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资水平 » 饮自来水耗氧量标准多少

饮自来水耗氧量标准多少

发布时间: 2022-06-18 18:44:14

‘壹’ 生活饮用水耗氧量国标

摘要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生活饮用水中耗氧量不得超过3mg/L。《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7-2006)中规定了用酸性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的耗氧量,其原理是高锰酸钾在酸性溶液中将还原性物质氧化,过量的高锰酸钾用草酸还原,根据高锰酸钾消耗量表示耗氧量(以O2计)。

‘贰’ 自来水饮用的标准值是多少

自来水饮用的常规指标:

微生物:

总大肠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检出

耐热大肠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检出

大肠埃希氏菌(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检出

菌落总数(CFU/mL) 100

毒理指标:

砷(mg/L) 0.01

镉(mg/L) 0.005

铬(六价,mg/L) 0.05

铅(mg/L) 0.01

汞(mg/L) 0.001

硒(mg/L) 0.01

氰化物(mg/L) 0.05

氟化物(mg/L) 1.0

硝酸盐(以N计,mg/L) 10

地下水源限制时为20

三氯甲烷(mg/L) 0.06

四氯化碳(mg/L) 0.002

溴酸盐(使用臭氧时,mg/L) 0.01

甲醛(使用臭氧时,mg/L) 0.9

亚氯酸盐(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时,mg/L) 0.7

氯酸盐(使用复合二氧化氯消毒时,mg/L) 0.7

化学指标

色度(铂钴色度单位) 15

浑浊度(NTU-散射浊度单位) 1

水源与净水技术条件限制时为3

臭和味无异臭、异味

肉眼可见物 无

pH (pH单位) 不小于6.5且不大于8.5

铝(mg/L) 0.2

铁(mg/L) 0.3

锰(mg/L) 0.1

铜(mg/L) 1.0

锌(mg/L) 1.0

氯化物(mg/L) 250

硫酸盐(mg/L) 250

溶解性总固体(mg/L) 1000

总硬度(以CaCO3计,mg/L) 450

耗氧量(CODMn法,以O2计,mg/L) 3

水源限制,原水耗氧量>6mg/L时为5

挥发酚类(以苯酚计,mg/L) 0.002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mg/L) 0.3

放射性

总α放射性(Bq/L) 0.5

总β放射性(Bq/L) 1

①MPN表示最可能数;CFU表示菌落形成单位。当水样检出总大肠菌群时,应进一步检验大肠埃希氏菌或耐热大肠菌群;水样未检出总大肠菌群,不必检验大肠埃希氏菌或耐热大肠菌群。

②放射性指标超过指导值,应进行核素分析和评价,[3]判定能否饮用。

表2 饮用水中消毒剂常规指标及要求

消毒剂名称 与水接触时间 出厂水

中限值 出厂水

中余量 管网末梢水中余量

氯气及游离氯制剂(游离氯,mg/L) 至少30min 4 ≥0.3 ≥0.05

一氯胺(总氯,mg/L) 至少120min 3 ≥0.5 ≥0.05

臭氧(O3,mg/L) 至少12min 0.3 0.02

如加氯,

总氯≥0.05

二氧化氯(ClO2,mg/L) 至少30min 0.8 ≥0.1 ≥0.02

(2)饮自来水耗氧量标准多少扩展阅读:

卫生监督的水质监测要求:

1、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实际需要定期对各类供水单位的供水水质进行卫生监督、监测。

2、当发生影响水质的突发性公共事件时,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根据需要确定饮用水监督、监测方案。

3、卫生监督的水质监测范围、项目、频率由当地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叁’ 饮用水水质标准参数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作为衡量市政自来水水质指标的标准,最基本的是42项常规指标,常规指标能反映生活饮用水水质基本状况的水质指标,通常生活饮用水满足了常规指标即可达到使用要求。常规指标包括五类,即微生物指标、毒理指标、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放射性指标、饮用水中消毒剂常规指标。

(1)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指标是为了保证水质在流行病学上安全,流行病学安全指的是确保水质微生物学质量的安全性,防止饮用水体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目前,微生物污染仍然是饮用水安全的最大威胁,常见的水体传染疾病主要是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是腹泻,污染来源主要是被人或动物粪便污染的水。

