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各国伙食标准是多少
A. 清代皇帝每天的伙食标准有多好
清代皇帝每天的伙食标准有多好?食物多的让你怀疑人生!
说到清廷御膳,很多人就想到“满汉全席”。拜托,谁说皇帝天天吃“满汉全席”的?就厨艺标准而言,清朝皇帝享受的宫廷御膳已经是封建王朝登峰造极的终极版本了;就规模而言,清朝御膳的规模在古代也是数一数二;就最终呈现在皇帝面前,被品尝之后的效果而言,清朝御膳实在是不入流!
【清帝御膳排场】
由几十名穿戴齐整,套着白袖头的太监们组成的队伍,抬着膳桌,捧着绘有金龙的红漆盒,浩浩荡荡地直奔养心殿而来。进到明殿里,由小太监接过,在东暖阁摆好。菜肴是三桌,各种点心、米膳、粥品是三桌,另外各种咸菜是一小桌。
按规矩,清帝每日的伙食标准是:盘肉22斤,汤肉5斤,猪油1斤,羊2只,鸡5只,鸭3只,白菜、菠菜、香菜、芹菜、韭菜等共19斤,大萝卜、水萝卜和胡萝卜共60个,包瓜、冬瓜各1个,苤蓝、干闭蕹菜各5个(每个6斤),葱6斤,玉泉酒4两,甜酱和清酱各3斤,醋2斤。早、晚随膳饽饽8盘,每盘30个,另外御茶房为皇帝准备的例用乳牛50头,每头牛每天交乳2斤,共100斤;每天用玉泉水12罐、乳油1斤、茶叶75包。
清朝御膳每天的食谱都被记录下来,每月集成一册,因为直到今天,人们还可以看到清宫档案中的大量御膳膳单。同时,内务府主管大臣还要负责监督厨师的制作,每道菜都要严格按照配料规定来搭配,既不许任意增减更换,也不能让配料影响了主料的原味,做到主次有别。
B. 中国古代士兵一人一天吃多少军粮
根据居延汉简记载,士兵一个月的口粮大约3石3斗左右,古代北方在宋以前,仍然是以粟为主,再加上一些野菜熬制的汤,条件很是艰苦,除了高级将领外,很少有肉食,除非杀马,这也导致,士兵需要通过大量的食物来维持一天的消耗(不能与现代相比,毕竟现代食物油性充足,人体需求的热量很容易满足,所以吃的少)。根据汉代一石(这里是容量单位,不是重量单位)约盛27市斤计算,3石3斗(1石10斗)约89斤多,以一月30天算,相当于每天3斤粟,如果仅仅以重量相比的话,相当于一天大约12个馒头(馒头重量大约120克),由于汉代仍然是吃两顿,所以每顿相当于6个馒头的量,当然这其中的热量应该远远低于后世!相较于现代,一天12个馒头,对于体力劳动者来说并不是奇怪的事!所以居延汉简的描述应该是符合那个年代的,并没有夸大,所以古代士兵一天口粮基本在3斤左右,千万不要用现代眼光去衡量!他们可不会顿顿有肉蛋!对于那些估计士兵口粮低于3斤的,那就是相当于皇帝差饿兵,不打仗还好,一旦打仗容易出现哗变!
C. 历朝历代士兵粮饷各不同,哪个朝代的伙食最好
古人的食物,应该是按朝代来区分,越靠后的朝代食物就越丰富,种类也开始增多,但是不管哪朝哪代,老百姓都是处最底层的生活质量,那么古代战士的伙食是不是也是随着朝代的不同而有所改善呢?
