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一个月长多少正常
❶ 正常婴儿体重一个月增长多少
足月新生儿正常体重为2.5~4千克。新生儿出生第1个月体重增长最快,可以增长1~1.5千克。然后每个月增长1千克左右,至出生了三个月,体重增长至出生体重的一倍,3~6个月每个月增长0.75千克。
三个月到12个月期间宝宝体重生长相当于出生前三个月的增长情况。满12个月体重一般应达到10千克。一岁以后身高体重增长缓慢。
建议妈妈们不要单独的通过宝宝某时某刻的身高体重来判定宝宝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而是通过长期的记录,用宝宝的生长曲线跟世界卫生组织定出来的生长曲线进行对照,从而评价出自己宝宝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真的不要再跟别人家宝宝比较!
新生儿满月体重增长多少正常?
新生儿一个月体重增长0.7千克比较正常。
新生儿体重是反应新生儿生长、营养情况的指标。一般一个月时,体重可增加0.7千克,但具体增长数值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有关。部分婴儿在出生后几天内可出现正常的体重下降,多在7 10天恢复至出生体重。正常足月儿1 6 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 0.7kg,之后体重增长速度逐渐缓慢。由于新生儿个体差异大,如为早产儿或其他疾病等导致出生体重较低,治疗后可能会出现“追赶生长”现象,使体重进入正常范围。
本内容由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新生儿科 副主任医师 王小虎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宝宝月龄越小的宝宝,体重增长速度越快。出生后,第一个月,平均增长1000g—1500g,3个月时,体重大约是出生时的2倍(约12斤 ),一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3倍(18斤 ),2岁时约为出生时的4倍(约24斤 )。2岁以后到青春期前体重每年稳步增长约4斤 。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你,互相关注吧。
❷ 新生儿的体重每个月应该长多少才算正常
正常情况下,宝宝在出生之后,每个月的体重应该增长到2~3斤左右才属于正常,如果是早产儿的话,出生的体重会比较轻,如果喂养不足的话,一个月可能长不到两斤,因为每一个宝宝的体质不同,所以发育的程度也是会有一定差异的,有一部分的宝宝发育比较迟缓,所以一个月增长的体重也是比较不明显的。在前三个月的时候,宝宝的体重应该会增长2~3斤,在三个月之后,每个月会增长0.5斤到一斤左右,宝宝体重的增长程度跟平时的喂养和宝宝的吸收程度有着很大的关系。
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注意观察宝宝的身体变化,如果家长喂养不当的话,就会很容易让宝宝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也有可能会让宝宝的体重增长过快,从而导致肥胖的发生。宝宝的体重和个人体质有着很直接的关系,只要宝宝的身体没有出现异常情况就属于正常。
❸ 正常婴儿一个月长几斤,怎样才算正常的呢
新生儿出生第一个月体重可增长1-1.5kg,出生2-3个月,宝宝平均每周体重增长180-200g,4-6个月时平均每周增长150-180g,6-9个月时平均每周增长90-120g,9-12个月时每周增长60-90g。一般来说,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爸爸妈妈不必担心,只要按照科学的喂养方式及时哺乳并细心护理,宝宝的体重很快就能恢复的。
新生儿的体重不增加的大部分都是受母乳影响的。许多妈妈都不知道母乳分泌到底足不足,宝宝吃得够不够饱,再加上新生儿吸奶还不上手,特别是吸吮能力差的低出生体重儿和早产儿,更难把握。如果宝宝一个月的体重增长低于2斤,那么妈妈要考虑母乳不充足的情况,这时候要给宝宝适当增加奶粉的摄入量,同时妈妈可以喝一些催乳汤来增加奶水。
宝宝每周的体重增长应该在180~200g,一个月的增重应该在720~800g。但是,第一个月宝宝的体重是先降后升的,所以宝宝的增重不应该低于600g。
宝宝的身高体重一直是妈妈们操心的事。尤其是刚出生的小婴儿,宝妈们会更上心,怕宝宝吃不饱,不长身体。那么,小宝宝一个月长几斤才是正常的呢?
