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計量單位 » 民國大鍾長多少厘米

民國大鍾長多少厘米

發布時間: 2022-06-16 17:02:54

A. 中國歷史上現存最大的青銅鍾是哪一口鍾

永樂大鍾是中國現存的最大的青銅鍾。它是明朝永樂年間於北京德勝門鑄鍾廠鑄成的,因此叫做「永樂大鍾」。最初存放於萬覺寺中,後於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移置覺生寺,即今日的大鍾寺。永樂大鍾是明朝集冶金、鑄造、聲學、力學之大成的產物,是當仁不讓的中國「鍾王」。

人們總結了永樂大鍾的「五絕」,即形大量重、歷史悠久;銘文字數多,堪稱世界之最;音響奇妙優美,有「幽雅感人、益壽廷年」的贊譽;具有科學的力學結構,懸掛紐僅靠一根與鍾體相比顯得很小的銅穿釘連接;令人嘆觀的高超的鑄造工藝。

位於大鍾寺的永樂大鍾通高6.75米,直徑3.7米,鍾壁厚度不等,最厚處185毫米,最薄處94毫米,重約46.5噸。從永樂年間一直到現在,歷經世事更迭卻仍然完好無損。

永樂大鍾上的二十幾萬銘文,更是凸顯了它的獨特之處。鍾體外鑄刻有《諸佛如來菩薩尊者神僧名經》、《彌陀經》和《十二因緣咒》,鍾體內鑄刻著《妙法蓮花經》,鍾唇上鑄刻著《金剛股若經》,甚至鍾鈕上也鑄刻著《楞嚴咒》等。大鍾內外共有經咒17種,銘文均為漢書楷體,其字體工整,均勻鑄刻於鍾體各處。有人說這些銘文皆出自明代書法家沈度之手。

永樂大鍾久經考驗,仍是聲色完備。它具有音色好、衰減慢、傳播遠的特點。輕撞清脆悠揚,重撞雄渾響亮。聲音可達方圓數十千米。由於大鍾通體經文,所以對於音色的調試不可能是鑄造後完成的,而是澆築時一次性實現的,足見大鍾設計者的技藝高超。根據差頻現象和各分音在大氣中衰減程度不一,便出現了鍾聲的抑揚起伏和各處聽到的音調略有不同。重擊一次,鍾聲持續時間可達3分鍾之久。最後繞梁不絕的餘音是最低的基音,也就是我們聽到的庄嚴的嗡嗡之聲了。

鍾懸而鳴之。在製造上,永樂大鍾的懸掛鈕可謂是力學奇觀。重達40幾噸的永樂大鍾,僅靠一根長1米、高14厘米、寬6.5厘米的銅穿釘連接。這樣的奇觀是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的,懸鍾木架採用8根斜柱支撐,合力向心,受力均勻,這就使得穿釘雖承受幾十噸的重力仍可安然無恙。

無論是從實體還是從藝術價值上來看,永樂大鍾都可堪稱是精品。永樂大鍾採用中國的三大傳統鑄造工藝之一的泥范法鑄造。即先在地上挖一個大坑,用草木和三合土做好內壁,上面塗上細泥,把寫好經的宣紙反貼在細泥上,刻好陰字,加熱燒成陶范,然後再一圈圈做好外范。鑄時,幾十座熔爐同時開爐,爐火純青,火焰沖天,金花飛濺,銅汁涌流,金屬液沿泥做的槽注入陶范,一次鑄成。永樂大鍾銅質精良,緻密堅固,合金純度考究。其鑄造精緻,鍾形弧度多變,周身無磨削加工痕跡,無不顯示了明朝工匠高超的鑄造工藝。

永樂大鍾

B. 鍾的永樂大鍾

北京的大鍾寺,原名覺生寺,覺生寺的大鍾是明代永樂年間鑄造的,所以叫「永樂大鍾」。銅鍾懸掛在大鍾樓中央巨架上,通體褚黃,高6.75米,直徑3.7米,重46.5噸。鍾唇厚18.5匣米,鍾體光潔,無一處裂縫,內外鑄有經文230184字,無一字遺漏,鑄造工藝精美,為佛教文化和書法藝術的珍品。撞擊之,音色好,衰減慢、傳播遠。輕撞,聲音清脆優揚,回盪不絕達一分鍾。重撞,聲音雄渾響亮,尾音長達2分鍾以上,方圓50公里皆聞其音。據冶金部門分析,該鍾配方科學,鍾體強度達最佳值,故受撞五百多年,仍完好如初。此鍾的懸掛方法符合力學原理,懸鍾木架採用八根斜柱支撐,合力向心,受力均勻,大鍾懸掛在主樑上,全靠一根長一米、高14厘米、寬6.5匣米的銅穿釘,穿釘雖承受幾十多噸的剪應力而安然無恙。鍾體內外皆鑄有經文,外面為《諸佛如來菩薩尊者神僧名經》、《彌陀經》和《十二因緣咒》,裡面為《妙法蓮花經》,鍾唇為《金剛股若經》,蒲牢(鍾紐)處刻《楞嚴咒》等,計有經咒17種,皆漢字楷書,字體工整,古樸道勁,勻稱地分布在鍾體各處,相傳是明初書法家沈度的手筆。當初明成祖鑄造這么多佛經於鍾上,為的是弘揚佛法,使佛經傳諸久遠。二十三萬多字的佛經鑄在鍾上,擊鍾一下,字字皆聲,等於誦讀一遍經文,自然是功德無量。15世紀初葉,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營建京師有三大工程,即故宮、天壇、永樂大鍾。明成祖鑄造大鍾,是為宣揚「壯舉」。大鍾鑄好後,先掛在宮中,明萬曆年間移置萬壽寺,清雍正十一年移置覺生寺。鍾身內外鑄滿陽文楷書佛教經咒,是明初館閣體書法藝術代表作。大鍾所鑄經文,幾百年來誤傳是《華嚴厲經》,故有「華嚴鍾」的叫法。查明鍾上所鑄乃以明永樂帝御制的《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神僧名經》和以《法華經》為主的八種經,並無《華嚴經》。大鍾鑄造精緻,鍾形弧度多變,周身無磨削加工痕跡,充分顯示鑄造工藝高超,奇妙獨特。

