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资水平 » 台钓立漂标准目直径为多少

台钓立漂标准目直径为多少

发布时间: 2022-06-16 14:02:08

① 5.4米台钓杆顶风钓鱼立漂用多大

从中号开始往上试,直到铅坠足够克服风力为止。
也有那种标身小,但浮力很大的。
不过这种漂多半是浮力没校好,我的一套漂里就有一支3号,浮力快接近5号了,很适合顶风钓。
5.4不知道能不能顺利抛出去,别忘了把4.5的也带上。

② 我是钓鱼新手,问下怎么看鱼漂目数

1、鱼漂目数的看法是:鱼漂的目数是指浮漂尾部的彩色格段,一个颜色为一目,中间有黑色分隔,彩色格有多少就是多少目的漂。

③ 钓鱼实心漂尾一般直径有哪些规格

漂尾有很多种的,长身漂一般都是漂脚短而粗,短身漂那就很多了,例如脚1.0,尾,0.9,0.8等等规格。

浮标在钓鱼中有不同的反应,标尾较粗的空心尾浮标的表现是“迟钝”,能过滤掉一些杂乱信号,也就是在鱼儿拉动浮标时,相同的力,空心尾的位移是较小。实心尾的表现相反:“灵敏”,位移量较大。

④ 我是新手怎样台钓

台钓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台钓

台钓就是台湾钓法,铅坠悬于水中,而钩在底,又指悬坠底钓术。是由我国台湾省的垂钓高手经过长期实践,不断探索而总结归纳出的一种装备齐全、动作规范、上鱼率高、集娱乐性和竞技性于一体的、既舒适又科学的钓鱼方法。在台湾称之为“悬锤底钓”,主要适用于池钓。由于不断发展,矶钓、船钓、溪钓也都有人使用。
《台钓秘诀》中对“台钓”的特色归纳为:
1、竿细短、线细、钩小无倒刺,浮漂细长均匀灵敏度高,稳定性好。
2、垂钓者坐在美观的晴雨伞下和轻巧的折伞式靠背椅上,有舒适感。
3、钓竿搁放在竿架上,手不离竿,眼不离漂。
4、鱼饵上乘,诱鱼力强,能迅速聚鱼并使萁争先吞钩。
5、一切要求规范化,操作轻松、动作标准、姿势正确,讲究速度,起鱼率高。
以池钓为例,台湾池边划定的钓位只一米宽,钓客多时只能是一个挨一个并排坐。故台湾钓友传入大陆的规范式的钓鲫方法及钓具装备,完全是由于台湾池钓场那种严格的场地和垂钓环境养成的,他们竿长线长一般只需3.5~4.5米,抛钩、扬竿、起鱼这些动作,及坐姿都必须是垂直的,否则,会干扰和妨碍钓友。

