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房价信息 » 伏荷散功效价格多少

伏荷散功效价格多少

发布时间: 2022-09-04 11:42:23

① 马齿苋有什么功效

1、营养

马齿苋含有丰富的二羟乙胺、苹果酸、葡萄糖、钙、磷、铁以及维生素E、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马齿苋在营养上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它的ω—3脂肪酸含量高于任何植物。ω—3脂肪酸能抑制人体对胆固酸的吸收,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改善血管壁弹性,对防治心血管疾病很有利。

② 苍耳子是药材吗有何功效

苍耳子是一种中药材中文别名 :老苍子、葈耳、苍刺头、毛苍子、痴头猛、羊带归呆耳,亦名胡、常思、苍耳、卷耳、爵耳、猪耳、耳、地葵、羊负来、道人头、进贤菜、喝起草、野茄、缣丝草。【功用主治】
苍耳子:散风除湿,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渊流涕,风疹瘙痒,湿痹拘挛。
苍耳草:子宫出血,深部脓肿,麻风,皮肤湿疹。
【用法与用量】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宜 忌】血虚之头痛、痹痛忌服。【药方选录】
①治诸风眩晕,或头脑攻痛:苍耳仁三两,天麻、白菊花各三钱。(《本草汇言》)
②除风湿痹,四肢拘挛:苍耳子三两。捣末,以水一升半,煎取七合,去滓呷。(《食医心镜》)
③治大麻风:苍术一斤,苍耳子三两。各为末,米饭为丸,如梧子大。日三服,每服二钱。忌房事三月。(《洞天奥旨》)
④治疥癞,消风散毒:苍耳子炒蚬肉食。(《生草药性备要》)
⑤治妇人风瘙瘾疹,身痒不止:苍耳花、叶、子等分,捣细罗为末。每服以豆淋酒调下二钱。(《圣惠方》)
⑥治鼻流浊涕不止:辛夷半两,苍耳子二钱半,香白芷一两,薄荷叶半钱。上并晒干,为细末。每服二钱,用葱、茶清食后调服。(《济生方》苍耳散)
⑦治目睹、耳鸣:苍耳子半分。捣烂,以水二升,绞滤取汁,和粳米半两煮粥食之,或作散煎服。(《圣惠方》苍耳子粥)
⑧治牙疼:苍耳子五升,以水一斗,煮取五升,热含之,疼则吐,吐复含。无子,茎、叶皆得用之。(《千金翼方》)
⑨治疔疮恶毒:苍耳子五钱。微炒为末,黄酒冲服;并用鸡子清涂患处,疔根拔出。(《经验广集》苍耳酒)
【临床应用】
①治疗腰腿痛
将苍耳子制成30%针剂,每次用2~4毫升于痛点注射,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用于腰部扭伤、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肥大性腰椎炎、腰椎隐裂等引起的腰腿痛计163例,总有效率达89%。奏效快者1次注射后即减轻,一般3~5次奏效。对急性腰部扭伤或腰肌苈损疗效较好;对由于骶椎隐裂及肥大性腰椎炎所致的腰痛,疗效不稳定。
②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
用药后多数患者症状消失或改善,或发作减少。鼻腔粘膜除少数由苍白变为轻度充血外,多数未发现明显变化。用法:苍耳子焙成深棕色后研粉,每次3~5克,日服3次,连服2周。或将粉末与蜂蜜混合制成丸剂(每丸含药粉3克),每次1~2丸,日服3次,连服2周,必要时可服3周至2个月。亦可将药粉用酒精浸提制成片剂(每片相当于原生药1.5克左右),每服2片,每日3次,连服2周左右。少数患者服药后有轻度腹泻、腹胀痛,以及轻微头痛、全身无力等。
③治疗慢性鼻炎
取苍耳子30~40个,轻轻捶破,放入清洁小铝杯中,加麻油1两,文火煮开,去苍耳,待冷后,倾入小瓶中备用。用时以棉签饱蘸药油涂鼻腔,每日2~3次,两周为一疗程。治疗207例,除3例无效、12例未坚持用药外,余均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随访时间最长的已达3年,未见复发。
④治疗疟疾
鲜苍耳子3两,洗净捣烂,加水煎15分钟,去渣,打入鸡蛋2~3个于药液内煮熟。于疟疾发作前将蛋与药液一次服下。如1次未愈,可按上法再服。
⑤治疗腮腺炎
苍耳子加水煎服,每日4次,连服3天。新生儿每天1钱,1~2岁1.5钱,以后每大2岁增加1.5钱,14岁以上1~1.5两。一般轻症服2~3天即可,重症可配合苍耳草叶捣敷患处。有合并症者宜配合其它疗法处理
⑥治疗下肢溃疡
苍耳子炒黄研末2~4两,生猪板油4~6两,共捣如糊状。用时先用石灰水(石灰1斤,加开水8斤冲泡,静置1小时吸取上清液)洗净创面,揩干后涂上药膏,外用绷带包扎。冬季5~7天;夏季3天更换敷料 【警告、毒性】此草药有剧烈的毒性,不可以自己随便作为药用,必须严格遵照医嘱。
我国北方某些地区,偶有误食苍耳子或苍耳子芽而引起中毒者。服苍耳子有生吃的,有炒熟或煮热的,也有、水煮后喝汤的。服食量最少的仅5~6粒(儿童),多的达3000克;服苍耳子芽50~2000克不等。中毒反应轻重不一。一般有头晕、头痛、懒动、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发热、颜面潮红、结膜充血、荨麻疹等;严重者可出现烦躁不安或终日昏沉嗜睡,进而昏迷、抽搐,心动过缓,血压升高,黄疸,肝肿大,肝功能损害,出血,尿常规改变或少尿,眼睑浮肿等。乃因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肝脏、肾脏损害所致。中毒者如能及时而有效的进行救治,大多能迅速恢复。少数中毒严重或抢救不及时者,可因肝细胞大量坏死而致肝昏迷,以及肾功能衰竭或呼吸衰竭而死亡。
苍耳中毒的潜伏期因食入物不同而异,一般为2~3天,快者4小时即发病。例如,直接吃生苍耳子者食后4~8小时发病,食苍耳子饼者10~24小时发病,食幼苗者,1~5天发病。
解毒方法:
1.无胃肠道出血时,可催吐,用1:5000高锰酸钾液洗胃,内服硫酸镁导泻,若服大量超过4小时者,应及早用1%~2%食盐水作高位灌肠。
2.静脉滴注5%葡萄糖生理盐水,并大量饮糖水。如有心力衰竭、肺水肿及尿闭者应限制输液量。
3.有出血时给以维生素K等止血剂,必要时输血。
4.肝脏明显损害时,可给激素及维生素B1、B12、C等保肝药物。在治疗期间暂禁脂肪类食物,其他对症治疗。
5.甘草30g、绿豆120g,煎汤内服。
6.板蓝根120g,水煎分2次早晚服。
7.芦根60g,绿豆30g,金银花15g,葛花9g,甘草9g,水煎2次,合并一起,每日早晚分服,连服3~6剂。
8.有肠胃道出血症状时,用甘草30g,远志9g,沙参15g,血余炭9g,三七粉1.5g(冲服),水煎2次,合并一起,每4小时1次,2次服完,连服2~6剂。
9.针灸
(1)解毒:取曲池、三阴交。
(2)牙关紧闭:取颊车、合谷。
(3)呕吐、腹痛取中脘、内关、足三里。
(4)昏迷:取人中、承浆。
(5)呼吸困难:取内关。
预 防:
1.不可与猪肉共食。
2.不宜做苍耳饼吃,更不得随意生食嫩叶或果实。
3.严格掌握剂量,按医嘱服用。

