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蓝光率多少标准
Ⅰ 蓝光的危害
什么是蓝光?
蓝光是可见光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界本身没有单独的白光,蓝光与绿光、黄光混合后呈现出白光。绿光与黄光能量较小,对眼睛刺激较小,蓝光波短,能量高,能够直接穿透晶体直达眼底视网膜上。
蓝光并不是指蓝色的光,而是波长为380-500纳米的高能量可见光,是可见光中能量最强的光。蓝光普通存在于浴霸、电脑、投影仪、激光笔、荧光灯、手机、LED显示器、LED灯、户外灯箱、电影屏幕中。这些电器或光源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蓝光。
蓝光对视力的危害:
世卫组织爱眼协会和国内知名眼科医院研究表明:蓝光可以穿透晶状体到达视网膜,对其造成光学损害,且加速黄斑区细胞的氧化。它对眼睛的损伤是逐渐积累而形成的。就算不直视光源,时间长了也会对眼睛造成伤害。
LED、电脑背景光人造光源中保留了大量的蓝光,这样使得人工光更白,更亮,有些特别白亮的光给人一直泛蓝的感觉,这就是蓝光比例过高引起的。各类电脑、电视机屏幕、节能灯等各种新型人造光源发出的可见光中都含有大量的不规则频率的短波蓝光。长期的蓝光照射视网膜会产生自由基,而这些自由基会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衰亡,从而引起视网膜病变等多种眼科疾病。
家庭LED照明尽量少用,特别LED护眼灯处于试验期,LED只适合做辅助照明。
德国眼科专家李乍得·冯克(R.H.W. Funk)教授的研究报告指出当“不合适的光”持续照射我们的眼睛,会引起功能失调,尤其是三基色灯,电脑屏幕等发出的含有大量不规则频率的高能短波蓝光,这些短波蓝光具有极高能量,能够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对视网膜造成光化学损害,直接或间接导致黄斑区细胞的损害。
因此,对于我们正常人而言,阻隔蓝光长时间照射是减少损伤最有效方法,而使用过防蓝光眼镜能有效的解决这一点,普通的防辐射眼镜只能过滤紫外线及一定的电磁辐射,而不能过滤蓝光。专用防蓝光眼镜不但能够有效的隔离紫外线与辐射而且能够过滤蓝光,适合在看电脑或者电视时用,可以大大减轻蓝光对眼睛的刺激,消除眼睛酸涩、发热或者疼痛等不适症状,缓解眼睛疲劳。
蓝光的作用
作用1:国内大部分医院,当新生婴儿黄疸过多时通过照射蓝光来帮助婴儿降低黄疸。
作用2:蓝光能够被痤疮杆菌的紫质吸收,破坏细菌达到治疗暗疮的效果,同时蓝光亦有静化舒缓肌肤及对抗过敏的能力。蓝光祛痘适合有粉刺、脓疱、发红丘疹型青春痘等问题的人,尤其适合不想吃口服药来治痘的人。
Ⅱ 眼镜过滤多少蓝光40%好还是60
一副好的防蓝光眼镜对蓝光的遮蔽率应该是达到60%~70%。
蓝光阻隔率过高过低都是不好的,有些人认为蓝光阻隔率越高越好也是不正确的观念;过高的蓝光阻隔率,其镜片的颜色会呈深橘色,蓝光是阻隔了,但眼睛会不舒服;过低的蓝光阻隔率,事实上是没有护眼效果的。
(2)有害蓝光率多少标准扩展阅读:
蓝光阻隔率不同效果
如果蓝光阻隔率<60%,通常情况下只有20-30%左右,过低的蓝光阻隔率会使进入眼睛的光线中,蓝光的能量依旧是最强的,这样仍会使睫状肌持续处于紧张状态,无法得到有效放松,也就不能有效地缓解眼睛疲劳。
当蓝光阻隔率处于60%-70%之间时,LED的蓝光被吸收后,蓝光会低于黄绿光的30%,还原为自然光,使我们的眼睛得到有效的放松。
而蓝光阻隔率>70%的话,戴上这样的眼镜后,画面都会呈橘黄色,而且这样的防蓝光眼镜会使人眼看到的颜色失真严重,容易产生疲劳、嗜睡,影响学习效果无法集中精力工作。
Ⅲ 三星显示器都是低蓝光吗
