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合一年最高报多少钱
‘壹’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每年能报销多少啊多少额度啊
一般来说,新农合一年内没有报销次数限制,但是报销金额会有一个封顶,不同的地区上限法规也不一样,比如大部分地区乡镇合作医疗门诊报销限额为每年5000元,特殊门诊病种报销限额为每年1万元,住院医疗报销为每年15万元,重大疾病保险为每年20万元。注意,新农合报销并不是全额报销,而是会根据不同情况以及费用阶梯性报销一定比例。
‘贰’ 新农合一年最多报销最高限额
新农合一年最多报销最高限额为15000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其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新农合门诊补偿标准具体如下:
1、村卫生室及村中心卫生室就诊报销60%,每次就诊处方药费限额10元,卫生院医生临时补液处方药费限额50元;
2、镇卫生院就诊报销4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100元;
3、二级医院就诊报销3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200元;
4、三级医院就诊报销2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200元;
5、中药发票附上处方每贴限额1元;
6、镇级合作医疗门诊补偿年限额5000元。
以下情况不列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
1、非区内定点医院门诊医疗费用(特殊病种门诊治疗费用除外)、未按规定就医、自购药品所产生的费用;
2、计划生育措施所需的费用,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医疗费用;
3、镶牙、口腔正畸、验光配镜、助听器、人工器官、美容治疗、整容和矫形手术、康复性医疗(如气功、按摩、推拿、理疗、磁疗等)以及各类陪客费、就诊交通费、出诊费、住院期间的其他杂费等费用;
4、存在第三方责任的情况下,发生人身伤害产生的医药费依法由第三责任方承担,如交通事故、医疗事故、工伤等;
5、因自杀、自残、服毒、吸毒、打架斗殴等违法行为以及其家属的故意行为造成伤害所产生的医药费;
6、出国或在港、澳、台地区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
7、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规定不予报销的药品和项目;
8、区医管会确定的其他不予报销的费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六条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标准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叁’ 农村合作医疗一年最高可报多少钱
新农合医药费用补偿的年封顶线为15万元,符合23类重大疾病的年封顶线为20万元。
符合25种特殊门诊病种的在门诊治疗年封顶线为1万元;特殊门诊病种中各种恶性肿瘤放、化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血透、腹透治疗,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
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地中海贫血,重性精神病,耐多药肺结核8种特殊病种,其可补偿的门诊费用参照同级医院住院补偿政策执行,年封顶线为15万元。
目标要求
各省(区、市)要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2006年,使全国试点县(市、区)数量达到全国县(市、区)总数的40%左右;2007年扩大到60%左右;2008年在全国基本推行。
2010年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目标。东部地区可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加快推进速度,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多种形式的农村医疗保障办法。
在推进试点工作中,各地区要贯彻自愿、互助、公开、服务的原则,坚持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不搞强迫命令;坚持合作医疗制度的互助共济性质,动员农民共同抵御疾病风险;坚持公开、公正、公平,规范操作,加强监管;坚持便民利民,真正让农民受益。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新农村合作医疗
‘肆’ 农村合作医疗最高能报销多少钱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报销比例:镇卫生院报销60%,二级医院报销40%,三级医院报销30%。
大病补偿:镇风险基金补偿,凡参加合作医疗的住院病人一次性或全年累计应报医疗费超过5000元以上分段补偿,即5001-10000元补偿65%,10001-18000元补偿70%。镇级合作医疗住院及尿毒症门诊血透、肿瘤门诊放疗和化疗补偿年限额1.1万元。
‘伍’ 云南省新农合报销上限多少钱
云南医保报销中农村补偿比例为镇级70%,安宁市级50%,昆明市及省级30%,参加合作医疗的人员全年累计住院补偿最高限额15000元。
1、住院按不同级别的医院实行按比例补偿。起付线为镇级100元,地级市300元,昆明市级600元,省级800元。补偿比例为镇级70%,地级市级50%,昆明市及省级30%,参加合作医疗保险的人员全年累计住院补偿最高限额15000元。
2、参合孕产妇住院分娩给予补偿,同时实施限价收费政策(指产妇住院分娩期间发生的一切直接费用,包括床位费、护理费、检查费、化验费、手术费、药品费等),镇级正常单胎住院分娩收费控制在400元以内,每例一次性补偿400元,地级市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控制在600元以内,每例一次性补偿400元。危急或在外地居住、务工的参合孕产妇在非定点医疗机构正常单胎住院分娩每例一次性补偿400元。
