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小麦的市场价格是多少
㈠ 小麦现在的价格是多少
小麦价格 新疆粮油中心批发市场 2 1.95 1.97 小麦价格 青岛市平度粮油批发交易市场 0 0 2.14 白小麦价格 福建福州粮食批发市场 0 0 2.24 红小麦价格 福建福州粮食批发市场 0 0 2.26 目前江苏泗阳地区2010年产三级普通白小麦市场收购价格在2040-2060元/吨,
㈡ 小麦的市场价格是多少钱一公斤
小麦3月10日价格 湖北华中粮食中心批发市场 0.00 0.00 1.90
小麦3月10日价格 新疆粮油中心批发市场 2.00 1.95 1.97
小麦3月10日价格 青岛市平度粮油批发交易市场 0.00 0.00 2.24
白小麦3月10日价格 福建福州粮食批发市场 0.00 0.00 2.32
红小麦3月10日价格 福建福州粮食批发市场 0.00 0.00 2.36
河北石家庄2010年产3等普通白小麦平均入厂价格2200元/吨,特一粉出厂价格2810元/吨,与昨日持平。鸡泽县粮食局2010年本地产8901白小麦收购价格2100元/吨,特制一级小麦粉出库价2600元/吨,特制二级小麦粉出库价2500元/吨,标准粉出库价2400元/吨,普通粉出库价 2300元/吨,与昨日持平。辛集市粮食局2010年本地产2级白小麦入库价2260元/吨,8901入库价2360元/吨,与昨日持平。
安徽灵璧县第一粮食购销公司2010年2级新白小麦收购价2000元/吨,3级白小麦收购价1960元/吨,与昨日持平。淮南地区2010年中等混小麦收购价格2080元/吨,特一粉批发价格2580元/吨,与昨日持平。蚌端口2010年中等混合小麦小麦进厂价格1980 元/吨,与昨日持平。
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及其联网市场举行了国家临时存储小麦(含跨省移库)竞价销售交易会,计划交易小麦812267吨,实际成交371024吨,成交率 45.68%。其中,白小麦计划销售666397吨,实际成交266935吨,成交率40.06%,成交均价1942元/吨;混合麦计划销售134966 吨,实际成交94714吨,成交率70.18%,成交均价2001元/吨;红小麦计划销售10904吨,实际成交9375吨,成交率85.98%,成交均价1937元/吨。
此信息来自: 最牛养殖网( http://www.niuyang120.cn) 来源地址为: http://www.niuyang120.cn/Article/yyxw/201103/17566.html
㈢ 小麦价格多少钱一斤
2.09元/斤 。
中国从1996年起就对小麦进口实行配额管理。从2002年4月份开始,玉米、小麦和大米实行出口零税率政策,提高了我国粮食品种的出口竞争力。
小麦进出口增加,则与品种有关系,以较低价格向韩国等周边国家出口饲料用麦陈麦(主要是春小麦),从美国等国家进口优质硬粒小麦。根据中美达成的协议,中国加入WTO,中国将在五年内将农产品关税减至14.5%-15%,开放小麦等农产品进口,实施“关税比例配额制”。
到2006年,小麦配额应从200万吨增加到930万吨,私营部门最初应为10%。中国政府力主在世界贸易谈判中保留关税配额。
小麦是中国最重要的口粮之一,小麦产业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国内资源环境、粮食供求格局和国际贸易形势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中国人口众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将粮食安全问题摆在首位,明确提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方针是:“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战略目标是: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在"四化"同步和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为细化和落实中央提出的粮食安全新战略方针和目标,笔者对国内小麦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深入思考,认为小麦产业发展面临的6大突出问题需要关注和应对。
㈣ 小麦价格
2009年5月24日河南小麦价格市场最新动态及走势
河南南阳小麦价格较为稳定扬,面粉厂二等白麦收购价1780-1790元/吨,偏高价格1800元/吨左右;贸易商收购价约1760元/吨左右,与前两天价格基本持平。
今年新麦预计芒种后收割,当前小麦长势较好,质量二等以上,预计开秤价1700元/吨左右;去年6月初收割,开秤价1420元/吨,
河南郑州小麦价格较为稳定,贸易商二等白收购价1820元/吨左右,大型面粉厂收购价约1860-1870元/吨,小厂约1840元/吨左右,与前两天价格基本持平。
新麦约在6月1日开始收割,开秤价预计1840-1880元/吨,质量二等至三等;去年开秤价1520-1540元/吨,
河南信阳小麦和面粉价格稳定,贸易商二等白麦收购价格1760元/吨,面粉厂收购价格在1800元/吨左右,与前两天价格基本持平。特一粉出厂价2220元/吨、麦麸出厂价1400元/吨,价格稳定,不提次粉。面粉厂小麦库存量近100多万斤,约生产7-8天。
