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北京房价多少
㈠ 北京2000年2环以内房价大概是多少啊
我记得,东,西,北二环内的价格高点,南二环便宜,7000元至8500元/平方米左右,东二环以内只有一个“俊景苑”以12000元/平方米面世.2000年房价反而下降了,99年时新盘平均均价为6347元/平方米,2000年上半年这两个数字调整为平均起价为5029元/平方米,平均均价降为5722元/平方米,分别下降了11%和10%左右。
㈡ 2002年董路以55万元超低价买走米卢教练千万豪宅,后来怎样了
现在社会上的年轻人越来越变成房奴车奴,这是因为在我们中国传统理念中,房子是一个重要的东西。而且没有房子的话,结婚来说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现在物价上涨,就连房价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很多人在了解过房价之后,发现自己一辈子都不一定能买下一套房子。尤其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想要拥 有一套房子更是难上加难,即使本地人都如此,更别说外地人了。而今天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故事就跟房子有关,在几十年前,董路曾以55万元的低价买走了米卢教练在北京的房子,如今他过得怎么样?
或许当时购买房子的董路也没有想到自己一次选择,让如今的自己拥有着这样之前的房子。但是当年能够拿出55万元的人少之又少,毕竟当年的物价很低,相对来说赚的钱也不是很多,想要一次性拿出55万元的人也是很少。但是董路却能够一次性拿出来,说明他也是有一定能力和财力的。如果你是董路,你会选择在2003年的时候,拿55万元买房子?还是做生意?对于这件事,大家有什么样的看法,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㈢ 谁知道北京2000年时的房价大概是多少钱
2000年时北京通州的房价是1800元/平方米,北京朝阳的房价是3800元/平方米,北京丰台的房价是3500元/平方米,北京海淀的房价是4000元/平方米,北京内城四区的房价是4300元/平方米。
房价(房地产价格)是指建筑物连同其占用土地在特定时间段内房产的市场价值,即房价:土地价格+建筑物价格,是房地产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最重要的调节机制。房价的价格定位由多种因素构成。 房价有三种存在形式:要约价格、成交价格、申报价格。要约价格随市场行情随时波动,成交价格是供需双方博弈后的结果,申报价格是向政府管理部门登记的结果。而广泛使用的房产成交价格往往是申报价格,而申报价格质量非常差。
㈣ 为什么2002年那时候中国房价那么低,怎么突然大涨了
首要还是购买力问题。2002年之前,国民的收入基本上还是比较低,普遍在1000左右甚至在之下,相对来说,那时的房价比起居民的收入还是比较高的,还在那时的利息也比现在高,供楼的负担也重,所以那时候没什么人买房子。
2002年,也就是中国加入世贸之后,中国加快对外开放,经济加速发展,居民收入增加也快了起来,购买力大大提升,加上房改因素,取消了福利分房,买房的人多了起来。同时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住房需求大幅增加,强大的购买力不断推动房价的上涨。
还有就是通货膨胀因素,随着GDP的不断增长,物价每年都在上涨,房价当然也不例外。
再有就是土地财政问题,地方政府高度依赖土地财政,土地出让价高者得,高额的土地出让金,又直接推高了房价。
㈤ 北京01年到10年每年的房价均价是多少
我就说说真实情况
2001年10月 马甸2手房(1996年)4200元/平方米
2001年10月 清河清缘东里新房 4100元/平方米
2008年7月 马甸2手房(1983年)15000元/平方米
2008年7月 马甸2手房(1996年)16300元/平方米
2010年10月 马甸2手房(1983年)27400元/平方米
2013年1月 马甸2手房(1988年)46100元/平方米
㈥ 谁能比较具体的跟我说一下北京和上海的房价
北京房价走势调查:西部楼市热度不减
北京西边由于中关村的带动,一直是房地产热带,平均房价也比其他地域略高一筹。现在,这种热度还在继续向西北方向延伸。
记者来到位于海淀区圆明园西路肖家河乡中央党校家属院北侧的一个较高档的项目——西山庭院。有一对夫妇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这个项目处在北五环左右,开盘的时候均价7500元,现在均价都8500元了,但肯定还有升值空间。因为地方政府是房地产市场的利益参与和分配者,其对土地收益的高度依赖决定了他们不会希望房价大幅度下跌。从银行的利益出发,在目前银行信贷资金大多注入房地产市场的状况下,房价下跌不仅会直接影响银行信贷资金的回收,也可能导致整个金融系统的信用危机,所以他们认为房价降的可能性不大。
