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多少年
‘壹’ 中国历史有几年
长期流行的说法是:中国历史的主流是统一,统一的时间远远超过分裂的时间,统一的时间越来越长,分裂的时间则越来越短。 这里暂且不讨论统一是否主流的问题,先看一下历史事实,在中国历史上究竟有多少年是统一的,又有多少年是处于分裂状态。 在《普天之下》中我做过如下结论: 公元前221年以前,中国处于分裂状态,经过了一二千年的发展,到这时建立了以中原为中心,以华夏族为主干的集权政权,但同时还存在着其他自治政权。 此后有一千余年的时间内,存在着一个以秦朝疆域为基础的中原政权(在找不到确切名称的情况下,姑且依惯例这样称谓),其版图时有盈缩;其余时间则分裂为若干个政权,但自治的政权始终存在。 中国真正的统一是在1759年实现的,持续了81年。1840年后中国又进入了局部分裂或分裂的阶段,至今还没有结束,真正的统一还有待完成。 所以对中国而言,分裂、分治的时间是主要的,统一的时间是短暂的。对中原王朝而言,统一的时间略少于分裂的时间。但元朝以前分裂时间多于统一时间,元朝以后则基本上是统一的。 在《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以下简称《启示》)中我进一步作了说明和具体计算: 如果以历史上中国最大的疆域为范围,统一的时间为81年。如果把基本上恢复前代的疆域、维持中原地区的和平安定作为标准,统一的时间是950年。这950年中有若干年,严格说是不能算统一的,如东汉的中期、崇祯后期等。 如果以秦始皇灭六国的公元前221年至清亡的1911年为计算阶段,第一标准的统一时间占总数的4%,第二标准的统一时间占总数的45%。 如果从有比较确切纪年的西周共和(公元前841)算起,前者约占百分之三,后者约占百分之三十五。 按第二标准的统一时间: 公元前221年-前209年(秦)12年 公元前108年-公元22年(西汉)130年 50年-184年(东汉)134年 280年-301年(西晋)21年 589年-616年(隋)27年 630年-755年(唐)125年 1279年-1351年(元)72年 1382年-1644年(明)262年 1683年-1850年(清)167年 合计950年 我的结论与计算结果与传统的说法完全不同,却完全符合历史事实。例如,传统说法是根据朝代来划分统一时期或分裂时期的,如果一个朝代被称之为统一王朝,就将这个朝代从头到尾都计算为统一时期,这当然是很不科学的,违反了历史事实。又如,只要有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存在,就称之为统一时期,而无视非汉族建立的政权或边疆地区政权同时并存的局面,像北宋、辽这样的分裂时期就成了统一时期。正因为如此,我采用了根据历史事实,而不是简单地根据朝代起和迄的标准,将一个朝代中尚未完成统一和统一已经丧失的那些年份排除。在《普天之下》和《启示》问世后,同人和读者提出了不同意见,有的还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方案。其中郑州的任汉生先生多次给我寄来过长篇论文,讨论统一的标准和年代的划分。我反复思考过这些意见,查阅过有关史料,我的基本观点没有任何改变,但在具体划分上作了一些调整,概述如下: 秦朝秦始皇于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消灭了六国中最后一国--齐国,可以看成统一的开始。此后秦军南下,征服南越,将疆域扩大到今广东、广西和越南东北部,属于开疆拓土,不影响统一的形成。但到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同年起兵反秦或拥兵自立的还有武臣(称赵王),刘邦,项梁、项羽,田儋(称齐王),韩广(称燕王),魏咎(称魏王)等。尽管其中有的名不符实,或旋立旋灭,但秦朝对关东大部分地区已丧失控制,统一局面不复存在。所以秦朝的统一时间是12年,而不是它起迄的15年,统一时间占秦朝的80%。 西汉、新莽公元前206年,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当时刘邦的汉只是同时并存的十九个王国中的一个,只拥有今陕西南部和四川大部。即使到汉邦起兵还定关中,他的控制区也只扩大到今陕西大部和若干相邻地区,岂能算作统一?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正式建立汉朝,但南方的东瓯(瓯越)、闽越(东越)、南越已经自立,从今浙江南部至福建、两广已不在汉朝统治之下;北方的匈奴占据了不少秦朝故地;汉朝的统治区远没有恢复到秦朝的疆域范围,统一并没有完成。直到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灭南越国和东越国,才恢复了秦朝的疆域;而在北方的汉匈边界也已回到了秦朝的北界;至此汉朝才完成统一。我原来将汉朝完成统一的时间定在公元前108年,根据是当年朝鲜降汉,汉朝置为四郡。但此四郡的范围已超出秦朝疆域,不属于恢复统一,而是新的扩张,所以应调整至前110年为宜。 公元8年王莽建新朝代汉,但统一局面仍然维持。至公元22年,赤眉、绿林起义已爆发,由绿林发展出来的"下江兵"、"新市兵"、"平林兵"以及刘演、刘秀等都已起兵,到次年就形成了割据分裂的局面,所以统一结束于公元22年。 这一阶段的统一时间现调整为132年,比原来的计算方法增加了2年。以往按王朝起迄计算,西汉与新共230年,现在计算的统一时间占其58%。 东汉刘秀于建武元年(公元25年)称帝,史称东汉,但当时还有赤眉、更始帝、梁王永、隗嚣、公孙述、窦融、彭宠、卢芳等割据势力或地方政权并存,刘秀占据的地方范围有限。建武十二年(36年),最后一个割据势力公孙述被灭,但卢芳和匈奴仍占有北部边疆。从建武九年起,东汉放弃了从河套至今河北北部的疆域,将八个郡内撤或取消,北界退至今北京西北、太行山中段、五台山、山西偏关与河曲一线。直到建武二十六年(50年),因匈奴南单于投降,内迁的八郡才迁回,恢复了西汉的北部疆界。严格说来,此时东汉还没有恢复对西域的控制,但就正式建立行政区域的范围而言,仍可将公元50年作为东汉统一阶段的起点。 