微生物指标包括4项指标,包括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总大肠菌群是评价饮用水卫生质量的重要微生物指标之一,可以指示肠道传染病传播的可能性,但它不是专一的菌属,如果在水样中检出大肠菌群,则应再检验大肠埃希氏菌或耐热大肠菌群以证明水体是否已经受到粪便污染;如果水样中没有检出总大肠菌群,就不必再检验大肠埃希氏菌或耐热大肠菌群。菌落总数水中菌落总数可以作为评价水质清洁程度和考核净化效果的指标,说明水体已受污染,但不能说明污染来源和该水体传播传染病的风险程度。

菌落总数的限值为100CFU/mL,每毫升水样中所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总数不得超过100个,而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限值均为每100毫升水样中不得检出细菌菌落。

(2)毒理学指标

毒理学指标是为了保证水中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不产生毒性和潜在危害。毒理指标有:砷、镉、铬(六价)、铅、 汞、硒、氰化物、氟化物、硝酸盐、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溴酸盐、甲醛、亚氯酸盐、氯酸盐共计15项。其中砷、镉、铬(六价)、铅、汞属于重金属,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溴酸盐、甲醛属于有机物。人类长期饮用重金属超标的水,会导致饮用者患各种疾病,损害器官、神经系统,有的甚至致癌,如砷对人体的损伤以慢性中毒为主,表现为皮肤出现白斑,随后逐步变黑,角化肥厚呈橡皮状,发生龟裂性溃疡,长期饮用砷含量高的水,还可使皮肤癌发病率增高;汞为剧毒,可致急、慢性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为脂溶性,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心脏、肾脏和胃肠道。这类指标包含的物质对人的毒性较大,因此对此类指标应严格执行标准限值要求。

(3)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感官指标即是为了保证水质良好的感官性,从水的色泽、外观、嗅味可以直接判断出水质的感官性状,是人们判断水质及其可接受程度的首要和直接指标。饮用者几乎完全依赖于自己的感官来判断水质及其安全性。如果水质混浊、有异色、有异味,就会使饮用者感到不安全而拒绝饮用。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中包含色、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四项指标。

色度:天然水经常显示出浅黄、浅褐或黄绿等不同的颜色,这些颜色分为真色与表色,真色是溶于水的腐殖质、有机或无机物质所造成,当水体受到工业废水的污染时也会呈现不同的颜色;表色是没有除去水中悬浮物时产生的颜色,土壤腐殖质-黄色,低铁化合物—淡绿蓝色,高铁化合物—黄色。一般来讲,水中带色物质本身没有明显的健康危害,色度在卫生上意义不是很大,主要是考虑不应引起感官上的不快,其限值为不大于15度。浑浊度是指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是表征水质中悬浮物含量的指标等,其来源为水源水中悬浮颗粒物未滤除、配水系统中沉积物沉积物重新悬浮、生物膜脱落等。水体中某些化学物质和细菌、病毒的附着在悬浮物上,影响消毒有效性,是饮用水净化过程中的重要操作控制参数,其限值为1NTU。臭和味,给人一种嫌恶的感觉,是最常见的消费者投诉的指标,指示水处理和配送时的失误、水中存在潜在的有害物质,应当严格控制。臭和味的来源为天然无机和有机化学污染物、生物来源或过程(如藻类繁殖产生腥臭)、合成化学物质的污染、来自腐蚀或水处理的结果(如氯化)、储存和配送过程中微生物活动产生,其限值为无异臭、异味。肉眼可见物,给人一种嫌恶的感觉,表明水中可能存在有害物质或生物的过多繁殖,应当严格控制。肉眼可见物的来源为土壤冲刷、生活及工业垃圾污染、水生生物、油膜及其它不溶于水的悬浮物(含铁高的地下水暴露于空气中,水中的二价铁易氧化形成沉淀;水处理不当造成水中絮凝物的残留;有机物污染严重的水体中藻类的大量繁殖造成水中大量有色悬浮物的产生),其限值为无肉眼可见物。

化学指标也与感官性状有关,包括总硬度、铁、锰、铜、锌、挥发酚类、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硫酸盐、氯化物和总溶解性固体等。应从影响水的外观、色、臭和味的角度,规定这些物质的最高容许限值。

