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脉搏标准是多少
‘壹’ 脉搏标准值是多少
脉搏即动脉搏动,脉搏频率即脉率。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
正常成人为60到100次/分,常为每分钟70-80次,平均约72次/分。老年人较慢,为55到60次/分。
正常人脉率规则,不会出现脉搏间隔时间长短不一的现象。正常人脉搏强弱均等,不会出现强弱交替的现象。
脉搏的频率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婴儿每分钟120-140次,幼儿每分钟90-100次,学龄期儿童每分钟80-90次。
另外,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使脉搏增快,而休息,睡眠则使脉搏减慢。成人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称为心动过速;每分钟低于60次,称为心动过缓。
(1)正常人脉搏标准是多少扩展阅读:
脉搏的形成有赖于两个基本条件
1、心脏的舒缩
2、动脉管壁的扩张性和弹性。
因心脏有缩有舒,动脉内压才有升有降;又因动脉管壁具有丰富的弹性纤维,动脉内压的升降,才能以脉搏波的形式从主动脉开始,沿着管壁而迅速传播到各分支动脉,直到微动脉末梢。
脉搏波的传播速度与血流速度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生理现象,当心室收缩射血到主动脉时,长长的血柱以每秒0.2~0.5米的速度沿着动脉系统各分枝流动,流动速度以主动脉最快,到微动脉毛细血管网流速最慢,可以减速到停滞状态,而脉搏波的传播速度则因各段动脉的管壁弹性不同而异。
主动脉管壁的弹性纤维最丰富,因而其扩张性和弹性最大,脉搏波的传播速度最慢,一般为3~5米每秒。中等大的动脉如桡动脉和股动脉,其管壁的弹性纤维较少,扩张性和弹性较小,脉搏波传播速度较快,约为7~10米每秒。
小动脉弹性更小,传播速度显着加快,约为15~35米每秒。动脉硬化时,脉搏波的传播就更快。
‘贰’ 正常人脉搏一分钟跳多少次
脉搏的频率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婴儿每分钟120-140次,幼儿每分钟90-100次,学龄期儿童每分钟80-90次,成年人每分钟70-80次。
另外,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使脉搏增快,而休息,睡眠则使脉搏减慢。成人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称为心动过速,每分钟低于60次,称为心动过缓。
(2)正常人脉搏标准是多少扩展阅读
临床上有许多疾病,特别是心脏病可使脉搏发生变化。因此,测量脉搏对病人来讲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检查项目。中医更将切脉作为诊治疾病的主要方法。病情危重,特别是临终前脉搏的次数和脉率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脉搏的变化也是医生对病人诊断的其中一项依据。
常参加各种强度适宜的运动,就会使静息心率变慢。虽然运动时心率加快,但运动能使心功能得到锻炼,从而使静息心率减慢。一般适宜的运动心率是“170-年龄”,如一个50岁人,运动心率控制在120次/分钟为宜,过快说明运动量过大,达不到也起不到效果。
运动前要自觉舒适、无疲劳感,一般运动不要超过1小时,而且每次最佳时间为30分钟~60分钟,每周至少坚持3次运动。心率增快危害健康、缩短寿命,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叁’ 正常人的脉搏每分钟多少次
正常脉搏是60-100次/分,如果没有房扑、房颤情况,脉搏节律与心跳一致。正常情况下,安静状态时脉搏已经达到90次/分以上,接近100次/分,可能存在问题。
正常脉搏虽然是60-90次/分,但日常运动不会超过上限,若稍微走动即可超过上限属于非正常情况,应去医院行相应检查,有无重度贫血、甲亢或发热,需要进行处理。如果没有以上原因,单纯的基础心率偏快,很可能是平时运动比较少,可以通过增加体力性活动、规律性运动进行锻炼,使基础心率下降。
一些特殊人群如在役运动员,基础心率一般可能偏慢,甚至可能会在60次/分以下,达40-50次/分,一旦剧烈运动即可超过90次/分,但仍属于窦性心律,是一种生理性状态。
‘肆’ 人的正常昹搏是多少
正常人的脉搏是60-100次/分钟。如果在病理或者生理的情况下,也可有波动的范围。在剧烈运动之后心跳会明显增快,比如剧烈跑步之后人体的心跳可以达到150次/分钟,所以人的脉搏也可以达到150次/分钟。
另外,有的人出现心脏的疾病可以导致心跳次数明显减慢,比如窦性心动过缓时心跳的频率往往低于60次/分钟,甚至在40次/分钟。如果出现过度紧张、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者贫血,脉搏的次数会明显增快,往往大于100次/分钟。
如果为老年人通常脉搏较慢,可能会在每分钟55次到60次之间。小婴儿的脉搏较快,可达到每分钟120~140次。幼儿时期的脉搏,通常在每分钟90~100次。
学龄前儿童的脉搏大概在每分钟80~90次。另外,脉搏会受到情绪,以及运动的影响而出现加快。但一般处于平常时候的正常脉搏应该非常有规律,不会出现脉搏时间长短不一,有间隔等异常现象。
如果经常有脉搏无缘无故的加快,间隔,停顿,强弱不一,交替等异常,应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