二 、台钓基本用具

(一)主要用具
1、钓竿:
台钓的主要对象是鲫鱼。一般活动在1.5米左右深度,靠池边较近的地方,鱼的重量一般在150-300克之间,最大不过500克,因此,钓竿一般选用3.6米-4.5米碳素或玻璃钢中调竿。当然,也需要根据不同水域情况进行选择。用碳素竿一定要注意环境,防止触电。硬调竿比较适合初学台钓者。
2、钓线:
鱼线:台钓钓线由两部分组成。从竿尖到铅皮座的一段叫做主线(或母线),铅皮座以下的叫做子线(或支线)。钓小型鱼线都比较细,因怕小鱼受惊吓所以线要细。台钓的钓线应选用柔软、切水性好的高抗拉强度钓线。专钓鲫鱼的主线直径不超过0.20毫米,子线不超过0.10毫米。这么细的线要是钓到大鱼肯定会跑鱼!但是,“鱼和熊掌不可间得”,所以宁可多钓些小鱼也不愿钓不到鱼!鱼线还分为多种:“陶瓷线”,“尼龙线”……可去鱼具店细细询问,一般根据对象鱼、钓竿和钓线的抗拉强度来选定。
3、鱼钩:
台钓一般钓鲫鱼,不需大钩,且为了摘钩快,采用不带倒刺的鱼钩。目前市场上有专供台钓使用的无倒刺鱼钩出售,可根据所钓鱼的大小选定相应大小的钩。若实在买不到无倒刺钩,也可自行解决,最简单的方法是,将大小合适的钩,比如海津6号钩,用尖咀钳子顺着钩尖的方向把钩的倒刺往回一夹即可。若出现毛刺,就得劳驾您动手用锉锉一下。
4、鱼漂:
台钓使用的浮漂多是立式浮漂。形状最好是上下尖,中间大的流线型,整体均匀细长者,并且标示颜色要鲜艳醒目,标示段不可过多。一般漂头为实心细杆,粗细和铅笔芯相仿。漂身最好是孔雀羽根或巴尔沙木的,塑料制作的灵敏度不好。浮漂标示杆(漂尖部分)分为实心与空心两种,实心灵敏性高,但稳定性较差,遇有风吹草动,难辨咬钩的真伪。因此有人喜欢用空心细塑管标尾。市场出售的达摩浮漂,常为许多钓者喜欢。鱼漂的浮力有大有小,可以选用几支同一牌子的不同浮力的鱼漂,根据需要更换。
浮漂的选择应根据水深浅、竿长短、鱼大小、视力好坏来确定。水深、风大、鱼竿长,适合用大漂;水浅、风小、鱼竿短宜用小漂。大饵钓大鱼,宜用大漂,反之用小漂。视力好可用小漂,较灵敏,视力差则可选择较粗较大的浮漂。但浮漂与铅坠的配合一定要恰当。
5、铅坠:一般用铅皮为佳,因便于调整轻重。
6、太空豆、插漂座、返捻环(联结环)、铅皮座。

(二)、辅助用具
1、坐椅与竿架:
竿架与坐椅初期是分离的,现在也有人仍然采用分离的,比较便宜。但更好的是椅架合一的台钓专用坐椅,即比较通用的钓箱。竿架和钓箱合为一体,同时可架两支竿,使用起来极为方便。
2、鱼护:
是由金属框架与锦纶丝网组成,长度应为2米以上,直径30--40厘米。由于鱼护的空间撑开,呈圆筒型,鱼在鱼护中比较安静,避免了对钓点附近鱼的惊扰。长度大,是便于适应各种不同的钓点,岸边距水面的高度。要求鱼护挂在支架上,鱼护口连有一细金属丝,或在鱼护口安上“挡针”,十分便利于顺手将钓上来的鱼磕入护内,节省时间。
3、太阳伞:
用来遮阳和挡雨,既保护身体,又减少不必要的干扰。
4、工具盒:
装必要的工具与备用的小渔具,如钩、坠、线、太空豆、联结环、浮漂等等。
5、饵料盒:
装各种干湿饵料。
6、抄网。
7、渔具包、鱼竿袋等。
8、其它:主要是饮食、药物用品携带的袋包等。
除了配齐这些工具外,台湾钓法还明确规定了各种工具的摆放方式、摆放位置、顺序等,采用台钓时都需严格遵守。在垂钓现场,竿架上搁竿应放在垂钓者正前方,饵料盒位于竿架与垂钓者之间。垂钓者右手边依次是工具盒、竿袋,与钓者平行位置。鱼护应设在垂钓者的左前方,手抄网则在正左边。

三、台钓的钓组组合

台钓的钩、坠、漂、线的组合,是台钓能否显示优越性的关键。
1、主线的组合:
主线(即钓线、母线)一般应比钓竿长10-30厘米。先装上一枚"太空豆",接着装上浮漂插座(漂座),再装入一枚太空豆夹注浮漂座。然后再装上一枚太空豆,再把铅皮座装上。再装一枚太空豆,用来固定铅皮座的位置。最后拴上"返捻环"(也叫联结环)。目前还有直接带υ型挂钩的铅皮座,或挂○型圈,或直接与子线相连。
2、脑线的组合:
一般认为脑线直径应为主线的1/2,实质脑线只要比主线略小一号即可。长度约35厘米。两端各拴上一个鱼钩。线要从钩的内侧拉出,要牢牢拴住。拴好后两钩相距约30厘米。将拴好钩后的脑线对折,形成两钩一上一下,对折处打一个外∞字型结,两钩相差半钩长的距离。
3、与竿尖固定:在竿尖的尼龙线上打个结,在主线的另一端(无铅皮座的一端)将钓线折回8厘米左右,连打两个“∞”字结,形成一个大环,一个小环。把线顺入大环,再套到竿尖的尼龙线上拉紧。解下时拉小环即可。

