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尺等於多少厘米長
A. 一尺有多少公分
一寸約等於3.3厘米,一尺就是33厘米左右。
1尺=33.3333333厘米
尺,是一種長度單位,中國叫「市尺」(現代三尺等於一米)。一尺等於十寸。厘米是一個長度計量單位,等於一米的百分之一。英語符號即縮寫為:cm。
出處
《莊子·天下》:「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漢·劉向《說苑·辨物》:「度量衡以黍生之為一分,十分為一寸,十寸為一尺。」
《水滸傳》第八四回:「原來那天山勇,馬上慣使漆抹弩,一尺來長鐵翎箭,有名喚做一點油。」
《韓詩外傳》卷七:「子貢曰:『兩國搆難,壯士列陣,塵埃漲天。 賜 不持一尺之兵、一斗之糧,解兩國之難。』」 漢趙曄《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市吏於是與 子胥 俱入見王,王僚恠其狀偉,身長一丈,腰十圍,眉間一尺。」
唐·孟郊《秋懷》詩之三:「一尺月透戶,仡栗如劍飛。」
《太上黃庭中景經》:「去臍一尺變化神。」李千乘註:「一尺,陰下胞上,在大便前,小便後,兩陰交會之門也。中有真人,號曰制命。」
B. 1尺等於多少cm 古今尺寸換算大全
尺是我國古代沿用下來的,常用計量單位之一。那麼1尺等於多少cm呢?尺跟現在人們常用的米和厘米的換算是,1米等於3尺,1尺等於33.33cm。而當你想知道1尺8等於多少cm時,就可以用1.8*33.33=59.99cm的換算方式,從而得出1尺8等於59.99cm的換算結果。同樣,也可以算出1尺5等於1.5*33.33=49.99cm。點擊查看「一尺等於多少碼」
1英尺等於多少厘米
1尺等於33.33cm只是我們現代人使用的數據,而古代的一尺並不就等於現在的33.33cm,你知道古代的1尺等於多少cm嗎?,其實在我國古代基本每不同的朝代,尺的標准長度都會有所變化,這就是為什麼古書中常常在描述人物形象時,講身高八尺或七尺男兒。如果按現在的換算公式算是話,身高八尺就是2米67,這樣的身高是一般人不可想像的。其實按三國時期的尺碼算的話,身高八尺,也就是現在的1米89左右,因為那時候的1尺只相當於現在的24.2cm。
古代的尺
那麼在古代不同時期,1尺等於多少cm呢,下面小編就將我國歷代以來,採用過的計量單位尺,換算成現代厘米的結果列舉出來,供大家學習借鑒:
商代:1尺等於今天的16.95cm;
周朝:1尺等於今天的23.1cm;
秦國:1尺等於今天的23.1cm;
漢朝:1尺等於今天的21.35——23.75cm;
三國時期:一尺等於今天的24.2cm;
南朝:1尺等於今天的25.8cm;
北魏:1尺等於今天的30.9cm;
隋朝:1尺等於今天的29.6cm;
唐朝:1尺等於今天的30.7cm;
宋朝和元朝:一尺等於今天的31.68cm;
明清年代:1尺等於今天的31.1cm。
這些尺現在都變成了價格不菲的古董
1英尺等於多少米
根據我國的現代漢語詞典裡面所說,1英尺=12英寸=30.48厘米=3.048分米=0.3048米,而1米=3.2808398950131英尺。
以上1尺等於多少cm的換算內容是經過仔細分析查尋得出的數據結果,在大家的具體使用中是可靠的,由土巴兔小編敬獻。更多精彩的計量換算知識請您點擊查看本網小常識欄目。
C. 一尺是多大多少厘米左右
一尺為33.3333厘米(cm),80cm的胸圍約為2.4尺左右。
一,一尺表度量時。十寸為一尺。出處為《莊子·天下》:「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漢劉向《說苑·辨物》:「度量衡以黍生之為一分,十分為一寸,十寸為一尺。」
二,在近現代,約3尺為一米,也就是100厘米,則100cm=3尺 ,所以一尺為100/3=33.3333厘米。
三,80cm的胸圍換算以尺為單位,則是80/33.33約為2.4尺。
(3)145尺等於多少厘米長擴展閱讀
一尺(yī chǐ)為長度單位,十寸為一尺。也作為量詞,形容極短或極寬,多含誇張之意,非實指。不同的時期的一尺長度代表不同的意思。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這一尺度,人高約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稱;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秦時,一尺約23.1cm ;
漢時,一尺大約21.35——23.75cm ;
三國,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約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宋元時,一尺合今31.68cm ;
明清時,木工一尺合今31.1cm。
近現代 3尺≈1米(m),1尺≈33.3333厘米(cm)。
D. 一尺等於多少厘米
1尺=33.3333333厘米
尺,是一種長度單位,中國叫「市尺」(現代三尺等於一米)。一尺等於十寸。
厘米是一個長度計量單位,等於一米的百分之一。英語符號即縮寫為:cm。
(4)145尺等於多少厘米長擴展閱讀:
尺是古今都有的,是中國市制長度單位(亦稱「市尺」。一尺等於十寸。)西漢時一尺等於0.231米,今三尺等於一米。
長度單位的國際單位是「米」(符號「m」),常用單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米(m)、微米(μm)、納米(nm)等等。長度單位在各個領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E. 一尺是多少厘米
1尺=33.3333333厘米