③ 辛凉解表药有哪些功效

辛凉解表药:葛根:4.5~9克。可以解肌表的热,升清气。动物实验可增加脑及冠状运行血流量,故亦用于脑供血不足与心绞痛。

薄荷:3~6克。用于外感风热初起,常与荆芥同用,力能发散,宜用于无汗而头痛剧烈。因为有挥发性,与他药同煎时要后放。

豆豉:9~12克。用于外感初起,疏散伏邪,着重于退热,除胸中烦闷。

浮萍:2.4~4.5克。能发汗利水,透风疹丹毒。

④ 紫苏梗的功效

在市场上看到的紫苏梗,这种中药材药用功效很出色,而且食用方法也有多种,下面会带大家一起了解这些专业知识。




3.紫苏茶,由于紫苏具有发汗和松弛的效果,当患上风寒感冒、咳嗽、疼痛时,喝上一杯暖乎乎的紫苏茶能有效缓解症状;当感到有压力、身心疲惫时,冲泡一杯紫苏茶,它特殊的香味能让人轻松、镇静。这种特殊的香味其实来源于紫苏醛,它与紫苏油都有补充血液营养、提高血糖含量的作用,可以减轻贫血,让身体恢复活力。



【选方】①治伤寒胸中痞满,心腹气滞,不思饮食:紫苏茎(锉)一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二两,赤茯苓(去黑皮)一两半,大腹皮(锉)、旋覆花各一两,半夏(汤洗七遍,焙)半两。上六味,细切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一分(拍碎),枣三枚(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渣,温服。(《圣济总录》苏橘汤)



②治水肿:紫苏梗八钱,大蒜根三钱,老姜皮五钱,冬瓜皮五钱。水煎服。



食用禁忌



一般来说,需要注意,紫苏里含有大量草酸,所以不宜过多长期服用,容易上火。另外,气虚体弱的人群最好还是不要服用。



⑤ 伏荷散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赤小豆、薏苡仁、山药、芡实、鸡内金、砂仁、茯苓、菊花、槐花、显脉旋覆花(小黑药)、金银花、菊苣、百合、荷叶、马齿笕、葛根、玉竹、百合、白扁豆、桑叶 根据《和剂局方》中的参苓白术散经过严格筛选试验加减而成,是古代去湿名方。

