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電動車輛涉水深度大概多少厘米
❶ 汽車涉水的安全高度是多少
汽車涉水深度就是發動機進氣口的高度。大部分低底盤的緊湊型轎車和小型車,通過積水的路面都是以車輛進氣口的位置為標尺。而進氣口的功能是吸入空氣,如果水深超過了進氣口的高度,那麼大量的水就會被發動機吸入車內,汽車就會嚴重受損。所以通過積水路面時要注意水深和車速。
車輛底盤就是購車時參數配置表中的「離地間隙」一項。離地間隙越大,底盤越高,在通過積水路面時的安全系數就越高。大多數低底盤的緊湊級車和小型車,通過積水路面時應以車輛進氣口的位置為標尺。安全的涉水深度是車輛離地間隙的距離,如果入水後水深超過三分之二的車輪則超過安全范圍,車內可能進水。
汽車涉水注意事項
需要注意遇到涉水路段時,因為水質骯臟混濁的關系,我們往往不知道水面的深淺,尤其是在一些坑窪不平的路段。這時把車靠邊停下來,觀察其他車輛通過的情況,就很有必要了。如果沒有其他車輛供你觀看,那麼你就只能自己去探水面深淺了。
探水時,你可以藉助雨傘、路邊的樹枝、或者自己下水走一次。(自己下水時,要穿上鞋避免水下物品刺傷腳)探到的水位,嚴格意義來說沒過輪胎1/2時,我們就不建議冒險了。但是如果你非得要嘗試,請弄清楚你車子的進氣口在哪裡,因為理念上,只要發動機不進水就不會死火。
❷ 油電混合動力純電動公交車水面高度大於多少厘米時嚴禁通過
「大暴雨、雷電等惡劣天氣,最容易讓駕駛員感到緊張。公司很早就布置了,當積水超過0.35米以上時,車輛必須及時避開,這點要做到人人知曉。」南匯公交調度員告訴記者。她進一步解釋說,大雨期間,不同的車輛在遇到積水時有不同的規定:當柴油公交車遇到涉水深度達0.35米以上,就要禁止通行,而純電動公交車遇到涉水深度達0.2米以上即禁止通行。
❸ 電動三輪車經過水路時不走了是怎麼回事
電動三輪車經過水路時不走了有如下幾種原因:
1、電機信號線進水,霍爾線給控制器傳輸電機運行位置,如果進水導致信號紊亂,就不會運轉了。
2、車輛前部轉把線進水,前部的線束從車輛的底部通過,如果轉把線內部的霍爾信號線浸水,就會影響信號的傳輸,車輛也就不會行駛了。
3、電源線浸水,如果電源的正負極都有破損浸水會導致短路,造成控制器保護狀態,也不會運轉了。
以上三種狀況,在車輛晾乾後都會自動恢復,所以處理方法就是把車輛推至無水的地方,等待太陽出來,晾曬即可。
(3)乘電動車輛涉水深度大概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電動車涉水行駛注意事項:
1、純電動車輛經過積水路面時深度應不大於30cm(換電式車輛不大於15cm),控制車速不超過10km/h,同時關注儀表是否有報警,謹慎駕駛,確保安全,涉水車輛如報絕緣故障應立即停車檢修。當路面積水超過30cm時,車輛須換道行駛或暫停使用,禁止強行通過。
2、車輛不用時盡量停放在空曠場地,禁止停放在低窪處、樹下、高壓線下、火源等危險路段,停車場地積水深度不得超過20cm,一旦發生電池泡水現象需聯系車廠或電池廠家處理。
❹ 電動車到底能不能涉水該注意什麼
下雨天,很多電動車停在室外,很多車主都不認同,甚至連個遮蔽物都沒有。但電動自行車一旦被雨水滲透,會對電機控制器、電機、電池產生影響。據了解,電機控制器雖然是防水設計,但通常不是特別防水,可能會因為進水直接導致控制器燒壞。如果電機進水,接頭就會短路。如果電池進水,正負極就會短路。輕微的後果就是電池會損壞。
而且涉水後很容易損壞其他電子設備。所以電動車和內燃機車一樣,是不能無憂無慮涉水的。如果在雨季開車遇到一些積水較深的路段,建議調頭。沖過水是非常危險的。浸泡在水中,晾乾,給電池充電。各種品牌的電動車都採取了很多防水措施,所以電動車被雨水淋濕也沒關系,但這並不意味著電動車可以隨意在水中“穿行”。在此提醒各位車主,電動車電瓶被雨水打濕後不要馬上充電,要把車放在通風處晾乾後再充電。
❺ 電動車到底能不能涉水為什麼呢
電動車可以涉水,但是涉水的深度不能過高,因為電動車的電能不需要吸入氧氣,不會讓發動機因為缺氧而熄火,但是高度不要超過30厘米,時間更不能超過半小時。
電動車在進行涉水的時候為什麼不會熄火?
