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航行一年多少钱
㈠ 我们更空太空离开多少元
9月27日,在墨西哥举行的国际宇航大会(IAC)上,美国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的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站上讲台,打开视频,像开启一场苹果新品发布会一样,细致而缜密地公布了他的火星移民计划。在这个惊世骇俗的超级计划里,立志于把人类送入火星的“太空狂人”马斯克给出了一个普通人都能接受的价格——如果火星计划形成规模,每人只需花20万美元就能来一场火星旅行。他甚至已为第一艘飞船取名为“黄金之心”,这个来自《银河系漫游指南》的名字,预示着未来40年到100年间,人类将成功登录火星并建造起另一个文明社会。
事实上,随着美国2011年耗费1.98亿美元建造全球第一个特制商用“太空港”,英国也紧随其后,国内高端旅游品牌逐步将私人太空游引入国内市场。看上去,太空旅行几乎近在眼前,个别富豪已经实现了去太空走一遭的梦想。但各家私人太空旅行企业摩拳擦掌、不断出招之际,太空旅行仍是遥不可及的天方夜谭。
“这些年不断有相关新闻出来,但迟迟不见实质进展,终归让人焦心。”铁杆“太空迷”齐烈文一直将太空旅行列为人生梦想之一,“尽管如此,我还是抱着一线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一看浩瀚无垠的宇宙,在外太空,甚至在其他星球上跳一段霹雳舞,就像那些科幻电影里描述的一样。”在天文论坛和太空旅行相关贴吧上活跃多年的齐烈文,本职工作是公司普通白领。平日生活简素,闲暇时多半选择宅在家,搜集太空旅行的讯息和电影,生活节俭的他存钱的目的就是为了积攒太空旅行的费用。
就像电影《地心引力》开篇十几分钟长镜头所描述的,静谧唯美的外太空对人类始终有永恒而神秘的吸引力。那太空旅行到底需要花费多少?
两年前,荷兰SXC太空旅行公司在中国推出私人太空旅行预订业务,其中国代理商在天猫上开设了一家名为“探索旅行旗舰店”。旗舰店价格最低的太空边缘游产品“先锋宇航员”为60万元人民币,包含前往美国发射基地的来回机票和一天住宿。离地103公里,带体能训练项目的“优先宇航员”套餐则高达138万余元。而且,这些套餐的真正飞行时间都仅为1个小时。
高昂的价格自然会令人望而却步,但事实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就在产品上线出售的1分钟内,305位买家悄悄拍下了60万元的太空边缘游。之前还担心预热不够的代理商,也没有料到产品的火爆程度。和太空迷十足的诚意形成反差的,是他们给出的不靠谱的旅行时间表。在开卖之时,代理商标注的成行时间在2015年、2016年。如今,2106年快要迈入第四季度,SXC太空旅行公司迟迟未有对应的消息放出,天猫上的这家国内代理商也早就渺无踪迹,无法被搜索到。
齐烈文坦言,这并不是“太空迷”第一次被“爽约”。之前,另一家名为“火星一号”(Mars One)的非盈利组织,曾经也以类似众筹的方式在线组织过一次声势浩大的火星移民申请活动。但结果,也并没有什么结果了。所有“太空迷”捐出的钱都打了水漂。同样,面对这样一场很可能没有结果,即便成行也很可能有去无回的太空旅行,全球有20万像齐烈文这样的“太空迷”照样对此趋之若鹜,志在用生命完成这次“单程”旅行。
一面是众多粉丝对太空旅行强烈憧憬,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来他们的狂热的心跳,另一方面,各家太空科技公司的载人科研进展“如履薄冰”,并不顺利。
就在本月初,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在发射过程中爆炸,导致猎鹰9号所运载的再利用火箭和卫星解体。虽然,后者只是Facebook计划用于向非洲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的互联网卫星设备,但这个消息还是被齐烈文等人视为噩耗。“今年,各家太空科技公司都发布过一系列的发射测试计划,这个惨烈的失败肯定会让后面的计划受影响,被拖延甚至冷藏。”不过,齐烈文也表示,他和很多死忠太空粉一样,一旦有机会出现,仍愿意尝试太空大冒险。
本月初,SpaceX猎鹰9号火箭因平台故障,在发射过程中爆炸
拼死吃河豚,是因为其具有难以抵御的鲜美。太空旅行究竟又有什么样的魅力,值得冒着生命危险,拼死一试?在天价太空游不断在挑逗“太空迷”敏感神经,让他们望梅止渴时,普通人何时能以平民化的价格完成这场旅行呢?众多科技机构和旅行机构抛出的旅行计划会不会只是“真实的谎言”?
伟大旅行还是真实谎言?
