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马拉松速度是多少
① 马拉松跑平均每公里多少时间
因人而异。 最顶尖的运动员,42.195公里的成绩是2小时10分钟以内,平均一小时大概就是20公里。
马拉松(英语:Marathon)是一项考验耐力的长跑运动,在1896年的首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已列为正式竞赛项目之一。
马拉松全程距离26英里385码,折合为42.195公里(也有说法为42.193公里),分全程马拉松(Full Marathon)、半程马拉松(Half Marathon)和四分马拉松(Quarter Marathon)三种。其中全程马拉松比赛最为普及,一般提及马拉松,即指全程马拉松。
马拉松赛是“马拉松第一人”斐里庇得斯的雕像一项长跑比赛项目,其距离为42.195公里(也有说法为42.193公里,但比赛都是用42.195公里)。这个比赛项目的起源要从公元前490年9月12日发生的一场战役讲起。
② 一般正常人跑步的速度是多少
具体看您配速(每公里的用时)了,如果按照正常马拉松训练的标准,正常人50分钟以内都可以跑10公里,这样换算一下的话,一般正常人都可以在1个小时以内跑完12公里。
③ 马拉松运动员速度训练方法
马拉松运动员该如何看待速度训练
1、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各种信号刺激(比如发令枪)的快速应答能力;
2、动作速度指人体某一部分快速完成动作的能力,表现为某一技术动作中的击打、蹬伸速度等,还包括连续完成某个重复动作的频率(比如跑步的步频);
3、移动速度指人体在特定方向上的位移速度,体育运动中,通常以人体通过固定距离所用的时间来表示,如男子100米跑10秒,以及马拉松跑友们常说的“配速x分xx秒/公里”等。
径赛项目的速度能力主要体现在最大移动速度,也就是跑步的最大速度。以这个最大速度的跑动过程中,以无氧磷酸原代谢为主。无氧磷酸原的供能时间不会超过6-8秒,所以最大速度或绝对速度的维持时间一般不会超过20秒。所以说200米以内(最好为60米)的短跑成绩才是速度能力的主要表现。
有跑友认为马拉松跑者的速度能力是5000米、10000米水平,其实严格地讲这并不是纯粹的、真正的速度能力,而是一种有氧、无氧综合能力的表现(因为5000米比赛中有氧供能已经占到80%以上),或者称为马拉松的“相对速度基础”更为合理。
速度能力是长跑巨星的杀手锏
随着中长跑项目的发展,速度能力在这个耐力性项目中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大部分长跑巨星的最后冲刺能力都相当强,例如:2015年北京世锦赛男子10000米冠军法拉赫的最后1000米只用了2分19秒;5000米、10000米世界纪录保持者贝克勒在巅峰时期,最后400米往往能跑进53秒。
顶尖运动员不仅冲刺强劲,而且全程平均速度也很惊人,比如男子马拉松历史前5位成绩都接近2小时03分,平均配速每公里2分54秒。男子半马世界纪录是塔德塞保持的58分23秒,平均每公里2分46秒,相当于1500米国家二级运动员的速度。
一般来说,中长跑项目越是世界大赛,速度能力好的运动员越占优势。因为世界大赛往往没有安排领跑员,并且选手之间始终不愿领跑,经常会出现前程大家都慢慢跑、留着体力拼最后一圈的场面,以及中途的变速非常多。这样的结果一是总成绩不会太好(里约奥运会男子1500米冠军成绩3分50秒,只有国家一级运动员水平),二是偶然性较大,一些水平高、但速度较弱运动员往往会输掉比赛,而总体实力较弱但速度较强的运动员“爆冷”夺冠。
速度能力对业余跑友同样重要
业余跑友很少需要像专业运动员那样靠冲刺来争夺名次。但一般水平越高、名次越靠前,速度能力就影响越大,也是部分业余高手提高水平的“瓶颈”之一。其实,提高速度能力的意义还远远不在于速度本身:
1、发展最大速度,开发“速度储备”
长跑也需要一定的“速度储备”,使得跑者有足够的能力应对较快的跑速,并有足够的潜力作出调整、进行加速等。
2、发展技术动作
通过速度训练提高速度能力后,动作的协调性、直线性、向前性、经济性都会有所改善。比如蹬伸更有力且更轻松、多余动作更少等等。