灵帝光和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波及范围很广。尽管起义当年即被镇压,但余部此伏彼起,地方势力纷纷割据自立,至中平六年(189年)灵帝死后即形成分裂,最终成为三国鼎立。另一方面,至2世纪后期,汉朝对西北地区的控制越来越弱,不少政区不得不撤销或迁往内地,鲜卑逐渐南侵,待黄巾军起,汉朝无暇顾及边疆,边界后退至今桑干河、吕梁山、黄河和六盘山一线,此线以北已为"羌胡"所有。所以,184年是东汉统一阶段的结束。 东汉的统一长度与原来的算法相同,仍为134年,占整个东汉196年(25-220年)的69%。 西晋从太康元年(280年)灭吴,至永宁元年(301年)"八王之乱"演变为大混战,西晋的统一只维持了短短的21年。这是非常低的统一标准,因为西晋从来就没有完全恢复过东汉的疆域,渭北高原以北至河套都是晋朝管不到的"羌胡"地区,内迁的匈奴人已控制了山西北部,日益强大的高句丽蚕食着西晋的带方郡,最终完全占有,结束了中原王朝在朝鲜半岛设置正式行政区的历史。西晋起于265年,终于316年,历时52年,统一阶段占40%。 隋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标志着自西晋末开始的持续分裂阶段的结束。隋末农民起义自大业七年(611年)即已爆发,但开始几年规模还不大,占据的范围也不稳定,至大业十二年(616年),农民起义与割据势力已据有大片土地,次年初即纷纷建立政权,因此以616年为隋统一的结束。在隋朝(581-618年)的38年间,统一阶段为27年,占71%。
‘贰’ 中国的历史到底有多少年
国际上说中国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所以是3700年。而如果算上五帝时候的话是五千多年。 因为夏600年,尧舜165年,三皇并不是传国,所以大约有500年。 这样算就是差不多五千年。
另三个文明古国分别是大约在前3500、前3000和公元前2500年开始,中国为什么会在书上比他们晚是因为历史学家发现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商朝的。如果按建造城市,中国应该不会很晚,可能使因为夏朝贺以前的文字记载没有流传下来,所以是公元前1700年。
(2)中国历史多少年扩展阅读:
中国历史
中国历经多次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文化、科技世界瞩目。
中国史前时期炎黄二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约公元前2070年,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出现。东周推进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思想上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帝国—秦朝,西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中国陷入分裂割据局面,五胡乱华期间,异族融于中国趋势加强,诸多民族在分立政权的冲突中逐渐汇聚。隋唐时期,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联系更为密切,经济繁荣、科技文化高度发展。
宋元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经济、科技发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明末在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确立了共和政体。袁世凯死后,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混乱时期。
后经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终于在1949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又经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1978年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叁’ 中国的历史有多少年
中国历史,从夏朝算起,有近4100年历史;从中国第一个统一的朝代秦朝算起,约有2241年。
相关延伸:
炎帝黄帝部落联盟合并、形成了伟大的华夏族(汉族古称),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是中国传说中的第一个新石器时代历史时期。标志着中国若干万年的原始社会基本结束,数千年的阶级社会从此开始,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夏朝:共传14代、17王,延续近500年。
‘肆’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各存在了多少年
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
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
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867年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皇帝,共计:16年
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共计:5年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高祖刘邦,共计:210年
新朝: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兴帝王莽,共计:16年