“一言蔽之,就因为这是一场伟大的旅行啊。”按照之前做过海外私人太空旅行机构中国代理的章凌骁的话来说,太空旅行是人类旅行的最高境界。只有来到外太空,人们才能看到极致的景色。“在飞船上向外张望,你能看到三分之一的地球蓝色弧线,映衬在背后的是浩瀚无垠的外太空,这番景象,那幅画面,还有在失重状态下的那种心情和体验,绝对会让你终生难忘。”章凌骁说。
“这的确是伟大的旅行。”在NASA工作数年的中国台湾科学家、科普教育专家孙维新表示,宇宙的风景不比地球,你看到的也许是永远探不到头的深邃暗黑,也许是岩石的荒漠,也许是望不到头的海洋,而且失败的概率也像悬在每个旅行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但人类的好奇心和探究生命终极奥秘的欲望却也相当强大。“更何况,能完成这样的旅行,需要大量的科技支持,装备很酷,飞创很酷,失重的感觉也很酷,本身也会让人充满难以言喻的成就感。就比如,在外太空边缘流泪哭泣,眼泪就会聚集到眼眶周围,不用化妆就能变身咸蛋超人。离开地球之后,外太空里的衣食住行感受都不一样,就像活在另一个纪元,另一个人生。”
孙维新表示,《星际穿越》中的那些虫洞、五维空间,未必真的存在,但宇宙空间中的未知景象和事物,完全超出人类想象的极限。他在对孩子和年轻人进行科普教育的时候,常常提到太空旅行的时机。“每隔175年,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将连城一线,如果真的能有这种机缘,可以选择一次性把这些星球都逛一逛。”他表示,如何科技允许的话,不妨大胆一试,人生的眼界从此完全不同。
实际上,按照天文学家的分类,太空旅行被分为两类。被称为轻度太空游的“亚轨道飞行”,是让游客乘坐小型飞行器达到离地10万米,大气层和太空交界的“卡门线”,在此停留数分钟体验失重,观赏太空景色。目前该项目所需费用约10万至20万美元不等。而真正意义上的太空旅行,目前还仅停留于轨道飞行,旅行的目的地是太空中的国际空间站。
还有一些旅行公司,则趁热打铁推出了一些打着太空游旗号的“噱头”产品。比如,让游客坐在飞机上,跟随抛物线体验半分钟的“零重力之旅”。又比如,让人们穿戴太空跳伞服,搭乘超级氦气球到达地球的平流层,再跳伞返回地面的“太空跳伞”。“这样的项目更接近于太空旅行前的身体素质训练,”齐烈文坦言。
已经被诸多“太空迷”列入“画大饼”名单的俄罗斯轨道科技公司(Orbital Technologies),倒是为人们的太空旅行提供了另一种思路,既然不在乎花费,那就干脆在太空中住上几天。早在2011年,这家公司就发布了讯息,在2016年会建成外太空旅馆。按照他们的构想,在距离地球350公里的太空轨道上,他们将用四个太空舱组建能够同时容纳7名住客的旅店。
俄罗斯轨道科技公司公布的太空旅店效果图
太空旅店
太空旅店的格局分布小巧紧凑
俄罗斯轨道科技公司针对高端旅客设计的太空舱
从轨道科技公司公布的效果图来看,客房之中分别设有垂直床、水平床,以及密封淋浴空间,大型景观舷窗和双筒望远镜让宇宙星系美景一览无遗。在5天收费60万英镑的太空假期之中,游客的活动空间虽然不大,但可以在房间里尽情享受失重的感觉,还能吃到牛肉、野蘑菇、薯仔汤和各式果盘。和各国“国家队”的宇航员所居住的国际空间站相比,这样的客房堪称太空中的奢华五星级酒店。不过,由于资金和技术等各种原因,轨道科技公司并没有再度更新太空旅馆的计划进展。
早在上世纪20年代,科幻小说家已经在着力刻画奇幻的太空之旅。然而,直到现在,私人太空旅行的时间表不断被延迟,着实令人遗憾。
平民化时代,美好而遥远
太空旅行潜在市场虽然庞大,但几家科技公司还并没有能力全盘瓜分。
最早宣布进军私人太空旅行行业的维珍(Virgin)航空推出的250万美元产品,就是去外太空体验6分钟失重状态。这样的旅行在预售阶段,就已经吸引了包括汤姆·汉克斯等数百位名人、富豪排队等待。不过,有人诟病,这样的旅行体验,不如在模拟零重力的航天器“呕吐彗星号”(Vomit Comet)里面呆上几分钟。从理论上来说,两种体验并无二致,而后者的花费仅需要5000美元。性价比哪个更高一些无需累述。
霍金在模拟零重力的航天器内
模拟零重力的航天器“呕吐彗星号”,仅需5000美元就能待上几分钟
埃隆·马斯克和他创立的SpaceX还在各种失败的泥沼中艰难前行,而他的同道中人,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创办的蓝色原力(Blue Origin)虽然已经成功发射并回收了一枚火箭,但他们所掌握的技术,离真正展开商业旅行业务,“躺着就能大把赚钞票”还有不小的距离。而定位于廉价太空旅行公司的美国世界视域(World View),虽然已经完成了氦气球吊舱模型3万米的高空飞行实验,但其指定的计划,要2017年完成载人航天任务,听起来也不一定能按部就班地顺利完成。与此同时,由于NASA等科研机构的太空探索预算不断减少,这些私人公司反而成为太空旅行技术的研发主力。这些成本当然会转嫁到游客头上。
真正意义上的太空旅行项目是由俄罗斯联邦航天署提出的。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为筹措大笔的太空科研经费,开放了民间资金赞助,按照合同条款,这些赞助人也就活了太空旅行候选人的资格。迄今为止,真正有幸完成这项太空旅行的全球仅有7人。他们在经过严格的训练之后,均通过俄国航空局的“联盟号”被送上外太空,在国际空间站和各国的“国家队”呆上个把星期。当然,此番“深度太空游”从2000万美金到4000万美金不等的花费也令人咋舌。并且,从这份名单上来看,从名声在外的富商、土豪工程师到Word之父,游客光有金钱还不行,名望、各方关系、社会地位哪个都不能少。
至于之前的训练有多严苛,从“半途而废”的旅行者身上就可窥见一斑。50多岁的歌手莎拉·布莱曼,曾经就为了圆自己的太空梦,就曾在俄罗斯莫斯科尤里-加加林训练中心进行了数月的全面培训。每天16个小时的培训中包含了4个小时的俄语通话、失重训练和一些工程测试。据说,因为俄罗斯“联盟号”飞船仅有3座,“不养闲人”。即使是莎拉·布莱曼这样的“业余选手”,也需要在升空过程中与另外两名宇航员紧密配合,分担一部分工作。
莎拉•布莱曼曾在俄罗斯莫斯科尤里-加加林训练中心进行数月培训
