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室温度湿度多少合适
❶ 房间的湿度多少才最合适
按照我国室内空气标准,夏季室内湿度以40%~80%为宜,冬季应控制在30%~60%。老人和小孩适合的室内湿度为45%~50%,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适宜的室内湿度在40%~50%之间。
在家居环境中,不只温度和清洁度,湿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曾于2007年研究发现,室内湿度高,流感病毒传染力差。
研究人员将室内湿度控制在23%以下一个小时后,发现70%~77%的病毒颗粒都可以保持自身的传染性,但当湿度增至43%时,仅有14%的病毒颗粒具有感染细胞的能力。也就是说,在高湿度环境中,大部分病毒都会失去感染的活性,人们也更不易得病。
国家室内车内环境和室内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宋广生表示,当室内空气湿度低于40%的时候,灰尘、细菌等容易附着在黏膜上,刺激喉部,引发咳嗽,同时容易诱发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流感病毒在干燥的环境中繁殖速度加快,还会引发过敏性皮炎、皮肤瘙痒等症状。
不过,湿度过大的环境也不利于人体健康。人们可能会感到恶心、食欲不振、烦躁、疲倦、头晕等,时间长了还容易患风湿性关节炎。在高湿度环境中,霉菌等也更容易滋生,威胁人体健康。
保持适度妙招:
妙招一:利用空瓶、水罐,盛装清水放在房间各处。家居中经常会看到装饰用的花瓶、水罐,瓷器等物品,到冬季,不妨都盛装上清水;此外,将日常使用后的敞口玻璃瓶清洗干净后注入清水放置于房间不起眼的角落,这样相当于为居室增加若干个小的水环境,对提高居室湿度有明显效果。
妙招二:养鱼、养绿植。 养鱼自不必说,鱼缸无论大小,都是为居室又增加了一汪水。养绿色植物更能督促居室保持适当湿度,尤其是蕨类植物,因为在一定的湿度下它们才可以健康生长,浇水、以及经常用水喷撒叶面这些养护的动作都有利于提高房间内的空气湿度。
而大型绿植,如滴水观音、散尾葵等本身就是一个空气净化器,摆放在居室中,无论是视觉还是体感,都能为家居环境带来清润的气息。
妙招三:增加居室清洁频率。用潮湿墩布擦拭地面,清洁的同时进行加湿,增加清洁频率也就为居室多进行了几次加湿。经常用湿布擦拭家具也能给室内加湿。
妙招四:将洗好的衣物自然晾干。清洗好的衣物可以省略甩干和烘干步骤,直接悬挂在室内自然晾干,可以有效增加居室湿度。此方式比较适合北方,南方室内居室就不宜用此方法了,这样会造成室内湿气太重,还有衣服容易发霉。
妙招五:浴室的温湿水气为居室加湿。冬季洗完热水澡后,浴室水气浓重,这时候打开浴室门,温湿水气流向其他房间,湿度瞬间增加数倍。
妙招六:散热器上加湿毛巾,下面放盆水。在暖气上搭块湿毛巾,暖气散热时带有水分,也能增加空气湿度。有条件的可以在暖气上放个水槽,效果更好。在散热器下方放一盆水,也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的。
妙招七: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总的来说,室外的空气湿度相对要大于室内的空气,可在上午下午开窗换气,改变室内空气流动。
妙招八:使用加湿器。加湿器加湿是室内加湿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但使用加湿器需要定期清理,防止加湿器中的霉菌等细菌随着水雾喷洒到空气中。
❷ 卧室内湿度多少为好
通过实验测定,最宜人的室内温湿度是:冬天温度为18至25℃,湿度为30%至80%;夏天温度为23至28℃,湿度为30%至60%。在此范围内感到舒适的人占95%以上。在装有空调的室内,室温为19至24℃,湿度为40%至50%时,人会感到最舒适。如果考虑到温、湿度对人思维活动的影响,最适宜的室温度应是18℃,湿度应是40%至60%,此时,人的精神状态好,思维最敏捷,工作效率高。(胡冰) 《健康时报》 (2001年02月22日第九版)。。。。。望采纳。
❸ 室内温度,湿度多少最合适
你好,
通过实验测定,最宜人的室内温湿度是:冬天温度为18至25℃,湿度为30%至80%;夏天温度为23至28℃,湿度为30%至60%。在此范围内感到舒适的人占95%以上。在装有空调的室内,室温为19至24℃,湿度为40%至50%时,人会感到最舒适。如果考虑到温、湿度对人思维活动的影响,最适宜的室温度应是工作效率高。18℃,湿度应是40%至60%,此时,人的精神状态好,思维最敏捷。
按照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要求:冬季室内空气湿度标准为30%~60%,湿度指数为50%~60%的环境最感舒适,室内温度不要高过24度。
由于冬天的空气干燥,湿度较低,导致病菌的滋生和传播,加上暖气和空调的使用,室内环境中的湿度往往较低,易使人皮肤紧绷、干燥上火,建议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比如多喝开水;通风换气;养绿色植物等,以此来增加室内湿度。
❹ 室内空气湿度应该多少度才合适
夏季,人们总是会因为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影响身体的感觉,而调节空调的时候,也总是掌握不好,怎样的温湿度更利于全家人的健康。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什么样的温湿度,更能为人们提供更舒适的起居生活体验呢?