一般的化学性水质指标有pH值、溶解性总固体、硬度、铁、锰、铝、铜、锌、氯化物、硫酸盐、耗氧量、挥发酚、阴离子合成洗涤剂13种,这些水质指标过量会对感官指标有影响,对输水系统有害,也会对饮用者造成一定的危害,也是应当严格控制的指标,如,铜会增加镀锌铁、钢制管材和管件的腐蚀、会使衣服和卫生洁具着色,还会使水带有令人厌恶的苦味;饮用含锌高的水容易引起恶心和昏厥;硫酸盐使水产生味道、对配水系统的腐蚀、轻度腹泻作用;溶解性总固体过高时产生若咸味,损坏配水管道和设备及家用热水器;总硬度过高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影响水的味道,消耗肥皂,产生水垢,腐蚀容器设备。

(4)放射性指标

放射性指标是为了保证水中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健康不产生毒性和潜在危害。水的放射性主要来自岩石、土壤及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水中的放射性核素有几百种,浓度一般都很低。放射性的有害性作用为,增加肿瘤发生率、死亡以及发育中的变态。放射性指标包括总α放射性和总β放射性,其限值分别为0.5和1Bq/L

(5)饮用水中消毒剂常规指标

饮用水中消毒剂常规指标为了保证饮用水生产中人工添加的消毒剂及其副产物对人体健康不产生毒性和潜在危害。饮用水必须要消毒,饮用水消毒的目的是要杀死或灭活致病微生物。目前主要的消毒方式有用氯气、氯胺、臭氧和紫外线消毒等。为了保证从用户龙头出来的水仍有消毒作用,在接收到的自来水中可能会有一些消毒剂的气味。消毒剂常规指标为氯气及游离氯制剂(游离氯)、一氯胺(总氯)、臭氧、二氧化氯,只要饮用水中的消毒副产物不超过标准规定,对人体健康就没有害处,但为避免这类物质导致危害,也应严格控制其含量。

‘肆’ 居民饮用自来水标准

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最新的联合发布的强制性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常规指标编辑

微生物
总大肠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检出
耐热大肠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检出
大肠埃希氏菌(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检出
菌落总数(CFU/mL) 100

毒理指标
砷(mg/L) 0.01

镉(mg/L) 0.005
铬(六价,mg/L) 0.05
铅(mg/L) 0.01
汞(mg/L) 0.001
硒(mg/L) 0.01
氰化物(mg/L) 0.05
氟化物(mg/L) 1.0
硝酸盐(以N计,mg/L) 10
地下水源限制时为20
三氯甲烷(mg/L) 0.06
四氯化碳(mg/L) 0.002
溴酸盐(使用臭氧时,mg/L) 0.01
甲醛(使用臭氧时,mg/L) 0.9
亚氯酸盐(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时,mg/L) 0.7
氯酸盐(使用复合二氧化氯消毒时,mg/L) 0.7

化学指标
色度(铂钴色度单位) 15
浑浊度(NTU-散射浊度单位) 1
水源与净水技术条件限制时为3
臭和味无异臭、异味
肉眼可见物 无
pH (pH单位) 不小于6.5且不大于8.5
铝(mg/L) 0.2
铁(mg/L) 0.3
锰(mg/L) 0.1
铜(mg/L) 1.0
锌(mg/L) 1.0
氯化物(mg/L) 250
硫酸盐(mg/L) 250
溶解性总固体(mg/L) 1000
总硬度(以CaCO3计,mg/L) 450
耗氧量(CODMn法,以O2计,mg/L) 3
水源限制,原水耗氧量>6mg/L时为5
挥发酚类(以苯酚计,mg/L) 0.002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mg/L) 0.3

放射性
总α放射性(Bq/L) 0.5
总β放射性(Bq/L) 1
①MPN表示最可能数;CFU表示菌落形成单位。当水样检出总大肠菌群时,应进一步检验大肠埃希氏菌或耐热大肠菌群;水样未检出总大肠菌群,不必检验大肠埃希氏菌或耐热大肠菌群。
②放射性指标超过指导值,应进行核素分析和评价,[3] 判定能否饮用。
表2 饮用水中消毒剂常规指标及要求
消毒剂名称 与水接触时间 出厂水
中限值 出厂水
中余量 管网末梢水中余量
氯气及游离氯制剂(游离氯,mg/L) 至少30min 4 ≥0.3 ≥0.05
一氯胺(总氯,mg/L) 至少120min 3 ≥0.5 ≥0.05
臭氧(O3,mg/L) 至少12min 0.3 0.02
如加氯,
总氯≥0.05
二氧化氯(ClO2,mg/L) 至少30min 0.8 ≥0.1 ≥0.02

