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温度调节 » 猪苓汤用量多少合适

猪苓汤用量多少合适

发布时间: 2023-02-10 07:07:23

1. 通脉四逆汤、四逆散、猪苓汤

通脉四逆汤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通脉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干姜三两  人参二两 

右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

从“脉微欲绝”,感觉这个病人的生命垂危了。标准的打法还是通脉四逆汤,因为遇到这样疾病的人啊,他差不多就要心脏衰竭了,而通脉四逆汤的药物组合,以今天的临床来讲,就是用来救心脏衰竭的方子。

“手足厥逆,脉微欲绝”,一边头上在发烧一边手脚是冷的,而脉没有力到极点,几乎都把不到了,这样的状况。那当然,也很可能有下利。那我们今天如果要看通脉四逆汤证的话,你说他是不是一定“手足厥逆”?也不一定哦。

“脉微欲绝”,当一个人阳虚到极点,脉反而是代偿性的跳得特别地快。跳的超过了,也是脱阳的表现。

独参汤还蛮能凸显出《神农本草经》里面说的人参的药性,也就是他拿人参来“复脉”,恢复你的脉搏。人生是属于阴性的药,如果身体很缺阳,不能单独的补人参。

厥阴病跟少阴病,到底哪一种病的人,身体比较虚啊?虚在不一样的地方。就像拉肚子拉了十天,跟不小心被夹断两根手指,这哪一个比较虚?不一样的向度

如果一个人的体质是寒到极点的时候,乃至于他大小便都不通的时候,那是用通脉四逆汤。当然也可以说“关格”,就是这个人吃不下去拉不出来的时候,也有可能用到通脉四逆汤的。而另外,这人有天发不出声音了,寒而失声的,这种情况也是用通脉四逆汤。那么四逆汤这个家族,我们之前有介绍过茯苓四逆汤,一个人亡阳之后如果又烦躁的话,那你要采取茯苓四逆汤的法,在里头再加一点茯苓,这也是可以的。

四逆散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四逆散方(宋本)

甘草炙枳实破,水渍炙干柴胡芍药

右四味各十分,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四逆散方(桂本)

甘草二两,炙附子大者一枚干姜一两半人参二两

右四味,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匙。

咳者,去人参,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两,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匙纳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有人是可以用四逆散的手脚冰冷,比如说气到昏倒、气到手脚冰冷,这种时候的手脚冰冷就是肝气郁结的,所以用宋本四逆散是对的,这样也没有错啦。刘渡舟教授,我觉得他讲话虽然是偏袒张仲景的,但也是非常有道理的。他说:肝气郁结的手脚冰冷,你如果吃了宋本四逆散,肝气通畅了,病人本人在手脚暖回来的时候,常常会感觉到关元、小腹有热气在跳动出来,小腹关元到底是跟少阴区块是比较靠近,少阳区块的气如果郁结不通,是可以压到少阴去的,所以通了少阳,少阴就通了。

四逆散,是所谓的“气机不调”。

如果我们现在如果看回桂林本的四逆散的话,好像是一种成药药粉,它的主证并没有限定得很严格的,它的主证是什么?“少阴病手脚冰冷”,这样就用了。当你手脚开始冰冷的时候,这四味药就可以磨成粉待命了。那如果这个人有咳嗽的话呢,那就不要用人参了,因为人参会束住肺,然后用五味子跟干姜,来镇咳化痰,把痰给弄干。如果是心悸的话,那就加一些桂枝来补充心阳,加了五味子、干姜的,它写说“并主下利”,干姜更多了是可以治下利。小便不利的话,就加茯苓帮助气化,是“泄利下重”:如果这个人拉肚子,而觉得好像拉完了之后,屁股那里还塞塞的、没有拉干净,那种感觉的时候,要加一味什么药呢?那味药叫薤白。

