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地球390公里多少温度
⑴ 地球远轨道390公里太空气温是多少
390千米高空应该处于暖层,温度在1000℃以上,暖层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在300千米高度时,气温可达1000℃以上,
本层之所以有高温,主要是因为受太阳紫外线辐射,被暖层气体所吸收。
对流层高度10-20千米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平流层高度20-50千米.30千米下同温,30千米以上略有升高,
中间层高度 50-85千米 , 温度随高度升高而迅速降低,
暖层高度100-800千米,
⑵ 从地球上升3000公里的地方温度是多
地球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分成五个层次,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逃逸层.
大气跟着地球一起转的,因为大气具有惯性.但由于摩擦等原因,大气不是同步转动的.
对流层处于地球大气圈的最低层,下界与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对流层厚度在低纬度地区平均为17-18公里;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公里;高纬度地区平均为8-9公里.
平流层是从对流层顶部(8—18公里)到55公里高度范围内的气层,称为平流层.
逃逸层.800公里以上的大气层称为逃逸层,其上界约在3000公里高度上.逃逸层是地球大气圈的最外层,也是从地球大气层进入宇宙太空的过渡区域.根据目前卫星观测资料分析,在22000公里的高度上,离子密度仍可以达到10个/立方米.可见地球大气圈和星际太空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分界.
作为对比,地球同步卫星距离地球赤道的高度约为36000 km.
⑶ 如果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还远一千万公里 地球的温度会降低多少
首先更正一下:
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天文单位,
金星离太阳是0.7 天文单位
火星是1.5天文单位
假如地球离太阳是金星的位置,0.7天文单位,温度会很高,略低于现在金星的温度,但是也会达到100度以上,地表上估计不会有生命,但是生命的开端会从地底或者海底开始.是否拥有生命和这点温差影响应该不会很大,差距最大的地方是,地球有水,水是生命之源.
如果地球为2个天文单位的时候,温度会很低,可能不会有生命存在.
但是在几亿年前,地球气温和现在差距非常大,物种也一样可以生存,说明生物生命力非常强,在地球海底上万米的地方高压低温状态下都能有生命存在,也说明生物可以适应非常恶劣的环境,我们现在讨论适不适合生存是以我们人类和常见的动植物生命所在的环境来比较而已.而没有考虑生物的进化和适应能力.
生物高压下可以生存(如海底),没有氧气也不重要(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低温也没问题(企鹅,南极的水下生物等)所以地球有生命不是因为环境温度刚好合适(是我们适应了现在的环境),而是及其巧合的拥有大量的水资源.
⑷ 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适中使得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在多少度左右
B 根据所学可知,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有外部条件:相对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①太阳的稳定—提供光和热;②安全的行星际空间—轨道共面同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 自身条件:温度—①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为15摄氏度;生命必需条件 大气—②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大气层 生物的作用对大气成份的改造水—③结晶水汽化;原始的大洋。地球上原始生命是在海洋的萌生的。因此B错误。
⑸ 地球外的温度是多少
在整个宇宙当中,温度无处不存在.无论在地球上还是在月球上,也无论是在赤热的太阳上还是在阴冷的冥王星上,这一切无不由于空间位置的不同而存在着温度的差别.例如,太阳表面温度是6000℃,而处于太阳系里离太阳较远的冥王星的表面温度却只有-240℃.又如,传说中的牛郎星与织女星,在夜里的星空中,它们只是闪烁的小亮点,而怎能让人一下子想到牛郎星的表面最高温度竟达8000℃,织女星的表面最高温度竟达10000℃,真可谓是“热恋之星”.
正因为宇宙中各行星的冷热不同,才决定着生命的存在与否.想想看,如果人类要到太阳去,还没到达早已化为灰焚了;再想想,如果人类要到阴冷的冥王星去,恐怕人的第一次呼吸还没完成就早已在寒冷的温度当中冻成了冰尸.
当然,在这样莫大的宇宙中,只要位置适当,生命是完全可以存在的.现在的地球就是典型一例.地球上生命的诞生有人说是偶然的,其实它也是必然的.第一个有生命细胞的诞生,那是蕴含着“造物主”多少心思啊,其中温度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因为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化学反应才能正常进行物质分解或重组,才有了今天这个美丽的世界山川、河流、绿树、红花……才有了生命的诞生.
温度是分子平均功能的标志,它决定一个系统是否与其它系统处于热平衡的物理量,它的基本特征在于一切互为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如当温度较低时,分子、原子振动的速度很小,无法挣脱分子、原子也变小,分子之间距离就较大,此时物质为液态.但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分子运动十分激烈,分子间的距离也变大,此时物质为气体.整个世界这么精彩就是因为这些不同的分子,原子在不同的温度下变化而来的.
