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每月开多少工资免个税
Ⅰ 小规模企业的法人可以发多少工资免税
5000以下是免个税的,如果没有其他专项附加扣除建议定5000元左右。
小规模企业即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年销售额在规定标准以下,并且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增值税纳税人。
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应税行为的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以下称应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标准的纳税人为一般纳税人,未超过规定标准的纳税人为小规模纳税人。
Ⅱ 每个月工资多少需要交个人所得税
每个月工资5000需要交个人所得税,国家规定起征点是5000元;超过5000元就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超过5000元部分,根据超过额度有不同的税率。我国征税项目和应纳税额计算方法是不超过3000元的税率为:3% 速算扣除数:0;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税率为: 10% 速算扣除数:210;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 20% 速算扣除数:1410;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 25% 速算扣除数:2660;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 30% 速算扣除数:4410;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 35% 速算扣除数:7160;超过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 45% 速算扣除数:15160;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月收入5000元。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资、薪金收入总额-5000元;全月应纳税额=全月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征收个税的比率是就超出部分计算得到的,计算方式根据超出部分的多少,比例也有所不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十六条
各项所得的计算,以人民币为单位。所得为人民币以外的货币的,按照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缴纳税款。
Ⅲ 工资多少不用交个人所得税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如下: 1、工资范围在5000元以下的,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2、工资范围在5001元-8000元的,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3、工资范围在8001元-17000元的,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由于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是按年征收、按月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的,而且需要减除费用6万元,减除免税收入、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等,所以,如果你的年工资收入扣除专项扣除(指的是五险一金)、专项附加扣除、免税收入以后不超过6万元,则全年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根据税法的有关规定,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而高出的部分除以本人在单位的工作年限,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按标准计缴个税(个人在单位的工作年限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个人领取一次性补偿收入时,按照规定比例实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可以在计征一次性补偿收入的个税时扣除。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税法》 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
Ⅳ 工资多少需要扣税
工资扣税的标准如下:
1、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个人所得税为3%;
2、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个人所得税为10%;
3、工资范围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个人所得税为20%;
4、工资范围在30000-40000元之间的,个人所得税为25%;
5、工资范围在40000-60000元之间的,个人所得税为30%;
6、工资范围在60000-85000元之间的,个人所得税为35%;
7、工资范围在85000元以上的,个人所得税为45%。
一、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情形如下:
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2、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3、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4、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5、保险赔款;
6、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退役金;
7、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
二、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如下:
1、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2、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3、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总之,工资达到五千元的起征点的,工资扣税的标准为3%-45%,对于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其每一年度应当纳税的金额为其年度收入减去六万元以及其他专项扣除等费用后的余额。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可以从其应纳税额中抵免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但抵免额不得超过该纳税人境外所得依照本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Ⅳ 个人所得税免税额是多少
个人所得税免税额是2000。但前提是这个是工资收入的个人所得税。如果是劳务收入的话,个税免税额,4000元以下是800,4000元以上是20%。
一、 关于个税
个税一般指的就是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英国是开征个人所得税,最早的国家,在1799年,英国就已经开始试行了差别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而到了1874年,个税才成为英国一个固定的税种。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纳税的义务,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就是指在中国境内居住的所有人,以及不在中国境内居住,而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其中包括了中国国内国民,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
二、 纳税的意义
纳税就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这也是国家的基本收入来源。税收是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之一,因为国家可以通过税收的设置,以及在税目税率加成征收或减免税等方面的规定来调节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维护国家的政权。而且税收还具有监督经济活动的作用,国家在征收税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查明情况,正确的计算并征收税款,另一方面又能够发现纳税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不管是企业的老板还是个人都是需要纳税的,因为纳税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不能够逃税。
Ⅵ 工资上多少要交个人所得税
【法律分析】:工资5千元以上要交个人所得税。也就是说在2018年10月份之后,只要工资在5000元以上的需要交个人所得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1、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
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
工资范围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四、劳务报酬所得;五、稿酬所得;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八、财产租赁所得;九、财产转让所得;十、偶然所得;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