各路土豪为了过一把“太空瘾”不惜使劲浑身解数,苦苦排队等待。相比之下,一小时动辄60万美元,5天动辄60万英镑,仅仅需要“烧钱”的私人旅行,还是令很多怀揣着太空旅行梦想的人愿意埋单。从目前SpaceX 和蓝色原力都在进行的可回收火箭实验的端倪之中,敏感的专业人士又嗅到了一丝潜在的商机。
“可回收火箭技术一旦成熟,太空飞行的成本将大大降低,所以,太空旅行的平民化时代到来并不是没有可能。”孙维新坦言,现在的太空旅行以天文数字开价,其中包含的是科研经费、一次性发射器装置的造价,以及机票、住宿、训练的成本。各种成本加上去,自然价格不菲。更何况,物以稀为贵,几大太空旅行科技公司具有寡头垄断式的定价权。
“想象一下,如果你从上海到北京乘坐的飞机只能被使用一次,那机票该是什么价格?”孙维新认为,“如果个人太空旅行能被运作起来,研发成本不断被稀释,火箭等运载装备和航天器能被回收后能多次反复使用,而不是作为垃圾留在外太空,几大航空公司展开了完全的商业竞争。那么,你可以算一笔账,到一定的时候,价格就会不断下降,按现在的物价水平来说,可能会降到万元以下。越来越多的人就能加入到这场奇幻旅行中来。”
六年前,美国旅馆业大亨毕格罗就宣布,他正积极建造充气式民营太空站,计划于今年升空,每人在太空站住30天的费用为2500万美元,比国营太空站少一半。他计划从2017年起,每年安排15至20趟火箭,将一批批旅客带上太空。而马斯克则在本周二向全世界描述了他的愿景,十年后太空旅行价格将不断下降,他假设有一艘能航行数次的飞船,每次能搭载100名乘客。这样的一趟火星之旅,最初的单程票可能在20万美金,随着时间推移,价格可能出现“腰斩”,再之后则会递减到普通人能承受的水准。
“按照现在的物价,最终的价格会是几千元。”用几千元玩转一次太空旅行,孙维新的大胆设想现在看来是“痴人说梦”。但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真的会有一群普通人经过体验之后,用半个月收入买了一张船票,被可回收火箭送上太空之后,在太空舱里用手机自拍之后发了朋友圈,用波澜不惊的口气说,“哦,这就是太空旅行了。”
㈡ NASA已经确定火星上有水,现在连氧气也有了,人们离登上火星还差几步
没错,NASA在火星上发现了一个地下湖泊,已经确定了火星上有水,并且火星的空气中也含有氧气,但着并不意味着人类就可以到火星生存了。
在2018年的7月25日,火星上传来了重大喜讯。科学家在火星南极冰盖下1.5公里处发现了一个直径大约是20公里的液态水湖泊。火星上终于发现了水了,让科学家们兴奋不已。或许我们人类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登上火星品尝一下火星上的水了。
图示:火星南极的冰盖
等等,事情好像没有这么简单。火星上的平均气温低至零下63℃。这么冷的温度,这些水怎么还不结冰呢?科学家指出这些水是不能直接饮用的咸水。火星的这个地下湖泊包含了大量的钙镁和火星岩石的其它物质,降低了水的冰点。这些水在这么冷的温度下还不结冰,它得有多咸啊。反正地球上的海水是不能直接饮用的。
再就是这些水藏在火星地表下1.5公里深度的地方。这个深度可不浅啊。人类要想喝到这些水,就必须打一口深度1500米深的井。在地球上我们可以轻易的钻头1500米深,喝到这些水。但是如果人类初次登陆火星总不能带着钻井设备吧。人类初到火星,想利用这些水是很困难的。
图示:火星地下湖泊
至于火星上的氧气,那就不要真当回事了,有和没有一个样。火星大气非常的稀薄,不到大气密度的1%,并且火星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我们平时呼吸呼出的废气——二氧化碳。氧气只占火星大气的0.15%。在地球上海拔高度超过5000米的地方,氧气的含量是海平面处的40%左右,人类的呼吸已经非常困难了。而火星上的氧含量只有0.15%,这跟没有有什么区别呢?
图示:未来火星基地
再加上火星上的寒冷和强烈的有害辐射等等,火星距离适合人类居住的标准还差很远。因此人类初次登陆火星还是要从地球上携带充足的物资,实现自给自足啊。
不过NASA已经放出消息,计划在2034年的时候时间人类登陆火星。还有15年的时间,希望到时候我们能够看到这一人类 历史 上的壮举。
纵观太阳系,火星可以说是跟地球最相近的一颗行星了,火星的环境,相对来说跟地球的相似程度最高。
也许正是因为此,近些年来,人们对于火星的 探索 力度,也是越来越大了。美国40多年前就有发射过火星探测器,未来几年,美国还打算将宇航员送上火星,美国公开表示过将会在2030年左右将宇航员送上火星,虽然我并不怀疑美国的航天实力,但是我觉得这个时间应该是有所延迟的,登陆火星,需要的克服的困难有很多。
火星和地球的距离是时刻发生变化的两者最近的时候距离为5500万公里,而即使是这个距离,从发射探测器到探测器登陆火星,也需要至少6个月的时间。在2018年的时候,火星和地球的距离达到了最近,而这个周期是15年左右,下一次是2033年,再下一次是2048年,如果美国决定在2033年的时候将宇航员送上火星,那么留给美国的时间也只有10年左右了。
登陆火星,需要克服的困难有哪些呢?首先一点就是技术问题了,美国虽然将宇航员送上过月球,但是登陆火星和登陆月球不可同日而语,要知道月地距离只有38万公里,连火星跟地球最近距离的百分之一都没有,所以这就意味着飞船要携带足够的燃料以保证至少长达一年的飞行,因为返回也需要燃料。除了携带足够的燃料之外,也得保证携带足够的食物供宇航员食用。
NASA一直以来都在计划登陆火星,从十几年前开始就定期每两年向火星发射至少一枚火星探测器、火星探测车,然而一次火星探测任务是耗资巨大的,比如说“好奇号”火星探测器项目总共投资为26亿美元,这次仅仅是发射火星探测器,如果是将宇航员送上火星,不知道经费还要在这个基础上加上多少倍呢?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宇航员到了火星上面,返回的问题怎么办,要知道火星的逃逸速度可是足足有5千米每秒,所以如果没有火箭助推器,想要从火星上返回,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登上】不难,难的是【火星】。