足月出生的宝宝,出生后第1个月体重增长最快,一般可以增加2-3斤,前三个月宝宝体重增长会比较快,之后逐渐变慢,每个月增重1斤左右。出生后3个月,体重约为出生时的两倍。 等到宝宝1周岁,体重约为出生时的三倍,大概18-20斤。
出生后,宝宝体重早期会有所下降,这是正常的情况,等到2-3周后会逐渐恢复,并且体重开始增长。虽然第一个月宝宝体重增加的会比较多,但并非一定要增重2-3斤, 只要宝宝第一个月的体重增长了600克,即1.2斤,就是正常的 ,但如果宝宝一个月增重不足1.2斤,宝妈们就要加强母乳喂养的频次和量,宝宝可能没有吃到足够的母乳。
母乳充足的情况下,宝宝的体重都是正常的,宝妈们不用刻意测量。但如果母乳不足,就要注意给宝宝补充额外营养,保证体重增幅在正常的范围内。
当然,如果宝宝增重过多,也不利于其成长发育。营养补充的过多,宝宝会营养过剩,导致肥胖。这对其动作发育是不利的,过于肥胖还会影响智力。所以宝妈们不要盲目的喂养宝宝,过度喂养对宝宝没有好处。母乳喂养的话,一般两到三个小时喂一次,奶粉喂养三到四个小时喂一次即可。
我是帮妈,一名高级育婴师,私信“ 育儿 ”,帮您解答带娃路上的困扰~
大宝因为某些原因比预产期提前18天出生,出生时候体重只有5斤6两,哪里都瘦瘦小小的,小手像是鸡爪那样瘦骨嶙峋。婆婆安慰我:有骨头不愁肉,只要月子里你奶水好,孩子肯定能养回来。于是月子里我各种喝汤,奶水特别足,出月子的时候,大宝长了2斤半,肉肉的也蛮可爱。
人的体重和很多因素有关,所以并没有一个特别准确的数值来表示宝宝的标准体重,经过众多数据采集,人们把大多数宝宝体重的一个范围成为宝宝标准体重区域,如果你的宝宝体重在这个数值 10%的 范围内,就属于正常,反之就为异常。
正常情况下,不同月龄宝宝一个月体重增长标准是不一样的。
多数宝宝出生时体重在5-8斤,第一个月会长1-1.5公斤,第二个月会长1公斤左右,第三个月会长0.8公斤左右,到了第4-6月,宝宝每月大约长0.6公斤,7-12月宝宝每月大约增长0.5公斤重,第二年大约会增长2.5-3公斤。
如果你家宝宝在这个增长范围上下10%内浮动,就是正常的。
您好,我是“做80分妈妈”,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婴儿出生时的体重包含了过多的体液,这种体液会在出生后几天内排出体外。因此, 大部分婴儿在出生5日内体重会减少10%,接下来的5天内又会恢复,因此在出生地10天时,婴儿的体重已经恢复到出生时的水平。
为了监控婴儿的成长发育状况,妈妈可以做个表格记录自己宝宝的身高体重等各项指标情况。
恢复到身高体重之后,大部分婴儿都会开始快速成长,尤其是在本阶段内的两个生长爆发期,一个是在第7~10天,另一个是在第3~6周。新生儿平均每天会增加20~30克的体重,满月时体重可达到4.5千克。
婴儿的身长会增加4~5厘米。男婴的体重会略高于女婴(大约会超出350克)男婴一般比同龄女婴高1.25厘米。
从满月到第4个月,婴儿仍会以出生后前几周的速度飞速成长。通常来说,婴儿每月的体重会增加0.7~0.9千克,身长增加2.5~4厘米,头围会增加1.25厘米。
不过,这些数值只是平均值,妈妈可以通过图表跟踪记录孩子的发育情况,看看是否符合正常曲线。
2个月,孩子的卤门仍然没有闭合,摸起来平平的。但后卤门会在2~3个月期间闭合。此外,孩子的头对比身体仍然会显得很大,因为头部发育更快。
每个月0.45~0.56千克的速度增重。满8个月时,体重大概达到出生时的2.5倍。婴儿骨骼也会继续飞速发育。因此,这几个月他的身长会增加大约5厘米,头尾增加大约2.5厘米。
8个月大的男孩体重通常在8~10千克,女孩体重一般比男孩少220克。到1岁生日时,孩子平均体重已经达到出生时的3倍,身高71~81厘米,头围44.5~46厘米。
婴儿发育给出的数据都是平均值,每个婴儿都不一样,只要按照生产曲线正常生长,都不是什么问题,妈妈要做好成长发育的记录,只要就能明白自己的宝宝是不是发育得正常。如果妈妈发现孩子突然停止生长,或者突然长得特别快,出现这些异常的情况,一定要咨询儿科医生。
妈妈记住:孩子的具体身长、体重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生长速度。
以上就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可以帮到您,祝宝宝 健康 快乐的成长!