四、台钓浮漂的调整

(一)台钓漂的构造特点
在台钓漂的构造上,与灵敏度有关的有以下三点:
1、漂头为实心细杆,像铅笔芯一样大小,长度较长;漂身用孔雀羽根或轻木等制作,中间稍粗,两端尖细;漂尖为空心或实心细塑料管,分成若干目(小格),涂上不同的带萤光的颜色。漂的重量分布呈头重尾轻,浮力着力点靠近尖部,离漂头端点的距离长,入水后容易竖立而且稳定。整个漂的外形细长,流线型,外表光滑,重量轻,浮力大,在水中沉浮时受到的阻力小。由于漂尾很细,抗风性能也好。
2、浮漂与钓线的结合是硬连结。先在钓线上穿上1粒太空豆,然后穿上漂座,再穿上1粒太空豆,把漂座夹在中间,垂钓时漂头细杆就插在漂座上,钓线的动静可以迅速地传递到漂上。除了下限的太空豆因起竿的动作过于粗猛时可能向下移动外,上限的太空豆一般不会变动。因此垂钓过程中不需要经常对浮漂的位置进行校正,而且也保证了浮漂反应的灵敏。
3、漂尾很细,直径一般只有0.5~1.0毫米,一目的长度一般是7~13毫米,以平均直径0.7毫米、长度为10毫米计算,一目产生的浮力为3.9克(本身的重量由整个漂体承担省略不计),这是在鱼钩接地很轻的情况下,鱼咬钩时拉沉一目所需的力量(假定钩、坠、线受到的阻力不算),这个力量是很微小的,与棒形的漂或漂尾粗的风漂比较,当然就比较灵敏。

(二)台钓漂的选用
浮漂按形状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长漂身,一种是短漂身; 按标示竿可分为硬尾漂和软尾漂; 按材质又分为孔雀羽、巴尔沙木、化学合成等。
选择浮漂应根据当时所垂钓的水域、鱼情、季节、鱼种和天气来选择。 如所垂钓的水域为平钓池塘,鱼种以鲫鱼为主,季节为夏季晴天微风。这时应选择长漂身的软尾漂。因为这种情况下鱼开口较好,摄饵时信号比较稳,同时小杂鱼也比较多,长漂身的软尾浮漂可以过滤掉小杂鱼的拱食信号,反映到浮漂的信号多为鲫鱼摄食信号,浮漂下钝一目或上升一目提竿中鱼率较高。如果选择短漂身的浮漂,因其灵敏度较高,所以就不能过滤小杂鱼拱食的信号,这时浮漂多反映为左右晃动或者上下跳动,信号杂乱无章,提竿中鱼率很低。再如:所垂钓的水域为养殖塘(按斤收费),鱼种以鲫鱼为主,季节为冬季晴天微风。这时应选择短漂身的软尾漂。因为此种情况下鱼开口较小,摄食动作幅度不大,小杂鱼因季节原因也不会强食鱼饵,短漂身的浮漂灵敏度较高,可以反映出鱼摄食时的微弱信号,而软尾漂的稳定性又比硬尾漂要好,所以此时选择短漂身的软尾漂是明智的选择。
总之选择浮漂时应记住短漂身的灵敏度高,长漂身的稳定性好,硬尾漂的信号传递灵,软尾漂的信号传递稳。根据实际垂钓情况选择出适合自己垂钓的浮漂。

