳。光前绳祖武,裕后发祯祥。
四川某支钟氏字辈:元能毓奇寿,荣钟正兴发。芳名应远兆,福大万年有。先人家道训,族众喜气洋。建勋立业旺,齐献增国强。颍川源流地,闽汀武平居。修谱乃廷凤,毅密刚察裕。子文启汝志,豪华富贵昌。亿代传祖德,功禄永安康。勤学高贤士,俊杰振伦常。继承需诗礼,吉祥同天长。
四川另一支钟氏原字辈:元盛世为茂,忠训显远久。毓寿再加增,福大万年有。续字辈:承继业宏昌,克俭族兴旺。春催浪涛涌,廉助贤良光。择捷登科峰,学思定吉祥。濒传智慧路,永恒序安康。裕煜笃丹青,繁茂照群芳。金鹏展翅宇,鸿鹄创辉煌。功勋振五洲,仁伦流远长。德孝谦恭让,楷模后世仿。
湖南长沙钟氏字辈:恢振连科甲,承修定炽昌,魁星高北斗,名士耀南唐,礼乐家声远,诗书世德长,文章辉上国,富贵永传芳。
湖南益阳钟氏原字辈:大海生金,国泰联荣,紫受龙应,祖景系廷,时朝明日,本立邦宁,道超德裕,发达文清。续字辈:世泽广远,敦厚继承,庆登灵瑞,秀拔奇英,肇祥有自,锡福维钧,宏功允着,荫翼昌义。再续字辈:敷志能昭敬,方声定启贤。典章隆代守,孝友合家传。修业希名士,怀才会盛年。高科逢上选,光显焕宗先。
湖南平江钟氏字辈:恢振连科甲,承修定炽昌。魁星高北斗,名士耀南唐。礼乐家声远,诗书世德长。文章辉上国,富贵永传芳。
湖南醴陵钟氏字辈:正明裕文瑞,开发绍家声。为善培根本,敦书道义崇。英贤钦继起,万世庆昌隆。
湖南浏阳钟氏字辈:四维六念万,日明国益青。源伯锡文福,传书受善名。学优昭世训,道德振家声。继绍期宏久,贤能定可成。
湖南湘乡钟氏字辈:昌大文明,贤才蔚兴。羽仪圣朝,光辅紫震。诗书继美,先泽维新。科第承远,湘宁长隆。
湖北利川钟氏字辈:金崇贵铭钟,音良邦华秀,宣应英彦仕,声传万世昌,仁和承景象,义顺兆家祥,懋德昭庭训,怀猷觐国光。
湖北某支钟氏原字辈:清溪五世下,应庆谷智淑。一廷仕玉成,文才远天收。续字辈:本友声大志,道显仰昌期。德以敦修懋,行田植定基。荣名归盛世,美誉重熙时。丕显辉煌启,贤才作育宜。秉义建邦治,尊贤立国长。昂和延寿庆,吉善有绳良。诗书扬名远,尚武功辉煌,厚培颍川泽,奕叶万年昌。
江西宁都钟氏原字辈:志仲伯叔大,宏金见文明。续字辈:启发圣人盛德,奇英道达世荣,贤良君臣交泰,永享高福昌隆。再续字辈:承先继前裕,光腾蔚钰国,仕廉杰卓誉,令正庆昭传。
江西兴国钟氏字辈:祖德绵延远,孙支似绩长。传家惟孝友,继世有文章。懋聩昭秦汉,丰功耀晋唐。调元思越国,赞化仰平阳。智勇宏谋济,明良庶事康。勋猷标宇宙,品望重乡邦。正直清仁让,端方笃敬庄。修齐崇治道,节义迪前光。允协捞谦吉,旋占祝履祥。融和联族谊,谆睦叙伦常。宗法千秋在,嗣徽万载芳。颍川垂厚泽,奕叶庆荣昌。
江西靖安钟氏字辈:子孙永昌,宗先福长。顺龙有庆,发荣万方。
江西瑞金钟氏原字辈:应景善远虔,里叔允世华,仲子定懋吉,宏敷盛道观。续字辈:光腾文蔚起,先德益鸿章,衍庆家声振,祥开运会长。再续字辈:兴隆承国泰,英才显大邦,俊秀逢时发,崇伦必久昌。
浙江鄞县新江钟氏字辈:一德贻昭穆,家齐全百福。懿修法圣功,大雅崇儒朖。伦克尚尊亲,行能敦作肃。学高世可经,道裕容咸淑。祖述得英材,孙绳勤茂毓。嘉谟永乃传,吉兆承天禄。
浙江遂昌高棠钟氏字辈:国成世泰,邦奠朝熙。德建功扬,恩崇庆锡。
❺ 钟姓人口数量大概有多少
当代钟姓的人口约624万,排在中国第56位,大约占中国人口的0.35%。在中国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广东、江西、四川、广西四省区,大约占钟姓总人口的65%。
其次在湖南、福建、重庆、浙江,这四省市的钟姓又占了19%。广东居住了钟姓总人口的26%,为钟姓第一大省。中国形成了两广、湘赣闽、川渝三个钟姓聚集中心区。
在600年间,钟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由东部向华南、四川迁移成为主流。
在粤桂琼、赣闽、浙江南端、湖南大部、贵州东南、湖北东南端、四川东南、黑龙江与内蒙古北段交界地区,钟姓一般占当地人口比例在0.6%以上;其中中心地区可达2.5%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3%,居住了大约64%的钟姓人群。
在云南东部、川贵大部、重庆、湖南北部、湖北中部;安徽南部、浙江大部、江苏南端、上海、台湾,钟姓在当地人群中的分布比例在0.3%一0.6%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3.2%,居住了大约22%的钟姓人群。
姓氏源流:
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钟氏出自子姓,与宗氏皆晋伯宗之后也,伯宗子州犂仕楚,食采于钟离,因以为姓楚。汉时有钟离昧为项羽将,有二子,长曰发,居九江,仍故姓。
次子接,居颍川,长社为钟氏,汉有西曹掾皓字季明,二子迪、敷。迪,郡主簿。生繇、演。繇字符常,魏太傅、定陵侯。生毓、会。毓字稚叔,侍中、廷尉。生骏,骏字伯道,晋黄门侍郎。生字叔光,公府掾。生雅字彦胄,过江仕晋侍中。生诞字世长,中军参军。
生靖字道寂,颍川太守。生源字循本,后魏永安太守。生挺字法秀,襄城太守、颍川郡公。生蹈字之义,南齐中军,二子屿、嵘。屿字秀望,梁永嘉县丞。生宠字符辅,为临海令,避侯景之难徙居南康籍县。生宝慎,钟氏宰相一人绍京。
又据《郑樵通志》记载,钟氏,晋伯宗之后。伯宗,晋之贤者也,为郄氏所谮被杀。
子伯州犂奔楚邑于钟离,今濠州也,子孙以邑为氏,或言钟或言钟离,楚有钟仪、钟建、钟子期、项羽将钟离昧,昧有二子,长曰发,居九江,仍故姓。次曰接,居颍川,长社为钟氏,南唐有钟传。伯州犁居钟离故曰钟离,即钟氏,钟子期即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