❹ 新生儿第一个月一般长几斤算正常
新生儿第一个月的体重一般长2斤是正常的,但是因为宝宝的发育有个体差异,所以体重增长在2-4斤都是正常的。
1.体重增长过轻。当时我家小宝1月时,医生家访称他的体重只有1.6斤,明显是体重增长不及格。
2.宝宝老是要吃奶,每次吃奶要很久,但是撑不了2小时。
3.尿液过少。他每2小时只有一小泡尿,而且还比较黄,是因为体内水分不足,当时我的母乳不足。
4.母乳喂养一天应该有3-4次大便,但是他只有1次大便。
5.宝宝半夜经常起来吃奶,虽然有吃母乳,但是没有吃饱,导致宝宝睡眠不够。
6.如果宝宝长期没有摄入充足的营养,那么宝宝容易出现低血糖,哭闹,情绪不安的现象。
宝宝从0-1岁时,体重增长一般是每月2斤左右,一岁后体重增长会变慢。0-1岁妈妈需要按需喂养,根据宝宝的体重来相应地喂养。
如果宝宝一个月的体重增长低于2斤,那么妈妈要考虑母乳不充足的情况,这时候要给宝宝适当增加奶粉的摄入量,同时妈妈可以喝一些催乳汤来增加奶水。
妈妈每隔三个月要带宝宝去做体检,现在有些城市的社康医院有免费的婴儿体检,医生会检查宝宝的发育,还会给妈妈提供喂养意见。宝宝体重增长过少,每天需要摄入的奶粉量是800毫升,才能让宝宝的发育正常。
其实宝宝的体重是受宝宝的吸收能力,宝宝所摄入的营养量来决定的,只要宝宝的体重发育正常,那么妈妈不用纠结宝宝胖瘦的问题。但是如果宝宝体重超标,那么需要控制宝宝的饮食,以免过于肥胖影响 健康 。
刚出生第一个月婴儿大概长两斤左右,我宝宝生下来6斤6两,一个月之后八斤多点,但是这要看宝宝自身身体素质,以及喂养方式,总而言之宝宝只要吃睡正常,没有不良情绪,不好的反应,体重增长都是次要的,一斤也是长有些一个月长三斤四斤的都有呢, 健康 就好。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知道,每个宝宝出生的具体情况不同、体重不同,标准的新生儿体重增长水平,只是一种衡量标准,医生可以根据这个标准给家长提意见,也能根据基础数据来制定宝宝的检查项目,排除一些跟体重增长有关的病症。
体重不达标,并不意味着不正常,不用过于紧张,注意长期观察就好。
有些家长,在新生儿出生后几天称体重发现宝宝体重没有增加反而减轻了,就会担心宝宝是不是没有吃饱,或者怎么样!