战国时期,军队中的食物品种单一,口味也简单,所以对于吃上也没什么讲究,经常是一锅炖,把粟米与蔬菜一起煮成团,再发给士兵吃,那时候吃饭就仅仅是为了吃饱而已,谈不上有没有营养。但是在这之前,普通百姓就连粟米都吃不起,唐朝有段时期也是以粟米作为主要的军粮,中后期才逐渐有了新的伙食标准,士兵们能吃上烧饼,油饼有时候还有肉类的供应。
军粮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战士的战斗力,而军粮的增减也取决于国力的兴盛。
D. 古代伙食是咋样的呢
中国在秦朝时,伙食并不丰富,可以说难吃。因为秦朝时铁锅还没有发明。那时候只能用鼎煮吃的,这还是王公贵族的待遇。普通老百姓只能用泥陶罐煮饭了。而且秦朝还没有食用油,蔬菜种类也稀少。秦朝伙食算差了。汉朝后才使用了铁锅和食用油。汉朝时期主要是吃小米和黄米,汉朝人喜欢吃肉干和腌鱼。特色是浇饭。而大米汉朝百姓是吃不到了。而中国古代伙食最好的是宋朝,伙食丰富,种类多。
最后总结:
古代伙食最简单肯定是夏商周,春秋战国和秦朝,以煮食为主,又没有油,当然是好吃不到那里。汉,唐时代伙食巳经是有了进步,最少算可口。宋朝以后,代代伙食更新,好吃的层出不穷,最终形成八大菜系。
E. 中国古代饮食与等级制度
中国的饮食文化与权力有关,历史资料表明先秦时期的饮食礼仪和管理是相当完整的。从食物的种类到烹饪的口味,从吃的方式到宴会,有严格的规定。
在周朝流行的青铜食具鼎,用于衡量社会地位。王用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一鼎或三鼎。豆子也是如此。《礼经》中有天子三十六粒豆、诸侯六粒豆、诸侯二粒豆、诸侯八粒豆、诸侯六粒豆。对食物的消费有严格的限制。
太盖皇帝,牛羊杂食齐全,诸侯吃牛,清朝吃羊,医生吃腊,施治玉,俗食,这样的对等从古代记录。《史记》中的洪帆说:“唯一的祝福就是独一无二。”成为威胁的唯一途径就是与众不同。
也就是说,只有君主才能统治和吃玉。《礼记》说:“诸侯无缘无故不杀牛,医生无缘无故不杀羊,师无缘无故不杀犬,妃子无缘无故不吃宝。”
(5)古代各国伙食标准是多少扩展阅读:
中国古代饮食的餐桌礼仪:
中国古代饮食的时候讲究很多,例如坐次,女子不上席,吃饭不能说话等等。几乎中国古人对吃饭的每一个细节都作了要求。某些规矩是出于礼貌和身份,也就是古人说的“尊品”;有一些规矩源自习俗;还有一些规矩是对人们不必要的约束。
不管出于什么理由,这些规矩都曾经存在过,也能多多少少放映出古代人们的饮食生活和饮食文化。是否遵守这些规矩,决定着一个人在别人眼里的地位,别人也能从中看出你的文化底蕴和家庭教养如何。中国人特别爱请客吃饭,不论谈生意、论交情、混官场,请客吃饭是必须的。所以,人们才更应该注意自己吃饭时的仪表,也要遵守中国的饮食禁忌。
F. 古代伙食是咋样的呢
俗话说的好“人是铁饭是钢”,吃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很重要的一环,对于军队来说那就更重要了,士兵没有好的体力怎么保家卫国。因此现代对军人的伙食标准都是很好的,特别是作战时期。那么在古代,士兵的伙食如何呢?好像在我们的印象中,中国古代的军队战前和战后好像都可以喝酒吃肉的,真的是如此吗?那么古代行军打仗时,士兵到底都吃些什么?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不同朝代经济能力也不同,一些富裕的朝代,士兵的伙食对比其他朝代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宋朝和明朝的时候,士兵可以吃上小麦做的饼馕之类的食物,明朝的士兵甚至每餐都可以有一块油炸饼,在当时这已经相当不错了。
古代战争那么频繁,可是士兵吃的却这么寒酸,不由的让人感到有些心酸。
G. 清代皇帝每天的伙食标准有多好
清朝早朝基本在清晨五点
干隆:“你天天这么早来上朝,在家吃饭了吗?”
大臣:“吃了”
干隆:“吃的什么?”
大臣:“家不富裕,只能吃几个鸡蛋而已。”
干隆:“鸡蛋10两银子一个,我都不敢多吃,你还几个而已!”