登上火星缺的既不是水也不是氧气,而是飞行器。
离开地月系都还是奢望,登上火星应该是下一个时代的任务了。
人类的 探索 从没有终止,足迹已经遍布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最高的山峰,最深的海沟。随着载具升级,人类飞上了万米高空,开始发展航空航天。
人类甚至飞出大气层,建立国际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是人类走向太空的一个营地,在大概400km的高空,各个国家都有参与建设。就现状来说,这个距离是人类频繁造访的,离地球最远的距离。400km,不过是两个省之间的距离,是地球周长的百分之一,但是这是人类有自信走的最远的距离。
当然人类确是到过更远的地方,但是仅仅一次,还充满了险象环生,也就是大名鼎鼎的Apollo-11登月计划,这是人类走的最远的一次是登上了月球,那一次人类走了38万千米远,比国际空间站远了将近1000倍。是航天 历史 上的奇迹。
直到今天,人类也没能再次登上月球,而且前短时间,企图登上月球的印度探测器,月船-2
在 科技 如此发达的今天,也没能逃过坠毁的惨剧。在探测器将要着陆的时候,信号中断,控制室的画面停留在2.614千米的高度上。
这些告诉我们,深空探测要比在地球上探测困难太多了。充满了致命的危险和难以克服的困难。
航空航天的发展要一步一步来,终究有一天,人类会登上火星,但是不是像这个题目中所说的,有了氧气和水,马上就能登上火星了。
如果登陆火星,大致要走如下路线,飞行器要走的距离大概是4AU,也就是大约6亿千米
这是我们到月球要走距离的1000倍。
通过天文手段,我们从地面上使用光谱看到火星上有水的光谱有氧气的光谱,且不说含量很低,收集也很困难。这些根本不能作为我们可以登陆火星的条件。正如我开头所说的,登陆火星,最缺的不是水也不是氧气,是能带着人过去的飞行器。
脚踏实地,方能仰望星空
火星上发现水已经不传闻了,NASA在很早以前就宣布火星上存在水源,但是都是处于冰冻状态或者存在于土地之下,以我们人类发射上去的探测器来开采的话,既不能保证效率,还不能保证数量!毕竟它们的功能就不去开发来采集资源的!
至于火星上的氧气确实也是存在的,但是火星上还是主要以二氧化碳为多,氧气只占0.14%,这点氧气完全不足以人类生存,所以人类想要登上月球并且长时间居留,必须解决了氧气来源问题,有人说种树,用树来净化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但是现实却是火星上的土壤完全不适合地球人任何一样树木生存,其次水源问题还没有解决,再者火星上的昼夜温差高达网络,没有任何防护的树木能生存下来?
所以人类未来登入火星,空气问题大多数还是靠化学产生氧气,并且可以采用就地取材的好处,既然空气和水源问题解决了,那么就是效率问题了,按照目前人类最快的宇宙飞船航行 科技 速度,理论上最近的距离5500万公里的火星,仍旧需要6-10个月的时间
并且一次飞行所耗费的财力,物力,即使经济实力强如美国也承担不起短时间多次航行,最近美国的埃隆马克斯可谓是现在登入火星第一人,号称未来50年能最短3个月到达火星,并且在火星上建立基地!
2015年5月,马斯克表示,第二代龙式飞船“有能力将科学载荷运送到太阳系的任何地方——不论是液态还是固态表面,不论有没有大气”。他还补充说,龙式飞船结合重型猎鹰运载火箭,能够把2到4吨的科学设备送上火箭。而目前登陆火星的最大探测器是NASA的好奇号火星车,质量大约是1吨。SpaceX的重型猎鹰运载火箭更是人类史上最大的火箭!
所以人类解决了在火星上的生存问题,一定大力研究火星,而这一切都在等待的宇宙航行的改革,无论是从速度还是从载重,都将是以往不可想象的!
历代火箭的发展我们就可以看出,以后的载人火箭可能更大,也可能更小,速度更快,更安全!
虽然NASA已经确定火星上有水,而且也有了氧气含量的微量变化。但NASA绝对不敢下:“这给人类登上火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样的结论!
之所以这么说,可能是在各方面都还差那么“一点点”吧。
磁场可能就差了那么“一点点”。火星的磁场强度平均是地球磁场的1‰~2‰,近年的探测证实,火星没有一个全球性偶极磁场,却存在众多的局域性的偶极磁场。因此,火星是具有众多局域磁场组成的多极磁场的行星。这是我们地球人是我无法理解的。这意味着哪怕你手里有个指南针,在火星上也分辨不出东南西北。因为火星磁场的消失,给火星带来了巨大的麻烦。简单的来说,火星的磁场决定着火星是成为活力四射的地球,还是成为现在的死星。很遗憾,我们看到的是后者。
火星上的大气密度只相当于地球大气密度的1%,而且只有薄薄的一层。这似乎也差了那么“一点点”!当我们漫步在火星的表面,有可能会随时随地的被宇宙深处射来的宇宙射线一击致命。或者是被太空中飘来的小陨石,甚至是太空垃圾,砸中脑袋……这是在地球上的人从来没经历过的怪事,但到了火星上却是极为平常的事情。当然这一切都是因为火星大气太稀薄,不足以保护它上面的任何生命(如果有生命的话,恐怕早已钻到深深的地层下面了)。火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占据了95.3%。地球上的比例来算,二氧化碳的浓度倒是和地球上差的不多,如果温度和光照合适,我们可以在温室里直接利用火星大气的二氧化碳,栽培绿色植物,进而产生氧气。
再有就是火星上的水,恐怕也因为那么“一点点”,而成为极为珍贵的资源。火星的昼夜温差可以达到160摄氏度。而且表面时常会从两极刮起时速400公里的暴风。火星上真的有火星人的话,恐怕他们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过水的液态是什么样的。火星上的水更多的是以冰雾和固体的状态出现,也只有白天可以测到,到了夜晚,它们会沉降回两极的地面。且不单是水就连二氧化碳也会在极夜时被冻成干冰,降落到极地的地表。
只要火星的磁场不恢复,那么现在火星上发生的所有自然变化,都不会预示着火星环境会向有利于人类宜居的方向发展。
这要看你是浪漫主义者还是悲观主义者。如果是浪漫主义者,人类登陆火星大概还需四五年,如果是悲观主义者,嗯,大概还需要十来年吧。
