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保姆的工资是多少
‘壹’ 感觉保姆变成了抢手职业,越来越难找,保姆的工资真的很高吗
我是河南的,已在大连二十年。从事家政行业也有六年多了。之前做的是钟点工,去年开始改行做了育婴。
其实不是保姆越来越难找,而是雇主和家政从业者想找个双方都觉得不错的是要靠运气的。比方说你做饭好吃,但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家庭的口味,这就是所谓的众口难调;再比方说你做事认真,麻利,大部分家庭都认可,但也难免遇到有洁癖的家庭;再者,一到年关,有些家政人员可能会回家过年,雇主等不及的就重新换人,所以一到年关有些城市就可能会出现用工荒,导致了家政行业人员紧俏的现象。
家政行业不再是传统的老行业,现在分化的很细,月嫂,育婴师,护老,住家保姆,钟点工,就钟点工都分了好几种,有做饭的钟点工,有单纯的打扫卫生的钟点工,还有一类开荒保洁的(包工),可以说只要你想给自己偷个懒,放个假,花不多的钱,也能享受到旧 社会 富人家庭才能请得起的保姆。现在普通的家庭上班族,请钟点工的大有人在,比如一周一次的保洁,一月两次的保洁,其实用不了多少钱,我以前做钟点工的时候,就是拼活的,其中一家一周一次的,只是一个做小生意的,因为她忙,再者也不想干家务,所以就包给了我,对她来说一个月不到一千的开支,她付的起,对我来说,单纯看一家是有点少,但我干了五家,有一周两次的,有三次的,所以综合加起来,工资也就提上来了,关键是对我来说,时间自由,可以兼顾家庭,又比一般工作挣钱,也没有办公室的尔虞我诈,仅仅出点力,何乐而不为呢?
现在人的思想不再是七十年代以前的思想,享受生活的群体逐渐增多,也导致了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这个行业,特别是月嫂这个名词,更是这个行业高工资的代表。其实怎么说呢,你可能看到个别月嫂,或月子中心确实收费不低,但你可能看不到还有考完证找不到活儿的大有人在。人嘛,总是喜欢拿少数高精尖的来说事儿。不过话说回来,这个行业相对来说,只要能吃苦,不偷奸耍滑,还是很好找活儿的,对于没有太高学历,又想挣钱的家庭妇女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能雇得起保姆的家庭,经济条件肯定是比较好,收入来源也很稳定。
一般雇保姆的家庭,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一,雇保姆来照看老人的。这类家庭雇保姆,确实比较难找。简单说,这就是要去服侍老人。
这类保姆一般年龄在50岁以上,女性。脾气、忍耐性要好,且要持有 健康 证明。(正规医院开具的尿常规、血常规、CT扫描的检查证明,有些雇主也不会有这个方面的要求)
这类家庭雇保姆,一般没有特殊要求,主要就是每天把身体情况不好的老人推出去到外面去转悠转悠,然后就陪着老人说说话。总之,就是照顾好老人的生活起居。
当然,事情也不少,如要给老人去擦洗身子、端茶递水、洗碗拖地、浆衣洗裳、喂药煎药等等琐碎小事,但是,一天忙下来,也真够呛的。
最主要的是,这类保姆须臾不能离开老人的视线左右,甚至于卧病在床的老人,请一个保姆还很吃力,得请两个才行。这其中的辛苦,一般人难以体验得到。
有些难堪的情况,如卧病在床的老人,洗澡穿衣、上厕所,这都不是常人能理解的辛苦。
鉴于此,这类照看老人的保姆,确实相当难请,工资倒是其外,主要是长期这样,有的保姆自己的身体都有些吃不消。
这类保姆的工资一般在7千元左右上下浮动,甚至于更高。有的雇主可能认为太高了,其实,按照一个中部省份在医院陪护病人的工资标准和工作内容来看,在经济发达地区,这就是双方去协商的结果而定了。
(中部省份,陪护病人的陪护人员,没干什么事,工资一般在每天150元左右,发达地区250元左右。)
当然,请这类保姆的家庭,一般都是高工薪阶层和生意人家庭居多,普通人家也是承担不起的。
二,居家保姆。这类保姆一般是要会做饭、洗衣、收拾家庭卫生,要求不会太高,相应地,工资也就不会太高,大约4500元左右。有的顺带还要接送小孩上学。
其中,烧得一手好饭菜,那么工资相应地会多一些。
三,有些特殊的家庭,为了孩子,也是肯花大价钱去请一些学历高的专业保姆来居家为孩子服务的。这类保姆,一般要求英语流利,并能附带地能帮雇主管理家庭的日常事务,有点儿类似于管家。
当然,这都是成功人士的家庭。
不得不额外说一句,有些家庭为了让孩子更快地融入英文对话语境中,开始去雇请一些菲律宾女佣来居家服务。
有的家庭请菲律宾女佣,主要是让孩子能更快地融入到英文口语环境中,这是国内普通保姆所不具有的优势。
虽然说雇请一个菲佣工资可能比国内保姆工资要低一些,但是,雇请一个正规的菲佣,雇主得为菲佣额外支付各种的签证、飞机票、劳务许可证明等等的费用也得个3万4万块的。
雇主和保姆也是心情复杂各怀心事。
保姆有的说,如果有钱,谁爱做保姆?多少辛酸的苦水再难吞,看在钱的面子上,也要把苦涩的泪水往肚子里吞!!然后甩甩头,忘记它才能自己得到平衡。
雇主也有想法:我花了钱,并不入我眼,也不如我愿,有点儿觉得吃了亏的感觉。
其实,这就是个地位身份的转换问题。各自妥协一点,保持“差不多就得了”的态度,定能“皆大欢喜”!
不可高高在上,也无须俯首称臣,平等才能和谐!
职业无贵贱!您认为呢?