河南小麦市场价格全面上涨文章来源: 河南价格信息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06-09-20 进入九月中旬以来,关内地区制粉企业小麦需求明显增长,推动主产区小麦价格全面呈现坚挺态势,其中河南地区小麦价格涨势明显。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到9月15号,河南地区小麦收购总量已接近2000万吨,其中最低价小麦收购量超过1700万吨。由于河南地区最低价小麦收购数量庞大,农户家中商品小麦存量大幅减少,在近日小麦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河南地区商品小麦供应偏紧局面现已扩展至全省,各地用粮企业纷纷提价收购小麦,带动小麦价格全面上涨。目前河南中北部地区中等新麦进厂价格已达到1420-1460元/吨,南部地区新麦进厂价格达到1400-1430元/吨,较一周前上涨了20-30元/吨。在新麦价格上涨的同时,最近两周河南陈麦价格也上涨了20-60元/吨。南阳镇平地区06年普麦收购价1380元/吨,与前一周比涨20元/吨,开封地区06年二级普麦收购价1440-1460元/吨,与前一周比涨20-40元/吨,豫麦34收购价1480元/吨,与前一周比涨40元/吨;杞县地区06年普麦收购价1380元/吨,与前一周比涨20元/吨,浚县地区06年二级普麦收购价1460元/吨,与前一周比涨1460元/吨,与前一周比涨60元/吨,濮阳县地区06年三级普麦收购价1400元/吨,豫麦34收购价1440元/吨,与前一周比均上涨20元/吨,总体看来,河南大部分地区小麦价格上涨,仅一周时间上涨幅度在20-60元/吨。小麦上涨的主导因素为:1、双节来临,制粉需求增加;2、农民忙于秋收无暇售粮,同时市场小麦存量偏少,供应暂时不足;3、前期加工企业观望浓厚,原粮储备不足。但随着双节的临近,在制粉需求高涨告一段落之后,小麦市场价格将逐渐恢复平静。托市虽然结束,但在一段时间内,小麦市场仍将受托市政策影响,保持平稳向上局面。
㈤ 2006年的面粉价格走势如何谢了
全国小麦、面粉价格走势综述
发布时间:2006-11-20 13:03:15 文章来源:中华粮食网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
国家托市政策在小麦收购季节达到了保护农民种植小麦收益的目的,确保主产区在托市收购期间(7-9月份)小麦收购价格一直围绕最低收购价格震荡运行。同时,今年国家启动最低收购价政策使托市收购小麦数量达到了4200万吨,创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小麦收购的历史记录,形成较大的库存压力。托市完成后,市场人士一致认为,国家肯定会在近期对这批小麦采取定期举办竞价销售的处理方式,对后期市场形成庞大的供给压力,使10月份国内小麦市场走势一度陷入低迷震荡走势。但是在市场自由流通的小麦数量十分有限情况下,11月初国家在河南省、安徽省分别举办的50万吨最低收购价小麦的竞价交易中,虽然成交率很低,但底价却略高于收购价格,表明国家稳定市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小麦生产的决心,但小麦经营企业、面粉厂没有能够象往年那样在国家举办的小麦拍卖会中获取廉价货源,只有掉头转向流通市场抓取经营企业和农民手中存量不多的商品小麦,在前期面粉厂观望情况下原料库存很小,加上目前正值面粉厂生产旺季,在积极为抢占元旦、春节需求旺盛的市场作准备,竞争收购市场的有限小麦的同时,全国小麦主产区的干旱,进一步加重农民的惜售心理形势下,终于扭转了10月份部分地区价格回落和大部分地区价格震荡的阶段走势,在11月10-13日山东、河北价格大幅上涨,其他主产区小幅上涨,14日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快速补涨,形成了今年以来全国小麦市场价格的首次罕见的快速上涨局面。
一、当前全国小麦、面粉市场情况
山东地区小麦价格涨势迅速,普麦进厂价格突破1600元/吨。11月中旬山东地区小麦价格直线上升,山东青岛、潍坊、淄博、菏泽、临沂等地小麦价格上涨幅度在40-110元/吨,普麦进厂价格突破1600元/吨。日前,淄博地区普麦进厂价1600元/吨,上涨110元/吨,临沂地区三级普麦进厂价1600元/吨,潍坊地区06年三级普麦进厂价1620-1640元/吨,二级普麦进厂价1660元/吨,曹县地区06年普麦收购价1440元/吨,上涨了40元/吨,进厂价格在1540-1580元/吨之间,上涨幅度在40-110元/吨。山东东营粉厂普通小麦,优质小麦进厂价格均为1700元/吨,上涨幅度为100元/吨左右。德州地区普通小麦进厂价1540元/吨,上涨60元/吨,东明地区普通小麦进厂价1540元/吨,上涨70元/吨,济南地区普麦进厂价1580元/吨,上涨140元/吨,泰安地区三级普麦进厂价1520元/吨,上涨70元/吨,山东地区小麦价格上涨主要原因是国内面粉加工企业采购量加大,再加上河北一些大型面粉企业从山东地区采购,致使当地小麦供应紧张,小麦价格大幅上涨。
山东地区面粉价格大幅度上涨,在80-200元/吨。受目前市场上小麦供应量较紧张,面粉加工企业收购难度增大,部分制粉企业及经销商预期小麦价格将涨至1600元/吨,同时也开始提高了面粉出厂报价。目前山东地区小麦价格涨势明显,面粉价格也有所上涨。11月中旬初,山东德州地区超级特精粉出厂价2000元/吨,比前一周涨80元/吨,特精粉出厂价1840元/吨,与前一周持平,淄博地区特一粉出厂从2004元/吨,比前一周涨204元/吨,特二粉出厂价2000元/吨,比前一周涨200元/吨,标准粉出厂价1680元/吨,比前一周涨140元/吨。目前市场行情还处在上涨状态。预计后期小麦上涨幅度可能会有所减缓。
河北地区小麦价格上涨80-120元/吨。11月14日邯郸地区中等普麦进厂价1540元/吨,比前一周涨80-120元/吨,衡水地区普通小麦进厂价1560元/吨,比前一周涨120元/吨,廊坊地区06年普麦进厂价1580元/吨,比前一周涨80元/吨,邢台地区06年普麦进厂价1560元/吨,比前一周涨100元/吨,由于当地面粉加工企业近日加工量加大,对小麦需求量增加,但目前农户手中的存粮不多,促使小麦价格上涨。
河南地区小麦价格上涨幅度在80-100元/吨。新乡地区普通小麦进厂价1540元/吨,比前一周涨100元/吨;郑州地区普麦进厂价1520元/吨,比前一周涨80元/吨,漯河地区普麦进厂价1480元/吨,比前一周涨80元/吨,许昌地区普麦进厂价1500元/吨,比前一周涨80元/吨。受国内面粉加工企业采购量加大,小麦价格上涨。
江苏小麦价格上涨100-120元/吨。进入11月中旬,江苏小麦开始上涨,中旬初江苏全省混麦平均收购价格尚在1370元/吨,出库价1400元/吨,较上月底上涨40元/吨,批发价 1392元/吨,上扬15元/吨;全省红麦平均收购价格1380元/吨,略涨,出库价1444元/吨,上扬24元/吨,批发价1427元/吨,略涨。到了11月14日,江苏小麦收购价格上涨至1450元/吨,南京、盐城小麦进厂价格达到1520元/吨,较前期价格上涨120元/吨目前徐州价格较高,较大规模的面粉加工企业小麦收购价格在1520元/吨左右,小面粉厂的收购价格在1500元/吨左右,较前期上涨100元/吨,预计短期内还会维持在目前的价位,可能还会出现小幅上扬,但上涨空间不大。
