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一年能产多少枚蛋
❶ 孔雀一次下几个蛋,多久下一次
回答孔雀1次可以下4-8枚蛋,一般情况下为5-6枚。孔雀在产蛋期间需要消耗大量的养分,因此蛋白质、多维素及钙磷的添加量在饲料中必须有足够保证。当气温达到35°C以上时,一定要做好降温工作,可在其活动场地安置遮阳网。注意环境卫生,定期用刺激性小、高效的消毒剂进行灭菌消毒。
一、孔雀一次下几个蛋
温馨提示:绿孔雀属于野生保护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从自身做起,拒绝买卖野生动物制品,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活。目前社会上存在的食用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行为,既是一种社会陋习,也是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活动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它们不属于餐桌。
1、孔雀1次可以下4-8枚蛋,一般为5-6枚。孔雀在产蛋期间要消耗很多养料(包括多维素及矿物质),因此蛋白质、多维素及钙磷的数量在饲料中一定要充足。蛋白质的含量不能过高,不管是动物性蛋白还是植物性蛋白,在消化过程中如果过多就会在肾脏中产生尿酸盐,造成肾花白肿大。轻则引起减产、停产,重则引发痛风死亡的现象。
2、随着季节的推移气温会越来越高,这样对孔雀产蛋会造成一定影响,不仅会影响产蛋数量还会影响其受精率与出壳率,甚至影响出壳后苗雏的成活率。当气温达到35°C以上时,必须要做好降温工作,可以在其活动场地安置遮阳网。
3、由于孔雀在产蛋过程中体能的消耗比较大,体质会有不同程度下降,发病的概率会增加,因此一定要注意环境卫生。可以定期使用刺激性小、高效的消毒剂进行灭菌消毒,减少病菌与病毒感染机率,同时还可适当添加一些安全低毒的药物进行防治(如土霉素)。对个别已患病的孔雀一定要进行隔离对症治疗,以防交叉感染。
二、孔雀多久下一次蛋
1、孔雀在繁殖期时一般间隔1天下1次蛋,成年孔雀1年可以产蛋20-35枚左右,其中蓝孔雀的繁殖期在3-6月左右,绿孔雀的繁殖期在6-12月左右。孔雀产蛋后主要是由雌鸟孵卵,28-30天左右就会孵化出雏鸟。雏鸟的生长速度比较慢,一般是由双亲共同饲喂,大概1-2年左右能达到性成熟。
2、孔雀的繁殖期一般为6月初至8月份结束,在繁殖期间公孔雀会不断开屏表示求爱,一般上午8点半至9点半,下午4点至5点时雄孔雀就会频频开屏。孔雀的产蛋期为4月初至8月份结束,平均蛋重110克,长约55-66毫米,蛋壳程褐色有的偏白色。
3、人工饲养的孔雀养殖量大,就巢性、孵化差,所以这时一定要选用孵化机。首先要将捡回来的蛋立即放入孵化间保存,温度保持6-18°C即可。孵化前可以先把孔雀蛋进行消毒,可用0.1%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3分钟,然后装入蛋盒等晾干后放入孵化机内。
❷ 孔雀一年下几个蛋
人工饲养的孔雀年产蛋20~35枚,每年3月初到8月上旬为产蛋期。蛋为椭圆形,呈白色、乳黄色或淡褐色,蛋重100~125g,蛋形指数为1.34。雌孔雀开产后,一般隔日产蛋,产蛋时间主要在每天下午5时到天黑前。
发情孔雀22月龄达到性成熟。野生状态下,2月中旬开始繁殖;人工饲养条件下,3月初进入繁殖期。雄孔雀多在日出前及日落后发情,求偶时雄孔雀追随雌孔雀,频频开屏,并围绕着雌孔雀转圈,当雌孔雀呈顺从姿态时,雄孔雀跳到雌孔雀背上,用嘴啄住雌孔雀颈部羽毛进行交配,交配时间仅持续5~10秒,交配后15天左右雌孔雀便开始产蛋。
❸ 孔雀一年能下多少蛋
孔雀每年产蛋30-40枚左右。
孔雀生活习性
它生长在高山乔木中。主要生活在丘陵的森林中,干燥的半沙漠化草地、灌木和落叶林地区,尤其喜欢生活在水域附近。清晨和傍晚随其群到田地里觅食,在地面上筑巢,但在树上栖息。主要以种子、昆虫、水果和小型爬行类动物为食。栖息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多见成对活动,也有三五成群的。每年二月中旬进入繁殖期,每窝下蛋4—8枚。
❹ 孔雀每年都能生一个仔吗
孔雀是下蛋的,不是产仔,成年的孔雀两年的孔雀一年可以产蛋13个左右。好,三年的孔雀,每年可以产到30多个蛋。
❺ 孔雀一年能下多少颗蛋
常见的蓝孔雀一年可以产20-35枚蛋,蓝孔雀的繁殖期为6-12月,雌鸟一般是每隔一日产一次卵,产蛋时间主要在每天下午5时到天黑前,每次产卵4-8枚,一般为5-6枚,产蛋后会由雌鸟来孵化,经过28-30天后才能孵化出来。蓝孔雀的蛋呈钝卵圆形,外表结实,带有轻微光泽,颜色为乳白色,也呈色棕或乳黄色。
❻ 一只成年蓝孔雀一年能产多少蛋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5-18
❼ 孔雀几天下一个蛋
成年孔雀一年产蛋20~35枚,雌鸟每隔一日产一次卵,多在黎明产下。
每次产卵4-8枚,一般为5-6枚。
蓝孔雀的繁殖期3-6月,绿孔雀的繁殖期为6-12月。营巢于灌丛中的地面凹坑上。此时雄鸟的羽毛特别绮丽。
常见数只雄鸟追随于雌鸟周围,并把艳丽夺目的尾上覆羽展开如扇状,不断抖动,并相互摩擦而发生“沙—沙” 的音响。雄鸟为争雌还发生格斗。
(7)孔雀一年能产多少枚蛋扩展阅读
孵卵由雌鸟承担,经28-30日才孵出雏鸟,雏鸟有隐蔽于雌鸟尾下的习性。生长缓慢,第一年的幼鸟与雌鸟略同,而雄性幼鸟的颈部则色彩较鲜艳。
第二年的幼鸟与同性别的成鸟相似,但雄的不具尾屏,脸上裸露部呈蓝色和黄色,第三年才被有成年的羽衣,此时雄性幼鸟具有完全成长的尾屏。雌鸟每次产卵3-4枚,卵呈漂亮的奶油褐色,孵化期约26-28天,幼雏出壳后由双亲共同抚养,1-2年后性成熟。
❽ 孔雀什么时间开始产蛋
孔雀产蛋,大多是4月份的时候量最多,夏天后开始减少,秋季次之,冬天几乎不产蛋,主要是受冷空气和日照的影响,孔雀一年产蛋约20枚左右,平均二天一个,当然这个时候偶尔也有孔雀产蛋的,主要是天气好,但总量不高。
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假设来进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一般步骤: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收集和分析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收集资料的途径有多种.去图书管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收索.其中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以及音像资料等.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答案和探究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