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者的工资一般是多少
Ⅰ 大学本科毕业后应聘时,一般的期望工资标准是多少
薪酬有标准。具体来说,要留意四个方面的参照系数:一是国家定价,即国家对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规定的工资标准。国家公务人员、事业单位职工规定的工资一般分为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工龄工资以及各种津贴和补贴等,不同的地区、不同行业的差别仅在于津贴和补贴。二是有关部门发布的最低工资标准和工资指导价位。目前,各地都制定了从150元至300元不等的最低工资标准,一般来说最低工资标准的高低反映着一个地区的薪酬水平。而由国家和地方劳动部门公布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是求职者确定自身价位的重要“参考系数 ”。比如,上海最新发布的工资指导价位,毕业生年薪基数中位数为:中专生16100元,专科生18800元,本科生22700元,硕士生32900元,博士生43000元。但具体数额上下差距甚大,如本科生低位数8700元,高位数可达59500元。三是有关调查机构发布的市场价位。由于这些机构所调查的对象和数据大多取自于市场,所以统计结果基本上是“行情价”。笔者看到当地一个调查机构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最新行政人员薪资水平为:文员月薪1100至 2400元,秘书月薪1800至4700元,行政主管月薪3000-6000元。大学毕业生从事文秘工作,初期工资水平约800至1500元。四是招聘单位在人才市场公布的职位薪水标准。这一标准因不同经济性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规模而异。
此外,还应结合招聘单位的具体情况、行业地域差异、供需状况等以及你的个人实际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如果应届毕业生是在平均薪资水平排在前几位的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城市找工作,那么对于相同行业、相同职务的其他城市来说,就可以提出相对高一些的薪水要求。一般来说,IT、电信、医疗、金融、保险、证券、投资、咨询、广告、公关、律师、会计师等行业的薪资水平相对来说排名靠前。所以在同一个城市,如果应届毕业生是从事上述的行业,薪资要价就应比从事其他行业的高。
如何谈薪?
关键在于把握好谈薪的时机,切忌开门见山。按照一般的招聘程序,面试者在对求职者的能力、个性、工作态度等有了一个初步印象之后,会主动向求职者介绍公司的薪酬、福利待遇等情况,然后问求职者“你认为如何?”这时,求职者可以很自然地将自己的要求提出来。另一些招聘单位在面试时会直接问:“你期望的薪酬大约是多少?”此时,你可以以退为进提出反问:“只要有发展机会,我愿意接受贵公司的薪酬标准,不知按规定这个岗位的薪酬标准是多少?”这样,你不但没有露出自己的底,反而可能摸清对方的底。如果你对对方的标准满意的话,那么双方就可能一拍即合。如果用人单位要你开价,你也可结合实际告诉其一个薪酬幅度,给双方都留有余地。
对于毕业生来说,面谈薪酬终归是一种交易,因而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最大”需要。例如,工资低而拥有大量股份,你是否不在意?如果收入每年涨幅很大,你是否愿意拿最初的低工资?工资低但是工作条件非常优越,你是否能够接受?只有真正了解了自己的需要,你才能开出最符合你自己利益的价钱。
总之,和老板开口谈钱是每个求职者的正当权利,大可不必不好意思。理想的薪酬数,应该是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双方都能够接受的。
当薪酬福利谈妥后,最好要求用人单位写份协调薪酬的协议合同,因为有些用人单位面试之后,很可能会忘掉曾答应你的事。
Ⅱ 面试官问我理想的薪资是多少,我该如何回答要的太多会导致面试失败吗
面试官问我理想的薪资是多少,我该如何回答?要的太多会导致面试失败吗?
