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感光胶水多少度最合适
1. 大家一般用多少感光度的胶卷
看用途吧,一般用的有100、200、400,同一种类型的胶卷感光度越低的拍出来越细腻,反之颗粒越大,业余不够准确的说法是晴天100,阴天200,晚上400,因为晚上拍一般需要更高的快门所以用400,如果是没怎么拍过,建议先用中间值200的先试试,如果白天拍风景建议用100。
2. 我们平常摄影用感光度是多少的胶卷比较合适呀是感光度越高越贵吗
是的,越高越贵
一般的200就行。
但是用多大的合适还得你来决定。
感光度越低,(相同光圈情况下)快门速度越慢
感光度越高,反之越快,比较适合拍光线较暗或高速运动的。
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的,
感光度低的胶片颗粒较细,图像相对清晰
感光度高的胶片颗粒较粗,图像相对粗糙
根据你得想法选胶卷吧
这根相机也有一定的关系。
3. 感光胶是怎么调配的
平网的还是圆网?
丝印感光胶正规制版操作流程
CSK CHINA制版方法 www.SKTEX.COM.CN
绷 网:选配所需丝网,按张力、角度等要求张网,粘接在铝质等材质的网框上。用机械在铝网框上,按规定的张力张贴丝网,丝网有聚脂、尼龙、不锈钢等材质,染色的聚脂、尼龙丝网可防止乱反射。
洗 版:专用丝网清洗剂清洗、脱脂。
涂 布:张好、洗净的网版使用手涂或涂布机涂布。乳剂分单液型(SBQ系)和双液型(重氮系),双液型感光乳剂涂布前需敏化,重氮光敏剂完全溶解后与乳剂混合均匀、脱泡后才可使用。单液型感光胶,轻轻搅拌均匀之后即可使用。涂布时应避免刮斗带进气泡,干燥温度在30~40℃。膜厚依印刷物的要求而定,可通过涂布工程的次数控制膜厚。
干 燥:在40℃以下温风干燥。
曝 光:将菲林底片粘贴在网版P面,在紫外线下曝光,紫外线照射过的部分失去水溶性,根据感光胶,曝光时间不同。请参考各页曝光时间表,并确定最佳暴光时间后曝光。
注意:曝光不足会降低网版的耐印次数,曝光过量会影响图像的清晰度。
显 影:用清水将曝光后的网版两面浸透或放置于水槽中1~2分钟,取出后用高压水枪水雾状冲洗网版(受到紫外线照射的部分有感光胶硬化在丝网上,没有受到紫外线照射的部分溶解于水中),直至所有图纹显影清晰为止,除去多余的水份用加压气枪、鸡皮布等去除。
干 燥:在30~40℃条件下干燥。
检 版:干燥检查。修正网版,针孔处加以修补。
二次曝光:补边剂干燥之后,从刮斗面开始进行二次曝光,二次曝光的时间与主曝光时间一样。二次曝光可提高网版的耐印性。
硬膜处理:水性网版还可通过硬膜处理大幅度提高耐水性和耐印率。
圆网制版感光胶 9806、9806A(常用型)
适用范围:
用于圆网印花制版。
特性:
蓝色或白色乳液,胶体粘度适中,适用于中目数常规制网.(9806A型为浅蓝色乳液,固化后呈黄棕色。此型号性能相当于荷兰施托克公司STORK SCR100 感光胶)
制版精度优良,对细线条和网点的解像力高。对镍网有极好的附着性能,耐酸、碱(适合各种染料色浆),适用于圆网刮刀、磁棒印花,耐印率高。制版速度快,适应快速制网需要。能适应数字化制网技术,符合业界成像技术最新发展。
包装:
10Kg专用塑料桶,每箱为20Kg。
复网:
拆箱后取出圆网,在圆网两端内壁支撑张力环后,放入150℃烘箱中,时间60分钟进行复网(圆)。
洗网:
上胶前,镍网必须清洗干净。清洗时,使用镍网洗网液,将网坯浸在液中,放置10分钟后取出,用净水冲洗干净,放在干燥箱内低温干燥,同时要避免网坯让污渍沾污。
配胶:
在操作室采用黄色的漫射光,不能在无遮光的环境下操作,避免曝露在日光灯,石英灯下。取1Kg感光胶加圆网光敏剂40-50ml,顺时针搅拌均匀,搅拌后的感光胶液需在低温暗室中放置1-2小时消泡。配制好的感光胶液应放在5-15℃ 恒温贮存箱内(感光胶液的贮存器要封盖,以避免因受空气影响表面结皮)。
上胶:
使用圆网涂布设备。将配制好的感光胶倒入洁净的刮环套内,匀速地在镍网网体表面由上向下涂布胶液,若采用单面刮刀从上到下的方法上胶,建议上胶速度10-12cm/分钟。然后将网体放入恒温干燥箱内,温度35-40℃,相对湿度60%,干燥时间30分钟左右(以干透为准),干燥箱内应开循环排气风扇,上下温度差异不能大于±2℃。
曝光:
把涂有感光胶膜的网体固定在圆网感光机上,将底稿膜面紧密地附合在感光胶膜的圆周面上,在往复式或遮覆式感光机上曝光,不同感光机的曝光效果有差异,曝光时间需试用后确定。参考的曝光时间:往复式为5-8次,遮覆式为1-3min。当采用的涂布方式不同时,要根据乳胶的厚度调整曝光时间。
显影:
曝光后的花网应及时显影,放入5-30℃的水槽中浸泡3-5分钟,未曝光的网体表面胶膜有明显的花形呈现并呈云雾状脱落,放在圆网冲洗机上冲洗至花型轮廓清晰,再用低压力水管在圆网内壁将渗漏胶液冲洗干净,放入恒温干燥箱干燥。无论何种情况,都要保证网版洗涤充分。
回收:在高温烘烤聚合反应之前,可用我厂生产的圆网脱膜液脱除感光胶。在高温聚合后,也可用我厂研发的圆网修复再利用系统进行修复还原再利用。
修版:
将干燥后的圆网放在检查架上,仔细检查网体膜面,如出现砂眼可用已加入光敏剂的感光胶或修版液(补网胶)修补,使花网在上机印花前无质量问题。在印花时出现砂眼用修版液(补网胶)修补。
固化:
修版后的花网,要进行固化处理,将花网放入恒温干燥箱内升温至180℃,焙烘60-90分钟固化,使胶膜表面呈金黄色,取出冷却后接闷头。
4. 请问一下大神们,移印钢板薄钢片感光胶在烤箱时的温度和时间多少合适
涂布或刷涂、喷涂后,低温75-85度烘干(循环风),大概20-25分钟
如果是显影后为了加强牢度,一般120度烘烤20分钟。
5. 感光胶生产线温度
40度。根据查询感光胶商家官网,感光胶生产线温度是40度。感光胶又称感光乳胶、光致抗蚀剂,它和感光膜都是当前普遍使用的感光材料。
6. 我调的水性感光胶做出的网极沙眼很多;好像是粉没化掉那样子
感光粉先要用水彻底溶解,一般感光胶的加水量为5-10%
可以用这部分水先来溶解感光粉,等彻底溶解为溶液,底部没有沉淀
缓慢加入感光胶后慢慢搅拌。加入感光粉调制后的感光胶要低温避光保存,
室内温度最好控制在20度以内,最好3天以内使用完毕
否则都会产生敏化反应,影响制版效果。
如果敏化过度(放置时间过长或保存不当),也会出沙眼
沙眼多的问题有很多原因,水性感光胶的涂层厚度一般为5-10微米
烘烤温度为40度,20-25分钟表面干透不黏手不为止
如果显影还有沙眼,建议增加曝光时间试下
7. 水性重氮感光胶可以用热水调吗
不可以,感光胶对高温高湿敏感,
特别是感光粉更敏感
热水很容易导致感光胶的敏化反应。
所以一般建议30度以内水温调胶
最好冷水(纯净水)
8. 拍摄野外风景时,胶卷多大的感光度最合适
一般天气里,200度够了
天气特别晴朗,100度
阴天、雨天400度
拍摄技巧之感光度的选择
人像、风光、静物等
这类题材一般者要求画面细腻、细节丰富,使用最低感光度或相机默认的感光度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当然,凡事没有绝对,有些拍摄者需要制造高反差、高颗粒感的效果,适当调高感光度可以增强这种效果。
运动或纪实摄影
这类的照片最重要的是,要能在最精彩的瞬间真实地记录下来。在很多情况下,需要较高的快门速度或不允许使用闪光灯。如果现场环境光线充足,那么自然应该把感光度设得低一点,从而有效地保证图像质量。如果现场的光线比较昏暗,就应该适当的提高感光度,首先保证能打照片拍下来,其次再考虑画面的质量。
弱光摄影
很多朋友经常问我,晚上拍照应该用多少感光度比较好?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应当看具体的拍摄题材和拍摄要求。如果把相机架在三角架上拍摄夜景风光或夜晚的城市建筑,应当使用最低的感光度或相机默认的感光度设定,可以得到细腻且没有杂点的画面。如果在黄昏的酒巴光线昏暗的场合 拍人物,就不得不提高感光感,使用稍高的快门来凝固主体人物。
用过传统相机的人都知道,胶卷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感光度。 数码相机虽然不用胶卷,但用于感应光线的CCD(CMOS)对曝光量也有相应的要求,因此,CCD(CMOS)也用相当于胶片,设有一定的感光度。数码相机厂家为了方便数码相机使用者,将数码相机的CCD(CMOS)对光线的灵敏度等效转换为传统胶卷的感光度值,数码相机因此就有了“相当感光度”的概念。
