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十八碳甲酯价格多少
A.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价格为什么贵呢
非离子的表面活性剂价位都差不多,都在20元左右,因为环氧乙烷都被国营企业控制着,他们随便定价。
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FMEE用到的是硬脂酸甲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用到的是12碳的脂肪醇,两者价位应该差不多,如果价格相差太大,就是供应商的问题了。
也要比较应用效果,FMEE低泡,高浊点,除油与除蜡好,适用于工业清洗等苛刻环境和对去污要求较高环境。AEO泡沫丰富,色泽纯白,纯度高,适用于日化领域一般污垢的清洗。
B. Methyl 10-trans,12-cis-octadecadienoate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吗
这应该是十八碳二烯酸甲酯,只能说十八碳二烯酸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十八碳二烯酸甲酯是酯类,不属于脂肪酸了
C. 中药蒲黄碳怎样煎
中医诊治意见:蒲黄炭必须先打碎之后放水浸20分钟然后武火烧开,之后改为文火慢慢烧30分钟就可以服用治病了。如果还有其他药物,蒲黄炭打碎之后就可以一起水煎内服了。
D. 亚油酸的制备
尽管人们只是从20 世纪80 年代末才认识到CLA 的生理活性,但人们对共轭酸的研究已有50
多年的历史了。在油脂加工过程中可产生多种CLA 的异构体。为了提高油漆和清漆的品质,上世
纪四五十年代起研究人员陆续以豆油、葵花籽油、红花油、蓖麻油等为原料进行油的改性研究,其研
究的首要目标是提高油的官能度,以改善油的成膜性。后来随着CLA 生理活性的发现,获得高纯
度、高活性异构体含量的共轭亚油酸成为研究的主要目标。蓖麻油脱水、亚油酸异构化和不饱和油
脂的Ⅷ族金属或其化合物的催化共轭化等三种方法是研究得较早的制备共轭多烯酸的主要方法。
除了上述几种典型的制备方法之外,还有以油酸为原料的衍生方法、从小分子出发的多步合成
法、酶催化转化以及微生物发酵法等。为便于比较和讨论,本文按照反应机理则将这些方法分为碳
负离子历程、碳正离子历程、自由基历程、加成消除历程、Ⅷ族金属或其化合物催化的共轭化以及酶
催化异构化等。下面就依据上述分类,就有代表性的合成示例与制备方法进行详细的讨论和评述。
1. 1 碳负离子历程
碳负离子历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碱催化共轭化反应。此外,Falkenburg 等采用蒽醌作催化剂
实现豆油24 %共轭转化的报道,也属于碳负离子历程[6 ] 。这类反应的特点是催化剂(碱,蒽醌属于
Lweis 碱) 夺取亚油酸或亚麻酸等具有戊碳二烯结构的烯丙位上的氢,生成碳负离子;碳负离子重排
为较为稳定的共轭结构,从而实现共轭化。所以这类反应的原料或底物通常为亚油酸、亚油酸酯或
富含亚油酸的油(如红花油等) 。
碱催化共轭化是研究的较早,也是研究得较充分的一种技术。市场上销售的CLA 产品多数是
碱催化共轭化的产品。碱催化共轭化技术经历了从低转化率到高转化率、产品从低纯度到高纯度、
从混合物到纯净异构体的发展而日臻成熟。这类反应通常是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原料与溶剂和碱
共热。反应的转化率、异构体含量取决于原料、溶剂、催化剂碱性的强弱以及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
等因素。升高反应温度、延长反应时间能够提高亚油酸的转化率,但也促使顺式异构体转化为反
式,从而降低活性异构体的含量[7 ] 。高沸点溶剂如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等是碱催化共轭化反应