目前世界各国都制定了登陆火星的计划,尤其是美国和中国。美国宇航局的目标是在2030年前载人登陆火星,并为此在十年前就开始开发太空发射系统SLS,估计在后年会进行第一次发射;中国没有具体说什么时候,但最多也是在2040年左右吧。然而这可能并不是人类登陆火星的最终时间表,因为商业太空时代已经来临,以前由国家行为主导的太空 探索 ,将逐渐让位于资本主导的商业太空行为,这将显着加剧太空竞争,加快人类进军太空的脚步。
宇宙狂人马斯克在十年前就提出要登陆火星,并开始研发可重复使用火箭系统,目前已成功推出最成功最廉价的猎鹰火箭,以及现役世界最大火箭猎鹰重型。而最新的火箭发动机猛禽今年初也已研发成功并投入生产,按马斯克的说法,到今年年底将形成每12小时生产一台的能力。猛禽发动机将用于火星星舰——马斯克将其定义为火星和地球之间的物流运输工具、地球半小时全球达交通工具、人类其它深空任务的工具,可载运150吨货物和100人登陆火星,目标是要在火星建设一座百万人口的大城市。
目前星舰原型版MK1已经建好,搭载了3台猛禽发动机,即将进行20公里高跳跃测试;今年年底或明年初星舰原型就可能进入轨道测试;为加快开发进度,马斯克甚至在德克萨斯和佛罗里达分别建立了两个研发团队,自己和自己竞争。根据此前的计划,两艘星舰组成的货运舰队2022年将驶往火星,2024年则有两艘载人星舰登陆火星。
所以你看看,你要和马斯克一起浪漫的话,登陆火星不过是个小case,再过四五年就可能实现;即使你再悲观,NASA的实力就摆在那里,十年内估计也该成了。何况中国的太空 探索 也已经加速,这两年火箭发射次数都已超过了美国,只是打枪的不要,偷偷地在干活,谁知道什么时候就突然宣布要去火星了呢?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人类文明经过数十年的积累,现在是出发去亿万公里外其它星球的时候了。
最近NASA在火星上发现的东西多了,除了有南极冰盖下的液态水湖,火星大气中也有含量极少的氧气,而且好奇号火星探测出也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有机物的存在。但这些发现并不表明人类可以跑到火星上生存,我们距离人类定居火星还有很长的距离。
火星由于没有磁场,只有极其稀薄的大气,密度约为地球大气的1%,还大部分都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其之小。没有大气层保护,那么火星表面就没有液态水。
去年有了好消息,欧洲航空局的科学家在火星极地的冰盖下发现了液态水湖。但目前仅仅是通过雷达分析的结果,还需要继续登陆火星后验证,而冰盖厚达1500米,也给液态水的利用带来的难度。
对于人类首次登陆火星来说,NASA希望在2030年以后实现载人登陆火星,但目前来看,难度也很大。技术大致没有什么问题,美国最新的太空发射系统SLS,足以承担载人登陆火星的发射任务。
有了上世纪登陆月球的经验,人类登陆火星技术储备现在没有太大问题。但问题在于路途太远,花费太大,钱从哪里来?在2030年,美国到底能不能登陆火星,只能说是个未知数。
善待地球,比去其他星球要更美好。
至今为止,国内外的天文学家也没有发现一个比地球更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也没没有探测到任何一个外星生命存在的迹象。人们总是幻想着遇到一些比人类意识形态更高级的外星人,但有没有想象过,我们也许就是宇宙里面唯一的高等智慧生命。
火星的环境,要比现在地球上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的无人区还要恶劣百倍,昼夜高达网络的温差,没有大气,没有水分,(经网友指出,题目中说火星有了水和氧气。做一点修改吧。应该说,火星上没有适合人类直接在地表活动的大气环境,地表没有流动水源,仅可能存在需要复杂工序才能提取的地下冰层)还有各种未知的宇宙射线。就这样的一个小行星,人类辞别地球,登录上去的意义在哪里呢?
总说登录月球,登录火星,也不过是人们对于自己孤独的存在于地球上的一种精神表现。但现在的 科技 ,人类并没有傲娇到这样的程度。
这个问题我换个提法,大家能迅速的理解真谛。银行的位置清楚了,保险箱拆除技术也掌握,那么离银行的钱随便花还差几步?——那就是离我们登录火星的距离啊!
火星上有水有氧气又能怎么样?
人类1969年就已经登陆月球,正所谓“我自己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到如今仍然振聋发聩,言犹在耳。
对比月球的无边荒凉,毛都没有;火星在人类轮番的探测之下,不断有重大的喜讯传来——火星南极冰盖下1.5公里处发现了一个直径大约是20公里的液态水湖泊——水不成问题了;火星大气密度约为地球的1%,虽然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但是氧气好歹占火星大气的0.15%——氧气也实实在在的有了!
这等喜人的条件吸引之下,为什么人类仍旧裹足不前?难道还需要火星人列队迎接吗?
不是,答案就两个字——没钱!
去火星有多烧钱?
我们按照2011年发射,2012年登陆火星的“好奇号”火星车为例,该项目耗资25亿美元。嗯,看起来一般般吧,应该裤腰带勒紧点,钱就足够了。
美国NASA的年度预算,2017年大概在194亿美刀,2019年突破了200亿美刀;近年来总体一直在200亿美刀之间徘徊,乍一看,应付得来啊。真实情况真的如此吗?
载人登陆火星,和发射一个探测器到达火星对比,难度就如同你从广州发一份快递到北京,撑死了25块钱;然后你亲自路上无补给,步行去一趟北京,你算算其中的差别。目的听起来差不多,其实难度花费绝对不是一个数量级。
火星往返之旅需要大约2年,一旦载了人,那就完全不同了。根据NASA的预算报告,载人登陆火星的花费在1000亿-4500亿美刀之间,而且宇航员存活成功率没有保障。
载人登陆火星,对于美国来说,好比中国硬上大型粒子对撞机的感觉。一下子就得烧掉未来数十年的钱。
别看现在特朗普满口开火车的样子,等批预算时,你就可以看到他崩溃的脸。
我们有机会载人登陆火星吗?