薤白的药性

《神农本草经》薤:味辛,主金疮疮败;轻身不饥,耐老。生平泽。

病是偏寒的,所以肠胃的蠕动、消化都很慢,可能肠子里面真的有变成类似太阴宿食类的东西放太久坏掉了,那太阴病要好的时候,要拉肚子把脏东西排掉嘛,太阴病有这个“腐秽当去”。薤白这味药是“辛滑通阳”的药,那它就可以把这些类似“浊痰”的这种肚子里面不干净的阴邪,顺着肠胃道把它滑出去,所以是最后一点点清扫的工作,用一点薤白汤来帮忙。

我们讲到胸痹——心脏病的这个胸口绞痛、闷塞的感觉,这是寒的痰饮闷在胸口,要用“温开”的“滑”药。当然你可以说瓜蒌实本身就是专门把胸腔的痰抓下来的,那加薤白做什么呢?一方面比较通,比较暖;一方而好像加一点润滑油一样,有了薤加进来,痰就更留不住,这样子一个通阳的药。

薤白是有作用在大肠的,在大肠有这样的作用,那代表它对肺也会有类似的作用,也会有用哦,挤鼻涕的话,就是用薤白了,就是从肺的角度往上挤,用薤白治气喘的方子也有。

猪苓汤证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猪苓汤方

猪苓一两(去皮)  茯苓一两(去皮)  阿胶一两  泽泻一两  滑石一两

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物,取二升,去滓,纳胶烊尽,温服七合,日三服。

少阴病猪苓汤的症状,在上焦是咳嗽,好像是肺里头有积水;在中焦是呕吐,好像胃里头有积水。就是肺跟胃的水都太多了,自体吸收不掉,下焦是下利的,所以前面两个地方是又热,可是又没有能力吸水;到下面是下利,并且通常会有小便不利。下利加呕、咳、渴,这些都可以标示猪苓汤的需要的地方。

另一个症就是“心烦”以及“不得眠”,就这个病人很烦躁、又不爱睡觉。

猪苓汤也有可能治到失眠。人水的不平衡的时候,有可能会变成焦虑跟失眠。当然以中医的讲法,就是“水热互结”,人的下焦有这种状况。

猪苓汤有阿胶,也可以说它是比较补血的。尿路感染的患者,也有可能挂到猪苓汤证,如果小便有带血、尿很黄,也是有可能是的。

这是本人学习今天的摘要。通脉四逆汤是亡阳阴虚体质,可以治疗心脏病,四逆散主治阴虚导致的重度拉肚子,猪苓汤调理身体的水循环功能,甚至还可以治疗失眠。

2.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六)

伤寒论第72条辨: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汗发了以后,病人口渴,脉浮数,病人就是五苓散证,因为水都在皮肤表面上,中焦没有水了,所以病人会烦躁。

成无己说:发汗己解,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饮水者,少少与之,胃气润则愈。若脉浮者, 表未解也,饮水多而小便少者,谓之消渴,里热甚实也,微热成实,上焦燥也,与五苓散生津液,和表里。

五苓散证的消渴还算不严重,如果口很渴,并没有小便不利,皮肤上并没有肿,五苓散就去不掉了,大部份是白虎汤或承气汤。五苓散没那么强。 五苓散在过去是出门在外随身携带的药,用来预防疫病,也就是瘟疫;如果遇到病人有表证,但是又不能用发汗来解的时候,病人已经胃中干、烦躁不得眠了,这种不能发汗的情况,就要想到五苓散,把病毒从小便排出。五苓散的主证是小便不利而且口渴。

五苓散中的猪苓,茯苓,泽泻这三味药主要就是利水的,用量: 猪苓三,茯苓三,泽泻六,白术三,桂枝二 ,泽泻的功能利全身的水,不管水积在什么地方,都可以用泽泻,泽泻本身是很苦寒的药,所有苦寒的药都有消炎的作用,泽泻它还入肝经,所以,有肝炎的病人可以用泽泻。泽泻通利的力量很强,有的人得了脂肪肝,就坚持吃一味泽泻,就把脂肪肝吃好了,所以,在处理肝病的时候,像肝积水,用泽泻把水从小便利出来,泽泻不但可以清肝,把肝里的病毒清出来,还可以把脏的东西排掉,把新的东西留下。