我对该公司并没意向,这种事情下,你可以说出比本身期望薪资更高工资,倘若薪资达到于你,也可以选择是否入岗,终归工作中或者为了挣钱。薪资谈低了,还把时间和精力放进在学习上,早日拜师学艺,接着果断换公司,因为基本上工资太低,靠涨薪提高效益,能被同岗不一样薪威胁到开始怀疑人生。回到这样的事情,如果你是初学者,薪级就可以。当你携带专业能力的,用心科研下行业薪级,不能低于本身期望值。每个人都有巅峰期,只需你能够,且不怕苦不怕累,把工资谈妥,以后好好工作上,未留顾忌。
Ⅲ 最新工资价位表来了,哪一职业更赚钱
根据最新的公司价位表来看,最赚钱的职业是金融服务人员,每年的工资平均值达到了11.34万亿元。在看到这一公司价位表之后,想必大家对于现在市场上最赚钱的岗位已经了然于心了吧。之所以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薪水会居于第一,就是因为市场的运行和大家的生活其实都是离不开金融的。像一些金融公司不仅从事期货债券,还会去设立一些投资理财项目。
一些王牌院校的王牌金融专业学费可能高达十几万,这相对于普通大学一年几千的学费来讲,确实算得上是一个大数字了。而这就直接导致选择金融专业的人数变少,毕业之后从事这方面的人数也会相应减少。进而就导致这一领域对人才的需求变大,工资自然也就高了。
Ⅳ HR问“理想薪资是多少”,怎么回答是最合适的
接受一个新的岗位,谈工资是招聘面试环节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而薪资商谈的关键,便是确定自身的期望和销售市场状况。很多人新员工入职后,发觉别的职位朋友工资比自身高,情绪一下子越来越不太好。便是察觉自己的朋友工资比自身低,一下子会很激动,觉得自身的工作能力比他人强。假如你并没有工作经历,那么你需看你挑选的企业服务平台在业界用户评价和知名度怎样。
如果当初你是迫不得已获得一份工作中,那我感觉你的回应,就需要慎重。你可以说我能依照企业的工资规范来实行换句话说我并没有太多的建议,我接受企业的工资体系分配就可以了,那样呢,假如面试官感觉你充足出色,就很好达到一些的共识,录取你机遇便会更高一些。总而言之,要按照你那时的具体情况去回应面试官的对薪资工资待遇上的问题,保证心里有数,擅于掌握积极。
Ⅳ 面试谈薪酬:你的期望工资是多少
面试谈薪酬:你的期望工资是多少?
大学毕业的张义在参加某单位求职面试时,当主考人员问及:“你的期望工资是多少?”他一时不知所措,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羞答答地报了一个数字,结果因报价太低被人怀疑其能力低下,失去了工作机会……
能否谈薪?
对于求职者来说,酬劳是很重要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你的社会价值和你的生活水准,因而在面试时一定要与用人单位商谈。
讨论薪酬与商品买卖过程中赤裸裸的讨价还价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尽管面试双方都不讳言薪酬问题,但一个人的薪酬与其能力、作用、表现、贡献等息息相关,在用人单位尚未了解你上述情况时,如果直奔主题,好像找这工作就是冲着几两银子而来,给人的第一印象会大打折扣。就是有机会进入商讨阶段,如果开价过高,也难以被用人单位接受;开价过低,吃亏的是自己;而“打闷包”吧,又心有不甘。因此,对初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掌握一定的技巧、把握与用人单位讨论薪酬的'时机非常重要。
薪酬有标准?
薪酬有标准。具体来说,要留意四个方面的参照系数:一是国家定价,即国家对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规定的工资标准。国家公务人员、事业单位职工规定的工资一般分为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工龄工资以及各种津贴和补贴等,不同的地区、不同行业的差别仅在于津贴和补贴。二是有关部门发布的最低工资标准和工资指导价位。目前,各地都制定了从150元至300元不等的最低工资标准,一般来说最低工资标准的高低反映着一个地区的薪酬水平。而由国家和地方劳动部门公布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是求职者确定自身价位的重要“参考系数”。比如,上海最新发布的工资指导价位,毕业生年薪基数中位数为:中专生16100元,专科生18800元,本科生22700元,硕士生32900元,博士生43000元。但具体数额上下差距甚大,如本科生低位数8700元,高位数可达59500元。三是有关调查机构发布的市场价位。由于这些机构所调查的对象和数据大多取自于市场,所以统计结果基本上是“行情价”。笔者看到当地一个调查机构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最新行政人员薪资水平为:文员月薪1100至 2400元,秘书月薪1800至4700元,行政主管月薪3000-6000元。大学毕业生从事文秘工作,初期工资水平约800至1500元。四是招聘单位在人才市场公布的职位薪水标准。这一标准因不同经济性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规模而异。
此外,还应结合招聘单位的具体情况、行业地域差异、供需状况等以及你的个人实际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如果应届毕业生是在平均薪资水平排在前几位的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城市找工作,那么对于相同行业、相同职务的其他城市来说,就可以提出相对高一些的薪水要求。一般来说,IT、电信、医疗、金融、保险、证券、投资、咨询、广告、公关、律师、会计师等行业的薪资水平相对来说排名靠前。所以在同一个城市,如果应届毕业生是从事上述的行业,薪资要价就应比从事其他行业的高。
如何谈薪?