(三)台钓浮漂的调整
1、正常情况下的调漂
台钓在正常情况下,对浮漂的调整通常是调四目钓二目。
调整浮漂,分两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先将浮漂座捋近铅片座,使鱼钩至浮漂标示杆的长度,小于水的深度。然后,在空钩的状态下,在铅皮座上增加或减少铅片,使漂露出水面四目(自漂尖端起4个小格)。这时,鱼钩和铅皮座都悬浮在水的中间,而不是沉在水底,故称“悬坠钓法”。
在开始调整时,要在铅片座上多卷些铅片。投入钓点水中后,若浮漂完全沉入水中,说明铅片过重,可用剪刀把铅片剪去一点再试,直至浮漂露出水面四目,钩坠的位置悬在水中,就算符合标准了。
第二步,在调好四目的基础上,两只钩子都挂上饵,投到钓点,并将主线全部压入水中。这时浮漂就会慢悠悠地全部沉没在水里。然后将浮漂上捋,直至露出水面二目,并且双钩沉底。调整浮漂的工作就算全部完成,可以开始垂钩了。鱼若吸饵,则浮漂的标示杆全部沉没于水中。对于高质量的浮漂,如果鱼饵在水中溶解掉二分之一,则浮漂会在水中上升一目,倘若鱼饵已全部溶于水中,则浮漂应是四目浮于水面,表示此时饵已溶化,变成空钩子浮悬于半水,就应及时换饵了。
正常情况下为什么通用调四目钓二目呢?调三目钓一目或者调五目钓三目行不行呀?回答是可以的,下面一节也将证明这三种调法的效果是一样的。但是为什么多用调四目钓二目呢?因为如调五目、六目的话,快要到尽头了,再要调灵的话就没有多少余地了,而且垂钓时漂尾露出水面太高了,受风的影响就会大一些;如果调三目,钓的目数范围就小了,只能钓一目,要调灵的话只能再调半目了。
为什么钓二目呢?这个"二"字是由调四目这个"四"字决定的,因为两目产生的浮力与双钩的两小团饵料的重量(扣除本身产生的浮力)大致差不多,调四目钓二目,钩、饵接地轻,保证了适中的灵敏度。
2、特殊情况下的调漂
实践证明,正常情况下采用调四目钓二目的方法,效果是比较好的,是最基本的调法。但是随着鱼情、水情、天气等具体情况的变化,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调四目钓二目的效果就不一定很理想,而需要再加调整。例如,气压低、水质不好、鱼过饱或胃口不好、觅食行动缓慢轻微,往往鱼饵被吃光了,浮漂可能还没有明显的反应,这就需要把浮漂调得更灵敏一点。
反之,如果天气好、水情好、鱼的胃口很好,或者小鱼多,抢着找着吃的,而浮漂反应又很灵敏,甚至鱼游动对水产生的冲击都会使鱼饵移动,鱼还没咬钩,浮漂就有反应,以致起竿总钓不到鱼,这就需要把浮漂调得迟钝一点。
调的目数多少可以使浮漂反应灵敏或迟钝,钓的目数多少也可以使浮漂反应灵敏或迟钝。这样,除了调四目钓二目这个基准外,就可能出现四种不同的调法:1、调灵钓灵;2、调灵钓钝;3、调钝钓灵;4、调钝钓钝。
从形式上和理论上讲,这几种调法是存在的,但从实际效果和作用上去探讨,有的调法没有实际应用的意义,强求照搬照套就会使操作复杂化,成了无效劳动。现在以调四目钓二目作基准,分析如下:
(1)调灵钓灵
增加调的目数,减少钓的目数。例如,调五目钓一目,这样,浮漂反应就灵一些。
(2)调钝钓钝
减少调的目数,增加钓的目数。例如,调三目钓三目,这样,浮漂反应就会迟钝一些。
(3)调灵钓钝
增加调的目数,增加钓的目数。例如,调五目钓三目,一个灵,一个钝,数量相同,相互抵消,与调四目钓二目比较,除了漂尾露出水面高一点外,效果是一样的。如果盲目地把调四目改为调五目钓三目,那就会成了多此一举的无效劳动。其实为了取得这个效果,根本就不需要改变铅坠的重量,也就是不需要改变调的目数,只要把太空豆、浮漂往上捋一目,为调四目钓三目就行了,完全不需要自找麻烦。