东南部成熟区域仍受追捧
记者以购房者的身份来到东二环内光明桥与广渠门桥之间的华城三期的楼盘销售处,销售代表告诉记者楼盘是今年5月22日开盘,明年7月底交房,虽然均价8000元/平米,但是这个地方地段好,根本不愁卖,很多户型现在只剩下仅有的几套。
和记者同去的朋友讲,他很看重这边的房子,觉得地段的确非常好。当初新政刚出来时他也很兴奋,想等待房价下调,可一直没降。听说这里的小户型卖得很好,他当即决定周末交订金,买一套7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
记者又走访了崇外大街与西花市大街交汇处的国瑞城,均价是12000元/平方米,最小的户型约153平方米,最大的约367平方米。“几乎没有楼盘的销售人员态度这样冷漠,也许是人家房子地段好,不愁卖?要不就是看我们这样的年轻人不像能买得起他们房子的?”一个在看房的年轻人和记者说,他觉得销售人员的态度令人匪夷所思,“但是这个地段很好,房价虽高,却很有升值的空间。”
这里的销售代表同样告诉记者,新政出台,该楼盘没有受影响。“因为一直卖得很好,所以我们也不愿意多费口舌。”
在沿海赛洛城,记者采访了一位销售代表,她说,房产新政出台以后,现在楼盘的人气不是特别旺。但当记者问及是否会降价时,她很肯定告诉记者不会,“或许会涨,但不会涨很多。”
未来四年北京房地产业的发展年均增速可保持在16.3%的高位上,快于经济总体发展速度,所以北京仍然存在房价上涨的潜在因素,应该有所警惕
自2004年以来,东部沿海主要城市房地产市场不断升温,房价不断上涨,引起广泛关注。为了抑止地产泡沫膨胀,保持市场稳定发展,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效果正在显现。
我认为,房地产泡沫只是在局部城市出现,并未扩展到全国范围,因此目前一些全局性的宏观调控措施尽管对抑制房地产泡沫有作用,但也有一定负面效果个别地方还有可能导致普通民众的财富缩水。所以适当的政策取向应是针对不同区域和不同利益团体区别对待,有打击、有扶持、有限制、有鼓励,如此才能促成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全面“出重拳”是不必要的
为了说明我的观点,我们首先看一下全国房价走势。可以看一下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共同发布的2003年第一季度至2005年第一季度全国和上海、北京、广州三大城市的房屋销售价格的变动情况。2003年,全国的季度房屋销售价格增长基本比较稳定,四个季度的同比增长速度基本在5%左右波动;进入2004年之后增速加快,基本维持在9%至10%左右,最高在2004年第四季度同比达到了10.8%。2005年第一季度房屋销售价格比2003年同季上涨9.8%。
判断房价是否过高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比较其与GDP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增幅。2003年GDP比2002年增长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2004年GDP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7%。2004年房屋销售价格增速与GDP基本持平,高出居民收入2个百分点,基本是合理的。
要注意的是,2004年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和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两项指标格外显眼,分别为14.4%(涨幅比上年提高10.6个百分点)和15.2%,比GDP和居民收入增幅高许多。这说明2004年房地产行业确有增长加快迹象,但就此下结论说出现全国性的泡沫是鲁莽的。
全国房价之所以上升,是结构性问题,主要是由于东部地区城市房价高涨所致,并非全国整体产生了泡沫。如果进一步对上海、北京和广州三大代表性城市进行分析,就更能说明所谓的过热和泡沫仅仅是在部分区域出现。上海市的房地产泡沫严重,必须进行调控;而北京有一点泡沫,但并不严重;广州则没有泡沫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出重拳、“一刀切”,是不必要的。
住房需求和世博会并非上海楼市增长主因
1998年,上海住宅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只有3026元/平方米,但之后持续上涨,到了2003年达到每平方米5118元,首次超过北京成为全国房价最贵的城市,而2004年则达到6385元/平方米(采用新的统计方法),按照可比口径比2003年增长14.6%(上海市的这些指标曾被认为低估很多,但是目前在公开渠道只能得到这样的数据)。2003年以来,上海市房价不但增幅远远高于全国水平,其增长趋势也完全与全国不合拍。2003年以来的九个季度,北京、广州房价增幅与全国增幅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97和0.856,说明北京和广州与全国房价走势高度一致。而上海与全国的相关系数是-0.278,统计上没有显着性,说明它完全游离于正常走势之外。