用传统的衡量胶片感光度高低的分类看,目前数码相机的“感光度码”分布在中、高速的范围,最低的为ISO50,最高的为ISO6400,多数在ISO100左右。某此型号的数码相机的感光度是单一的,它的CCD(CMOS)感光宽容度很小,因而对拍摄条件比较苛刻,在光线过强或弱的情况下,使用效果会很差。另外一些数码相机的“相当感光度”可在一定的范围内供选择,但感光度设置得高与设置得低的拍摄效果是有一些区别的,如果数码相机的“相当感光度”不了解的话,拍摄时最好将它置于相机默认的感光度或最低感光度上。
我们在拍摄前应当仔细考虑感光度的设置。如果数码相机CCD(CMOS)的感光度较低,环境光线稍暗,相机就只好启用闪光灯,而闪光灯的使用将使背景一片漆黑。较高的感光度会给你带来很大的灵活性,比如在室内可以不用闪光灯,同样也能取得前后景色自然平衡的拍摄效果;拍摄高速的体育运动,高感光度更能出现好的效果。
那么,是不是感光度越高,拍摄效果就越好呢?目前觉见的方式是通过放大电流信号来提高感光度。这样的处理方式会在放大有用信号的同时,把噪点的信号也放大了。图像杂色波纹更为粗糙,丢失部份细节,影响了图像质量。目前大部份的数码相机默认感光度一般在ISO100左右,少数产品为ISO50。
感光度ISO的意思
在传统胶卷相机上ISO代表感光速度的标准,在数码相机中ISO定义和胶卷相同,代表着CCD或者CMOS感光元件的感光速度,ISO数值越高就说明该感光材料的感光能力越强。ISO的计算公式为S=0.8/H(S感光度,H为曝光量)。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感光度越高,对曝光量的要求就越少。ISO 200的胶卷的感光速度是ISO 100的两倍,换句话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ISO 200胶卷所需要的曝光时间是ISO 100胶卷的一半。在数码相机内,通过调节等效感光度的大小,可以改变光源多少和图片亮度的数值。因此,感光度也成了间接控制图片亮度的数值。
在传统135胶卷相机中,等效感光值是相机底片对光线反应的敏感程度测量值,通常以ISO 数码表示,数码越大表示感旋光性越强,常用的表示方法有ISO 100 、400 、1000等,一般而言,感光度越高,底片的颗粒越粗,放大后的效果较差,而数码相机为也套用此ISO值来标示测光系统所采用的曝光,基准ISO越低,所需曝光量越高。
传统照相机本身是无感光度可言的,因为感光度只是感光材料在一定的曝光、显影、测试条件下对于辐射能感应程度的定量标志。使用过传统相机的人,都知道胶卷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感光度———通俗一点就是衡量胶卷需要多少光线才能完成准确曝光的数值。我们在照相机商店买的100、200、400的胶卷,数字表示的就是感光度。感光度一般用ISO值表示,这个数值增大,胶卷对光线的敏感程度也增,这样就可以在不同的光线进行拍摄。像ISO100的胶卷最适合在阳光灿烂的户外进行拍摄,而ISO400的胶卷则可以在室内或清晨、黄昏等光线较弱的环境下拍摄。
但是,由于照相机与普通照相机不同,他的感光器件是使用了CCD或者CMOS,对曝光多少也就有相应要求,也就有感光灵敏度高低的问题。这也就相当于胶片具有一定的感光度一样,数码相机厂家为了方便数码相机使用者理解,一般将数码相机的CCD的感光度(或对光线的灵敏度)等效转换为传统胶卷的感光度值,因而数字照相机也就有了“相当感光度”的说法。
用通常衡量胶片感光度高低的眼光来看,目前数字照相机感光度分布在中、高速的范围,最低的为ISO50,最高的为ISO6400,多数在ISO100左右。对某些数字照相机来说,感光度是单一的,加之CCD的感光宽容度很小,因而限制了它们的在光线过强或过弱条件下的使用效果。另外一些数字照相机相当感光度有一定的范围,但即使在所允许范围内,将感光度设置得高或低,拍摄效果亦有所区别,平时拍摄应将它置于最佳感光度上这一档上。和传统相机一样,低 ISO值适合营造清晰、柔和的图片,而高的ISO值却可以补偿灯光不足的环境。
在光线不足时,闪光灯的使用是必然的。但是,在一些场合下,例如展览馆或者表演会,不允许或不方便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ISO值来增加照片的亮度。数码相机ISO值的可调性,使得我们有时仅可通过调高ISO值、增加曝光补偿等办法,减少闪光灯的使用次数。调高ISO值可以增加光亮度,但是也可能增加照片的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