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轴标准到底是多少
1. 测量值结果:心律数:98拍一分;心电轴:67度;分析心拍:13。这个结果正常吗
结合个人的经验提供10步分析法---------1.标准化 . 确定ECG纸上的标准化标记,即10mm=1mV,并确认纸速是正确的.(这一点很重要)!2.心率. 3.间期.测量PR间期.QT间期和QRS波群的宽度.4.QRS心电轴.正常还是偏移?诊断5.心律.经常提出4个问题:有正常P波吗?QRS波群增宽还是窄的?P波和QRS波群之间是什么关系?心律规则还是不规则?6.房室阻滞.7.束支阻滞或分支阻滞.8.预激综合征.(注意第6~8步都要寻找传导阻滞)!9.扩大和肥大.应用双侧心房扩大和双侧心室肥大的诊断标准.10.冠状动脉疾病.寻找Q波.ST段和T波改变.记住不是所有这些改变都反映冠状动脉疾病,要知道鉴别诊断. 以上是我平常所用的10阅读心电图的方法,也许繁琐些,但是多分析几份心电图就能够了然于胸了 最后如果你有功夫的话 还是回归课本吧 只有基础扎实了 学起来才更容易 看下诊断学
2. 公务员体检 心电轴 心脏超声正常
没有问题,是正常的。
你上面写的应该是左偏 不是左片
3. 关于心电图的看图问题(心电轴如何左偏判定)
是的,现在很多的心电图机都有自动分析功能,但是由于心电图机的自动分析功能是设置的软件对于标准心电图的分析,人的心电图千变万化,很多因素对心电图的图象有干扰与影象,那对人实际心电图结果有出入,如果病人检查时的情况理想(包括体位,肌肉状态即全身是否放松等),那么机器分析的结果和医师分析的结果一样,也就是说医生的诊断才是最终的结果。。。因为他通过排除了其他影象图纸图象的因素。医生的诊断才是最具有权威的。。
再就是你所说的 心电轴的问题,正常人心电轴的范围是0---90度,-30——0度为轻度左偏,但是也属于正常范围之内。因为它受很多因素影响,譬如前面提到的体位和当天你做心电图时的状态有关。不必太担心你几次做的结果不同。
4. 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电轴轻度右偏
年轻人常见的心电图改变,电轴右偏这张图都可以忽略不写上去。
有点过早复极,目前也认为这种改变是正常范围的改变。
不必担心,如果是招兵或者紧要岗位的体检,一个有良心的心电图工作者都不会乱写什么的,这张图而言,就算写什么,也出不了什么玄蛾子。
5. 心电轴 -154度 请问正常吗
你好,心电轴154度(没有-154的) 属于左偏状态。
心电轴是心电图学的一个术语,涉及许多心电生理知识。简单说来,它指的是由心脏除极所产生的电向量的综合方向。医生对心电图进行测算后,可得到心电轴的具体数值。正常心电轴位于-30度~+90度。+90度~+180度为右偏,-30度~-90度为左偏。
心电轴仅能大致反映心室除极向量环的最大向量在额面投影上的角度。左心室其实是主要在后方,故而仅有65%的左心室肥厚的患者出现左偏。另有人认为,左心室肥厚时,往往左心室的肥厚受到胸腔其他脏器及横膈的限制,向后扩大受阻,目前看来自心电图判断左心室肥厚时,心电轴左偏既不像过去那么盛行那样没有意义,但也不似50年前仅有标准导联时那样重要,但应明确单纯的左心室肥厚,左偏不应超过-30‘。
影响心电轴方向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体型:一般来说,矮胖者心电轴趋于左偏,而细长身材者趋于右偏。②年龄:婴幼儿心电轴趋于右偏,老年人则趋于左偏。③心脏在胸腔内的位置:心脏位置右移时心电轴可向右偏,反之可向左偏。④心脏左右心室的重量比例:右室肥厚者心电轴常右偏,左室肥厚者则常左偏。⑤电冲动在心室内的传导通路即束支的功能状态:电冲动在左前分支受阻时可出现心电轴左偏,而在左后分支受阻时表现为心电轴右偏。