关键在于把握好谈薪的时机,切忌开门见山。按照一般的招聘程序,面试者在对求职者的能力、个性、工作态度等有了一个初步印象之后,会主动向求职者介绍公司的薪酬、福利待遇等情况,然后问求职者“你认为如何?”这时,求职者可以很自然地将自己的要求提出来。另一些招聘单位在面试时会直接问:“你期望的薪酬大约是多少?”此时,你可以以退为进提出反问:“只要有发展机会,我愿意接受贵公司的薪酬标准,不知按规定这个岗位的薪酬标准是多少?”这样,你不但没有露出自己的底,反而可能摸清对方的底。如果你对对方的标准满意的话,那么双方就可能一拍即合。如果用人单位要你开价,你也可结合实际告诉其一个薪酬幅度,给双方都留有余地。
对于毕业生来说,面谈薪酬终归是一种交易,因而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最大”需要。例如,工资低而拥有大量股份,你是否不在意?如果收入每年涨幅很大,你是否愿意拿最初的低工资?工资低但是工作条件非常优越,你是否能够接受?只有真正了解了自己的需要,你才能开出最符合你自己利益的价钱。
总之,和老板开口谈钱是每个求职者的正当权利,大可不必不好意思。理想的薪酬数,应该是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双方都能够接受的。
当薪酬福利谈妥后,最好要求用人单位写份协调薪酬的协议合同,因为有些用人单位面试之后,很可能会忘掉曾答应你的事。
;Ⅵ 求职时自己的理想工资应该如何来定最低工资不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聘请人才与被聘人存有着"适合"二字,被聘者可以按自己的规定挑选干与干不了,另一方也按自己的规定挑选用和不用。决策用时也需看你需要的标准,企业是不是接纳,你所需的环境与要的标准工资与自己的功能有间距,企业无法接纳,那么就挑选淘汰掉你,因此才有此问。再有就是老总是心善名主。又十分看中你,询问你是根据你的价值观念趋向,不否把薪水看的高于一切,总而言之是想要你。
招聘单位很有诚心,但整体实力临时没有在领域头顶部,处在第二人才梯队。这样的事情下,招聘面试者依据自身的意向度,及其对自身在这个企业工作的发展前途,明确提出合适的价格,简单来讲,企业下得起,自身能接纳的价格。都是在自已的满意水准基本上上调20%,给双方都留一个可以波动的室内空间。那样,即使招聘者在你报的数据上让你略微打个折扣优惠,例如用一些褔利奖励金等来滥竽充数,或是索性比问个问题的低一些,那也仍在你的期待范围内。
Ⅶ 应届生薪资不足5000,对求职新人来说,第1份工资到底重不重要呢
应届生薪资不足5000,对求职新人来说,第1份工资到底重不重要呢?
而过低薪酬,更应小心。有一些是大公司老总给画大饼,使你努力工作,之后不会亏待你,使你接纳小于销售市场平均的薪酬。而你在工作难找压力下勉强接受了,那样后边你会有很长一段时间薪酬是加不上来的,由于老总总是觉得还没到能够涨薪时。而你的下一次跳槽就把从这一过低数量跳起,由于谈薪时HR光看你上一份工作的数量,而没法用销售市场平均薪资水准去衡量你内在价值。
Ⅷ 求职者如何确定薪资
求职者如何确定薪资
求职者如何确定薪资,我们在求职的过程中难免碰壁,在面试的时候留下一个好印象是成功的开始,如果没有一步步的学习深造就不会做出成绩,学会向同事学习可以省掉很多麻烦,求职者如何确定薪资,你学会了吗?