三星显示器都是低蓝光的。三星显示器硬件级抗蓝光,实测有害蓝光比例约为37%,符合低蓝光标准。100%sRGB的色域覆盖和平均E1的色准让,不仅能满足日常办公需求,甚至简单的图片设计也能够胜任。Redmi23.8Pro还升级了两个扩展USB-A口和旋转支架。三星屏指的是内屏,AMOLED比起TFT液晶显示器来说还要具竞争力。从理论上来说,AMOLED无须背光模块及彩色滤光片等材料。
Ⅳ 蓝光危害的危害分析
根据LED产品可能存在的蓝光危害,了解市场上LED照明产品蓝光危害的情况,上海市质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上海时代之光照明电器检测有限公司对LED照明产品进行了摸底检测,检测情况及相关分析如下:
1.样品来源及组成
(1)样品来源
受测样品数共为 27个,分别来自于:
-8个样品购于小的非正规商店;
-5个样品购于大型超市;
-14个样品是大中型生产企业的试验留样。
(2)样品组成
27个样品中,8个 LED台灯、7个LED射灯、9个LED筒灯、1个LED灯泡和2个LED平板灯。
2.检测目的和依据
检测和评估LED照明产品的视网膜蓝光危害。
检测和分类依据标准:GB/T 20145-2006 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性
危害判定依据文件:IECEE CTL(国际电工委员会-实验室委员会)决议:DSH 0744
3.蓝光危害等级及相应要求
(1) 蓝光危害等级
依据GB/T 20145-2006蓝光视网膜危害可分类为:
1)无危险(辐亮度≤100 W·m-2·sr-1):无危害类的科学基础是灯对于本标准在极限条件下也不造成任何光生物危害;
2)低危险(1类)(辐亮度≤1×104 W·m-2·sr-1):在曝光正常条件限定下,灯不产生危害;
3)中危险(2类)(辐亮度≤4×106W·m-2·sr-1):灯不产生对强光和温度的不适反映的危害。
4)高危险(3类)(辐亮度>4×106W·m-2·sr-1):灯在更短瞬间造成危害。
(2) 相应判定要求
依据IECEE CTL决议 DSH 0744:
1)亮度小于10000cd/m2,且只发出可见光时,不需要按GB/T 20145-2006进行危害等级分类,可以归类为无危险等级,可以直接使用。如果亮度大于10000cd/m2,应按下述2)或3)的方法处理。
2)如果制造商提供了表明灯具的辐亮度不超过GB/T 20145-2006规定的无危险类和低危险(1类)的试验报告,认证机构可以接受这样的LED灯具,并认为其在正常情况下不会产生光生物危险。
3)如果制造商未提供这样的声称,应该按GB/T 20145-2006进行试验,试验结果符合上述2)的要求。
4)依据IEC 62471-2和IEC 60598-1第8版的草案,2类及以上的LED光源和LED灯具没有警告标记不能直接使用。
4.检测数据分析
本次试验对一个产品进行了二个状态下的分析,包括:
对正常使用LED产品的检测数据进行蓝光危害分析;
对可能出现的异常使用状态下的LED产品的检测数据进行蓝光危害分析,即将灯具的前半透明扩散板拆下检测并进行蓝光危害分析;
(1)正常使用状态LED产品的蓝光危害分析
正常使用LED产品的检测数据见表1。 样品 样品编号 色温(K) 功率(W) 测量辐亮度值
(W·m·sr) 所属危害类别限值(W·m·sr) 备注 无危险
≤100 1类危险
≤1×10 2类危险
≤4×10 LED
台灯 1 5548 5 1.71×10 ● 2 3849 6 1.45×10 ● 3 7710 3.5 6.20×10 ● 4 5798 6 2.36×10 ● 5 6122 6 2.18×10 ● 6 8563 未标 1.17×10 ● 7 10367 未标 4.73×10 ● 8 8679 未标 5.45×10 ● LED
射灯 9 2700 11.5 1.96×10 ● 10 5000 14 2.50×10 ● 11 5700 12.5 5.34×10 ● 12 4000 16 3.50×10 ● 13 3000 12 1.72×10 ● 14 5979 未标 1.33×10 ● 15 >100000 未标 1.53×10 ● LED