茯苓专门是利中焦的水,也就是鸠尾至肚脐这个地方,猪苓是利下焦的水,也就是肚脐以下有积水,我们都会开猪苓,后面,我们会讲到猪苓汤,有好多的处方也会开到猪苓,什么时候用猪苓,我们知道猪苓是利下焦的水,例如,有的病人不能排小便,或者是肾脏有问题不能排小便,或者是膀胱结石或者是肾结石堵到了,这种情况,我们都应该想到会用猪苓。

那么,当猪苓,茯苓,泽泻这三味药加在一起,就可以利全身的表水,我们怎么知道是排表水,我们看这个五苓散的搭配,桂枝的量是最少的,不用太多,如果桂枝用得多,那就是发表了,所以,用少量的桂枝,把泽泻推到皮肤表面,就相当于桂枝是马,泽泻骑在桂枝上,所以,桂枝就能把泽泻带到皮肤表面,把皮肤表面的水利掉。中焦有湿,那么白术就是专门去湿的,茯苓再把水导到下焦,到了下焦以后,这个时候猪苓就把下焦的水从小便利掉。所以,五苓散这五味药就可以把皮肤表面的水从小便利掉。

打个比方,有一个人吃了麻黄汤或者是桂枝汤,没有得汗,没有流汗,由于汗没有透发,皮肤身上会发痒,这种情况就可以用五苓散把皮肤表面的水利掉,把水利掉,皮肤就不会痒了。

关于这个五苓散,为什么是五苓,这个李阳波老师解释得很清楚,他说五苓散通四时之气,所谓“苓”就是“令”也,白术性温,行东方春令之气,桂枝性热,行南方夏令之气,茯苓性平,淡渗利湿,湿属于中央土,因此行长夏之气,兑为泽,兑位在西方,所以,泽泻行秋令之气,北方坎水,其畜,猪为水畜,因此猪苓行北方冬令之气,五味药行东南西北中五令之气,“令”命令,发号司令的意思,这五味药都草本植物,于是在“令”字头上加草头就是苓,所以叫五苓。大家对此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刘力红老师,也就是李阳波老师的弟子,整理的《李阳波五运六气讲记》和《李阳波伤寒论坛讲记》,这两本书值得一读。

五苓散,为什么要用散而不是汤?所谓散就是粉剂,粉剂的速度会慢一些,那么“汤”字加一个草头就是扫荡的“荡”,用汤剂的话速度会很快,皮肤表面的水会来不及被带走,就没有办法把表水从小便利掉。所以,要用散剂,慢慢吸收,把皮肤表水或者是病毒从小便利掉。

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这五味药做成粉剂,每次用白开水服一勺,这一勺原文是写“方寸匕”,也就是长宽高都是一寸的小匕。每天服三次,多喝热水,只要汗一出来,病就好了。

五苓散主要是利尿,临床上有好多皮肤病常会用到五苓散,还有在三因方卷六《料简诸疫证治》里,温疫用五苓散,原文是这样说的:“如己未年,京师大疫,汗之死,下之死,服五苓散遂愈,此无他,湿疫也。”平常我们到外地去旅游,水土不服,适合带一点五苓散。还有像是晕车,晕车一般横膈膜有积水,苓桂术甘汤都好用,五苓散与苓桂术甘汤的差异就是苓桂术甘汤中多了一味甘草。

病人有口渴,脉浮数,都可以用五苓散,有的人早上起来,脸和手都肿,只要问他有没有口渴,他说有,而且喝水还不能止渴,这种就是五苓散证。如果口很渴,小便还正常,皮肤也没有肿,这种就不是五苓散证了,有可能是白虎汤证或者是承气汤证。如果病人有表证,但是又不能用发汗来解,病人胃中已经很干,烦躁,这种情况就要想到五苓散,把病毒从小便排掉。