求职者如何确定薪资1
1、在你觉得这个人非常符合公司要求的时候,千万不要表现出公司对于这个岗位的迫切程度,否则,还没有谈工资,你已经输了一着,因为聪明的应聘者会从你的只言片语中嗅出点什么,给HR谈薪资带来了难度。
2、在进入实质阶段的时候,即开始谈薪资前,首先要向应聘者说明我们公司的实力不是很强,给的薪资不会很高(即使你是世界500强,建议你也谦虚点),这一招叫降低应聘者的期望值,是谈判的技巧之一,你先为自己埋下伏笔,也是提醒应聘者有思想准备;但是同时你还要说:但是我们公司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差。这一招叫稳住应聘者,因为,你前面的那一句有可能把优秀的应聘者吓跑了。
3、开始谈薪资了,首先你要问:你的期望工资是多少?这个大家都知道了,有的应聘者抱着搏一把的态度,漫天要价,这时候,你不要紧张,立即作出一个夸张的表情:啊,这么多!!(家乐福的谈判技巧)这时,把一批故意要高价的人给震住了,没有经验的应聘者就会说:没关系,大家可以谈的。这时,你心里就有数了,哦,看来有回旋的余地,也许和公司的标准差不多,有门。但是,有的人比较实在,你再做什么夸张的表情,也没有用,这时,你同样有数了。
4、接下来,你就问应聘者:你最低的要求是多少?有的应聘者也经常上网,知道一些技巧,会问:公司能提供多少?这时,有的HR没有经验,就把自己的底线交了出去,注意:此时一定要沉住气,仍然不卑不亢,说:你最低的要求是多少?我们公司对这个岗位没有什么规定,你说了以后,我要向领导请示的。这一招叫“干坤大挪移”,此时,应聘者已经开始动摇了,说出了一个最低要求,此时,你已经基本确定公司能否付得起这个薪水了。
5、接下来,你其实已经确定能否招聘这个人了,如果他提的工资低于公司标准,我想:你可以直接答应他,但是实际上你付的薪水比这个高,这一点很重要,就是不要欺骗应聘者,因为有的人可能因为某种原因,暂时答应来,但是市场上他的价值并不止这么一点,你按照市场的价值给他,有利于留住这个人才。但是之前并不告诉他,在他报到的时候,突然告诉他高一些的薪水,往往有奇效,在管理上,这叫:超出对方期望值的事有很强的激励作用。如果,这个人提出的薪水和公司的标准有一定的距离,这时,你要考虑是否用公司其他的福利来说服对方,比如:交通补贴、年终奖、住宿、通讯补贴等,来说明总收入才能代表一个人的价值。
6、还有一招叫:“故意降低法”,本人独创,专门对付那些漫天要价的应聘者,他要5000,我觉得他只值3500。我就会说:我们公司只能提供2500。这时,往往把那些人逼得把自己的底价亮出来,其实,做HR时间长了,基本上对方值多少钱,你心里应该是有数的,他把底线亮出来以后,你再和他谈判,就轻松多了,如果他同意这个薪资,我就会用第五点,即“多付一点点”,按照公司的标准给他,但事先不告诉他。但是有的HR拼命的压应聘者的'工资,这个不可取,因为你要长久的留住他,就要公平的对待他,否则,即使他来了公司,也是人在曹营心在汉,迟早要走的。
7、还有一点,就是一定要和应聘者谈好试用工资和转正工资,有的HR只谈试用工资,说转正后再谈,这不可取,你要给大家一个明确的目标,而且,试用结束的时候,通常公司和个人对自己的评判是不一致的,这时再谈判,如果崩了对双方都是一个损失。
求职者如何确定薪资2
作为企业,尽管有薪资方案,但假如薪资方案 以不变应百变取守势,不论对吸引人才还是对企业形象来说都是不好的,但假如以变迎合求职者的要求,本来的薪资方案就失去作用,并会在企业内部产生地震 。因此有艺术地把握薪资方案 ,尽可能地把企业所需要的人员吸引进公司才是上上之策。
一般的技巧有:先发制人,问对方的薪资要求是多少?一般企业也常用此招,但要注意一点:有些求职者因工作难找而怕真实的薪资要求被拒绝,所以取低姿态 ,这种人是有隐患的,尤其是应届大学生会为将来的离职埋下伏笔,因而思忖一下求职者的动机、行情或他原单位的薪资水平,太偏离反而有问题;另有些求职者善于踢皮球, 按贵公司的薪资规定办,我没意见 ,其实现在的社会对薪资要求到随便 的状态是不太可能,说随便 其实最不随便,这较具隐蔽性而已。因而在薪资上双方一定要讨个说法,先说个价再讨价还价为好。
而有些员工开的价远远超过内定 的价,一种可能是他原单位的薪资,一种可能是他的理想值,还有一种可能是他漫天要价,但不管那种可能,首先要问清楚他原单位原岗位具体做得怎样,如工作量、岗位职责等,应证与我企业的要求差不多还是差很多,若差不多,则明确跟他讲,业务范围差不多,但目前还达不到这样的薪资,并从两个企业的规模、发展前景比较,尤其针对他离职的原因及他的价值趋向(如稳定、路近等)方面论述,供应聘者综合比较;若相差很多,则从该岗位在企业的地位、职责范围等方面论述,从而明确告知定位问题不统一,在薪资方面也很难协调。假如对薪资水平没问题,那再讨论福利等方面的内容,尽管这方面政策性很强,但有必要强调说明一下以便给应聘者一种踏实感。同时由于公司的差异性,对公司的内部福利也是应聘员工所关心的内容,如工作餐、制服、旅游等,尽管这些不是薪资内容,但这是企业的人力成本并分摊在员工身上的,有利于吸引应聘者,应聘者甚至通过这些内容来判断你公司的正宗与否、有无人情味、凝聚力、对员工的重视程度等,而这些只能在谈判薪资时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