通常使用的溶剂,原因是这些溶剂毒性低且亚油酸转化率高[8 ] 。
催化剂碱性的强弱对反应条件的选择、转化率以及异构体的含量影响很大。KOH 和NaOH 的
催化反应通常需要在较高温度下进行(60~250 ℃) ,反应主要生成9 c ,11 t218∶2 和10 t ,12 c218∶2 两
种异构体(约占90 %~95 %) ,同时有约5 %~10 %的其它异构体生成。而采用超强碱BuLi/ t2BuOK
在THF 中- 78 ℃反应仅得到9 c ,11 t218∶2 和10 t ,12 c218∶2 (1∶115) 两种异构体[9 ] 。Dejarlais 等采用
二甲亚砜钠作催化剂在DMSO2THF 体系中实现了豆油、亚麻籽油的97 %以上的共轭化率[10 ] 。该反
应不破坏酯酰键,直接得到甘三酯(以甘三酯形式存在的CLA 易被人体吸收) ,无需再用CLA 合成,
但反应须在绝对无水条件下进行,成本很高,且所用有机溶剂毒性较大,难以去除。
原料的纯度决定了共轭化产品中CLA 的含量。脲包法是纯化亚油酸的常用方法。该法是以
富含亚油酸的红花油、葵花籽油等为原料,利用尿素在乙醇或甲醇中与不同脂肪酸形成结晶复合物
的难易程度,实现亚油酸与油酸、硬脂酸等的分离。笔者以国产红花油(亚油酸含量78 %) 为原料,
在乙醇中一次脲包即可获得纯度在98 %以上的亚油酸,收率在45 %以上[11 ] 。
1. 2 碳正离子历程
具有烯丙醇结构的油酸衍生物以及蓖麻酸、蓖麻酸衍生物的消除反应经历了碳正离子历程。
具有烯丙醇结构的油酸衍生物、蓖麻酸可以在酸催化下形成脱水碳正离子,蓖麻酸衍生物则可以在
酸或碱催化下形成碳正离子,进而转化成共轭亚油酸。
http :PPwww. hxtb. org 化学通报 2003年第9期·593 ·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油酸可以在光、热引发下形成形成烯丙位的油酸过氧化物,经Na2 S 等还原可得到羟基油
酸[12 ] 。这种方法得到的CLA 的转化率和收率通常很低(20 %~25 %) ,除得到CLA 异构体混合物之
外,还有亚油酸等,难以分离和纯化。
早在1887 年Kraft 就实现了蓖麻油的脱水,其后蓖麻油脱水的技术不断发展,硫酸、磷酸、硫酸
盐以及强酸性树脂等都先后用于催化蓖麻油脱水的研究[13 ] 。但是质子酸催化蓖麻酸直接脱水的
缺点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反应很难进行到底;二是生成的产物中9 c ,12 t218∶2 所占比例高达65 %~
75 % ,而共轭亚油酸9 c ,11 t218∶2 的比例只占35 %~25 %。Gunestone 等在吡啶中将蓖麻酸甲磺酰
化,以DBU(1 ,82二氮杂双环[51410 ]十一烷272烯) 和DBN(1 ,52二氮杂双环[41310 ]壬烷252烯) 为催化
剂实现了100 %的消除,得到的消除产物中CLA 占93 %(9 c ,11 t2(72 %) 和9 c ,11 c2(21 %) ) [14 ] 。Ber2
deaux 等将上述技术与脲包纯化相结合,得到了纯度为83 %的9 c ,11 t2CLA[15 ] 。
1. 3 自由基历程
具有戊碳双烯结构的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等可以在碘的催化下由光或热引发,经自由基历
程实现共轭化[16 ,17 ] 。高温热引发反应容易导致聚合反应的加剧,使得生成的共轭酸难以保持;光照
操作则很难实现规模化生产。此外,此类反应的最大缺点是反应转化率低(亚油酸甲酯60 %~
80 % ,甘三酯25 %~35 %) ;且产品中反式异构体所占比重较大(约70 %) ;碘难以除去,产品颜色较
深。
油酸甲酯与等摩尔的N2溴代丁二酰亚胺(NBS) 混合,在四氯化碳中由过氧化苯甲酰引发在双
键的烯丙位引入溴,加热脱去溴化氢得到共轭亚油酸甲酯,也属于此历程[18 ] 。这种方法得到的产
品中共轭二烯酸含量为30 %~40 % ,且为多种位置异构和顺反异构的混合物,应用价值不大。与