五苓散方剂组成简单记忆法:猪苓茯苓白术三,泽泻用六桂二煎。方歌:五苓散治太阳府,泽泻白术与二苓,温阳化气添桂枝,利便解表治水停。

3. 猪苓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猪苓为我国常用的菌类药材,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性味甘淡平,淡能渗利,偏于利水渗湿,下面和我具体了解下猪苓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 方法 。

猪苓的功效与作用:

(一)猪苓的作用

猪苓,性味甘淡平,淡能渗利,偏于利水渗湿。又《本草汇言》云:“(猪苓)开达腠理,分明阴阳之妙用也。”故猪岺还具有泄热止渴,治疟止痢之功。

利水渗湿。

《药品化义》曰:“猪苓味淡,淡主于参,入脾以通水道,用治水泻湿泻,通淋除湿,消水肿,疗黄疸。独此为最捷。”临床多用之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病,湿浊带下,黄疸,脚气等。

泄热止渴。

《本草纲目》云:“猪苓淡渗,气升雨又能降,故能开腠理,利小便。”《药性论》也记载说:“(猪苓) 解伤寒温疫大热,发汗。”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也提到: “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治疟止泻。

《本草汇言》记载:“此药味甘淡微苦,苦虽下降,而甘淡又能渗利走散,升而能降,降而能升,故善开腠理分理表阳里阴之气利小便,故前古主主痎疟。”《方脉家宝》中就记载有用猪苓配柴胡、茯苓、半夏、生姜等治疗新久痎疟。又《时病论·湿泻》云:“泄泻之病,属湿为多。湿浸于脾,脾失健运,不能渗化,致阑门不克泌清别浊,水谷入大肠而成泄泻矣”。治泻之法,《医学入门.泄泻》中云:“初宜分理中焦,渗利下焦。”故用猪苓治泻,可以分便小便,从而使湿去泻自止。

抗菌作用。

猪苓的醇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

鉴别应用。

猪苓与茯苓:二药都能利水渗湿,对于小便不利、淋痛、水肿等证,常相须为用,协同利水效果。但猪苓淡重于甘,主入肾与膀胱经,只能渗湿利尿,无补脾益中之效,且利水作用较茯苓强;茯苓则利中有补,甘则补中,淡则能渗,即胃落滋补心脾而益肺,宁心安神。又能利水通窍除邪热。补而不峻,利而不猛。

利尿。

动物实验证明猪苓的利尿作用强大。人每次口服8克,药后6小时内的排尿量和尿中氯化钠的量分别增加62%和45 %。比对照药卡非因强,其利尿作用主要是由于抑制肾小管对水和电解质,特别是钠、钾、氯的重吸收所致。

对免疫系统。

本品提取物可以增加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使脾脏抗体细胞形成增多,T 淋巴细胞转化率上升。猪苓多醣腹腔注射,能使小鼠胸腺细胞中3H—TdR的掺入量明显增加,同时加速胸腺细胞的释放。能使荷瘤小鼠脾脏抗体形成细胞明显增多,提高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促进IgM抗体的生成。对分散型的ANAF阳性淋巴细胞有明显增加,对抗肿瘤化学药物所致的免疫系统抑制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提高 T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抗肿瘤。

猪苓能增加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激活腹腔巨噬细胞内酸性磷酸酶活性。提高荷瘤小鼠6一磷酸葡萄糖磷酸酶和 1.6一磷醉果糖磷酸酶等糖异生酶的活性。对癌细胞线粒体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内分泌系统。

猪苓多糖能使动物血浆中的皮质醇含量明显增高,切除肾上腺后的动物则不出现变化,故认为其是通过肾上腺而发挥的作用。

抗辐射作用。

猪苓多糖具有防治小鼠急性放射病的明显效果,有效剂量和时间都比较宽。初步认为猪苓多糖的抗辐射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垂体-肾上腺系统的功能,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从而增强了抗辐射损伤的能力。

其它 作用。

猪苓还有抗菌,抗放射作用。对肝脏和肝糖元的消耗有保护作用,能降低氨甲喋呤引起的致死毒。对肝炎患者有使GPT和TTT下降和HBsA9转阴的作用。

猪苓的食用方法:

老冬瓜鲜荷叶猪苓泽泻鲫鱼汤

材料:

老冬瓜800克,猪瘦肉100克,鲫鱼1条,鲜荷叶1/2块,苡米80克,猪苓12克,泽泻12克,生姜3片。

做法:

(1)各物洗净,冬瓜连皮、籽切块;中药和苡米稍浸泡;鲫鱼宰洗净,煎至微黄,溅入少许清水。

(2)一起下瓦煲,加清水3000毫升(12碗量),武火滚沸后以文火煲两个半小时,下盐便可。

猪苓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猪苓(去皮)、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碎)各9克。

【用法】以水800毫升,先煮四味,取400毫升,去津,入阿胶烊消,分二次温服。

【功用】滋阴清热利水。

【主治】水热互结,邪热伤阴所致的发热,渴欲引水,或下利,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

【方论】方中以猪苓,茯苓渗湿利水为君;滑石,泽泻通利小便,泄热于下为臣,君臣相配,既能分捎水气,又可疏泄热邪,使水热不致互结;更以阿胶滋阴为佐,滋养内亏之阴液。诸药合用,利水而不伤阴,滋阴而不恋邪,使水气去,邪热清,阴液复而诸症自除。

食用保健。

可单味研末服,健康人经常食用可以提高体质,防病延年,又可以抗癌,年老体虚偏肥胖者服之更好。

4. 中药里的猪苓汤如何食用,功效与作用又是什么

猪苓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汉《伤寒论》。为祛湿剂,具有利水,养阴,清热之功效。主治水热互结证。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或心烦不寐,或兼有咳嗽、呕恶、下利,舌红苔白或微黄,脉细数。又治血淋,小便涩痛,点滴难出,小腹满痛者。临床常用于治疗泌尿系感染、肾炎、膀胱炎、产后尿潴留等属水热互结兼阴虚者。

【歌诀】猪苓汤用猪茯苓,泽泻滑石阿胶并,小便不利兼烦渴,利水养阴热亦平。

【组成】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

【用量】猪苓(去皮)、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碎)各10g。

【用法】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两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阿胶分二次烊化。

【功用】利水,养阴,清热。

【主治】水热互结证。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或心烦不寐,或兼有咳嗽、呕恶、下利,舌红苔白或微黄,脉细数。又治血淋,小便涩痛,点滴难出,小腹满痛者。

【方义】伤寒之邪传入于里,化而为热,与水相搏,遂成水热互结,热伤阴津之证。水热互结,气化不利,热灼阴津,津不上承,故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阴虚生热,内扰心神,则心烦不寐;水气上逆于肺则为咳嗽,流于胃脘则为呕恶,注于大肠则为下利;舌红苔白或微黄、脉细数为里热阴虚之征。治宜利水清热养阴。方中以猪苓为君,取其归肾、膀胱经,专以淡渗利水。臣以泽泻、茯苓之甘淡,益猪苓利水渗湿之力,且泽泻性寒兼可泄热,茯苓尚可健脾以助运湿。佐入滑石之甘寒,利水、清热两彰其功;阿胶滋阴润燥,既益已伤之阴,又防诸药渗利重伤阴血。

配伍特点

五药合方,利水渗湿为主,清热养阴为辅,体现了利水而不伤阴、滋阴而不碍湿的配伍特点。水湿去,邪热清,阴津复,诸症自除。

运用

本方以利水为主,兼以养阴清热,主治水热互结而兼阴虚之证。临床应用以小便不利,口渴,身热,舌红,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