保姆的工资再高,也不会成为抢手的职业。因为有好多女人宁可去超市打工,也不选择做保姆,因为保姆这碗饭不是谁都能吃的。
想当保姆的人,自己一定要有好的心态,要不然极其容易让自己的自尊心受伤。有些人就是因为觉得被雇主家小看了,产生了报复心理,因而去虐待老人或者是小孩子。
我家有个亲戚,因为要供儿子上大学选择做了几年保姆。她老公在她家孩子上初中的时候就去世了,她一开始是在饭店打工,娘俩儿的日子虽然过的有点紧吧,但也够花了。
她家孩子高考的时候发挥的不好,只考上了一个三本,孩子一年一万多的学费让她选择去做保姆了。
她第一次当保姆是照顾一对八十多岁的老夫妻,她说那家的老太太就是一个普通的退休工人,雇保姆的钱是几个儿女均摊的。这个老太太最大的爱好就是指使她干活,只要她稍微休息一会儿,那个老太太就觉得自己亏了,所以每天都会给她找活干。她就是一个老老实实的农村出来的人,根本就没学会偷懒耍滑。她一开始是老太太让她干啥就干啥,让她吃啥就吃啥。直到有一天,那个老太太竟然指使她去帮她妹妹家洗衣服,她才决定不干了。
她工作的第二家,是帮一对小夫妻照看孩子。她说那对小夫妻人品特别好,经常在她干活的时候让她休息一会儿。他们两个吃水果的时候,一定会叫她一起吃。有时候小两口有饭局了,女主人一定会打电话告诉她先少吃一点,她回来的时候会给她带好吃的回来。人家拿回来的可不是打包的剩菜,而是专门给她点的菜。
可是后来那孩子的奶奶来了,这个老太太极其刻薄,中午就她俩带着孩子吃饭,孩子奶奶都要做两样菜,给她做的菜里都不舍得放油。
后来因为孩子有奶奶照看了,所以人家也就不再雇佣她了。
她后来又被雇去给一个八十七岁的老头儿当保姆了,她说那老头儿的年纪比她自己亲爸还大两岁,所以她是真的把老人当成自己的父亲在照顾。
可让她没想到的是,那个老头儿竟然长了一个花花心肠,经常有意无意的占她便宜。一开始她都忍了,她以为对方是老糊涂了。直到有一天那个老头儿竟然想用钱勾引她,她才气的打电话把老头儿的女儿叫了过来。结果老头儿的女儿反而把她骂了一顿,然后还少给了她半个月的保姆费。她说她当时气的真想好好骂那对父女一顿,后来还是忍着什么都没说就走了。
她家儿子有了工作以后,她就不再出去当保姆了。她告诉我,她干了那么多工作,当保姆不是最累的,赚的钱也是最多的。但是她说最不好赚的钱也是保姆费,因为那些钱里有自己被忽视了的尊严!
所以,当保姆前一定要好好想一下。千万不要带着仇富的心里去侍候人,否则不但会让自己感觉委屈,也会给雇主带来伤害。
我看是雇主越来越难找啊!我,央企退休员工,今年50岁,大专文化,在职是优秀员工,兢兢业业,踏实能干,在药企质监部门工作至退休。退休后想想,自己最擅长的就是做饭干家务,平时注意经络理疗,会刮痧拔罐艾灸按摩,锻炼身体学会了瑜伽,打羽毛球,与人为善,亲和力强,做事又快又好,勤快麻利,喜欢孩子,擅长和孩子沟通,辅导作业,唱儿歌讲故事更是信手拈来,普通话标准,最主要是正能量满满,个人形象1.65米,五官端正,不胖不瘦,到家政公司找雇主,一听河南的就被拒绝,地域歧视如此严重,让我也很无奈。
但是我发现,做保姆也要技术提升,如果你做饭好吃,又识字,老人吃个药什么的你都能知道,还会注意营养搭配。小孩辅食都会做,这样你的工资就会比较高。如果你只会用蛮力,做饭什么的也不讲究。就是说,你各方面如果是素质不太好的话,你也找不到好的雇主。自然工资也不会太高。
如果想干家政。你要想办法提高自己的机能。学个营养餐,月子餐,既能干的了育婴师。也能干的了月嫂,对老人的需求也了解,你会不缺客户。高级的月嫂,育婴师陪护,工资会很高,是个朝阳产业。
我父亲的护工一个月管吃管住,8700,是我同学退休金的2 3倍(本人年近60尚未退休)。春节到来之际,应该还要给他涨一些。这在北京也算高薪了!别忘了管吃管住啊
难找保姆的原因,60后是吃苦耐劳付出型,70后女人享受型,80后你们请得起吗?60后马上60岁了,以后不是请的起问题,是没有人当保姆了[抠鼻]
抢手是因为保姆行业一般人坚持不了多久,市场需求量大,真正能做好保姆又愿意长时间坚持并不多。
换句话说,高质量符合雇主要求的保姆不是那么多,而现在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能请得起保姆的家庭增多,人也是越来越忙,对保姆这个工作岗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再看看保姆这个行业,看着高收入,实际上是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收入与付出是成正比的,都是实打实的辛苦钱。不需要羡慕别人赚多少,你这样吃苦这样努力也能赚到。
我有朋友是做保姆的,确实收入不错,就算是经验不多才开始也有四五千,做得好8千上万。
如果是白班保姆,跟上班一样,早上早点过去,就是白天照看家里的人相关的吃饭,做卫生,收拾等,不用住家,工资不会太高,3-5千元,看个人能力。
如果是住家保姆,可以想象得到24小时是要住在别人家里随时准备收拾做事,家里有小孩有老人的,可以想象得到那个工作量,除了做饭洗衣服收拾家里,还得随时小心翼翼,听候差遣。自己的家里肯定是没办法顾及到的。所有的时间精力都奉献给了雇主。
保姆学得好的工资高的你不用怀疑,上万很正常,普通上班族8小时最多加一下班,有节假日周末,高薪保姆是24小时住家,工作时长远多余一般人,还没时间管自己家里,等于付出了所有,人家拿高薪也是应该的。
所以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用羡慕别人,要是羡慕自己也去试试看。
热爱生活,努力奋斗!@霜晨月加油吧[加油][比心]
[赞][玫瑰]
我对保姆行业的工资水平高低实在没有概念,但是我给大家讲讲身边一个跨国家庭的保姆情况,来看看她的工资水平如何?雇主对保姆要求高不高?
