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大渡槽多少钱一平
① 邢台山区那些山有水比较好玩
沙河九龙沟,先从107到沙河,坐往西的公交车,山区景色很美,有山有水。
② 红旗渠的修建架设了多少个渡槽
红旗渠的修建架设了151座渡槽。
红旗渠,位于河南安阳林州市,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
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山西石城镇~河南任村镇),干渠支渠分布全市乡镇。
③ 渡槽工程
渡槽是泥石流导流工程的一个特殊类型,其长度远比排导槽短,而纵坡又大很多。渡槽通常建于泥石流沟的流通段或流通-堆积段,与山区铁路、公路、水渠、管道及其他线形设施形成立体交叉。泥石流以急流的形式在被保护设施上空的渡槽内通过,是防治小型泥石流的一种常用排导措施。由于泥石流渡槽为一种架空结构物,槽体依靠墩、墙支撑,槽身为空腹,构造复杂,施工困难,因此,渡槽通常只适宜于架空地势较为优越的中、小型泥石流沟。
(一)渡槽类型
当泥石流明硐(棚硐)式渡槽的洞顶有回填土时,为非凌空架设的建筑物,可按通常的排导槽设计。其余都是凌空架设的排泄渡槽。
泥石流渡槽类型较多,规模一般都较小,但费用比较高。
按过流断面形状,泥石流渡槽可分为4种:①V形断面渡槽。渡槽纵坡变化范围较大、施工方便、集中防磨范围小、无需预留残留层厚度的加高高度。②矩形断面渡槽。渡槽纵坡要求较高,一般应大于150‰。适宜于颗粒细小的稀性泥石流,要求全槽底加强防磨,并要考虑预留残留层加高高度和清淤条件,施工较为方便。③箱形断面渡槽。渡槽纵坡要比矩形槽更大,净空也要更高。适宜于颗粒细小的水石流,全槽底均需加强防磨,要预留足够的残留层厚度和方便的清淤设施,结构性能较好。④半圆形断面渡槽。渡槽纵坡变化范围大,槽底圆形加固防磨范围比V形大,无需预留残留层厚度和清淤条件,施工难度大,不易推行。如图3-33所示。
图3-33 渡槽过流断面形状示意图
此外,按结构形式,可将泥石流渡槽分为梁式(简支梁或板式、连续梁式)渡槽、拱式(单拱式、连拱式、双曲拱式)渡槽、框架式(整体浇灌式、拼装焊接式)渡槽;按建筑材料,可将泥石流渡槽分为钢筋混凝土渡槽、圬工(石砌、砖砌、混凝土)渡槽、钢材渡槽。
(二)选定泥石流渡槽的特定技术条件
泥石流渡槽的基本技术要求包括:有足够的地形高差、良好的地基基础、确切的泥石流数据。
1.地形条件
1)线路通过泥石流沟是浅路堑或半路堑,可根据地形高差设架空渡槽。
2)桥(涵)下净空严重不足、下游又无开挖的地形条件满足净空时,可在桥前设拦挡坝,提高沟槽床面,用渡槽跨越泥石流沟。
3)泥石流沟槽弯曲、排泄不畅、净空偏低时,可根据地形截弯取直后,设架空渡槽。
4)桥(涵)进口紧靠陡壁跌水、地形高差较大、泥石流体飞溅时,可根据地形做架空渡槽。
5)当泥石流沟为半挖半填、下游沟床平缓、桥(涵)下净空不足、排泄不畅、清淤困难时,可提高沟床架空做多线泥石流渡槽。
6)渡槽末端孔跨的槽下净空必须满足通过车辆和建筑限界的最低高度要求。
2.地质条件
1)刚性渡槽要求地基条件好,并可就地取材。如拱式、框架式和连续梁式渡槽,均不允许地基变形。
2)地基条件较差者,宜用简支梁或板式渡槽。
3)地基条件差者要慎用或不宜采用渡槽,如高填方、淤泥地基。否则地基要作特殊处理后方可做架空泥石流渡槽。