其实不是的,这种体重减轻的现象叫做“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在出生后的2~4天后,由于胎粪排出、胎脂吸收,水分流失多,加上这时的吸吮能力还比较弱、吃的奶比较少,所以会出现暂时体重下降的现象。
一般宝宝的体重会比刚出生时体重降低6~9%左右,随着宝宝之后的吃奶量的增加,机体适应性的调整,体重又会慢慢升高。
但如果宝宝的体重下降的幅度超过了10%,那就是不正常的,要找原因,看看喂养是否正确、奶量是否充足等。
新生儿体重增长,至少每天增长15-20g,最理想的是30g每天,或者是最初3个月每周增长180-200g。
附上婴儿身高体重头围对照表:
对于新生儿我们不需要每天都称体重,紧张兮兮的,我们可以每周或每2周称一次体重,然后记录下来,给宝宝做一张生长曲线表,来监测宝宝的身高、体重。
新生儿有些是体重增长不好,也有一小部分宝宝却是增长过多。
一、对于宝宝增长不好,我们就需要查找原
1、宝宝体重增长不够,可能是喂养的量不够。
宝宝奶量的摄入,可以参考下表:
2、宝宝体重增长不够,可能是宝宝睡眠不够。
宝宝睡眠的时间,可以参照下表:
二、对于宝宝增长过快,注意这点就好
宝宝增长过快可是确实是吸收太好,可以适当让宝宝白天的时候少吃一点,晚上多睡,尽量不要体重超太多。
新生儿刚出生的体重在2.5~4.0kg之间,出生后第一个星期内由于摄入不足,水分丧失及排除胎便,体重可暂时下降3%~9%,约在3到4天达到最低点,以后逐渐回升。
常于第七~十天恢复到出生时水平。小儿年龄越小,体重增长越快。正常足月儿生后第一个月体重可增长1~1.5kg。
正常情况下,月子里的小宝宝可以增重600-1500g,约平均每天30g左右。但这并不是标准数据。各家的宝宝情况不同,实际情况出入很大。
前半年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X0.7
7-12个月=出生体重+6X0.7+(月龄-6)X0.5
2-12岁儿童体重(KG)=(年龄)X2+12=年龄X2+8
标准体重的60%以下为严重营养不良
标准体重的60-80% 为中度营养不良
标准体重的80-90%为轻度营养不良
标准体重的90-110% 为正常范围
>标准体重的120% 为肥胖
是0~3岁孩子身高、体重增长曲线。
可以对照看到,前三个月,基本是呈直线增长的。也就是说,宝宝前三个月增重都会比较快。有资料显示,宝宝第一个月体重增长不低于600g,问题就不大。
1. 新生儿出生时
平均身长是50cm,体重在5-8斤,宝宝满月时的身长平均增加5-6cm,体重增长2斤左右。我儿子出生时身长是52cm,体重是7.7斤,满月时身长是58cm,体重是10.5斤,他属于消化吸收比较好的孩子。
2. 小婴儿满2个月时: 身长平均值是59±2.3cm,体重比满月时增长2±1.5斤左右。
3. 小婴儿满4个月时:身长 在63-67cm,体重在14-18斤左右。
4. 小宝宝满6个月时 :身长在67-71cm,比出生时增长了20cm左右,体重在16-18斤左右,是出生时的2.6倍。
5. 小宝宝满7个月时: 身长在69-73cm,体重在17-20斤左右,而这时候大多数的宝宝已经长出了第一颗乳牙。
6. 小宝宝满8个月时: 身长在70-74cm,体重在17-21斤左右,牙齿0-4颗。
7. 宝宝在满1周岁时:
身长在75-80cm,是出生时的1.5倍;体重在20-22斤左右,是出生时的3倍;牙齿2-8颗,有的宝宝出牙早,有的出牙晚,只要一周岁时有出牙都算正常。
8、宝宝在一周岁的时候
一般不需要大人扶就能站起来,并且自己能独自站立2秒左右,站立早的宝宝在10个月就能独立站着了,最晚的在1岁3个月左右,也可以独立站立了,因此,到了一岁左右,“独立站立”就是这个年龄段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了。
