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子石粉含量标准是多少
Ⅰ 机制砂的标准是多少
机制砂: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但不包括软质岩,风化岩的颗粒。
Ⅱ 机制砂中的石粉含量一般达到多少合格
机制砂的石粉含量等级分别是3% 、5% 、7%,与天然砂含泥量相比,相对放宽2%。为防止机制砂在开采加工过程中因各种因素掺入过量的泥土,在建筑用砂中所用机制砂必须通过亚甲蓝MB值的检验,而且在砂材料出厂(场) 和施工时现场还要进行严格的检验测试。
通过亚甲蓝MB值检验的合格的机制砂石粉含量按3%、5% 、7%控制使用。而对于亚甲蓝值的检验检测结果,不合格的机制砂的石粉含量按1%、3%、5%严格控制使用,这样就避免了因机制砂的石粉含量过高而给混凝土带来不良影响。
(2)砂子石粉含量标准是多少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通常情况下,机制砂的质量相对稳定,天然河砂的质量波动较大,为了保证混合砂的质量要加强对天然河砂的检控。根据拌制混凝土的需要和天然砂质量波动的情况,及时调整二者的复配比例。
2、机制砂因选用的原材料成分与石质、生产设备、工艺等因素的影响,会在粒形、级配、坚固性、石粉含量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别。粒形和级配良好的机制砂在混凝土生产中需水量小,和易性好。
3、如果配制不合理,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易出现草帽状,工作性差。因此在使用机制砂生产混凝土时,应注意其粒形和级配。
4、在生产机制砂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粒径小于75µm颗粒,这些粉颗粒既可能是石粉也可能是泥粉。石粉和泥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物质,一方面石粉和泥粉粒径都比较小,在混凝土浆体中可以起到填充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机制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石粉含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石粉
Ⅲ 砂中的石粉含量怎么做试验,看哪个标准
看GB/ T 14684-2011 建设用砂中石粉含量与MB值这个试验中7.5.3.1石粉含量的测定,和砂的含泥量试验一样
Ⅳ 机制砂的机制砂标准
目前,市场上的机制砂受岩石材质和生产工艺影响,普遍存在级配不良、石粉含量超标、颗粒棱角多等质量问题,对混凝土性能影响较大。
一是机制砂级配呈现“两头多中间少”的特点,其中粒径大于2.360mm颗粒筛余量高达40%,粒径小于0.075mm颗粒筛余量高达15%以上,级配不良造成骨料间空隙率大,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能差。
二是石粉含量过高,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加大收缩变形等质量问题。
三是颗粒棱角多,在同等浆体用量下,机制砂混凝土比颗粒圆润的河砂混凝土和易性、流动性和密实度差。
根据多年的机制砂生产经验发现,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可以提高机制砂生产质量,采用“双脱泥、双反击、双冲击、双循环、双选粉”5S高品质砂石骨料加工工艺,确保产品质量合格、性能稳定;通过风选除尘、半成品及成品料仓封闭、废料再利用措施,解决传统工艺粉尘、水污染和废料处理问题。
机制砂生产线流程
Ⅳ 谁知道机制砂石粉含量的要求
机制砂中的石粉是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机制砂中的如果含有适量的石粉,对于其使用是有利的,但是对石粉的含量有着严格的要求,一般对石粉含量的要求标准是Ⅰ类砂≤1.0%,Ⅱ类砂≤3.0%,Ⅲ类砂≤5.0%。
当其用于泵送混凝土时,若要达到良好的工作性必须含有一定数量的石粉,一般来讲石粉含量在10%~14%是适宜的。
机制砂石料原材料注意事项
用户在进行生产的时候还要根据制砂生产线场地的大小来选择制砂机。一般来说,像制砂机和其它大型的破碎机等再安装的时候,大多数都是安装在水泥基桩上面。
在考虑机制砂细度模数量控制的前提下,如果生产线的工作场地不固定,在生产的时候要选择那些可以移动的设备,比如移动式制砂机,这样使用起来会更加方便。
Ⅵ 砂子含泥量公式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用砂》规定,砂子含泥量公式为:Qc=(G0-G1)/G0×100%Qc—砂子含泥量;G0—试验前砂子的烘干质量(克);G1—试验后砂子的烘干质量(克);试验方法:75微米筛水洗。
国家《建筑用砂》GB14684—2001、《建筑用卵石、碎石》GB14685—2001新标准经国家技术质量监督检疫总局批准,已于2001年7月13日公布,于2002年2月1日正式实施。
(6)砂子石粉含量标准是多少扩展阅读: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用砂的定义、分类与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储存和运输等。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工程中混凝土及其制品和建筑砂浆用砂。
2、引用标准《建筑用砂》GB14684—2001、《建筑用卵石、碎石》GB14685—2001,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Ⅶ 机制砂亚甲蓝值多少是合格
机制砂亚甲蓝值MB值<1.4是合格。
石粉含量(%)Ⅰ级砂小于3.0,Ⅱ级砂小于5.0,Ⅲ级砂小于7.0;
泥块含量(%) Ⅰ级砂小于0,Ⅱ级砂小于1.0,Ⅲ级砂小于2.0 MB值>1.4或不合格;
石粉含量(%)Ⅰ级砂小于1.0,Ⅱ级砂小于3.0,Ⅲ级砂小于5.0;
泥块含量(%) Ⅰ级砂小于0,Ⅱ级砂小于1.0,Ⅲ级砂小于2.0。
亚甲蓝值:
用于判定细集料中粒径小于0.075mm颗粒含量主要是泥土还是与被加工母岩化学成分相同的石粉的指标。
亚甲蓝MB值:
亚甲蓝MB值检验专门用于检测小于75 μm 的物质是纯石粉,还是泥土的一种检验方法。由于机制砂的外貌特征与天然砂不同,天然砂外观呈黄色,含泥量高低从外观上可以判定其多少。而机制砂多数呈灰白色或黑色,颗粒尖锐,看上去石粉很多。机制砂的石粉含量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分别定为3 % ,5 % ,7 % ,比天然砂含泥量相对放宽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