江苏面粉价格稳略涨。特一粉全省平均出厂价1952元/吨,上扬15元/吨,批发价2020元/吨,上扬30元/吨,零售价2447元/吨,上扬30元/吨。特二粉全省平均出厂价1741元/吨,上扬5元/吨,批发价1804元/吨,上扬11元/ 吨,零售价2121元/吨,整体持平。
安徽小麦价格涨110元/吨。11月中旬初,安徽合肥普通中等小麦出库价1330元/吨,淮北1320元/吨,宿州1320元/吨,均与上周持平。但当前安徽全省普通小麦收购价1362元/吨,上涨10元/吨左右。其中灵璧市小麦市场价格较高,成交价格由前期的1380元/吨上涨到目前1450元/吨,上升了5.1%。灵璧南部小麦市场成交价格最高1460元/吨,灵璧中部小麦市场成交价格1450元/吨,灵璧北部市场小麦成交价格1440元/吨。至14日安徽小麦进厂价格普遍涨至1500元/吨,上涨110元/吨。因连年粮食丰收,近年来安徽国家粮食储备库紧张,许多粮食被存放在露天之下。目前该省首次大规模跨省粮食移库工作已于上周开始启动。12月底前,将有近6亿斤小麦从明光、天长、定远、凤阳和南谯等地28家收储企业95个站点调往四川、福建、北京、广西、山西等省。而目前各地普遍存在小麦供应紧张局势,看来是调控原因造成的。
湖北市场略涨。从应城地区面粉加工企业获悉,目前,本地产小麦进厂价在1400元/吨,而河南产混麦进厂价为1560元/斤, 由于本地小麦品质较差,因而在加工过程中必须配合使用河南小麦。面粉价格与前期持平,特一粉出厂价为1900元/吨,特二粉出厂价为1760元/吨。麸皮出厂价为1020- 1040/吨。
天津、北京小麦、面粉价格涨幅明显。天津小麦价格上涨了60元/吨,外地产小麦到厂价格由过去的1500元/吨涨至1550-1600元/吨,地产小麦由过去的1440元/吨涨至1520元/吨。天津市场中百姓认可的品牌利达中销售量最大的面粉批发价格每50斤上涨3元/吨,其他上涨1元/50斤;而零售价格基本上涨了3元/50斤。北京面粉堪称一日一价,目前只有雪花粉价格尚未启动,富强粉及标准粉价格均大幅上涨。上周初,河北五得利富强粉49.2元/袋,周末涨至53元/袋,今日价格54.5元/袋,同比上周涨幅11%。
沈阳市场面粉售价上涨走势延续。随着国内小麦价格的上涨,11月6日--11月12日沈阳市场面粉售价继续上涨。在批发领域,沈阳粮食批发市场面粉批发价格普遍上调,部分品牌面粉到货价格连连上涨,个别品牌面粉售价较前期上涨幅度普遍在2-3元/25kg左右。据市场内一些面粉经销商反映,个别外地品牌面粉到沈数量有限,运输趋于紧张,货源明显不足,部分面粉经销商的库存不足,个别经销商所经营的品牌面粉已经出现断货行情。在市内馒头房,前期送到价在47.50元/25kg左右,现在面粉送到价在51-53元/25kg左右,价格上调幅度较大。在零售领域,随着面粉批发价格的回调,沈城面粉零售市场随行就市,价格同步上涨,粮油经销网点面粉零售价格普遍上调5-6元/25kg。
二、国内小麦市场价格上涨原因
1、托市小麦拍卖价高激发市场看涨心理。11月3日,中储粮在合肥和郑州同时举行了最低收购价小麦第1次拍卖。其中,合肥计划拍卖50.25万吨,产地为江苏、安徽和湖北,实际成交6.78万吨,成交率13.49%。其中,白麦成交0.07万吨,红麦成交0.52万吨,混合麦成交6.19万吨。最高成交价1500元/吨,最低价1440元/吨,平均价1445元/吨。而郑州竞价销售国标三级混合小麦底价1440元/吨,国标三级白麦1500元/吨,按照2006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相邻等级之间等级差价为40元/吨,当日成交29565吨,成交最低价1480元/吨,最高价1484元/吨。成交均价1480.40元/吨,出库费用不高于30元/吨。虽然拍卖底价高于市场预期,交易商、面粉厂普遍抱观望态度,采购积极性不高,导致拍卖成交率偏低,但是此次拍卖底价均比拍卖前市场价格高出很多,这一价差为小麦价格提供了上涨空间。总之,此次拍卖底价定下小麦价格上涨走势的基调。
2、北方面粉消费逐渐进入旺季,市场终端需求放大。经销商、制粉企业在国家托市小麦拍卖中无功而返后,面粉厂因前期观望因素影响下小麦库存不多和生产量降低,造成国内整体面粉库存不大。同时全国市场需求放大,面粉经销商也加大了面粉采购,面粉厂对市场供给有限,开始积极入市收购农户手中尚有部分可出售的小麦,但托市收购农民手中余粮仅有产量的30-40%,加上以山东为主的小麦主产区气候干旱大大影响了小麦播种,农民惜售心理加重,多数地区面粉厂日收购量低于加工量,面粉厂不得在收购中抬高小麦价格竞争麦源。
3、北京、广西竞价采购是造成山东价格率先上涨的又一个主要原因。在8月30日5.8万吨天津地储小麦竞价采购活动中,曾一度扭转9月份山东小麦市场价格的震荡下降走势,使之出现小幅上扬行情。在竞价采购的2006年国产三等白色冬小麦底价为1520元/吨,最高成交价为1520元/吨,最低成交价为1500元/吨,平均成交价格1516元/吨。实现交易额0.88亿元。北京、广西同于11 月9 日分别竞价采购5万吨、4万吨今年产山东、河北和河南白色硬质冬小麦,不能不说是对近期小麦价格上涨的加速与促动。