非常规编辑
指 标 限 值

微生物
贾第鞭毛虫(个/10L) <1
隐孢子虫(个/10L) <1

毒理指标
锑(mg/L) 0.005

钡(mg/L) 0.7
铍(mg/L) 0.002
硼(mg/L) 0.5
钼(mg/L) 0.07
镍(mg/L) 0.02
银(mg/L) 0.05
铊(mg/L) 0.0001
氯化氰(以CN-计,mg/L) 0.07
一氯二溴甲烷(mg/L) 0.1
二氯一溴甲烷(mg/L) 0.06
二氯乙酸(mg/L) 0.05
1,2-二氯乙烷(mg/L) 0.03
二氯甲烷(mg/L) 0.02
三卤甲烷(三氯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三溴甲烷的总和) 该类化合物中各种化合物的实测浓度与其各自限值的比值之和不超过1
1,1,1-三氯乙烷(mg/L) 2
三氯乙酸(mg/L) 0.1
三氯乙醛(mg/L) 0.01
2,4,6-三氯酚(mg/L) 0.2
三溴甲烷(mg/L) 0.1
七氯(mg/L) 0.0004
马拉硫磷(mg/L) 0.25
五氯酚(mg/L) 0.009
六六六(总量,mg/L) 0.005
六氯苯(mg/L) 0.001
乐果(mg/L) 0.08
对硫磷(mg/L) 0.003
灭草松(mg/L) 0.3
甲基对硫磷(mg/L) 0.02
百菌清(mg/L) 0.01
呋喃丹(mg/L) 0.007
林丹(mg/L) 0.002
毒死蜱(mg/L) 0.03
草甘膦(mg/L) 0.7
敌敌畏(mg/L) 0.001
莠去津(mg/L) 0.002
溴氰菊酯(mg/L) 0.02
2,4-滴(mg/L) 0.03
滴滴涕(mg/L) 0.001
乙苯(mg/L) 0.3
二甲苯(mg/L) 0.5
1,1-二氯乙烯(mg/L) 0.03
1,2-二氯乙烯(mg/L) 0.05
1,2-二氯苯(mg/L) 1
1,4-二氯苯(mg/L) 0.3
三氯乙烯(mg/L) 0.07
三氯苯(总量,mg/L) 0.02
六氯丁二烯(mg/L) 0.0006
丙烯酰胺(mg/L) 0.0005
四氯乙烯(mg/L) 0.04
甲苯(mg/L) 0.7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mg/L) 0.008
环氧氯丙烷(mg/L) 0.0004
苯(mg/L) 0.01
苯乙烯(mg/L) 0.02
苯并(a)芘(mg/L) 0.00001
氯乙烯(mg/L) 0.005
氯苯(mg/L) 0.3
微囊藻毒素-LR(mg/L) 0.001

化学指标
氨氮(以N计,mg/L) 0.5
硫化物(mg/L) 0.02
钠(mg/L) 200

供水指标编辑
指 标 限 值
1、微生物指标
菌落总数(CFU/mL) 500

2、毒理指标
砷(mg/L) 0.05
氟化物(mg/L) 1.2
硝酸盐(以N计,mg/L) 20
3、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色度(铂钴色度单位) 20
浑浊度(NTU-散射浊度单位) 3
水源与净水技术条件限制时为5
pH(pH单位) 不小于6.5且不大于9.5
溶解性总固体(mg/L) 1500
总硬度 (以CaCO3计,mg/L) 550
耗氧量(CODMn法,以O2计,mg/L) 5
铁(mg/L) 0.5
锰(mg/L) 0.3
氯化物(mg/L) 300
硫酸盐(mg/L) 300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卫生要求
5.1 采用地表水为生活饮用水水源时应符合GB 3838要求。
5.2 采用地下水为生活饮用水水源时应符合GB/T 14848要求。
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要求
6.1 集中式供水单位的卫生要求应按照卫生部《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执行。
二次供水卫生要求
二次供水的设施和处理要求应按照GB 17051执行。
涉及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要求
8.1 处理生活饮用水采用的絮凝、助凝、消毒、氧化、吸附、pH调节、防锈、阻垢等化学处理剂不应污染生活饮用水,应符合GB/T 17218要求。
8.2生活饮用水的输配水设备、防护材料和水处理材料不应污染生活饮用水,应符合GB/T 17219要求。