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宝宝长得更高的,所以,从宝宝出生起,就应该注意饮食管理和锻炼, 健康 且均衡的供给,能让宝宝的身体正常生长。
1、尽量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的宝宝,不容易生病,抵抗力更强一些。哺乳妈妈日常饮食中摄入足够多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及维生素,才能让宝宝在母乳中吸收到更多的营养。
2、补充维生素D
宝宝在出生后,就建议补充维生素D,一般是喂绿葫芦,也就是AD滴剂,医生会叮嘱尽量坚持每天给宝宝喝。新生儿很少能晒到太阳,而维生素D是骨骼生长的重要物质基础。等宝宝开始吃辅食,也可以从食物中获取重要的微量元素。
3、适量的运动锻炼
新生儿可以在床上蹬腿、翻身、或者是做婴儿操、抚触等,都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有帮助,而且运动锻炼能促进孩子骨骼、肌肉、关节、韧带的发育和功能健全。
除此之外,经常让宝宝运动,还可以让他晚上睡的更香甜一些。我们都知道,生长激素是晚上分泌的,所以,运动也能促进孩子的身高发育。
宝宝的身体是否 健康 ,也不是单看体重增长,在产后42天需要到医院做儿科保健,医生会测量宝宝的头围、腹围以及体重、身高,根据多维度计算宝宝的发育情况是否良好。
正常足月产婴儿,出生后其体格发育即开始了高速地生长,是一生中新陈代谢最旺盛的阶段。每天除了吃奶就是睡觉,真可谓是能吃能睡,呵呵~
对于新生儿来说,母乳是其最天然最营养最易吸收的完 美食 物,如果是纯母乳喂养并且母乳充足,那么新生儿就会像“雨后春笋”般的飞速生长,满月时体重可比出生是增加0.6kg左右。如果是人工喂养(奶粉)或者是混合喂养(奶粉+母乳),奶粉的营养成分和母乳的营养成分不一样:其中牛乳蛋白质颗粒比较大,酪蛋白含量相对母乳高;母乳中含有乳脂酶,能帮助脂肪的消化吸收。因此,如果是人工喂养或者是混合喂养,由于新生儿对奶粉的消化吸收能力有限,其体重增长可能不如母乳喂养宝宝快。
新生儿生长发育较快,由于环境因素和先天因素等不同,每个宝宝的个体差异都比较大,喂养过程中不必过分在意宝宝体重的增长数量。按需喂养,科学护理,每次喂完奶及时拍咯,避免吐奶、溢奶等情况发生。多观察宝宝大小便次数及性状,正常即可。
新生儿由于消化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胃容量也比较小,出生时约为25-50ml,出生后10天约为100ml,6个月时才达到约200ml,因此应避免过量喂养,循序渐进按需喂养,尊重其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
| 满月的孩子,平均可以增长1200克左右,就是2斤多,核桃第一个月从5.4斤长到8斤。这个月的孩子体重增长很快,需要注意的是宝宝体重增长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孩子这个月长得慢,下个月会出现跳跃式的快速增长。 只要孩子能吃能睡,即使只长1斤,也不能断定是不正常 。
个体都是有差异的,仅供参考
新生儿刚出生的体重一般在2.5-4.0kg之间,出生后第一个星期内由于摄入不足,水分丧失及排除胎便,体重可暂时下降3%-9%,约在3到4天达到最低点,以后逐渐回升。常于第7-10天恢复到出生时水平
我曾经认真的比对过两个不同妈妈的母乳,有差异,一个妈妈的要浓一些,她的宝宝要重一些,了解了她的月子餐之后,发现她喜欢吃猪蹄,猪蹄肥实,妈妈的奶脂肪含量要高一些,所以宝宝所摄入的脂肪更多,也就更重,这就是别人说的:有些妈妈的奶更壮孩子。 这也并不是说一定要妈妈这样做,只是如果担心宝宝体重不够,母乳的妈妈可以试试看