古代的尺要短於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間的距離,大約是20厘米,周代的一尺是現在的19.91厘米。到戰國時,一尺是現在的22.12厘米左右,但是當時各國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戰國楚尺長22.7厘米。
(5)145尺等於多少厘米長擴展閱讀:
厘米,長度單位,簡寫(符號)為:cm。
有關厘米的單位轉換:1厘米=10毫米=10000微米=10000000納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附:厘米俗稱公分。
長度單位是指丈量空間距離上的基本單元,是人類為了規范長度而制定的基本單位。其國際單位是「米」(符號「m」),常用單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米(m)、微米(μm)、納米(nm)等等。長度單位在各個領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F. 尺寸如何換算成厘米
1尺=33.33333……厘米
1米=3尺
1米=100厘米
1尺=10寸=33.3333…厘米
(6)145尺等於多少厘米長擴展閱讀
尺和寸,指量具。
《管子·形勢解》:「以規矩為方圜則成,以尺寸量長短則得,以法數治民則安。」《商君書·修權》:「夫釋權衡而斷輕重,廢尺寸而意長短,雖察,商賈不用,為其不必也。」《東周列國志》第一百零八回:「水數六,故器物尺寸,俱用六數。」清錢泳《履園叢話·雜記下·尺》:「尺寸之長短,一代長於一代,若以今之裁衣尺較工部尺,則又盈一寸許矣。」
換算關系:
1米=1公尺=3市尺=3.2808英尺
1分米=1公寸=0.1米=3市寸
1厘米=1公分=0.3937英寸
即1毫米=0.1公分=0.01公寸=0.001公尺
G. 尺和厘米是怎麼換算的
把尺換算為厘米時,要用尺前面的數字乘以系數33.3,就可以轉化為厘米。
解:尺、寸和厘米都是長度單位。
因為1尺=10寸,1寸=3.33厘米。
那麼1尺=1x10寸=10寸,
10寸=10x3.33厘米=33.3厘米。
即1尺等於33.3厘米。
(7)145尺等於多少厘米長擴展閱讀:
1、國際長度度量單位
(1)國際長度度量單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
(2)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2、中國長度度量單位
(1)中國傳統的長度單位有丈、尺、寸、厘、分。
(2)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分=10厘。
1丈≈3.33米、1尺≈3.33分米、1寸≈3.33厘米。
3、長度測量工具
通常用的長度測量工具有量塊、角度量塊、多面棱體、正弦規、卡尺、千分尺、多齒分度台、比較儀、激光測長儀、工具顯微鏡、三坐標測量機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長度單位
H. 一尺等於多少厘米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這一尺度,人高約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稱;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秦時,一尺約23.1cm
;
漢時,一尺大約21.35——23.75cm
;
三國,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約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宋元時,一尺合今31.68cm
;
明清時,木工一尺合今31.1cm。
■資料2:古代「尺」有多長
尺是古今都有的,但內含的量(實際長度)卻不一樣。如《鄒忌諷齊王納諫》文中曰:「鄒忌修八尺有餘。」如果按今天的尺來計算,鄒忌的身長是2.66米還多,這顯然太高了。
很顯然,古代的尺要短於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間的距離,大約是20厘米,所以周代的一尺相當於現在的19.91厘米。以後,尺大致都要加長一點,到戰國時,一尺大致相當於現在的23厘米左右,但是當時各國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戰國楚尺長22.7厘米。前邊提到的鄒忌是戰國時齊國人,按一尺為23厘米算,他的身高在1.84米以上,這即使在今天,也算高個子了。又《陳情表》中有「內無應門五尺之僮」,作者李密是西晉時人,當時的一尺相當於現在的24厘米,這樣「五尺之僮」也就是身高1.2米的小僮。「五尺」也可沿用前代的說法,而並不是嚴格按晉尺的,那麼,就要在1.2米的基礎上再縮短一點,也就是1.1米左右。
與尺比較接近的是咫。咫是婦女手伸展後從拇指到中指的距離,因而稍短於尺。後來咫尺連用,表示距離短,如「近在咫尺」。
除此之外,先秦的長度單位還有丈(十尺),尋(八尺),常(二尋),此外還有仞。仞是人伸開雙臂的長度,如《愚公移山》中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
後來,又產生了寸以下的長度單位,它們是:分(十分之一寸),厘(十分之一分),毫(十分之一厘),秒(宋以後又叫「絲」,十分之一毫),忽(十分之一秒),微(十分之一忽)。今「絲」與「毫」連用,來源於此。
還有「忽」與「微」連用的,也喻指極細微,如《伶官傳序》:「夫禍患常積於忽微」。
I. 身高145大約多少尺
4尺半,3尺一米,古代的方法的話能有五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