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古镇房价多少钱一平
Ⅰ 成都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市里面可以去春熙路看美女;锦里,宽窄巷子(不要门票)。武侯祠,杜甫草堂,青羊宫有兴趣也可以去。喜欢刺激的话,可以去欢乐谷通票是110还是130哈
周边
1:游玩去黄龙溪。理由:景区保留了成都的古建筑,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和谐结合,不要门票,可以在新南门汽车站乘车直达;房价50—100元/间。
2、在五桂桥坐219路就可以直达洛带古镇,只须3元钱.在洛带古镇有几个会馆,还有洛带的"伤心凉粉"可以尝一下哦!吃饭可以在"供销社饭店"和"新民饭店"都不错!
在洛带车站有直接到假长城的车,2元/位,房价不贵。好像30元,随时有空房间的。
3.青城山
青城山是我国道教发源地之一,素有 “青城天下幽”之誉,位于都江堰市西南15公里,离成都65公里。主要风景名胜有建福宫、天然图画、天师洞、上清宫等。
交通:成都旅游客运中心每天有发往都江堰、青城山的旅游专线车,票价12元。西门车站还有往返青城后山的班车。
门票:60元。索道41+6(保险),索道非强制。
住宿: 鹤翔山庄(3星级):位于青城山麓,建立在古道观长生宫遗址上。青城前山的上清宫、天师洞等道教宫观,以及后山的又一村、泰安寺等景点都可借宿,50元即可搞定。
4.西岭雪山风景名胜区
位于成都市西大邑县境内,距成都90多公里。景区内最高峰庙基岭海拔5364米,矗立天际,终年积雪。唐代大诗人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就曾眺望此景,写下了“窗含西岭千秋雪”的名句。景区集林海雪原、高山气象、险峰怪石、奇花异树、珍禽稀兽、激流飞瀑等景观于一体,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交通:成都的新南门汽车站有直达景区的班车。城北客运中心、青羊宫、金沙车站等处每日均有数十班车前往大邑。
食宿:景区附近的花水湾温泉度假区不仅住宿条件好,而且有成都地区少有的温泉浴,距景区又较近,是游客首选的食宿地,普通标间约120元。
门票:前山门票20元,后山门票30--80元,交通车10元(往返)。
建议你去买张成都旅游地图.2-5块一张..上面很清楚还有教你去哪坐车...很方便
Ⅱ 我要写一篇关于成都古镇的考察报告,可否推荐一篇 主要去了安仁古镇、平乐古镇、街子古镇
平乐古镇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平乐镇基本概况
平乐镇位于成都市西南93公里、邛崃市西南18公里处,距国道318线9公里,东接临邛、成都,西连雅安、康藏,与水口、油榨、孔明、临济、道佐、火井等镇乡毗邻,辖6个社区和21个行政村、189个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3.2万人(其中集镇区1.30万人)。幅员面积69.94平方公里(其中集镇区面积1.28平方公里)。平乐镇是国务院六部委2004年2月命名的全国重点镇 和四川省命名的十大古镇之一,也是成都市30个重点镇之一。
平乐镇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所辖邛崃市西南部,是邛崃市辖最大的建制镇,素有 “一平、二固、三夹关”之美誉。平乐古镇历史悠久,古称“平落”,其历史可追溯至上古时代,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史前蜀王开明乐时期,平落这块四面环山的平坦绿色小盆地即因修水利、兴农桑而起聚落,平落因此而得名。北宋开宝三年,火井县治设在平落达二百多年之久,元代后属邛州直隶州,民国29年建置平落乡,新中国成立后沿用此名。1950年镇、乡分置,1983年4月撤乡建镇,称平落镇,实行镇管村体制,1993年3月更名为平乐镇,2004年9月,邛崃市实施区划调整,撤消紧邻平乐的下坝乡建制,将原下坝乡行政区域并入平乐镇,统称平乐镇。
二、平乐镇的历史机遇