本方可用于热淋、血淋、尿血之属于水热互结而兼阴虚者。用治热淋,可加栀子、车前子,以清热利水通淋;用治血淋、尿血,可加白茅根、大蓟、小蓟以凉血止血。

禁忌

因本方为渗利之剂,若内热盛,汗出多而渴者忌用。

【重要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①《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②《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2.方论选录罗美《古今名医方论》卷3录赵羽皇:“仲景制猪苓一汤,以行阳明、少阴二经水热,然其旨全在益阴,不专利水。盖伤寒在表,最忌亡阳,而里虚又患亡阴。亡阴者,亡肾中之阴与胃中之津液也。故阴虚之人,不但大便不可轻动,即小水亦忌下通,倘阴虚过于渗利,津液不致耗竭乎?方中阿胶养阴,生新祛瘀,于肾中利水,即于肾中养阴。滑石甘滑而寒,于胃中去热,亦于胃家养阴。佐以二苓之淡渗者行之,既疏浊热,而又不留其瘀壅,亦润真阴,而不苦其枯燥,源清而流有不清者乎?顾太阳利水用五苓者,以太阳职司寒水,故急加桂以温之,是暖肾以行水也。阳明、少阴之用猪苓,以二经两关津液,特用阿胶、滑石以润之,是滋养无形以行有形也。利水虽同,寒温迥别,惟明者知之。

5. 《伤寒论·阳明篇》笔记14| 肾结石—猪苓汤

二四〇、“阳明病”,心中懊恼,舌上胎者,宜“栀子豉汤”主之。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 心中懊恼 ”胃里很难过,《伤寒论》中心就是胃,胃就是肠,栀子专去胃里虚热。

病人大渴欲喝水,“ 口干舌燥 ”,就是白虎加人参汤,吃了味精就是口干舌燥,直接进入白虎汤证,白虎加人参汤就是热伤上焦,对上焦的热。

“ 若脉浮发热 ”,热除了伤寒发高烧外,还有发炎,以为是伤寒表证,结果不是,“ 渴欲饮水,小便不利 ”,喝了水小便不下来,滴滴答答的,用猪苓汤。白虎加人参汤是喝一碗水小便一碗。

这一条辩总结为:上焦热是白虎加人参汤,中焦热是栀子豆豉汤,下焦热是猪苓汤。

猪苓汤方

猪苓一两去皮,茯苓二两,阿胶一两,滑石一两碎,泽泻一两。

把猪苓、茯苓、泽泻三味药拿岀来,放上桂枝、白术,就是五苓散,放上阿胶、滑石就是猪苓汤。

用猪苓汤时,一定小便痛,有尿道炎或肾结石。滑石攻坚,把石头打碎滑出来,当通利时,从肾脏到膀胱,中间要过输尿管,石头很利,会把尿道刮破出血,所以加阿胶止血。

泽泻把全身的水导到下焦,茯苓利中焦的水,猪苓利下焦的水,滑石把石头打下来,阿胶止血,这就是猪苓汤的设计,此方用于结石、膀胱炎等,只要病人出现渴欲饮水、小便不利的,通通可用。

【神农本草】滑石味甘、性寒、无毒,主身热泄澼,女子乳难癃闭,为去湿热利小便要药。

五苓散也是利尿剂,区别在于:当伤寒汗不透发停在肌表时,用五苓散收表水导下排出,所以以五散苓中桂枝强心阳,把药带到四肢,白术收敛湿,猪苓汤则直接攻下。故五苓散重用泽泻利水,猪苓汤等量。

用量及煎煮法:

胖子各3钱,普通人各2钱,先煮四味,四碗煮两碗,去滓,阿胶最后放入,烊消,分三次吃,中药没有说饭前饭后的,一律饭前吃。

如何知道腹痛是便秘还是结石?肾结石的压痛点在肾经太溪至复溜间,非常痛。一针下去病人会感觉很舒服,然后服猪苓汤,急诊用汤剂,一般的可用丸剂。猪苓汤排出石头时不流一滴血,不愧为绝对处方。

6. 猪苓汤的制作方法 猪苓鲫鱼汤的做法

1、主料:鲫鱼500克。辅料:猪苓30克,冬瓜皮30克。调料:姜5克,盐5克,味精2克。

2、将鲫鱼活杀,去磷,鳃及内脏,洗净;

3、猪苓、冬瓜皮、生姜洗净;

