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数大的人血糖标准多少
① 老年人的血糖,控制在多少范围最合适
对于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空腹血糖应控制在4.4-7.0mmol/L以内,其他时间应控制在10mmol/L以内。如果你比较年轻或病程较短,血糖可以按照更严格的标准来执行。但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也就是60岁以上的患者,特别是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患者,他们的寿命相对较短。因此,建议在空腹血糖8.0-9.0mmol/L,餐后血糖不超过11.0mmol/L的基础上,适当放宽正常血糖的标准。这是因为糖尿病的治疗模式并不普遍。每个人的体质、年龄和病程都不同,糖友的糖分控制标准也大不相同。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有关。对于一些病程较短的年轻糖尿病朋友,由于胰岛功能仍然完整,我们的要求必须严格对应,建议根据正常人的血糖模式进行控制。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② 七十岁的老人,血糖应该控制在多少为最佳
70~80岁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7~9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8~11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小于8%。
糖尿病血糖控制要因人而异常,基本原则是年龄越小并发症越少要求越严格,对年龄大、并发症严重、预期寿命短的老年人,达到一般控制目标甚至宽松控制目标即可。
临床上常见的血糖值有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赵同峰表示,正常血糖一般指空腹血糖小于5.6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小于5.7%。理论上,血糖越接近正常,患者获益越大,所以很多糖友都按照这个标准来控糖。
不过,糖友控糖指标应结合年龄、病程、预期寿命、并发症或合并症严重程度等综合考虑,分为以下四档。
1、标准档。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指出,大多数2型糖友(成年)空腹血糖控制范围在4.4~7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10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
2、严控档。部分年纪较轻、病程较短、无并发症、单用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等)血糖达标且不易发生低血糖的2型糖友需严格控糖,空腹血糖4.4~7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8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小于6.5%。
3、宽松档。1型糖友、2型糖友中病程较长、有严重低血糖史、并发症或合并症者、老年人(70~80岁)可相对放宽控糖目标,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7~9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8~11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小于8%;对于部分80岁以上老年人或病情危重者可进一步放宽标准。
4、特殊档。妊娠期和青少年糖友控糖标准有特殊性。糖友妊娠期血糖对母子都有影响,控糖目标相对严格,要求空腹血糖3.3~5.3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6.7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尽可能控制在6%以下。
儿童和青少年1型糖友控糖目标是空腹血糖5~7.2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5%,甚至7%(无低血糖发生时)。
(2)岁数大的人血糖标准多少扩展阅读:
糖尿病病因
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
在2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
③ 老年人的血糖是多少才叫正常有什么依据
老年人的血糖是多少才叫正常?有什么依据?老年人到了60岁以上,身体正在慢慢地退化,各方面都要引起重视。而最为重要的还是血糖,因为血糖会出现偏高或偏低的情况,要注意观察。而对于空腹测量指标大约是在7.0左右就可以。饭后时血糖指标在11.11就可以。
老年人的血糖水平仍遵循正常血糖水平标准,即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或餐后2小时葡萄糖耐量。空腹血糖6.1-7.0mmol/L归为空腹血糖异常,OGTT试验两小时内血糖7.8-11.1mmol/L归为糖耐量异常。
如果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11.1mmol/L,属于糖尿病阶段。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需要适当放宽。如果没有并发症,身体状况良好,应严格控制血糖,空腹血糖<7mmol/L,餐后血糖<8mmol/L,hBA1c<7%。
空腹血糖指的是在8至10小时内没有摄入任何热量的情况下通过静脉采血测得的血浆葡萄糖水平。当空腹血糖≥6.1mmol/L且<7mmol/L时,空腹血糖受损,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热量摄入,增加运动来避免糖尿病的发展。当空腹血糖≥7.0mmol/L时,应提高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以确定是否有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3.9mmol/L,考虑为低血糖症。
非糖尿病患者只有出现低血糖,发病时血糖低于2.8mmol/L,供糖后低血糖症状迅速缓解,才可诊断为低血糖症。如果血糖不在正常范围内,建议尽快到正规医院的内分泌科进行检查和治疗。
④ 老年人血糖正常范围是多少
老年人血糖标准
一、首先了解下血糖高一般为多少?