C. 永樂大鍾的組成結構

北京的大鍾寺,原名覺生寺,覺生寺的大鍾是明代永樂年間鑄造的,所以叫「永樂大鍾」。銅鍾懸掛在大鍾樓中央巨架上,通體褚黃,高6.75米,直徑3.7米,口外徑3.3米,重46.5噸。鍾唇厚18.5匣米,鍾體光潔,無一處裂縫,內外鑄有經文230184字,無一字遺漏,鑄造工藝精美,為佛教文化和書法藝術的珍品。
永樂大鍾外壁「中宮」均勻地鑄有六道平行環形線(弧弦紋),最上面的一道環形線在「鍾肩」位置,即普通佛鍾的「上帶」處,最下面的一道平行環形線與鍾裙上沿波曲弧弦紋局部呈有規律靠近但並未重疊狀,這道環形線,相當於普通佛鍾的「下帶」,區分鍾體的「中宮」與「鍾裙」。
大鍾的外觀(形式)設計賦予每道「平行環形線」2個功能:劃分「銘文圈」和美化「合范縫」。劃分「銘文圈」的實用性是為了「排版」和句讀的需要,比如,鍾體「中宮」外壁第1至第5「銘文圈」每行的字數都是43個字,與鍾體下部逐漸外張相一致,每個「銘文圈」的行數在逐步增加,第1「銘文圈」共400行、第2「銘文圈」共408行、第3「銘文圈」416行、第4「銘文圈」424行、第5「銘文圈」441行,《諸佛名經》在永樂大鍾內、外壁之間「三進三出」,也是通過其內、外壁的「銘文圈」實現的;美化「合范縫」指的是鑄鍾工藝的需要,永樂大鍾的鍾體雖說是一次性澆鑄而成,但它採用的是「地坑造型表面陶化的泥范法」,在鑄造准備過程中,其「外范」是將逐個製作的「銘文圈」合成一個整體外范,鑄成後難免留下「合范」的縫隙痕跡,永樂大鍾則運用若干條規整的「平行環形線」把其美化了。 永樂鍾銅質精良,緻密堅固,合金純度考究。從大鍾頂部一個微小的砂眼中取出一個微小的金屬顆粒;從大鍾底部不顯眼的邊緣刮掉一點金屬粉末。化學定量分析結果表明,大鍾上下部位的成份是均勻而一致的:銅80.54%;錫16.41%;鉛1.12%;鋅0.22%,永樂大鍾除含有銅、錫、鉛、鐵、鎂外,還含有金和銀,而且含量很高,其中含金18.6公斤、含銀38公斤。大鍾內還檢出了0.03%的金和0.04%的銀。青銅的機械性能曲線顯示,當含錫量在15%至17%時,抗拉強度達最高值,聲學性能也達到最佳狀態。還有鉛、鋅、鐵、硅、鎂等元素。這種成分配比,與《考工記》中的「六齊」項下的「鍾鼎之齊」的記載極其近似。
該鍾重約46噸,史載,明初的銅礦有江西德興、鉛山。後來擴展到四川梁山、山西五台、陝西寧羌、略陽和雲南等地。這些銅礦的開采和冶煉為永樂大鍾的鑄造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支持。其他金屬的冶煉技術也對永樂大鍾的鑄造具有重要意義。如懸掛該鍾的是一根165mm×65mm截面,長1125mm的穿釘,其外表是銅質,但卻能吸附磁鐵,說明裡麵包的是鋼芯,而這個鋼芯恰好反映了當時最先進的煉鋼技術。 鍾身內外鑄滿陽文楷書佛教經咒,是明初館閣體書法藝術代表作。外面為《諸佛如來菩薩尊者神僧名經》、《彌陀經》和《十二因緣咒》,裡面為《妙法蓮花經》,鍾唇為《金剛般若經》,蒲牢(鍾紐)處刻《楞嚴咒》等,計有經咒17種,皆漢字楷書,字體工整,古樸道勁,勻稱地分布在鍾體各處,相傳是明初書法家沈度的手筆。當初明成祖鑄造這么多佛經於鍾上,為的是弘揚佛法,使佛經傳諸久遠。
大鍾所鑄經文,幾百年來誤傳是《華嚴厲經》,故有「華嚴鍾」的叫法。近年查明鍾上所鑄乃以明永樂帝御制的《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神僧名經》和以《法華經》為主的八種經,並無《華嚴經》。大鍾鑄造精緻,鍾形弧度多變,周身無磨削加工痕跡,充分顯示鑄造工藝高超,奇妙獨特。