平乐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但由于长期以来的这里交通条件闭塞,缺乏与外界足够的交流与发展,千年古镇一直以一个沉睡者的姿态被掩映在青山绿水中。镇区仅有两三条明清时期延续下来的古街道,这里逢集是附近乡镇村民购置农资、买卖农产品的场所,平时则清闲得像个小村寨;农村地区则是泥泞的村道、土木结构的农房和一望无际的农田。人们辛苦一年只能勉强过上温饱生活,而生活在广大山区的人们长期在温饱线上挣扎。
改革开放以来,国道318的修建让这个曾经的偏远小镇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镇区与县城邛崃的两条公路相继实现了路面硬化,同时镇区也在逐渐扩张、发展,特别是迎宾路的修建让这个古老的集镇增添了别具城市风格的建筑元素,镇上的居民第一次有了生活在城里的感觉。随着一轮又一轮的街区建设的完成,整个镇区逐渐形成依托沿河旧街区背河道放射形扩张的格局。
整个平乐镇的发展黄金转折点还得从古镇建设开始。自2004年以来,平乐镇坚持实施 “旅游立镇”的发展战略,以旅游开发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以政府引导撬动民间资金,就地盘活资源要素,就地集聚人才资本,就地实现群众增收,就地转变农民身份,创造了兼顾古镇保护、建设、开发的“平乐速度”,有效推进了“三个集中”,促进了平乐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发展旅游业给向来依靠传统农业和重污染企业的小镇带来的不仅是面貌的革新,更重要的是每年游客潮水般涌来,犹如给沉睡中的小镇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一轮盖过一轮的改造建设、街道规划,带来了可谓翻天覆地的变化。
诸如农贸市场、滨河公园、污水处理厂以及伴随旅游业而生的大型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发展古镇建设最直接的受益人群当属镇上居民,古镇良好的发展契机给他们带来了无限的商机,促进了商业资源的利用、人员的成功创业和就业,原本僻静的场镇迅速成为了人气旺盛、充满商机的宝地。
在农村,首先是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实现了危旧房的改造,实现了水泥路面、有线电话的“村村通”,接踵而来的又是建立聚居点,实行集中安置;农业生产方面也由过去的缴税到免税,再到现在的国家发种粮补贴。广大农村地区的人民从生活条件的提高和生产环境的优化方面切实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给自己带来的改变。
发展古镇建设令当地经济的发展实现了长足的飞跃,平乐镇四年以来旅游人数及收入统计:
2004年旅游人数为8.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50万元;
2005年旅游人数为68.6万人次,创旅游收入5500万元;
2006年旅游人数132万人次,旅游收入为1亿元;
2007年旅游人数17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6亿元。
2008年截止7月份旅游人数11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73亿元。
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的同时也离不开艰辛的付出,其中最直观的便是巨大的经济投入。近年来的旅游项目资金投入:
2004年旅游开发总投入2000万元;
2005年旅游开发总投入3000万元;
2006年旅游开发总投入6000万元;
2007年旅游开发总投入8000万元;
2008年截止7月分份旅游开发总投入5000万元。
三、旅游推动平乐镇经济快速发展
通过连续几年的投资,完成了旅游环线绕场公路、茶马大道、河滨生态走廊、生态拦水坝、客运站、生态停车场、安置小区一期工程、日产5000吨自来水厂、日处理1500吨污水处理厂、黄金堰综合整治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启动了安乐堰综合整治工程、安置小区二期、芦沟绕场线延伸线、邛名高速等项目。三年累计新增道路8公里,完善雨污管网3800多米,常住人口增加0.37万人,城镇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镇辐射聚集能力明显提升,城镇化水平显着提高。
