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到周二的房价下跌多少
‘壹’ 上海房价到底会跌到什么程度
那天,打开网站一看,一阵狂喜:上海房价将下跌50%,北京房价将下跌30%!心里想着,准备立即给老婆打电话告诉她这个消息,彻底击溃她鼓噪买房的信心。但看完全文,心凉了半截儿,敢情人家说的是“上海房价应该下跌50%,北京房价应该下跌30%”,只是网站编辑们把它做成了“上海房价将下跌50%,北京房价将下跌30%”的煽动性标题,让我这样的无房户空欢喜了一场。
但还是很佩服这位专家的大胆。虽然说的是“应该”,但50%、30%这样的数字还是透出了很强的预言味道。相信很多人还是有做房价预言家的冲动,但这位专家发出如此精确的预言之后,估计就成了房价预言家的终结者了。
不过,还有个疑问:为什么是50%、30%,而不是45%、28%,或者是其他什么数字?再仔细研读了一遍,没有,找不到科学的逻辑推理和论证。据我所知,这位专家居住的房子应属高档,近期也并不打算买房,所以他没有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唱空中国房价令老板渔利的嫌疑,那么,专家更像是从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将人们心里暗藏的呼声公开喊出罢了。至于预言能否实现,只有时间知道,也许过几个月人们就忘了。
我倾向于相信,预言可以获得这么一种效果:观望的人们继续观望,准备买房的人们加入观望的队伍。“这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建设部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司长谢家瑾说,因为市场的节奏放缓了。对于地产商来说,没有比终端消费者施加的压力更大的了。倘若观望者坚持的时间足够久,一部分存货过多、资金匮乏的地产商可能会在强大的压力面前崩溃。有些中小开发商可能不得不转让项目或股权,“这是我们愿意看到的”,谢家瑾还是这么说。
但对这个预言,除了会招致地产商的切齿痛骂外,还有人不高兴。譬如说,有关部门强调的是稳定房价,而不是降低房价,更没有说要降低多少钱。专家的预言明显地跟调控的主旨不尽相符嘛。我曾听到有关领导公开说,要对个别专家不负责任的言论予以“警告”,不知道发出以上预言的专家会不会收到警告。
银行也不会高兴。商业银行发放住房抵押贷款,一般是以房屋评估价的70%为标准。房价下跌50%,若购房者不能按时交月供,银行即使把已经大幅缩水的房子收回,恐怕也是资不抵债。如此一来,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又得急剧增加。照此理解,银行气急了也会加入对专家予以“警告”的行列。
因此,虽然我很乐意看到预言成真,但常识告诉我,善良的愿望往往难以逃脱飘浮于空中的结局。
写到这里,有朋友看到了,就说:你否定了别人的预言,那你告诉我,到底这房价会不会跌,会跌到什么程度?没劲透了,为何不能换个问题?难道否定了一个意见,就非得给出另一个肯定的结论?我不是医生,但我听说,很多手到病除的良医常常对自己的疾病一筹莫展;我还听说,许多人将别人的情感分析得头头是道,自己却迷失在情感的荆棘之中。至于我本人,像个购房专家煞有介事地指导不少人作出了买房的决定,自己却犹豫不决,听任房价一涨再涨而反躬自责。
您有耐心看到这里,我就大胆给一点肯定的意见:房价不可能跌到50%,更不可能崩溃,否则政府又要救市了。就像那令人伤心欲绝的股市,已经跌去了50%多,也不能说是崩盘吧,政府终于启动救市机制了。
‘贰’ 2022下半年,房价下跌30%,这是真的吗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说法并不是真的。因为大部分地区的房价都没有达到下跌30%的状态。
房价一直都是大家比较关注的焦点。而且大部分人全都希望房价能够拥有下跌的趋势。因为目前大部分地区的房价都比较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会给购房者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而且也让大部分购买房子的人群都觉得自己购买房子的价格比较高。所以大部分消费者对房子的价格不产生很大的意见。
我个人的看法。
最后我个人觉得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地区的房价虽然进行了下降。但是下降的幅度并不是很大,所以对于刚需购房者来说在购买房子的过程中,依然会产生比较大的压力。甚至刚需者在购买房子之后会让自己没有任何积蓄。所以我个人希望部分地区的房价能够进行持续下跌,毕竟房子是用来居住的。
‘叁’ 房价什么时候会下跌
房价下降之时,一定是在政府能正视中国人民对房子有大量需求,并制定有效的政策及房地产大量规划建设。
为什么房价这么贵?大方向有三点,一是有需求,二是利益军团炒作,三是政府没有正视需求的庞大,有效规有计划的去进行房地产开发及定价。
具体有几点:
1是农村到城市的人口大转移。
2是人人对居住环境改善的需求
3是为了获得心理舒适空间:父母与子女分开居住、离异、单身所产生对房子的多需求。
4是不断对住房条件的升级:从有住房到有住房品质、环境优雅,到对房子内外更好的心理视觉享受。而中国还在完成第一阶段,和过度到第二阶段。房子的需求量自然庞大。
5是房子需大于求,房子自然成为一种投资的商品,就让没房的更买不到房,导致房价上涨。
6是房租中介公司对房价的遥控,制造恐慌,提价销售获得更多的中介费。中介自己囤房再高价销售等一系列措施获利。这是房产市场畸形发展带来的自然现象。
7是有钱有权手里拥有大量的房产,在国家制定政策时,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当然不会让自己的房产贬值,而是保护房价,大量购买再兜售获利。真正对平民有利的政策3-5年后才会出台。
8是各地方政府房地产的获利链条,对地皮的把控及对开发商的勾结,让自己及利益链条获得大量的财富。
9是地方利益链条主宰了政策走向,不制定并出台真正有效的市场大量开发房地产政策、地方政府不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进行城市规划和房地产开发,城市的国家的房价等于是他们在遥控。
10是中国的确在住房问题上有极大的需求未被满足,当长久得不到满足,只有花巨资购房,有钱的买房,无钱的借钱买房。这会牺牲三代人的利益,背上房奴身份辛苦几十年。导致社会以金钱至上,资金盘、圈钱、传销、伪劣产品高价卖、招摇撞骗为风,人民道德极速下降,家庭精神文明建设被忽视。这是要毁灭中国国风几十年为代价!