明成祖晚年潛心撰寫《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神僧名經》凡四十卷,二十萬言。其中前二十卷十萬字便刊登在永樂大鍾不朽的版面上。鍾上的鑄字還有許多其它漢文佛經和梵文佛咒。有學者猜測,明成祖鑄鍾的初始動機便是為了給自己的嘔心瀝血之作尋找一個永恆的載體,以教化眾生和流傳百世。照這樣看,經文和鍾體便相當於靈與肉的關系了。23萬字的版面,安排得如此勻稱整齊,從頭至尾絕無空白,又一字不多一字不少,真要經過一番精心的運籌和計算。據說是大書法家沈度率京中名士先在宣紙上把經文寫就,然後用硃砂反印到鍾模上,再由工匠雕刻成凹陷的陰文。剩下的事,便是以火為筆,以銅為墨,將這光潔挺秀、見棱見角的23萬金字一揮而就了。 蒲牢是佛教中的名稱,原義是龍爪。它也的確像龍的爪子,一把將大鍾緊緊抓住。蒲牢作為承重的鍾鈕,中間巧妙地加進了鋼芯。它是事先用失蠟法鑄好,放在內范外范之間預留的位置上,一起經過高溫預熱,然後澆進鍾體的。它和大鍾的融合看上去無縫無隙、渾然天成,勝過任何一種焊接。薄牢生根般的四個末端一律膨大成球狀,確保大鍾吊起後永遠不會拔出和滑脫。
此鍾的懸掛方法符合力學原理,懸鍾木架採用八根斜柱支撐,合力向心,受力均勻,大鍾懸掛在主樑上,全靠一根長一米、高14厘米、寬6.5厘米的銅穿釘,穿釘雖承受幾十多噸的剪應力而安然無恙。 永樂大鍾有「五絕」。第一絕是形大量重、歷史悠久。第二絕,永樂大鍾是世界上銘文字數最多的一口大鍾。大鍾奇妙優美的音響是第三絕,有位聲學界的權威人士給永樂大鍾的鍾聲下了八個字的評語:「幽雅感人、益壽廷年」。科學的力學結構是永樂大鍾的第四絕。永樂大鍾的懸掛紐是靠一根與鍾體相比顯得很小的銅穿釘連接的。別看穿釘很小,卻恰恰在它所能承受四十多噸的剪應力范圍之內。永樂大鍾第五絕是高超的鑄造工藝。
中國的科技工作者曾對大鍾的合金成分進行了測試,金鑄在銅器中,可防止銹蝕,銀則可提高澆鑄液的流動性,這正是永樂大鍾五百多年保持完好、鍾聲依然洪亮悠揚動聽的原因。永樂大鍾的鑄造成功,是世界鑄造史上的奇跡,就是科學發達的今天也難以實現。 永樂大鍾,鍾壁薄而經得起重擊,音質音色馳名天下。輕撞,聲音清脆優揚,回盪不絕達一分鍾。重撞,聲音雄渾響亮,尾音長達2分鍾以上,方圓50公里皆聞其音。據冶金部門分析,該鍾配方科學,鍾體強度達最佳值,故受撞五百多年,仍完好如初,二十三萬多字的佛經鑄在鍾上,擊鍾一下,字字皆聲,等於誦讀一遍經文,自然是功德無量。
永樂大鍾其聲音振動頻率與音樂上的標准頻率相同或相似,輕擊時,圓潤深沉;重擊時,渾厚洪亮,音波起伏,節奏明快優雅。聲音最遠可傳90里,尾音長達2分鍾以上,令人稱奇叫絕。
從鍾體造型和聲音設計來看,無疑吸收了戰國時成書的《考工記》所總結的鑄鍾經驗:「薄厚之所振動,清濁之所由出,侈弇之所由興」,「鍾厚則石,已薄則播」,「鍾大而短則其聲疾而短聞,鍾小而長,則其聲舒而遠聞」,比較恰到好處地處理了鍾的形狀、厚薄與音質的關系。同時也考慮到了鍾體合金比例對音質的影響,含錫佔16%左右,加以少量鉛的銅鍾,其合金強度、硬度比較適中,既有利於振動發聲,又易於熔化澆注。
經中科院聲學所有關專家測量,永樂大鍾鍾聲中一些重要的分音相當准確地與標准音高相符合,頻律相近的分音產生的拍頻聲是鍾聲的一個重要特點。古書中所說鍾聲『時遠時近』就是聽到這種拍頻聲的感受。在古時,在有利的聲傳播條件下,完全可能如古人所說的聲聞數十里。 永樂大鍾的外觀設計也有3個特點:
⒈懸掛結構(上下U形環)、蒲牢、鍾唇、鍾體內外壁全部鑄滿佛經,沒有設計一般佛鍾通常採用的具體蒲牢造型,也沒有一般佛鍾通常採用的蓮花、袈裟紋(上四宮、下四宮等外觀紋飾)浮雕。關於永樂大鍾懸掛結構在力學方面的合理性,以往專家已經做過科學的計算和論證。雖然當時的鑄鍾工匠們是依據什麼來設計這一巧妙的力學結構的,現在已難以稽考,但可以說,他們一定是在掌握了當時先進的力學知識的基礎之上,才得以完成這一創造性設計工作的。
⒉外形設計簡潔、流暢,用若干環形線把鍾體外壁、內壁劃分成若干「銘文圈」,以「銘文圈」為基本造型單位,構成大鍾的外觀特色,起到方便經文排版布局和句讀,增強佛經銘文感染力等效果;
⒊永樂大鍾上各個佛經的布局安排、起訖部位十分考究縝密,一些重要佛經的起訖部位大多安排在鍾體的東方,不僅如此,《諸佛名經》在鍾體外壁各「銘文圈」的銜接部位,以及在鍾壁內外「三進三出」的出發點和回歸點,大多也在各「銘文圈」的東方。