2004年2月,平乐镇被国家六部委列为全国重点镇,2005年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全国环境优美镇,2005年被建设部、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被评为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镇、成都市旅游“十佳”景区及成都市(九个)旅游文明镇之一。2007年成功申报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平乐镇花楸村被列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始于宋代、被干隆皇帝钦点的花楸贡茶也是名声在外。2008年又申报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并已通过验收程序。
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通过政策引导,培育和发展旅游产业。该镇先后投入1600万元完成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景区的创建工作,修复完善古镇2万多平方米古民居、古戏台、兴乐桥等,建成天工应物风情园、引水入镇一期、生态拦水坝、平落堂、游人接待中心、“水上人家”农家乐休闲带等旅游项目。建成客栈200多家,餐馆、茶庄120余家。发挥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巩固提高酒业、电缆、农产品加工业,突出抓好竹编、旅游产品、制茶、食品加工业发展。三年来,培育规模以上企业3家,新增个体工商户360余家,二、三产业创业人数达1.3万余人。竹麻号子、瓷胎工艺竹编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孔明灯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特色活动方面,应对节假日调整的新特点,积极调整思路,举办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聚敛人气,举办了首届“平乐清明河灯会”系列活动,同时举办和承办了水中啤酒节、麻辣情人节、国际南丝路旅游文化节等系列活动。
同时,旅游业广阔的市场也给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带来了长足的机遇。而且,随着旅游业发展的不断成熟,本土农业和手工业也将迅速发展成为旅游业的配套产业。
对接 “五龙出海”农业发展,结合平乐镇乡村旅游的发展,探索“六化合一”现代农业模式,建成西南最大的集养殖、观光、休闲为一体的黑天鹅繁育基地;建成集品茗、观光、体验为一体制1500亩新花茶主义园区。
先后组建东山村生猪养殖合作社、马流村集中养殖示范区、花楸茶业合作社、花楸村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芦沟竹海联营协会等5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完成马流村土地整理项目,整理土地7000余亩,新增耕地1537亩,实现土地规模流转2000余亩。
四、平乐未来的旅游新篇章
震惊中外的汶川5.12特大地震,令古镇的旅游业短期内受到影响,但因古镇区房屋多为土木结构或全木结构构造,明清时期保存至今的川西古民居经受住了突如其来的严峻考验,并在灾后利用传统节庆活动,在短短的100余天内,迅速恢复了旅游业,并创造了平乐古镇旅游新的高潮。
在坚持“南方丝绸之路民俗风情第一古镇”的形象定位,以旅游总体规划为先导,以民俗文化、山乡休闲和生态旅游为特色的旅游立镇战略引导下,平乐古镇抓抢成都市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历史机遇,将通过项目建设、旅游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的突破,打响文化旅游品牌,构建一个产业发达、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新平乐。
Ⅲ 成都周边有哪些周末可以自驾出游的地方最好是在车程2个小时之内的地方!求推荐哦!