‘伍’ 国家自来水的标准水质是多少数值

常规指标

微生物:

总大肠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检出

耐热大肠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检出

大肠埃希氏菌(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检出

菌落总数(CFU/mL) 100

毒理指标:

砷(mg/L) 0.01

镉(mg/L) 0.005

铬(六价,mg/L) 0.05

铅(mg/L) 0.01

汞(mg/L) 0.001

硒(mg/L) 0.01

氰化物(mg/L) 0.05

氟化物(mg/L) 1.0

硝酸盐(以N计,mg/L) 10

地下水源限制时为20

三氯甲烷(mg/L) 0.06

四氯化碳(mg/L) 0.002

溴酸盐(使用臭氧时,mg/L) 0.01

甲醛(使用臭氧时,mg/L) 0.9

亚氯酸盐(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时,mg/L) 0.7

氯酸盐(使用复合二氧化氯消毒时,mg/L) 0.7

化学指标:

色度(铂钴色度单位) 15

浑浊度(NTU-散射浊度单位) 1

水源与净水技术条件限制时为3

臭和味无异臭、异味

肉眼可见物 无

pH (pH单位) 不小于6.5且不大于8.5

铝(mg/L) 0.2

铁(mg/L) 0.3

锰(mg/L) 0.1

铜(mg/L) 1.0

锌(mg/L) 1.0

氯化物(mg/L) 250

硫酸盐(mg/L) 250

溶解性总固体(mg/L) 1000

总硬度(以CaCO3计,mg/L) 450

耗氧量(CODMn法,以O2计,mg/L) 3

水源限制,原水耗氧量>6mg/L时为5

挥发酚类(以苯酚计,mg/L) 0.002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mg/L) 0.3

放射性:

总α放射性(Bq/L) 0.5

总β放射性(Bq/L) 1

①MPN表示最可能数;CFU表示菌落形成单位。当水样检出总大肠菌群时,应进一步检验大肠埃希氏菌或耐热大肠菌群;水样未检出总大肠菌群,不必检验大肠埃希氏菌或耐热大肠菌群。

②放射性指标超过指导值,应进行核素分析和评价, 判定能否饮用。

表2 饮用水中消毒剂常规指标及要求

消毒剂名称 与水接触时间 出厂水

中限值 出厂水

中余量 管网末梢水中余量

氯气及游离氯制剂(游离氯,mg/L) 至少30min 4 ≥0.3 ≥0.05

一氯胺(总氯,mg/L) 至少120min 3 ≥0.5 ≥0.05

臭氧(O3,mg/L) 至少12min 0.3 0.02

如加氯,

总氯≥0.05

二氧化氯(ClO2,mg/L) 至少30min 0.8 ≥0.1 ≥0.02

‘陆’ 自来水标准正常值是多少

国家标准: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行业标准:城建行业标准:CJ/T 206-2005《城市供水水质标准》;

地方标准:上海标准:DB31/T 1091-2018《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原则上:地方标准严于行业标准,行业标准严于国家标准。

自来水是指通过自来水处理厂净化、消毒后生产出来的符合相应标准的供人们生活、生产使用的水。

生活用水主要通过水厂的取水泵站汲取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地表水,由自来水厂按照《国家生活饮用水相关卫生标准》,经过沉淀、消毒、过滤等工艺流程的处理,最后通过配水泵站输送到各个用户。




(6)饮自来水耗氧量标准多少扩展阅读:

自来水是经过多道复杂的工艺流程,通过专业设备制造出来的饮用水。自来水的处理过程如下:

首先必须把水源从江河湖泊中抽取到水厂(不同的地区取水口是不同的,水源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的饮水质量);

然后经过混凝、沉淀、过滤、送入清水池并进行消毒后,由送水泵高压输入自来水管道,一般主管道使用预应力砼管、钢管、PE管、球墨铸铁管等管材;