(4)调钝钓灵
与调灵钓钝刚好相反,减少调的目数,减少钓的目数。例如,调三目钓一目。一个钝,一个灵,效果相消,与调四目钓二目比较,除了漂尾露出水面短一点外,效果是一样的。这样调在垂钓还没有开始时是可以的,但从调四目钓二目改为调三目钓一目就完全没有必要了。
怎样调才灵?怎样调才钝?要记住两点:一是调的目数越多,越灵敏;越少越迟钝。二是钓的目数越多,越迟钝;越少越灵敏。
调的目数增加或减少与钓的目数增加或减少是相消相成的。调、钓都是灵的话,浮漂反应就更灵;调、钓都是钝的话,浮漂反应就更钝。如果一个灵,一个钝,效果就会互相抵消,以致效果低甚至没有效果,在垂钓中一般不应采用。
3、结论和应用
(1)用台湾钓法进行塘钓,为了提高效果,必须讲究浮漂反应的灵敏度,因此要求选好漂,更要调好漂。讲究灵敏度,不是说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越灵越好。浮漂反应的灵敏度大体有灵、中、钝三个范畴。但是,中的范畴是正常情况下适用,是主要的、大量采用的;灵和钝的范畴是在特殊情况下使用的,只有在鱼情、水情、天气等不正常的情况下,才需要调得更灵一点或钝一点。调四目钓二目与调三目钓一目或调五目钓三目灵敏度是一样的,属中的范畴,在一般情况下灵敏度是适中的,但是比较起来,调四目钓二目优越性更多一些,所以用这个调法的人也多。
(2)怎样调才灵?怎样调才钝?要记住两点:一是调的目数越多,越灵敏;越少越迟钝。二是钓的目数越多,越迟钝;越少越灵敏。
调的目数增加或减少与钓的目数增加或减少是相消相成的。调、钓都是灵的话,浮漂反应就更灵;调、钓都是钝的话,浮漂反应就更钝。如果一个灵,一个钝,效果就会互相抵消,以致效果低甚至没有效果,在垂钓中一般不应采用。
(3)实际上如何应用呢?一般地讲,到达钓场以后,应先按正常情况采用调四目钓二目的方法进行调漂。垂钓过程中遇到问题,再根据鱼情、水情、天气等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作出判断。需要再调整的话,先不要改变调的目数(即不改变铅坠重量),而是上下移动浮漂的位置,增加或减少钓的目数。倘若这样调还不能满足需要,必须动大一点的"手术"的话,那就只好增减铅坠的重量、改变调的目数,再加上调整钓的目数。调灵钓灵、调钝钓钝就属于这种情况。
说得具体一点,垂钓中发现浮漂反应迟钝,影响上鱼时,把浮漂下捋一点,把原来钓二目改为钓一目或半目。如果还不够灵,再去掉一点铅皮,增加调的目数,使其成为调灵钓灵。反之,如果感到浮漂过于灵敏,需要迟钝一点,可以把浮漂往上捋一点,把原来的钓二目改为钓二目半或三目,如果还不够迟钝,再在铅坠上做文章,增加重量,使其成为调钝钓钝。
需要注意的是,许多钓者都喜欢在家中水桶里用自来水调试浮漂,这样做虽然方便,但调试好的漂拿到钓场应用,常出现不准确的情况,结果是"闭门造车",出而不能合辙。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在不同的池塘垂钓,水的清浑、酸碱度不同,水的比重也有差异,高灵敏度的漂坠匹配,对此是有所区别的。所以,调试浮漂,最好在垂钓的现场进行,才能保证调试精确无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⑤ 台钓用什么样的浮漂