对于吃奶粉的孩子,普遍要比吃母乳的孩子看起来长得更胖,母乳的脂肪含量会有所起伏,而奶粉中的脂肪是偏多一些且是固定的。所以才会让有些人觉得自己的奶没什么营养,吃奶粉的宝宝长得更好的错觉,影响你喂母乳的信心。与牛奶相比,母乳中的营养素种类更丰富,而且更容易被宝宝吸收。除非迫不得已要给宝宝喂牛奶,不然还是母乳最佳。也不要去纠结体重不足的问题
我做过小的调查,80%的母乳宝宝体重增长低于奶粉宝宝,但母乳宝宝生病次数明显低于奶粉宝宝,大多数家长表示: 孩子只要不生病,正常生长,瘦点也没关系
^我是桃妈,爱观察爱分享的妈妈^
新生儿第一个月最低增长体重是一斤二两。也就是六百克。这是一个最低标准。
达到这个就算正常。不过绝大部分的宝宝会超过一个数。长二斤,甚至长三斤的都有。
宝宝只要精神好,吃的好睡眠好。体重达标就可以了。不必非要要求长很多。
新生儿生后一个月的新生儿增重标准是600g ~1200g,每日增重30g。
新生儿出生后第3 ~ 4天左右,因为出汗比较多,新陈代谢快,所以体重会减少3~10%。
这是“生理体重减少”,属于自然现象,生后7 ~ 10天宝宝的体重会恢复,之后每天能增加30 ~ 45克说明奶水足,宝宝吃得好消化吸收也好。
如果体重减少10%以上,宝宝有可能有严重脱水。
过了10天宝宝体重还是没有增加,且一周增重不足70g,就要考虑奶量不足了。
当然,发育是有个人差异的,如果宝宝精神好,大便和尿尿次数正常,说明宝宝消化吸收还是不错的,即使每天增重没达到30g以上也是正常的。
1.喝奶次数可能比别人少
2.母乳喂养的宝宝吸吮能力差,或孕妈有乳腺炎,没吸多少奶
3.有肥厚性幽门狭窄症,有时会吐得比吃的还要多(吐奶如喷泉状)
4.可能有先天性甲状腺机能低下(一个月都完全没增长就要考虑这个,去医院看一下)
新生儿的体重不增加的大部分都是受母乳影响的。许多妈妈都不知道母乳分泌到底足不足,宝宝吃得够不够饱,再加上新生儿吸奶还不上手,特别是吸吮能力差的低出生体重儿和早产儿,更难把握。
所以,宝妈妈生后前一两个月要记录一下吃奶的次数和哺乳间隔。
新生儿一天的喂奶次数一般是8次,也有些小宝宝会吃8次以上。如果宝宝吃奶过于频繁,说明宝宝吃不饱,奶量不足。如果一天少于8次且尿很浓、发黄,换尿片只有两三次,就要问下医生的建议了。
通常喂母乳隔两个半到三个小时喂一次,喂奶粉的隔3个半到四个小时喂一次,不要认为宝宝一直睡觉就不给他喝奶,有些新生儿一次能睡八九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的。
无论白天晚上,反正到了时间就要喂奶。
值得注意的是,当宝宝体重增加过多的时候,母乳所含卡路里太高,宝宝吃过多糖分和脂肪的食物所致。 所以宝妈要注意自己的饮食。
说到新生儿的增重问题,我们知道,新生儿刚出生时,体重大约在2.5~4.0公斤之间,出生后第一个星期,由于摄入不足,加上身体内一些水分丧失及排除胎便,大部分婴儿的体重会下降5%~10%,父母们不用担心,在接下来的5天左右就会恢复正常的。
在头一个月里,婴儿生长有两个爆发期,第一个在出生的7--10天,第二个在3周——6周,新生儿天每天要增重20--30克,满月时可以达到4.5千克。
男孩子的体重要略高于女孩子,大约超出350克。
为了保证新生儿在这段时间的增重,母亲要保障在24小时,喂养8次以上,尤其在两次婴儿的发育高峰期,更要按需喂养。
一般来说,正常足月儿生后第一个月体重可增长0.6~ 1.2公斤,如果母乳喂养的宝宝增重超过这个范围,也不要担心,有的孩子最初的几个月里体重增长较快,这很正常,如果增重小于0.6公斤,就要着专业的医生,看看出了什么问题了。
如果只是单纯的营养摄入不足,母亲就要多给小宝宝营养摄入,保证产奶量,让宝宝能够吃饱。
还有些足月的宝宝,增重少,可能是由于一些疾病造成的,父母就要及时到医院请医生检查。