非常有意思的一点是,如果考虑到温、湿度对人思维活动的影响,最适宜的室温度应是18℃ ,湿度应是40%至60% ,此时,人的精神状态好,思维最敏捷,工作效率高。
❺ 房间温度湿度保持多少最好
温度在20-25度。
湿度在40-60%
❻ 室内最佳温度和最佳湿度是多少
据生理学家研究,室内温度过高时,会影响人的体温调节功能,由于散热不良而引起体温升高、血管舒张、脉搏加快、心率加速。冬季,如果室内温度经常保持在25℃以上,人就会神疲力乏、头晕脑涨、思维迟钝、记忆力差。同时,由于室内外温差悬殊,人体难以适应,容易患伤风感冒。如果室内温度过低, 则会使人体代谢功能下降,脉搏、呼吸减慢,皮下血管收缩,皮肤过度紧张, 呼吸道粘膜的抵抗力减弱,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因此,科学家们把人对“冷
耐受”的下限温度和“热耐受”的上限温度,分别定为11℃和32℃。
在注意室内温度调节的同时,还应注意室内的湿度。夏天,室内湿度过大时,会抑制人体散热,使人感到十分闷热、烦躁。冬天,室内湿度大时,则会加速热传导,使人觉得阴冷、抑郁。室内湿度过低时,因上呼吸道粘膜的水分大量散失,人会感到口干、舌燥,甚至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和鼻出血等,并易患感冒。所以,专家们研究认为,相对湿度上限值不应超过80%,下限值不应低于30%。
然而,人的体感并不单纯受气温或气湿两种因素的影响,而是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实验测定,最宜人的室内温湿度是:冬天温度为18至25℃,湿度为30%至80%;夏天温度为23至28℃,湿度为30%至60%。在此范围内感到舒适的人占95%以上。在装有空调的室内,室温为19至24℃,湿度为40%至50%时,人会感到最舒适。如果考虑到温、湿度对人思维活动的影响,最适宜的室温度应是工作效率高。18℃,湿度应是40%至60%,此时, 人的精神状态好,思维最敏捷。
❼ 室内温度多少合适
居室内最适宜的温度冬季16-18摄氏度,夏季24-26摄氏度。
如果温度设置过低,人体代谢功能则会下降,脉搏减慢,皮下血管收缩,而且开启地暖需要关闭门窗,空气无法流通,对老人、小孩、孕妇的影响特很大。所以在温度过低的情况下,老人容易心脏供血不足,小孩和孕妇则容易伤风感冒或者患呼吸道感染。
冬季供暖温度也不宜过低。当温度低于12℃时,80%坐着的人会感到冷,20%活动着的人会感到冷,所以卫生学将12℃作为建筑热环境的下限。如果室内温度过低,则会使人体代谢功能下降,呼吸减慢,皮下血管收缩,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减弱,容易诱发感冒等呼吸道疾病。
而且由于寒冷对机体的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会使人体血管收缩,心率加快,心脏工作负荷增大,耗氧量增多,严重时心肌就会缺血缺氧,引起心绞痛,所以冠心病患者尤其要注意冬季取暖。
(7)卧室温度湿度多少合适扩展阅读
根据国标规定冬季供暖空气温度和用户实际使用习惯,日常室内温度控制在18℃—22℃为宜,建议以居室内功能区域不同设置温度:室内设置 18℃-20℃温度范围;卧室、起居室设置 18℃ - 22℃温度范围;厕所、门厅、走廊设置18℃-20℃温度范围 。
需要注意的是,设置的温度越高,耗能就越大,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的反馈来看,一般地暖温度设置在25℃以上的话,耗能会比21℃增加20%---5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