4、不利于气候影响我国小麦生长。今年十月份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1℃,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其中西北地区大部、华北大部、黄淮、江淮、江南东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3-5℃;十月份东北西部、华北、黄淮大部、江淮北部、江南东部、华南东部及广西中东部等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五至九成。由于气温持续偏高、降水偏少,我国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干旱,其中河北南部、山东、广西旱情严重。山东农作物受旱面积已达4015万亩。持续干旱使山东各地农作物受旱面积迅速发展到4015万亩,其中重旱面积740万亩。干旱对小麦生长的影响非常突出。山东省已播种小麦绝大部分是造墒播种,苗情普遍欠佳。其中早播小麦由于受高温天气影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疯长现象,晚播小麦由于干旱少雨,出苗参差不齐,另有350多万亩小麦放弃播种。这些将直接影响明年山东夏粮产量。河南气温偏高致使小麦干旱加剧。10月份以来,河南气温偏高,无有效降雨,致使小麦干旱情况加剧。随着旱情的持续发展,河南省全省受旱面积达1262万亩。部分地段小麦生长速度过快,分蘖比常年早10天左右。少数地段缺苗断垄严重,有部分麦田虫害相当严重。另外,进入十一月份我国境内冷空气活动增多、势力增强,将使华北黄淮地区气温全面下降,对因十月份国内偏高气温而出现旺长的冬小麦面临冻害威胁,同时大风天气也使得土壤失墒严重,旱情加剧,不利于小麦安全越冬。受天气影响 陕西冬小麦将大减产。从陕西省专业气象台了解到,关中地区持续的高热天气除了给大家带来了炎热,还在农业方面产生了不好的影响。据了解,关中地区是冬小麦的广泛种植区,种植面积很大,按照冬小麦的生长规律,现在应该停止生长进入冬眠期,明年开春再继续生长,但现在的高热天气使地面温度很高,冬小麦全都在生长,有些地方的冬小麦甚至都拔节了,这样在冬小麦等到明年该生长的时候就长不起来了,产量必然会大量下降。所有的越冬作物在高热天气下都会有异常的表现,所以这段时间的天气反常对农作物的影响较大。
5、近期出口的小麦有一部分从山东装船,对当地市场心理产生了一定影响。最近一段时间粮食贸易企业在山东组织外贸货源,进而拉动了价格。
另外,11月15日山东储备小麦轮换竞价销售在山东以及全国小麦市场价格迅猛上涨带动下,成交最高价1635元/吨,最低价1570元/吨,均价1590元左右,全部成交,成交量45070吨,竞价较为踊跃。
笔者认为,国内近日产区小麦价格疯狂上涨更多源于心理因素的放大,从需求方表现急迫采购而供应方全面开始观望造成。同时小麦价格疯涨存在一定泡沫成分,后期小麦价格应该向最低价小麦的拍卖成交价格靠拢,高位价格回落难以避免。
总之,近期小麦市场价格在干旱、国家托市收购政策的宏观调控手段、社会加工企业因需求旺季急需大批量小麦、农户小麦可出售量明显下降惜售心理加重等综合因素影响下,出现了异常的、幅度较大的上涨。但是笔者认为,毕竟今年我国小麦总产增加,供需处于基本平衡,产量略有结余的状态,只不过是大量粮源被国家收购,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当市场小麦价格上涨过猛、过快,那么国家将会及时增加小麦出库量,缓解市场供给紧张之问题,所以,后期中储粮的出库政策决定我国今后市场小麦现货价格,目前上涨态势将会随着最低价收购的小麦出库而消除,同时在面粉企业需求得到满足后小麦价格将出现微弱的回落。
㈥ 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每年什么时候出
在农产品收储政策过渡的时期,2015年小麦收购的政策走向备受关注。据国家发改委10月16日消息,为保护农民利益,防止“谷贱伤农”,2015年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比较效益、国际市场价格和粮食产业发展等各方面因素,经国务院批准,2015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8元,保持2014年水平不变。
我国小麦市场2006年开始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从2008年至2014年国家已经连续7年提高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国标三等白麦收购价由2006年的0.72元/斤提高至2014年的1.18元/斤,调整幅度在0.03-0.11元/斤,累计提价幅度63.89%,这反映了国家在政策上稳幅提高农产品价格,保证农民种粮收益的导向。
㈦ 十年前小麦多少钱一斤
截止2021年,10年前的小麦7毛8毛钱一斤。
一月底国标中等质量小麦,市场平均收购价格在每公斤1.40元左右,比去年底平均每公斤1.38元上涨0.02元,企业普通小麦出库价格一般在每公斤1.46元到每公斤1.50元,与年初价格持平。
在四、五月份受流感影响,小麦价格涨势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而保持第一季度末每公斤1.41元的价位进入平稳态势。
影响小麦价格的因素
1、政策调控
在过麦之前的这几个月小麦市场是政策市,也就是说政策决定小麦价格走势,而市场力量其实很难对小麦价格造成大影响。而今年四月国家粮油交易中心出台两个政策,一是托市小麦拍卖底价上调了3分钱每斤,二是停拍托市小麦,使得小麦市场平衡被打破,也使得新小麦收购价格上涨。
2、替代需求
从去年玉米价格疯狂上涨,很多产区玉米价格涨到了历史高位,现阶段玉米价格仍然还处在高位,由于玉米价格较高,而小麦作为玉米的替代需求品,自然需求增大,使得小麦消耗量大,带动了小麦价格上涨,但小麦价格是缓慢上涨形式的,总体还是受玉米价格影响的。
㈧ 谁知道年前与年后稻谷的价钱趋势
稻谷的价钱趋势
11月下旬,国内小麦市场交易异常活跃,市场价格全面上涨。本旬全国粮食批发市场三等白小麦1646元/吨,比上期上涨3.02%;郑州市场三等小麦平均价为1615元/吨,比上期上涨2.22%。