影响上海房价的因素是比较复杂的,其中重要的不外乎三种:一是随着上海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居民收入上升,居住需求也日益旺盛;二是为2010年世界博览会准备,进行旧城拆迁和新城镇建设,抬高了土地和房屋价格;三是投机资金的炒作。
居民住房需求和世博会召开,相信不足以制造如此快速的价格增幅。2001至2004年,上海商品住宅竣工面积与销售面积之比分别为1∶1.1、1∶1.08、1∶1.04、1∶1.05,住宅需求持续大于供给,所以居民购房的需求还是存在的。
同时期北京和广州的居民收入增长幅度和上海十分接近,北京2003年增幅为11.2%,2004年为11.5%;广州2003年增幅12.1%,2004年是12.5%。而北京、广州的房产价格增长不大,而且趋势稳定。所以单纯由于上海当地居民收入增长,引发大的购房有效需求,几乎是不可能的。
世博会牵涉到旧城改造和住户搬迁,所以对房屋价格会有推动作用,但不至于把价格推得高不可攀。根据上海市的规划,世博会的规划范围为5.28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浦东新区(占3.93平方公里)的郊区,受到影响的房屋用地并不集中于上海市市区。
而近年上海的房价陡增,却是由中心市区带动而起的,与世博会的项目建设关系并不大。世博会对于房价的作用,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性的和概念性的。
一个很好的对比是北京2008年要开奥运会,同样需要土地房屋开发,但是目前房价却不曾像上海这样飞涨。
上海市房地产的泡沫主要是源自第三种因素,即大量外来投机资金进入上海市,专事房屋炒作,造成虚假繁荣。而上海地产房屋的分布结构容易产生价格连带效应,对房价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外来投机资金是造成上海房市高涨的主导因素。所谓投机,是指这些资金购房并不是为了居住目的,而仅仅是作为一种融资和获利的工具。
外来资金大体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来自温州等江、浙一带的民间资金,二是外汇投机者在上海投资房地产,作为人民币升值的赌注,三是当地机构和居民的资金。其中,江、浙的炒房资金和外汇投机资金起主导作用。
江、浙一带是民间资金最为雄厚的区域。这些资金属于热钱,随时寻找投资渠道谋取利益。在证券市场持续低迷的时期,最便捷的投资渠道当属房地产。外资进入上海则多是为了等待人民币升值,以期大捞一笔。事实上所谓这些外资,有多少是真正的外国人的资金,是个难以说清楚的问题,我猜测应该有相当一部分是境内投机商借海外离岸金融中心进入本国市场的,这样做的好处是资金后撤有保证,也为洗钱提供方便。
市中心的房价带动了外围的房价,许多有闲散资金的上海居民也受到房价上涨的鼓舞,投入了一部分资金购房,但是他们投资重点是市中心以外的中档住房。这部分资金也对房价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我要提醒的是,房地产泡沫对国民经济的负面影响是严重的。房价持续过快上涨,会导致价格形成机制的扭曲,增大了行业风险,阻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对国民经济和大众生活的伤害是深刻和长远的。
北京城建将对地产业格局带来大影响
可以说,进入2004年之后,北京房地产出现了一点泡沫,但并不严重。而且从2005年1至4月看,虽然房价仍然在继续上涨,但是由于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趋缓(同比增长7.2%,增速比2004年同期低28.4个百分点;占全社�%E
㈦ 上海2002-2006年人均收入及平均房价
2006年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20668
2005年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18645
2004年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16683
2005年全年上海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为每平方米6698元
2005年全年上海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为每平方米6385元
不好意思呀.别的我查不到了.嘿嘿.