朋友鲍勃是一个50多岁的德国老头儿,在中国居住了19年,有一个12岁的中德混血女儿,目前离异单身中。为了能够帮自己分担一些家务减轻一些生活压力,他找了一位85年的河南女孩做保姆。
朋友鲍勃
鲍勃本身身家丰厚又有学识修养,所以在我个人看来开出的薪资条件是非常丰厚的。如下:
薪资:7500元/月,每周固定双休
吃:如果习惯吃西餐可随鲍勃吃,不另收钱。如果吃不习惯也可以另提供厨房自己做每月还补助1000块。
住:提供一套免费高级公寓住宿,甚至可邀约家人同住
语种:不强制要求懂英语
鲍勃和女儿
鲍勃对保姆的工作要求其实也非常简单。考虑自己是一个青春期少女的单亲爸爸,所以生活中会有诸多不便。河南保姆的日常工作更多的是陪这个12岁的混血小姑娘陪吃、陪玩、陪逛街....家务活儿真心不多。
混血女孩在点餐中
鲍勃居住在东莞市中心一套一百多平的房子,面积不算非常大,父女两人平时很注重干净卫生,所以家里保持的很干净,保姆要做的家务活儿几乎很少。而且也从来不需要保姆做父女两人的饭菜,常年都是鲍勃自己动手做西餐.....
每天保姆要做的事儿就是简单的打扫下卫生,然后等混血女孩儿上学了就陪鲍勃唠唠嗑,然后中午陪鲍勃和混血女孩吃饭,下午继续陪主人鲍勃做点儿家务唠唠嗑,等到下午混血儿放学了,陪着她吃喝玩乐就行了.....碰上小姑娘补习的时候,鲍勃会早早让保姆下班,平时基本都是6点准时让下班。
这待遇差点让我这个局外人都动心了......
按理来说这么一份看似非常轻松还薪资优越的工作,应该非常好干。但是在一次和鲍勃吃饭闲聊中得知,这位保姆最终还是被辞了。理由很简单:这位河南保姆德行不好,平时总是出口成脏。
鲍勃虽然中文不是特别灵光,但是一些基本的称呼或者骂人的脏话他还是听得懂的。这位85后的河南小保姆平时无论和男朋友还是和家人说话经常满嘴脏话,且脾气非常急躁,居然还是当着混血儿的面。鲍勃第一次亲耳听到时就第一时间就指出了问题,并严重警告了小保姆:坚决不可以在他宝贝女儿面前说一句脏话,如果改不了将被辞退。
这位河南保姆最终还是改不了急躁的性格和骂脏话的习惯而被鲍勃无情地辞退了。被辞时保姆依然表现出非常留恋的表情,但是鲍勃对于这种不文明且有可能毒害他女儿的习惯坚决不能容忍。最终还是打发了这位保姆。
看这位德国跨国家庭的保姆,我觉得工作真心不难做而且雇主给出的条件相当优越了。但是因为保姆个人德行问题还是被鲍勃无情地解雇了。所以依此来看,人们对于保姆的要求不再是简单的会干体力活就行了,而是越来越注重德行了。一个德行良好的保姆更能够获得主人的青睐。
所以大家认为德国朋友对保姆的工作要求算很高吗?
干保
‘贰’ 年轻小保姆被儿媳辞退,换了一个老保姆:爸,别老不正经!你怎么看
人到了一定岁数,就越来越容易感到孤单,就很希望有年轻人的陪伴,来缓解日益迟暮的失落感,因此就有不少老年人在子女结婚后,选择和子女们生活在一起,与其说是给他们照看孩子,照看家,倒不如说是希望有人说说话,不再感到孤寂。
特别是那种丧偶的老年人,一个人的时候孤独感觉特别强烈,但是有时候子女家却并不是自己能说算的地方,即便自己帮助了儿子和儿媳很多,也为他们花了很多钱,却依然矛盾重重,最终不得以分开住,可是分开住也依然不得安宁。
我有话说:
“花无百日红,人无再少年”,人生短暂,白驹过隙,可以做错事,但是不要做蠢事,否则很容易晚节不保,不是让别人说闲话,而是让自己、家人们觉得尴尬,因为正常的男女关系没有错,但是错乱的男女关系就危害性极大。
害怕孤独也应该明白“君子之行”,对于老年人同样适用,不是老了就可以高兴着来,随便着来。而作为家人们也应该对老年人更加关心,理解和妥协,谁不是事事忍让做“愚孝”,也要多了解老人家心思,这才能形成一个和睦的家。
‘叁’ 每天做午饭和晚饭的小保姆 多少工资合适
每餐30元合适
‘肆’ 老公找的小保姆,每天做菜不重样,开多少工资合适
如果觉得满意,你可以结合本地市场工资标准,与保姆当面谈,双方满意就行。
‘伍’ 你怎样看待家中保姆
一、问题、方法与研究定位 保姆已成为女性流动农民中一个重要的职业群体。与其他流动群体不同,这一群体的最大特点是,他们生活在城市居民的私生活领域,与固定的几个人进行着长期、多次的交往和搏弈;而在雇主一方,他们在家中则卸下在公共领域的面具,显露出其真实的方面。因此,他们的关系,会有丰富的社会内容。这是我进行本研究的重要动因。 我进行这方面研究的第二个动因是有关研究的缺乏。有关保姆与雇主关系的话题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热点,而针对这一问题的学术研究却几近阙如。国外关于家政工人(Domestic Worker)的研究对雇主与工人的关系虽多有涉猎(Nicole Constable,1997;Pierrette Hondagneu__sotela and Hrnestine Avila,2000),但几乎全是建基于国外的经验材料。因此,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保姆与雇主的关系,便具有了开拓性、探索性的意义。 第三个动因,则是出自对国外研究的反思。之所以会对保姆与雇主的关系问题感兴趣,或许是因为保姆职业在人们意识中的敏感——它似乎与传统的“佣人”、“下人”身份及主仆关系不无联系;又与1949年以后直至今天,中国社会事实上一直对阶级问题的高度敏感和关注紧密相连。因为毕竟,想象中那些十几、二十岁的农村姑娘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离开家乡,来“伺候”城里人,甚至连同城里人养的狗也一并伺候的图景,有时会刺痛人们的神经,引发复杂的联想。 检索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国外对家政工人 ——如“菲佣”和“跨国母亲”的研究中,“大多数研究仍然关注不平等和压迫”(Nicole Constable,1997:7—9;Pierrette Hondagneu__sotela and Hrnestine Avila,2000:154)。