成都周边有十大着名古镇,或历史久远,或文化深厚,或建筑精巧,或依山傍水,或习俗奇异,或地理位置突出,总而言之,镇镇不同,看点各异。其中的黄龙溪、安仁、洛带、平乐四个古镇最适合自驾游,可以深度享受川西古朴淳厚的文化,以及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黄龙溪黄龙溪:十大千年古镇之首方位:南。距离成都42公里,隶属双流县看点:古牌坊、古寺庙、古建筑民居、古榕树、古崖墓。黄龙溪东临府河、鹿溪河,北靠牧马山,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是古蜀王国的军事要地,当年镇上曾有7座庙宇和3座总府衙门,码头上樯楫如林,商旅云集,一派繁荣景象。
黄龙溪上古牌坊、古寺庙、古代民居与古榕树、古崖墓、古渡口浑然一体,极具川西情调,风光独具魅力。每年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黄龙古镇会举行多种娱乐活动,如耍火龙、彩龙、水龙等,场面十分热闹。黄龙古镇至今仍保留着打更的习俗,每天每两小时打一次更,外地人在此可真正感觉到黄龙镇的古朴民风。成都平原为大河冲积扇形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岷江、沱江及其支流自西北流向东南,这里自古以来就能够实行自流灌溉,因此,灌溉农业发生很早。在古蜀时代,这一重要的农业经济区,既可以耕种,足以自给,又可以立国据守,因此,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很早就有古蜀国的分支部落在这里生息繁衍和活动。在古蜀时代,黄龙溪原本属于牧马山区,直接接受古蜀文明的影响。
解放后在黄龙溪出土的几处古墓群,包括鸡翅拐岩墓群、小河村岩墓群、金华庵岩墓、黄坟村岩墓,与牧马山区分布的汉代古崖墓同属一个文明带。它们被史学界合称为岷江流域“汉墓群”。黄龙溪作为古代牧马山区的一部分,虽然在屏障古蜀王国中发挥过军事据点的作用,但随着战事的结束,在秦、汉大一统的国度中,这个原本位居三县交界的不起眼的小地方,又归于平淡,直到一次自然奇观的出现,黄龙溪才重被世人认知,并且轰动四方。《华阳国志》卷3《蜀志》载录了发生在东汉末年今黄龙溪的一大自然奇观:由于鹿溪河的上游源自龙泉山,流下来的多为山溪水,故江水混浊,呈赤红色,而来自府河的江水,源于岷山,故江水清澈,当两条江水在今黄龙溪镇会合时,清、浊二水泾渭分明,尤其在洪水季节特别明显。
东汉末年某一天,当赤水河的浊水注入府河清江后,突然呈现一条黄龙形,有头有尾,活灵活现,整整在江中持续了9天9夜。于是,晋朝蜀人常璩最早把这一自然现象载入到他编的史书《华阳国志》之中。而当地人更形象地把它称之为“黄龙渡清江”,后代人们便把“黄龙”现身的这条赤水河,称之为黄龙溪。如今游览黄龙溪的主要景点是一街三庙,在老街的南、北、中三个方位,错落分布着古龙寺、镇江寺和潮音寺,形成街中有庙、庙中有街的奇特景观,古街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的全木结构古戏台保存完好,六株千年古榕树掩映着古镇,河边遍布千年古树,坐在河边喝茶则是成都本地游客的最爱。黄龙溪小吃很有特色。鹿溪河的小鱼,当地人称猫猫鱼,用面粉裹油炸,下酒和当零食吃均可,价格公道,小河虾也非常好吃。
黄龙溪黄腊丁,白味红味取决你的口味,18到20元一斤。黄龙溪粉蒸肉,口感极佳,肥而不腻,瘦而不柴,8元一份。黄龙溪野菜也是很多馆子的必备菜,最常见的是灰灰菜、折耳根之类的川西特色野菜。自驾线路:到黄龙溪有两条道路可选择:一条是成都—天府大道—华阳—黄龙溪,另一条是成都—双流—黄甲—黄龙溪。两条路路况都非常好,通畅不堵车,都能在40分钟之内到达。
洛带古镇洛带:西部最大客家集散地方位:东。距离成都20公里看点:会馆,客家文化。
洛带古镇位于龙泉镇北10公里,坐落在龙泉山脉中段的三峨山麓。三国蜀汉时建镇,传说因蜀汉后主刘禅的玉带落入镇旁的八角井中而得名。洛带全镇客家人占91%,所以有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之称。这里的建筑堪称一绝,洛带古镇建成区面积1平方公里,其建筑物大多为晚清与民国风格,镇内现存名胜有建筑精美而又独具特色的几大会馆,包括广东会馆、湖广会馆、江西会馆、川北会馆等,还有洛带公园,以及凤仪馆、博物馆、基督教堂等古建筑。明清以来,这里成为外省移民的主要入籍地,相继迁入的居民有广东、湖北、江西、陕西和山西等省的移民,使得这里南北移民杂处,南腔北调共存,一年一度的“水龙节”、“火龙节”更是几百年来客家人传承下来的特色民俗活动。