速度训练的方法和要点
提高速度能力有两种基本途径:一是力量训练,通过增长力量来提高速度能力;另一种就是反复进行直接的速度练习。力量训练的方法,在此就不展开列举了。而中长跑的'速度练习主要分为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的训练(短跑还要练反应速度)。与跑步动作要求一致的动作速度训练有:高频率的小步跑、高抬腿、后蹬跑等。移动速度的训练一般就是短距离冲刺跑、加速跑。
发展最大速度能力,每一组训练的时间不宜过长,应该以无氧磷酸原代谢(而不是无氧糖酵解代谢)为主要功能途径。最大限度的磷酸原代谢只能维持6-8秒,一般地讲,速度训练每一组应控制在20秒以内,强度以85%—95%为宜(最大速度能力的85%-95%,但是这个强度一般大于最大摄氧率的100%),组间休息充分恢复(这样的训练一般1-2分钟就可完全恢复),重复次数不宜过多(速度训练主要保证质量而不是数量,这点和有氧训练不同)。最好在非重点课次的有氧训练后进行(这点与力量训练一样)。
速度能力是耐力基础上的“点睛之笔”
无论专业还是业余中长跑、马拉松比赛中,速度能力最多只是“点睛之笔”,而不应该是训练的基础和主体。在长跑训练中特别要防止片面发展最大速度。
首先,只有足够的耐力基础(包括一般耐力和速度耐力),才能保证在比赛中“跟到底”、有机会和对手拼速度。否则,耐力素质太差,比赛进行一半就被拖垮,就没有机会靠冲刺速度来超越。
其次,速度耐力,也就是保持高速度的能力,往往比单纯的速度重要得多。比如一个男子10000米长跑运动员,百米成绩12秒提高到11秒5,其实意义不是很大。但是如果原来他以每百米15秒的速度只能维持800米、现在能维持1200米,那么可谓意义重大,也可能让他在比赛中飞跃一个层次。这种速度耐力的提高,主要是无氧和有氧代谢能力提高的结果,但最大速度能力却不一定有提高。
最后,对于很多业余跑友来说,速度训练本身的收效就不一定明显。因为速度训练的敏感期主要在青少年生长发育的时期,而许多跑友到30多岁才开始跑步,想再突破最大速度能力是比较困难的(能延缓衰退就不错了)。这些跑友入门时期的速度的提高更多是因为体重减轻、力量加强以及对跑步这项运动的适应等等。
所以业余马拉松跑友的训练中,速度训练应该像力量训练一样、属于一种“辅助训练”的内容。真正的训练主体,永远是大量的有氧训练,和适量、高质量的无氧训练。
④ 马拉松一般都是多少公里跑马拉松要注意什么问题
马拉松(Marathon)长跑比赛是世界上十分普及的长跑比赛比赛新项目,全程间距26公里385码,折算为42.195千米(也是有观点为42.193千米)。分全程马拉松(Full Marathon)、一半马拉松(Half Marathon)和四分马拉松(Quarter Marathon)三种。以全程马拉松比赛更为普及,一般谈及马拉松,即指全程马拉松。男人纪录是2钟头3min,女人纪录是2个小时17min。
不然,会对跑者的人体导致很大的残害。有可能会造成心脏病,心率不齐等病症,乃至引起昏厥,猝死。还会继续损害内脏器官,与此同时导致免疫力低下。对肌肉骨骼的影响也是严重错误的,会造成肌肉拉伤,肌筋膜炎及其骨关节问题等。马拉松那样较长的间距假如驾车很有可能也就半小时,但倘若用血肉之躯去跑就彻底是此外一回事儿了。因而,在试着马拉松以前一定要谨慎从事。
⑤ 马拉松跑全程是多少 世界纪录1小时59分多少公里
7、马拉松世界纪录1小时59分多少公里,马拉松全程42.195公里世界记录是1小时59分40秒,此次世界记录冠军是来自肯尼亚的知名选手基普乔格,33岁是世界上实力最好的马拉松选手之一,获得了包括奥运会等多个顶级比赛的马拉松冠军头衔,上一次马拉松世界记录是也是来自肯尼亚的基梅托选手用了2小时2分57秒完成比赛;
8、马拉松全程42.2千米至少要8分53秒每公里才能满足大赛要求,创了世界记录的34岁基普乔格首次在马拉松比赛跑进了2小时以内,一般人跑完全马的时间大概在六个小时 ,按照1小时59分40秒的速度,42.2千米的路程,平均每100米只需要17秒速度是超级厉害了;
9、马拉松世界保持者是来自肯尼亚的知名马拉松选手基普乔格,刷新了新的马拉松世界记录,将人类全程马拉松的速度提升了一个档次进入2个小时以内,2013年开始正式参加马拉松比赛,在里约奥运会以及2015年及17年的柏林马拉松获得了8连冠的好成绩...