鉴于以上,若心电图诊断有心电轴左偏,应首先寻找其原因,特别注意有无心脏或其他胸部器官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某些先天性心脏病以及退行性病变等,因为这些疾病都有可能损害左前分支而引起心电轴左偏。又如,高血压、主动脉瓣异常等疾病的患者,可因左室肥厚而引起心电轴左偏;而在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肺心病的患者可出现假性心电轴左偏等等。
如确有某种疾病,则应针对该疾病进行治疗,对心电轴左偏本身通常无特殊处理。反之,若仅有心电轴左偏而确无心胸疾病证据,随诊观察也没有进一步发生室内传导阻滞的其他迹象,则可认为这一心电轴左偏并无重要的病理意义。此时宜注意寻找有无上述的其他可致心电轴左偏的原因。如有,也应进行相应治疗。如果是肥胖者,应致力于减重等。
6. 心电图检查
这个问题太有难度了,相当考验人的耐心啊。要从最基础的心电学原理讲起,你如果没有专业基础,要靠在这里用简单的文字解说实在很难解释清楚。从你的检查结果来看,我想这份检查报告得出的最后结论应该还有一句吧?一般人只要知道这个结论就可以了。上面那些数据都是给医生做诊断用的。你想了解的话,尽量简单梳理一下逻辑关系好了,能看懂多少就看你了。
心电图反映的是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即兴奋性、自律性和传导性。将测量电极放置在心脏或人体表面的一定部位,连接一个装着放大和描记装置的心电图机,即可把每一心动周期的心脏电位变化描记成连续的曲线。根据心电图测量出上面那些数据。临床上心电图作为心脏的常规检查项目,是迄今为止检查心律失常最精确的方法,此外,可确诊心肌梗死及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协助诊断慢性冠脉供血不足、心肌炎及心肌病,判定有无心房、心室肥大,从而协助某些心脏病的病因学诊断,协助诊断心包疾病,观察某些药物对心肌的影响、电解质紊乱等等……
目前通常采用的是常规12导联体系。包括双极肢体导联(标记为I、II、III导联),加压单极肢体导联(标记为aVR、aVL、aVF),胸导联(标记为V1、V2、V3、V4、V5、V6),简单的说,对应的就是检查时安置在你身上的几个电极。
其中说一下胸导联。
V1导联:胸骨右缘第4肋间,反映右心室的电位变化。
V2导联:胸骨左缘第4肋间,作用同V1。
V3导联:V2与V4连线的中点,反映室间隔及其附近的左、右心室的电位变化。
V4导联: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作用同V3。
V5导联:左腋前线V4水平处,反映左心室的电位变化。
V6导联:左腋中线V4水平处,作用同V5。
以上解剖术语比较简单在此不赘述,电位变化原理涉及细胞电生理,省略不赘述。
检查单上面的那些字母,是心电图上一个心动周期的各个标记点,是人为命名的。每一个心动周期包括四个波(P波、QRS波群、T波和U波),三个段(P-R段、S-T段和T-P段),两个间期(P-R间期和Q-T间期)及一个J点(即QRS波群终末部与S-T段起始部的交接点)。这些也是图上最直观的测量项目,各自有各自反映的内容和功能,不一一解释了。
常规纸上的横向距离代表时间,用以计算各波和各间期的时间长短。常规心电图的纸速为25mm/s,所以每小格(1mm)代表0.04秒。纵向距离代表电压,用以计算各波振幅的高度和深度。
现在直接说一下你的检查数据和结果。
心率(次/分钟)=60/R-R(或P-P)间距平均值(s).一般情况下,人在静息状态下的正常心率是60—100次/分钟。你的是正常的。