说到底,人类是作死的种族比较贴切,人类现在是没有迫切的理由载人登陆火星而已。美国的军费开支预算今年已经达到7160亿美刀!妥妥的可以保证2-3回的火星之旅不止了!
除非发生了重大的人类共同的生存危机,大家放下成见,世界大同,把军备竞赛停一停,去火星的钱就足够烧了。
结语
如果真的把军费都省下来,让我们去火星,怎么感觉这个思路真的太火星了一点呢!
我是猫先生,感谢阅读。
虽然NASA已经确定火星上有水,有氧气,比的月球环境要好一点,但是登陆火星不是和登陆月球一样,反而比登陆月球还有难。
火星基地方案
首先需要考虑是到火星的距离。大家都知道我们人类离月球的距离是38万公里,50年前阿波罗任务历经6次成功的将12名美国宇航员送上了月球,每次任务都在两三天内就完成了。而火星离地球的距离是月球的150倍,绕太阳运行的速度与地球不同,只有当火星运行到特定轨道才能有最佳的发射时间窗口。这个发射窗口每隔几年就会打开一次,所以时机是至关重要的。而且,要安全地到达火星单程就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估计NASA这次的火星载人探测总时间预计在三年左右。
其次是飞船以及宇航员的必备品。火星的大气环境和地理环境对飞船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人类的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比登陆月球的几率还低,怎样安全稳定的登陆火星,需要这些年对火星的不断研究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来改进飞船技术。
另外往返火星的时间跨度很长,宇航员的生活必备品---水、食物、氧气需要如何解决,如果火星上的水和氧气可以利用,怎样解决宇航员在火星的食物,是能够使人类在火星持续生存的条件。还有太空辐射以及太空碎片时刻威胁着宇航员的生命,必须解决宇航服的耐用性。
最后也是最主要的是宇航员的身体 健康 。俄罗斯和美国对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的工作时间也慢慢的固定到六个月,也有个别的宇航员在太空站工作一年的时间。随着对宇航员太空飞行时间的延长,生理测试也随之增加。
在太空失重、隔离、限制封闭环境、太空辐射、离地球的距离等各方面的因素,对人类身体 健康 影响的研究表明,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到人类的心脏、内循环、体内液体、骨骼、肌肉以及心理等方面。一旦宇航员到火星就是两三年的时间,根据NASA的一些消息,已经对一些宇航员进行火星模拟训练,随时等候参加火星任务。
登陆火星
总之,如果要将人类送上火星之前,必须确保人类的各方面计划已经可以应对未知危险,以确保能够进行火星之旅后安全回到我们的蓝色地球。
火星
㈢ 火星和地球相隔2亿公里,如果我们要上火星,需要多长时间
自从阿波罗飞船成功登月后,美国NASA的“太空野心”也越来越大。 于是NASA公布了这样的航天计划,要在2033年将宇航员送上火星,并且还要在火星上生存2年。
这个消息一经问世立即引起一片哗然,有不少人认为这是天方夜谭,那么问题来了,人类目前的 科技 水平真的能登上火星吗?火星和地球相隔2亿公里,如果我们要着陆火星,又需要多长时间呢?
如果想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计算的是距离。目前已知月球与地球的距离是38万公里,阿波罗十一号探月飞船从地球出发到月球用了七十五个小时五十分钟,也就是三天多一点的时间。
而火星距离地球的平均距离为2亿公里,最近点也有5500万公里了,随着 科技 的进步,目前最快的载人飞船是阿波罗指令舱,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39896公里。 这么一算,如果飞船侥幸碰上了地球与火星的最近点,可能57天就到达了,若是碰到了最远点,那就需要208天,也就是七个月左右。
当然这还是非常理想的情况下,但实际情况远远没有那么简单,这是因为地球和火星始终在运动,并且宇宙飞船为了节省燃料需要在轨道上运行,所以宇宙飞船根本不是直线奔向火星的。这就导致人类发往火星的无人探测器,用时最短的水手7号都需要耗时128天, 那么载人飞船想要去火星,科学家的实际预测是580天。
光是飞往火星的单程票就要用一年半的时间,那么载人飞船在实际航行过程中,还会遇到哪些难题呢?
首先是燃料问题。 载人飞船总不能把宇航员放在火星上就永远不回来了,所以载人飞船光是往返双程票就需要三年的时间。再加上宇航员飞往火星的过程中不可能不吃不喝,那么飞船上还要存放宇航员三年的必要物资和口粮,存放物资就不得不扩大宇宙飞船的空间。
这么一看,超长的飞行时间,超大型的宇宙飞船,直接从地面发射飞船就需要推力非常大的火箭,势必也需要消耗更多的燃料。
面对这个问题,有航天专家提出了这样的运载策略, 先把飞船的零件和宇航员需要的物资运送到月球空间站基地, 经过组装后再进行发射。这是因为月球上预计有数亿吨冰,不仅能够解决宇航员的饮水问题,还能用于制造液氧和液氢,为火箭燃料进行续航。
其次是恶劣的太空天气。 宇航员在乘坐飞船前往火星的过程中,将会遭遇到很多外太空的恶劣天气,比如太阳风暴和宇宙射线。所以为了保护宇航员避免遭受放射性物质的伤害。宇宙飞船必须要具备防护设备,医疗设备,以及预报太空天气的能力。
尤其是当宇宙飞船遭遇太空辐射时,与地球表面取得联系的无线电信号就会受到干扰,因此当宇航员遭遇到外太空突发状况时,只能依靠飞船的自动控制系统和宇航员的自身经验来解决问题。这对宇航员飞往火星的训练科目,和对宇宙飞船的功能完善,都是非常大的考验。
最后是宇航员面临的伤病问题。 从地球飞往火星的旅程动则一两年,宇航员长期处于没有重力的状态下, 会出现肌肉松弛,骨质疏松,甚至是免疫功能全面退化等太空综合征。 这些疾病也会让宇航员更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和病毒侵袭。
如果在宇航员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安全着陆火星了,能否适应火星地面环境又是一大难关。 这是因为火星上白天零上20度,而夜晚则是零下150度,昼夜温差非常的大。并且由于火星大气稀薄,导致保温效果差,如果宇航员站在火星上,会感觉脚部温暖如春,而鼻子快要被冻掉了。这种环境对本身已经非常脆弱的宇航员无疑是极大的考验。
而根据NASA的计划,是打算让宇航员在火星上停留两年,所以宇航员还面临着在火星种菜,利用循环水等问题,这些都非常考验人类目前的 科技 水平。