之类似的是,Teeter 等[19 ] 将油酸甲酯与叔丁基次氯酸反应生成烯丙基油酸甲酯,然后在AgNO3
P
EtOH 中消去HCl 得到共轭二烯,这种方法同样共轭化率低,产物复杂,应用价值不大。
1. 4 加成、加成消除历程
Von Mikusch 用过甲酸将油酸氧化成环氧油酸,进而水解成邻二醇,然后在催化剂作用下脱去
两分子水形成共轭亚油酸[20 ] 。作者详细研究了脱水条件对产率和共轭酸异构体组成的影响,共轭
酸的得率为25 %。该反应步骤较多,总体产率不高,操作难度大,已证实的活性成分含量不高。
产自菲律宾的白檀香种子含有72 %的反2112十八烯292炔酸,Adlof 通过提取、脱溶、甲酯化以及
反相制备色谱得到纯度为9719 %的白檀香酸甲酯[21 ] 。将白檀香酸甲酯溶于苯中,在Lindlar 催化剂
作用下,用D2 选择性还原92位的叁键得到9 c ,11 t218∶229 ,102d2 ,收率为65 %~75 %。最后用银基
色谱纯化得到纯度大于99 %的9 c ,11 t218∶229 ,102d2 ,收率为60 %~70 %。该法利用天然的原料,进
行简单的化学处理得到高纯度的共轭亚油酸异构体,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1. 5 Ⅷ族金属或其化合物的催化共轭化的历程
Ⅷ族金属或其化合物的催化多不饱和脂肪酸共轭化的历程比较复杂,这一类反应可以明显地
分为均相催化和非均相催化两类。人们在研究油脂的氢化过程中,发现吸附于催化剂表面的不饱
和双键首先发生位置异构化,形成共轭双键结构然后再与H2 发生1 ,42加成。人们用惰性气体代替
氢气就得到了共轭多烯酸。
镍、铂、铑及其化合物是常用的非均相共轭化催化剂,而铁、铬、铑等的羰基化合物(如Cr (CO) 3 、
Fe (CO) 3 ) 则是常用的均相催化剂。无论是均相催化还是非均相催化,都不破坏酯酰键,可以直接得
到甘三酯,这比起其它方法的先共轭化得到脂肪酸再酯化制备甘三酯,显然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
性。非均相催化的优点是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相对成本较低,但由于甘三酯的粘度比甲酯大,催
化前者共轭化的转化率就不及后者;而且共轭化产物中全反式异构体所占比例很高。均相催化剂
·594 · 化学通报 2003年第9期 http :PPwww. hxtb. org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难以回收,相对成本较高;但对甘三酯和甲酯的共轭转化率都很高,且产物中所希望得到的顺反异
构体比例较高。令人高兴的是一些较为理想的非均相催化剂正被陆续开发出来,Dejarlais 等采用
H2RhCl[ (C6 H5 ) 3 P]2 催化亚油酸甲酯实现了95 %的共轭化率,产物主要是顺反2、顺顺2两种异构
体[22 ] 。如果能够降低这些催化剂的成本,非均相催化不失为一种有前途的方法。
图2 ( 9 Z ,11 E)2[ 1214C]2十八碳29 ,112二烯酸的合成
Fig. 2 Synthesis of ( 9 Z,11 E)2[ 1214C]2octadeca29 ,112dienoic acid
1. 6 多步合成
Adlof[23 ] 从52己炔212醇出发,对甲苯磺酸
催化与二氢吡喃偶合, 再用氘还原叁键, 经
H3 PO4 / P2O5 催化KI 还原得到5 ,5 ,6 ,62四氘碘
己烷; 得到的产物在- 35 ℃,LiNH2
2Fe (NO3 ) 3
催化下与丙炔醇偶合得到8 ,8 ,9 ,92四氘代222
壬炔212醇, - 35 ℃下用Li/ NH3 还原得烯醇,烯
醇在二氯甲烷中与Ph3 PBr2 反应生成8 ,8 ,9 ,92
四氘代212溴2反222壬烯;所的产物与三苯基膦
作用生成溴化8 ,8 ,9 ,92四氘代2反222壬烯基三
苯基膦,在HMPA(六甲基磷酰胺)PTHF 仲丁基
锂催化下与92氧代壬酸甲酯反应得到17 ,17 ,