1、具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
2、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应再重复一次,仍达以上值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3、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11.1mmol/l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二、老年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
1、对于年龄在60——70岁之间,身体基本状况比较好,无明显大小血管并发症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不管是使用口服降糖药还是胰岛素,将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强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也无低血糖风险者,可按强化血糖控制要求尽量接近上述标准以防止发生大、小血管并发症。不少病情较轻老年糖尿病患者,仅用二甲双胍和糖苷酶抑制剂,不需促泌剂及胰岛素,血糖达到正常,也不会引起低血糖反应,这类人血糖控制目标可接近正常范围。
2、对于年龄在70岁以上新发现的2型糖尿病患者,即使身体基本状况比较好,无心脑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不应强化控制血糖水平,保持在空腹血糖6--7 mmol/L之间,餐后小时血糖8--9 mmol/L左右,HbAlc为6.5%--7.0%即可,以防止严重低血糖的发生而影响心脑功能。
除了以上内容,下面小编继续为您介绍老年人血糖标准的相关内容。
⑤ 老年人的血糖是多少才叫正常
老年人的正常空腹血糖的范围是3.89~6.1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7.8mmol/L。随着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如何对老年人血糖进行有效控制是临床中面对的迫在眉睫的问题。
低血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 所致的综合征,可分为空腹低血糖,餐后低血糖和诱导性低血糖三种。低血糖时会出现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兴奋,表现为心悸,大汗淋漓,受足颤抖,皮肤苍白,饥饿感,烦躁不安,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
还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抑制表现,如精神不集中,四维语言迟钝,头昏,嗜睡,视物模糊,步态不稳,耳鸣,感觉异常,幻觉,易做噩梦,行为怪癖,癫痫样抽搐,偏瘫昏迷等等。反复发生低血糖的患者,提示有严重消耗性疾病或者有内分泌疾病的可能。所以,低血糖要比血糖高的患者更可怕。
血糖是细胞特别是脑细胞的能量主要来源,正常成人的血糖多受饮食,运动,,季节和环境的影响会有轻度的波动,一般不会受年龄影响的,老年人的血糖也是如此。
⑥ 老年人的血糖是多少才叫正常有什么依据呢
众所周知,高血糖是老年人的专利,老年人有高血糖的情况,如果不积极的控制导致血糖升高,对患者的健康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高血糖的患者必须要严格的控制饮食,定期的检查血糖,了解血糖值的情况,如血糖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对健康会造成危害,那么,老年人的血糖是多少才叫正常呢?
高血糖对老年人的健康会造成一定的威胁,如果血糖值一直不能控制,就必须要引起重视,积极治疗,老年人如果本身就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话,血糖不稳定对病情的影响也特别大。如果血糖已经稳定在正常的范围内,就不用刻意的去降糖,以免导致低血糖的发生,平时要注意饮食调理,少吃含糖量高,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及水果,定期的监测血糖。
⑦ 老年人的血糖是多少才最为正常有什么依据呢
老年人的血糖多少才算正常?糖尿病和高血压、高脂血症一样,主要是由于血糖长期得不到控制而引起的100多种并发症,包括慢性并发症和急性并发症。临床上绝大多数的糖尿病患者都被各种并发症所困扰,这也是糖尿病的可怕之处。对于老年人来说,身体机能退化,更容易患糖尿病,所以要做好血糖监测工作。
另外,美国糖尿病协会也有一套动态血糖测量标准,这个标准更适合糖友用动态血糖仪测量血糖。这套标准不区分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只提供一天内的总体平均血糖控制标准。具体标准是:血糖控制的理想范围是6-10mmol/L,高于10mmol/L属于高血糖,其中血糖为13.9-22.2mmol/L,属于中度高血糖。当>22.2mmol/L时,属于严重的高血糖症。爱吃糖的人血糖<3.9mmol/L被认为是低血糖,爱吃糖的人血糖<2.8mmol/L被认为是严重低血糖,而健康人的血糖<2.8mmol/L被认为是低血糖。应该注意的是,这些只是糖控制标准。如果要诊断糖尿病,必须去医院测量静脉血糖,连续测量的结果结合病人的症状可以作为诊断标准。
⑧ 40到50岁血糖正常值对照表
40到50岁血糖正常值对照表
40到50岁血糖正常值对照表,血糖高在生活中普遍存在,有很多人都存在着这种现象。其实血糖高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来帮助改善。下面一起来看看40到50岁血糖正常值对照表。
40到50岁血糖正常值对照表1
空腹血糖3.9-6.1,餐后2小时血糖<7.8,随机血糖<11.1
老年人血糖值多少才是正常呢?
