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絲粗絲的標準是多少厘米
Ⅰ 銀針絲、二初絲、細絲的規格
銀針絲:10cm長×0.1cm見方
細絲:10cm長×0.2cm見方
二粗絲:10cm長×0.3cm見方
Ⅱ 魚香肉絲肉絲多長
對於魚香肉絲,標准指出原材料是切成二粗絲的豬肉和青筍,而二粗絲的標准具體到數字是長10厘米、寬0.3厘米、高0.3厘米。
【魚香肉絲】
1.魚香肉絲這道菜選材比較精細,主料通常用裡脊肉,肉質比較細嫩。先去除筋膜,以免吃的時候墊牙,再切成細絲,切的時候比較考驗刀工,每一根都要粗細均勻,這樣炒出來老嫩度一致,而且要順絲切,這樣無論是上漿還是炒制都不容易斷裂。
2.切好以後用清水多兩遍,清洗出裡面的血水,這樣吃起來才不腥。然後加入食鹽1克、老抽2克上色、料酒5克去腥,順著一個方向攪拌,把料汁打進肉絲裡面。
3.打入一個蛋清繼續抓勻,增加肉絲嫩滑的口感,肉絲比較黏手的時候撒入少許澱粉,鎖住裡面的水分,最後淋入少許植物油拌勻腌制5分鍾,植物油能防止滑油的時候肉絲之間相互粘連。
4.接著,就是最重要的魚香汁:碗中放入食鹽2克、味精少許、生抽5克、料酒5克、香醋10克、白糖10克,糖和醋的比例為1:1,微酸微甜的口感才會更加均衡,再加入適量的清水或者高湯,一小勺澱粉增加料汁的濃度,把調料攪化備用。
5.下面,准備輔料:玉蘭片洗干凈、切成二粗絲,放入清水中抓洗干凈;木耳泡發以後也切成二粗絲;因為存在地域差異,在河南很難買到新鮮的玉蘭片,所以經常會用青椒絲或者胡蘿卜絲代替。一定要用二荊條辣椒腌制而成的泡辣椒,去掉辣椒籽,先切成圈、再剁細,這樣才能更好的呈現出鮮辣味,激發出魚香味。蔥姜蒜是魚香味形成的重要調料,蔥白切成小段、姜蒜都要切成細末,姜的味道比較濃,蒜要比姜多一半,這樣香味才能平衡。
6.食材准備好以後,我們先把肉絲滑一下油:油溫不要太高,四成熱即可、油麵平靜無煙,倒入腌好的肉絲,用勺子輕推把肉絲打散,滑油30秒鍾、肉絲泛白以後立即起鍋,滑油的時間太長的話肉絲就老了。
7.把熱油倒在木耳和玉蘭片上面激一下油,這樣容易炒熟、口感更加清脆。
8.鍋中留底油,倒入泡椒末炒出裡面的水分,把蔥白、蒜末、薑末一起倒入鍋中,開小火慢慢炒出香味,火太大就炒糊了,炒掉姜蒜的生澀味,炒出泡椒的香味和色澤。
9.這個時候淋入魚香汁,大火把料汁收濃,倒入肉絲、木耳和玉蘭片,急火翻炒至上色,撒上蔥段、淋上明油、美味即成。
小技巧
1.肉絲要選擇裡脊肉,滑油時,油溫要低,吃起來較為鮮嫩,
2.炒魚香肉絲要猛火快炒,火要夠大,鍋氣要足
3.魚香汁要提前調好,以節省肉絲在鍋裡面的烹飪時間。
Ⅲ 請問川菜行家,什麼是二粗絲
這些術語都是老早的廚師留下來的,現在很少聽到了,具體規格說不清,應該有五粗絲,生薑絲最細,要細到可以穿針,平時切的土豆絲應算三粗絲,再往上就是條,棍了。我也說不好,希望對你有幫助。