4、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三小时,调

5、味即可。

7. 少阴病方剂总结

附子汤

古代剂量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 茯苓(三两) 人参(二两) 白术(四两) 芍药(三两)

现代剂量(仅供参考)

附子(15g,炮,去皮) 茯苓(9g) 人参(6g) 白术(12g) 芍药(9g)

麻附辛

麻黄10—15克,细辛5—10克,炮附子10—30克,水煎分三次热服,取微汗为止。

作用:精神委靡,全身倦怠感,极度恶寒,四肢冷,脉沉细者。

现代应用:

1,流行性感冒,老人或虚弱者的普通感冒。

2,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3,暴盲,暴聋,暴哑失音,咽喉暴痛者。

4,过敏性鼻炎,上颌窦炎,支气管哮喘,腺病毒肺炎。

5,三叉神经痛,偏头痛,坐骨神经痛,牙痛,肾结石造成的肾绞痛等。6,空调病。

7,低血压症。

8,疲劳综合症。

9,关节炎。

10,荨麻疹。

11,嗜睡症。

当归四逆汤

当归三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炙甘草二两,木通三两,红枣25枚(劈),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现代剂量(仅供参考)

当归(9g) 桂枝(9g,去皮) 芍药(9g) 细辛(9g) 甘草(6g,炙) 通草(6g) 大枣(5枚,擘)

作用:手足厥寒,脉细欲绝,或腹痛或头痛或腰痛,腿痛。

现代应用:

1,雷诺氏病;

2,血栓闭塞型脉管炎;

3,冻疮;

4,红斑性肢痛;

5,大动脉炎(无脉症);

6,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7,血管神经性头痛;

8,慢性荨麻疹;9,坐骨神经痛;

10,缩阴症;

11,子宫脱垂,子宫附件炎;

12,慢性腹!膜炎;

13,精索静脉曲张;

14,痛经。

当归四逆加人参附子汤方

当归三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甘草二两(炙),木通二两,大枣25枚(劈),人参三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九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当归四逆加人参附子汤方是《伤寒论》桂林本所独有,它的用法与宋本的当归四逆汤相同。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附子汤

吴茱萸二升,生姜半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当归三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甘草二两(炙),木通二两,大枣25枚(劈),上十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合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附子汤,主要用于当归四逆汤证有久寒,烦躁,呕吐,头痛者。

桃花汤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干姜一两,梗米一升,右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渣,温服七合,纳赤石脂方寸匙,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现代剂量(仅供参考)

赤石脂(48g,一半全用,一半筛末) 干姜(3g) 粳米(35g)

作用:桃花汤的腹痛,是喜温喜按的,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甘草汤

生甘草二两,右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渣,温服七合,日二服。

现代剂量:生甘草6-10克,水煎服。

现代运用:急性咽炎、急性喉炎、急性扁桃体炎。胃炎、胃溃疡表现为痉挛性疼痛者。

桔梗汤

桔梗一两,甘草二两,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温分再服。

现代剂量(仅供参考)

桔梗(3g) 甘草(6g

方症:咽痛、咳吐脓痰、粘痰

现代应用:1、急慢性咽炎、喉炎、扁桃体炎。

              2、肺脓肿、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

苦酒汤

半夏14枚(洗,破如枣核)。鸡子一枚,(去黄,纳上苦酒着鸡子壳中),右二味,纳半夏,着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渣,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苦酒是醋。

现代剂量(仅供参考)

半夏(洗、破如枣核,12g) 鸡子(1枚,去黄,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

方症: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现代应用:很多感冒后期出现的喉咙痛,反复的喉咙痛,

半夏散方

半夏(洗),桂枝,甘草(炙),右三味,等分,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匙,日三服,若不能服散者,以水一升煮七沸,纳散两方寸匙,更煎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

半夏散方,治咽中痛,脉反浮者。

现代应用:

1,急慢性咽炎,咽喉炎,扁桃体及周围炎;

2,声带小结;