⑥ 马拉松是跑几公里最快的是多少时间
马拉松全程距离26英里385码,折合为42.195公里(也有说法为42.193公里)。最好成绩是2小时01分39秒。2018年9月16日,在柏林马拉松上,33岁的肯尼亚名将基普乔格以2小时01分39秒夺冠并创造了新的马拉松世界纪录。
分全程马拉松(Full Marathon)、半程马拉松(Half Marathon)和四分马拉松(Quarter Marathon)三种。以全程马拉松比赛最为普及,一般提及马拉松,即指全程马拉松。
马拉松起源:
这个比赛项目的起源要从公元前490年9月12日发生的一场战役讲起。这场战役是波斯人和雅典人在离雅典不远的马拉松海边发生的,史称希波战争,雅典人最终获得了反侵略的胜利。为了让故乡人民尽快知道胜利的喜讯,统帅米勒狄派一个叫菲迪皮茨的士兵回去报信。
菲迪皮茨是个有名的“飞毛腿”,为了让故乡人早知道好消息,他一个劲地快跑,当他跑到雅典时,已上气不接下气,激动地喊道“欢......乐吧,雅典人,我们......胜利了”说完,就倒在地上死了。
为了纪念这一事件,在1896年举行的现代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设立了马拉松赛跑这个项目,把当年菲迪皮茨送信跑的里程——42.193公里作为赛跑的距离。马拉松原为希腊的一个地名。在雅典东北30公里。其名源出腓尼基语marathus,意即“多茴香的”,因古代此地生长众多茴香树而得名。体育运动中的马拉松赛跑就得名于此。
中国史上第一届马拉松比赛在南京举办,自近代体育传入中国后,中国有记录的首届马拉松比赛的赛道位于南京与镇江之间。其中赛道的最后一段路程,即南京的中山门到新模范马路这一段。
1910年11月17日(农历十月十六日),《时报》发出了一份比赛预告:“各报馆鉴:长距离竞走会从镇江金山顶起,至南京劝业会纪念塔止。十七(日)发足,十九(日)达会场”。清末民初,“竞走”是人们对于跑步比赛的通称。
(6)标准马拉松速度是多少扩展阅读
1、原本马拉松比赛没有设世界纪录,只有世界最好成绩。但国际田联(IAAF)为了刺激公路比赛的发展,决定从2004年1月1日开始,设立马拉松、竞走等公路比赛的世界纪录。选手的身体情况需得到比赛医疗机构的认可,方能参加比赛。
2、在马拉松赛中,比赛的起点和终点都提供水和其他饮料,而在比赛路线上,每隔2.5公里有一个饮料站。水和饮料放在运动员经过时容易拿到的地方,运动员也可自备饮用水,并且可以在他们要求的地方设置饮料站。
3、饮用水和湿海绵提供站设置在两个饮料站之间。在那里,长跑运动员和竞走运动员经过时可以取到饮用水,还可以从海绵中挤水冲洗头部,起到冷却作用。除此之外,运动员不能从比赛线路上其他地方获得饮料。
4、2017年4月23日,伦敦马拉松大幕拉开。经过2个多小时的角逐,肯尼亚名将玛丽·凯塔尼以2小时17分01秒的成绩创造了新的纯女子马拉松世界纪录,并获得冠军。
⑦ 马拉松有等级标准吗等级标准是什么
在跑步圈里,我发现很多跑全马的跑步者似乎看不起跑半马,认为“半马根本不是马”。理论上赛马真的是指42.195公里的整匹马,但边肖认为每一段距离的挑战都有其意义,没必要太纠结!参加马拉松的运动员很多。根据各大跑步者的实际情况,边肖还编制了关于半马的十个等级,供大家娱乐参考。来看看你属于哪个层次...“一”世界纪录:男子58分01秒;
而如果女性能有这个速度,就能获得国内比赛奖金。“5级”业余神级:1小时15分钟-1小时20分钟这个速度可以说是业余跑步者中的佼佼者,也就是大神的存在。跑步者以这个速度跑的时候,估计一段时间看不到尾灯了。女性的平均速度估计比男性慢6分钟左右。“6级”业余天赋水平:1小时20分钟-1小时30分钟业余跑步者需要一点跑步天赋才能达到这个效果,必须经常在幕后练习。女性可以达到天赋水平,在业余跑步者中也可以称之为大神。
⑧ 马拉松一分钟能跑多少米
你提问是在2018年,那就用2018年最好的成绩算一下吧。
2018年柏林马拉松,埃鲁德·基普乔格(肯尼亚人),跑出了2小时1分40秒的惊人纪录。也就是121分钟40秒,全马距离42.195公里,折合速度346.8米/分钟。
⑨ 马拉松长跑运动员时速
我半马外赛时间1小时35分钟,时速在13公里左右。
专业长跑运动员的时速,我们拿厦门的男子冠军成绩来说:
全马2小时06分19秒,时速在21公里左右。
⑩ 马拉松世界记录平均百米速度
马拉松全长42.195公里,这项运动的世界纪录是由肯尼亚选手邓尼斯-基梅托在2014年柏林国际马拉松比赛中打破的,他的记录是2小时2分57。
换算单位:42.195公里=42195米 2小时2分57=7200秒+120秒+57秒=7377秒。
由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平均百米速度为:V=42195/7377=5.72米/秒。
(10)标准马拉松速度是多少扩展阅读
马拉松世界纪录
男子马拉松:
2014年9月28日,柏林马拉松,肯尼亚选手丹尼斯·基米托以2小时2分57秒的成绩夺冠,
惊人地将原世界纪录提高了26秒,就此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跑进2小时3分大关的男子马拉松选手。
女子马拉松:
2012年1月1日,国际田联将实施新规,不再承认女选手在男选手领跑下创造的世界纪录。
由于拉德克利夫是在两名男选手领跑下创造了2小时15分25秒的成绩, 所以这个成绩将会被作为世界最好成绩,不再作为世界纪录。
修改后的世界纪录仍由拉德克利夫保持,成绩是2小时17分42秒,这个成绩是在2005年4月17日的伦敦马拉松上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