⑥ 喝伏荷散有发晕的象吗现

可能会,这是药品的副作用

⑦ 颈部淋巴结结核怎样治疗

【概述】颈部淋巴结结核是结核杆菌经口腔、龋齿或扁桃体侵入,经淋巴管累及颈淋巴结引起病变,少数继发于肺或支气管的结核病变,但只在人的抗病能力低下时发病。结核杆菌侵及淋巴结皮层窦内形成若干结核结节,继之结节相互融合增大,并逐渐向淋巴中央蔓延,可波及整个淋巴结,受累淋巴结明显增大。炎症常累及淋巴包膜,出现淋巴结周围炎,易与相邻的淋巴结及其他软组织发生粘连。肿大的淋巴结可因结缔组织增生而成纤维化,但多数发生干酪样变性、坏死及液化而形成寒性脓肿。脓肿或穿通,彼此融合,或向外溃破,形成瘘管和溃疡。
中医学将本病称为“瘰疬”,是发生于颈项部腋间淋巴结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因其结块成串,累累如串珠之状,故谓之瘰病,俗称“老鼠疮”、“疬子颈”。一般认为小者为瘰,大者为疬;推之活动者为瘰为气,推之不动者为疬为血,所以又有气瘰、血疬。
中医认为,本病常因忧思忿怒,肝气郁结,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气滞痰凝,阻于经脉,结于颈项而成。痰湿日久化热,或肝郁化火,下烁肾阴,热盛肉腐而成脓,破溃成疮,脓水淋漓,耗伤气血阴津,渐成虚症。亦可因肺肾阴亏,以致阴虚火旺,肺津不能输布,灼津为痰,痰火凝结,结于颈项所致。
【治疗】1.初起(结节型)
1.1外感风毒证【症状】本证发作较急,属瘰疬中表证、实证。表现为颈项两侧结核,一二枚或更多,初起肿势宣浮,皮色不变,继而转红,灼热,压之疼痛。伴恶寒发热,舌质红,苔白腻,脉浮数或浮滑。【方一】防风羌活汤【来源】《医宗金鉴》【组成】防风3克,羌活3克,升麻3克,川芎3克,牛蒡子3克,黄芩3克,薄荷3克,昆布3克,海藻3克,夏枯草6克,酒僵蚕6克,甘草3克,连翘6克。
【功效】清热疏风,行气活血,软坚散结。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防风、羌活、薄荷、升麻、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通窍;黄芩、夏枯草、连翘清热解毒散结;僵蚕解毒化痰散结;川芎行气活血;海藻、昆布化痰软坚散结;甘草解毒而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疏风,行气活血,化痰软坚散结之功。
【按语】本方治疗气滞血瘀之证。临证可酌加赤芍、姜黄、郁金、桃仁、红花、香附等增强行气祛瘀之力。【方二】牛蒡解肌汤【来源】《疡科心得集》【组成】薄荷6克,荆芥6克,连翘10克,山栀10克,丹皮10克,玄参10克,牛蒡子10克,夏枯草12克,石斛12克。
【功效】疏风清热,化痰消肿。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牛蒡子、荆芥、薄荷疏散风热,解毒散结;连翘、夏枯草、山栀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丹皮、玄参、石斛滋阴清热,凉血散瘀;诸药合用,共奏疏风清热,化痰消肿之功。
【按语】热甚者,加黄芩、生石膏;便秘,加瓜蒌仁、莱菔子;成脓后,加穿山甲、皂刺。对痈肿无肝火偏旺、阴津内伤之证者,夏枯草、玄参、石斛皆宜慎用。
1.2外感热毒证【症状】伴发热烦燥,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方一】柴胡葛根汤【来源】《外科正宗》【组成】柴胡3克,天花粉3克,葛根3克,黄芩3克,桔梗3克,连翘3克,牛蒡子3克,石膏3克,升麻1克,甘草1.5克。
【功效】疏风清热,散结消肿。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柴胡、葛根疏风清热;石膏、黄芩、升麻、连翘清热解毒;牛蒡子、桔梗、甘草清热利咽;天花粉清热生津,解毒消肿。
【按语】本方常用来治疗痄腮属温毒在表者,以微发热恶寒,腮部肿胀、疼痛、边缘不清,触之痛甚,咀嚼不便,舌红,苔薄白薄黄,脉滑数为辨证要点。纳差食少者,加山楂、神曲。
1.3外感气毒证【症状】外感四时杀厉不正之气,聚成肿块,宣发暴肿,色红皮热,身寒热,头痛项强,四肢不舒,脉弦数。【方一】连翘败毒散【来源】《伤寒全生集》【组成】连翘9克,山栀9克,黄芩9克,玄参12克,薄荷5克,防风5克,桔梗5克,升麻5克,川芎6克,柴胡6克,牛蒡子6克,当归、羌活各8克,芍药10克,红花各6克。