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通常比较熟悉的温度范围是—90℃到61℃即地球表面的气温变化范围,其实在宇宙中还有很多关于温度的东西已被人类得知,但我们不熟悉而已,本文将为各位读者提供一部份从最冷的—273.15摄氏度(绝对0℃)到最热的5.1亿摄氏度的知识让大家了解一下.
—273.15℃ 绝对零度
绝对零度,即绝对温标的开始,是温度的极限,相当于—273.15℃,当达到这一温度时所有的原子和分子热量运动都将停止.这是一个只能逼近而不能达到的最低温度.人类在1926年得到了0.71K的低温,1933年得到了0.27K的低温,1957年创造了0.00002K的超低温记录.目前,人们甚至已得到了距绝对零度只差三千万分之一度的低温,但仍不可能得到绝对零度.
如果真的有绝对零度,那么能不能检测到呢?有没有一种测量温度的仪器可以测到绝对零度而不会干扰受测的系统(受测的系统如果受到干扰原子就会运动,从而就不是绝对零度了)?确实,绝对零度无法测量是依靠计算得出来的,研究发现温度降低时,分子的活动就会变慢,那么依靠计算得出,当降到绝对零度时,分子是静止的,所以就得出了绝对零度的概念.
—270.15℃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宇宙大爆炸”所遗留下的布满整个宇宙空间的热辐射,反映的是宇宙年龄在只有38万年时的状况,其值为接近绝对零度的3K.
—260℃ 星际尘埃的温度
在寒冷的宇宙空间,星际尘埃的温度可低达—260℃.
—250℃ 低温火箭发动机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试验成功了一种低温火箭发动机,该发动机的燃料温度为—250℃.在其带动下,发动机冲压涡轮的最高速度达到4万转每分钟,标志着印度空间研究水平跨越了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里程碑.
—240℃ 冥王星
从冥王星上看太阳,太阳只是一个闪亮的光点,它从太阳上所接受到的光和热,只有地球从太阳得到的几万分之一,因此,冥王星上是一个十分阴冷黑暗世界.最高温度是—210℃,最低温度是—240℃.除冥王星以外海王星也可达到—240℃.
科学家1898年在实验室第一次得到了—240℃的低温,这时,氢气变成了液氢.
—230℃ 非金属的磁性
非金属材料在低温下也能表现出磁性,这种磁体适用于制造新型计算机存储设备,绝缘设备等.但这类材料在温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失去磁性.目前,临界温度最高的非金属磁体在—230℃左右,即使施加高压也仅能提高到—208℃.
—220℃ 天王星
天王星自转一次的“天王星日”约为17小时14分,因为有快速的自转而和木星一样地呈现东西向的明显条纹.因为距离太阳遥远,天王星大气层云上端温度约在—220℃,表面显淡蓝色.
—210℃ 鲸鱼座τ的尘埃盘
鲸鱼座τ是除了太阳以外离地球最近的类太阳恒星,距离太阳仅约12光年,亮度约3.5等,以肉眼就可以看到.它周遭有尘埃与彗星组成的尘埃盘,这个尘埃盘的直径比太阳系稍大一些,温度仅—210℃左右,可能是因为小行星和彗星彼此碰撞的碎片所形成.
-200℃ 土卫六星
到目前为止,我们尚未发现有任何地外生命存活的迹象.但卡西尼号正在探索的土卫六可能是一个生命起源的实验室.
由于表面温度为—200℃,土卫六不是一个能产生生命的地方,但是它的浓密的大气层中含有许多碳氢化合物.它们通过太阳的紫外光可产生化学反应.光化学反应能产生有机分子,这些碳基化合物是产生生命的第一步.但是土卫六太冷了,以致于无法迈出下一步.它就像是一个深度冻结了的地球.在50亿年后,它将会得到产生生命所需要的热量,因为那时太阳将膨胀成一个熊熊发光的红巨星.只是那时由于太阳已进入生命的暮年,生命大约已经来不及产生了.
-190℃ 低温下出现许多奇怪现象
低温世界就像魔术师,各种物质出现奇妙变化.空气在-190℃时会变成浅蓝色液体,如果把鸡蛋放进去,它会产生浅蓝色的荧光,摔在地上会像皮球一样弹起来;鲜艳的花朵放进去,会变成玻璃一样光闪闪,轻轻的一敲发出“叮当”响,重敲竟破碎了,从鱼缸捞出一条金鱼头朝下放进液体中,金鱼再取出来就变得硬梆梆,晶莹透明,仿佛水晶玻璃制成的“工艺品”,再将这“玻璃金鱼”放回鱼缸的水中,奇怪的是金鱼竟然复活了,又摆动着轻纱一般的尾巴游了起来.