台钓用什么样的浮漂?

休闲钓者一般都叫浮漂,而台钓尤其是竞技钓者则更多的把浮漂成为浮标,浮标犹如枪上的准星,钓鱼人的眼睛。台钓的灵敏性主要来自调标,以调灵钓灵的调6钓2为例,调6目时钩悬于半水,而装上两粒饵就可使钩贴底钓2目了,重力与浮力的平衡就是差在那两粒饵上。饵一化光,标立刻上升复位为6目,就是说两粒饵的重量就能克服标尖两目的浮力,可见台钓标标尖那一段的浮力一定要小。因此我们在台钓中掌握的用标准则就是:


台钓标标尖要细

同样大小的钓饵,能压沉标尖较大的距离,这样才能言及灵敏,也才能让钓者准确判断钩上是否有饵,心里有数。标仍是几目,钓者就知道钩上还有饵。而标上升变成了几目,说明饵已化了一部分,钩上只剩半饵了。再上升至几目,说明饵已没了,就必须提竿上饵了,否则就是空钩待鱼了。而我所见的许多钓友,为了不落伍,也在纷纷弃"笨钓"趋台钓,将钓组改成了"悬坠""长脑线",但他们的标却没有配套改换,依然用的是较粗标尖的标。即使比先前"笨钓"标的标尖减细了些,但也还是半粗不细的标尖。他们的"台钓"通常钓效很差,一点也找不到人家竞技钓高手"速钓"的感觉。自己还枉自纳闷,不知究竟问题出在哪里。其实分析一下,不是标的症结又是什么?标尖粗,浮力大,两粒饵往往连一目的浮力都克服不了,于是就很难把标调得精准。就算调4钓2,钩饵也根本落不到底,有点风便总是"走标"。为了钩落底,就只有"钓迟纯",钓4目甚至钓6目7目。这样一弄,又经常是子线〈即脑线〉弯曲着,甚至干脆是铅坠落了底,挺长的脑线全肌在水底地上。迟钝到这份儿上,比"笨钓"都"笨"了多少倍,还能有何"钓效"可言?并且钩上没了饵也根本无法知道。所以台钓"要素"绝不仅只是个"悬坠长脑线",标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环。当然,要求标尖要细,也不是没有限度,因浮标制作毕竟受材料强度限制,钓鱼者看标也受视力限制。若以台钓法施钓鲤鱼,因饵团大,不必非用那种极细的标尖,前面说的半粗不细的也可用。即使不用大饵,有时须钓半水时,也要求以较大的浮力将钩饵保持悬浮,这"较大的浮力"就要从较多的目数来寻得。因此,对台钓浮标就提出了第二个要求:

台钓标标尖要长

一般来说,细苗子标标尖长度在15~20厘米—用。只有标尖有足够的长度,垂钓时水面上才有足够的钓目,钓者才能清楚地判断钓饵的化散情况。当然个别时

候使空心标除外,空心标苗子相对短些,一般7目左右。另外若用台钓法钓大鱼,通常情况下水都相对较深,深水台钓铅坠相对要加大。铅坠轻了,一是不易准确地将钩饵抛至钓点,尤其迎风侧风时。二是风大垂钓,若标小坠轻,钩?难以在钓点定位,容易随风移位。三是钓钩入水后下沉慢,易被小鱼半途截食造成饵未落底就空钩的现象。再一个钩饵下沉慢,也影响上鱼速率。坠轻水深,钩饵飘飘悠悠半天也落不到底,你的钩饵尚未落底,人家已经上一条鱼第二次抛钩了。每一竿都差一点时间,积累的差距就越大了。而加大铅坠,又对浮标提出了第三个要求:

台钓标浮力要够

加大铅坠就要配较大的浮标。这个"大标"概念不是"傻大黑粗",大标也要求材质要好要轻,浮力大而标体自重不能大。只有标浮力大才能配相对重的铅坠,只有相对重的铅坠才能保证钩饵有较为理想的沉速。这一点在2米以上水深垂钓时尤为突出。不少人在1-5米的水深垂钓就使用5号甚至6号的大号台钓标了,目的就是让钩饵尽快下沉,抢速度。有人担心标大了会不灵敏,其实我们在调标的时候,无论使大标小标,只要调得精微,调到重力浮力均衡,灵敏度是不会有太大差别的(当然说一点差别没有也不现实,但那微不足道的差别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台钓标的大小是以"号"来标示的,零号标最小,大至8号乃至10号。竞技钓手为能对付水深水浅、大中小鱼、气象变化和咬钩口讯等各种各样不同情况,一—配备从小到大的浮标各一支。当然要想真正做到"应手",一套标还远远不够,瘦身标、粗身标、空心标、实心标、碳脚标、竹脚标等等,在各种不同情况下各有优势和用途。但真要配全了,投入又的确太大,就算60元一支,配齐了没个几千元也下不来。所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常用的几种号型备上几支,大体能应变也就行了。

