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资水平 » 德国二战一年军费开支多少

德国二战一年军费开支多少

发布时间: 2022-11-26 12:52:52

1. 二战时德国的综合实力

1938年德国的军费开支为69亿帝国马克,占GDP的17%,同年英国的军费占GDP的8%,16亿美元,美国军费占GDP的1%,为10亿美元,1933年到1939年9月,德国军费开支240亿美元,而其他所有开支只有236亿美元。1936年-1942年为德国的四年备战计划,4年计划的总投资额为53亿美元,占德国当年工业投资的一半,在这期间,德国的碳氢化合物产量增长2.5倍,铝产量增产1.68倍,合成橡胶增产136倍,炸弹增产15.7倍,火药增产6.5倍,钢增产6%,镁增产1倍,合成化工产品增产3.6倍。1941年,德国的军工产值为60亿美元,而其主要对手英国的军工产值为65亿美元,苏联的军工产值85亿美元,美国45亿美元。而到了1943年,德国军工生产的顶峰时期,德国的军工产值也只有138亿美元,而美国达到375亿美元,英国111亿,苏联139亿。而这些国家几乎都全力对付德国,所以德国的失败不可避免。

2. 第2次世界大战时世界上主要国家每年的军费是多少占GDP的比例

据俄罗斯《真理报》4月16日报道,根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近日公布的专题研究报告,2012年世界军事支出实现了15年来的首次减少,同比下降0.5%,美国的比例自苏联解体以来首次降到40%以下,俄罗斯和中国军费有所增加,跻身三强。

瑞典智库统计的军事支出数字,主要包括武装力量维持费用,比如军事演习费用、军人工资或补贴、其他方面的人员支出、武器装备使用费、武器和设备采购费、军事建设、科研和武器研发费用,以及行政支出等。总体而言,2012年世界各国军事支出总计17530亿美元,占世界GDP总和的2.5%。

瑞典智库还公布了军事预算最高的15个国家的名单:

1.美国依然高居首位,为6820亿美元,占美国GDP的4.4%。
2.中国位居第二,为1660亿美元,占GDP的2%。
3.俄罗斯第三,为907亿美元,占GDP的4.4%。
在中国和俄罗斯方面使用的是估测数据,美国方面则是官方统计数据。
4.英国排名第四,为608亿美元,占GDP的2.5%。
5.日本排名第五,为593亿美元,占GDP的1.0%。
世界五强国家军费总和为10600亿美元,占世界军事支出的60%。
之后排名第6至第15的国家依次是:
6.法国(589亿美元)、
7.沙特(567亿美元)、
8.印度(461亿美元)、
9.德国(458亿美元)、
10.意大利(340亿美元)、
11.巴西(331亿美元)、
12.韩国(317亿美元)、
13.澳大利亚(262亿美元)、
14.加拿大(225亿美元)、
15.土耳其(182亿美元)。
全部15国军费总和为14300亿美元,占世界军事支出的82%。

媒称,美国军事支出在绝对数字方面继续大幅领先,而且超过了排名紧随其后的10个国家的军费总和。尽管2012年美国军事预算下降了6%,但是仍比2001年开始发动全球反恐战争以来的指标高出69%。与美国不同,中国和俄罗斯在报告期内的军事支出增幅分别只有7.8%和16%,而且与2003年相比,两国军费占GDP的比例保持不变,美国的相应指标却在不断增加,已由3.7%增加到4.4%。因此指责俄罗斯和中国挑起军备竞赛是不合适的。

美国军事支出步伐放缓甚至下滑,与经济滑坡、预算削减和减少阿富汗军事行动有关。美国在北约的盟国同样如此。根据瑞典智库的专家预测,美国在世界军事支出中的比例今后还将进一步下降,特别是在北约军队撤离阿富汗之后。在军费占GDP的比例方面,沙特高居世界第一,为8.9%,美国和俄罗斯并列第二,为4.4%,其余国家的指标要小得多。中国仅为2%,不到美俄的二分之一。美国军费在世界军事支出中的比例已经降至32%,中国升至9.5%。俄罗斯为5.2%。