D. 大鍾寺裡面的大鍾有名字么

大鍾寺 (古鍾博物館)
原名覺生寺,建於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因寺內珍藏一口明代永樂年間鑄造的大鍾而得名。
古鍾博物館設有外國鍾鈴(歐洲)和戰國編鍾,共有400多不同的鍾;其中戰國編鍾共有65個。東邊是清代的鍾,西邊是明朝的鍾。1985年這里成為了博物館。
佛道鍾鈴(一):清代是中國古代鍾鈴文化發展的晚期階段,也是中國古代鍾鈴文化由繁盛走向衰落的階段,清朝早期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盛世,鑄造的鍾工藝精良;到清代中晚期,隨著國力的衰退,各種鑄造的工藝越來越粗陋,不僅鐵質佛鍾數量增多,而且形體越來越小,紋樣也變的粗糙。
佛道鍾鈴(二):佛道鍾鈴出現在中國古代鍾鈴文化發展的後期階段。佛鍾又稱梵鍾,指佛教用鍾。道鍾: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更鍾:更鍾是指中國古代城市中向公眾統一報時的器具。佛教鍾:佛教鈴是指用於佛教領域的鈴,主要充當佛教樂器、法器和佛教建築的裝飾品。金剛鈴:金剛鈴是佛教密宗的法器之一。
鍾鈴鑄造:中國古代鍾鈴的質地以青銅為主。青銅主要由銅、錫鉛融合組成。它的方法有:失蠟法,分鑄法,疊鑄(築)法,陶范法。
明清精品:這里集中展出了明清時期北京地區鑄造的古鍾精品,既反映了中國古代鍾鈴鑄造所取得的輝煌藝術成就,也體現了北京地區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其中有:天寧寺銅鍾,雲紋銅鍾,弘治道鍾,張淮等造銅鍾,三十五佛名銅鍾,柏林寺銅鍾,摩訶庵銅鍾,葯王廟銅鍾,彌勒庵銅鍾,鑄佛銅鍾,善緣庵銅鍾等。
永樂大鍾:永樂大鍾是明成祖朱棣下令鑄造。通高675厘米,直徑330厘米,重46500千克。鍾身內壁有佛教經咒100多種,總計23萬多字,有漢梵兩種文字組成。已有600多年歷史,是世界上最大的鍾。
在大鍾樓東面的庭院里,按歷史年代陳列著40餘口形狀各異的古鍾。宋、元時代的鍾呈桶形,如珍藏在藏經樓里的大鍾,是宋熙寧年間鑄造,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是大鍾寺最古老的鍾。明初開始鍾口逐漸外張,呈喇叭形,反映出在我國古鍾發展史上,人們對聲學、力學原理的認識過程。
歷史沿革
大鍾寺大鍾寺曾是清朝皇帝祈雨的地方,寺院坐北朝南,由南往北依次為山門、鍾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後殿、藏經樓、大鍾樓和東西翼樓,另外還有六座配廡分布在兩側。大鍾樓是寺內獨具特色的核心建築,它矗立在一座巨大的青石砌成的台基上,整個鍾樓上圓下方,象徵「天圓地方」,青石台基上砌有八角形「散音」池,在它的作用下,輕擊大鍾時,方圓百餘里均可聽到純厚、古雅的鍾聲,餘音可持續3分鍾之久。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開是在此地(舊時稱曾家莊)修建寺院,總佔地3萬平方米。乾隆八年,永樂大鍾從萬壽寺移至覺生寺。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成為皇家祈雨的場所,此活動一直沿續到清朝末年。大鍾寺的廟會至今開放,舊時每年正月初一起,開廟半月,遊人雲集,原有「打金錢眼」等活動,很是熱鬧。近年來旅遊事業發達,恢復了廟會,並增加了新年鳴鍾的傳統。
古鍾博物館
1957年10月28日,大鍾寺被公布為北京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文革期間因無人管理,寺院變成廠房,廟內建築凄涼破敗。1985年10月國家撥專款重修大鍾寺,創立了大鍾寺古鍾博物館,是目前全國唯一的以收藏、展覽、研究、開發利用古鍾和古鍾資料、傳播古鍾文化知識為宗旨的專題性博物館。 館藏古鍾類文物品種比較齊全,有樂鍾、朝鍾、佛鍾、道鍾、金剛鈴等古鍾類文物 400多件,其中一級文物6件。古鍾222口、鈴192隻中,大的近7米高,小的可放在手掌之中;年代最遠的為西周編鍾,近的為民國道鍾。該館陳列面積2500平方米。現有《大鍾寺歷史沿革陳列》、《古鍾簡史陳列》、《鑄鍾工藝陳列》、《鍾王銘文陳列》等基本陳列。還設置了供觀眾敲擊和娛樂的編鍾、佛鍾和龍洗。該館出版有《古鍾文化》叢書。
1996年,大鍾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正式成為受國家保護的古跡。

E. 永樂大鍾是世界第三大鍾,那第一和第二大鍾分別是什麼鍾

俄羅斯的「沙皇鍾」、中國的「永樂大鍾」和美國的「自由鍾」,號稱世界三大名鍾。

單從重量上看,沙皇鍾絕對世界第一。它陳列於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宮內。是一口鐵鍾,重143噸,高6.14米,口徑6.6米,是俄國沙皇為超越中國的華嚴鍾(永樂大鍾),不惜花費巨大人力、財力,用長達五年時間,於1737年鑄成的。

不幸的是,鑄成後就有明顯裂紋,同年莫斯科大火,救火時,鍾淬裂,掉下的一塊比姚明還高,成了一口名副其實的破鍾。僅是擺設,供人們參觀而已。

永樂大鍾,青銅質地,鑄成於1424年,重約46噸,高6、76米,口徑3.67米,唇厚22厘米,金屬工藝十分精湛,局部與整體造型美觀大方,音色柔和優雅,音量宏大、可遠播數十里。

