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资水平 » 梅州市金柚一年的产量是多少

梅州市金柚一年的产量是多少

发布时间: 2022-12-25 17:14:34

Ⅰ 梅州沙田柚的梅州沙田柚

梅州市梅县区,虽作为全国最大的沙田柚(又名梅州金柚)生产基地,由于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镇人引进,经过数百年的技术改进和品种改良,梅县区的沙田柚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仅成为中国最大的沙田柚生产基地,梅州市梅县区也早在1987年被农业部定为“中国金柚之乡”。
广西人培育沙田柚一向遵循土法,几百年来栽培无大的突破,加之过去环境、气候、土壤等外界条件非常纯正,没有人为污染,沙田柚也呈自然生长状态,虽个头不大,味道却非常可口。梅州人从广西容县引进沙田柚,抓住契机、推陈出新,引进国外高新技术,改良更容易种植的沙田柚新品种,让其生长与发展有了新的突破。1985年,梅州政府更是发动农民全力种植沙田柚,两年后效果立竿见影,沙田柚生产基地犹如雨后春笋般遍地而生,谁也不能料到仅仅两年功夫,全中国最大的沙田柚生产基地竟诞生在这个不太起眼的小山城。当前,梅州市梅县区单单是梅州金柚的种植面积达20万亩,总产值平均为17万吨,若加上其他柚类,总种植面积达40万亩,柚子的经济创收占梅县区经济的三分之一。

Ⅱ 桃尧镇的经济状况

梅州市梅县区桃尧镇主要农产品有梅州金柚、早熟柚、脐橙、贡柑、杨桃、香蕉、花生油、蕨菜干、红菇、香菇、王寿山茶、烤烟等30多种。改革开放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做好“三水”(水泥、水果、水电)文章,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去年,全镇社会总产值1.26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5780万元,工业总产值4250万元,人均年纯收入3823元,步入了小康镇行列。
2002年,全镇农村社会总产值1.63亿元,比上年增长4.2%;工农业总产值1亿元,比增4.2%,,其中工业产值3241万元,比增4.8%,农业产值6842万元,比增3%;镇级机动财力6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1万元,其中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1个,8-10万元的1个,3-5万元的2个;农村人均纯收入4178元,比上年增加10元。
全镇社会总收入实现2.01亿元,比去年2亿元增长5%;农民人均收入实现5100元,比去年5000元增长2%;镇财力实现200万元,比去年的180万元增长11%;税收实现497万元,比去年340万元增长46% 。 梅州市梅县区桃尧镇大力调整农业结构,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在桃源、黄沙、桃溪3个村种植3000亩优质烤烟;在原种植300亩西瓜500亩;在黄沙、珠玉2个村兴办2个村种植西瓜500亩;在黄沙、珠玉2个村兴办2个百亩蔬菜种植基地,推动全镇蔬菜生产的发展,全镇粮经比例为55:45。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3万亩,粮食总产1万吨,其中水稻播种面积1.94万亩,稻谷总产9154吨,平均亩产174公斤;水果种植面积1.77万亩,其中金柚1.09万亩,水果总产1.8万吨,产值4352万元,人均水果收入1010元;全年生猪饲养量2.43万头,出栏1.38万头,“三鸟”饲养量14.83万只,水产养殖面积582亩,水产品产量428吨,全镇有种养相结合的小庄园2335户,占总农户的57.2%。
农业生产方面
1、加强粮食生产。全镇种植优质稻0.95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86%,今年我镇的粮食亩产590公斤,比去年增长5%,实现农业增长,农民增收。另外,镇财政所按上级政策,对种粮户和种植大户进行登记,并按每亩39元/亩进行补助,增强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同时积极争取省、市、区国土部门的支持,对桃溪村80多亩耕地进行开发整理,完善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当地群众的好评,耕地面积得以保护和提高。
2、加强烤烟生产。我镇是全区第二大烤烟种植基地,2007年种植烤烟面积比去年实际增加100亩左右。同时从云南引进K23良种,每亩增产约20-30公斤,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和种烟的积极性。此外争取上级的支持,兴建了2个电烤烟房,进一步加强了烤烟生产。
3、抓好沙田柚生产和种猪场的建设。2007 年,党委、政府加大对柚果管理技术的培训力度,多次聘请区技术专家到镇对果农进行培训,派专业人员到果园进行指导,印发宣传技术资料,同时引导果农合作销售组织多渠道打开产品销售渠道,预计2007年全镇梅州金柚产量比去年增长8%以上,加快了山区群众脱贫奔康的步伐,同时在原有种猪场的基础上,再帮扶发展一个种猪场兼油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2007年农业生产方面可以说是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并掀起了农民耕山种果的新热潮 。 梅州市梅县区桃尧镇乡镇企业继续抓好改革和转制工作,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将镇级电站进行承包经营,并裁减人员25人,提高经济效益20万元,加强对2间水泥厂的管理,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行,2002年,全镇企业总收入6589万元,总产值6953万元,实现利润63万元,税收230万元。

