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资水平 » 隔离出院标准是多少

隔离出院标准是多少

发布时间: 2022-06-12 12:36:15

A. 苏州集中隔离费用

苏州各区集中隔离费用:
苏州市内:
姑苏区:根据酒店不同费用不同,具体的费用按酒店实际房费。
相城区:每天300元——400元。
高新区:每天300元。
吴中区:每天300——400元。
工业园区:每天340元。
四县市:
昆山:社区集中隔离不收费,公司集中隔离公司承担。
张家港:暂时没有接到具体费用通知。
常熟:之前每天300元,现在降到每天150元。
太仓:250元到300元,具体情况要问社区。有的住酒店的贵一点,有的集中隔离点会便宜一点。
拓展资料
集中隔离指隔离对象由属地防疫部门闭环转运至指定场所(如隔离酒店)接受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管理。所有隔离对象在观察期间不允许与其他观察对象接触,原则上不允许离开隔离房间。
按照防疫要求每日早、晚进行体温和健康状况监测,定期采集核酸,并做好房间的日常消毒。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流程
1.实施医学观察时,应当书面或口头告知医学观察的缘由、期限、法律依据、注意事项和疾病相关知识,以及负责医学观察的医疗卫生机构及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2.集中隔离观察期限从最后一次与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确诊患者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算起14天。确诊病例治愈出院者,须自出院之日起,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
3.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象应独立居住,尽可能减少与共同居住人员的接触,做好医学观察场所的清洁与消毒工作,避免交叉感染。观察期间不得随意外出。
集中隔离是自费还是免费?
一般来说,绝大部分城市集中隔离都是自费的。以广东为例,自2020年3月27日6时起,对所有经广东口岸入境人员(含港澳台地区,含中转旅客)实行核酸检测全覆盖,并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集中隔离食宿费用自理。至于隔离费用标准,一般是100-500元一天。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地方集中隔离都是自费,也并不是所有隔离费用标准是固定200或300元一天。只能这样说,目前绝大部分城市的隔离费用都是自理。不同的城市,隔离费用是不一样的。北京消费水平比较高,隔离费用也更加高。
当然,如果是医护人员参与救援回来,需要接受14天隔离的话,那么他们都是免费的。因为,对疫情防控有贡献的人进行隔离,这都是政府部门报销费用的,不能让他们出力又出钱。

B. 隔离7天和14天的标准

7天居家隔离的要求标准:

1、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时全家都不得外出,要将观察对象安置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拒绝一切探访。由属地安排专人轮班值守,值守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

2、家属应尽量减少与观察对象及其用品接触,必须接触时应佩戴口罩,口罩需紧贴面部,在居住空间中不要触碰和调整口罩。口罩因分泌物变湿、变脏,必须立即更换。接触后需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最好使用一次性擦手纸。如果没有,用洁净的毛巾擦拭,毛巾变湿时需要更换。

14天居家隔离的要求标准:

自觉隔离观察14天,减少外出活动。除有必要请勿和他人密切接触。每日上、下午至少各测量体温1次,并做好健康询问,隔离人员如出现发热、咳嗽、气促、腹泻、慢性病发作等任何症状,应及时向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管理人员联系,并及时送医院就诊。

居家隔离正确姿势:

居家隔离期间,由于能量消耗少,饮食量建议适当减少,大概相当于平时的70%至80%即可。”姜天俊还提到,要养成经常饮水的习惯,即使感觉不到渴,每天也要饮用至少4杯水以上,尤其是在每天早晨起床后,喝适量温水对身体有好处。不建议饮用过多的碳酸饮料。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居家隔离 这些才是正确姿势

C. 新冠隔离天数标准

法律分析: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一般来说,隔离人员需要经过14天隔离期,并经过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双重标准”均通过,才能解除隔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 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D. 国家卫生健康委对新冠疫情隔离标准多少天