由此说来,NASA飞往火星的计划还真是困难重重,那么人类的火星 探索 计划就永远成为泡影了吗?当然不是,从技术上来看绝对没有问题,重要的是值不值得去火星,以及钱够不够用的问题。
登陆火星这项计划,早在阿波罗登月时期美国就提起过,那时的航天 科技 技术,就已经具备了登陆火星的初级规模。再加上美国宇宙 探索 公司SpaceX一直脑洞大开,对火星移民改造计划野心勃勃,所以飞往火星的航天 科技 也一直在进步。如果当时美国政府不计成本大量烧钱往里投资,说不定真在70年代就完成了载人登陆火星计划了。
但问题就在于美国不继续烧钱了。 如果想要继续实现飞往火星计划,NASA起码要再扩大十倍的投资预算。于是不少纳税人强烈抗议,要求这些财政预算不要搞什么火星 科技 ,而是投给国家基础建设和公共教育。
毕竟苏联解体了,再也没有人和美国争夺世界大哥的地位了,所以航天技术已经处于制霸全球地位的美国,就算想劳民伤财再搞一把火星计划,也得掂量掂量能不能引起民愤民怨。
最后是值不值得去火星的问题。 如果人们在火星上发现了有利于人类的新型矿产,或者发现了威胁人类生存的外星人,别说是2033年实现登陆火星计划了,一激动2023年登陆火星都有可能。
所以关于人类登陆火星到底需要多长时间,表面上来看是距离问题,以及航天 科技 技术问题,而实则是几国争霸和zf愿不愿意再投钱的问题。对此有网友说,假设世界更改国际法,说谁先登陆火星谁就能霸占火星领土和经济专区,相信人类载人飞船登陆火星,指日可待。
㈣ 天问一号抵达火星花费了多久
天问一号抵达火星花费了6个月。
根据航天局官网信息,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正式批复立项。北京时间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搭载长征五号遥四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对于从地球至火星的深空航行而言,火星探测器的飞行速度与轨道几乎是确定的,基本都要走‘霍曼转移轨道’。”航天领域专业人士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在该轨道内,探测器突破第二宇宙速度(即脱离地球引力)后,首先进入一个环绕太阳运动的大椭圆轨道,该轨道的飞行轨迹刚好与火星轨道内切,当算准发射时间后,探测器飞抵火星轨道时火星也正好运行到,此时探测器通过发动机进行减速,从而被火星引力捕获。 ”
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宣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环绕器3000N轨控发动机点火工作约15分钟,探测器顺利进入近火点高度约400千米,周期约10个地球日,倾角约10°的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
天问一号任务完成的意义:
国家航天局表示,火星探测风险高、难度大,探测任务面临行星际空间环境、火星稀薄大气、火星地形地貌等挑战,同时受远距离、长时延的影响,着陆阶段存在环境不确定、着陆程序复杂、地面无法干预等难点。
天问一号任务突破了第二宇宙速度发射、行星际飞行及测控通信、地外行星软着陆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又一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
以上内容参考 新京报-“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 解读天问一号的火星征程
㈤ 火星到地球车票要多少钱求大神帮助
要去火星之前必看 火星是八大行星之一,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四颗。肉眼看去,火星是一颗引人注目的火红色星,它缓慢地穿行于众星之间,在地球上看,它时而顺行时而逆行,而且亮度也常有变化,最暗时视星等为+1.5,最亮时比天狼星还亮得多,达到-2.9。由于火星荧荧如火,亮度经常变化,位置也不固定,所以中国古代称火星为“荧惑”。而在古罗马神话中,则把火星比喻为身披盔甲浑身是血的战神“玛尔斯”。在希腊神话中,火星同样被看做是战神“阿瑞斯”。 火星表面的土壤中含有大量氧化铁,由于长期受紫外线的照射,铁就生成了一层红色和黄色的氧化物。夸张一点说,火星就像一个生满了锈的世界。由于火星距离太阳比较远,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只有地球的43%,因而地面平均温度大约比地球低30多摄氏度,昼夜温差可达上百摄氏度。在火星赤道附近,最高温度可达20℃左右。火星上也存在大气。其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碳,约占95%,还有极少量的一氧化碳和水汽。 火星比地球小,赤道半径为3395公里,是地球的一半, 体积不到地球的1/6,质量仅是地球的1/10。火星的内部和地球一样,也有核、幔、壳的结构。 火星的自转和地球十分相似,自转一周为24小时37分22.6秒。火星上的一昼夜比地球上的一昼夜稍长一点。火星公转一周约为687天,火星的一年约等于地球的两年。 火星有两个卫星。靠近火星的一个叫火卫一,较远的一个叫火卫二。由于火星在希腊神话中被看做是战神阿瑞斯,所以天文学家以阿瑞斯的两个儿子——福波斯和德瑞斯命名它的两颗卫星。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它与地球有许多相同的特征。它们都有卫星,都有移动的沙丘、大风扬起的沙尘暴,南北两极都有白色的冰冠,只不过火星的冰冠是由干冰组成的。火星每24小时37分自转一周,它的自转轴倾角是25度,与地球相差无几。 火星上有明显的四季变化,这是它与地球最主要的相似之处。但除此之外,火星与地球相差就很大了。火星表面是一个荒凉的世界,空气中二氧化碳占了95%。浓厚的二氧化碳大气造成了金星上的高温,但在火星上情况却正好相反。火星大气十分稀薄,密度还不到地球大气的1%,因而根本无法保存热量。这导致火星表面温度极低,很少超过0℃,在夜晚,最低温度则可达到-123℃。 这是美国宇航局海盗号环绕器拍摄的火星全球照片。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巨大的“水手谷”。水手谷长约4000公里,深度约8公里。(USGS) 火星的内部结构图。