Ⅲ 梅州的“金柚之乡”是怎样来的

梅县是着名“金柚之乡”。当年从广西容县沙田村引进的沙田柚,十多年来在梅县开枝散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1995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金柚之乡”,“梅县金柚”成了闻名全国的名牌产品,成了梅县农村的经济支柱。梅州市属亚热带气候,十分适合柚类的栽培。梅州是中国最大的金柚商品生产基地,栽种金柚已有近百年历史。梅州金柚果大、型美、皮色鲜黄、肉质清甜、汁多爽口、营养丰富,是果中之王

Ⅳ 广东梅州平远的特产有哪些 广东梅州平远有什么特产

1、梅州金柚。广东省梅州市现辖行政区域(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平远县、蕉岭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梅州金柚果大,外形美观,果形端正,呈葫芦形;果皮黄色,光滑、匀整、洁净;果肉清甜爽口,有蜜味,质脆而化渣。富含营养物质和较高的药用价值,又由于其耐贮藏运输,在自然通风条件下,可贮藏半年而不改风味,故又有“天然罐头”之称。

2、平远脐橙。平远脐橙产于广东省平远县。平远脐橙具有果大美观、果皮较薄、油胞较细、色泽橙红鲜艳,肉质脆嫩、化渣、风味甜浓、无籽、早熟且耐贮运等特点。平远县自然环境良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633.4毫米,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20.7℃。一月份平均气温11.1℃,果实成熟期昼夜温差在10~11℃以上,空气湿度77%,与脐橙适生条件极为吻合,适宜脐橙的经济栽培和脐橙优良品质的形成。

3、梅县金柚。梅县金柚是梅州的王牌特产,人们普遍喜爱的水果,老少皆宜,有益身心。除有清热涧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外,并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还含有类似胰岛素B细胞分泌物质有调节血糖的作用。

4、大埔青花瓷。大埔青花瓷大埔县青花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渊源,工艺精良、造型多样、装饰丰富,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独树一帜;目前产量、出口量优势地位突出,居全国同类产品前列。青花瓷是大埔县的支柱产业,也是外贸出口创汇的龙头产业。广东省大埔县髙陂镇、光德镇、桃源镇、湖寮镇、百侯镇、枫朗镇、大东镇、1镇、三河镇、洲瑞镇、银江镇、茶阳镇、西河镇、青溪镇、丰溪林场《大埔县人民政府关于确定大埔青花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函》,埔府函〔2015〕72号大埔县陶瓷产业管理办公室企业标准:Q/TCB01-2014《大埔青花瓷技术规范》。

5、西岩乌龙茶。西岩乌龙茶外形紧结稍卷曲,色泽乌绿匀润;内质香气馥郁持久,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滑,茶汤橙黄明亮,叶底绿腹红镶边,耐冲泡。产于大埔县西岩山一带,这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山高多云雾,林木茂密,群山环抱,直射光少,多漫射光,相对湿度大,土质肥沃,适宜茶树平衡生长,芽叶肥壮,叶质柔嫩,叶色鲜绿,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及芳香物质等,因鲜叶内含物质丰富,为制好名优茶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西岩乌龙茶的茶树品种原为小叶种,抗性强,芽叶多紫色,成茶香气高长。