按密接、次密、高风险人群,不同情况进行隔离,一般14天,也有两三天,具体看来自高风险地方还是低风险地区,以及全国疫情发展趋势确定起始时间

E. 北京隔离费用一天多少钱

在泰国教书的吴先生回国探亲,经社区沟通后,前往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指定宾馆进行14天集中隔离观察。办理入住时,他被要求交费9800元,“一天700,这个收费很离谱。”
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定点隔离观察产生的相关费用,一律由县乡两级承担。若入住定点宾馆要收费,那是宾馆的行为。
吴父描述,一天700元,应该是住宿费、就餐费、检测费,还有心理辅导费吧。孩子也问了一道回来的同事,有同事说14天只收了1300元。
“现在不要收费了。”枞阳县横端口中心卫生院严副院长电话中对红星新闻记者说,从昨天晚上开始不收费了。在吴先生之前,收费就收了一个人,钱也都退了。“我们这个不叫收费,叫预收费,不是9800块钱,多贴少补,也可能不要钱。”严副院长解释,“这项措施是为卡一些从疫情严重地区回来的人。”
红星新闻随后联系了枞阳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疫情防控需要,低风险地区回来的,是居家医学观察,这不存在费用问题。定点隔离观察产生的相关费用,一律由县乡两级承担。若入住定点宾馆要收费,那是宾馆的行为。宾馆收费比较离谱的话,归物价部门管。
据媒体报道,湖北黄冈市浠水县洗马镇的两名火神山医院建设者发帖称,回乡隔离被镇政府收取了4200元隔离费,两人还晒出了收条。这个事件的最终处理结果是:退费道歉,负责隔离点工作的副镇长被免职。
陕西靖边,一男子入住酒店时间自1月28日至2月11日共14天。该网友一家的住宿费为228元/天,伙食费105元/天,共计6132元。
更有不少网友晒起了一些地方的隔离费:
昆山300一天,丽水40一天,温州800一天,龙游1000一天……
来源: 红星新闻及网络整理
嘉宾:杨小平律师
昆明市律师专业人才库成员
云南萃峰律师事务所副主任
方弘:隔离期间的费用,谁该来承担?政府、企业还是个人?
杨小平律师:对于,隔离期间的费用谁来承担的问题,目前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各地政府有不同的规定及做法。
1、全部由政府承担。如浙江和河南信阳。
2、企业与政府共担。记者从山东省委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对于外地返岗职工隔离所支付的酒店、公寓等租赁费用,由企业、所在县(市、区)财政、所在市财政和省财政,按30%、20%、20%和30%比例承担。
3、全部由个人承担。安乡县市场监管局《关于安乡集中医学观察隔离点费用收取的说明》,对“三类人员”(确诊病例治愈人员、医院留观出院人员、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以及湖北返安人员一律实行集中隔离14天,费用自理。
方弘:本案预收费的方式是否合法?
杨小平律师:预收个人费用缺乏法律依据,是不合法的。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单位和个人有义务配合各级政府部门所采取的的疫情防控措施,但并无承担防控费用的义务。
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十一条和《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条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义务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必须接受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
据此,没有任何法律规定,个人应当承担集中隔离的费用。所以,本案预收费用也是缺乏法律依据。
方弘:在目前没有法律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个人承担多少是否应该有个标准?
杨小平律师:首先,我个人认为因隔离产生的费用不应该由个人承担,即使需要个人承担隔离费用,各地政府部门也需要制定一个统一的收费标准并及时将收费标准统一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隔离费用定价要合理,如果过高可能会使一些人隐而不报或逃避隔离,由此会诱发疫情风险。目前,返乡返城的相当一部分是农民工群体,他们收入不高,加之需要连续隔离14天,隔离服务定价过高会负担不起。另一方面,高额的隔离费用也有可能诱发廉政风险。
因此,建议地方政府在制定隔离计划时,也不妨为隔离人员提供一定的选择空间,使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来选择隔离场所。要求收入不高的农民工群体在星级酒店集中隔离并收取高额费用,显然不太合适。
集中隔离既是个人履行的防疫义务,也是政府提供的一项公共服务。所以,地方政府可以征用和安排不同档次和价位的隔离场所,根据隔离人员的需要进行匹配,满足不同人群的隔离需求,才能体现出集中隔离的“服务”本质。
方弘:此次新冠肺炎的治疗费也都是政府承担。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乳腺外科杨青峰医生曾发布微博称,一位新冠肺炎患者医药费用为112.9万元。这是一位年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而不久前网上曾曝光过武汉市某医院门诊的一位肺科室主任的谈话内容,其中提到针对一个危重症患者,从住院治疗到能基础住院,如果用上EcMO治疗的话,大概要花近四十万上下的成本费。即便是一般治疗,没有应用上EcMO治疗也必须花销二十多万。加上中后期的一些其它杂费,总开销还会更高。目前,确诊新冠肺炎8000多例。政府为此也承担了巨大的费用。您认为隔离费用,也该来政府承担?
杨小平律师:我认为隔离费用由政府财政承担合理合法,由单位、个人或者隔离场所承担费用缺乏法律依据,且欠缺合理性。
首先,对密切接触者采取集中隔离措施,是各级政府为防控疫情所应履行的法定职责,除非有相关法律的明确规定,否则采取集中隔离等疫情防控措施所产生的费用,应当由政府财政承担,而不应由单位或者个人承担。