最终分流到用户水龙头。整个过程要经过多次水质化验,有的地方还要经过二次加压、二次消毒才能进入用户家庭。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到、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 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对应地表水上述五类水域功能,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值分为五类,不同功能类别分别执行相应类别的标准值。水域功能类别高的标准值严于水域功能类别低的标准值。同一水域兼有多类使用功能的,执行最高功能类别对应的标准值。实现水域功能与达功能类别标准为同一含义。

‘柒’ 自来水耗氧量正常量是多少

国标是低于3.0。当然实际自来水耗氧量是越低越好,说明水质好(主要取决于就地原水水质情况)

‘捌’ 国家标准饮用水,值是多少

不小于6.5且不大于9.5。

(8)饮自来水耗氧量标准多少扩展阅读:饮用水水质标准

一、饮用水水质常规指标“微生物”。

1.总大肠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检出。

2.耐热大肠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检出。

3.大肠埃希氏菌(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检出。

4.菌落总数(CFU/mL) 100。

二、饮用水水质常规指标“毒理指标”。

  1. 砷(mg/L) 0.01。

  2. 镉(mg/L) 0.005。

  3. 铬(六价,mg/L) 0.05。

  4. 铅(mg/L) 0.01。

  5. 汞(mg/L) 0.001。

  6. 硒(mg/L) 0.01。

  7. 氰化物(mg/L) 0.05。

  8. 氟化物(mg/L) 1.0。

  9. 硝酸盐(以N计,mg/L) 10。

  10. 地下水源限制时为20。

  11. 三氯甲烷(mg/L) 0.06。

  12. 四氯化碳(mg/L) 0.002。

  13. 溴酸盐(使用臭氧时,mg/L) 0.01。

  14. 甲醛(使用臭氧时,mg/L) 0.9。

  15. 亚氯酸盐(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时,mg/L) 0.7。

  16. 氯酸盐(使用复合二氧化氯消毒时,mg/L) 0.7。

三、饮用水水质常规指标“化学指标”。

  1. 色度(铂钴色度单位) 15。

  2. 浑浊度(NTU-散射浊度单位) 1。

  3. 水源与净水技术条件限制时为3。

  4. 臭和味无异臭、异味。

  5. 肉眼可见物 无。

  6. pH (pH单位) 不小于6.5且不大于8.5。

  7. 铝(mg/L) 0.2。

  8. 铁(mg/L) 0.3。

  9. 锰(mg/L) 0.1。

  10. 铜(mg/L) 1.0。

  11. 锌(mg/L) 1.0。

  12. 氯化物(mg/L) 250。

  13. 硫酸盐(mg/L) 250。

  14. 溶解性总固体(mg/L) 1000。

  15. 总硬度(以CaCO3计,mg/L) 450。

  16. 耗氧量(CODMn法,以O2计,mg/L) 3。

  17. 水源限制,原水耗氧量>6mg/L时为5。

  18. 挥发酚类(以苯酚计,mg/L) 0.002。

  19.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mg/L) 0.3。

‘玖’ 自来水cod标准是多少

化学需氧量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废水、废水处理厂出水和受污染的水中,能被强氧化剂氧化的物质(一般为有机物)的氧当量。
自来水cod标准:
Ⅰ类和Ⅱ类水化学需氧量(COD)≤15mg/L。
Ⅲ类水化学需氧量(COD)≤20mg/L。
Ⅳ类水化学需氧量(COD)≤30mg/L。
Ⅴ类水化学需氧量(COD)≤40mg/L。
COD的数值越大表明水体的污染情况越严重。
COD测定方法:
测量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采用禹山紫外光谱法UV254自清洁COD传感器,其测量原理是许多溶解于水中的有机物对紫外光具有吸收作用。

热点内容
马路上汽车的噪音在多少分贝 发布:2023-08-31 22:08:23 浏览:2042
应孕棒多少钱一盒 发布:2023-08-31 22:08:21 浏览:1516
标准养老金一年能领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821
湖北通城接网线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9:51 浏览:1878
开随车吊车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639
京东付尾款怎么知道前多少名 发布:2023-08-31 21:52:58 浏览:1963
在学校租铺面一个月要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1:52:09 浏览:2115
2寸有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50:34 浏览:1747
知道电压如何算一小时多少电 发布:2023-08-31 21:46:20 浏览:1737
金手镯54号圈周长是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44:28 浏览:1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