俄媒称,俄罗斯和中国军队面临类似的任务,必须实现本国军队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因此俄中两国军费增加有其客观原因。俄罗斯现代化的武器装备比例到2014年底将达到53%。根据2020年前国家武器装备更新换代计划,相应的任务是使新一代武器装备的比例增加到70%,为此拨款20万亿卢布,约合6890亿美元。

美国和北约武装力量早已多次参加具体的军事冲突,不需要实现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对他们来说,苏联威胁已经成为过去,俄罗斯威胁基本不存在,所谓的中国威胁刚刚出现在地平线上。因此,美国计划在2013年进一步削减军事预算,准备减少870亿美元。计划到2017年削减2590亿美元,在今后10年总共削减4870亿美元。美国计划重点打造一支更加紧凑、装备更加精良的武装力量。美国减少军事支出,还有其他原因,比如世界各国进口美国先进武器装备的规模降低,比如洛马公司生产的JSF联合打击战斗机,相关交易曾经涉及到意大利、加拿大、荷兰。现在许多国家纷纷修改预算方案,严格节约预算资金,采购稍微便宜一些的武器装备。在37个欧洲国家中,有20个国家大幅削减军费,只有德国和乌克兰例外。

在其他世界性趋势当中,可以发现中东地区国家的军费在持续增加,平均增幅8.4%,其中阿曼增幅高达51%,沙特增长12%,卡塔尔增长10%。在亚洲地区,随着中国军事实力的增强,相邻国家纷纷采购先进武器装备,争取实现军事现代化,其中越南最为明显,越南军费在2003-2012年间增加了130%,印尼增加了73%。
其他年度的还需要的话请找我要。

3. 二战后的德国是如何快速恢复经济的


4. 二战前夕德国和苏联谁发展更快最好能给出数据说明。

人口:苏联鼎盛时期拥有3000多万20岁至40岁的男性。同时德国人有1550万人,而在1941年前,德国已经有175万外国劳工以及127万战俘为劳动力。并且德国在欧洲还有十六个盟国的军队。工业:德国煤和钢优势较大,德国二战期间直接统治区共生产了4亿吨煤、3180万吨钢铁、而苏联却只生产了1亿五千万吨煤和1790万吨钢铁。充足的煤使德国拥有700亿度电力,而苏联只有480亿度,并且德国开动了126万台金属切割机床,苏联只有58万台,德国的机器制作工人几乎是苏联机器制作工人的两倍。同时整个西欧几乎在为德国生产,那里有4800多个兵工厂,仅法国(沦陷后)就为德国每年提供1300辆卡车和100万发炮弹。但是,德国较缺乏稀有金属,尤其是缺乏工业的血液——石油,1941年德国及其占领国开采石油190万吨,从煤中
合成燃料410万吨,还获得了法国、比利时、瑞士等一系列国家的储备的石油。截止194年初德国在占领区收入额大约为四百七十六亿六千三百一十万马克,这是一笔巨大的经济收入。
----------
在1933~1939年9月的德国政府收入中,国内税收、海关关税等占了818亿马克,“冶金研究所”信贷105亿马克,税票31亿马克,加上短期信贷69亿马克,长期信贷167亿马克,共1190亿马克,其中军费开支占了600亿马克。1939年9月~1945年5月的战争期间,德国军费开支总额达6220亿马克,占同期国家预算的92%,全部税收累计为1827亿马克,国家预算赤字平均每年34%,1945年春,国债总额达3793亿马克。尽管政府负债累累,还是可以通过征用令其获得所有物资,代价是战争结束时货币体系已面临崩溃边缘。但纳粹并不依靠高税率,因为这可以给大众一种稳定的假象,1941年,1万马克个人年收入的所得税率为13.7%。