筒灯 16 2700 8 5.03×10 ● 17 3000 12 8.31×10 ● 18 3500 18 4.88×10 ● 19 4000 14 3.12×10 ● 20 4500 21.5 3.91×10 ● 21 5000 20 8.50×10 ● 22 5600 12 2.91×10 ● 23 5700 20 3.17×10 ● 24 6500 24 4.45×10 ● LED
球泡灯 25 8216 未标 4.34×10 ● LED
平板灯 26 6485 未标 1.56×10 ● 27 6890 未标 1.26×10 ● 合计 - - - - 14 13 0 根据表1可见,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各类试验样品的试验结论为:在27个样品中,14个样品的蓝光危险属于无危险类,13个样品属于1类危险,无样品属于2类危险。
其中:
-LED 台灯:8个样品中没有属于2类的LED台灯,正常情况下均能安全使用。
-LED 射灯:7个样品均属于1类,正常情况下均能安全使用,其中一个样品色温>100000K,不属于可以用于照明的白光LED照明产品。
-LED 筒灯:9个 样品都属于无危害类。
-LED球泡灯:1个样品属于1类,正常情况下能安全使用。
-LED平板灯:2个 样品都属于无危害类。
(2)异常使用状态LED产品的蓝光危害分析
本次共对11个灯具的前半透明扩散板拆下后进行了检测,检测数据与同一产品正常使用状态的检测数据对比见表2。
表2 异常使用和正常使用状态LED产品的检测数据对比表 样品 样品编号 色温
(K) 功率
(W) 测量辐亮度值
(W·m·sr) 所属危害类别限值(W·m·sr) 备注 无危险
≤100 1类危险
≤1×10 2类危险
≤4×10 LED 台灯 3 7710 3.5 6.20×10 ● 阴影部分为异常使用状态(拆除前半透明扩散板)的数据。 7710 3.5 6.73×10 ● 4 5798 6 2.36×10 ● 5798 6 1.87×10 ● LED 筒灯 16 2700 8 5.03×10 ● 2700 8 3.72×10 ● 17 3000 12 8.31×10 ● 3000 12 8.15×10 ● 18 3500 18 4.88×10 ● 3500 18 3.07×10 ● 19 4000 14 3.12×10 ● 4000 14 5.46×10 ● 20 4500 21.5 3.91×10 ● 4500 21.5 1.32×10 ● 21 5000 20 8.50×10 ● 5000 20 3.14×10 ● 22 5600 12 2.91×10 ● 5600 12 8.82×10 ● 23 5700 20 3.17×10 ● 5700 20 8.84×10 ● 24 6500 24 4.45×10 ● 6500 24 1.17×10 ● 检测数据比较分析如下:
- 表1中的8个台灯样品(1号~8号)中有2个台灯(3号和4号)的前半透明扩散板可以方便地拆卸,对这两个灯具进行了异常使用状态测试,结果未超过1类危险,即使拆卸前半透明扩散板也可安全使用。
-表1中的9个LED筒灯样品(16号~24号)的前半透明扩散板均可以方便地拆卸,对这9个灯具进行了该种异常使用状态的测试,结果8个未超过1类危险,即使拆卸前半透明扩散板也可安全使用,但有1个灯具达到了2类危险,按相关标准规定应有警告标记,只有加注警告才能使用,但样品上没有任何标记。
测试数据还表明,正常使用状态下(即未拆卸前半透明扩散板)的灯具辐亮度比拆卸后至少低一个数量级,所以扩散板是不能随便拆卸的。
5. 蓝光危害的检测结论