本旬,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交易空前火爆。在投放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参会企业参会空前踊跃,本旬两次交易的成交率郑州分别是81.22%和94.37%,安徽分别是86.33和94.24%,与月初的20%左右相比,涨幅相当可观。在成交率不断提高的同时,成交价格也出现了一定幅度提高。以郑州市场为例,两次交易成交混合均价分别是1525.7和1527元/吨。尽管仅比月初的1494元/吨上涨2%左右,但这是在投放量迅速加大的基础上形成的,这足以说明此次小麦市场行情上涨势头的强劲。究其原因:首先,目前正值国内面粉消费旺季,面粉价格有所上涨,由于面粉加工企业目前小麦库存较低,无论产区,还是销区的加工企业采购积极性均出现明显提高。其次,农民手中小麦余粮较少,加之目前农民多以出售玉米等秋粮为主,市场小麦供应较为短缺。参与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销售,是目前面粉加工企业的采购小麦的主要渠道。第三,“买涨不买落”的心理因素导致在行情上涨时,企业的采购积极性会随之高涨。第四,国内整体物价水平上涨拉动、其他粮食品种以及油脂油料价格上涨幅度均高于小麦等因素,给小麦价格留下了上涨空间。但是,由于投放量持续增加,企业资金有限等因素的制约,小麦市场如此火爆的局面将会得到一定的缓解,前期涨幅过大的地区价格可能会有所回落。
玉米:需求不减价格继续上涨势头
11月下旬,国内玉米市场行情价格涨幅明显,旬末农民惜售心理开始缓解。本旬全国粮食批发市场二等玉米平均价为1661元/吨,比上期上涨3.55%;郑州市场二等玉米1685元/吨,与上期相比下跌5.98%。
本旬,国内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带动下游产品淀粉、酒精价格也大幅上涨,反过来进一步支持了玉米价格的上涨。目前,东北玉米收购仍以深加工企业为主,由于农民惜售,深加工企业原料库存紧张,本旬继续提价收购,以保证收购数量。华北黄淮地区玉米上市量增加,但由于收购主体竞争激烈,玉米价格继续上涨,深加工企业强劲的需求仍是价格上涨的关键。由于玉米价格上涨幅度大于小麦价格,近期小麦替代玉米的比例有所上升。
据悉,鉴于近期大幅上涨玉米价格,国家准备在南方主销区、养殖大省和冀鲁豫等第集中投放部分中央储备玉米,预计数量在200万吨以上。此外,经过此轮价格上涨,目前东北地区2006年库存玉米已实现了顺价销售,农发行决定限期收回贷款,促使企业加快销售库存玉米。旬末,华北黄淮地区农民惜售心理开始有所缓解,加之山东、河北陆续有东北玉米到货,价格明显低于当地产玉米价格。政策调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缓解市场供应压力,但目前农民惜售才是供求关系的主要矛盾,农民售粮心态的变化值得密切关注。预计短期内政策调控的作用,国内玉米价格上涨态势将会得到抑制,部分地区可能会有所回落。
稻米:国内稻米市场呈现“南强北弱”
11月下旬,国内稻米市场较为活跃,价格呈现“南强北弱”局面。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标一早籼米平均价格为2480元/吨,比上期上涨1.13%;标一晚籼米为2631元/吨,比上期上涨0.21%;标一粳米为3050元/吨,与上期持平。
本旬,最低收购价稻谷集中销售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每周一、二、四、五一周四天的网上挂牌交易,这种方式成交情况明显好于前期。目前,最低收购价稻谷仅余280万吨左右,且2005年中晚籼稻占到七成以上。分区域来看,江西、湖南两省已所剩无几。从当前小麦生产状况来看,这两个省份稻谷价格可能会是国内稻米价格上涨的领头羊。本旬,受玉米、小麦价格上涨的影响,南方稻米价格也有所上涨,尤其是江苏产粳稻米价格。但东北地区精到价格继续低迷。此外,据统计,截至11月25日,13个中晚籼稻主产省共收购2007年新产中晚籼稻1103.5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573.9万吨,占总收购量的52%,比上年同期减少167.7万吨。预计随着国内稻米消费旺季的到来,稻米市场行情,尤其是优质稻米价格将趋于强势,东北粳稻价格也有望止跌。
大豆:政策调控力度加大市场观望气氛加重
11月下旬,由于有消息称国家加大了海外采购力度以加强内国内大豆和豆油的供应,本旬初,现货市场在期货市场的带动下,主产区收购价出现振荡,后在外盘的支持下站稳并继续向上。本旬全国主要粮食批发市场三级大豆平均价为4284元/吨,与上期相比上涨2.3%;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三级大豆平均价为4500元/吨,与上期相比上涨5.89%。
本旬国内大豆市场现货价格基本保持稳定,市场整体购销量不高,观望情绪成为主流。主要原因是,期市的振荡使油厂和贸易商犹疑不决,加上担心后期国内可能增加进口数量,部分开始停收;而看好后市的豆农则继续囤豆惜售,不肯轻易出货。因此,油厂和贸易商从农民手中收豆的速度因此放慢。由于国家对粮油市场的调控,出于对走势不明的担心,主产区黑龙江的部分油厂开始暂停收购;而由于期现价差缩小,再加上运费及其他费用,在国产期货交割标准大豆的贸易上,部分贸易商利润出现大幅缩水,这对其出货积极性造成了极大打击。综合来看,充斥市场的观望心理造成了本旬国产大豆成交进度的迟缓,而这种情况在短时间内估计不易改观,预计近期国内大豆现货市场行情将呈整体平稳、局部小幅波动态势。
食用油:国内油脂油料市场继续保持强势
11月下旬,受国家将增加食用油供应消息面的影响,本旬初期国内油价出现短时回调,后继续上涨。全国主要粮食批发市场二级豆油平均价格为10450元/吨,与上期相比上涨2.16%;二级菜籽油平均价为10149元/吨,与上期相比上涨0.66%;二级花生油平均价为17000元/吨,与上期基本持平。
本旬国内豆油市场表现相对坚挺,受外围期货市场提振以及国内大豆整体供应仍偏紧的影响,价格较上周略有反弹,但是调整压力则逐步加大。市场整体需求仍不理想,特别是宏观调控压力的加大令市场持续观望,短期内市场仍有进一步震荡趋弱要求。
本旬,由于菜籽供应有限且进口菜籽成本易上难下,加之随着温度下降,棕油等低价油难以掺兑,菜油市场需求有望稳步增加,因此,虽受国家调控,增加豆油的供应量以平抑油价,菜油有小幅回落的可能,但从供需面来看,菜油市场支撑强劲,后市其坚挺运行态势仍将延续。
本旬马来西亚毛棕榈油期货市场因缺乏基本面消息支撑而冲高回落,并有效跌破了3000令吉大关。受此影响国内的棕榈油现货市场也因需求不足影响而全面下跌,目前主要港口现货价格保持在8600-8900元之间,由于经销商手中均有一定库存需要消化,多数以退市观望为主,短期内市场仍将以震荡趋弱为主。
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交易价格
