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膜瘤一般長多少厘米
A. 關於腦膜瘤
腦膜瘤是起源於腦膜及腦膜間隙的衍生物。它們可能來自硬膜成纖維細胞和軟腦膜細胞,但大部分來自蛛網膜細胞,也可以發生在任何含有蛛網膜成分的地方,如腦室內腦膜瘤來自於腦室內的脈絡叢組織。
腦膜瘤的發生可能與一定的內環境改變和基因變異有關,並非單一因素造成的。可能與顱腦外傷、放射性照射、病毒感染以及合並雙側聽神經瘤等因素有關。這些病理因素的共同特點是它們有可能使細胞染色體突變,或細胞分裂速度增快。通常認為蛛網膜細胞的細胞分裂是很慢的,而上述因素加速了細胞分裂速度,這可能就是導致細胞變性早期重要階段。近年,分子生物學的發展,對腦膜瘤的病因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績。許多研究表明,在很多腫瘤,某個染色體的DNA結構的變化已校證實。高劑量或低劑量的放射線以及很多病毒都可以改變DNA結構。同樣,在雙側聽神經瘤的病人也合並特殊的遺傳變化。顯然,腦膜瘤病人體內存在許多異常的內環境和遺傳因素,所有這些因素均對人的染色體結構的改變起著作用。細胞分子生物學研究證實腦膜瘤的染色體是異常的。最常見的異常是在22對染色體上缺乏一個基因片段。由於每個人的染色體上含有成千上萬的基因,一個染色體內DNA的缺乏將丟失數目極其可的基因信息。許多的研究,可以推測,所有腦膜瘤可能都是雙對染色體缺乏一個或幾個基因。這些核型的巨大變化,可發生在22對染色體的其中一個,而這染色體在傳統的核型上又看起來很小。因此,弄清腦膜瘤的分子生物化學的關鍵是,發展能在人染色體中證實極小變化的技術。一旦腦膜瘤在22對染色體基因缺乏拉確定後,選擇一種試驗方法和基因治療腦膜溜將成為可能。
[病理]
腦膜瘤呈球形生長,與腦組織邊界清楚。瘤體剖面呈緻密的灰色或暗紅色的組織,有時瘤內含砂粒體。瘤內壞死可見於惡性腦膜瘤。腦膜瘤有時可使其臨近的顱骨受侵而增厚或變薄。腫瘤大小可由直徑1cm厘米直至10餘cm。瘤體多為球形、錐形、扁平形或啞鈴形。常見的腦膜瘤有以下各型:1)內皮型
2)成纖維型
3)血管型
4)砂粒型
5)混合型或移行型
6)惡性腦膜瘤
7)腦膜肉瘤
[臨床表現]
1)腦膜瘤屬良性腫瘤,生長慢、病程長。有報告認為,腦膜瘤出現早期症狀平均2.5年,少數病人可長達6年之久。FzrRchmg等人觀察17例腦膜瘤長達21個月,發現腫瘤的平均年增長體積3.6%,公2例增長速度為l
8%和21%。
2)局外性症狀,因腫瘤呈膨脹性生長,病人往往以頭疼和軀癰為首發症狀。根據腫瘤部位不同,還可以出現視力、視野、嗅覺或聽覺障礙及肢體運動障礙等。在老年病人,尤以癲癇發作為首發症狀多見。
3)顱內壓增高症狀多不明顯,尤其在高齡病人。在cT檢查日益普及的情況下,許多患者僅有輕微的頭痛,甚至經CT掃描偶然發現為腦膜瘤。因腫瘤生長緩慢,所以腫瘤往往長得很大,而臨床症狀還不嚴重。有時病人眼底視乳頭水腫已經嚴重,甚至出現繼發視神經萎縮,而頭痛並不劇烈、沒有嘔吐。值得注意的是啞區的腫瘤長得很大,而腦組織已無法代償時,病人才出現顱內壓增高的表現,病情會突然惡化,甚至在短期內出現腦疝。
4)腦膜瘸對顱骨的影響:臨近顱骨的腦膜瘤常可造成骨質的變化。可表現為骨板受壓變薄,或骨板被破壞,甚至穿破骨板侵蝕至帽狀腔膜下,頭皮局部可見隆起.也可使骨內板增厚。增厚的顱骨內可含腫瘤組織。
[輔助檢查]
CT表現:在cT出現以前,根據病人的臨床表現,再輔以頭顱平片和腦血管造影,對腦膜瘤即可作出確診。cT的出現,使腦膜瘤的定位以及定性診斷水平大大提高。典型的腦膜瘤,在未增強的CT掃描中,呈現孤立的等密度或高密度佔位病變。其密度均勻一致,邊緣清晰,瘤內可見鈣化。增強後可見腫瘤明顯增強,盡管一部分腫瘤在腦血管造影中並非顯示富於血管。這是因為對比例從腦膜瘤四周的毛細血管直接進入腦組織內,二者間無血腦屏障。約15%腦膜瘤伴有不典型的壞死、囊變或瘤內出血。觀察腦膜瘤在CT的表現,要注意腫瘤與鄰近組織如顱骨、小腦幕、矢狀竇的關系,因此行冠狀及側值的重建有時是很重要的。腫瘤四周的腦水腫對判斷腫瘤的生長速度是有幫助的。腫瘤生長緩慢,水腫可能很輕,甚至沒有水腫,富於血管的腦膜瘤周圍水腫多較廣泛。偶爾腦膜瘤四周合並大片水腫,需與惡性腦膜瘤或腦轉移癌相鑒別。腦膜瘤引起周圍水腫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與腦膜癌病人的正常血腦屏障遭到破壞以及腦膜瘤組織分泌出某種物質有關。最近有人研究認為,幕上腦膜瘤周圍的水腫與腫瘤的前列腺素水平或腫瘤孕酮受體釋放作用有關。