【功效】疏散风热,清热解毒。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防风、桔梗、薄荷、升麻、牛蒡子、柴胡、羌活疏散风热,宣肺通窍;连翘、黄芩、山栀、玄参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当归、芍药、川芎、红花养血活血,消肿止痛。
【按语】本方适用于伤寒汗下不彻,邪结耳下硬肿。【方二】舒肝溃坚汤【来源】《医宗金鉴》【组成】夏枯草6克,僵蚕6克,香附5克,石决明5克,当归3克,白芍3克,陈皮3克,柴胡3克,川芎3克,穿山甲3克,灯心草3克,红花2克,姜黄2克,生甘草2克。
【功效】疏肝解郁,化痰溃坚。
【用法】水煎服,饭前温服。
【方解】本方香附、陈皮、柴胡疏肝理气,调理肝脾;当归、白芍、川芎、红花养血活血,消肿止痛;夏枯草、石决明、僵蚕、灯心清肝化痰,散结消肿;穿山甲、姜黄破血通经,溃煎止痛;生甘草解毒调药。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解郁,化痰溃坚之功。
【按语】本方治疗瘰疬、乳痨、乳癖属肝郁血瘀,痰火凝结者。临床可根据病情适当加减。
1.4肝郁痰凝证【症状】本证主因内伤所致,表现为颈项两侧肿块,结核大小不定,皮色如常不痛,质中偏硬,推之可动,伴胸闷胁胀,口苦,纳食不香,舌苔薄白,脉弦或弦滑。【方一】①逍遥散合②二陈汤【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炙甘草15克,当归30克,茯苓30克,芍药30克,白术30克,柴胡30克,半夏15克,橘红15克。
【功效】舒肝解郁,化痰散结。
【用法】为末,每次6克,加烧生姜1块、薄荷少许,水煎去渣热服,不拘时。
【方解】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并可以作为肝经引经药;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当归养血和血;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气;薄荷、生姜辛散达郁;方中半夏、橘红理气燥湿祛痰。
【按语】肝郁气滞甚者,加香附、陈皮;血虚甚者,加熟地。【方二】消瘰丸【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组成】煅牡蛎300克,生黄芪120克,三棱60克,莪术60克,朱血竭30克,生明乳香30克,生明没药30克,龙胆草60克,玄参90克,浙贝母60克。
【功效】化痰软坚,健脾清肝,通气活血。
【用法】上药10味为蜜丸,每次9克,每日服2次。
【方解】方中牡蛎平肝潜阳,软坚散结;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疮生肌;乳香、没药、三棱、莪术、血竭活血祛瘀,通络止痛;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玄参清热凉血,滋阴解毒;浙贝母理气化痰散结。
【按语】服药期间,禁恼怒,禁食煎炸之物;脾虚食少便溏者,慎用。
2.中期(肿疡型)
2.1寒痰证【症状】肿块按之波动,少有疼痛,皮色不变,面色苍白,畏寒,脘闷纳呆,舌质淡,苔白,脉弦细。【方一】阳和汤【来源】《外科证治全生集》【组成】熟地30克,肉桂3克,麻黄2克,鹿角胶9克,白芥子6克,姜炭2克,生甘草3克。
【功效】散寒通滞,行气回阳。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重用熟地滋补阴血,填精益髓;配以血肉有情之鹿角胶温肾助阳,强壮筋骨,共为君药。肉桂、姜炭温通血脉,为臣药。麻黄宣发阳气,白芥子祛皮里膜外之痰而散寒结,为佐药。生甘草为使药,解毒而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
【按语】阳证痈疡见患处红肿热痛不宜使用,兼气虚不足,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者,加党参、黄芪;疼痛明显,动则加剧者,加附子。【方二】小金丹【来源】《外科证治全生集》【组成】白胶香150克,制草乌150克,五灵脂150克,地龙150克,木鳖(去壳,去油)150克,乳香75克,没药75克,归身75克,麝香30克,墨炭12克。
【功效】化痰除湿,祛瘀通络,消肿止痛。