大臣不敢多言,只是说自己吃的鸡蛋是质量不好的,其实民间鸡蛋很便宜,只是在宫中几经转手,到了干隆那里就价格昂贵,据说到了光绪年间升到了30两银子一个,然而民间才三个铜板,然而光绪喜欢吃鸡蛋,每年要吃掉数万两白银的鸡蛋。

清朝皇帝用膳前还会有太监试毒,有试毒牌,若菜内有毒,这个半寸宽、三寸长的试毒牌就会变色,即使是检验合格后也还要太监试吃。
有人问,这么多菜,皇帝也吃不完,所以皇帝还被限制,每个菜只能吃三口,无论多好吃,吃过后就撤下,这主要是为了不让别人知道皇帝爱吃什么。
其实除了这日常的伙食以及用膳标准,其他还有许多节日,因为宫廷宴名目较多,从开年到年尾,比如元旦、皇帝生日(包括皇后、皇太后)、冬至三大节日、凯旋宴、千叟宴等,还有许许多多的节日活动,这些节日比平常的伙食更好。
H. 古代伙食是咋样的呢
现代生活的饮食主要还是以炒菜为主,蒸菜、煮菜等为辅。要想炒出一份可口的菜品,首先需要有一个炒锅。炒锅在饮食的历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宋代以前制作炒锅的技术还未成熟。宋代人制作出炒锅之后,中国的饮食文化就翻开了新的篇章。那么在炒锅还未出现之前,古人每天吃什么呢?
- 古人的饮食
在上古时期,因为火的出现,人们的饮食从生食过渡到了熟食。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一团火加上一份食材,保留了食物最天然的味道,经过一段时间的烧烤之后,鲜美的味道就充满了四周。
I. 古代一天的伙食费是多少
天子既然贵为九五至尊,那所享遭到的报酬天然也就差别凡响了,穿的是龙袍,住的是宫殿,坐的是辇车,吃的是好菜。而天子用饭与普通人用饭是不一样的,天子怎样用饭,各个朝代有差别的用饭方法,但根本来讲,有一个主旨是不变的,那就是天子喜好“吃独食”。
天子会在一个特地的桌子前独自进餐,固然吃的时分就他一个人,但死后服侍的阉人、宫女却有一大堆。由于菜太多,桌子上摆得满满的,假如天子够不到一些菜,那些寺人就会将远处的菜夹给天子。
当天子用饭的时分,不远处还会站着听赏的人,如宠臣、妃子、皇子。假如是天子快乐,他就会将这些美食赏赏给这些人,而这些人会在别的布置的桌子前,站着吃完,还要暗示食品的滋味非常好。
天子天天吃的食品都有纪录,比方《清宫档案》中就写到天子天天的食材是:盘肉22斤,汤肉5斤,猪油1斤,羊2只,鸡5只,鸭3只,白菜、菠菜、香菜、韭菜等共19斤,萝卜60个,包瓜、冬瓜各1个。苤蓝、蕹菜各6斤,酱和清酱各3斤,醋2斤,玉泉酒4两,,饽饽8盘,每盘30个,乳牛50头,每头牛日产乳两斤,玉泉水12罐,乳油1斤,茶叶75包。这些加起来需求破费银子50两,
看累了吧,来一段笑话让你开心乐一下:
爱不专一
一对新婚夫妇来到法院办理离婚手续。工作人员询问女方要求离婚的理由,女方回答道:“他爱情不专一。当初谈恋爱的时候,他一再表示世界上只爱我一个人。”“他还爱上谁了?”“他还爱上他的爸爸和妈妈!”
J. 古代帝王每日皆是山珍海味,那他们的伙食标准是什么
古代君王每日皆是山珍海味,他们的伙食标准其实是御膳房安排的,但是有一个原则就是一道菜不能吃超过三口,而且只要是君王吃过的菜,十天内就不能再出现在君王的面前了。而且君王的伙食标准其实要根据君王的喜好来讲,比如说历史上干隆比较喜欢吃粗粮,那么当时的伙食还是以馒头和窝窝头这样的粗粮为主。
后来干隆回宫以后,还专门把江南的厨师带到了宫里面,就是为了让自己在宫里面也可以吃到江南的美食,这就可以看出来虽然御厨都很厉害,但是并不一定都能够满足君王的口味,所以说君王的伙食虽然不错,但是也不是全部都是山珍海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