会馆是洛带的最大看点。现存于洛带镇上街的“广东会馆”是四川客家建筑中的杰作,也是洛带古镇的重要标志。会馆始建于清干隆10年(1745年),是目前四川境内保存最好和面积最大的一处客家会馆。它的主体建筑由前、中、后三殿构成,其中,后殿为二楼一底的重檐歇山式木构建筑,顶覆盖以黄色的琉璃筒瓦,两侧有高拱曲起的风火墙,给人以气势恢弘、古朴庄严之感。除此,馆内还保留有楹联九副,这些楹联,既有对前人艰难创业的缅怀,同时又有对故乡山水的思恋。除此之外,还有精巧雅致的江西会馆、玲珑小巧的湖广会馆、巍峨挺拔的川北会馆,它们共同构成了洛带全国首屈一指的客家会馆文化。这些会馆中,除川北会馆是近年由成都卧龙桥街迁至洛带的外,其他会馆都是建于清代干隆年间,距今已经有250多年历史了。
如今,会馆中的地方名吃成了游客的最爱,包括广东会馆的凉粉、酿豆腐、粑粑肉和素烧鹅,江西会馆的客家泼辣鱼、老干妈蒸鱼、客家品碗,以及川北会馆的风味烧鱼、川北凉粉、千禧排骨。自驾线路:出成都东门,有两条线路,成都—西河—洛带或成都—龙泉—洛带。
川西建筑安仁:川西建筑文化精品方位:西。距离成都52公里看点:庄园、抗战博物馆曾经以刘文彩地主庄园而闻名于世的古镇,而今逐渐被建川抗战博物馆所取代,然而,无法取代也不可取代的,则是安仁古镇根深蒂固的川西民俗文化的厚重根基。
安仁古镇始建于唐朝,现存的旧式街坊建筑多建于清末民初时期,尢以民国年间刘氏家族鼎盛时期的建筑最多,风格中西结合,庄重、典雅、大方的各式院落,造就了安仁镇特殊的建筑风貌,号称“川西建筑文化精品”。目前在安仁有不少保存比较完整的历史街区及庄园住宅和古建筑群,其中有民清时期的刘氏庄园群、刘湘公馆等古公馆27座,有红星街、树人街、裕民街等三条古街;还有小洋楼、安仁中学、钟楼等古建筑。刘体仁小独院在安仁古镇的天福街84号。这个小建筑修建于1937年,建筑面积约有200平方米,其主体建筑系单檐悬山顶砖木结构一楼一底二层楼房,楼房栏杆采用“飞来椅”。这种风格的建筑并非川西特产,而是由江浙一带嫁接而来地。其主要目的是让主人家的闺女可以看到外面的风景,又不必到处游逛。
刘氏庄园是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地主庄园,占地面积7万余平方米。老公馆现名“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其布局错综复杂,曲折幽深,新公馆现名“川西民俗博馆”,其配置对称,主次分明。庄园建筑为高墙深院封闭式院落,山墙压顶,重门深巷,迂回曲折,宛若迷宫,充分体现了近代川西富豪之家的奢侈和排场。另外,古镇上的古建筑群中,中西合璧的同庆茶楼,豪华迷宫般的刘元王宣公馆,气势庞大的刘湘公馆都很值得一看。刘氏庄园门票50元,庄园里的特色美食有文彩排骨、文清鸭蹼、庄园鱼丝、石磨豆花等,可以去庄园前一家名为“庄园餐厅”的馆子吃,味道很不错。镇上还有大邑土特产唐场豆腐乳和大邑酒卖。如果要住宿,可以住在大邑县城或是前往花水湾。自驾线路:走大件路或川藏路至新津,往邛崃方向再行约2公里,即右拐,过大邑县的韩场镇、唐场镇,行驶约22公里即到安仁镇。
或走成温邛公路至崇州市,再经崇州市的隆兴镇、桤泉镇,行驶约16公里至安仁镇。或走成温邛公路至大邑县,再行13公里即到安仁镇。
平乐平乐:南方丝绸之路重镇方位:西。看点:乡土民俗。早上6点从成都出发,经高速一个半小时左右到邛崃,再经过约20分钟时间到平乐,8点左右,停好车,开始尽情游玩。晚上就住在古镇,标间房价50~100不等,不过最好早上去时先订好住宿的地方,周末人较多。平乐古称“平落”,史前蜀王开明氏时期,平落四面环山的绿色小盆地即因修水利、兴农桑而起聚落得名,到公元前150年西汉时期就已形成集镇,迄今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了,文化底蕴十分丰厚。
古镇的“古”体现在六个方面,即古街道、古民居、千年古榕树群、古石拱桥、古驿道、古文化。白沫江穿镇而过,西南罕见。邛崃市十大旅游景点平乐占其二,就是金华山旅游区和四川绿宝石庄园。金华山摩崖大佛石刻群始于隋,盛于唐,浮雕石刻栩栩如生,在国内都很罕见。另外,镇内有两棵千年古树巍然卓立,吊脚楼则凸现出川西风情,江畔绿树成荫,33条街道极规整地沿白沫江东西排列,几条南北走向的横街则贯穿其间。还有极具佛教文化氛围的观音院。此外,保存完好的古驿道和倒石桥、倒马坎、落凭寺、五通碑等一批名胜古迹,还有水上风景张飞滩、狮子滩及两条充满奇峰怪石、峰回路转的金鸡沟、芦沟,雄奇的狮子山,错落有致的二十四个金龟山等让人流连忘返。