【用法】十味药,除麝香外,其余九味药研细末,将麝香研细,与上药粉末配研,过筛。每100克,粉末加淀粉25克,混匀。另用淀粉5克,制稀糊泛丸,每丸重0.6克,阴干或低温干燥即得。每次2~5丸,1日2次,小儿酌减。
【方解】方中草乌、木鳖祛风散寒,除湿止痛,消肿散结;乳香、没药、归身、地龙、五灵脂、麝香活血祛瘀,通络止痛;白胶香、墨炭活血止血,解毒生肌。
【按语】本方用于一切阴疽疮疡。可与阳和汤并用,或交替使用。
2.2热痰证【症状】肿块按之波动,皮色暗红微热,伴有疼痛。常兼见两颧潮红,低热盗汗,腰腿酸软,苔少舌红,脉沉弦而数。【方一】托里透脓汤【来源】《医宗金鉴》【组成】人参3克,白术3克,炒穿山甲3克,白芷3克;升麻2克,甘草2克,青皮2克,当归6克,生黄芪9克,皂角刺5克。
【功效】益气补血,托里透脓。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加酒对服。
【方解】方中生黄芪、当归、人参、白术补益气血,托毒生肌;穿山甲、皂角刺、白芷溃坚排脓;升麻升阳举陷而祛邪,青皮理气化滞;甘草益气补中,又调和诸药;酒取其辛散之性,以助药效。
【按语】恶寒发热显着者,加金银花、野菊花;气血虚弱,脓液稀少者,加重方中黄芪、人参、当归的用量;疮口久不收敛者,配合生肌散外敷;疮口有胬肉高突者,配合平胬丹外敷。
3.后期(溃疡型)
3.1气血两虚证【症状】病程日久,肿块溃破,脓液清稀,每多夹有败絮状物,疮口腐肉呈灰白色,久不收口,伴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头晕眼花,舌淡苔白,脉沉或细缓。【方一】八珍汤【来源】《正体类药》【组成】人参9克,白术9克,白茯苓9克,当归9克,川芎9克,白芍药9克,熟地9克,炙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5枚。
【功效】益气补血。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不拘时温服。
【方解】方中人参、熟地益气养血,为君药;白术、茯苓助人参益气;当归、白芍助熟地养血,共为臣药;川芎活血行气,使全方补而不滞,为佐药;炙甘草益中并调和诸药,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补血之功。
【按语】肝阳上亢所致头面眩晕禁用本方。失眠者,加酸枣仁、五味子养心安神;食少者,加陈皮、砂仁醒脾和胃;气虚甚者,加黄芪以增补脾益气之力。【方二】十全大补汤【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人参6克,肉桂3克,川芎6克,地黄12克,茯苓9克,白术9克,甘草3克,黄芪12克,川当归9克,白芍药9克,生姜三片,大枣两枚。
【功效】温补气血。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不拘时温服。
【方解】方中人参与地黄配伍,益气养血,白术、茯苓健脾渗湿,当归、白芍养血和营,川芎活血行气,肉桂少许温补肾阳,黄芪益气固表,生姜、大枣增强补益之效。
【按语】此期治疗旨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延长缓解期与减少复发。若伴有关节、皮肤、肾脏、肠道、神经系统损伤者,或出现器官功能严重受累者,则当根据情况详细辩证,制定相应的制剂或方药。
3.2阴虚火旺证【症状】疮口经久不愈,皮色紫黯,脓稀量少,伴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身体羸瘦,口干颧红,舌尖质红少津,脉细数。【方一】①六味地黄汤合②青蒿鳖甲汤【来源】①《小儿药证直诀》②《温病条辨》【组成】熟地12克,山萸肉12克,干山药12克,泽泻9克,丹皮9克,茯苓9克,青蒿6克,鳖甲15克,细生地12克,知母6克,丹皮9克。
【功效】滋阴补肾,泻火退热。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用熟地滋阴补肾,益精填髓,为君药。山萸肉补肝肾;山药益脾阴,二者皆能固精,同为臣药。泽泻利湿泄浊;丹皮清泻相火;茯苓淡渗利湿,均为佐药。六药合用,三阴并补,以补肾为主;三补三泄,以补为主,共奏滋阴补肾之功;鳖甲滋阴退热,入络搜邪;青蒿清热透络,引邪外出;生地滋阴凉血;知母滋阴降火,丹皮泻阴中之伏火。
【按语】遗精盗汗明显者,加龙骨、牡蛎涩精敛汗;兼脾虚气滞腹满者,加焦白术、砂仁、陈皮以妨碍气滞脾。脾虚泄泻者慎用本方。

