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淮源镇幼师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时间: 2022-06-11 17:30:52
㈠ 淮源镇的历史沿革
淮源镇属桐柏老苏区。1947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桐柏县城,12月17日,解放军西进到鸿仪河,从此,淮源人民获得了解放。1948年建立了鸿仪河区人民政府,1956年元月撤区建立中心乡,1959年元月撤乡建立鸿仪河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鸿仪河乡,1996年,政府迁址淮源村办公,并设立淮源镇筹建处,1999年,撤乡建立淮源镇。
淮源镇政府驻地淮源村,即固庙,系千里淮河发源地,位于镇东南,是全镇的政治、集贸、文化中心,《禹贡》载:“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中的前五字指的就是这里。秦汉以来,历代帝王为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派遣王公大臣前来祭淮,有史料记载的即达上百次。固庙原名“淮渎庙”,建于汉延熹六年(公元163年),曾立碑于庙前,它是为祭治淮功臣大禹所建,因方圆附近仅有此庙,故称孤庙(固庙)。固庙在历史上被封建王朝封过复阳候国,也曾设过复阳县,当时,商贾云集,百业兴旺。二千年来,固庙几经兴衰。据《桐柏县志》(康熙版本)载:“明成化二年(公元1446年)焚于野火”。清康熙年间,桐柏县知县高士铎复建,同时,于1691—1695年建牌楼一座,民国15年(公元1926年),淮亭、牌楼等房舍及竹林、院落全毁于火。1999年,县委、县政府启动了淮源修复工程,2002年全部竣工,建有禹王殿、碑廊、淮源文化陈列馆、走读淮河微缩景观等景点。解放后,固庙一直是基层政权所在地,曾先后建立农业合作社、中心乡、生产大队、管委会、村民委员会。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