3.泥石流特征条件
1)泥石流渡槽设计的流量、流速、密度、泥深、最大颗粒直径、阵流堵塞系数以及残留层厚度等基本数据,必须科学、准确、可靠。
2)泥石流处于急剧发展阶段,其前景莫测,无法控制,规模较大的高频泥石流沟,不宜采用泥石流架空渡槽,而应以较长的明硐渡槽通过。
3)泥石流渡槽进口挡墙和出口悬空跌落部位,其跌落冲刷深度、跌落射流长度等可按相关规定处理。
(三)泥石流渡槽设计要点
泥石流渡槽设计必须做到结构稳定安全、水文泥沙数据准确可靠、进口流向通顺、槽内只排不淤、出口跌落冲刷无害的最佳理想设计。
1.泥石流渡槽平面设计
泥石流渡槽由连接段、槽身、出口段等3部分组成(图3-34),每部分都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
图3-34 泥石流渡槽平面布置示意图
1)渡槽与泥石流沟应顺直、平滑地连接。渡槽进口连接段,不宜布设在原沟道的急弯或束窄段。在可能条件下,连接段应布设成直线。若上游自然沟道与渡槽同宽,则连接段不需太长,只要紧密顺接即可。当渡槽宽度小于沟床宽度时,则连接段长度应大于槽宽的10~15倍。连接段首先应布设为上宽下窄的喇叭形或圆弧形逐渐收缩到与渡槽宽度一致的渐变段,然后再以与渡槽过流断面形状一致、长度为1~2倍渡槽长的直线形过渡连接段与渡槽入口衔接。
2)槽身部分应为等断面直线段,其长度应包括跨越建筑物的横向宽度及相应延伸长度(约为1~1.5倍槽宽)。
3)渡槽出口段应与槽身连成直线,避免在槽尾附近就地散流停淤。最好能将泥石流直接泄入大河(凹岸一侧)或荒废凹地。
4)渡槽的出流口与地面或大河水面之间有一定的高差,以防止出流口以下淤积或洪水位阻碍渡槽的正常排泄,甚至因溯源淤积而使渡槽过流能力很快减弱。
5)渡槽的出口段若紧靠大河冲刷岸坡,应预防河水对渡槽的进一步冲刷。
2.渡槽横断面设计
(1)渡槽纵坡设计
1)渡槽纵坡设计必须满足槽下梁底最低净空要求(可按隧道限界规定)。
2)槽身纵坡应设计成单一的坡度,不应有多坡段变坡点,避免泥石流在变坡点产生不稳定冲击。
3)槽身纵坡的设计泥石流流速不得小于泥石流流体内最大颗粒的起动流速,就能确保槽内无泥石流淤积物。
4)渡槽槽身边墙高度应留有高出设计泥石流水深1.0m的安全高度,并用高一级别的设计泥石流流量校核其风险度。
(2)渡槽断面设计
1)排导槽断面设计:泥石流渡槽横断面设计形式虽有多种类型,但从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来看,只有排导槽断面形式最适合于排泄泥石流固体物质与集中加固、防磨蚀范围最小、施工容易、纵坡变化范围大等优点。V形断面在我国西南地区用得多,效果显着。
2)平底槽形断面(矩形、梯形、箱形)设计:平底槽排泄泥石流固体物质条件最差,尤其对中、小型泥石流及大型泥石流的后期,易在槽内发生淤积,因此,槽身边墙高度设计对黏性泥石流应预留残留层高度。对稀性泥石流,要考虑中、低水位后的清淤工作。否则,必须加大渡槽纵坡。一般纵坡设计应大于150‰,渡槽出口悬空,才能顺利排泄泥石流而不淤积。如若渡槽出口不能悬空,而是原地面接原沟时,则渡槽纵坡设计还应加大到180‰~230‰,方能顺畅排泄泥石流。加之平底槽防磨蚀范围大,在整个平底槽范围内都应加强防磨措施。故平底槽断面没有排导槽断面优越。只有在坡度很大时才宜采用。平底槽在我国西北泥流地区用得较多,对于陡纵坡度,效果也不错。