㈧ 燕郊02年四合院房价
想啥呢,燕郊压根就没有四合院可以买卖。
02年燕郊商品房都还没有开始开发。
03-04年的时候,燕郊早期的商品房大概是700-800一平米。
05年开始1200-1800
06年2400 07年4000左右
08年6000-8000
09年8000-11000
10年11000-12500
11年8000-11000
12年7000-10000
13年8000-13500
㈨ 2002年上海房价均价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27
㈩ 关于北京的房价问题!
我家在2002年买的昌平区海德堡花园,价格2500元左右,附近的柏林在线是1400元每平米,真的很便宜,一共才几年,价格都翻了几倍,城里涨的多,我们院里在卖的其实并不贵,前几天,有阿姨在柏林在线十多万买的房子要卖,也买不到很贵的,大概是翻两倍,40万以内。就是说,北京人不会在这5-6年里变富了3-4倍,大家的工资都基本稳定,而房价都涨了2-3倍,这不正常,反映在郊区就很明显,好多房子是有价无市的。
我建议,一是在我说的五环附近成熟的小型社区买小产权房,在天通苑附近也有很多小产权商品房,02-04年卖的时候都1500-3000元,现在这里离五号线、城铁都很近,有850、487、2路等很多公交,其实这里房子涨价也就是2倍多,低于全市的涨幅,如果能办贷款,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
二是,购买经济适用房或申请廉租房。前一段我给我弟弟问经济适用房的申请条件,你是肯定符合的。一是,小家庭收入不超过3万3千6百,因为你是北京人,爱人如果收入不是很高,可以做无固定收入或单位出一个低工资的证明,社保的人只认证明不去外调,不去企业审查的,他们也希望情况大致属实,帮你解决困难呀,表格从区县社保中心领取,需要当地居委会之类的审核,你可以找熟悉的大爷大妈帮忙,完成这个表,交到社保中心,有很大可能性可以参加近期的全市摇号,如果三年内摇号不中,第四年(现在好像执行为第三年开始)自动认为你有选房权,在全市开盘的经适房优先挑选。
如果这样也不行,你可以申请廉租房,条件也是需要单位出工资证明,那样可以在全市范围内选择极低租金的房子。
看来关键是你要和居委会大爷大妈打打交道,还有单位出证明的事情,一般单位都希望职工的房子问题得到解决,小小的一点谎言单位愿意给你承担责任的,如果你真找不到单位盖章,可以找个朋友的单位盖个章呀,为什么社保的工作人员不查,因为他们在批准经适房后会公布,请全区百姓和基层居委会审核,若大家都了解你的情况谁都会帮你的,天下还是好人多。你若真的开不了这个证明我可以让朋友的公司给你开。
总结,买经适房好像是合适一些,但北京郊区的房价真没有这样贵,你认真的问,小产权的房子便宜的还是很多的。
看到你的问题,我有写了回答,可系统不让传两次。只能修改答复:
如果超过30岁,可以独立申请经适房,不到30岁但结婚,也可以以小家庭独立申请。不过我觉得你的情况特殊,如果你父亲有房产,在老人去世时,你如果年满18岁,应该进行在派出所独立立户,正常享有房产的一部分,现在这样,你和爷爷的房产很可能随着户主转换得不到保护,觉得你该找个律师朋友问问,这个问题不是你申请经适房就可以解决的。派出所大概就是北七家派出所吧,你可以问问,如果有需要帮忙,可以去我博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