2007年11月下旬单位:元/吨
品种等级本期平均价上期平均价本期与上期比%
白小麦(普通)31615.001580.002.22%
黄玉米21685.001590.005.98%
大豆(油脂业)34500.004250.005.89%
豆粕二级3950.003750.005.34%
花生仁29000.008400.007.15%
早粳米标一3050.003030.000.67%
早籼米标一2535.002510.001.00%
绿豆(杂)27050.006570.007.31%
注:以上价格均为卖方火车板交货价格,包装另计。表中白小麦为符合GB1351-1999标准的小麦。
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平均交易价格
2007年11月下旬单位:元/吨
品种等级全国
本期平均价上期平均价比上期%
白小麦(普通)31646.431598.263.02%
黄玉米21661.251604.363.55%
大豆34284.444188.332.30%
花生仁286808153.336.46%
菜籽油二级10148.8510083.040.66%
豆油二级10450102302.16%
花生油二级1700017000平
粳米标一3050.003050.00平
早籼米标一2479.672452.111.13%
晚籼米标一2631.42625.960.21%
注:以上价格均为卖方火车板交货价格,包装另计。
一句话消息
1.为应对近期食用油价格大幅上涨,甘肃省粮食局将于12月18日在省粮油批发市场公开销售省级储备食用油200万公斤,每家企业限购200吨。据该省粮食局的粮油价格监测周报显示,到11月19日,全省四级菜子油批发均价每百公斤为593.79元,比上周上涨33.43元;全省四级菜子油零售均价每百公斤为628.5元,比上周上涨35元。另据了解,我国其它部分省份在春节前后也将有部分储备油投放市场。
2.2008年豆油、棕榈油、菜子油进口资质审核工作将于近日启动,继续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中国植物油行业协会和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联合组成的植物油进口协调组负责。进口企业2006、2007年已经取得的进口资质,2008年继续有效,不用再申请。
3.油世界11月27日指出,2007/2008年度全球豆油产量为3952万吨,将低于同期的消费量4002万吨,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由于2007/2008年度全球豆油供不应求的状况将使得全球豆油库存降至363万吨,而上一年度期末库存为411万吨。此前,该刊物对2006/2007年度全球豆油的产量及消费量预估分别为3675万吨和3665万吨。07/08年度全球豆油市场将供不应求。
4.国家为保障市场小麦供应,充分满足企业用粮需要,根据目前托市小麦销售情况,计划12月5日(周三)竞价销售的第52批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销售数量由250万吨调整到350万吨,国家临时存储进口小麦销售数量仍维持20万吨不变。其中: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含有关会场)竞价销售最低收购价小麦180万吨(河北、湖北两省2006年小麦80万吨,江苏、安徽、山东三省2007年小麦100万吨)、国家临时存储进口小麦14万吨;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竞价销售河南2006年最低收购价小麦170万吨、国家临时存储进口小麦6万吨。因此次交易数量较大,交易时间预计在周三、周四两天进行。
5.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中国10月份进口大豆2,845,430吨,同比提高27.3%。主要从阿根廷进口了1,022,745吨,从巴西进口了1,011,674吨,从美国进口了769,936吨,从乌拉圭进口了37,991吨,从加拿大进口了3,083吨。2007年1至10月份进口了24,540,411吨,同比提高4.5%。另据统计,中国10月份大豆出口量为11,479吨,同比降低44.3%。目的地主要是日本(4,122吨),韩国(3,682吨),越南(1,502吨),香港(673吨),美国(621吨),朝鲜(196吨)。2007年1至10月份出口了376,048吨,同比提高28.9%。
6.最低收购价小麦第51次竞价销售交易会于2007年11月28日在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河北、江苏、山东、湖北设分市场)成功举行。此次交易会计划拍卖数量为126.47万吨,实际成交119.18万吨,总成交比率94.24%。其中:06年白小麦成交36.22万吨,成交比率90.87%,成交均价1598元/吨;07年白小麦成交13.60万吨,成交比率97%,成交均价1590元/吨;06年红小麦成交1.11万吨,成交比率100%,成交均价1530元/吨;07年红小麦成交1.54万吨,成交比率100%,成交均价1494元/吨;06年混合麦成交37.05万吨,成交比率93.87%,成交均价1491元/吨;07年混合麦成交29.66万吨,成交比率97.34%,成交均价1552元/吨
7.安徽此次计划销售35.49万吨,成交33.43万吨,总成交率94.20%。其中:06年混合麦成交19.38万吨,成交比率100%,最高成交价1580元/吨;最低成交价1440元/吨,成交均价1507元/吨;06年白小麦成交2.07万吨,成交比率67.65%,最高成交价1680元/吨,最低成交价1500元/吨,成交均价1560元/吨;06年红小麦成交1.11万吨,成交比率100%,均以1530元/吨成交。07年混合麦成交9.33万吨,成交比率91.11%,最高成交价1560元/吨;最低成交价1440元/吨,成交均价1496元/吨;07年白小麦全部流拍;07年红小麦成交1.54万吨,成交比率100%,最高成交价1530元/吨,最低成交价1440元/吨,成交均价1494元/吨。