第一个月孩子体重增长很快,平均可增长1200克左右,需要注意的是孩子体重增长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有的孩子长的快,有的孩子慢,这个月长得慢,下个月可能会跳跃式的快速增长,只要孩子能吃,能睡大小便正常,即使增长500克,也不能认为是不正常。
一是患病,包括感染而导致能量消耗增加,如呼吸道感染,等还有是先天畸形造成的喂养困难,唇腭裂等;
二是母乳供应不足,一些人为的原因,造成乳汁分泌减少,如出生后没有做到早吮吸,哺乳次数太少,或者姿势不正确,导致暂时性母乳供应减少。
1.妈妈乳房外形
没有喂奶前妈妈的乳房是饱满的,表面青筋显露,用手挤乳房奶水就会流出,如果奶水不足,妈妈的乳房就会软塌塌,没有涨感;
2.孩子吃奶情况来看
如果妈妈母乳充足的话,宝宝在吃奶的最初5分钟就能吃个半饱,并且宝宝在吃奶时可以听到连续的吞咽声;如果宝宝吸奶时总是用力的吸吮,却听不到连续的吞咽声或者吸几口才咽一次,或者是吃奶的时间很长,这都表明母乳不足。
3.从婴儿身体状况看
如果宝宝没有生病,且体重增加,平均体重增加18--30克/日,表明母乳充足,如果体重不增加或者增加缓慢,大便稀、绿色且次数增加等,则表示母乳充足。
4.从大小便情况来看
每日至少更换10次以上的尿布,每次喂奶后都有大便这些情况说明母乳充足。
5.吃饱后婴儿安静
婴儿吃饱后表现为满足、安静或者安然入睡,醒来喜欢玩耍,这都表明母乳充足,如果宝宝睡下不久又醒来,并向两侧转头啼哭,像是在寻找乳头,这表明母乳不够不充足。
❺ 新生儿一个月长几斤正常几厘米正常
当父母总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但这份幸福也同样有着责任,特别是刚刚出生的孩子,他们的身体柔弱,免疫力低下,需要父母好好照顾。但许多父母却不知道新生儿第一个月的变化,你知道新生儿一个月长几厘米吗?一个月长几斤正常?
新生儿一个月长几厘米
1、新生婴儿的话,一个月差不多可以长1到3厘米都是正常的。
2、出生的时候应该是48到52厘米之间,第一年长得非常快,差不多可以长75厘米,所以满月之后,要每天给它补充200国际,单位维生素d。
3、一直到两岁左右关的钙吸收预防,和治疗佝偻病,妈妈也要保证奶水充足,多喝一点猪蹄汤,还有鲫鱼汤,下奶效果好,宝宝营养才会跟得上。
新生儿一个月长几斤正常
新生儿的体重只要不是太轻或者是太重,身体无异常变化的话,基本上都不需要太过担心。正常新生儿出生的2周以前是生理性体重下降的,一般两周后就会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2周以后体重开始增长的,每日体重的增长在25-30g的,体质不同,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同时出生的前半年的体重增长在每个月是0.6kg是正常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一般在一岁左右可以追平正常的足月儿的。
新生儿一个月长几厘米?最少一个月可以长两厘米左右,但每个人体质都不一样,因此身高也会出现一定的差异,但数据变化并不会太大。另外,在照顾新生还是父母一定要多学多看,遇到不了解的事情一定要多问有经验的人士。
❻ 新生儿每月长多少
新生儿每月长多少
新生儿每月长多少,每个宝宝的生长情况都不一样,有的宝宝长得快,有的长得慢,这都很正常,一般情况下,新生儿每个月都会有所增长,下面和我一起看看新生儿每月长多少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新生儿每月长多少1
其实新生儿在一个月长0.6斤-2斤也算是正常的,但若父母的喂不当,是会引起小孩的营养不良的,或者是过于肥胖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要多注意小孩的身体变化,最需要的是应要定期带小孩去医院做体检,都非常有必要的。
新生儿如何喂养?