-180℃ “梦的纤维”——凯英拉纤维
凯英拉纤维的性能赛过钢铁和合金,被人们称为“梦的纤维”这种液晶纤维的强度是钢的5倍,铝的10倍,玻璃纤维的3倍,能在—180℃左右连续使用.它主要用作飞机的结构材料、子午线轮胎、船体、运动器具、防护服装和缆绳等.例如:美国波音飞机公司的767型客机采用了3吨凯英拉纤维与石墨纤维混杂的复合材料,使机身重量减轻了1吨,与波音727飞机相比,燃料消耗节省30%.
-170℃ 生命存活的低温极限
这样的温度已有最简单的微生物能够生存了.观察表明,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和化脓性葡萄球菌均能在—170℃下生存.
-160℃ 水星
离太阳最近的水星,它和太阳的平均距离为5790万公里,是太阳最近的行星.它表面温差最大,因为没有大气的调节,向阳面的温度最高时可达430℃,但背阳面的夜间温度可降—160℃,昼夜温度差近600℃,这可是一个处于火和冰间的世界.温度变化如此巨大,水星上是不可能有生命的.
—150℃ 木星
木星是太阳系中的第五个行星,木星为太阳系最大的行星,其内部可以放入1300个地球,密度较低,其重量仅为地球的317倍.木星的成份绝大部分是氢和氦.木星离太阳较远,表面温度达—150℃;木星内部散放出来的热是它从太阳接受热的两倍以上.
—140℃ 液氮低温加工橡胶品
橡胶制品是很难降解的高分子弹性材料,将它粉碎到具有广泛用途的精细胶粉十分困难.目前,国际上利用废轮胎工业化生产精细胶粉的方法主要采用液氮低温冷冻法,即将橡胶在—130℃到—140℃的温度下冷冻成玻璃化状态再加以粉碎,就能轻易获得优良的精细胶粉.
—130℃ 地球最低气温
地球上最低温出现在南极最高峰——文生峰,这里年平均气温-129℃,夏日平均气温-117.7℃.而地球上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夏日平均气温也有-45℃,南极地区的冷烈可见一般.
—45℃ 金星最低温度
由于金星厚厚的二氧化碳大气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云层顶端的温度———45℃是金星上最低的,而表面温度却从不低于400°C. .阳光透过大气将金星表面烤热.地表的热量在向外辐射的过程中受到大气的阻隔,无法散发到外层空间.这使得金星总是保持恒定的温度,金星表面的温度是464°C.
⑹ 和地球距离非常近的地方,究竟会有多么的寒冷呢
人类文明发展至今已经有近8000年的历史了,在这近8000的岁月中,我们从茹毛饮血的原始人,逐渐成为了高素质有修养的现代人,人类的科技水平也从最开始的极度不发达,变成了如今相对发达。
不过能够确定的是,太阳会在50亿年之后变成一颗红巨星,地球可能会因为太阳体积的变大直接被太阳吞噬,也有可能被太阳推到冥王星的位置。然后再过1-3亿年,太阳会因为耗光所有能量,坍塌成为一颗白矮星。
⑺ 太阳的温度是多少离地球有多远
地球绕日公转轨道是一个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这样在一年内、乃至在一天内,日地距离都在不停的变化之中。 每年1月初,地球位于绕日公转轨道的近日点,日地距离达到最小值,约为1.471亿千米。 每年7月初,地球位于绕日公转轨道的远日点,日地距离达到最大值,约为1.521亿千米。 [太阳和地球的距离] 地球与太阳的最大距离是1.521×108千米,约在每年七月初,最小距离是1.471×108千米,约在每年一月初。平均距离是1.496×108千米。人们把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作为一个天文单位,取其整数为1亿5千万千米。这段距离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1700倍,乘时速1000千米的飞机要花17年才能到达太阳,发射每秒11.23千米的宇宙飞船也要经过150多天到达,太阳光照射到地球需要8分多钟。 太阳和地球的距离在天文学上称做“天文单位”,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数字,很多天文数字都是以它为基础的。测量日地距离的方法有好几种,一种是利用金星凌日(即太阳、金星一地球刚好在一条直线上);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小行星测量日地距离。