火星的内部结构与地球相似,都有壳、幔和核,但由于数据不完全,火星核的组成和大小仍然未能确定。 火星表面的景色。这是由着陆在火星表面的探路者号探测器拍摄的。远处可见名为“双子峰”的火星山峰。(NASA) 火星表面纵横交错的河床。这些河床已经干涸,但它们可能是在远古时期由大量的洪水冲刷形成的。 火星表面扬起的大范围沙尘暴。这次沙尘暴生成于火星南极附近,影响范围约有数百公里。 这是美国宇航局的海盗2号探测器拍摄的火星南极地区的片状地貌。这些条纹是由冰和沉积物构成的。 火星被称为红色的行星,这是因为它表面布满了氧化物,因而呈现出铁锈红色。火星表面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含有大量的红色氧化物的大沙漠,还有赭色的砾石地和凝固的熔岩流。火星上常常有猛烈的大风,大风扬起沙尘能形成可以覆盖火星全球的特大型沙尘暴。每次沙尘暴可持续数个星期。 火星两极的冰冠和火星大气中含有水份。从火星表面获得的探测数据证明,在远古时期,火星曾经有过液态的水,而且水量特别大。这些水在火星表面汇集成一个个大型湖泊,甚至是海洋。现在我们在火星表面可以看到的众多纵横交错的河床,可能就是当时经水流冲刷而成的。此外火星表面的许多水滴型“岛屿”也在向我们暗示这一点。 火星表面有一条巨大的“水手谷”。这是一个长约4000公里的巨大峡谷,它是在远古时期的洪水和火山活动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火星上的巨大火山——奥林匹斯山高约2万7千米,是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度的三倍。它是太阳系中最高的山峰。火星有两个微小的卫星,直径都不到80公里,看起来更象是被俘获的小行星。 一直以来火星都以它与地球的相似而被认为有存在外星生命的可能。近期的科学研究表明目前还不能证明火星上存在生命,相反的,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火星更象是一个荒芜死寂的世界。尽管如此,某些证据仍然向我们指出火星上可能曾经存在过生命。例如对在南极洲找到的一块来自火星的陨石的分析表明,这块石头中存在着一些类似细菌化石的管状结构。所有这些都继续使人们对火星生命的是否存在保持极大的兴趣。
㈥ 到火星旅行要付出多少代价
它被称为有史以来最大的人类探索火星活动:从5月9日至11日,领先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将聚集在华盛顿为人类登上火星参加首脑会议。
美国宇航局的人力资源勘探和运营部门的副主管威廉·h·格斯坦迈尔(William h . Gerstenmaier)和火星研究所(Mars Institute)的主管帕斯卡尔·李(Pascal Lee)将成为主要演讲者之一。
莫尼和李谈论火星任务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为什么发射火星探测任务是很重要的。
在这一点上,把人送到火星上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帕斯卡尔·李:阿波罗登月计划在20世纪60年代花费了240亿美元,超过10年。这意味着美国宇航局拨出美国GDP的4%来做阿波罗计划。从长远来看,越南战争期间,我们每年在国防部花费240亿美元。所以基本上,用10年的资金去月球的花费和国防部一年的花费是一样的。
现在,50年之后,今天的NASA预算是每年190亿美元,这只是GDP的0.3%,比上世纪60年代少了10倍。
与此同时,国防部每年获得4000亿美元。因此,我觉得这个数字是可信的,这是一个意见,一个大致的数字,做一个人类的使命,火星“政府的方式”不低于4000亿美元的成本。那是去月球。这是去火星,所以你要把因素乘以2或3的复杂性,大约是1万亿美元,在接下来的25年里增加。
把人送到火星并不是那么简单的,火星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致命环境,有几件事可以杀死你,如果你暴露在不受保护的环境下,就会导致可怕的死亡,所以,谈论在火星上长大的孩子,这并不像你希望或想的那样快。相反,我们设想一些类似于南极洲的东西,在那里你都需要有几个人在那里进行几十年的研究。
还有一个团体想要把火星任务变成现实,并通过商业广告资助它,但我发现那是些不切实际的想法。
目前最大的成本是什么?
帕斯卡尔·李说这并不仅仅是火箭的发射——火箭实际上是最容易的部分。
最大的成本实际上是开发所有新的系统,使我们能够去火星,并在那里成为高效的探险家。 例如,我们现在的太空服重量有300磅。 在月球上,重力比地球少六倍,太空服的重量是50磅,这是可以控制的。 但是在火星上,重力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所以你有一个125磅的重量的太空服。 所以第一个技术挑战是削减我们目前的一半的太空服的质量。 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我们还将寻找生命,因为我们必须开发技术,可以在火星荒凉的地表下找到冰或水,并发展将自己运送到有水存在的地方的方法。你要开发比阿波罗更复杂的探测装置。
帕斯卡尔·李提出火星的现实是无情的,但这就是它有趣、富有挑战性和令人兴奋的原因。就像肯尼迪总统说的,我们去火星不是因为它容易,而是因为它很难。
㈦ 火星上什么也没有,为啥国家花那么多钱探测
中国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最低耗资50亿人民币,美国的2020火星任务计划24.6亿美元,阿联酋的“希望号”火星探测器耗资2亿美元,这么多的国家都耗用巨资扎堆探测火星,火星上必有珍贵的宝藏。
最重要的是,火星是人类移居的最理想的行星。其它的地球2、地球2.0...那些超级地球,要么距离太远,要么不明情况,目前人类的科技水平只有将最接近地球的火星加以改造,来实现移民的目的。
㈧ 火星的公转周期是多少地球日啊
火星的自转周期(24小时39分22.6689秒)几乎与地球(23小时56分4.09秒)一样,1个火星日只比1个地球日长41分19秒;火星自转轴的倾角也几乎和地球相同.因而,火星也有四季变化,气温比地球低,生存条件仅次于地球.火星与地球明显不同的是,火星的公转周期几乎是地球公转周期的两倍,所以,火星上每个季节要持续6个月,而不是3个月.
总之 火星公转一周约为687天,火星的一年约等于地球的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