3)半圆形断面(弧形、锅底形)设计:圆形底槽排泄泥石流固体物质条件与排导槽相似,虽然防磨范围略大于排导槽,但施工困难,因而不易推广,目前还没有实例。
3.泥石流渡槽结构设计
(1)结构形式
泥石流渡槽为一空间结构,最常用的结构形式为拱形及槽形梁式渡槽两种(图3-35)。渡槽的上部构造应根据槽下的净空高度、当地建筑材料及实际地形等条件,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
图3-35 渡槽的结构形式示意图(单位:cm)
拱式结构渡槽优点是可充分利用当地材料,用钢材少,超负荷能力较强,易于加宽或加深,在路堑两侧地质条件较差处,能更好地发挥支挡防护作用,而且施工较简单,故实际采用较多。但拱式结构渡槽因要求建筑空间高度及墩台尺寸较大而受到限制。梁式结构渡槽适用于通过的泥石流流量较小,槽宽不大,一般小于4~6m,槽底板与侧壁构成整体结构的渡槽,或在良好的石质路堑两侧边坡较陡及半路堑外侧地形悬空等条件,优点是节省材料。当渡槽宽度较大时,多采用肋板梁、T形梁或其他梁式结构。渡槽下部构造受力较大,故墩台多采用重力式。挡土一侧设U形桥台,在不挡土一侧,则与桥墩类似。外侧墩台高度小,主要承载推力,当外侧地形受到限制时,亦可采用柱式或排架式墩台,此时渡槽的推力将由内侧墩台承载,排架上用滚动支座,并在排架与内侧墩台间设置拉杆。
(2)内部结构
1)基础:一般应采用整体连续式条形基础,或支承墩、柱及排架等支承形式。基础应对称布设,埋设深度应满足抗冲刷、抗冻融要求,应置于新鲜基岩或密实、坚硬的碎石土上,否则应另作加固处理。
2)渡槽进出口段与槽身之间应设置沉陷缝和伸缩缝,并对缝隙作防渗处理(如灌注沥青麻丝等)。
3)渡槽进出口段的边跨支墩,承受很大的推力,故应采用重力式结构,并设置槽底止推装置。
4)泥石流对渡槽的过流面产生很大的冲击和磨损作用,故需增加5~10cm厚的耐磨保护层。
(3)荷载组合
1)槽身重力;
2)满槽时泥石流流体重力;
3)含大漂砾泥石流体做整体运动时的冲击力,其冲击系数按泥石流总重量计算取1.3。拱形渡槽的拱顶至泄床面之间有填料,其厚度超过1m时,可不计算冲击力;
4)墩身重力(包括基础);
5)槽身横向风力(顺河谷风力很大时,应考虑);
6)地震力和温度应力。
荷载组合应按地域条件、设计标准、结构类型,参照有关规范分别计算其最不利的组合形式与控制条件。
(4)渡槽结构设计
1)拱式渡槽:拱式渡槽受力条件好、超负荷能力强、对路堑边坡和上游拦挡支护效果较好、还可就地取材和节约材料,是优先采用的渡槽形式,但它对地基的承载力要求较高,可用双曲拱来减轻渡槽重量。
2)梁式渡槽:梁式渡槽采用高标号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泄床与边墙形成整体结构,泄床需防磨蚀。梁式渡槽对地基要求较低,可用桩基、扩大基础以及排架墩、空心墩等减轻对地基的要求。
3)框架式渡槽:框架式渡槽采用高标号钢筋混凝土施工,整体性强,要求地基条件好,半路堑及外侧悬空、内侧陡壁地形做框架式渡槽较为理想。如采用厂制构件拼装,应注意联结点强度,渡槽规模宜小。
(5)渡槽防水处理
1)渡槽进出口和槽身联结处应设置沉降缝和伸缩缝,伸缩缝应做防水处理。
2)渡槽跨端梁缝应有良好的防水密封处理,以免渗漏锈蚀墩台和妨碍槽下作业以及钢轨、电缆等的安全。
(6)渡槽防磨措施