8.山东本次交易会计划销售12.20万吨,全部成交。其中:06年混合麦成交0.63万吨,最高成交价1570元/吨,最低成交价1490元/吨,成交均价1570元/吨;06年白小麦成交2.93万吨,最高成交价1590元/吨,最低成交价1560元/吨,成交均价1568元/吨;07年混合麦成交1.06万吨,最高成交价1600元/吨,最低成交价1590元/吨,成交均价1590元/吨;07年白小麦成交7.58万吨,最高成交价1750元/吨,最低成交价1550元/吨,成交均价1593元/吨。
9.湖北计划销售19.46万吨,均为混合麦,成交17.04万吨,成交比率87.56%,最高成交价1580元/吨,最低成交价1420元/吨,成交均价1471元/吨。
10.河北小麦交易结束,本次交易会计划销售33.87万吨,实际成交31.22万吨,成交比率92.18%。其中:白小麦成交31.22万吨,最高成交价1710元/吨,最低成交价1500元/吨,成交均价1603元/吨;混合麦全部流拍。
11.江苏本次交易会计划销售25.45万吨,均为07年小麦,实际成交25.19%,成交比率98.98%。其中:混合麦成交19.17万吨,全部成交,最高成交价1710元/吨,最低成交价1440元/吨,成交均价1578元/吨;白小麦成交6.02万吨,最高成交价1630元/吨,最低成交价1540元/吨,成交均价1587元/吨。
12.28日河南最低收购价小麦、进口小麦拍卖成交结果,计划销售119.85万吨,实际成交113.1万吨,成交率94.37%,最高成交价1780元/吨,最低成交价1400元/吨,成交均价1527元/吨。
13.国家将在销区、养殖大省等地投放中央储备玉米.据悉,今年国内玉米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但由于天气原因,玉米脱粒晚于常年,造成短期性供求偏紧,价格上涨。为了满足国内饲料需求,稳定玉米价格,近日国家将指令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在南方主要销区、养殖大省和冀鲁豫等地集中投放部分中央储备玉米。有关人士预计此次投放数量将在200万吨以上。另据反映,近期国内玉米价格上涨,东北地区粮食企业库存2006年产玉米已经实现顺价销售。农发行即将出台新措施,要求贷款企业加快库存玉米销售,限期回收贷款。
托市麦竞销火暴面粉市场“笼罩”观望气氛
11月初,因小麦价格持续上涨,提振了面粉价格走高,但是,随着近期国家最低收购价小麦大量投入市场竞价销售,面粉经销商也对后市持观望态度,密切关注原粮价格行情,不再盲目“签单”。
据中华粮网信息显示,11月中旬主产区面粉价格略有上涨,进入下旬则基本保持稳定。目前,河北金沙河特一粉出厂价2200元/吨,半月前为2120元/吨;河南海嘉神象特一粉出厂价连续十多天稳定在2320元/吨,前期为2240元/吨;山东恒丰特一粉出厂价两周前上涨了40元后,一直维持2280元/吨。
分析原因:一方面,虽然当前小麦市场收购难度加大,但同时托市小麦竞价销售持续火暴,使小麦市场供应压力得到一定缓解。11月28日全国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交易计划销售量246.32万吨,比上周增加约80万吨,实际成交量232.28万吨,总成交比率94.3%。充足的市场供给,给用粮企业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为迎接元旦、春节面粉消费旺季,一些面粉经销商前期已签下的大量订单,还没有完全履约。看到原粮价格涨势受到政策调控影响,面粉经销商不再看涨后市,于是纷纷持观望态度。山东发达面粉销售负责人高经理介绍,最近虽然每天销售量仍有几百吨,但是远没有月初的订货量大,经销商比面粉加工企业“更关心”小麦价格走势,目前大家都在观望,看小麦行情给后市面粉“定价”。
据悉,因小麦市场竞价销售持续火暴,国家仍将加大市场供给力度,将于12月5日举行的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交易会,计划销售量已由原定的250万吨增加到了350万吨,其中河南170万吨,安徽市场180万吨。
随着国家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交易计划销售数量连续大幅增加,小麦市场价格强劲涨势将得到抑制,面粉价格上涨有一定的压力。但是,随着元旦、春节消费旺季逐渐到来,市场需求将增加,也对面价有所支撑,面粉价格大幅波动的可能性不会太大。(来源:中华粮网)
面粉提价引发方便面再度涨价
信息时报11月28日报道,近日面粉涨价一成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部分挂面、方便面等商品的价格下月起将上涨。广州已有个别超市收到了统一方面的提价通知,称桶装面将涨价0.3元/盒。据悉,这是继7月底因棕榈油涨价而上调售价以来,方便面企业的第二次集体涨价。
统一桶装面拟下月提价
昨日上午,记者走访了广州市内部分商超机构,发现包括康师傅、统一、今麦郎等品牌在内的方便面仍维持7月底八月初的价格水平。不过,好又多超市南洲店内的工作人员却向记者透露,下个月,上述品牌方便面的零售价将有小幅变动。
随后,记者又从一家名为“利客隆”的社区型超市处获悉,该超市已收到统一方面的提价通知书。通知书明示:下个月起,12杯装的统一桶装方便面每箱将提价3~4元(即每盒桶装方便面涨价0.3元),袋装方便面则暂不提价。记者留意到,统一本轮提价将成为其今年下半年以来发起的第三波涨价。此前,在今年6月份,统一公司已对1元左右的平价面好劲道系列产品进行了第一波调价,平均涨幅达20%;在8、9月份,则进行了第二波的调价行动,对象是1.5元/包以上的高价面,平均上调幅度为13%.利客隆负责人担心,在统一等大品牌提价之后,其它品牌方便面届时也会跟风而动,因为“以前就有过先例”。
面粉涨价引发本轮提价
7月底方便面集体涨价缘于棕榈油价格上扬,业内人士指出,引发新一轮方便面涨价的主因则是面粉涨价。市内一家大型食品企业负责人介绍说,面粉下半年比上半年上涨了10%,仅这个月就比上个月的价格上涨了5%.而记者从白云山农批粮油市场了解到的数据亦显示,上月25日还卖2.14元/公斤的标面粉,昨日报价已经飙升到了2.75元/公斤,涨幅达到28.5%.