德国的另一个财源是“要大炮不要黄油”政策。“熟练的工人进兵工厂,不熟练的修高速公路”,军工及相关产业的繁荣解决了德国严重的失业问题,社会总体购买力得以增加,成为第三帝国标榜的成就之一。当然纳粹的首要目标并非改善生活,食品生产由国家控制,德国人之所以乐于接受纳粹所提倡的农民式简朴生活,很大程度上出于和大萧条的对比,以及对纳粹勾画的强大帝国美好未来的期待。

1932~1938年,德国生铁产量由390万吨提高到1860万吨,钢产量由560万吨上升到2320万吨。1934年初,德国国防工作委员会批准了动员24万家工厂供应战争订货的计划。1933~1936年,德国新建300多家兵工厂,包括55家飞机厂、40家汽车和坦克厂、70家化工厂、15家造船厂和80家火炮厂。到1939年入侵波兰前夕,德国工业产量已超过英国,仅次于美苏。

汲取“一战”时期食品严重不足造成后方不稳的教训,德国到1938年已实现粮食自给,并将粮食储备从上年的308万吨激增至913万吨,足够全国食用两年多,油脂储备也从13万吨增至47万吨,薯仔储备高达1546万吨。

但扩军备战并不能真正解决危机,反而使1939年德国出口下降,财政恶化,外汇和黄金储备仅五六亿马克,国债却高达600多亿马克。希特勒在1937年11月5日说:“对德国来说,经济上的困窘也同样变成了推动力。通过军备生产去刺激世界经济的做法,绝不能在一个长时间里为经济的安排奠定基础……惟一的,或许对我们值得梦想的补救办法,就是要争取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战争已不止是一种诱惑,也是一种必然。

1940年7月31日开始准备侵苏时,德军估计需要120个师,8月2日总参谋长凯特尔要求战时经济与军备局制订装备180个陆军师的军备计划。到1941年2月,半年之内德国军火生产增加近60%,其中弹齤药增加100%,坦克增产25%,全国及占领区钢产量3180万吨,石油480万吨,煤4.39亿吨,整个西欧还有4876家工厂在为德国生产军火,一时间德国工业基础超过苏联50%以上。同年,德国获得812万吨燃油,基本满足军队需要,加上法、比、荷等国880万吨的石油储备,可以维持7个月的战争。

苏德战争爆发前,德国已控制24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为本国领土的三倍,人口2.7亿,其欧洲盟国还有80万平方公里领土和7800万人口。在兵员方面,虽然苏联20~39岁男性为3150万,同年龄段德国男性只有1550万,但德国可以利用仆从国军队和被外籍劳工、战俘替换出来的工业劳动力。

--
苏联的备战

苏联的备战要追溯到1926年的工业化。作为利用“一战”乱局革齤命成功的惟一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和平建设带有超强的备战色彩。

1928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标志着苏联工业化的全面展开,1931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有1/3是苏联购买的,次年更高达50%,这一年工业在总产值中的比重也上升到70.7%。1933年开始的“二五”计划建成工业企业4500个,工业总产值增加1.2倍,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战前13年,苏联累计国防开支1701亿卢布,只略低于1850亿卢布的工业投资总额。

苏联工业布局也充分考虑了战略纵深。“一五”计划在乌克兰、高加索、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等地建立了新的工业基地,“二五”计划将半数的重工业投资用于东部,“三五”计划以伏尔加河流域、乌拉尔和西伯利亚为重点。

1927年斯大林在讲话中断言:“新的帝国主义战争,这一问题是现时的基本问题,这是几乎不能怀疑的了。”苏联将面临“一场长期的、残酷的竞赛,交战双方的全部经济和政治基础都将在这场竞赛中受到考验”。1933年他又表示:敌人“随时都可以利用我国技术上、经济上的弱点来进攻我们”。战前一个月,斯大林在红军指挥学员毕业典礼讲话中明确指出:“德国将是敌人。”