泥石流渡槽的最低要求是只能排不能淤,淤则漫槽,其危害远比磨损大。排则必然产生磨损,由于渡槽槽身是悬空承受荷载结构,磨蚀过多,将影响槽身结构的安全,因此,泥石流渡槽防磨要求应比一般排导槽要高。
1)采用10~15mm厚度的钢板铺底防磨。
A.排导槽在沟心0.4B(槽宽)范围内,将钢板四周和板中间预焊带钩的锚固栓,在灌注渡槽槽身梁时埋入防磨层内,在两斜面钢板交接的沟心,用焊接将板缝焊牢,这种防磨措施使渡槽质量轻、整体性强、排导效果好,如图3-36所示。
B.平底槽则用同样方法将槽底全部用钢板平铺,用料没有V形槽省,效果也没有排导槽好,原因在于固体物质和水都不能集中,如图3-37所示。
图3-36 V形槽钢板防磨示意图
图3-37 平底槽钢板防腐示意图
2)采用废旧钢轨滑床防磨
A.排导槽在沟心0.4B(槽宽)范围内,用废旧钢轨将轨底面向上密布成钢轨滑床,轨距以混凝土碎石能下落捣固为准。在灌注渡槽槽身梁时埋入防磨层内,如图3-38所示。
B.平底槽可用同样方法在槽底全部用废旧钢轨将轨底面向上密布成钢轨滑床,灌注在槽身防磨层内。平底槽用料大、排导效果差,如图3-39所示。
图3-38 V形槽钢轨滑床防磨示意图
图3-39 平底槽钢轨滑床防磨示意图
④ 邢台太行山怎么去
0.0 那么多捏 你可以坐火车先到邢台 看你想去哪 找车再去
邢台太行山自然风光36景
情定天河---天河山,位于邢台县白岸乡清泉村。中国爱情山,七夕文化之乡,牛郎织女故事的原生地。主峰天河梁海拔1753米,山顶部为石灰岩,下部为红色石英砂岩。山峰高竣,为太行山中段邢台市第三高峰。主要景点有银河谷、浣纱瀑、人字瀑、二郎峡、夫子岩、林海草原、凌雪湖、情人谷、宝塔山、仙人洞、云顶草原等壶穴奇观。
紫金之巅---紫金山,位于邢台县白岸乡前坪村。海拔1370米,由长城系红色石英砂岩构成。有紫金山书院,为紫金山五杰刘秉忠、郭守敬、张文谦、王恂、张易等读书处。主峰上有真武庙遗址,南坡有真公洞,景观有"天井地瓮"、韩湘子故宅"杏仙庄"、飞瀑"七星潭"等。
云梦鬼谷---云梦山,位于邢台县冀家村乡石板房村。北方的九寨沟,鬼谷子修道处,海拔1384米,石灰岩山体,暖温带喀斯特地貌景观。有白龙泉、白龙溪、栖鹰瀑、碧波潭等九瀑十八潭自然景观,以及神仙道、讲经洞等史迹。
九龙仙境---九龙峡景区,位于邢台县浆水镇。华北最大的石英砂红砂岩峡谷集聚群,瀑布众多,也是华北地区发现的落差最大群落最集中的瀑布群,每年四月举办桃花节。
峡谷飞泉--邢台峡谷群,位于邢台县西南路罗镇贺家坪村。黄巢起义的根据地之一。奇峡群具有狭长、陡峻、深幽、赤红、集群五大特点,主要景点有50多处,如:神鹰石、龙潭飞瀑、双驼峰、悬棺、云崖撒珠等地质奇观。
黄巾凌霄---凌霄山(黄巾军寨),位于邢台县寺沟村西北4公里处,海拔1062米,山势险峻,风景优美。黄巾起义的大本营,海拔1129.6米,有至今还遗有点将台、练兵场、石梯、寨子门、寨墙、水牢、地道、民进洞等遗址。
白云映雪---白云山映雪湖(朱庄水库),白云山位于邢台县花木村北2公里处,海拔956.6米,山峰挺秀,常有白云缠绕而得名。以古松、白云两大胜景闻名遐迩,浆水川、路罗川两大名川绕山而去,山体分东、西两峰,峰顶有庙宇数座,阴崖石阶1050级,山上松林千亩,1990年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映雪湖是邢台第一大水库,邢台百泉中唯一的热水泉---"温泉"就在此处,沙河县曾名温州,即以此之故。