严海蓉是不多的做过中国大陆保姆研究的一位美国学者,对保姆与雇主的关系,她也认为其中游荡着“阶级的幽灵”(严海蓉,2001)。韩嘉玲将嫁到台湾的“大陆新娘”放在婚姻和劳动力两个市场中加以关照,认为不少大陆新娘嫁为台湾人妇,生儿育女之外,不过是承担了家庭保姆的职责,其视角既有性别的,也不乏阶级和等级的(韩嘉玲,2003)。但是,这些发现与笔者长期关注保姆问题的经验、感觉有的相契合,有的并不一致;而阶级的框架和视角也并不能解释其中许多更为复杂的现象。因为,中国的保姆毕竟不等于“菲佣”,大陆社会也不同于台湾。所以,从本土的情况出发,在占有一手材料的基础上,了解转型期中国社会保姆与雇主的关系,就成为社会学一个极好的研究课题。 本项研究使用的方法为社会学、人类学个案深度访谈及观察基础上的质性研究,辅之以小型问卷、座谈会和文献阅读等其他方法。小型问卷所获资料虽不具统计推论意义,却是探索性研究经常使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集中的访谈时间为2002年3月至2003年8月。进入方法为熟人介绍或通过接受其服务(如请做小时工)自己进入,然后用非正规的滚雪球抽样的方式,共在北京地区访谈保姆19人1,雇主20人。由于对同一组保姆和雇主(指既访谈保姆又访谈其受雇的雇主)进行调查的难度非常大,主要是双方都难免有心理障碍,故笔者的样本中对保姆和雇主同时进行了访谈的双向对应者只有10对。此外,还发放开放式问卷30份,回收27份2;召开保姆座谈会一次,出席者9人。本文使用的材料除另有注明者外,均来自笔者田野调查所获取的一手资料,包括近年来对保姆问题多方面关注的思考和积累。 需要说明的是,用访谈记录为主要材料所做的此项研究,其结论不具推论意义,却可能相当深入——如笔者访谈次数最多的一个个案为18次(包括电话访谈),时间跨度近1年,便于从中观察一些“事件”的过程,获取更鲜活、生动的资料。 二、作为背景的一般性描述 本文所指的保姆包括传统意义上住在雇主家里从事家务服务的保姆和不住在雇主家里而是定时上门服务的小时工。笔者的访谈对象绝大多数为前者。Pierrette Hondagneu__sotela 和 Hrnestine Avila将美国的有酬家庭服务工作分为三种,即住家保姆或管家工作;住在外面的保姆或管家工作;以及每周一次的房屋清扫工作。这与北京的情况似乎不谋而合,只不过北京的保姆行业发展还没有那麽成熟,分工也没有那麽细,譬如同时兼有管家职能的保姆和在雇主的管理下从事一般保姆工作者并没有严格的区分(但在雇主实际给付的工资中二者大多有区别);住在外面的保姆(白天到雇主家里工作)数量还较少;小时工灵活多样,而绝不仅仅限于“每周一次”相对规范的“房屋清扫”。 对保姆规范的称呼应该是“家庭服务员”,访谈中也多次听到受访者对保姆称呼的反感,笔者也深以为是。但为了叙述的方便,本文还是沿用保姆的指称,并借用“住家保姆”、“住在外面的保姆”的概念,以区别于小时工。 本文中雇主的概念大多会包容整个雇主家庭,而不仅仅限于某一个特定的家庭成员,因为与保姆发生联系的不同的家庭成员可能会对保姆有不同的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态度。 要深入探讨保姆与雇主的关系,有必要先对北京保姆市场和保姆职业群体的一般情况做出分析和判断。据笔者的调查,上述情况可用以下3点予以概括。 1. 价廉质低的保姆服务 保姆群体整体上无疑是作为廉价劳动力进入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的。截至2003年8月,一般家政公司对保姆月工资的定价是“干过的不低于400,没干过的不低于350”。新手大多有1至3个月的试用期,从第2个月或第3个月会长50元。3即目前北京住家保姆一般的月工资是400至450元。考虑到四、五百元是吃、住乃至简单日用品之外的净收入,这份工资似乎也并不是太低;但若同时考虑到保姆相对繁重的劳务付出,以及“24小时全方位身处异文化之中”,由巨大的文化落差所造成的高度紧张和不适应,保姆显而易见属于廉价劳动力。 “24小时全方位身处异文化之中”是我的同事孟宪范对保姆在雇主家处境的概括。这实际上是比繁重、繁琐的劳务付出更令人难以承受的,也是保姆从业者需要支付的最大的一笔心理成本。 一位来自甘肃漳县的20岁受访者说,她所在雇主家的“老头糊涂了,老太太不识字。我的主要工作是照顾老头,打扫卫生,做饭。只要有时间,老太太还让我给她织毛衣。最难的事是老头拉稀了,我给他收拾一切,收拾完后,我连饭都吃不下了。”而伺候这样一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同时还要兼做诸多家务的工资是“每月350元”。休息时间则是“每月两个半天”。另一位来自安徽和县的18岁受访者说,虽然她所在雇主家的老太太“高兴时会给长工资”,且已由最初的300元,“一个月后长到350,半年后长到400,三个月后又长到了450”,但“每天要擦7间屋子——除了纸、床单,能擦的都得擦;洗衣服,一天到晚总在洗;做饭,假日一人吃一种,经常一顿做好几种——甭管好吃不好吃”。以至她感到工作中最高兴的事是“少一个人吃饭”。 至于心理感受,不少受访者更是用“象笼子里的小鸟儿”,“太乏味,太孤独,太封闭”,“都快变成不会说话的哑巴了”等话语来表述。繁重的体力支出,乏味的工作内容,没有边界的超长的工作时间,加上巨大的心理压力,获取的只是四、五百元的血汗工资。保姆的“价廉”,可见一斑。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保姆职业进入的低门槛:从未做过家政服务,亦毫无城市生活经验者,只要会做一般的家务,甚至连家务活儿也不怎麽会做,仍然可以很容易地在北京找到一份保姆工作,然后由雇主进行培训。