苏军的战争准备,特别是计划的机械化装备规模之大,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已达脱离实际的地步。苏军人员从1933年的85.5万扩编到1939年初的194.3万人后,1941年6月增加到500余万人,陆军计划从98个师增加到303个。1941年3月,苏军总参谋部拟定了工业转入战时生产的计划,但装备生产严重滞后。改编要求坦克部队扩充到61个坦克师和31个摩步师,每个师分别应配备375和275辆坦克,共计31400多辆,战前一共只得到7000多辆,其中新型坦克只有26%。改编要求一年内新建25个航空兵师部和106个航空兵团,其中半数装备新式飞机,但到1941年夏,苏联航空工业生产能力比德国高约50%,总产量特别是新机型产量却远远跟不上需要,直到德军入侵时,也只有19个团完成改装。年初开始组建的5个空降军技术兵器严重不足,新的防空体系也尚未真正建成。结果战争爆发一个月,苏军原有编制计划就被迫大幅缩减,航空兵师由4~6个团减为两个团,每团飞机从61架减为22~32架,步兵编制缩小25%,火炮减少52%,汽车减少64%,摸索之中的机械化军则全部撤销。

1940年3月,勉强取胜的苏芬战争,暴露了苏军在大清洗后的虚弱与混乱。“肃反”后提拔的大批军官缺乏训练和作战经验,造成许多部队训练水平下降。德军作战部队中最年轻的士兵是1940年秋入伍的,1941年春入伍的派往后备军团。而苏军士兵一入伍就充实到一线,战前边境军区竟有2/3以上士兵是第一年服役的,其中又有一半当年才入伍。
------------
双方的实力

人口

德国战前,控制了近250万平方公里土地和2亿人口,其中德国人有5000万左右,苏联战前,包括入侵芬兰和波兰后新并入了一些地区,共拥有20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人口接近2亿。去掉占领区人口,苏联人口是德国的4倍。

按一般的人口比例计算,苏联当时拥有3000万20岁至40岁的男性人口。以此类推,同状态德国人,应该不会超过700万人。

这些人口的差距到了战争后期十分明显,苏联红军虽然损失惨重,但仍有源源不断的后备兵员,支持其一直打到柏林,但反观损失远远小于苏联的德国,虽然运用了独特而有效的动员方法,且把征兵年龄宽限到17至61岁,但也只动员起了1000万人,之后就再也无法动员起任何人力了,可以说是耗竭了兵员,导致战败。

国力军工生产力

德国的生产能力和军工生产能力不及苏联,以德军的进攻主要依赖于装甲部队的坦克生产量为例,按照“闪电战”之父古德里安将军的要求,为完成德国开战以后所要达到的进攻目标,德国的军工厂需要将坦克产量达到800-1000辆/月,最低也不能低于600辆/月,然而即使在希特勒的强烈要求下,军工厂一再努力,也只能将坦克产量提高到230辆/月。

而苏军,战前德国派到苏联的一个观察团就曾吃惊地发现,苏联仅一个坦克工厂在一天内就能生产的坦克22辆,而全苏联坦克的月产量是惊人的1500辆,这种工业能力是德国望尘莫及的,这种差距在战争爆发以后还会进一步的放大,成几何级数的放大。

战略资源

德国是一个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特别是稀有金属,尤其缺乏工业的血液——石油,1941年德国及其占领国开采石油190万吨,从煤中合成燃料410万吨,还获得了法国、比利时等一批国家的储备880万吨石油。但除了罗马尼亚油田以外德国缺乏稳定的产油地。

苏联国土面积广阔,各种资源,稀有金属一应俱全,并有高加索有点源源不断地原油供应,且高加索油田一直比较安全,德军在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前后曾经接近,但未能拿下,甚至没能影响到它源源不断地运出原油。

外来援助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双方所获得的外援。德国从其盟国和仆从国也获得了不少的援助,比如法国的卡车,捷克的枪械和罗马尼亚的石油,但这些远远不能和苏联在战争中获得的援助成正比,不可否认苏两卫国战争的胜利,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援助起了相当关键的作用。以下是苏联所获得的一部分援助的简单清单:

飞机18865架:美国援助15,481架,英国提供3384架。总共援助18,865架飞机,其中作战飞机大约有17,000架。

坦克1.3万多辆:美国提供了7057辆,英国和加拿大援助了5480辆。另外,也是最关键的西方提供了极其先进的光学瞄准器具及火炮技术,使苏联坦克的质量上了一个台阶。特别是在苏德战争初期,数天内苏军就损失了数千辆坦克,英美及时地向苏联提供了1000多辆坦克。其中英国750辆,美国180辆。这些坦克直接参加了莫斯科保卫战。

大炮:15000门 ,其中美国援助了7944门红军最缺乏的高射炮。

另外英美等西方国家还向苏联提供了许多其他作战物资:据不完全统计包括42万多辆卡车和吉普车和11,075节车厢, 8700多辆拖拉机,4.7亿多发子弹和炮弹,1981辆机车和35万多台机床,汽车轮胎高达3,606,000件。35,800台无线电设备、1196部雷达和329部声呐。

还有不计其数的军装军靴御寒装备,仅英、美根据莫斯科议定书就给苏联运送了150万双军靴,10500吨制靴皮革。各种战略物资,钢铁稀有金属也源源不断的输往苏联。包括87,600吨铜。

虽然这些数字是英美等国单方面提供的,有很多夸大和不实的成分,但可以说英美在自己也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尽了自己的能力帮助红军,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战后出于政治原因苏联否认了这些。这些也曾经得到了红军传奇式英雄朱可夫元帅的认可。

兵力装备

有人把德军初期的胜利归结为兵力和装备的压倒性优势,这也符合“多兵之旅必胜”的基本战争观念,但这并不是事实,我们来比较一下双方的兵力兵器的优劣。

战前,德军在苏德战线上拥有190个师550万人,其中19个坦克师,14个摩托化师,他们装备有坦克4300辆,火炮42000门,作战飞机4980架。

苏联拥有180个师540万人,其中有60个坦克师和摩托化师,他们装备有坦克24000辆,火炮3.75万门,作战飞机7000架。

双方兵力基本相当,火炮德国占优,飞机苏联占优,但差距都不是很大,坦克更是占了绝对优势,这还没有考虑,苏联的生产能力,在战前苏联的飞机月产量就达到了1200架,动员以后的能力可以翻倍,甚至几倍。

坦克

我们提出坦克,这个在苏德战场上作用最关键的,也是一般被认为德国最强的兵器来比较一下。不仅在数量上苏联大大占优,达到6:1,且质量上的优势更大。

5. 二战同盟国轴心国总军费是多少

具体数目很难说的准啊,但是基本说个大概。
可以说轴心国和同盟国的军费开始在二战中非常巨大。
先说二战各国的GDP吧(网上找的)
美国:1021 E美元
德国:586 E美元
苏联:433 E美元
英国:390 E美元
法国:360 E美元(沦陷后一度跌至不足200E)
日本:284 E美元
意大利:200 E美元
中国:小于等于80 E美元
(注,那是美元是非常值钱的,汇率比跟现在是完全是两码事)

德国当时的政策是“要大炮不要黄油”,大力发展军工产业,据当时的资料记载,德国人基本把一年的财政预算扣除基本开支后都拿来生产武器坦克飞机大炮了,他们的公务员非常廉洁,基本没有腐败的,人民生活也相对富足,虽然整体国风也是勒紧裤头过日子,但是德国可以说把30%-50%财政都用来搞军事了,后期甚至跃升到70%以上。

美国前期的国防开支占总预算比较少,甚至军队的武器还比较落后,是那种仅仅够维持自身防御线的配备,没有发展很多进攻性的武器,那时候军费大概占GDP总额5%左右,但是后期由于正式参战,于是美国庞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发挥作用了,军费一度达到GDP的40%-60%。