天梯凌云--天梯山,位于邢台县西黄村镇东牛庄村南,距市区22公里,海拔659米。抗金将领牛皋的根据地,主峰长寿峰俗称金顶,山上有庙,山半有古溶洞,洞内现存的石刻、栈道、石臼、石槽等宋代文物。山脚有长约400米的水洞,号称弘古洞54景。
仙翁古洞--张果老山,仙翁山,位于邢台县南石门镇景刘庄村西偏北1.7公里处,海拔448.8米。道教名山,古邢州八景之一,唐玄宗御赐的张果老修行地,有栖霞观,"苦梦树"为镇山之宝。
金玉马鞍---邢台马鞍山,邢台百泉中大名鼎鼎的金泉、玉泉于此汇流成金玉河。
英谈石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河北重点文物单位,冀南银行旧址,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
抗大忆旧--前南屿国家森林公园,素有"太行明珠"之称,被誉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抗大纪念馆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百家红色经典景区之一。
鼎梅西天--小西天奶奶顶,主峰鼎梅山,又名栲栳红山,当地人称奶奶顶,海拔1089米。其雄伟气势,漪丽的风光,以及沉浮在云海迷雾中的佛庙古刹,早在唐、宋以前就闻名于世。邢州古八景之一,以山水名胜、清凉幽雅而闻名遐尔,又是佛教圣地,有小雷音寺、碧霞元君祠。
玉泉夕照---邢州古八景之一,玉泉是邢台百泉中的十大名泉之一,是大名鼎鼎的流不干,有玉泉寺,皇寺历史文化古镇。
野河晨曲---野沟门,野河风光,有野河大桥、将军墓古迹。
黄榆绝顶---北方的香格里拉,黄榆岭,黄榆十八景,黄榆关长城为河北省重点文物单位,有广阳洞、姑子庙、玉女泉等。玉女泉为邢州百泉之一。
青山不老--不老青山,位于邢台县大北构村。邢台第一高峰,又名白虎山,主峰海拔1822米。有邢州百泉中的"明水泉",宋家庄川(玉霞川)发源于此。山上有顶天柱、影壁石、黄龙洞、凉风洞等怪石造型地貌景观,还有明长城、古寨门、古栈道等多处遗址。
马岭秋影--马岭长城,马岭关为太行山五大雄关之一,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是古代邢台通往山西的要塞,有韩信寨遗址,为韩信背水大战之前的驻扎地,相传韩信曾在此隔山点兵,张耳封为赵王(都襄国)后,韩信任赵相。主峰是白虎山,海拔1822米,为太行山最高峰之一。
孤山望远---邢台孤山,又名存孝垴,海拔1517米,屹立于群山之巅,为五代第一猛将邢州节度使李存孝了敌处。
夷仪行台--邢台夷仪山,海拔1155.7米,古邢国曾迁都于夷仪山下,相传石缝中时有古钱流出,所以又称流钱山,据考证,古钱为古邢国货币,可能为古邢国迁都夷仪城时的遗迹。历史记载夷仪城为邢国陪都,由齐桓公率曹宋等国援建,原城垣残迹可见,有邢侯行台遗址,公元前640年秋天,邢国和齐国曾结盟于邢国夷仪城、晋平公曾两次在此会盟11国诸侯,齐国、卫国、晋国的夷仪大战也在此处。
五指朝天--西五指山,位于沙河市西端与武安市、邢台县交界处,海拔1281.9米,远望山峰如五指并列而得名,又因大小山峰有7座,又叫七鹗山。为长城系石英砂岩风化崩塌巨型石柱景观,高约数十数不等,最高石柱73米。山坡森林茂密,有林场。