6、平远慈橙。平远慈橙产于梅州市平远县,具有果型美观、色泽鲜艳、甜酸适度、果肉脆嫩、汁多、化渣、无核、风味浓郁、鲜美可口、富有香气、早熟且耐贮运等特点,享有“橙中之王”美称。平远慈橙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7、马图绿茶。马图绿茶是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龙岗镇马图村的特产。马图绿茶条索成眉条状,色泽灰绿有光,叶底柔软幼嫩,汤色青绿略带微黄,饮之甘醇爽口,香气清高味浓,提神醒脑,回味无穷。丰顺龙岗镇马图村原名叫马头村,这里层峦叠嶂,云雾缭绕,是我市着名的老苏区。龙岗镇马图村有 “梅州高原”之称,地理条件优越,被誉为“梅州最适宜种茶的地方之一”。

8、五华长乐烧酒。长乐烧酒,广东省五华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长乐烧酒酿造技艺最早可以追溯到晋代,宋朝时,因当地设置长乐县而得名“长乐烧”,发展到明代工艺逐渐成熟。现今长乐烧酒选用优质稻米为原料,采用自制特种酒饼为糖化发酵剂,汲取玳瑁山泉水酿制而成,具有“醇厚绵柔,舒适引口,回味怡畅,醉不上头”的独特风格,在广东和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均享有盛名,素有“南国佳酿”美称。

9、大埔蜜柚。蜜柚多产于大埔县,种植面积四千多公顷,所产柚果形状端正,肉质柔嫩,无核或少核,酸甜适中,已被评为广东省优稀水果。所在地:广东大埔县所辖湖寮、百侯、枫朗、大东、光德、桃源、高陂、1、三河、洲瑞、银江、茶阳、西河、青溪、丰溪林场等15个镇(场)。

10、西岩山茶。西岩山茶西岩单丛茶简介大埔西岩白叶单丛茶自一九九五年十月在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后,一九九七年又荣获中国国际茶叶展览会金奖。西岩珠形白叶单丛茶主产于大埔县枫朗镇西岩山麓海拔在1250米以上的山地周围,土壤多为中性偏酸ph值5---6之间的红、黄、赤红土壤,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适宜茶树生长和有利构成优质茶叶中内含物质和积累是“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和地理条件。

Ⅳ 梅州金柚和沙田柚的区别

有区别,第一,名字不同。第二,价钱不同。第三,树种不同。第四,味道不同

Ⅵ 为什么梅州被称之为“柚子之乡”

因为从广西容县沙田村引进的沙田柚,十多年来在梅州开枝散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1995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金柚之乡”,“梅州金柚”,民间也称“柚子之乡”。成了闻名全国的名牌产品,成了梅州地区农村的经济支柱。

梅州市梅县区生产的梅州金柚在91年荣获“七五”星火计划全国博览会金奖;94年获郑州全国农业产品博览会金奖;被国家评为全国水果生产百强区。

95年梅县区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金柚之乡”;97年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梅州金柚被认定为名牌产品。并向国家工商局申报注册“梅岭”牌金柚商标。

(6)梅州市金柚一年的产量是多少扩展阅读

梅州不只是“柚子之乡”也是“客家菜之乡”。

客家菜之乡,2005年11月20日,中国烹饪协会授予闽西长汀县“中国客家菜之乡”称号,并在长汀举行了授牌仪式。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汀历史上是闽、粤、赣三省物资集散重镇和政治、文化中心,素有客家首府之誉。客家菜讲究鲜香、清正、原色、本味和养生。

梅州农业学校被认定为“中国客家菜研发培训基地”,自创立中国客菜之乡和中国客家菜研发培训基地以来,梅州市餐饮行业协会和研发基地组织参赛均取得优异成绩,是闽粤赣客家地区获得国家技师最多的地级市,6单位被评为“中华餐饮名店”。

Ⅶ 梅州大埔为什么被评为“中国蜜柚之乡”大埔的柚子跟普通的柚子有什么区别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是中国金柚之乡。沙田柚(梅州金柚)引进种植已有一百多年历史,1986年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十万亩金柚商品生产基地,已种植25万亩,98年总产达23.7万吨,成为全国最大柚类商品生产基地,梅州金柚是梅县区农村的主要经济支柱。

大埔的柚子跟普通的柚子区别:

第一,种柚子最重要的就是土壤条件。不好的种植条件种出的柚子又苦又涩,而梅州大埔的土壤富含硒,特别适合柚子生长。

第二,大埔空气怡人,日照强,种出的柚子表皮金黄,非常甜,皮薄肉厚,入口无渣。

第三,当地水利资源丰富,农户会用山泉水源浇灌,种出的柚子清香可口。

第四,政府指导标准化种植,广东省农科院和华南农业大学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培养出来的蜜柚非常标准化,品质稳定上乘,随便打开一个都又香又甜水分充足。