本次检测的27个样品中,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未发现达到2类蓝光危险的情况,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可安全使用。11个异常使用状态条件下的样品中,有1个样品达到2类危险,如无防护措施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
对于在异常使用状态下达到2类危险的1个样品,分析发现该灯具使用的LED模组的单颗功率为1W,属于功率型LED封装,所以单位面积内的光输出高,对这类产品应特别关注光源的蓝光危害等级,并对最终产品采取必要的结构防护措施、加贴警告标记。
本次测量了27个样品的色温,其中7个样品的色温远高于6500K,这种LED产品已经超出照明产品使用的白光色温上限,其中蓝光成分已有相当比例,虽然本次检测样品的LED模组功率较小,尚未构成蓝光危害,但已不适合用作一般照明,长期使用将危害人的司辰节律,影响睡眠,造成生物钟紊乱,从而降低人的免疫力。
6.建议
光生物安全(包括蓝光危害)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安全,规范照明产品这方面指标的国家标准应该是强制性的,但是目前的国家标准是GB/T 20145-2006《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性》却为推荐性标准,建议将该标准的性质改为强制性,并建议增加到照明灯具CCC认证标准中。
Ⅳ 防蓝光眼镜的蓝光滤过率多少比较好越高越好吗
不是的,过滤蓝光率在30%到35%比较好。
Ⅵ 防蓝光镜片的防蓝光率是多少
防蓝光镜片的防蓝光率一般是35%~50%。防蓝光眼镜是一种能够预防蓝光刺激眼睛的眼镜。专用防蓝光眼镜能够有效地隔离紫外线与辐射,而且能够过滤蓝光,适合在看电脑或者电视手机时使用。
Ⅶ 蓝光眼镜国家标准
短波长蓝光透射比需≤80%,长波长蓝光>80%。
UV400就是防紫外线的,镜片是树脂加膜绿膜,绿膜也有防辐射的,蓝膜镜片也是防辐射防紫外线,只是膜层颜色不同而已,功能一样。一个材料在不同的波段透过率不一样哦。国家防蓝光镜片标准:短波长蓝光透射比需≤80%,长波长蓝光>80%。
Ⅷ 防蓝光35%和60%有什么区别
防蓝光35%和60%区别是防蓝光效果的高低。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防蓝光率需要在35%以上,透光率在90%以上,色差则是越低越好。蓝光阻隔率在60%-70%之间是最好的,眼睛既可以得到放松,还不会使看到的画面失真。
Ⅸ 防蓝光眼镜防蓝光率越高越好吗
不是越高越好。
防蓝光率越高,镜片越黄,透光率就越低,这样就使得你的视线出现严重色差。科学来说,防蓝光率40%到50%范围是最好的。优质的防蓝光功能,既能阻挡有害蓝光对眼睛的伤害,同时还要保证高清晰度。
蓝光并非都是有害的。真正有害的是400到440nm以内的蓝光。480到500纳米之间的蓝光有一种调整生物节律的作用,睡眠,情绪,记忆力等都与之相关,对人体反而是有益的。一般来说,防蓝光率是和透光率成反比的。
Ⅹ 有害蓝光的波长是多少mm
有害蓝光的波长是处于400nm-480nm之间。
该波长内的蓝光会使眼睛内的黄斑区毒素量增高,严重威胁我们的眼底健康。蓝光诱发致盲眼病,最有效的解决方案是对电视进行贴膜处理。防蓝光贴膜技术已经很成熟,成本很低,可以有效阻止蓝光穿透。
在这里,特别提出一点,蓝光并不都是有害蓝光,真正有害的是波长400到450以内的蓝光,而480到500纳米之间的蓝光有一种调整生物节律的作用,睡眠、情绪、记忆力等都与之相关,对人体反而是有益的。
波长(wavelength)是指波在一个振动周期内传播的距离。也就是沿着波的传播方向,相邻两个振动位相相差2π的点之间的距离。波长λ等于波速u和周期T的乘积,即λ=uT。同一频率的波在不同介质中以不同速度传播,所以波长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