南五指山(和尚山、茶壶山),位于沙河市西部石盆村南,主峰海拔973米,上部为长城系红色石英砂岩山体。山顶有5巨大石柱耸立,称南五指山,如从南面看,如一老僧或一茶壶,故现称和尚山、茶壶山,为典型造型地貌。
云漫武当---北武当山,位于沙河市西南部与武安市交界处,主峰1437米。道教名山,相传为真武大帝修行地。上部为红色石英砂岩,下部为片麻岩。山势陡峭,有数百米山崖,奇峰怪石,石阶栈道,雄、险为其特色。山上有真武庙、药王庙、天王庙、奶奶庙等,石牌20多通,农历3月3日为庙会。
广阳叠秀---广阳山,道教名山,老子修行地,有三教堂,老君洞。
秦湖牡丹---秦王湖,李世民大战刘黑闼处,有"三峡四沟五十景",包括狮子峰、秦王峰、老君台、漆泉寺、太行大渡槽等。
鹊山朝圣--鹊山,位于内丘县南赛乡神头村西。主峰莲花峰海拔1138米,由花岗岩构成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扁鹊庙,祭祀神医扁鹊的圣地。在群山环抱之中,右扶鹊山,对面越桥,桥南山腰长有九棵古柏。以扁鹊庙为中心形成了庞大的古建筑群,有山门、回升桥、扁鹊庙、桥楼殿、三清殿等28个庙殿。还有太子岩等景点。
寒山寻幽---寒山,位于内丘县杏峪村西与山西交界处,北邻赞皇县嶂石岩风景名胜区,主峰寒山垴海拔1806.3米,邢台境内第二高峰,任县籍的寒山石德(和合二仙)在去浙江寒山寺之前曾隐居于此。山体顶部为石灰岩,中下部为红色石英砂岩,有崖、栈、峡等嶂石岩地貌景观。
鹤渡仙踪--鹤渡岭,"山峰峭峻,唯鹤能渡",有月牙城,为明长城重要关隘。
杏峪丹崖--杏峪岭,原始森林,峭壁丹崖,有"锦绣堂"关长城遗址。
张角营寨--张角寨,位于内丘县行家峪沟头,海拔1442米,为寒山垴风景区山峰之一。传东汉张角义军曾在此扎寨。山顶平坦,四壁为悬崖,是嶂石岩地貌中的平顶孤峰。
崆山奇洞---崆山白云洞,位于临城县西竖乡山南头村北,海拔425米,南北走向。北方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AAAA级景区,集山、水、洞、林、文物为一体,包括白云洞、岐山湖、天合山、小天池和古文物等五个景区。
岐山荡舟---岐山湖(临城水库),邢台第二大水库,为邢台市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库。
蝎沟秋色---邢台蝎子沟国家森林公园,金鸾山等景点。
天池莲花---邢台小天池,海拔1200米以上,被誉为"太行山中段的一颗翡翠"。有白云寺、莲花池古遗址。
天台卧佛--天台山,位于临城县西竖乡,主峰天台寨海拔599米,顶平、崖陡为典型的峰石岩红色石英砂岩地貌。山上有仙岩庵,山下有慈云庵等道庙遗址,天台寨东侧"五谷仓"为壁如刀削的并列五峰及天眼(穿洞)等景观。
三峰争鸣--三峰山(三凤山),位于临城县西部赵庄乡小天池风景区东南与内丘交界处,海拔1458.6米,因有三峰回环错列而得名。山体为下元古界浅变质岩,北坡临城一侧山林茂密,溪流潺潺。
尧山朝宗--尧山,位于隆尧县城西北山口村两侧,太行山伸入山前平原余脉,最高海拔156.9米,因"尧始封于此,而得山名"。尧山包括尧山、宣务山、旄山、千言山、卧牛山等5个灰岩山岗。有柏人城为尧帝古都,为大禹治水处,王乔所仙,有黄帝所居之干言山,孔子停骖之孔岗,有尧舜禹庙,黄帝庙,孔子庙、孔岗书院遗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