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存放一年会减少多少重量
㈠ 为什么小麦越存放越有重量,而玉米相反
小麦越存放越有重量,是小麦原来是干的,含水量低,后来吸收了水分,重量增加了
玉米开始的时候含水量高,存放时间长了,水分蒸发,重量减轻了
㈡ 100吨小麦存放一个月亏吨多少
看水分和保护措施。若水分不变,正常保管的国家定额是0.1%。也就是不超过100公斤。
但是多数小麦收购干燥,往往储存会吸湿胀库,具体胀库多少看吸水多少
㈢ 小麦能保存多少年
在暴晒加密后可以存放的时间,常温下一般储存3-5年或低温(15℃)储藏5-8年。
拓展:
一般小麦入仓前都要暴晒,入仓温度在35-40度之间,经过后熟期后,到冬天下部温度在20度左右.中部在22度左右,上部在16度左右,夏天上部在28度左右,中下部变化不大,一年后基本保持稳定,只要不是短时间温度急剧上升(5天内每天上升超过一度)都没有大问题,如果温度短时间上升过快,就要查是不是虫害或过潮了。
储存时注意水分要低,一定要晒干,水分高会霉变。我国南北方的安全水分是13%,只要将小麦晒到正常水分。牙咬成整齐断开,有点费劲就达到了。并注意仓房器具上不漏、下不返潮。防治由于温度大幅度变化结露。
经常检查粮情。对于厂库存放的小麦要测温、测水分、检测害虫。发现温度发热、水分变化大要及时通风晾晒,发现有虫及早防治其实家庭存放你可以采用国家推广的小粮仓室内存放,一般能存放1-2年。
防虫蛀。危害小麦种子的害虫有很多种,但以玉米象和麦蛾为最多。目前防除方法主要以药剂防治为主,常用磷化铝或磷化锌片剂进行密闭熏蒸。用量为每500公斤种子3-4片(每片4克),库内熏蒸为每立方米5克左右。
一般来说,小麦和稻谷一样,一般是保持两到三年,在下去的话会变味,就像水稻一样放久了就不好吃一样(即使小麦是用来做馒头或者面条)。当然,如果保存环境好的话又另当别论。
㈣ 小麦能保存多少年
小麦的最大存储年限:
常温下一般储存3-5年或低温(15℃)储藏5-8年,其食用品质无明显变化。
小麦储存办法:
1.三热密闭法。即麦热、缸热、物料热。选择晴朗高温天气,在上午9时左右将水泥场晒热后,先把小麦薄摊到晒场上(厚度以1厘米左右为宜),再把压盖小麦的物料(棉被、毛毯、旧麻袋等)搬出晾晒,要用敌敌畏或防虫磷喷洒消毒。小麦要勤翻,每小时至少用木锨翻动一次,使麦温达到46~50℃,水分降到12.5%以下,于下午3时前后聚堆,热闷半小时,趁热放进经晾晒处理的缸。再用经过消毒的物料进行压盖,然后用薄膜密封缸口,用绳扎紧,不得漏气,使缸内的麦温达到40℃以上,保持8~10天,杀死未死的卵、蛹、幼虫及成虫,从而达到聚热杀虫的效果。
2.缺氧保管法。小麦缺氧储存,主要是利用其后熟期长及入缸粮温高、呼吸旺盛的特点,在小麦进缸密闭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自然缺氧保管方法。缸内的氧气随着小麦和害虫及微生物的呼吸而逐渐减少,5~10天即能使氧气浓度降到2%~5%,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40%~50%。
㈤ 青储小麦
青储小麦是指将小麦的秸秆经过粉碎、发酵等处理后,制成饲喂家禽的青贮饲料,这类饲料具有适口多汁、消化率高、富含营养、气味酸香等优点,是用来饲喂家畜的上等饲料。
一般在常规种植的条件下,一亩青储小麦的产量约为2吨左右。小麦青储可以减少营养成分的损失,提高饲料利用率。小麦经过青储后,秸秆中的营养可以完整保存,且具有一定的适口性,家畜食用后可快速生长。
青贮饲料的其他选择:
我国常用的青贮作物有玉米、苜蓿、狼尾草、黑麦草之类,但是今年上半年以来疫情防控期间,流通管制较多,一些地区草料流通受阻,企业从外地调运草料难度增加,运费成本大幅攀升,而且青贮物品也不适宜长途转运,运送半径在200公里内为宜。
所以,养殖企业就近选择灌浆小麦作青贮饲料,实在是一种无奈的市场替代“救急”方案。这也是供给主体的理性选择。
㈥ 小麦储存时间长容重高还是低
小麦的分类和质量标准适用于国家征购、销售、调拨、储存、加工和出口的商品小麦。
各类小麦按容重( 小麦的容重是指单位容积内小麦的重量。)我国一般用61-71型容重器测定,常以克/升或千克/米3表示。由于胚乳的比重大于皮层,所以小麦的容重高,胚乳含量也就多,皮层则含量少,且有较高的出粉率,因此,容重是衡量小麦质量的主要指标。
经过 实验测定,小麦的最大存储年限 在暴晒 加密后 后可以存放的时间 常温下一般储存3-5年或低温(15℃)储藏5-8年,其食用品质无明显变化。可是容重是有变化的,逐年减小,品质也会下降,但差距不大。 不同小麦样品的容重的最大值、均值随储存时间呈下降趋势,而最小值的变化不是很显着。从标准偏差上看,储藏1年后的容重标准偏差较小,说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小麦容重的变化趋于稳定,而且不同小麦样品的容重变化趋势一致,说明小麦品种之间的差异对容重测定结果的影响不大。
㈦ 存储小麦有伤号吗伤多少
伤耗?