大标小标选用之经验谈

深水用大标,浅水用小标。长竿用大标,短杆用小标,比如3.6米的竿用1号2号标,4.5米的竿一般就要用3号标,5.4米的竿用4号标,6.3米的竿通常要用5号以上的标了。迎风时3.6米的竿也需3号甚至4号标才能保证抛得出钩去,而顺风时4.5米的竿也是可以用2号小标的,钓大鱼比如鲤鱼时,由于饵团过大,有时甚至有中药丸子那么大,饵自身的重量就可以保证抛钩了,因此即使是用5.4米的竿,配小一点的标也是可以的,另外钓截口鱼用小标,减轻坠中,让饵在半水中摆荡的时间长些,而闹小鱼时则用大标,让饵迅速躲过截钩捣乱的小鱼。

⑥ 钓鱼立漂几目是什么意思

浮漂几目是钓鱼人所说的一种术语

先给你介绍下浮漂

浮漂主要分为3个部分和3小部分从下到上分为:漂脚,足部,漂身,头部,漂目,漂尾。

你说的浮漂的几目就是指浮漂的漂尾和漂目。

漂脚:漂脚就是一只浮漂的最下边固定在鱼线上的。一般分为3种,有炭脚,钢脚和竹脚。炭脚一般都是碳纤维制作的。竹脚一般都是用竹子制作的。钢脚漂翻身快。

漂身:漂身是浮漂的最中间鼓出大肚的地方。它是确定一支浮漂的浮力。材质有:苇子,茅草,巴尔扎木,木头。

漂尾:漂尾是浮漂的最上端,鱼咬钩的时候就是它做出的讯号。漂尾一般的材质是用玻璃纤维和硬朔料制作的,是一种半透明的。在漂尾上图上黄色,绿色红色明亮的显示出颜色,以便分出格数(目数)。

足部和头部是固定漂脚和漂尾的。

⑦ 台钓所用的漂所说的目数是什么哦,一目又是漂的多少距离

您好,漂目是用来衡量您的鱼钩在水下的深度,进而实现自己所要钓的鱼层!
有的漂有7目,有的15目,不同漂会做成漂目不同
另外颜色方面也不一样,有三色尾(红绿黄)两色尾(红绿)等!

⑧ 漂尾直径多少合适

对于野外钓鱼这样的办法最好,简单。

⑨ 钓鱼鱼漂目数怎么看

钓鱼时,根据鱼漂目数的变化来判断鱼咬钩的信号:
1、水面上的浮漂目数有力的下顿1~2目,即可提竿中鱼。
2、水面下的浮漂目数匀速上升3目以上,即可提竿中鱼。
3、水面上的浮漂目数没有变化,但是正在缓慢的移出钓点,即可提竿中鱼。
4、刚刚抛竿,浮漂还没有翻身的时候,平躺的浮漂出现抖动或者快速移位即可提竿中鱼。

热点内容
马路上汽车的噪音在多少分贝 发布:2023-08-31 22:08:23 浏览:2043
应孕棒多少钱一盒 发布:2023-08-31 22:08:21 浏览:1516
标准养老金一年能领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822
湖北通城接网线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9:51 浏览:1878
开随车吊车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639
京东付尾款怎么知道前多少名 发布:2023-08-31 21:52:58 浏览:1964
在学校租铺面一个月要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1:52:09 浏览:2115
2寸有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50:34 浏览:1747
知道电压如何算一小时多少电 发布:2023-08-31 21:46:20 浏览:1738
金手镯54号圈周长是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44:28 浏览:1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