1、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是政府部门防控疫情的必要措施。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第4.2.1条第(5)项规定,各级政府应落实疫情控制措施,对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的措施,对密切接触者根据情况采取集中或居家医学观察。
2、负责疫情防控应急设施等物资的储备,对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为疫情防控提供经费保障,是政府部门的法定职责。
(1)《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条第二款第五项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中,应当包括:传染病预防、疫点疫区现场控制,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用。而集中隔离的场所,完全可以理解为属于应急设施之列。
(2)《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对已经发生甲类传染病病例的场所或者该场所内的特定区域的人员实施隔离期间,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对被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
(3)《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第6.2.1规定,各级政府要建立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物资和生产能力储备。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根据应急处理工作需要调用储备物资。第6.2.2条规定,各级政府应保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经费,按规定落实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的财政补助政策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经费。
其次,要求单位和个人承担集中隔离的费用,缺乏法律依据。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单位和个人有义务配合各级政府部门所采取的的疫情防控措施,但并无承担传染病防控费用的义务。没有任何法律规定,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承担集中隔离的费用。
再次,政府可以征用集中隔离的场所,但应给予相应的补偿,要求隔离场所自行承担或者减免费用,缺乏法律依据。
《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根据传染病疫情控制的需要,各级政府有权依法在本行政区域内调用储备物资,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能返还的,应当及时返还。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十二条同时规定,“被征用的财产在使用完毕或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返还。财产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毁损、灭失的,应当给予补偿。”
我认为隔离费用由政府财政承担合理合法。
从法律和政策上讲,1月21日国家卫健委已明确新冠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进行防控。而《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一条明确规定, “在隔离期间,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对被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也就是说,当地政府应当是隔离费用的承担方。
不过,具体到各地的执行中,却有部分地方政府不仅不为隔离者承担费用,还乱作为,甚至乱收费。防疫不能成为一门生意,隔离免费应当落实。
要做到这一点,隔离成本在各级政府之间的分摊应当得以明确,避免出现“上级请客,基层买单”的现象,无论各级政府之间如何协调,依法“由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提供生活保障”是不变的底线,隔离成本绝不应转嫁到留观酒店或被隔离者身上,更不能将隔离费用演化为留观酒店和隔离者之间的矛盾。
对被隔离者免费,“由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提供生活保障”,不仅仅是法律条文,更应该由政府落实到具体行政行为当中。
方弘:确实,从有利于疫情防控的角度,地方政府把隔离费用承担起来,就能够减少或杜绝躲避隔离现象的发生。尽管财政上有所消耗,但是长远来看,疫情早日消除,地方经济才会更快恢复。从这个角度来看,承担隔离费不仅有利于经济发展,更会赢得心。
当然,隔离费用承担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就在今天下午,上海对重点国家入境者集中隔离费用自理。陕西对境外来陕返陕公民集中隔离14天,费用个人承担。北京青年报记者查询发现,目前,国内多个地方也已经陆续发布通告,对于隐瞒接触史,谎报、瞒报病情的行为,所有相关治疗、隔离费用均将由本人承担。
显然,这些由个人承担隔离费的举措是有利于防控疫情的。因此,对于这部分人收取费用,个人认为应该收!说到底,地方政府承担的隔离费用也是我们广大纳税人的钱,这笔钱该不该政府出,也该听听大家的意见。您认为对于入境人员以及谎报、瞒报病情人员的隔离费、治疗费谁该出,欢迎给我们留言。