家政公司一般并没有什麽培训,而更多地是充当中介——无论是求职者还是求雇者,交50元钱,负责给介绍3次工作。实际上就是给双方提供一个见面的场所,彼此看中意了就签合同。作为担保,家政公司会扣押雇工的身份证和雇主预付的第一个月的工资,待合同期满或中断时再进行交割、结算。4 20年前,保姆职业低门槛的一个极端例子是:一位同事请了河北山区一个14岁的小姑娘来帮助照看1岁多的孩子。由于第一次出远门的新奇、紧张和劳累,小姑娘到达雇主家的当天夜里居然尿了床。 对小保姆进行培训的过程,就是同事的妻子先给小保姆当“保姆”的过程——从教她洗手、洗头开始,甚至亲自动手帮她洗澡,因为在此之前,她从来就没有洗过澡。那时,小保姆的月工资是15至20元。 现在大多数雇主家庭的生活条件尤其是住房条件都有了极大的改善,工资也翻了20倍。但保姆职业的低门槛状况却没有大的改变,因为当年经过了培训,已成熟手的安徽小保姆已大多转行;替代她们的是四川小保姆,继而是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内蒙古。。。。。。直至今天的甘肃保姆。一位22岁,跟奶奶住在一起的大学生受访者说,“我奶奶去家政公司找了个保姆,甘肃的,30多岁,好像也没什麽文化。奶奶让我教她怎麽使电器,教了3天了还没学会煤气开关,她说那是‘机器火',害怕,不敢动。我总担心家里哪天会(因为电器使用不当而发生)爆炸。” 另一位57岁,罹患晚期肺癌的受访者老陈说,“这3个月里一直和保姆生气。换了好几个。用的长的是个17岁的小姑娘,家政公司介绍的,甘肃人。吃了3个月的熬白菜,什麽也不会干,也不学,不用心。后来弄得我都有点烦了。我是个邋遢人,没有什麽要求,但是她什麽也不干,不让她扫地她连地也不扫。昨天闹肚子主要是早晨煮的牛奶晚上喝了,小保姆卫生也不大注意。拉了半夜,根本就走不了路,用学行车蹭着走。我身体这样,成天吃熬白菜,更养不起来了。她鸡鸭鱼肉都不会做,我想吃丸子,问她会不会做,说不会;问会做什麽,说‘会做肉片片'。我有时不得不准备罐头。” 据笔者观察,北京“好歹说的过去”的住家保姆应该是求略大于供,“质低”的问题也比较突出;而小时工则略属供大于求,“质低”的特点也没有那麽明显。对雇主来说,用小时工安全、无需住宿且能保有隐私;而对保姆来说,小时工收入高、自由且有下班时间;加上双方都认可的更加灵活的用工方式,以至小时工发展迅速,“过得去”的住家保姆则愈益难求。 小时工2002年的工资一般是每小时4至5元,2003年最低工资标准出台后为5至6元。“前几年在外国人家里做是每小时15元”,一位江苏籍、有在外国人家庭工作经历的小时工说。5小时工的工作特点是活儿集中,且边界相对清晰。一般可分为脏、累、重的,如打扫清理厨房和卫生间;责任大的,如接送孩子;有一定技能要求的,如做饭等。 小时工挣得会多些,如按每天8小时,每月25天算,应有千元以上的收入,但需精打细算地刨去租房和吃饭的开销。事实上如果有活儿做,她们是宁肯每天做12甚至14个小时的,而实际情况往往是“做不满”。“保姆稳定不自由,小时工挣得多些,但不稳定。”“非典”期间北京的居民住宅小区一度实行封闭式管理,楼群间不能自由出入,致使大批小时工失业半失业。 小时工挣血汗钱的特点更加突出,一位四川籍小时工伸出骨节粗大变形的手说,“我不用剪指甲,成天洗洗擦擦的,又是泡,又是磨,指甲根本就不长”。一位身高不足1米5的安徽籍小时工说,“我不愿意休息,也不敢休息,因为只要有一天不去干,第二天绝对就爬不起来了。” 绝大多数小时工都有过做住家保姆的经历,也有一些住家保姆在不耽误雇主活计的情况下兼做小时工,前提是雇主同意。有的雇主为了留住用得理想、顺手的保姆,还会主动为她们寻找兼职工作,以增加收入,防止其跳槽。 2. 频繁流动的保姆职业群体 保姆流动既指离开保姆业,改做其他;也指保姆在不同雇主之间的转换。由于保姆业是家务劳动的延伸,女性有着天然的优势;又由于雇主能提供吃住的方便且相对安全,故极易成为初入城市农村打工女性第一份工作的首选——但往往也只是其落脚点和过渡,一旦有机会,多数年轻的女孩子会选择离开。某种程度上,保姆业是进城农村女性这支“应急劳动大军”的“收容所”、中转站和蓄水池。 保姆在不同雇主之间的转换则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进入雇主家庭之前的选择和试用期间的磨合阶段。这一阶段保姆急于进入,又被雇主横挑竖拣,相对被动;试工期间也常因雇主不满意而被辞退。但待立住脚后,保姆再想跳槽时,则往往是雇主相对被动。而总起来看, 更多的时候似乎还是保姆炒雇主。譬如,2000年由“打工妹之家”组织的一项针对北京地区外来女性务工(经商)者的问卷调查中,23位自填“家庭服务员”者在回答“被解雇和自己主动辞换工作的次数”这一问题时,只有3人说自己有过被雇主解雇的经历;而有自己主动辞换工作经历的则高达10人(其余的人未回答),其中辞换3次以上者即有4人。而仅有的3位有被雇主辞退经历的调查对象,同时也都有自己主动辞换工作的经历。这组数据虽然也不具有统计推论意义,但仍可为笔者的感觉提供佐证。6 “炒雇主”的原因很多,但不外“工资低”、“条件差”、“活儿太累”、“与雇主的关系不好”及发生了冲突等等。正如28岁,已做了12年保姆的四川籍受访者小淑7所说,“好多人跳,跳来跳去”,“自己有能力可以走,不满意也可以走。自己跳,一拨一拨的,你走了她再来,然后她再走。”“一比较,就有了感觉,可以挑。一般是刚开始挺高兴,后来有了矛盾或者不满意,就再找。” “跳”成为一种常态,既是相对于雇主来说,处于弱势地位的保姆们的一种“日常抵抗”,即把频繁的跳槽当作“弱者的武器”来使用(,1985);更是实实在在的选择,因为选择往往比努力更重要。有时候颇似“找对象”,遇到了可心中意者,无论是雇主还是雇工,都会觉得是一种缘分,是幸运。 