(7)梅州市金柚一年的产量是多少扩展阅读:

大埔县蜜柚种植历史悠久,从1985年开始逐步规模化发展,经过20多年的发展,大埔蜜柚已成为广东省最大的蜜柚种植基地和国内最大的蜜柚种植县之一,2012年7月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蜜柚之乡”称号。据悉,2015年大埔蜜柚总产量可达23.2万吨,产值8.63亿元。

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地理标志处处长孙志永表示,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对有文化特色和生态特点的农产品规定了质量要求、生产范围等,将提升地方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当天活动上还为大埔蜜柚颁发了“岭南十大养生特产”奖牌,借助柚子丰收的时节,大埔县金秋乡村旅游活动也同时启动,游客可以到大埔体验采摘蜜柚。

Ⅷ 梅州金柚的介绍

梅州金柚的栽培已近百年历史。目前全市总面积30万亩,产量30万吨以上,梅州金柚的主要产区有:梅州市的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平远县、蕉岭县2区1市5县等地,梅州是全国最大的金柚商品生产基地。梅州,1995年被国家首批百家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命名为“金柚之乡”。金柚果大、外形美观、果色鲜黄、肉质脆嫩、清甜爽口、汁多化渣、有香蜜味,富含营养物质和较高的药用价值,又由于其耐贮藏运输,在自然通风条件下,可贮藏半年而不改风味,故又有“天然罐头”之称。梅州金柚栽培历史悠久,民国初年从广西容县沙田镇引进种植,距今已有100多年。因“沙田柚”成熟后皮色金黄、价值高,1992年,为更好打开国内外市场,梅州正式把“沙田柚”的商品名确立为“梅州金柚”。1995年梅州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金柚之乡”,2006年金柚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是广东“十件宝”之一。《本草纲目》有记载:柚子皮性味辛甘、平、有行气、消食、化痰功效。经专业机构检测,金柚含植物蛋白、铁、钙、碳水化合物及胡萝卜素、类黄酮等多种物质,具有清热润肺、凉血降压功效,最适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病者食用,是理想的营养保健品1。