最令世人稱奇的是鍾體內外鑄滿佛經三部、共計22萬7千餘字,是明代大學士、書法家沈度的手筆,字跡秀麗清晰,無一缺損。


(5)民國大鍾長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自由鍾的象徵意義

為第一次宣讀獨立宣言而鳴響,為合眾國憲法通過而鳴響,為送富蘭克林赴英陳請,召集市民討論英國頒布的《糖稅法》和《印花稅法案》而鳴響,為華盛頓的逝世而鳴響。它的似乎並不怎樣響亮的聲音宣告了美國的自由和獨立。

美國革命之後,它的歷史從來未曾中斷。它進入了詩歌;它為爭取自由的婦女運動復制;它作為國寶在美國巡迴展覽,從北至南,從東海岸到西海岸,所到之處,萬人空巷,爭睹聖物;二戰期間,它的聲音被電台廣為播送,成為美國人信念的旗幟;黑人爭取投票權,圍繞它靜坐;

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在《我有一個夢想》的激昂演講中,那一連串氣勢磅礴的排比句反復高喊的就是讓自由鍾鍾音響起。

兩百多年來,自由鍾就是這樣,以自由為主題,為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歷史訴求代言,不斷地為美國歷史所詮釋,其象徵的意義也隨之不斷地被豐富和提升,終至成為美國愛國主義最好的教材之一。

F. 永樂大鍾的簡介

覺生寺的大鍾是明代永樂年間鑄造的,所以叫「永樂大鍾」。銅鍾懸掛在大鍾樓中央巨架上,通體褚黃,高6.75米,直徑3.7米,重46.5噸。鍾唇厚18.5匣米,鍾體光潔,無一處裂縫,內外鑄有經文230184字,無一字遺漏,鑄造工藝精美,為佛教文化和書法藝術的珍品。撞擊之,音色好,衰減慢、傳播遠。輕撞,聲音清脆優揚,回盪不絕達一分鍾。重撞,聲音雄渾響亮,尾音長達2分鍾以上,方圓5o公里皆聞其音。據冶金部門分析,該鍾配方科學,鍾體強度達最佳值,故受撞五百多年,仍完好如初。此鍾的懸掛方法符合力學原理,懸鍾木架採用八根斜柱支撐,合力向心,受力均勻,大鍾懸掛在主樑上,全靠一根長一米、高14厘米、寬6.5匣米的銅穿釘,穿釘雖承受幾十多噸的剪應力而安然無恙。鍾體內外皆鑄有經文,外面為《諸佛如來菩薩尊者神僧名經》、《彌陀經》和《十二因緣咒》,裡面為《妙法蓮花經》,鍾唇為《金剛股若經》,蒲牢(鍾紐)處刻《楞嚴咒》等,計有經咒17種,皆漢字楷書,字體工整,古樸道勁,勻稱地分布在鍾體各處,相傳是明初書法家沈度的手筆。當初明成祖鑄造這么多佛經於鍾上,為的是弘揚佛法,使佛經傳諸久遠。二十三萬多字的佛經鑄在鍾上,擊鍾一下,字字皆聲,等於誦讀一遍經文,自然是功德無量。15世紀初葉,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營建京師有三大工程,即故官、天壇、永樂大鍾。明成祖鑄造大鍾,是為宣揚「壯舉」。大鍾鑄好後,先掛在宮中,明萬曆年間移置萬壽寺,清雍正十一年移置覺生寺。鍾身內外鑄滿陽文楷書佛教經咒,是明初館閣體書法藝術代表作。大鍾所鑄經文,幾百年來誤傳是《華嚴厲經》,故有「華嚴鍾」的叫法。近年查明鍾上所鑄乃以明永樂帝御制的《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神僧名經》和以《法華經》為主的八種經,並無《華嚴經》。大鍾鑄造精緻,鍾形弧度多變,周身無磨削加工痕跡,充分顯示鑄造工藝高超,奇妙獨特。

明永樂大鍾是採用泥范法(中國的三大傳統鑄造工藝-泥范法、鐵范法和失蠟法之一)鑄造。先在地上挖一個大坑,用草木和三合土做好內壁,上面塗上細泥,把寫好經的宣紙反貼在細泥上,刻好陰字,加熱燒成陶范,然後再一圈圈做好外范。鑄時,幾十座熔爐同時開爐,爐火純青,火焰沖天,金花飛濺,銅汁涌流,金屬液沿泥作的槽注入陶范,一次鑄成。永樂鍾銅質精良,緻密堅固,合金純度考究。大鍾含銅80.5%,含錫16%,還有鉛、鋅、鐵、硅、鎂等元素。這種成分配比,與《考工記》中的「六齊」項下的「鍾鼎之齊」的記載極其近似。鍾壁薄而經得起重擊,音質音色馳名天下。大鍾鑄好後,待到冬天,先每隔一里挖一口井,再沿路挖溝引水,潑水結冰,然後開始搬運;大鍾在路上步步滑行幾十里才至宮中。再滑到冰土堆上,然後建鍾樓,鍾掛於樓頂,春天解凍後取土而鍾懸。大鍾支架四臂八叉,鍾紐分上下兩節,中間用穿釘固定於橫樑上,用木杵輕輕一撞,便發出震心驚魂的鍾聲。永樂大鍾是在德勝門內鑄鍾廠鑄造的。鑄好後存放在漢經廠(遺址在產今嵩祝寺一帶),直到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才被移到西直門外萬壽寺懸掛起來,並為它專門建了一座方形鍾樓,每天由六個和尚專司撞鍾之職。據明人蔣一葵記述:「晝夜撞擊,聞聲數十里,其聲谹谹,時遠時近,有異它鍾。」