历史上就是用前一种方法测出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的,也是这样算出日地平均距离的,即从地球上发出一束雷达波,打到金星上面,再从金星上反射回来。利用这种方法测出的日地平均距离为149,597,870公里,大约为15,000万公里。 太阳内核的温度高达摄氏一千五百万度,在那儿发生着氢-氦核聚变反应。核聚变反应每秒钟要消耗掉约五百万吨的物质,并转换成能量以光子的形式释放出来。这些光子从太阳中心到达太阳表面要花一百多万年。光子从太阳中心出发后先要经过辐射带,沿途在与原子微粒的碰撞丢失能量。随后要经过对流带,光子的能量被炽热的气体吸收,气体在对流中向表面传递能量。到达对流带边缘后,光子已经冷却到五千五百摄氏度了。 我们所能直接看到的是位于太阳表面的光球层。光球层比较活跃,温度约为摄氏六千多度,属于比较“凉爽”部分。光球层上有一个个起伏的对流单元“米粒”。每个米粒的直径在一千六百公里左右,它们是一个个从太阳内部升上来的热气流的顶问。就是在不断的对流活动中,太阳每秒钟向宇宙空间释放着相当于一千亿个百万吨级核弹的能量。 在光球层的某些局部温度比较低,在可见光范围内这些部位就显得比其它地方黑暗,所以人们称之为“黑子”。光球层外包裹着色球层,太阳将能量通过色球层向外传递。这一层中有太阳耀斑,所谓耀斑是黑子形成前产生的灼热氢云。色球层之外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日冕。日冕非常庞大,可以向太空绵延数百万公里,但只有在日全食时才可看到它。人们可以在日冕中可以看到从色球层顶端产生的巨大火焰“日饵”。 在辐射光和热的同时,太阳也产生一种低密度的粒子流——太阳风。太阳风以每秒四百五十公里的速度向宇宙空间辐射。地球和其它某些行星的极光也是太阳风带来的。如果一段时间内太阳风异常强大,便形成了太阳风暴。太阳的磁场极其强大复杂,其范围甚至越过了冥王星轨道。 太阳已经近五十亿岁了,它还可以继续平静地燃烧约五十亿年。五十亿年后,太阳内部的氦将转变成更重的元素,亮度会增加到现在的一倍,体积也将不断膨胀,水星、金星和地球都将进入它的大气。在经历一亿年的红巨星阶段后,太阳将耗尽所有能源而坍缩成一颗白矮星,并通过向宇宙空间抛射物质而形成一个行星状星云
满意请采纳
⑻ 地球再向上一百公里温度多高
海拔100公里大概是200K多一点,也就是零下70摄氏度左右
⑼ 地球的平均温度是多少
地球的平均温度是15℃左右。
地球表面的气温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全球地表平均气温约15℃左右。而在不见阳光的地下深处,温度则主要受地热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地球中心处的地核温度更高达6000℃以上,比太阳光球表面温度(5778K,5500°C)更高。
地球表面最热的地方出现在巴士拉,最高气温为58.8℃。地球北半球的“冷极”在东西伯利亚山地的奥伊米亚康,1961年1月的最低温度是-71℃。世界的“冷极”在南极大陆,1967年初,俄罗斯人在东方站曾经记录到-89.2℃的最低温度。
(9)距离地球390公里多少温度扩展阅读:
地球温度变化史:
地球进入太阳系前时期,在这一段的后期,地壳活动变弱,地表温度渐渐降低,到了冰点以下,形成全球性的冰川。
地壳形成时期,随着温度降低,熔融物质凝固过程中产生的水流动汇聚到张裂沟谷和大坑洼地中,产生的气留在地球表面,形成大气圈。地核俘获宇宙物质的不均,地表各处温度高低不均产生大气流动。
地球形成时期,地幔与地核接触部位温度降低,形成内过渡层。地表温度降低凝固,形成外过渡层。
⑽ 除地球外最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 有吗有的话日夜温度是多少 距离地球有多远
开普勒-22b
开普勒-22b是美国宇航局于2011年12月确认的首颗位于宜居带的系外行星.它围绕一颗和太阳非常相似的恒星公转.美国宇航局证实开普勒-22b行星适合人类居住.
开普勒-22b直径约为地球的2.4倍,距离我们约有600光年,人类若使用现有的宇宙飞船飞往开普勒-22b需要2200万年的时间.尽管其直径比地球大上不少,但是它的轨道公转周期约为290天,和地球相差不大.它围绕运行的中央恒星和太阳非常相似,也是一颗光谱型为G的黄矮星,只是质量稍小,这颗行星的表面温度约为70华氏度(相当于21摄氏度),非常适宜生物的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