日本一直推行军国主义政策,也就是“国民经济军事化”,军费在GDP总额中占绝对比重,尤其是全面侵华后,日本的军费更是达到70%以上,全国发起节约消费运动,剩下来的钱全部拿来搞军事。

6. 二战时日本德国经济世界排名

日本:1937年,GDP:283亿美元,世界排名:第6位。

德国:1940年,GDP:516亿美元,世界排名:第3位。

纳粹德国经过两个四年计划的发展,经济基本得到了复苏:1933年国民生产总值(以1928年价格计算)约为737亿帝国马克。以不变价格计算,1938年的德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1264亿帝国马克。

德国商业银行存款由1933年的69.53亿马克增长至1938年的82.98亿马克;政府岁入及主要税收由1933年68.50亿马克增长至1938年的235.75亿马克;而物价指数如以1913年为100,1933年到1939仅由68变为了78。

城镇化水平也得到提高,德国在1933一1939年的城市人口由占人口总数的67.2%上升为69.9%,据估计,从1933到1939年有100多万德国农民搬迁到城里。

尤其能充分展示德国成就的是第十一届奥运会在柏林成功举办,希特勒以一种王者之风在耗资7700万马克壮丽的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宣布开幕,这一刻,柏林成了“世界之都”。

(6)德国二战一年军费开支多少扩展阅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和德国的差距。

德国和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两个主要参战国。二战爆发后,德国和日本都发动了疯狂的侵略,一个席卷欧洲,一个横扫亚洲,盟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制服他们。

在经济方面,德国的经济总量远远超过日本。1938年,德国的人均国民收入为523美元,而日本的人均国民收入是107美元,由于两国人口差不多,所以德国的经济总量大体是日本的五倍。

1940年,德国的GDP为561亿美元,而日本约100亿美元,日本的经济总量仍然保持在德国的五分之一左右。经济的差距自然造成了财政收入的差距,也造成了军事开支的差距。尽管日本穷兵黩武的不断增加军费比重,但军费开支仍然不能和德国相比。

1942-1945年四年里,日本的军费开支约为695亿美元,德国的军费开支超过2000亿美元。从经济总量和军事开支就能直接反映出德国和日本的明显差距。

在工业方面,德国对日本占有压倒性优势。德国的工业产值在战前就已经占到了世界总产值的13.2%,二战中巅峰时期的德国工业产值占世界总份额接近30%,而日本仅仅占世界的3.8%,巅峰时期也不过只有4.8%。

以钢铁为例,1941年,德国的钢铁产量为3180万吨,而日本的钢铁产量为685万吨,日本的钢铁产量不到德国的四分之一。如果考虑到钢铁质量的差距,两国的差距还要大。在工业品生产方面,日本就差得更远了。

以火炮为例,二战中德国生产了37毫米以上火炮159147门,而日本仅仅生产了13350门,日本的火炮产量不及德国的十分之一。德国的汽车、飞机、坦克等各方面武器产量都全面碾压日本,即使在日本最强的船舶制造方面,德国在战时下水的船舶总吨位同样超过了日本。

二战时德国的工业产能至少是日本的四倍以上。

在军事方面,德国同样远远超过日本。二战中,德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总兵力高达1700多万,加上伪军超过2000万,不管是军队战斗力还是战略战术都是世界首屈一指。

美苏英三大强国联合围攻德国四年才把德国打趴下,美国70%的精力和物资都消耗在西线,苏联在东线累计动用了3000多万军队和德国打了四年,而英国几乎把90%的精力和资源都用于对于德国。

而在德国战败后,美苏英三国开始出手收拾日本,苏联仅仅用了150万军队就横扫东北,英澳和英印部队在东南亚打的日军抱头鼠窜,美军更是在太平洋把日军按在地上摩擦,连中国都进行了战略反攻。

但正当美苏英三国准备发力的时候,日本就投降了,和德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美苏英拿出对付德国一半的劲头,估计一年就把日本收拾了。只能说,二战时的德国是真厉害。