汽車安全涉水深層電機涉水深層也會影響所有正常的安全文明駕駛,水位線超過0.5m可根據情況充分考慮,超過1m建議不需要駕駛,汽車浸泡在水中,電機等核心部件沒有問題,但線速和部分控制器也會受到損壞,導致車輛不能正常駕駛。白色的身體涉水不僅損壞了汽車,而且人們必須第一次放棄汽車來尋找安全的出口,
❻ 純電動汽車涉水能力怎麼樣
題主用「泡水」兩個字,這是多嚴峻的條件啊?說實話,無論是燃油車還是純電動汽車,泡水都會使車輛損壞,即便當時維修好了,也會給後續使用留下較大的很大的隱患,所以,真正發生泡水的話,不管是什麼車的結局都會很慘,都可能報廢。不過,就涉水能力而言,純電動汽車明顯要強於燃油車。純電動汽車的電機在工作的時候,是無需空氣參與的,因此可以做到全封閉,即便把電機全部浸入水中,它也能正常工作。所以,電機的防水性能比燃油車的發動機要強多了。題主提及到的國機智駿GX5,我看資料顯示,國機智駿汽車的2.0智能工廠自建了電池PACK生產車間,還裝備了國內最高效的全自動電池生產線,採用了業界領先的電池封包工藝,從製造端保障了電池密封性。除了整車涉水試驗,他們在電池裝車前還會進行振動、擠壓、火燒、海水浸泡、模擬碰撞、跌落等36項國家標准試驗和43項企業標准試驗,在裝車後進行高溫、高寒、高原「三高」試驗,以及超過10萬小時的實驗室測驗和道路試驗,所以電池的安全性值得信賴。此外如果真的遇到你所說的車輛涉水「趴窩」的情況,國機智駿汽車自主開發的電池管理系統(BMS)會實時檢測高壓系統絕緣性、電池溫度、電流情況等,一旦發現異常會提前啟動保護機制。
❼ 開電動汽車出行 如遇水會怎樣
開電動汽車出行遇水可以正常行駛,市面上的電動汽車會做絕緣處理,涉水、高溫都不存在安全隱患,只要不在充電過程中,人為造成故障,正常使用的情況下,包括在涉水、高溫中行駛都不會有潛在危險。
對於電動汽車來講,由於不存在內燃機,不用擔心進氣和排氣的問題,所以電動汽車的涉水能力要遠遠高於燃油汽車,一般可以在水深35厘米的情況下正常行駛。
(7)乘電動車輛涉水深度大概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雖然電池組及驅動系統雖然採用了層層防護,但車身結構還是和一般汽車沒有太大區別的,當積水超過車身一定深度後,車內還是會進水的,如果不提前採取自救措施,任性潛水的話,那麼縱使不會被電到,也會被強大的水壓困在車內,後果很難估量。
電動汽車在緩慢通過涉水路段時,應時刻關注水深和水勢,低速勻速通過涉水區域。需要注意的是,在通過涉水路況之前,我們可以先看看前車或者行人的通過情況,從而判斷是否可以安全通過。當水深超過輪胎的一半時,電動汽車就不適合通過了。
❽ 純電動汽車涉水深度1
涉水深度在≤30cm,也就是剛剛沒過大半個車輪的深度以內,才能夠保障涉水時的安全性。另外,在涉水時我們應該將時速保持在20km/h以下。
電動汽車相比傳統燃油汽車,涉水能力有一定的優勢,浸沒水中也並不會導致漏電造成人員傷亡。只要保證涉水深度在≤30cm,也就是剛剛沒過大半個車輪的深度以內,就能保障涉水時的安全性。
純電動汽車駕駛注意事項
純電動汽車雖然沒有了變速箱,但也是有檔位開關的,想要啟動車輛,先踩下制動踏板進行通電,然後按下啟動鍵,之後進擋位旋轉到D擋,放手剎,松開制動踏板,輕踩油門踏板(准確來說應該是電力踏板),這樣就完成了起步。
當你想要停車時,松開電力踏板,踩住剎車,等車子停穩後將檔位旋轉到N擋,然後直接拉上手剎(有電子手剎的則將按扭向上提起),最後按下熄火鍵搞定(像特斯拉Model s是直接拉上電子手剎後自動斷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