但保姆跳槽的成本相对低,而雇主选择的成本高。这是因为不同的雇主要根据自己的要求对保姆进行培训,费时费力;需要照顾的老人、孩子或病人又有适应磨合的心理成本。而保姆换个人家相对容易,虽然其中也不乏盲目、茫然和风险;但只要走过了3个人家,以往的培训和经历就转化为资本,她们也就学会了比较、选择和讨价还价。所以,一般保姆是越跳越精,越跳要价越高;而雇主往往是越换要求越低,直至退而求次,甚或凑合了事。这恐怕也是保姆炒雇主的频率高于雇主炒保姆的频率的主要原因。 除了象家政公司这样的“正规渠道”外,更多地为保姆跳槽提供心理支持和实际支持的,是保姆群体的亚文化,以及保姆和与保姆相关群体之间非正式的支持网络。保姆群体亚文化最外在的表现之一,就是保姆们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议论和比较雇主的优劣短长,其中既包括雇主家的条件,亦少不了对其道德的评价。而这些都极易诱发保姆理性或非理性的跳槽冲动,并使她们最终学会“抵抗”和选择。 为保姆的跳槽提供信息和其他支持的非正式网络除亲友和老乡外,也包括她们在城市工作期间新建立的社会关系,其中与雇主的联系也是重要的资源。如请曾经的雇主帮忙找工作,或是雇主请原来用过且关系不错的保姆为自己及亲友再推荐保姆、甚至帮着从别的雇主家里挖人。 调查中发现,在频繁流动的保姆大军中,也沉淀下一批做得很好且相对稳定,堪称保姆精英的“职业保姆”,她们大都干了10年、8年以上,都给雇主“撑着一摊儿事儿”,当着半个或一整个家,亦即身兼“管家”角色者。其实际收入高于普通保姆,有的还有工资以外其他的一些“福利待遇”。如一位32岁,多年来一直从事保姆工作的江苏籍受访者说,雇主给她的工资是400元,主要给老两口做饭;顺带负责接送老人的外孙女上学,老人在国外的女儿再付她50美金;有时再去打打钟点工。雇主还允许她在北京打工的丈夫节假日和周末也住在家里。8 3.雇主对保姆的刚性需求 绝大多数保姆从业者都说自己并不情愿做保姆,而是“迫不得已,只能做这个”,“暂时先干着,有了机会再说”。包括认为保姆职业并非没有优势和自述“在工作中有乐趣” 者,以及表示跟雇主关系“处得很好,就像一家人一样”的受访者。究其原因,一致的说法是保姆“没身份、没地位、没发展”。具体到对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的负面评价,三、四十岁的会说是“在人家家里,端别人的饭碗,寄人篱下”。20来岁的年轻女孩子则用“太‘圈'”,“闷”,“不自由”,“没耐心的人呆不下去”来表述。 此外,工作和生活空间高度重合导致的工作边界不清晰,“受控制的时间安排”(2001:161)导致的休息没有保证,以及“没有机会认识男朋友”、“没有时间谈恋爱”等,也都是不愿意做保姆的理由。即使那些“保姆精英”,也大多说不愿意做保姆,因为“保姆越老越不值钱”,保姆“没有养老金,没有医疗保障”。 反倒是一些文化程度更低或年龄更大的受访者,对做保姆表现出相对平和的心态。如37岁,自述“没上过一天学”的安徽籍受访者玉芬说,“没觉得做保姆低人一头,伺候人。在这儿不管多少,也能挣点儿,比在老家强。很知足。累是累点儿,也比在老家种地强,总有收入。就是想家,觉得离得太远了。” 不愿意做保姆的女性农民工可以改做其他。而雇主则没有别的选择,因为他们对保姆的需求大多带有刚性的特点。 转型期市场经济的发展,家庭功能社会替代的不足,城市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以及大批农村廉价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使不论是1949年以前还是改革开放以前,都只是极少数人才能“享有”的保姆服务迅速普及,进入了千家万户。保姆业成为城市的一项产业,北京市仅以保姆中介为主的家政服务公司就有近千家9。至于春节前“京城保姆‘断顿儿'”10、“非常时期保姆告急”11等报道,更是年年都会念的老经。 根据笔者的调查,在北京请一个住家保姆需支付以下成本:工资、奖金加食宿费及部分日常生活费用600——1000元;提供单独或至少能与成年异性区隔的居住空间;一般需有一位“主事儿”的家庭成员负责对保姆的管理工作,即承担区别于“一线保姆工作”的“二线保姆工作”;还需计入陌生人进入的人际紧张和安全风险等心理成本。所以,住家保姆的雇主大体上分为两类:一是中等收入以上者;二是收入一般,但由家庭成员共同出资,为家中的老人、病人等雇请保姆者。低收入家庭请不起保姆,但大多有待岗或提前退休的家庭成员,自行化解了“保姆”的需求矛盾。至于下岗或领低保金的家庭,就更不是请保姆的问题,而是考虑自己是不是也要去做保姆了。 保姆工作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以家务劳动为主,多由小时工承担;一类以照料人为主,多由住家保姆承担。如果说一般家务劳动的需求还略有弹性的话,照料人的工作即住家保姆的需求则是刚性的、不可替代的。 一位52岁的女性雇主说,她单独居住的父母都是普通职工,退休金(母亲为退养)加起来有1500元。“没有能力也从没想过雇保姆”,但母亲75岁以后,逐渐丧失了自理能力,父亲则因严重的哮喘病,“连一壶水都拎不起来了”。想到请人时,母亲却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一个陌生人来家里,因为“她有心理障碍,‘不会使人'”。于是先找了父亲那边的一个远房亲戚小兰。母亲习惯了把所有进入家庭的自家之外的人“都当客人来待”,所以经常是小兰还在呼呼大睡,老太太已经颤颤巍巍地为她买好了早点,然后再抱怨“谁伺候谁”。“3条鱼她一个人就吃两条半,我们俩一共才吃(得下)半条;到月还得啪、啪地给人家点钱(给付工资)!”老太太心理不平衡。怕不给小兰喝牛奶“不合适”,母亲忍痛断了老两口的牛奶,“父亲又不干了,俩人天天吵”。