P-R间期:又称为房室传导时间,代表从心房开始激动到心室激动开始的一段时间。成人心率在正常范围时,P-R间期为0.12—0.20秒。可随心率及年龄而异,年龄小或心率快时较短,反之则较长,老年人长达0.20—0.22秒。P-R间期延长超过正常最高值,可见于I度房室传导阻滞。你的是正常的。
QRS时间:QRS波群反映左、右心室除极过程中的电位和时间变化。QRS时限正常成人为0.06—0.10s。0.103秒略有延长,还需要结合V1导联和V5导联的VAT时间(即室壁激动时间)以更准确的判断。
QT/QTC间期:代表左、右心室除极与复极全过程的时间。Q-T间期的长短与心率快慢有关,心率越快,Q-T间期越短,反之越长。女性较男性为长。心率在60—100次/分钟时,Q-T间期的正常范围在0.32-0.44s之间。由于其受心率影响,临床常用校正的Q-T间期(即Q-TC),正常高限为0.44s.你的检查结果是正常的。
P/QRS/T电轴:临床上是以QRS平均心电轴为主要参考标准的。理论上P电轴正常值应该为O°~+9O°之间,但由于P波振幅较低,P电轴的测定有一定困难,所以P电轴的正常范围及临床意义报道较少,目前应用受到限制。T电轴有学者曾把它作为研究心室复极异常的参考指标之一,但敏感性不高,正常范围为+32°~ +7O°。后两者都仅作参考。你的QRS电轴在-140°(请确认有没有把正负号写错是-140°还是+140°P电轴是-30还是+30),属于显着甚至重度心电轴右偏。多为病态,可见于右心室肥大、左束支后分支传导阻滞、左心室起源的室速、广泛心肌梗死等等可能。
RV5/SV1幅度:是指你的V5导联的R波电压和V1导联的S波电压。单看这两个数值没有特殊意义。至少不是低电压。
综合你的检查结果,QRS时限有延长,电轴右偏,还需要更多的数据支持诊断,不排除右心室肥大或左束支后分支传导阻滞。右心室肥大可常见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等,不知道你的年龄多大?
而电轴转向只是说明心脏在胸腔中相对的位置而已,不能说明什麽问题,若是重度顺钟向转则要注意是否有心室的肥厚现象。如果心电图没有给出准确诊断,那么可做心脏彩超看看右心是否有肥厚或其他病变。
可能我说的不是很清楚,这玩意太抽象了,什么心电向量环,电轴怎么算以及心脏的解剖结构什么的的我都只能省略了。参考下网络的解释吧。真要自己能看心电图,还是要看专业学习的书http://ke..com/view/20611.htm
7. 心电图268的电阻代表什么意思
摘要 心电图报告电轴的正常标准一般是在(-30度)-(+ 100)度的电轴,为正常的诊断标准,当在-30度以左反应电轴显着左偏,而在 100度以右,在成人多为电轴异常右偏,多有病理意义。心室除极向量在额面上的主导方向称为QRS电轴,心电图笼统提到的心电轴是指QRS心电轴,心电轴明显偏移多见于病理状态,但偶尔也见于正常人,必须结合临床资料与年龄进行判断。一般的规律是婴幼儿电轴右偏,正常儿童电轴有时可达 +120度,随着年龄的增长,电轴逐渐左偏,正常老年人电轴有时也可以达到-30度。
8. 心电图电轴
-30°~90°都是正常的,这点无疑。
一个比较简单的判断方法,看I导联和III导联QRS主波方向,然后用左手代表I导(向上或者向下)右手代表III导(同理)。然后,哪个手向上电轴就是朝那边偏,如果都朝上或者都朝下就是不偏。
这是一个比较粗糙但是实用的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对于你说的那个问题,我的意见是,不下电轴左偏的诊断。因为首先诊断标准需明确,更多的地方采用的是-30~90为正常值。而且即使刚好-30,也没有什么临床意义,这个诊断值得商榷且没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