Ⅳ 切絲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刀工也稱刀工技術,是運用各種刀具對烹飪原料進行切削或雕刻,使之形成所需要的形狀的加工技術。包括菜餚切配的刀工和食用雕刻的刀工兩大類。二者原理相同,刀行工藝區別大。
目的:為了便於食用,便於烹調,便於入味,增加美觀
一、刀工的基本要求1、與烹調密切配合,適應烹調的要求;2、加工後的原料必須整齊均勻;3、有助於美化菜餚的均勻;
二、刀工的設備和基本操作姿勢
操作姿勢 :連續式,間歇式,交替式,變換式
刀法——刀與原料和砧板接觸的角度分
1.直刀法
所謂直刀法就是刀刃朝下刀與原料、菜墩平面成指教的一類刀法,這種刀法按照原料的質地不同,所用力的大小的程度,又可以分為切、斬、劈等刀法。
切是由上往下的一種刀法,切的時候以腕力為主,小臂力為輔運力,適用於一般植物和無骨動物原料。根據操作過程中運刀方向的不同,又可以分為直切、推切、鋸切、滾料切、拉刀切、側切、翻刀切等。
(1) 切:直切(跳切):加工脆性原料:萵苣,黃瓜,白菜
推切(拉):比較薄小的原料(破碎散裂), 如:切熟肥肉;推刀法:鋸切: 切質地鬆散原料:涮羊肉,回鍋肉,活腿,麵包;側切:適用於帶殼的或體小型圓易滑的,以及略帶較小骨頭的原料:如: 切螃蟹,燒雞,鹽水鴨帶殼的蛋。滾切:原料滾動:主要把圓形或錐型的質地脆的原料切成滾塊,如:切 蘿卜,土豆,山葯,筍,胡蘿卜2)剁(斬)剁,又稱作斬,操作的時候刀刃與墩面、原料基本保持垂直。剁是無骨的原料之多成泥的一種最常用的刀法,一把刀剁成為單刀剁,兩刀剁成為排剁,為了提高效率經常是兩把刀同時操作。將無骨原料製成泥芋的一種刀法,主要用於制餡和丸子等。雙刀剁:排剁 單刀剁:直剁
①排剁:無骨軟性原料加工成泥芋狀(冷天溫水浸刀)②直剁:較硬而帶骨的原料。(3)砍:用於加工帶骨的或者是質地較硬的原料。直砍:將刀對准原料要砍的部位用力向下砍。跟刀砍:凡一次砍不斷,須連砍斷數刀方能砍斷的。開片砍:整隻的豬、羊等原料。跟刀砍,拍刀砍
2.平刀法:平刀法是指刀和墩面向相平、呈水平運動的技法。應用與無骨、富彈性、強韌的原料或者軟肉的原料或經煮熟後柔軟的原料,是一種較為精細的刀工。這種刀法根據操作者行刀時的方法可以分為:平刀直片、平刀推片、平刀拉片、平刀抖片、平刀滾料片等。
(1)平刀直片:主要是將原料加工成片的形狀,操作時可以將原料平放在菜墩上,刀身和墩面平行,刀刃中端從原料的右端入刀,一刀平片至左端斷料為止。
(2)平刀推片又稱為推刀批:是將原料放在菜墩上,刀身與墩面平行,刀刃前端從原料的右下方平行進刀,然後由左將刀刃推入,斷原料的刀法。平刀推片根據應用者運刀時候的特點又可以細分為上片法和下片法。
(3)平刀拉片又稱為拉刀批:就是將原料平放在菜墩上刀身與墩面平行,刀向左進刀然後繼續向左下方運刀斷料的方法。
(4)平刀推拉片又稱平刀鋸片:是一種將推刀片和拉刀片連貫起來的刀法,操作的時候刀先向左前方行刀推片接著行刀向右後方拉片如此反復推拉片使原料完全斷開。
