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蜂衣标准厚度是多少
Ⅰ 防弹衣标准尺寸是多少
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标准。我国的“护神”防弹衣重3.5千克,防护面积0.23平方米,防护性能安全可靠。样式美观大方、穿着舒适方便,全部使用国产材料,成本低、效益高,价格只相当于美制凯夫拉陶瓷防弹服的1/4。目前广泛装备特警、武警和公安。此外,“护神”还出口到了英国、美国等,在伊拉克、阿富汗接受过战火的考验,获得使用者的一致好评。
Ⅱ 马蜂的特点
马蜂的口器为咀嚼式,触角具12或13节。通常有翅,胸腹之间以纤细的“腰”相连,腹部具有可怕的螫刺。成虫主要以花蜜为食,但幼虫以母体提供的昆虫为食。已知有20000多种,绝大部分为独栖,社会性的马蜂仅限于胡蜂超科,胡蜂科的约1000种,还包括大胡蜂及黄衣小胡蜂类。
1、形态特征:马蜂的口器为咀嚼式,触角具12或13节。通常有翅,胸腹之间以纤细的“腰”相连,腹部具有可怕的螫刺。成虫主要以花蜜为食,但幼虫以母体提供的昆虫为食。已知有20000多种,绝大部分为独栖,社会性的马蜂仅限于胡蜂超科,胡蜂科的约1000种,还包括大胡蜂及黄衣小胡蜂类。
2、生活习性:马蜂为有社会性行为的昆虫类群。蜾蠃科的种类平时无巢,营自由生活,在产卵时,由雌蜂筑一泥室或选择合适的竹管,产卵其中,同时贮藏在捕来之后经螫刺麻醉的其他类昆虫的幼虫或蜘蛛。一室一卵,分别封口,由卵孵出的幼虫取食所贮存的猎物。化蛹和羽化成蜂以后,即咬破巢口飞出。
Ⅲ 防弹衣的级别和防弹标准
按照防弹性能来分,本标准将防弹衣弹道防护能力分为7个等级。子弹对人体造成的弹道威胁与子弹组成成分、形状、口径、质量、入射角和冲击速度等因素有关。由于子弹的多样性和同一口径子弹可以具有不同的弹壳,以及手装弹药的存在,能防住本标准中某一口径子弹测试的防弹衣,可能防不住相同口径下但加药方式不同的子弹的射击。
例如,可防止40S&W完全穿透的防弹衣未必能防住更高的速度40S&W的射击测试。总之,可防御特定口径的防弹衣并不一定能防住相同口径下不同结构或构造子弹的完全穿透。
防弹衣(Bulletproof Vest),又叫避弹衣,避弹背心,防弹背心,避弹服,单兵护体装具等,用于防护弹头或弹片对人体的伤害。防弹衣主要由衣套和防弹层两部分组成。衣套常用化纤织品制作。防弹层是用金属(特种钢、铝合金、钛合金)、陶瓷片(刚玉、碳化硼、碳化硅、氧化铝)、玻璃钢、尼龙(PA)、凯夫拉(KEVLAR)、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DOYENTRONTEX Fiber)、液体防护材料等材料,构成单一或复合型防护结构。
防弹层可吸收弹头或弹片的动能,对低速弹头或弹片有明显的防护效果,在控制一定的凹陷情况下可减轻对人体胸、腹部的伤害。防弹衣包括步兵防弹衣、飞行人员防弹衣和炮兵防弹衣等。按照外观还可分为防弹背心,全防护防弹衣,女士防弹衣等类型。
Ⅳ 大胡蜂的简介
大胡蜂亦称黄蜂。
膜翅目(Hymenoptera)细腰亚目(Apocrita,过去称为针尾亚目〔Aculeata〕)内除蜜蜂类及蚊类之外的能螫刺的昆虫,以及广腰亚目(Symphyta)一些不能螫刺的昆虫︰木胡蜂(wood wasp)、雪松木胡蜂(cedarwood wasp)及寄生树黄蜂。
黄蜂的口器为嚼吸式,触角具12或13节。通常有翅,胸腹之间以纤细的“腰”相连。雌体具可怕的螫刺。成虫主要以花蜜为食,但幼虫以母体提供的昆虫为食。已知有20,000多种,绝大部分为独栖,社会性的黄蜂仅限于胡蜂超科(Vespoidea)胡蜂科(Vespidae)的约1,000种,还包括大胡蜂及黄衣小胡蜂类。这些种类与蛛蜂科(Pompilidae,同属胡蜂超科)种类和其他黄蜂类的不同之处是休息时其翅纵向折叠。
独栖性的黄蜂分布于肿腿蜂超科(Bethyloidea)、土蜂超科(Scolioidea)和泥蜂超科(Sphecoidea)以及蛛峰科。大多数独栖性的种类建造单独的巢,巢内放入被持久麻痹的昆虫及蜘蛛。雌黄蜂在每个巢室内产一枚卵,幼虫孵出后即以巢内贮备的麻痹昆虫或蜘蛛为食,直至成熟为止。绝大多数独栖性黄蜂在地面营巢,在土壤中挖一隧道并产卵于其中。但泥蜂超科泥蜂科(Sphecidae)的种类(称为细腰蜂)具有与其他种类不同的习性,有的种营巢于多髓的树木茎中或以泥筑巢。蛛蜂通常在朽木或岩缝中营巢,并将蜘蛛螫昏置入巢内。胡蜂科蜾蠃亚科(Eumeninae)的种类俗称陶工黄蜂(potter wasp)或瓦工黄蜂(mason wasp),以泥筑成花瓶状或水缸状的巢,可附在小树枝或其他物体之上。
Ⅳ 胡蜂的外形特征
胡蜂的口器为咀嚼式,触角具12或13节。通常有翅,胸腹之间以纤细的“腰”相连。雌体具可怕的螫刺。成虫主要以花蜜为食,但幼虫以母体提供的昆虫为食。已知有20000多种,绝大部分为独栖,社会性的黄蜂仅限于胡蜂超科(Vespoidea)胡蜂科(Vespidae)的约1000种,还包括大胡蜂及黄衣小胡蜂类。这些种类与蛛蜂科(Pompilidae,同属胡蜂超科)种类和其他黄蜂类的不同之处是休息时其翅纵向折叠。
胡蜂成虫时期的身体外观亦具有昆虫的标准特征,包括头部、胸部、腹部、三对脚和一对触角;同时,它的单眼、复眼与翅膀,也是多数昆虫共有的特征;此外,腹部尾端内隐藏了一支退化的输卵管,即有毒蜂针。成虫体多呈黑、黄、棕三色相间,或为单一色。具大小不同的刻点或光滑。茸毛一般较短。足较长。翅发达,飞翔迅速。静止时前翅纵折,覆盖身体背面。口器发达,上颚较粗壮。雄蜂腹部7节,无螫针。雌蜂腹部6节,末端有由产卵器形成的螫针,上连毒囊,分泌毒液,毒力较强。蛹为离蛹,黄白色,颜色随龄期而加深。头、胸、腹分明,主要器官均明显可见。很多蜾蠃以蛹越冬。幼虫梭形,白色,无足。体分13节。毒素和螫针:胡蜂的毒素分溶血毒和神经毒2类,可引起人肝、肾等脏器的功能衰竭,特别是蜇到人血管上有生命之忧,过敏体质的人危险。胡蜂毒刺上无毒腺盖,可对人发动多次袭击或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