和其他古镇一样,平乐也有自己的很多特色小吃,包括碗碗羊肉、碗碗香、饽饽鸡、奶汤面、羊肉火锅、泡黄豆叉海椒、特色茶、卤菜系列、烧血旺、烩豆腐、竹笋烧鸡、石磨豆花、野菜、老腊肉等,都是绿色天然食品,味美肉鲜。自驾线路:从成都到邛崃有两条路线:走成温邛高速直达邛崃,全程约70公里,过路费50元。或者走318国道,经双流、新津到邛崃,全程约100公里,过路费25元左右。到邛崃后也有两条路线可行,一条是邛崃—卧龙—平乐,这条路是川西旅游线路,路更宽更好走;另外一条是邛崃—南河—孔明—下坝—平乐。两条线路都是18公里,无收费站。然后沿平乐—道佐—夹关—天台山镇—天台山线路,全程约56公里,无收费站。此路线是众多旅游者游此两地首选线路,路况好,方便安全,无塌方区,沿途有许多加油站和一些配套设施,周末路上旅游车辆较多。
Ⅳ 请问成都哪里的古镇比较好玩些~
洛带古镇,平乐古镇,安仁古镇
洛带镇 位于四川成都东山的洛带镇是一个客家古镇,于三国时期建镇,原名甄子场,传说是因蜀汉后主刘禅的玉带落入小镇旁的一口八角井而得“落带”之名,后演变为“洛带”。唐宋时,隶属成都府灵泉县,排名东山“三大场镇”之首。洛带镇位于成都平原与龙泉山脉的交接处,南距成都市龙泉区区府所在地8km ,西距成都18km。现在是成都市向东发展的主体区域。外环路绕洛带而过,新建的成洛路为成都市的城市干道高速,洛带与成都连为一体。
四百多年前,一群客家人随着“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从沿海地区迁到了成都东郊的洛带镇。在此之后,洛带镇逐渐发展成为我国西部客家人最为集中的小镇,而被称为“西部客家第一镇”。
洛带镇人口2.3万,90%以上为客家人,讲客家话,沿袭客家习俗。洛带镇内传说众多、古迹遍地,场镇老街以清代建筑风格为主。湖广、川北四大客家会馆、客家博物馆和客家公园坐落其中,又被人们称为“客家名镇、会馆之乡”。目前,该镇隶属于成都市龙泉驿区,是四川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重点镇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镇中发展迅速,现镇上有许多特色小吃与土特产,如:伤心凉粉、古镇老腊肉、天鹅蛋等,深受广大游客喜爱。
客家,在客家语与汉语广东方言中均读作“哈嘎”,原有“客户”之意,系与当地土着居民的对称,后相沿成为自称。以洛带镇为中心,周围十几个乡镇还聚居着约50万客家人,约占当地人口总数的八成以上,他们以是否会说客家话、祖先神位写法和家族来源作为文化认同的标志。
客家人的先民原居住我国中原一带,因社会变动及战争等原因,曾有五次大规模的南迁,逐渐形成客家民系,成为汉民族八大民系中重要的一支。第四次迁徙在清康乾之际,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处又山多地少,遂自赣南、粤东、粤北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西一带迁徙,被称之为客家移民史上的“西进运动”,四川客家即基本上来源于这次西进运动。这里的客家主要习俗是:
1、客家人喜唱山歌,内容丰富多彩,全面反应客家人的生产、生活和情感世界,唱腔婉转优美,唱词生活气息浓郁,且在每年端午节有斗山歌的传统,男女对歌尢为吸引人,其中不乏即兴之佳作,如《情妹放牛》、《情嫂收衣》、《昨天赶场酒吃醉》等,皆为难得之精品。
当地住宿非常的方便。镇上有招待所,房价便宜,一般在10—30元之间。
洛带古镇距离成都市区约20公里,交通十分方便。可在成都市内乘81路、58路等车到达五桂桥汽车站,那里有直达洛带的汽车,几分钟就有一班。自驾车从成都至洛带仅半个多小时。五桂桥至洛带,可当天往返。
2、客家菜多成系列,最着名为九斗碗,酿豆腐,盐焗鸡等。现洛带境内的供销社饭店的油烫鹅、新民饭店的野山菌全席和客家酒楼的水酥、面片汤等特色菜已成为洛带客家餐饮的特色菜,远近闻名。尢其是夏季,人工无法栽培的野山菌(当地人称“鸡腿菇”)出山之际,慕名前往尝鲜的食客更是络驿不绝。
四川是全国五大客家人聚居省之一,客家人的数量在200万人以上,其中多数是清初广东、福建、江西一带移民的后裔,主要聚居在川西的成都东山区域,学术界统称“东山客家”。至今仍有150余万人能讲客家语言,并保持客家的风俗习惯。