(5)平刀滾料片:是指刀面和墩面先垂直後平行,從左向右運行原料從左向右不斷的滾動最後片下原料的方法,根據其進刀的位置不同平刀滾料片分為滾料上片和滾料下片。
(6)平刀抖刀片:指將原料放置在菜墩上刀身與墩面平行,入刀後刀身抖動呈波浪式片段原料方法。
Ⅳ 請問葯芯焊絲粗絲與細絲有明確的分解點嗎比如說≤2.4mm為細絲葯芯焊絲,大於等於2.4mm為粗絲葯芯焊絲
我沒見到資料或標准上有明確的分解點,我個人認為,粗與細是相對而言。葯芯焊絲由於生產製造工藝獨特,根據實際生產的需要,可以生產出各種規格。我見過:1.0、1.2、1.4、1.6、2.0、2.4、2.5、2.8、3.2、4.0的都有。
我覺得也可以這樣區分:因為2.0直徑是不同送絲機構的臨界點。常規氣保護送絲系統一般試用范圍是2.0以下,2.0以上是另外一套呢送絲機構。
Ⅵ 切絲,絲有有幾種規格
有三種。1.長6cm,寬0.2cm,標准絲,比較常用,也叫火柴棍。
2.長6cm,寬0.3cm,粗絲。
3.長6cm,寬0.1cm,銀針絲。
Ⅶ 胡蘿卜粒(丁)的規格是多少土豆絲的規格又是多少大小粗細求高手解答
丁的規格是5毫米叫小丁。1厘米的叫丁
絲是
1毫米以下的叫銀針絲,
1毫米叫細絲
2毫米到叫二粗絲
5毫米的叫筷子條
絲的長度都要有5厘米到六厘米
廚房裡面一般專業的就是這樣的叫法
Ⅷ 魚香肉絲肉絲多長
在製作魚香肉絲的時候,肉絲是越長越好。而且也沒有一個確切的規定。
製作方法
做法1
主料:豬裡脊
輔料:青筍、水發黑木耳
調料:①:鹽、雞精、味精、白糖、陳醋、(糖醋1:1)生抽、老抽、鮮湯(水)、水澱粉(兌成碗汁)
②:泡紅辣椒(剁茸)、姜米、蒜米、魚眼蔥
味型:魚香,特點:咸鮮酸甜兼備,蔥姜蒜香突出
工藝流程:
1、豬裡脊切長約8cm,粗0.3cm的二粗絲,加鹽、料酒攪至上勁後放水澱粉攪勻,封油備用。
2、青筍、木耳切細絲。並將青筍用少量鹽腌制。
3、起鍋燒油,中油溫滑肉絲,變白撈出瀝油備用。
4、淘洗用鹽腌制的青筍,並瀝干水分。
5、鍋中留底油,中油溫下泡椒茸、姜蒜米,炒出香味和紅油後放青筍木耳翻炒斷生後放入滑過油的肉絲。翻炒均勻後淋入事先兌好的碗汁,放入魚眼蔥。炒制芡汁收勻,蔥出香後起鍋裝盤即可。
做法2
食材:裡脊、青筍、黑木耳、胡椒粉、料酒、大蒜、生薑、大蔥、豆瓣、生抽、澱粉、雞蛋、花椒粒、干辣椒、水、鹽、白糖。
製作:
1.豬通脊切絲,用鹽、料酒、雞蛋清、澱粉腌制;
2.青筍切條,姜和蒜一比一切沫備用;
3.單獨切姜蒜沫、蔥花、干辣椒、乾花椒備用;
4.在姜蒜沫里加入米醋、白糖、生抽、澱粉、鹽;
5.用前面准備好的蔥姜蒜干辣椒乾花椒熗鍋,出香後小火倒入豆瓣,炒出紅油
6.下入肉絲翻炒,直到肉絲完全變色;
7.肉絲全變色後,下入青筍和木耳,略微翻炒使調料均勻;
8.倒入魚香汁,大火收汁快速翻鍋,使魚香汁沾到每個菜上;
9.收汁完畢加入一點點香油就可以起鍋 。
做法3