小麦在存储过程中,有正常损耗和水分减量、超耗。
正常损耗是小麦的缓慢呼吸损耗,半年之内不得超过0,1%,一年之内不超过0.15%,一年以上不超过0.2%。这个数量不大,在农户可以不计,超过了就有问题了,就是超耗了。
水分减量,就是水分变小后重量减少,大约每降低1个水分减量1。15%。但是夏季晒干的小麦水分很小,经常会胀库,这就是保管好的小麦会胀库的原因。
超耗。超过正常保管耗的部分,这个就是技术问题了,遇到虫害、鼠害、发热会有大的损耗,这个对于粮库是责任事故。但农户储粮会达到3%左右。
㈧ 小麦放置一段时间后斤两有没有变化
有变化,如果入库水份低的话,会涨库,也就是增加斤两。如果入库水份高,可能霉变而亏库,也就是减少斤两。如果出入库水份都很低的话,斤两稍减少,主要是有微弱的生理消耗。
㈨ 小麦入库出库有标准损耗吗
水分减量
水分减量是造成粮食储藏损耗的最重要原因。粮食水分减量的多少取决于入库粮食水分的高低;粮食水分降低程度与通风、当地气候环境有关,空气干燥则降水多,反之则少;储存4年的小麦出库时一般水分在11%左右,相对于标准水分要低1~2个百分点。
杂质减量
杂质减量取决于入库粮食的质量,粮食入库过程中,清理设备大约可清除杂质含量的0. 6%~0. 8%;在出入库时,经过输送机等设备出现的“风耗”,根据风力大小不同,飞尘损失约占0. 1~0.5个百分点。
粮食呼吸作用造成的损耗
影响粮食呼吸作用的因素主要是水分、温度、氧气及粮食本身的情况,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粮食呼吸旺盛,则干物质的损耗大。粮食呼吸作用损耗计算:每产生1g二氧化碳就会消耗0.68g葡萄糖,每消耗1g葡萄糖就会释放出0.06g水和4cal热量。
储粮害虫危害造成的损耗
在粮食储藏过程中,由于储粮害虫的危害,可以造成明显的粮食数量损失和质量下降,甚至失去食用价值。玉米象成虫、幼虫均能蛀蚀粮粒,幼虫主要在粮粒内部危害,粮粒几乎被蛀空或成为碎屑;每只谷蠢危害粮食重量是它本身重量的4倍~5倍,被咬碎的粮食重量大大超过它所食粮食的重量。
粮食发热、霉变引起的损耗
储藏期间粮食发热、霉变是引起粮食品质发生劣变与干物质损失的原因之一。粮堆发热容易导致霉变,轻则可使粮食营养成分降低,食用品质下降,重则导致粮食变色、变味、带毒,甚至腐烂,失去食用价值。粮食发热、霉变引起的损耗估算:水分18%的谷类粮食发热时,温度每升高1℃,粮食发热损耗约为万分之二。
㈩ 刚收割的小麦在家放置一段时间后重量会怎样变化呢 是轻还是重呢
质量减轻,
1.因为它会呼吸作用,消耗能量。
2.刚收割的小麦含水量为25%,经过一段时间的晾晒后,所含水分的净含量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