18 ,182四氘代29 c , 11 t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和
17 ,17 ,18 ,182四氘代29 c ,11 t2十八碳二烯酸甲
酯的异构体混合物,用银基色谱可实现二者的
分离,总收率分别为20 %和25 %。
Loreau 等[24 ] 从72溴2庚醇出发, 制得9 c ,
11 t2CLA(纯度9817 % ,总收率1416 %) ,经反相
色谱纯化可是产品纯度达99 %以上(合成步
骤如图2 所示) 。作者还用类似的方法合成了
10 t ,12 c2CLA 和10 c ,12 c2CLA。
前述两种方法能够得到非常纯净的目标
产物,尽管每一步反应收率不低,但由于步骤
较多,总体收率很低,成本很高,不适用于工业
化生产。
1. 7 酶催化及微生物发酵法
乳清蛋白可以将少量的亚油酸转变为共轭亚油酸[25 ] ,据认为巯基的存在促成了这种脂肪酸的
位置异构化。这种转化在室温下能够很容易的实现,但是当温度大于85 ℃,转化就停止了。异构
化产物除了9 c ,11 t218∶2 和10 c ,12 t218∶2 外,还有其它异构体。这种方法仅适于小量操作。
根据有关的报道,许多无害的肠道微生物,具有将亚油酸转化为共轭亚油酸的能力,但缺乏详
细的分析数据。存在于瘤胃动物肠道内的溶纤维素丁酸弧菌含有亚油酸异构化酶(Δ122顺2Δ112反2
异构酶) ,可以将亚油酸转化为以9 c ,11 t2CLA 异构体为主的共轭亚油酸混合物[26 ] 。但是溶纤维素
丁酸弧菌的培养需要严格的厌氧条件,且生成的产物中异构体含量复杂,生成的共轭酸在并存的其
它微生物作用下还可以发生氧化、还原等转化为其它脂肪酸。这些都限制了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乳酸菌微生物能够有效地将亚油酸和亚油酸甘油酯转化为共轭亚油酸[27 ] 。其中的异构酶对
作用底物具有很强的专一性,只对在9 ,122位具有双键的亚油酸有作用,且其作用位点在12 位,如
http :PPwww. hxtb. org 化学通报 2003年第9期·595 ·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Lactobacillus reuteri PYR8 (ATCC55739) 是一支有效的菌种。37 ℃培养36h 得到的细胞用于亚油酸培
养可以达到很高的转化率(90 %以上) 。亚油酸异构酶是一种膜结合蛋白酶,反应可以以细胞形式
也可以以分离膜的形式进行。反应的适宜条件为4~12 ℃,pH810~818 ,培养3h 每克细胞可以实现
718g 亚油酸的转化,9 c ,11 t218∶2 占全部CLA 异构体的98 %左右,随着时间的延长,反式异构体增
加,但也仅仅是9 t ,11 t2CLA 的含量发生变化,没有发现有10 c ,12 t2和10 t ,12 t2CLA 的生成。
已经有多支菌种被成功地筛选出来,Kishino 等[28 ] 筛选出Lactobacillus plantarum AKU 1009a 在最
佳反应条件下,以游离的亚油酸为底物,109h 内每毫升洗细胞混合物产生40mg CLA(12 (wtPvol) %
的底物) ,摩尔转化率38 %。得到的共轭亚油酸是两种异构体的混合物,其中9 c ,11 t2CLA 占38 % ,
9 t ,11 t2CLA 占62 %。用216 %的底物培养96h 可以实现80 %的转化率,每毫升混合物产CLA 20mg。
E. 实验测得甲酸甲酯、甲酸乙酯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百分之43.2,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解析:上述两种物质C、H原子个数比均为1:2,两种原子质量比为6:1;
所以氢的质量分数可以由碳的质量分数来计算;占碳的质量分数的六分之一,
即:43.2%/6=7.2%,
则剩余的氧元素质量分数=1-43.2%-7.2%=49.6%。
请采纳,谢谢!