‘陆’ 新农合能报销多少
新农合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和报销比例也由60%提高到了70%,最高的支付限额已经从3万元提高到不低于5万元。同时各地还将普遍开展新农合的门诊统筹,农民门诊就医也可以按照比例来报销。这个报销比例是根据医院等级来的,而不是按照市级或者县级来的,另外各个省根据当地经济水平不同,报销比例也会有5%的差异:
1、门诊补偿:(1)村卫生室及村中心卫生室就诊报销60%,每次就诊处方药费限额10元,卫生院医生临时补液处方药费限额50元。(2)镇卫生院就诊报销4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100元。
(3)二级医院就诊报销3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200元。(4)三级医院就诊报销2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200元。(5)中药发票附上处方每贴限额1元。(6)镇级合作医疗门诊补偿年限额5000元。
2、住院补偿(1)报销范围:A、药费:辅助检查:心脑电图、X光透视、拍片、化验、理疗、针灸、CT、核磁共振等各项检查费限额200元;手术费(参照国家标准,超过1000元的按1000元报销)。B、60周岁以上老人在兴塔镇卫生院住院,治疗费和护理费每天补偿10元,限额200元。(2)报销比例:镇卫生院报销60%;二级医院报销40%;三级医院报销30%。3、大病补偿(1)镇风险基金补偿:凡参加合作医疗的住院病人一次性或全年累计应报医疗费超过5000元以上分段补偿,即5001-10000元补偿65%,10001-18000元补偿70%。
‘柒’ 合作医疗每个人一年能报销多少钱
农合医保每人每年累计最高可报15000元。
农合医保每人每年累计最高可报15000元,具体标准如下:1、500元以下,不给予报销。
2、501-5000部分,可以报销20%。
3、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可以报销30%。
4、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可以报销40%。
5、2万元以上部分,可以报销50%。
‘捌’ 新农合最高报销限额是多少
【法律分析】:目前的新农合医疗保险,对报销额度没有明确的规定。如果是重大疾病,一般规定一年报销额度不超过20万。一般门诊每年1080元。另外,报销比例,一般乡级起付线100元,报销比例85%左右;县级起付300—500元,报销比例75%左右;市级起付线800—1500元,报销比例65%左右;省级起付线2000—3000元,报销比例55%左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六条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标准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玖’ 农村合作医疗能报销多少钱
新农合报销是按照医疗费的一定比例进行报销。具体要看看病花了多少钱。
2002年10月,中国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9年,中国作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确立新农合作为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地位。
2015年1月29日,国家卫计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做好2015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通知提出,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人均补助标准在2014年的基础上提高60元,达到380元。
目标要求:
各省(区、市)要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2006年,使全国试点县(市、区)数量达到全国县(市、区)总数的40%左右;2007年扩大到60%左右;2008年在全国基本推行。
2010年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目标。东部地区可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加快推进速度,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多种形式的农村医疗保障办法。在推进试点工作中,各地区要贯彻自愿、互助、公开、服务的原则,坚持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不搞强迫命令。
坚持合作医疗制度的互助共济性质,动员农民共同抵御疾病风险;坚持公开、公正、公平,规范操作,加强监管;坚持便民利民,真正让农民受益。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拾’ 新农合一年最多报销最高限额
法律分析:新农合医药费用补偿的年封顶线为15万元,符合23类重大疾病的年封顶线为20万元;符合25种特殊门诊病种的在门诊治疗年封顶线为1万元;特殊门诊病种中各种恶性肿瘤放、化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血透、腹透治疗,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地中海贫血,重性精神病,耐多药肺结核8种特殊病种,其可补偿的门诊费用参照同级医院住院补偿政策执行,年封顶线为15万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四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