食材:豬瘦肉、冬筍、黑木耳、胡蘿卜絲、蔥、蒜、姜、自製剁椒、肉湯(或水)、鹽、糖、醋、生抽、澱粉。
製作步奏:
1.將泡發的黑木耳切絲,玉蘭片切絲,豬瘦肉切絲,蔥姜蒜切末;
2.用少許鹽、料酒和澱粉將肉絲稍腌,並將澱粉、鹽、白糖、醋、生抽、肉湯(或水)兌成調味汁;
3.熱鍋下冷油,油溫熱後,下肉絲迅速劃炒散開;
4.炒至肉色變白後用鏟子將肉絲撥在鍋邊,底油加自製剁椒、蒜末、薑末炒香,將肉絲翻炒均勻;
5.加入事先焯水後的胡蘿卜絲煸炒一分鍾左右;
6.然後下入玉蘭絲和黑木耳絲大火煸炒片刻,倒入芡汁,待湯汁粘稠時加蔥花翻炒均勻即可。
做法4
食材:肥瘦豬肉、木耳、筍、青椒、胡蘿卜、泡椒、蔥、姜、蒜、糖、醋、鹽、老抽、生抽、澱粉。
製作:
1.豬肉切細絲,調入鹽、糖、澱粉和油拌均;
2.筍、木耳、青椒、胡蘿卜切絲。青椒和胡蘿卜用於配色,只要一點就可;
3.蔥、姜、蒜、紅泡椒切好,姜的用量要大點;
4.調大半碗魚香芡汁備用,另外准備鹽、糖、醋、老抽、生抽、澱粉和高湯;
5.熱鍋熱油下肉絲滑炒斷生。油要多放些,一次性放足;
6.將肉絲拔到邊上,下蔥、姜、蒜、紅泡椒,焙出香味。與肉絲拌炒均盛出備用;
7.用原鍋底油炒筍、木耳、青椒和胡蘿卜;
8.炒到木耳炸鍋加鹽調.味;
9.接下來將肉絲倒回鍋中;
10.拌炒均調入魚香芡汁,快速翻均即可出鍋 。
做法5
食材:萵筍、豬肉、食用鹽、澱粉、干辣椒、花椒、蔥、白糖、醋、花椒粉、豆瓣醬、老抽。
製作:
1.萵筍去皮切絲;
2.放入食鹽腌制出水分;
3.豬肉切絲,放少許澱粉拌勻;
4.花椒粒、干辣椒切段;
5.腌制好的萵筍用清水沖洗干凈,稍微用手擠出多餘水分;
6.提前調好糖醋汁碗中放入澱粉、花椒粉、白糖、醋、蔥段和少許水調勻;
7.鍋中油燒熱,將肉絲倒入鍋中炒至變白;
8.放入豆瓣醬和老抽,翻炒均勻;
9.倒入萵筍絲,大火快炒;
10.倒入芡汁,大火炒勻即可 。
做法6
食材:豬瘦肉、水發木耳、杏鮑菇、紅蘿卜、大蔥、姜、野山椒、蒜泥、甜面醬、雞精、芡粉、食用油、醋。
製作:
1.用手抓捏肉絲至起滑粘感。加入1勺水,繼續抓捏至水分吸收發干,再多次重復加水、抓捏、發干過程,直到感覺水分不再吸收,倒出多餘的水,加入芡粉,抓捏均勻後備用;
2.杏鮑菇、蘿卜、木耳切絲裝盤,蔥切花裝碗;
3.姜、野山椒切碎末,與蒜泥、甜面醬、雞精一並裝碗;
6. 炒鍋燒熱,不放油。將菜盤中的杏鮑菇絲、木耳絲、紅蘿卜絲下鍋翻炒約2分鍾,變軟斷生後裝入菜盤備用;
7. 炒鍋放油,燒至六成熱(150℃),將肉絲倒入,迅速劃散炒約1分鍾,變色發白即濾油出鍋;
8. 已裝入的杏鮑菇絲、紅蘿卜絲、木耳絲,肉絲放在上面就行;
9. 余油留鍋內,倒入調料碗內的調料,小火炒約2分鍾;
10. 調為大火,蔥花下鍋炒至半透明,約半分鍾;
11. 倒入菜盤內的肉絲和配菜,炒至亮油,約2分鍾;加入10毫升醋,翻炒均勻後起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