F. 新冠隔离标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隔离标准如下:
1、确诊患者:包括无症状感染者,被救护车接到定点治疗医院,有专职医护人员,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与隔离;
2、密切接触者:如果没有确诊,而是确诊患者密接,会运输到定点宾馆进行隔离,每个人均是单人单间,不能与其他人进行交流,饮食有固定的工作人员送去隔离。
按照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解除隔离的标准如下:
1、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
2、肺部影像学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
3、连续2次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阴性,要求采样时间至少间隔1天。满足以上条件者可以解除隔离,在解除隔离以后,定点医院要做好与患者居住地基层医疗机构间的联系,共享病历资料,及时将出院患者信息推送至患者所在辖区、居住地居委会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患者出院以后因恢复期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感染其它病原体的风险,所以建议应继续进行14天自我健康状况监测并佩戴口罩,有条件的可居住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减少与家人的近距离密切接触,分餐饮食,做好手卫生,避免外出活动,建议在出院后第2周、第四周复诊。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一条 对已经发生甲类传染病病例的场所或者该场所内的特定区域的人员,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实施隔离措施,并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接到报告的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即时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上级人民政府作出不予批准决定的,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解除隔离措施。在隔离期间,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对被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被隔离人员有工作单位的,所在单位不得停止支付其隔离期间的工作报酬。

G. 隔离标准

法律分析:1、从低风险区返回,凭绿码可自由通行。

2、从中风险区返回,持健康码“绿码”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落实居家健康监测14天,并于第7-10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3、从高风险区返回,由区县落实14天集中隔离、不少于三次核酸检测。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第四十九条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可以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应急处置措施:

(一)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以及采取其他救助措施;

(二)迅速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

(三)立即抢修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向受到危害的人员提供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需品,实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保障措施;

(四)禁止或者限制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人员密集的活动或者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采取其他保护措施;

(五)启用本级人民政府设置的财政预备费和储备的应急救援物资,必要时调用其他急需物资、设备、设施、工具;

(六)组织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要求具有特定专长的人员提供服务;

(七)保障食品、饮用水、燃料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八)依法从严惩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制假售假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稳定市场价格,维护市场秩序;

(九)依法从严惩处哄抢财物、干扰破坏应急处置工作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维护社会治安;

(十)采取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必要措施。

H. 国家规定隔离14天怎么算

国家规定隔离14天是从到达目的地后的第二天开始算起的。疫情六类人员如下:
1、未治愈的确诊病例;
2、未排除的疑似病例;
3、未解除隔离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
4、未解除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
5、治愈出院未满14天居家隔离期者;
6、14天内有发热咳嗽等相关症状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十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不得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因违法实施行政管理或者预防、控制措施,侵犯单位和个人合法权益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

I. 解除居家隔离的标准

法律分析:居家隔离的天数为14天,若是在居家隔离之后,人体没有出现明显的咳嗽、发热等呼吸道感染不适症状,是可以解除居家隔离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居家隔离解除之后,隔离人员要减少外出,避免与他人接触,出门需要佩戴口罩,而且出门的工具尽量选择私家车,避免公共汽车等人员负责的交通工具,同时注意饮食营养、生活作息规律等,另外,解除居家隔离后若发现身体不适症状,及时联系相关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热点内容
马路上汽车的噪音在多少分贝 发布:2023-08-31 22:08:23 浏览:2044
应孕棒多少钱一盒 发布:2023-08-31 22:08:21 浏览:1519
标准养老金一年能领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826
湖北通城接网线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9:51 浏览:1880
开随车吊车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643
京东付尾款怎么知道前多少名 发布:2023-08-31 21:52:58 浏览:1967
在学校租铺面一个月要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1:52:09 浏览:2116
2寸有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50:34 浏览:1748
知道电压如何算一小时多少电 发布:2023-08-31 21:46:20 浏览:1741
金手镯54号圈周长是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44:28 浏览:1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