1、足月生产的宝宝在出生后半个小时就可以进行母乳喂养,这样能够促进母乳的分泌,减轻宝宝生理性黄疸以及生理性体重下降、低血糖的发生,同时对新妈妈自身的恢复也是有很大好处的。一般来说按照宝宝的需求来进行喂养,不用刻意地限制次数、限定时间。
2、如果是没有母乳的新妈妈也不要急,可以冲泡配方奶粉,每三个小时喂一次。
3、喂奶量的多少是按照由少到多慢慢增加的原则,只要宝宝吃完之后不会再哭闹着想要喝奶,小肚子摸上去也不会胀鼓鼓的,不会有呕吐的情况,就说明喂得差不多了。
4、早产儿因为先天不足,更需要摄取母乳中的营养成分。不过在喂养量的把握上,要注意胎龄越小、体重越轻的,每次的喂养量越少,间隔喂养的时间也要有所缩短。同时也要关注有无涨肚、呕吐等情况。
新生儿的成长是需要做好喂养和护理工作,可以根据宝宝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喂养方式,要注意做好身体的护理工作。以上就是关于“新生儿每月长多少?”的相关介绍,在喂养新生儿期间宝妈一定要注意相关的细节问题和护理工作。
新生儿每月长多少2
正常婴儿每月长几斤?
新生儿刚出生的体重在2.5~4.0kg之间,出生后第一个星期体重可暂时下降3%~9%,然后逐渐上升。在宝宝出生的第七到十天恢复到出生时水平。
新生儿第一个月体重可增长1~1.5kg,生后六个月体重约为出生时的两倍。
2-3个月,宝宝每周体重增长180-200克,4-6个月时每周增长150-180克,6-9个月时每周增长90-120克,9-12个月时每周增长60-90克。
按体重增长倍数来算,宝宝在6个月时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1岁时大约是3倍,2岁时大约是4倍,3岁时大约是4.6倍。
需要注意:婴儿每个月长多少斤都有一个范围,但是每个阶段的范围值是不一定的。
不同阶段宝宝体重计算公式:
6个月以内体重=出生体重+月龄×600克
7-12个月体重=出生体重+月龄×500克
2-7岁体重=年龄×2+8000克
宝宝出生后的2、4、6、9、12个月应各称一次体重;1-3岁,每隔半年称1次;3-7岁每年称1次。将每次结果标在生长图上,描成体重曲线,然后对小儿体重曲线的形态和趋势进行客观的评价。
如果孩子的体重曲线与标准体重曲线平行,表示生长速度正常;如果体重曲线平坦或向下,则表示生长缓慢,应该积极寻找原因。
❼ 宝宝出生一个月体重长多少
新生儿出生时的体重平均为3千克左右,出生一个月的体重可以长多少是有个体差异的,不能一概而论。与妈妈的年龄、身体状况、乳汁量够不够都有关系。每个宝宝的体质不同,以及后天摄取营养的不同,增长的体重多少会有所差异。新生儿体重也与奶量摄入以及良好的睡眠质量都是有很大关系的。新生儿体重的增长也与遗传因素及 健康 状况等有关。
新生儿一个月大概增长800-1500g左右,属于正常的范围,甚至长更多,实际体重要取决新生儿的胎龄、营养状况、胎次等。只要是奶量足够,宝宝没有基础病,常规一个月可以长2-3斤左右。
新生儿期有生理性体重下降,常常在出生的一周左右,生理性体重下降在10%以下。接下来体重就会增长的比较快。一周以后的体重增长应该是每周在200克以上。
出生后的前3个月是宝宝体重增长最快的时期,如果宝宝平时饮食正常,一般增长2-3斤都是比较正常的。但是如果新生儿体重一个月增长超过4斤,需要考虑存在肥胖的问题。
如果满月时宝宝体重增长低于600克,则表示宝宝生长不太理想,需要寻找原因,就需要警惕奶量摄入不足的可能,喂养方式对不对、宝宝肠胃吸收好不好等。注意增加哺乳次数或者是母乳不足的情况下,就需要及时添加配方奶,避免发生营养不良的情况。建议及时去医院儿科就诊,以明确诊断。
宝宝出生前三个月是生长发育最快的关键时刻,每个月增长600-1000克左右是正常的,而3-6个月左右每个月增长600-800克左右是正常的,有的宝宝在前三个月体重就可以达到出生体重的二倍。
为了便于临床应用,有一个公式可以粗略的估计宝宝的体重, 6月龄婴儿的体重=0.7 月龄+出生时的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