说下房屋中介起的作用:
真正房价爆涨暴跌的推手是全国连锁房屋中介公司,在线上线下操控房价,写手水军在大媒体制造涨价降价氛围,制造大众心理恐慌、变态房价起伏,让新房卖不出去,二手房多次交易。房屋中介已经形成了盈利模式链条。一方是投资、炒房者手里买了大量房子,一方是刚需需要涌进大城市的人,中介就是利用这两者的心理,把房子当股市炒作,达到盈利目的。
★如何解决?(希望大家能一起呼吁政府,传达到中央)
其实任何一个环节都是现象,本性要从国家政策及规划入手:
如何解决农村转移城市的房产需求?只有政府迅速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出台政策,配合房地产商大量修建房子,给予合适的利润,统一售价,有效引导民众购买,才能真正把变态的房市回归理性和正常。
‘肆’ 2021年房价会下跌吗
国家一直提倡房子是居住的,不是吵得 。但是各个城市的房价2021年还是居高不下 ,这也跟个当地政府的抄空有关 。因为地皮很贵,开发城要的价格很高 。所以现在的房价还是不会下跌的 。
‘伍’ 机构:8月百城新房均价环比下跌0.01%,为何房价还在不断下降
因为很多城市的房价根本就没有出现大幅降价的现象,很多城市也会通过限跌令的方式来阻止房价下跌。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多城市的房价只会缓慢下跌。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全国范围内的所有城市都出现房价同比下跌的情况时,这基本上已经意味着很多地方的房地产行情非常差了,同时也意味着我们需要通过降低放假的方式来解放人们的购房压力。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多城市会推出各种鼓励买房的措施,同时也会进一步阻止房价下跌。以我个人来看,如果我们依然通过人为的方式来阻止房价下跌的话,这个方式只不过是在拖延短期矛盾而已,短期的矛盾也会进一步演化为长期矛盾,我们根本就不可能通过人为的方式阻止房价下跌。
‘陆’ 中国房价什么时候会下跌
蒋老师观点:中国的房价下跌,一般有两种原因:一个是供过于求,另一个是政策调控房价。但是几乎没有谁能够准确预测中国的房价什么时候下跌,我们能做的只能在大势中提早布局,看清房价涨跌的逻辑。告诉你房价一定涨或者一定跌的都不准确。 中国房价会下跌吗?房价是否下跌,需要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来分析,而且不同城市的房价都在分化,不能一概而论。1、宏观层面:周期嵌套周期房价的涨跌是在周期中波动,专家级的房产投资者是密切关注宏观局势的,因为这涉及到房产涨跌的周期。大周期中嵌套小周期,小周期有包含涨跌的趋势,判断好小周期,可以在半年的时间内收获不错的涨幅。目前很多专家预测房产处于一个新的周期起点,也是就上一个回调周期的末点,从底部重新开始上升,从10年的周期角度来看,目前的房价会处在一个新的上涨周期之初。
反之,以东北鹤岗为例,几万块一套房子,几乎无人问津,这样的城市房价没有任何支撑力。年轻人去外地打工,本地经济发展缓慢,房价肯定难以上涨。所以城市的情况不同,房价涨跌不能一概而论。更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测房价什么时候会下跌,只有在经济普遍下行的状况下,房价或许会有回调,比如2008年和2013年的时候,很多地方的房价走入冰点。至于未来,我们只能边走边看,预测房价什么时候下跌的,基本不准。综上所述中国的房价不能一概而论,涨跌既有基本面的影响,又受到政策调控的影响,房价下跌不可预测,而且城市不同房价走势也不一致。在大行情下可以判断房价基本的走势,只要坚定看好城市的发展,那么房价也是稳步上涨的。
‘柒’ 深圳现在二手房的房价多少钱一平米,还会下跌吗
7月深圳二手房均价12532元/_,比6月下跌7.5%。目前二手房市场有所回暖,受关注度比一手房更高,所以上涨也有可能。
‘捌’ 澳洲各地房价下跌,购房好时机,你看准了吗
在房地产数据公布的一周内,人们谈论的话题多是围绕房价而议。尽管对于正在出售房产的现有业主而言,或许有些痛苦,但所幸的是,房价正在慢慢向现实靠拢。
anyway, 澳洲各地房价下跌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房地产市场未来的发展或许还将有新的变数也说不定......但是趁低买入或许才是最好的入手时机,如果有条件的话,眼前的商机还是可以考虑把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