7. 参与二战各国究竟花费了多少钱

据俄罗斯公布的材料。苏联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战场。作战区域面积为两千两百万平方公里,其中苏联红军牺牲866,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直接军费开支总计约三万亿美元,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 一九三七年的比价计算,其中死亡2700万人,占交战国国民总收入的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一千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五千亿美元,交战双方动员兵力达一亿人,参战国物资总损失价值达四万亿美元,因战争伤亡在6000万.84万人,二战参战国蒙受的全部损失中有41%是苏联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苏联在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五年卫国战争期间;物质损失按照一九四一年的价格计算达6790亿卢布

8. 二战时日本德国经济世界排名

日本:1937年,GDP:283亿美元,世界排名:第6位。

德国:1940年,GDP:516亿美元,世界排名:第3位。

纳粹德国经过两个四年计划的发展,经济基本得到了复苏:1933年国民生产总值(以1928年价格计算)约为737亿帝国马克。以不变价格计算,1938年的德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1264亿帝国马克。

德国商业银行存款由1933年的69.53亿马克增长至1938年的82.98亿马克;政府岁入及主要税收由1933年68.50亿马克增长至1938年的235.75亿马克;而物价指数如以1913年为100,1933年到1939仅由68变为了78。

城镇化水平也得到提高,德国在1933一1939年的城市人口由占人口总数的67.2%上升为69.9%,据估计,从1933到1939年有100多万德国农民搬迁到城里。

尤其能充分展示德国成就的是第十一届奥运会在柏林成功举办,希特勒以一种王者之风在耗资7700万马克壮丽的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宣布开幕,这一刻,柏林成了“世界之都”。

(8)德国二战一年军费开支多少扩展阅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和德国的差距。

德国和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两个主要参战国。二战爆发后,德国和日本都发动了疯狂的侵略,一个席卷欧洲,一个横扫亚洲,盟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制服他们。

在经济方面,德国的经济总量远远超过日本。1938年,德国的人均国民收入为523美元,而日本的人均国民收入是107美元,由于两国人口差不多,所以德国的经济总量大体是日本的五倍。

1940年,德国的GDP为561亿美元,而日本约100亿美元,日本的经济总量仍然保持在德国的五分之一左右。经济的差距自然造成了财政收入的差距,也造成了军事开支的差距。尽管日本穷兵黩武的不断增加军费比重,但军费开支仍然不能和德国相比。

1942-1945年四年里,日本的军费开支约为695亿美元,德国的军费开支超过2000亿美元。从经济总量和军事开支就能直接反映出德国和日本的明显差距。

在工业方面,德国对日本占有压倒性优势。德国的工业产值在战前就已经占到了世界总产值的13.2%,二战中巅峰时期的德国工业产值占世界总份额接近30%,而日本仅仅占世界的3.8%,巅峰时期也不过只有4.8%。

以钢铁为例,1941年,德国的钢铁产量为3180万吨,而日本的钢铁产量为685万吨,日本的钢铁产量不到德国的四分之一。如果考虑到钢铁质量的差距,两国的差距还要大。在工业品生产方面,日本就差得更远了。

以火炮为例,二战中德国生产了37毫米以上火炮159147门,而日本仅仅生产了13350门,日本的火炮产量不及德国的十分之一。德国的汽车、飞机、坦克等各方面武器产量都全面碾压日本,即使在日本最强的船舶制造方面,德国在战时下水的船舶总吨位同样超过了日本。

二战时德国的工业产能至少是日本的四倍以上。

在军事方面,德国同样远远超过日本。二战中,德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总兵力高达1700多万,加上伪军超过2000万,不管是军队战斗力还是战略战术都是世界首屈一指。

美苏英三大强国联合围攻德国四年才把德国打趴下,美国70%的精力和物资都消耗在西线,苏联在东线累计动用了3000多万军队和德国打了四年,而英国几乎把90%的精力和资源都用于对于德国。