后来换成了母亲的“娘家人儿”、近亲小英。小英“勤快、能干,嘴儿也甜”,但只能每年冬季来;此外发现小英手脚不大干净,“药、海米,连筷子都偷着往老家拿。侧面问了问,还把她得罪了,冬天也不来了”。儿女们轮流跑了大半年,“全都盯不住了”,父亲不得不拍板儿,找了一个苏北的保姆小刘儿。“谁知道就在小刘儿进家的当天晚上,母亲高烧40度,送到医院抢救,一晚上就花了1600块钱”。事后,母亲说她“一见小刘儿,头嗡地一下就大了,病就是打这儿起的。”母亲病好后,终于接受了已成既成事实的“‘生人'保姆”,而一旦接受了,就再也离不开,以至每到小刘儿要休息的那一天,“老两口恨不能都犯高血压”。“其实,我们5个兄弟姐妹中已经有两个退了休。但谁都有一个家,家家都有一堆事儿,常回来看看没问题,天天盯着还真不行。还有,我大嫂说了,‘都是五、六十岁的人了,我们也到了快要人伺候的岁数了',所以,只能大家凑钱给老人请保姆。” 这是迫不得已,老年人被动雇请保姆的典型案例。年轻人则觉得请保姆顺理成章,而需求同样是刚性的。一位由保姆小云照看4岁女儿的女性雇主说,“作为离异后的单身母亲,职业女性,有了保姆我才真正有了身心解放的感觉。小云使家成了一个家。在这个家里,我更像爸爸,出去工作;小云像妈妈,照顾孩子,也照顾我,使全家享受到女性的呵护和家庭的温馨。这个家里可以少了我,但绝对不能少了小云。” 以上还都是在一般情况下的需求。遭遇特殊情况,如因患病、突发意外等陷入困境,急需要人照料之时,家庭成员之外,城市人惟一能够求助的渠道,也只有请保姆这一条路。而找无论农村还是城市的亲戚“帮忙”,都不过是变相地雇请保姆。特殊情况下的保姆需求,其刚性特点尤其突出。 譬如上述57岁身患肺癌,“吃了3个月熬白菜”的老陈,即不幸陷入了人生的困境:夫妻俩一年内先后罹患癌症,同时住院;独生子在外企工作,几乎不能请假,若因辞职断了收入,更难以支持高额的花费;老母亲顾不上照顾,在他们住院期间故去;老陈一个妹妹在国外,另一个身为医生、工作繁忙的妹妹负责为其跑医院、联系治疗等事宜,妻子的治疗事宜则由妻妹负责。此之外,老陈再没有其他的亲人。夫妻俩的日常生活及病中护理只能全部依赖保姆,其最后的生命质量也因此与保姆息息相关。
记得采纳啊
‘陆’ 在武汉你认为要月收入多少才请的起保姆呢
从儿子出生,我家请了一位八小时保姆,话不多,人精神,把自己收拾的干净清爽,干活利索。刚开始孩子小,负责看孩子,后来孩子大了,开始做些家务。孩子上幼儿园早上送完孩子后回来打扫卫生,下午接娃,直到小学二年级结束。从此后转为家里钟点工,因为保姆家有了小孙女,不能再全天工作了。在这些年里,我们成了家人,逢年过节我们都带东西去家里看望。当初发工资按月发,每年12个月,过年休息也都发钱。很多人都跟我说我家阿姨对孩子好,人不错,我们也不差那点钱,大方一些,都满意。从2008年到现在,我们还在一起合作。
‘柒’ 她如何从一个月薪2000的小保姆逆袭成新东方英语讲师
我们已经身处一个开口就是英语的时代。
全世界75%的电视节目是英语,3/4的邮件是用英语书写,电脑键盘是英语键盘;
任何一个国际会议,其会议工作语言一定要用英语;
很多官方的政府性质的活动、文件、交流方式都使用英语;
只要你学好英语,你就能:拿到外企offer、升职、薪资提高50%-200%、雅思托福一次性过、出国自由行......
可是从小学到初中,再从高中到大学,中国人学了十几年英语,裸过了四级,险胜了六级,到头来谁又敢说自己的英语好呢?
她是杨萃先,曾在新东方知名讲师,长江商学院任客座教授,教过佟大为、李亚鹏等明星企业家,也把家里的小保姆、公司的厨师女孩都培养成了英语老师。
很多人开玩笑问:你家还缺保姆吗?
也有人半开玩笑地说:报名你的课,就跟大明星当同学啦,我肯定能学到秘籍吧?
每次听到大家对学习英语的困惑,杨萃先都会在心里暗自叹息,英语那么简单,却难住了这么多人。
1
英语被评为最Easy语言
中国学生却在全球统考中连续倒数
美国FSI(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曾把多国语言划为4个难度等级,英语被评为难度1级,是最Easy的易学语言,从基础到顺畅沟通,FSI给出的学习指导时间竟然仅为575-600小时(约半年)!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的一个赤裸裸的真相却是:中国学生并非只有口语差,笔试成绩也是全球倒数:在40个长期举办雅思考试(等同于英语全球统考)的国家中,连续十几年排名倒数第三、四,最好成绩倒数第七,低于柬埔寨、尼泊尔等小国。
最Easy的英语,最勤奋的学生,成绩却全球倒数!中国传统英语教学法,一定出现了重大错误。
2
这3个学英语的错误方法
80%中国人都在用
导致我们付出最多却成绩最差
错误1:低效率背单词法
大家都花了很多时间背单词,想尽各种办法:
一遍遍默写单词:apple, apple, apple;
按单词书的字母顺序背:abandon, abey, abnormal;
背字典、单词书:英语8000词, 21天突破;
按词根词缀法背:concede, recede, succeed;
按谐音联想法背:retire=r e tire=阿姨累了, 退休了;
按字形分类背:我家dad, 脾气bad, 有点mad, 我很sad;
可是,用尽各种方法,依然记不住、容易忘、不会用,Why? Why?
原因竟然是:那些背单词的方法,本身就是错的!所以,无论你怎么背,效率都很低。
任何语言,都不该背“单”词,而必须学词“串”。比如,你教老外学汉语,一定会教TA听、读、用成串的汉语:对不起、请原谅;而绝不会给TA一本汉语单词书,说:你按字母顺序背:不、对、谅、起、请、原……
错误2:刷语法题,纠错式学语法
从小到大,为了学语法,你做了一摞一摞的卷子,刷了大量语法题,例如:
We’ll arrive in Beijing ___ Monday next week.