(5)磁共振掃描:對同一病人,最好問時進行CT和MRI的對比分析.方可得到較正確的定性診斷。這是因為腦膜煙在這兩種圖像中有相類似的表現和特點,而巳不經加強的MRI會使10%的腦膜瘤無法診斷。某些腦膜癌MRI發現不了:1)小的無症狀的腦膜瘤不合並水腫和佔位效應,尤其是在靠近頂部者,2)多發腦膜瘤中小的腫瘤易被遺漏;3)復發腦膜瘤。經過注射(Gaddo1inium,DTPA)造影劑,上述缺點可以得以克服。
[治療及預後]
與其他顱內腫瘤一樣.手術切除腦膜瘤是員有效的治療手段。隨著顯微手術技術的發展.手術器械如雙極電凝、超聲吸引器以及激光(的不斷改進和普及,腦膜溜的手術效果不斷提高,使大多數病人得以治癒。腦膜瘤預後較好,多數患者可以治癒。
B. 我媽媽長了腦膜瘤,約0.6*1.4CM
跟我的症狀一樣呀,我以前也得過,而且我的是想不到的深和大,發現的時候,以至於醫院給我誤判為角質瘤,後來醫院手術把握不大,我去了天壇,很快做了手術,腦膜瘤很好治,而且術後復發和化療的概率基本等於零。。。我建議找個好醫院做手術。你的症狀可能已經開始壓迫神經了。。
C. 腦膜瘤形成需多長時間
腦膜瘤很常見,占顱內腫瘤的15.31%,僅次於膠質瘤。成年較多其發病率較高,嚴重的破壞視力,侵犯范圍較廣,易於向骨管、骨裂隙和骨壁內蔓延,手術切除後常有復發,甚至引起死亡。但是在這里強調一下,它並不影響人的壽命。
D. 我媽媽今年57歲,患腦膜瘤,現在大概是3.5~4厘米,但醫生為什麼還建議用伽瑪刀呢而且要做2次這樣的手術
我爸爸就是腦膜瘤,55歲,10年9月24號剛做的開顱手術,早晨7:30進的手術室,下午2:20出來的。現在恢復的挺好的,整天閑不住,左下肢跛行狀況消失,身體也恢復的很好。
瘤體大小MRI顯示為4*5*4cm,比雞蛋還大。但是矢狀竇血管殘餘1%未切除,需要放療,這樣就可以安度晚年了。
至於是不是才要放療,x刀也好,伽馬刀也好,還有射波刀,質子刀等。要看病人的病灶位置,再看大小,病人身體狀況,疾病史等等。醫生會結合所有情況給出治療意見的。
有時候瘤子長的位置深,比較復雜,勉強手術可能會給病人家屬帶來不能接受的結果。而放療,時間短,不出血,定位精確,創傷小,恢復快,價格也比較低,一般兩三天就可以出院,當然也有可以直接回家無需住院的。
像你媽媽這種情況,瘤體已經比較大了,一次照射肯定不行,須多次照射。如果瘤體組織對射線不敏感,則要考慮手術治療方案了。
腦膜瘤是良性腫瘤,是可以治癒的。總之,一定要積極配合治療。
如果實在不放心,可以多跑幾家大醫院找專家看看,會診一下,因為治療方案跟醫生的水平也有很大的關系。
祝一切順利。
E. 腦膜瘤長到一厘米要多長時間
您好,這個是不確定的,腦膜瘤屬於良性腫瘤,生長的很慢,但是腫瘤的生長和個人的飲食、生活環境、情緒等都有關系。一般大概是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F. 腦膜瘤,大小約為3×3×2.5cm,病灶邊界清楚。請問該如何治療手術成功率大嗎有無生命危險非常感謝!
1.腦膜瘤是起源於腦膜及腦膜間隙的衍生物,發病率占顱內腫瘤的19.2%,居第2位。
2.根據MR描述,如果沒有手術禁忌症應該手術成功率很大,且腫瘤為良性的幾率非常高。
腫瘤生長在右邊非優勢半球,術後對腦功能影響不大。
3.可以選擇小骨窗手術(微創)或開放式手術。這種手術在有神經外科專科的醫院是很成熟的技術。
4.任何顱腦手術都會有風險。風險可以控制。
5.手術需把病灶周圍的腦膜一並切除,達到根治。:手術切除腫瘤仍然是腦膜瘤的首選治療方法。對於凸面腦膜瘤,如果沒有手術禁忌證,即使病灶較小,仍建議手術切除。而對於深部、多發或顱底腦膜瘤,尤其是海綿竇、腦干腹側、岩斜等處的腦膜瘤,如果腫瘤體積在一定范圍內,才首選伽瑪刀有效控制腫瘤,避免手術對顱神經的損傷。
手打,祝早日康復。
G. 腦膜瘤,十分擔心!
腦膜瘤是良性的腫瘤,一般生長很慢,個人覺得如果是1.5CM的腫瘤做伽瑪刀,本身沒有痛苦,而且有效,但是屬於晚放射反應,一年後能見到腫瘤縮小。外科手術也可,因為腦膜腫瘤是寬基地,手術腫瘤不易切除干凈,容易從基地兩側復發。
顱內腫瘤沒有用葯物的,因為有血腦屏障!不用考慮用葯物治療,體部的腫瘤可以用葯物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