3,感冒所致的声带水肿等。

白通汤

葱白四茎,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分温再服。

白通汤,主治少阴病,下利。

白通加猪胆汁汤

葱白四茎,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人尿五合,猪胆汁一合,右五味,以水三升,先煮三物,取一升,去渣,纳人尿猪胆汁和令相得,分温再服,若无胆汁亦可用。

现代剂量(仅供参考)

葱白(4茎) 干姜(3g) 附子(10g,生,去皮) 人尿(20g) 猪胆汁(4g)

白通汤治少阴寒,阳虚下利非等闲。葱白四茎姜附一,加入胆尿治呕烦。——刘渡舟

真武汤

茯苓三两,白术二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炮附子一枚,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七合,日三服。

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干姜各一两;若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一两;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若呕者,去附子加重姜足前成半斤。

现代剂量(仅供参考)

茯苓 芍药 生姜(切)(各9g) 白术(6g) 附子(9g,炮,去皮)

主治:全身倦怠感,四肢冷,体力下降,脉沉弱或浮弱,或发热,或头眩,或腹痛,或腹泻,或心悸,或小便不利等。

现代应用:

1,迁延性感冒;

2,慢性胃肠炎;

3,阑尾炎;

4,低血压;

5,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

6,胃下垂;

7,前列腺增生症,遗尿症;

8,充血性心力衰竭;

9,中风后遗症;

10,老年性瘙痒症;

11,过敏性肠征候群;

12,坐骨神经痛;

13,慢性盆腔炎;

14,癔病性瘫痪;

15,术后尿闭症。

通脉四逆汤

甘草二两(炙),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干姜三两,人参二两,右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渣,分温再服。

现代剂量(仅供参考)

甘草(6g,炙) 附子(20g,生用,去皮,破八片) 干姜(9g,强人可12g

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

四逆散

柴胡,芍药,枳实(破),甘草(炙)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匙,日三服。

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拆);泻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渣,以散三方寸匙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现代剂量(仅供参考)

甘草(7.5g,炙) 枳实(7.5g,炙) 柴胡(7.5g) 芍药(7.5g)

四逆散主治:

胸肋,腹部等疼痛,紧张,胀满,或四逆者。

现代应用:

1,慢性腹膜炎,粘连性肠梗阻;

2,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3,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壅积症;

4,过敏性肠炎,痢疾,阑尾炎;

5,泌尿性结石;6,痛经,经前紧张综合症;

7,神经性官能症;

8,遗尿,尿失禁;

9,心因性阳痿,睾丸炎;

10,肋间神经痛,非化脓性肋软骨炎;

11鼻窦炎;

12,胃下垂,子宫下垂;

13,习惯性便秘。

猪苓汤

猪苓一两(去皮),茯苓一两(去皮),泽泻一两,滑石一两,阿胶一两,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物,取二升,去渣,纳胶烊尽,温服七合。

现代剂量(仅供参考)

猪苓(去皮) 茯苓 泽泻 阿胶 滑石(碎)(各3g)





猪苓汤主治:

小便不利,淋漓涩痛,心烦不得眠,舌质红,脉浮。

现代应用:

1,膀胱炎,尿道炎,淋病,肾结核,急慢性肾盂肾炎等必尿系统感染性疾病;

2,乳糜尿,泌尿系结石;

3,急性肠炎,痢疾,五更泻,直肠溃疡,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4,湿热黄疸,口渴溺赤;

5,肝硬化腹水;6,失眠。

热点内容
马路上汽车的噪音在多少分贝 发布:2023-08-31 22:08:23 浏览:2116
应孕棒多少钱一盒 发布:2023-08-31 22:08:21 浏览:1583
标准养老金一年能领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886
湖北通城接网线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9:51 浏览:1950
开随车吊车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710
京东付尾款怎么知道前多少名 发布:2023-08-31 21:52:58 浏览:2038
在学校租铺面一个月要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1:52:09 浏览:2183
2寸有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50:34 浏览:1817
知道电压如何算一小时多少电 发布:2023-08-31 21:46:20 浏览:1810
金手镯54号圈周长是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44:28 浏览: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