Ⅸ 东石的广东省平远县东石镇

东石镇拥有丰富的铁矿、瓷土、耐火石、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尖山铁矿储量大、品位高、有害元素含量低,深受钢铁行业的青睐。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丰富,光照充足,有利于发展种养业。农产品资源丰富,主要出产梅州金柚、三华李、优质禾刀、花生、碰柑、茶叶、淡水鱼等。东石花生、锅笃茶、碰柑远近有名。年产花生1400吨,锅笃茶46吨,碰柑30吨。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省道S332线和县道X036线贯穿全镇,全线为水泥路面。该镇建有环东公路和环北公路。村村已通公路且部分实现硬底化。已开通程控电话,可直拨国内、国际长途。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在镇内分别建有4座和3座基地站,移动通信畅通无阻。东石镇境内建有11万伏变电站1座,1万伏开关站1座,电力充足。建有日供水1500立方米的自来水引供工程,保证了圩镇和附近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圩镇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是邻近5个镇的重要的农产品集散地。
镇有线电视2003年底实现与市联网,同时实现有线、无线转播。加快学校布局调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04年7月,铁民中学并入东石中学。现有东石中学和茅坪中学2间中学,有小学20间,其中13间为完小。中学有教职工146人,学生1978人。小学有教职工183人,学生有3724人。全面实现九年义务教育。有卫生院1所,为一级甲等医院,有医护人员61人。各村均设有卫生站。
东石镇内工业企业发达,国有、集体、私营企业众多,主要为铁矿、石灰石、耐火石、铸造、水泥、家私等行业。2003年全镇工业总产值达15761万元。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2003年全镇非公有制经济纳税总额达750.8万元,占全镇税收总额的72.7%。
稳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全镇粮经比例达6:4。全镇经济快速健康发展。2003年末,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989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486元。 东石镇共有初级中学两间,3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978人,教职工146人;有小学21间,其中完小13间,在校学生3724人,教职工183人。
镇党委、政府坚持科教兴国,教育为本的战略方针,大力发展了教育事业,积极为教育办实事,办好事,取得了喜人的成绩,2004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尊师重教先进单位。
梅州市平远县东石中学创建于1908年,始命名为铁民中学,原校址在尖山之下,于1994年秋迁址至东石镇双石村(即原新东中学)。校园面积238千平方米,现有广州天河教学楼一幢共35间课室,办公楼一幢,教师宿舍二幢,学生宿舍一幢,200米环形跑道标准球场一块。全校现有30个教学班,师生共1700多人,教师120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人;一级教师37人;大专以上学历占98%,其中本科以上学历的有32人,在职进修本科的教师有20人。
东石中学环境优美,条件优越,师资力量雄厚,多年来教育成绩突出,2000年中招考试全县第2名;2003年第3名,2004年第4名。为家乡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是读书育人的好地方。
梅州市平远县茅坪中学创办于1979年,其前身为茅坪小学附设初中班(1976-1979年),校园占地面积15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500平方米。全校现有教学班7个,学生300多人,教职工25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人,一级教师2人,二级教师12人。
茅坪中学师生恪守“团结、勤奋、求实、进取”的校训,教师敬业爱岗,勤奋工作;学生遵师守纪,读书报国。近几年来,全校师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评比、竞赛并屡获佳绩,几位教师不断有论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在2003年梅州市数学教学论文评比中,有多位教师分获二、三等奖;在全国初中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竞赛中,也有多位学生分获国家级二、三等奖、优胜奖和省级一、二、三等奖。 毓秀书院
毓秀书院坐落在东石镇灵水村,前身为灵水小学,占地面积为72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90平方米。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毓秀书院是平远县革命的摇篮和指挥关。1928年,中共平远县委成立,县委会议地址设在毓秀书院。1929年,在毓秀书院成立平远县第一个苏维埃政府──石北乡苏维埃政府。解放后,毓秀书院作为平远县革命战争重要发源地被县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平远县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地。
丰泰堂
建造于1803年.位于平远县东石镇凉庭村,是一座典型的客家围龙屋筑,她历经200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仍完好地屹立在广袤的田野之中。丰泰堂里外三层,结构严谨,气势恢弘,成为最具有特色客家围龙建筑之一。
丰泰堂为林姓祖屋。据东石林氏族谱记载:三千多年前,商纣王暴虐无道,叔父比干屡次劝谏,反遭其害。周武王表彰比干,赐其子为林姓。战国时林姓分西河堂、济南堂二系,后来济南堂的一支在福建上杭落户,九世祖彦英公迁往东石,建造丰泰堂的为十六世特秀公。据族人介绍及族谱记载,特秀公之父逢源公早年在江西开伙店,为人老实忠厚,曾一伙匪帮携金银住店,为官兵所剿,得大笔意外财。予银两长子特秀在家造屋;并为次子德秀捐官,从此四川世代繁衍。特秀公乐善好施、为乡邑称颂,清嘉庆七年(1803年)建造丰泰堂。
围龙屋的设计与建造融科学性、实用性、观赏性于一体,显示出客家先人的出色才华及高超技艺。围龙屋与北京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颗印”并列一起,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之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1994年在梅州召开的世界客属联谊会中,该“丰泰堂”以其独特的古朴风韵、雄浑气魄被输入联谊会资料,以封面的形式展现于世界。 全镇常年耕地有2.29万亩。其中水田面积为1.57万亩,水洗地面积7.26万亩。25度以上坡地耕地面积7.39万亩。耕地面积广阔、地力优良,适宜种植南方各种果作、林材。
全年经作与粮作比例协调。粮经比例达到6:4格局,既保证了粮食生产,又富了农民的袋子。常年经济作物面积平均达1.8万亩。其中以花生尤为突出,全年种植7500多亩,总产达1500吨。
全镇果茶面积大、产量高、品质优。至2003年末,全镇果茶面积达8600亩,果茶总产达7000吨。其中碰柑、锅笃茶、梅州金柚、三华李更是出名,常年碰柑1000多亩,可产430吨产量;锅笃茶面积1500多亩,年产绿茶40吨,锅笃茶是梅州“八大名茶”之一;李类种植1800多亩,总产达1350吨。 长窝柚:“长窝柚”实为梅州金柚,只因其风味独特而众口谐碑为“长窝柚”。其品种为梅州金柚,“长窝”为一地名,位于东石镇太阳村扁坑子地域,处于铁山嶂峰脚,该山地背倚山峰,朝南坡。上有锅笃水库的水源灌溉。目前该地域种有梅州金柚1000多亩,年产梅州金柚200吨。由于该山坡地日夜温差大,果品中有机糖份累积多,吃起来香脆口感好,蜜味浓郁,实是月下品尝之佳品。
碰柑:(1)碰柑是世界上最优良的宽皮柑桔类品种之一,有“远东柑王”之称,果实硕大,色泽鲜艳,味道芳香甘美,肉质细嫩,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大竞争力。(2)东石镇的碰柑栽培历史久,不但产量高,而且品质优良,现有的1000亩碰柑面积,分布在我镇黄地村竹塘。竹塘碰柑是全市数一的碰柑产品,其果品大且匀称,色泽鲜艳橙黄,皮松易剥,肉质细嫩,汁多化渣,含糖量达13%,吃后有香甜浓蜜之感,是鲜食佳品,深受消费者喜爱。(3)东石镇实施县委、县政府“一乡一品”开发战略,在现有碰柑面积基础上,结合搞山地连片易地开发2000亩耕地实际,将碰柑生产列入调整优化东石镇果树品种结构,帮助群众致富奔康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计划在几年后,以东石镇中村、黄地、蕉留、洋背为中心,形成3000亩优质碰柑生产基地。
锅笃茶:茶叶是当前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东石镇锅笃村生产的锅笃茶素有“嘉应八大名茶”之称,味道甘纯、香气浓郁、品质上乘,畅销海内外。东石镇锅笃村地处铁山嶂峰谷,海拔1163米,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经常云雾弥漫,具有“高山云雾出名茶”的一切自然环境条件。锅笃村种茶历史悠久:有耕地面积991亩,山地13434亩。目前种有茶园面积1500亩,年产春茶量达40吨,总产值达120万元。由于种茶历史悠久,当地农户几乎都懂得管理茶叶生产和制作技术。优良的气候地理环境是锅笃茶的良好品质的前提,精致的制茶工艺是锅笃茶上乘品质的保障。进一步开发锅笃茶的生产,具有极大的潜力。