⑧ 喝伏荷散有发晕的现象吗

综合起来辩证论治的,长期用应该没问题,因为聚百年茯荷散,属于食品,不过有薏苡仁,小孩和孕妈不能吃。其实聚百年茯荷散主要是一种去湿气的产品,针对面色暗黄,精神不佳,胃胀身体虚等都是由很大的作用的。主要由赤小豆、薏苡仁、山药、芡实、鸡内金、砂仁、茯苓、菊花、槐花、显脉旋覆花(小黑药)、金银花、菊苣、百合、荷叶、马齿笕、葛根、玉竹、百合、白扁豆、桑叶20种配方组成。是祛湿热的经典方子。

热点内容
马路上汽车的噪音在多少分贝 发布:2023-08-31 22:08:23 浏览:1974
应孕棒多少钱一盒 发布:2023-08-31 22:08:21 浏览:1444
标准养老金一年能领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730
湖北通城接网线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9:51 浏览:1805
开随车吊车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571
京东付尾款怎么知道前多少名 发布:2023-08-31 21:52:58 浏览:1897
在学校租铺面一个月要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1:52:09 浏览:2035
2寸有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50:34 浏览:1681
知道电压如何算一小时多少电 发布:2023-08-31 21:46:20 浏览:1667
金手镯54号圈周长是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44:28 浏览: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