“近期的面粉、食用油价格上涨,确实对我们方便面企业的影响很大,但是是否涨价还要再做研究。”昨日下午,记者采访从广州康师傅、统一企业、华龙日清等方便面企业处得到的都是这种含糊其辞的答复。广州康师傅有关负责人称,到目前为止,他们方便面的价格仍然维持今年8月提价后的价,至于近期是否会再次提价,他们将等待总部的通知。统一企业负责方便面的一位工作人员则称,近期面粉、食用油价格上涨,可能牵涉到他们方便面。而华龙日清也表示,需要进一步核实才能告知。(来源:信息时报)
农民惜售较重新季玉米收购市场价扬量稀
11月下旬以来,国内玉米价格继续延续10月末以来的反季上扬态势,无论产销区玉米价格均有一定涨幅,特别是关内产区及南方销区玉米价格不断创出历史新高目前,产区新季玉米收购市场较为清淡,尽管收购主体竞相提价,但收购数量仍显稀少,情况很不理想,甚至部分企业因原料短缺或亏损被迫停产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除了暖冬天气影响新玉米上市、企业收购态度较为谨慎等因素影响以外,农民惜售心理较重一直成为新粮上市以来主导价格走势的关键因素。下面笔者将结合近期国内产销区玉米行情变化情况作以简要分析。
种植成本高涨变现需求较低,农民对玉米价格有较高期待
今年以来,随着原油价格的大幅攀升,柴油、化肥等农资价格也出现相当幅度的上涨,同时种子、农药价格也同比大幅增长。据有关部门调查资料显示,与往年相比,2007年玉米种植人工成本增幅相当大。在春播时各类农资价格上涨趋势明显,其中种子价格涨幅在10%左右,农药平均涨幅在15%以上,个别农药甚至超出两倍。预计2007年玉米种植成本将提高272元/公顷,其中燃油费增加220元,占玉米生产成本增加量的80.9%。同时不少农民租地费用也是水涨船高,据了解,黑龙江省玉米每亩租地费用已经涨至200多元。玉米种植成本提升使得农民对玉米价格有了较高的期待。同时,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支持下,农民的负担大幅减轻,收入增加,使得农民变现需求大大降低。加之由于上一年度玉米价格出现反季节上涨走势使先卖者吃亏,所以农民现观望者居多,不急于出手。
周边农产品价格及物价上涨,加重农民玉米价格看涨预期
今年秋粮上市以来,东北地区新大豆、花生、高粱价格普遍上涨,当前价位与上市之初相比,上涨幅度普遍超过100元/吨,农民认为玉米价格也会上涨,待价而沽。其中受大豆减产、油脂需求旺盛的影响,今年大豆收购价格已经创下历史记录,目前产区大豆收购价格高达2.2元/斤,且仍有继续上涨的势头。在此背景下,农民对玉米价格也出现了较高的预期。一方面,虽然今年大豆价格高涨,但是由于大豆单产的下滑,每亩大豆收益并没有显着的提高,种植大豆的收益与往年持平或者略有增加,不少农民就把增收的希望寄托于玉米的收购价格上。另一方面,尽管玉米遭遇旱灾,但受种植面积的影响,玉米的产量并没有大幅减少,同时质量却是近几年较好的,农民在看到大豆价格走高的同时,也希望质量好的玉米卖个好价钱。另外,今年以来,国内农副产品鸡蛋、肉类价格大幅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明显。近日,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2%,全年将达4.5%。同时,原油、有色金属、证券、期货等市场价格都有较大幅度上升,在这种背景下,农民认为玉米价格也会相应上涨。
㈨ 2006年小麦后期价格
据我所知,我们湖北的小麦在下滑的局势。原因大概是原因:一是是进入春季,鄂北风调雨顺,小麦长势好于往年,丰收概率增加,充足粮源,更使人们对后市小麦价格缺乏信心。二是鄂北储备企业加大了小麦轮换力度。因储备小麦质量好于非储备小麦,加之储备小麦拍卖价格较低,因而加工企业把轮换储备小麦作为采购重点,非储备小麦自然滞销。三是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出库量逐步加大。 据统计,当地国有粮食经营企业仅本旬小麦的出库量几乎占到3月末库存的一半,从而使得当地小麦市场更是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