Ⅹ 梅县金柚的文化历史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是中国金柚之乡。金柚(沙田柚)引进种植已有一百多年历史,1986年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十万亩金柚商品生产基地,已种植25万亩, 金柚之乡98年总产达23.7万吨,成为全国最大柚类商品生产基地,金柚是梅县区农村的主要经济支柱。梅州市梅县区金柚在91年荣获"七五"星火计划全国博览会金奖;94年获郑州全国农业产品博览会金奖;被国家评为全国水果生产百强区; 金柚之乡95年梅县区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金柚之乡";97年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梅县区金柚被认定为名牌产品。并向国家工商局申报注册"梅岭"牌金柚商标。梅州金柚,经水果专家鉴定:"果大形正,果色鲜黄,整齐而美观,具有香气,肉清甜,有蜜味,质脆嫩而化渣,水分含量适中,为柚类中的佳品"。 金柚之乡经化验,果肉营养丰富,含植物蛋白、铁、钙、碳化物及胡罗卜素、维生素、黄酮体等多种物质,每百毫升果汁含维生素C120--137.4毫克,比柑橙高2--4倍,维生素D也比柑橙多,含可溶性固形物13--15%,柠檬酸0.321%。具有清热润肺,凉血降压,止咳化痰之功效。最适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病者食用,被称为营养保健食品。果实耐储藏,素有"天然水果罐头",岭南佳果之美称,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
希望本回复能帮到你,谢谢采纳!

热点内容
马路上汽车的噪音在多少分贝 发布:2023-08-31 22:08:23 浏览:1965
应孕棒多少钱一盒 发布:2023-08-31 22:08:21 浏览:1436
标准养老金一年能领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719
湖北通城接网线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9:51 浏览:1798
开随车吊车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562
京东付尾款怎么知道前多少名 发布:2023-08-31 21:52:58 浏览:1889
在学校租铺面一个月要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1:52:09 浏览:2026
2寸有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50:34 浏览:1671
知道电压如何算一小时多少电 发布:2023-08-31 21:46:20 浏览:1657
金手镯54号圈周长是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44:28 浏览: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