洛带每年会举行水龙节,火龙节,由2008年开始起举行客家祭祖活动。
平乐古镇平乐古镇目录
古镇简介
古镇历史
基本情况
自然资源
旅游资源
[编辑本段]古镇简介
平乐古镇位于成都市西南93公里、邛崃市西南18公里处,东接临邛、成都,西连雅安、康藏,与水口、油榨、孔明、临济、道佐、火井等镇乡毗邻,素有“一平二固三夹关”的美誉。
平乐是国务院六部委2004年2月命名的全国重点镇和四川省命名的十大古镇之一,也是成都市30个重点镇之一,邛崃市2000年实施的“一山一城一镇”中的“一镇”。平乐古镇被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镇、全国环境优美镇及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镇”。
[编辑本段]古镇历史
平乐古镇,古称“平落”,史前蜀王开明氏时期,平落四面环山的绿色小盆地即因修水利、兴农桑而起聚落而得名。据《尚书·禹贡》载,大禹治水,“蔡·蒙履平,和夷底绩。”将穿镇而过的白沫江用飞沙堰分为“内江”、“外江”,形成一江分三水的独特格局。到公元前150年西汉时期就已形成集镇,迄今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了。公元970年—997年为火井县治所在地。
[编辑本段]基本情况
平乐镇辖6个社区和21个行政村、189个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3.2万人(其中集镇区0.93万人)。幅员面积69.94平方公里(其中集镇区面积1.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305亩,农民人均耕地0.69亩。2003年全镇GDP为4.3亿元,财政收入49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05元。一二三产业比例为17.7:65.5:16.8。城镇化水平29%。
社会事业:镇内有高中平乐中学1所,镇中学和中心小学各2所,幼儿园6所(平乐点3个,下坝点3个),村小学4个(平乐点2个,下坝点2个),中心卫生院1所,镇、乡级卫生院2所,村级医疗卫生站25个。自来水普及率达50%,农村沼气池普及率90%以上。市、镇、村道硬化55.69公里,小城镇生活垃圾集中填埋处理率100%。2004年2月被建设部列为全国重点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已通过评审,系成都市三十个重点镇之一。
[编辑本段]自然资源
平乐镇属浅丘型地貌,山丘坝各占三分之一,镇域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地下水资源相当丰富,全镇及相邻镇乡盛产竹木,竹资源尤为丰富。早在宋代平乐镇就是闻名的纸乡。周围四面环山,高处鸟瞰,宛如一小盆地。
[编辑本段]旅游资源
古镇明清建筑23.54万平方米,平乐古镇素以“秦汉文化·川西水乡”风情着称。古镇九古:古街、古寺、古桥、古树、古堰、古坊、古道、古风、古歌;平乐古镇“镇外有景”,除古镇区外,有四大风景区支撑:芦沟自然风景区、金华山风景区、花楸山风景区和秦汉古驿道风景区;瓷胎竹编历史悠久,远销东南亚和欧美;古茶树、农夫手工茶、根雕、木刻和古镇特色名小吃享有盛名。
安仁古镇 古镇介绍:
安仁古镇,地名“取仁者安仁之意”而名之。始建于唐朝,现存的旧式街坊建筑多建子清末民初时期,尢以民国年间刘氏家族鼎盛时期的建筑最多,风格中西式样结合,庄重、典雅、大方的各式院落,造就了安仁镇特殊的建筑风貌,号称“川西建筑文化精品”。
安仁镇历史悠久,早在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就建安仁县(早于大邑建县50周年),隶属于剑南道邛州,据《太平寰宇记》载由“取仁者安仁之意”而得名,当时的县治就在今天的安仁镇,因古为“安仁”县治,故得名。直至元朝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安仁县建置撤销,其区域划归大邑县。解放前安仁有“三军九旅十八团”之称,相继涌现出了刘文辉、刘湘等军政要员。
目前在安仁有保存比较完整的历史街区及庄园住宅古建筑群面积约30万平方米;有保存民清时期的刘氏庄园群、刘湘公馆等古公馆27座;有红星街、树人街、裕民街等三条古街;小洋楼(原公益协进社址)、安仁中学(原文彩中学)、钟楼等.