而在德国战败后,美苏英三国开始出手收拾日本,苏联仅仅用了150万军队就横扫东北,英澳和英印部队在东南亚打的日军抱头鼠窜,美军更是在太平洋把日军按在地上摩擦,连中国都进行了战略反攻。

但正当美苏英三国准备发力的时候,日本就投降了,和德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美苏英拿出对付德国一半的劲头,估计一年就把日本收拾了。只能说,二战时的德国是真厉害。

9. 美国、日本、苏联、德国分别在二战花费了多少军费

在这场决定人类命运的生死大搏斗中,先后有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波及二十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战火燃及欧洲、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作战区域面积为两千两百万平方公里,交战双方动员兵力达一亿人,直接军费开支总计约三万亿美元,占交战国国民总收入的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参战国物资总损失价值达四万亿美元。
在欧洲,苏德战场为对抗德国的主要战场,也是二战中最惨烈的战场。在亚洲,中国战场担负着反对日本侵略者陆地侵略的任务。在太平洋,美国担负着反对日本侵略者海洋侵略的任务。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死伤人数最多的战争,大约有6000万人死亡(其中苏联为2700万死亡,中国约为1800万死亡),至少1.3亿人受伤,合计伤亡1.9亿人(其中苏联约为6000万伤亡,中国约为3500万伤亡)。
中国是抗击日本侵略的主战场。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侵略军的屠刀下,中国伤亡人数达3500万。中国二战死亡人数一直说不太清,因为统计不清楚,学者估计有1200万人-1800万人,不过90年代以后,官方数据明了,中国死亡约1800万,但是依然有很多学者质疑不足1800万。按一九三七年的比价计算,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一千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五千亿美元。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 苏联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战场,二战参战国蒙受的全部损失中有41%是苏联的损失。据俄罗斯公布的材料,苏联在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五年卫国战争期间,因战争伤亡在6000万,其中死亡2700万人,其中苏联红军牺牲866.84万人;物质损失按照一九四一年的价格计算达6790亿卢布。苏联伤亡多为男性,导致战后的苏联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美国和英国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核心成员,它们也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重大代价。据战史材料,美国共有42万人在二战中死亡,英国共有40万人(包括军人和平民)在战争中死亡。法国有80万人(包括军人和平民)在战争中死亡,其中平民占到多数。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是发动二战的元兇,遭到了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严厉惩罚。
德、日、意发动的侵略战争也使这些国家国内的民众深受其害。
也正是由于这次世界大战的惨烈,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中英美苏法为首的同盟国在1945年10月24日发起成立了联合国,中美苏英法则成为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世界人民经过多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德、意、日等法西斯轴心国。其中,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反法西斯战争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0. 德国军队真的只有17万人吗听说德国一年军费有500亿美元,是怎么花的

并不是500亿美元,而是500亿欧元,当然和500亿美元相差不大。德国军费开支主要包括官兵福利待遇、基地运行、装备更新、美国驻军军费开支(德国一年十几亿美元给美国花了)等等,正规部队确实只有17万多,还有4万预备役部队,加起来也就22万,现在德国取消兵役制度,只能拿工资吸引年轻人,所以这500亿里面相当一部分是士兵工资及福利待遇,反而再装备投入上显得紧巴巴。

热点内容
马路上汽车的噪音在多少分贝 发布:2023-08-31 22:08:23 浏览:1974
应孕棒多少钱一盒 发布:2023-08-31 22:08:21 浏览:1444
标准养老金一年能领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730
湖北通城接网线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9:51 浏览:1805
开随车吊车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571
京东付尾款怎么知道前多少名 发布:2023-08-31 21:52:58 浏览:1897
在学校租铺面一个月要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1:52:09 浏览:2035
2寸有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50:34 浏览:1681
知道电压如何算一小时多少电 发布:2023-08-31 21:46:20 浏览:1667
金手镯54号圈周长是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44:28 浏览: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