A. in B. at C. on D. from
这些语法题的本意,是帮我们纠正错误,殊不知,结果适得其反。
当你反复在大脑里对比:in Monday? at Monday? on Monday? from Monday? 你的大脑皮层收到了4个信息,但其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其他3个都是错误的。这些错误信息反复刷屏,大脑反而会把错误信息当成正确的储存起来,产生混淆。
所以,高效的学语法方式,是不断输入正确语法。
错误3:不知道英汉发音的核心差异,听力不开窍,阻断了说读写
英语和汉语发音,有几个核心差异?如果你不会回答这个问题,很遗憾,你过去的英语学习,其实一直在低效率轨道上前进。
例如,英语是多音节分体发音,汉语是单音节整体发音,比如,英美人眼中的单词,实际是分节的,a-pple; ba-na-na,写单词的时候必须读着写,而决不能多遍默写apple apple apple.
再比如,汉语读音字字分离,而英语读音字字相连。你看到的这样一个句子会读:When I was a little girl.但英美人则会念成:Whe nI wa sa little girl.
如果不理解英汉发音的差异,你就听不懂故事、歌曲,很多人学了十年英语却无法听懂任何一首原版英文歌曲,就是这个原因。
而听力不开窍,就会阻碍说读写,因为语言的习得顺序是:听——说——读——写。听力不开窍,会产生堵车效应,学习效率极慢,而且让人极度烦躁。
孤立背单词、刷语法题纠错、不知英汉发音差异,这三个错误的学英语方法,耽误了中国的80%的学生。为了纠正这些错误的方法,杨萃先在15年的英语教学中,反复尝试着颠覆传统教学法,终于摸索出正确的高效学英语方法。
3
杨萃先走过不少弯路
才摸索出带女儿和小保姆学英语的方法
杨萃先的大女儿Megan钟爱数理化,不喜欢英语,也拒绝妈妈“干涉”她的学习。直到初二下学期,她数理化拔尖但英语拖后腿时,才气急败坏地找杨萃先说:阅读理解和完型咋这么难呢?
杨萃先尝试了很多方法辅导Megan,折腾了小半年,终于被逼出大招:“文猜法”“123逻辑速读法”“挑战不可能之难阅读法”。这些教学法,效果极好,彻底打掉了她做阅读理解和完形时怕生词、怕语法不好的心魔,成绩明显提升,中考英语差1分满分。而10岁小女儿Connie,被她的“感受法”搞定了。
而当年的杨萃先教小保姆璐璐学英语的方法又跟她的两个女儿截然不同。璐璐没有大块时间学习,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利用碎片化时间。杨萃先让璐璐整理、背诵、使用大量跟家务、带娃相关的词串,比如:
comb your hair 梳头
put some lotion on your face 脸上擦点油
Are you done with your homework? 你做完作业了吗?(画外音:不要质疑语法错了)
Don’t talk back to me! 别顶嘴!
利用“词串输入输出学习法”,璐璐记住了生词,学会了语法,很快成长为杨萃先的助教,英语进一步提升。几年后的她,成了托福雅思老师,还在北京买了房,即将出国留学,人生真地逆袭了。
而杨萃先公司的厨师女孩大邹,把“炒菜+英语”结合,看西餐制作视频学英语,逐渐地,她成为一个教“西餐制作+英语”的另类少儿老师。
4
佟大为李冰冰李亚鹏这些大明星
时间紧张却能英语速成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商学院授课的时候,佟大为是杨萃先班里的学生,他也问过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自己没时间系统学语法,必然有语法错误,怎么办?
杨萃先答复是:The more you practice, the less mistakes you make. 错误越练越少,而不是越练越多,因为持续的练习会让人进入self-correction(自我纠错)阶段。
佟大为的“全英聊天”,效果显着,看过《中国人合伙人》的人,都应该听过他流畅的英文台词。
类似的还有李冰冰,她认识10个单词就敢用8个单词打招呼,根本不在乎发音和语法错误。李冰冰是速成英语的绝对典范,她高考英语27分,在37岁“高龄”重学英语,几个月时间就熟记好莱坞电影台词脚本。
‘捌’ 当一个年轻的小保姆是什么体验
主要看当事人心里怎么想,堂堂正正凭自己劳动吃饭的人都是最可爱的人,后者嘛,可能因为某种关系不得不做,但力气是福财,去了就来,就当运动了,高兴做好一点,不高兴就少做一些。
保姆,是家政服务员。随着这种行业的发展,家政服务员也要经过专业的培训才可上岗就业。
初级保姆
这类保姆就是人们常说的“新手”,一般是无文化的人员,经过了短期一个月到三个月的理论培训,具有基本的家政服务概念和技能。家政公司的钟点工服务主要是由这一类保姆担当。
服务技能:能够正确使用家用电器并进行日常的清理和维护;能按要求独立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和食品;懂得居室的日常整洁与布置;会洗烫和保管一般的衣物;能协助雇主做花、鸟、虫、鱼及宠物的养护;制作家常饭菜。
‘玖’ 广州保姆工资
楼上的,你也太夸了吧?!
现在在我们这边广州,钟点工大概是8,9块钱一个小时.我们家的一般都是打扫卫生什么的```
若果说是那种"住家保姆"的话.因为包吃包住,但也要包做家务,做饭等,大概就是850--1200元.
我们这边大概就是这样的`
不过你是在自己家干,应该出个1000左右的"住家小保姆",哈哈,都差不多啦~
难怪袮嘚父母会同意,锻炼锻炼嘛~~不过可要把好质量关呀~
‘拾’ 保姆和钟点工的工资有什么区别吗
保姆和钟点工都是为家庭日常管理服务的,属于服务行业的不同工种,虽然大部分时间两者之间从事的工作大同小异,但是保姆和钟点工的工资还是有所区别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工资的结算形式上,保姆的工资都是按月结算,而钟点工的工资多数是按照日结算,事情做完了即结算工资,除非是长期制钟点工;
第二,工资的考核点上,保姆的工资考核点是按照日常工作表现、有无请假、是否完成雇主所要求完成的;而钟点工工资的考核点,仅仅是某一项任务,比如清洁玻璃,完成后是否干净,是否让雇主满意;
第三,在工资的构成方面,钟点工的工资一般就是直接定价,根据不同的服务内容来规定,一般是按照钟头计算,比如每小时80元;而保姆的工资一般是根据出勤、服务内容、基本工资、奖金等构成,根据不同的内容工资高低也不同,比如婴幼儿保姆就比家庭日常做饭保姆工资高。
当然两者之间的工资也是有相同点的,都是雇主的支出,只是有的时候多少的问题,会不会被中介或者劳务公司扣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