玄汉:公元23-25年,汉更始帝刘玄,共计:3年
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共计:196年
三国:公元220-280年,魏、蜀、吴三足鼎立,共计:61年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 ,共计:156年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计:170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共计:38年
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共计:290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计:54年
十国:公元891-979年,共计:89年
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计:320年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共计:98年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计:277年
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共计:268年
拓展资料:
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更是零星纷繁。每朝的创建者要首办的事就是确立国号,即朝代名称,简称朝名。
朝代名称大致有五个来由:由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来自创建者原有卦号、爵位;源于创建者原始政权统治的区域;源于宗族关系;寓意吉祥。
中国朝代国号及其由来:
1、夏:据传禹曾受封于夏伯,因用以称其政权为“夏”。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
2、商:相传商(今河南商丘南)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后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称。
3、周: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今陕西岐山)。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后来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因在镐的东方,就有“西周”和“东周”的称号。
4、秦:据《史记》记载,本为古部落,其首领非子为周孝王养马有成绩,被周孝王赐姓为“嬴”,并赐给了一小块土地(今甘肃天水县,另说是陇西谷名)。后来襄又救周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皇统一六国,始建秦国。
5、汉: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其封地在汉中。后刘邦击败项羽,统一中国,国号称“汉”。汉朝前期都长安,后期都洛阳,故从都城上有“西汉”和“东汉”,从时间上有“前汉”和“后汉”之分。
6、新:王莽所创的朝代国号“新”的含义:新的本义是改旧、更新。西汉后期在天人感应的五德终始学说支配下,社会政治涌动着一种新德代替旧德的思潮。
在这样的背景下,王莽以新德的代言人自居,“革汉而立新、废刘而兴王”,并最终完成“再受命”的代汉过程。汉为火德,为赤帝,王莽为土德,自称是“托于皇初祖考黄帝之后”,依照五行相生之理,土德代火德,意在赤帝传黄帝,天命授之。
7、魏:汉献帝曾封曹操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汉后便称“魏”。以皇室姓曹,历史上又称“曹魏”。曹操谥号魏武帝。
8、蜀:刘备以四川为活动地区,蜀指四川,其政权帮称“蜀”。历史上也称“蜀汉”。汉指东汉的继续。
9、吴:孙权活动于长江下游一带,历史上曾建吴国,曹魏曾封孙权为“吴王”,故史称“孙吴”;又以地位在东,也称“东吴”。
10、晋:司马昭逼魏帝封他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后来他的儿子司马炎继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为皇帝,国号“晋”。
11、隋: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隋文帝后袭用此封爵,称为“随朝”。他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为“隋”。
12、唐: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封为“唐国公”,爵位传至李渊。太原起兵后,李渊称“唐王”,后废杨侑建唐朝。
13、辽:辽原称“契丹”,契丹是族名,改“辽”是因居于辽河上游之故。
14、宋: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史,归德军驻宋州(今河南商丘),赵匡胤为宋州节度使。故陈桥兵变后,发迹在宋州,国号曰“宋”。
15、西夏:拓拔思恭占据夏州(今陕西横山县),建国时以夏州得名,称“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称“西夏”。
16、金:金都城上京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位于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相传其水产金,女真语“金”为“按出虎”。