永樂大鍾在萬壽寺懸掛了20年左右,到明末,人們看到它已經躺在地上了。到了滿清八關,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經過朝臣們的一番爭論,根據陰陽五行生剋之說,認為大鍾屬金,北方屬水,金水相生,因此,應該把它放在京城之北。於是雍正皇帝最後決定,將此鍾置放在地處「京城之乾方,圓明園之日方」的風水寶地覺生寺。移鍾工程直到乾隆八年(1743年)才完成。乾隆帝題「華嚴覺海」大匾高懸於鍾樓之上。為了懸掛這口大鍾,特地在寺後設計了一座兩層鍾樓,上層圓形,下層方形,樓內有梯盤旋而上。鍾樓上各面都有窗,因之裡面光線充足,能見度良好,可以清楚地看到鍾紐和鍾身頂部。懸鍾的架子,是用粗大的木樑製成,它的四柱頂部內傾以散力,結構合理,所以經過二百多年毫無傾斜、歪閃的跡象。為了減低鍾架的高度,在鍾的下方挖了一個深70公分的八角形坑穴,人們可以在坑裡觀看大鍾內壁的字跡。據專家們概括,永樂大鍾有「五絕」。第一絕是形大量重、歷史悠久。第二絕,永樂大鍾是世界上銘文字數最多的一口大鍾。大鍾奇妙優美的音響是第三絕,有位聲學界的權威人士給永樂大鍾的鍾聲下了八個字的評語:「幽雅感人、益壽廷年」。科學的力學結構是永樂大鍾的第四絕。永樂大鍾的懸掛紐是靠一根與鍾體相比顯得很小的銅穿釘連接的。別看穿釘很小,卻恰恰在它所能承受四十多噸的剪應力范圍之內。永樂大鍾第五絕是高超的鑄造工藝。

在中國歷史上,古鍾具有獨特的地位和作用,它的歷史甚至比文字的歷史遠古老。遠在原始社會末期,我國已有鍾出現,或以木製,或以竹製,或以陶制,是一種簡單的打擊樂器,起到聆音歡娛的作用。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們對音階與音律的認識漸趨完善,商周時期出現了青銅製作的鐃、鎛鍾、甬鍾、編鍾等演奏樂器。「鍾鳴鼎食」,日益成為貴族統治者權勢地位的標志。懸掛編鍾,要嚴格按照禮樂制度規定的名位等級,天子宮懸(四面懸鍾)、諸侯軒懸(三面懸鍾)、卿大夫判懸(二面懸鍾)、士特懸(一面懸鍾)。制禮作樂成為當時治國安邦的大事。戰國時代的偉大詩人屈原有「黃鍾毀棄,瓦釜雷鳴,饞人高張,賢士無名」的詩句傳誦於世。它除了反映當時禮崩樂壞社會局面外,也說明古鍾已成為人們心中崇高、公正、賢明、美好的華夏文明象徵。到了秦朝,又出現了象徵中央集權的巨型銅鍾——朝鍾。由於中國是鍾的故鄉,隨著印度佛教漸次傳入中國,中國的佛教僧人又創造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法器——佛鍾。以後歷代都競相鑄造各種朝鍾、佛鍾、道鍾、樂鍾。而今天珍藏在大鍾寺的永樂大鍾,可以說是一口集我國各類古鍾之大成的巨鍾。明、清兩朝,每逢辭舊迎新之際,大鍾寺的和尚都要敲鍾108下。據說一是因為一年有l2個月、24個節氣、72個侯;二是因為佛教認為人有108種煩惱,敲108下鍾,人聽了鍾聲便可消憂解愁。如今,為了保護永樂大鍾,同時又能使廣大遊人欣賞鍾王美妙之聲,大鍾寺古鍾博物館實行每年正月初一到初三每天敲鍾三次,每次敲鍾三下。每敲一下鍾聲可在殿中回盪7o秒鍾。

過去大鍾寺曾是皇帝祈雨、佛教徒做佛事,人們朝拜和游覽的場所。北京市人民政府已於1957年公布大鍾寺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已建成一座古鍾博物館,現已收集歷代古鍾一百八十多口。大部分是明、清兩代的古鍾,花紋造型精美。其中一口原始社會末期製作的陶鍾,據說已有約四千年的歷史。大鍾寺古鍾博物館陳列的各種古鍾,不僅對研究我國的禮樂制度、思想史、音樂史、斷代史等專史有重要價值,而且由於它們薈萃了我國古代工藝技巧之精華,代表了當時的鑄造、聲學、樂律學、力學的高超技術水平,也是研究我國傳統科學技術的寶貴資料。

http://www.whtv.com.cn/dswk/jsc-5.htm
追尋永樂大鍾
……那口最珍愛的永樂大鍾。激越、磅礴、沉雄、嘹亮,帶著恍來天外的神秘感和歷史深處的滄桑感,一聲聲覆蓋百里京華。這時候,四面八方的吉祥喜慶之聲便有了庄嚴的領奏。……

G. 古城大鍾高多少米厚多少米

西安城牆位於西安市中心區,呈長方形,牆高12米,底寬18米,頂寬15米,東牆長2590米,西牆長2631.2米,南牆長3441.6米,牆長3241米,總周長11.9公里。
有城門四座:東長樂門,西安定門,南永寧門,北安遠門,每個城門都由箭樓和城樓組成。