刘体仁小独院:安仁古镇的天福街84号。这个小建筑修建于1937年,建筑面积约有200平方米,其主体建筑系单檐悬山顶砖木结构一楼一底二层楼房,楼房栏杆采用“美女*”(又称“飞来椅”)。这种风格的建筑并非川西特产,系由江浙一带嫁接而来。其主要目的是让主人家的闺女可以看到外面的风景,又不必到处游逛,以免败坏了女德。
看点:
刘氏庄园是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地主庄园,占地面积7万余平方米。老公馆现名"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其布局错综复杂,曲折幽深;新公馆现名"川西民俗博馆",其配置对称,主次分明。庄园建筑为高墙深院封闭式院落,山墙压顶,重门深巷,迂回曲折,宛若迷宫,充分体现了近代川西富豪之家的奢侈和排场,古镇上的古建筑群中,中西合璧的同庆茶楼、豪华迷宫般的刘元王宣公馆、古代小姐看风景的刘体仁小独院,气势庞大的刘湘公馆都很值得一看。
建川博物馆聚落与老街、老公馆群街坊构成的古镇旅游区、刘文彩和刘文辉公馆田园风光区形成了安仁古镇的三大旅游版块。安仁古镇是融艺术博览、藏品展示、收藏拍卖、影视拍摄、旅游休闲、教育研究为一体的中国百年文博旅游及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博物馆包括:抗战文物馆系列 编辑本段文革艺术品馆系列 编辑本段民俗博物馆系列 512汶川地震博物馆
出游资讯:
乘车路线:从成都金沙车站坐到安仁镇的车,车票10元/人。
自驾车线路:走大件路或川藏路至新津,往邛崃方向再行约2公里,即右拐,过大邑县的韩场镇、唐场镇,行驶约2 2公里即到安仁镇。或走成温邛公路至崇州市,再经崇州市的隆兴镇、桤泉镇,行驶约1 6公里至安仁镇。或走成温邛公路至大邑县,再行13公里即到安仁镇。走川藏路至双流,再走双崇公路,经过彭镇、金桥镇到三江镇,再经过沙渠镇,就到安仁镇了。
门票:刘氏庄园门票:50元 川西民俗馆:10元 文物珍品馆:10元导游讲解费:50元
美食:庄园里的特色美食有文彩排骨、文清鸭蹼、庄园鱼丝、石磨豆花、庄园前有一家"庄园餐厅",味道很不错。镇上有大邑土特产唐场豆腐乳和大邑酒卖。如果要住宿,可以住在大邑县城或是前往花水湾。
Ⅳ 成都周围有哪些特色小镇比较适合人居住及房价(那种农村人有房有耕种面积的),知道的请回答下大概
强烈推荐彭州白鹿镇
Ⅵ 打算给爸妈买套养老的房子,有没有推荐,成都主城区和周边都可以
都江堰的蓝城小镇,出了名的颐养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