17、元:据《元史》记载:“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是取《易经》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但也有人认为与蒙古人的风俗与图腾有关,有的认为与佛教有关。
18、明:朱元璋是元末起义军之一,是继承郭子兴而发展起来的,郭子兴属于白莲教组织。白莲教宣称“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将要到来”,借以鼓舞人民反对黑暗的元朝统治。所以又称“光明教”。白莲教的首领韩山童称“明王”(他的儿子韩林儿称“小明王”),都体现其教义宗旨。
朱元璋不仅曾经信仰白莲教,而且承认自己是白莲教起义军的一支(他曾为小明王左副元帅)。朱元璋取得政权后,国号称“明”。
19、清:满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时建立金国。明末女真势力复强,重建金国(后金)。后金为了向外扩展,割断了同明朝的臣属关系,清太宗皇太极把“女真”改为“满州”,把“金”改为“清”。
在宋时女真人受制于契丹人,他代针对“辽”字在契丹语中是 “铁”的意思,因此命名“金”,表示比铁更坚强有力,可以压倒“辽”。“金”改“清”的原因,史学家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是皇太极要避免引起尖锐的矛盾。
‘伍’ 中国从古至今有多少年历史
中国历史悠久,自黄帝部落的姬轩辕(也称公孙轩辕)时期算起约有5000年;从三皇五帝算起约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约有近4100年;从中国第一次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算起约有2240年。
中国史前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早期文化多元发展、互相渗透、融聚一体,炎黄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公元前21世纪,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出现。社会经济和文化取得巨大飞跃。东周推进了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帝国,西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魏晋南北朝时,中国陷入分裂割据局面,五胡乱华期间,异族融于中国趋势加强,诸多民族在分立政权的冲突中逐渐汇聚。
隋唐时期,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联系更为密切,经济繁荣、科技文化高度发展。两宋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经济、科技发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明末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9世纪,满清闭关锁国政策阻碍对外交流,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1年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共和政体取而代之,但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也进入军阀割据混乱时期。后经国民大革命,国共十年内战,八年抗日,以及解放战争。
(5)中国历史多少年扩展阅读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文明形成了如下一些主要特点。
中华文明是一脉相承、连续发展的,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某一阶段的能量耗尽了就会起变化,变化了血脉就畅通,再接着生长、发展,如此螺旋式上升,使中华文明生命力不绝、延续至今,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中华文明的发展虽有阶段性,但没有间断和转移。我们今天还能读懂数千年前的文献资料,古代经书上的格言警句还活跃在我们的日常用语中。在历史演化中,中华文明的中心有过多次迁移,但整个历史都上演在欧亚大陆东部这块广袤的大地上。
史学领域,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派”,用西方整理古代资料的方法,重新梳理了中国史书。“他们认为,历史不断有各个朝代的学者在不自觉与自觉之间添加了自己的想象和解释,但后来者会误以为这是真正的历史。
上古的记录本身就是很模糊,但后来者不断追加,造成了今天所见的历史。
‘陆’ 中国有多少年历史
北京是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后,延丰召见了延都人。延都自古以延国都城命名。在战国七杰中,据说燕国因靠近燕山而得名,其所有国家都被称为“燕都”。
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北京一带。
京城,京城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
元朝时,这座新城是围绕北海公园重建的,北海公园建于元朝金殿。从元朝始祖到元朝九年(1272),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
北平,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废元后,为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元朝改称北平。