血糖值每天都是不一样的,或者是因为一些生理活动血糖就会变动,比如说吃饭前和吃饭之后的血糖就是不一样的。吃饭前的空腹血糖应该在3、9-6、1mmol/L范围内。
进食后由于热量的摄入会导致血糖有一定程度的增加,餐后两小时血糖一般不会超过7、8mmol/L。如果高于上述的数值,则为血糖偏高,若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或餐后两小时血糖高于11、1mmol/L,就可以判断为糖尿病。
高血糖患者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1、调节饮食
高血糖患者的饮食是非常重要的,有很多有可能引起血糖升高的食物是要少吃或者是不吃的,一般医生都会告诉患者哪些食物是不可以吃的,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嘱咐,这样才可以控制病情。
一般高血糖患者不可以吃的食物都是糖分比较高的食物,比如说巧克力、糖果以及很多糖分比较高的水果都是不可以吃的,这样就可以抑制血液里面的糖分,升高的不会那么的快,所以这些食物大家还是不要吃为好。
2、多运动
高血糖患者平时一定要坚持运动,比较适合中老年人的运动比如说散步、慢跑、打太极以及游泳等,这些运动运动量不是很大,非常适合老年人,可以帮助中老年人降血糖,而且还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降低患上疾病的疾病,所以中老年朋友一定要坚持运动哦。
40到50岁血糖正常值对照表2
标准的血糖
空腹血糖的标准值是3、9~6、1mmol/L,餐后血糖的标准值是7、8mmol/L。如果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或者餐后血糖超过11、1mmol/L,都可以诊断为糖尿病。所以血糖38是很严重的糖尿病,有可能会出现酸中毒。
血糖指的是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在正常情况下人的血糖处于比较平稳的状态。如果患上糖尿病等疾病,血糖会明显升高,超出正常的范围。
血糖38正常吗
血糖38是不正常的。不管是从空腹血糖还是从餐后血糖来看,血糖38度是明显的异常现象。空腹血糖的标准范围应该是3、9~6、1mmol/L,如果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而且非同一天两次以上,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餐后血糖的标准值一般是在7、8mmol/L以内,在7、8到11、1mmol/L之间属于糖耐量异常,一旦超过11、1mmol/L,一般都可诊断为糖尿病。所以血糖38mmol/L是糖尿病,而且病情非常严重,有可能会出现酸中毒的情况,需要立即住院治疗。
血糖38怎么办
1、注射胰岛素
如果血糖值是38,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促进血糖降低。不过患者不能自行在家注射,而是要住院治疗。在这个过程中要随时监测血糖,了解血糖的变化情况。如果经过治疗之后血糖能够降到正常的范围内,还要继续通过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的方式来维持治疗。
2、合理搭配饮食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无论血糖高低,在积极治疗的同时都要合理搭配饮食。避免吃糖分含量过高的食物,还要控制一天当中的总热量摄入。可以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这有助于增强体质,也能够降低血糖。
3、加强运动锻炼
加强运动锻炼也有助于血糖下降。如果经过胰岛素治疗之后血糖基本降到平稳的范围内,而且身体状况允许,应适当进行户外活动。
40到50岁血糖正常值对照表3
空腹正常血糖值:
1、正常情况下人们空腹正常血糖值是3.9~6.1毫摩尔/升(70~110毫克/分升)之间,如果大家发现自己的血糖高出6.1毫摩尔/升话,就说明是高血糖了。
2、如果一位患者两次重复测定血糖数值均高于正常血糖值的话,基本上可以断定是糖尿病了,这时候必须使用药物降低血糖了,并且患者平常一定要注意控制饮食,摄入糖分一定要少一些。
3、当发现患者的空腹血糖数值在5.6毫摩尔/升以上的话,应当再做耐糖试验才能确诊。
4、当患者的空腹血糖检测数值超过11.1毫摩尔/升的时候,就说明您的身体内胰岛素分泌已经到了非常少的地步了,这时候糖尿病的病情已经十分严重了,这时候不需要再做其他的检查了,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餐后正常血糖值
从我们吃下第一口饭开始,直到一个小时后测量血糖,正常血糖值要在6.7-9.0毫摩/升,如果餐后正常血糖值数值高于11.1毫摩/升的话,说明血糖已经偏高了;等到两个小时的时候,血糖测量的数值需要大于7.8毫摩/升,小于11.1mmol/L。
对血糖置之不理,会有什么后果?
首先,不进行干预的糖尿病病人,可能血糖会升高得很快,而且会发生其他急性的并发症,有些并发症可能不会马上威胁到生命,而有些并发症对生命是有威胁的。比如呼吸困难、高酮症酸中毒,这些都会威胁到生命
其次,他们的症状会越来越多,患者血糖持续升高会对自己的视力产生直接的影响,患者的视力会下降得很快。
另外,还会对肾脏产生负面的影响,病人会发生尿液异常的情况,肾脏功能也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