F. 党参化学成分
党参的主要成分:
党参含甾醇类有:α-菠菜甾醇(α- Spina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α-菠菜甾醇-β-D-葡萄糖甙(α-Spinasterol-β-D-glucoside)、豆甾醇-β-D-葡萄糖甙(Stigmasterol-β-D-glucoside)、α-菠菜甾酮、豆甾酮等。 糖和甙类有:菊糖(Inulin)、果糖(Fructose)、四种含果糖的杂多糖。丁香甙、β-D-吡喃葡萄糖己醇甙(n-Hexyl-β-D-gluranoside)、α-D-呋喃果糖乙醇甙(Ethyl-α-D-fructofurano-side)。
生物碱及含氮成分有:胆碱(Choline)、正丁基脲基甲酸酯(n-Butyl-allophanate)、党参酸(Codopiloicacid)、5-羟基-2-羟甲基吡啶(5-Hydroxy-2-pyridinemethanol)、烟碱(Nicotine)。
挥发性成分有:己酸(Caproicacid)、庚酸(Enanthicacid)、辛酸(Caprylicacid)、壬酸(Pelargonicacid)、十二酸(Lauricacid)、壬二酸(Azelaicacid)、十四酸(Myristicacid)、十五酸(Pentadecanoicacid)、十六酸(Palmiticacid)、十八酸(Margaricacid)、十八碳二烯酸(Octadecadienoicacid)、2,4-壬二烯酸(2,4-Nonadienicacid)、正十五烷(n-Pentadecane)、α-姜黄烯(α-Curcumene)、正十七烷(n-Heptadecane)、正十八烷(n-Octadecane)、正十九烷(n-Nonadecane)、正廿一烷(n-Heneicosane)、正廿二烷(n-Docosane)、十四酸甲酯(Methylmyristate)、十五酸甲酯(Methylpentadecanoate)、十六酸甲酯(Methylpalmitate)、硬脂酸甲酯(Methylstearate)、十八碳二烯酸甲酯(Methyloctadecadienoate)、蒎烯(Pinene)、十六酸乙酯(Ethylpalmitate)、辛酸甲酯(Methylcaprylate)。
尚含三萜类及其他成分:蒲公英萜醇(Taraxer-ol)、乙酰蒲公英萜醇(Taraxerylacetate)、木栓酮(Friedelin);苍术内酯(Atractylnolide)Ⅱ、Ⅲ;丁香醛(Syringaldehyde)、香荚兰酸(Vanillicacid)、2-呋喃羟酸酯(2-Furancarboxylate)、党参内酯(Codonolactone)、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aldehyde)、5-甲氧基糠醛(5-Methoxyl-furaldehyde)。
此外,亦含铁、锌、铜、锰等14种无机元素及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等17种氨基酸。
川党参含挥发油、黄芩素葡萄糖甙(Scutellareinglucoside)、微量生物碱、多糖、菊糖、皂甙。
新疆党参含党参碱(Codonopsine)及党参次碱(Codonopsinine)。
G. 请问生物甲酯燃油是怎么回事
生物甲酯燃油的主要成分是16-18碳羧酸甲酯,也就是所谓的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的生产,是利用厨余废弃的油脂,经过脱色,过滤等处理后,用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生成16-18碳羧酸甲酯。含碳的数量及性质与柴油差不多,可以代替柴油。
H. 脂肪酸甲酯是不是危险化学品
脂肪酸甲酯是危险化学品。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三条的规定,本条例所称危险化学品,是指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具有毒性、腐蚀性、爆炸性、燃烧性和助燃性,对人体有害的化学品。因为脂肪酸甲酯是易燃的,所以属于危险化学品。
脂肪酸甲酯是由脂肪酸甲基化形成的。生物柴油主要由脂肪酸甲酯组成。广泛用于合成高级表面活性剂,如高级润滑油和燃料添加剂、乳化剂、香水溶剂等。脂肪酸甲酯应远离热源、火花和火焰。储存在密封的容器中。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不相容物质。
中国脂肪酸甲酯产业经历了跨越式发展。随着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寻找柴油替代品的努力已经付诸实施。我国有大量的油脂等可再生资源,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副产品,包括酯形式的脂肪酸甘油酯,以及游离脂肪酸。这里脂肪酸的碳链是长链脂肪酸。
当脂肪酸的碳链为12-18时,其甲酯是生物柴油的基本组分。因此,2006年以后,中国生物柴油生产投资企业数量迅速增加。
(8)秦皇岛十八碳甲酯价格多少扩展阅读:
脂肪酸甲酯按碳链饱和程度可分为双键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和无双键饱和脂肪酸甲酯和三键饱和脂肪酸甲酯。饱和脂肪酸甲酯的主要用途是生产上述表面活性剂。
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可用于表面活性剂和环氧脂肪酸甲酯的生产。后者是一种重要的增塑剂,广泛应用于聚氯乙烯等树脂的增塑,可部分替代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脂肪酸甲酯是MES、AE、AES和PAS等SAA的原料和中间体。
I. 甲醇和一氧化碳生成碳酸二甲酯的电解池谁得电子谁失电子这个反应只是一极
甲醇中的碳并没有发生化合价的变化
碳酸二甲酯里边的甲基碳就是甲醇里边的甲基碳,都是一个碳和三个氢,一个氧相连,都是-2价
发生变价的仅仅只有一氧化碳里边的碳,从+2价变到+4价。
碳酸二甲酯中的羰基碳从一氧化碳里边的碳转变而来。这个羰基碳和三个氧相连,+4价。
所以阳极反应是
2MeOH+CO-2e- = (MeO)2CO+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