北京,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明朝始祖朱棣永乐即位,将其封建的北平府改为顺天府。这是北京正式名称的开始。它有600多年的历史。
京师,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改称京师,直至清代。
京兆,民国废顺天府,置京兆地方,直隶中央,其范围包括北京大部分地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京照被废,改为北平。
(6)中国历史多少年扩展阅读:
北京山区面积1020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2%,平原地区620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8%。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京的平均海拔是43.5米。北京平原海拔20-60米,山区海拔1000-1500米。
北京西部属于太行山,北部和东北部属于燕山。最高的山峰是北京门头沟区的东陵山,海拔2303米。最底层为通州区东南界。两山在南口广瓯交汇,形成一个向东南延伸的半圆形山腰。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周围的小平原就是北京平原。
‘柒’ 中国的历史有多少年
中国历史,从夏朝算起,有近4100年历史,从中国第一个统一的朝代秦朝算起,约有2241年。
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两个,即: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中华文明主要是由这两种区域文明交流、升华的果实。
地理概况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山脉多呈东西和东北一西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阴山、秦岭、南岭、大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武夷山、台湾山脉和横断山等山脉。
西部有世界上最高大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为世界第一高峰。
在此以北以东的内蒙古、新疆地区、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是中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武陵山一雪峰山一线以东至海岸线多为平原和丘陵,是第三级阶梯。
‘捌’ 中国历史总共有多少年
国际上说中国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所以是3700年。而如果算上五帝时候的话呢,是五千多年没错。
因为夏600年,尧舜165年,三皇并不是传国,所以大约有500年。
这样算就是差不多五千年。
希腊和罗马不是文明古国,因为希腊实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时候,比4大文明古国晚,而且初期受埃及影响极大,后来才有自己的发展,所以不算。但基于他们对西方文化的贡献,便把他们并称做古典文明<classical civilisation>。
另三个文明古国分别是大约在前3500、前3000和公元前2500年开始,中国为什么会在书上比他们晚是因为历史学家发现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商朝的。如果按建造城市,中国应该不会很晚,可能使因为夏朝贺以前的文字记载没有流传下来,所以是公元前1700年。
‘玖’ 中国多少年历史
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历史,简称中华上下550万年![奸笑][奸笑]
朝代/寿命
原始人(440万年)
部落(8万年)
三皇(没有记载)
五帝(1800年)
古唐朝(1400年)
虞朝(1800年)
夏朝(471年)
商朝(555年)
西周(275年)
东周(514年)
春秋(294年)
战国(254年)
秦朝(14年)
西汉(198年)
新朝(王莽15年)
玄汉(2年7个月)
东汉(195年)
三国(60年)
西晋(51年)
东晋(103年)
五胡十六国(135年)
南朝(179年)
北朝(195年)
隋朝(290年)
唐朝(289年)
五代十国(77年)
北宋(167年)
南宋(152年)
辽国(312年)
大理(317年)
西夏(195年)
金(109年)
元朝(197年)
明朝(297年)
清朝(297年)
民国(3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未倒台)
‘拾’ 中国至今有多少年历史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从小接受的概念就是“中华上下五千年”,但是根据我国可考证的历史,包括夏朝在内,也才四千一百年。远远没有五千年历史,所有说这种说法是很不严谨的。那么中国到底有多少年历史呢?下面让我们来一起分析。
下面让我们反过来思考一下。司马迁的记载中最模糊的一点就是,准确的记载只有周宣王时期以后的历史,共和元年是公元前841年,距今2861年,这是大致是一个的正确的时间。周朝前面是有商、夏的,极有可能也是有三皇五帝的。根据“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这句口口相传的民谣可得知:周朝存在时间比夏商更长的。可以大约估计一下,夏商大约可以合计一千余年,三皇五帝合计五百余年,加起来有4300多年。
至此,可以得出一个浅显的结论,中华历史肯定在四千年以上,但是还达不到五千年的高度。我们可以期待未来的考古发现,或许能够有更大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