H. 永樂大鍾的介紹文

永樂大鍾
北京的大鍾寺,原名覺生寺,因寺內懸掛著一口馳名中外的大銅鍾,故俗稱大鍾寺。

這口大鍾鑄於明朝永樂年間,是明成祖為「靖難之役」陣亡的將士及遷都北京和加強其統治而鑄的,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它通高6.75米,最大外徑是3.3米,重約46.5噸。鍾身內外布滿了佛教經文和咒語,其文字為漢文佛教銘文二十二萬五千九百三十九字,梵文佛教銘文四千二百四十五字,總計二十三萬零一百八十四字。

字跡端正,雄健有力,相傳是明代書法家沈度所寫,這些文字在鍾上排列得井井有條。

大鍾的聲學特徵也堪稱一絕,據史書記載,它能聲聞百里,深沉、古雅、悠揚悅耳。聲學專家測試後說,它是由最佳泛音系列組成的一口鍾。大鍾的力學結構也令人拍案叫絕。

大鍾懸掛在主樑上,是靠一根長14厘米、寬6.5厘米的銅穿釘,承受著40多噸重的剪切力,大鍾在此懸掛了近二百五十年,巋然不動。大鍾的鑄造工藝,也非常的高超,它是採用了地坑造型表面陶范的泥范法,使永樂大鍾的鍾體一鑄而成,而且龐大的鍾體上竟沒有發現一個「沙孔」,這在古代鑄造史上簡直是一個奇跡。

每逢節日,永樂大鍾鳴鍾三次,鍾聲悠遠。這口大鍾可以說是中國「鍾王」。
永樂大鍾是我國目前已發現的最大的青銅鍾,鑄於1403-1424年。永樂大鍾合金成分為:銅百分之八十點五四,錫百分之十六點四,鋁百分之一點一二。銅鍾是用泥范鑄造的。鍾身用圈形,外范分7層,逐層與范芯套合,至鍾頂部,將先鑄成的鍾紐嵌入,澆鑄後成為一體。永樂大鍾鍾壁厚度不等:最薄處在鍾腰部,厚49毫米;最厚處在鍾唇部,厚185毫米。永樂大鍾重約46噸,在北京德勝門鑄造廠鑄成,後移入城內汗經廠,明萬曆年間移置西郊萬壽寺,1733年移置覺生寺(俗稱大鍾寺)。
永樂大鍾系明代永樂年間鑄造,現懸在北京西效大鍾寺內,享有「古代鍾王」之譽,以其燦爛的書法藝術和佛教藝術,馳名中外。

我國古代的鍾分為兩類,除用於雅樂的編鍾外,還有用於鍾樓和寺廟的圓形鍾。我國古代制鍾技藝高超,鑄造大鍾更堪稱一絕。

永樂大鍾:在北京西郊大鍾寺(原覺生寺)的鍾樓里,懸掛著一枚明代永樂年間鑄造的巨型鍾,據說是明朝燕王朱棣(明成祖),攻下南京後,改號「永樂」,遷都北京,按照《太祖實錄》里「唯功大者鍾大」的規矩來鑄造這舉世無雙的大鍾。大鍾鑄於明京師鑄鍾廠,鍾鑄成後存放在內府職掌機構漢經廠。永樂年間,遇到萬壽聖節等節日,都有漢經廠主持敲鍾作佛事。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大鍾被移到萬壽寺,每天由六個和尚敲鍾。天啟年間,時局動盪,大鍾被棄於地上。雍正十一年(1733年),大鍾被移至覺生寺,並專門修建一座上圓下方的兩層鍾樓,用以懸掛大鍾。直到乾隆八年(1743年),移鍾工程才最後完成。

永樂大鍾用銅、錫、鉛合金鑄成,構造合理,工藝精湛,高達6.94米,鍾口直徑3.3米,造型精美,形體宏偉,歷時50O多年,至今仍音響圓潤宏亮,穿透性強,具有明顯的音樂效果,鍾聲可傳四五十公里,餘音達2分鍾之久。經測量,鍾腰最薄處為94毫米,鍾唇最厚處為185毫米,重量為46.5噸。

鍾身鑄滿了陽文楷書、佛教經咒22萬7千多字,字體工整、堅韌,相傳為明代書法家沈度的手筆。每當重大法事必擊鍾10餘下。永樂大鍾,以悠久的歷史、精湛的鑄造工藝、第一流的聲學特性,標志著我國古代在冶煉鑄造、聲學等方面的技術已達到極高的水平,享有「古代鍾王」之譽,也以其燦爛的書法藝術和佛教藝術,馳名中外。

I. 世界上最大的古鍾是什麼鍾

永樂大鍾
北京的大鍾寺,原名覺生寺,因寺內懸掛著一口馳名中外的大銅鍾,故俗稱大鍾寺。

這口大鍾鑄於明朝永樂年間,是明成祖為「靖難之役」陣亡的將士及遷都北京和加強其統治而鑄的,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它通高6.75米,最大外徑是3.3米,重約46.5噸。鍾身內外布滿了佛教經文和咒語,其文字為漢文佛教銘文二十二萬五千九百三十九字,梵文佛教銘文四千二百四十五字,總計二十三萬零一百八十四字。

字跡端正,雄健有力,相傳是明代書法家沈度所寫,這些文字在鍾上排列得井井有條。

大鍾的聲學特徵也堪稱一絕,據史書記載,它能聲聞百里,深沉、古雅、悠揚悅耳。聲學專家測試後說,它是由最佳泛音系列組成的一口鍾。大鍾的力學結構也令人拍案叫絕。

大鍾懸掛在主樑上,是靠一根長14厘米、寬6.5厘米的銅穿釘,承受著40多噸重的剪切力,大鍾在此懸掛了近二百五十年,巋然不動。大鍾的鑄造工藝,也非常的高超,它是採用了地坑造型表面陶范的泥范法,使永樂大鍾的鍾體一鑄而成,而且龐大的鍾體上竟沒有發現一個「沙孔」,這在古代鑄造史上簡直是一個奇跡。

每逢節日,永樂大鍾鳴鍾三次,鍾聲悠遠。這口大鍾可以說是中國「鍾王」。

答案2: 每逢節日,永樂大鍾鳴鍾三次,鍾聲悠遠。這口大鍾可以說是中國「鍾王」。

答案3: 俄羅斯的科洛克爾沙皇鍾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鍾。

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伊凡大帝鍾樓旁邊的一個石座上,安放著一口十八世紀的大鍾,人們稱它為「鍾王」。鍾王於1733年開始建造,1735年11月20日鑄成。鍾王的重量在200噸以上,連同鍾耳高達6.14米,底口直徑6.60米。由於當時配套的鍾樓尚未建好,所以鑄好的大鍾仍舊放置在鑄鍾的大坑中,大坑上方搭有木板棚屋。1737年春天,莫斯科著了一場大火,殃及克林姆林宮,鍾王也在劫難逃。大火引燃了鍾王大坑上方的木棚,燃燒著的木板紛紛掉進大坑中。跑來救火的人們唯恐大火再把鍾王熔化,就拚命地往坑中灌水,灼熱的鍾體遇上冰冷的水,溫差極大,大鍾承受不了極冷極熱的變化,炸裂開來,崩下來的一塊重達11噸多。從此大鍾變成了殘鍾,一直在大坑中躺了近百年。1834年7月23日,大鍾才被人們從大坑中拖了出來,安放到了現在所看到的石座上。
鍾王用青銅鑄造,製作精美,鍾體上飾有沙皇阿列克塞伊和皇後安娜的雕像、五個聖像和記述鑄鍾過程的文字。
這口260多歲高齡的鍾王,是一件稀世珍寶。它是俄國十八世紀鑄造藝術的里程碑。雖然它沒有被敲響過,但它的藝術價值卻永世長存。

答案4: 蘇聯的科洛克爾沙皇鍾是世界上最重的鍾,堪稱世界鍾王。沙皇鍾現安置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伊凡諾夫廣場的大伊凡鍾樓旁的台座上。它是俄羅斯鑄造熟的傑作,也是克里姆林宮的一件無價珍品。

沙皇鍾是用銅錫合金澆築而成,重約200噸,通高6.14米,直徑6.6米,鍾壁最厚部分為67厘米,鍾的下部有一條60厘米長的裂紋,環繞大鍾,鑄有棕櫚葉、花結及4條花瓣性的清晰、均勻的紋飾。鍾的一面鑄有當時統治俄國的安娜·伊凡諾夫納女皇的浮雕像,旁邊有幾行贊頌聖母和女皇殿下的銘文,另一面鑄有鑄造者的姓名。為鑄造這特大的銅鍾。先後花費的巨款共達62008盧布。

答案5: 世界上最重的鍾:蘇聯克里姆林勒的「明宮」大鍾
蘇聯的科洛克爾沙皇重視世界上最重的鍾,堪稱世界鍾王。沙皇鍾現安置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伊凡諾夫廣場的大伊凡鍾樓旁的台座上。它是俄羅斯駐早熟的傑作,也是克里姆林宮的一件無價珍品。
沙皇鍾是用銅錫合金澆築而成,重約200噸,通高6.14米,直徑6.6米,鍾壁最厚部分為67厘米,鍾的下部有一條60厘米長的裂紋,環繞大鍾,鑄有棕櫚葉、花結及4條花瓣性的清晰、均勻的紋飾。鍾的一面鑄有當時統治俄國的安娜·伊凡諾夫納女皇的浮雕像,旁邊有幾行贊頌聖母和女皇殿下的銘文,另一面鑄有鑄造者的姓名。為鑄造這特大的銅鍾。先後花費的巨款共達62008盧布。

世界上最大的鍾:奧古斯都太陽鍾
伊朗的鍾表工匠們花了兩年多的時間製成了世界最大的鍾,巨鍾坐落在首都德黑蘭莫達列斯高速公路和赫瑪特高速公路的交匯處,鍾重0.75噸,與地面呈45度角放置,水泥鍾座的重量則多達70噸;巨鍾表盤直徑為15米,面積165平方米;表盤底部和地面相接觸。由於巨鍾表面塗抹的漆料顏色鮮艷,因此德黑蘭市當局給它取名為「大花鍾」。
在伊朗的「大花鍾」製成以前,世界上最大的鍾是位於英國倫敦市中心著名的「大本鍾」。德黑蘭市政府的有關官員稱,伊朗目前製成的「大花鍾」的表盤直徑足足比「大本鍾」的表盤直徑大了兩倍。

J. 重達六千斤的是沈陽故宮的什麼寶貝背後有什麼故事

可是在古代,人們還沒發明鬧鍾的時候,除了金雞報曉,他們怎樣確定時辰呢?其實在沈陽(過去叫奉天、盛京等)也有特定的「鬧鍾」。在今天的沈陽故宮博物院就陳列著這樣一個寶貝,它曾經當了200多年的盛京城的「鬧鍾」,還曾為火警,發出過「神秘」的信號。

一口近千年的大鍾,如今安安靜靜的躺在沈陽故宮,誰也想不到,他居然曾經擔負過這么重要的任務。我們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在生產力極不發達的時候,人們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想出各種辦法來改善自己的生活。

這口大鍾能夠成為鎮館之寶,並不是因為它價值連城,而是在它承載的八九百年的故事,我們從它的身上,也看到了白山黑水之間的金戈鐵馬,奮斗不息,以及砥礪開拓的進取精神。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515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020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18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390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159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468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607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236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223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