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速每小時多少公里
⑴ 聲速是多少
340m/秒。
聲速,又稱「音速」(每秒340 米,每小時1224千米),顧名思義即是聲音的速度,定義為單位時間內振動波傳遞的距離。
通常聲速是指在空氣中的聲速,為343.2米/秒(1,236千米/小時)。聲速又會依空氣之狀態(如濕度、溫度、密度)不同而有不同數值。如攝氏零度之海平面聲速約為331.5米/秒(1193千米/小時);一萬米高空之聲速約為295米/秒(1062千米/小時);另外每升高1攝氏度,聲速就增加0.607米/秒。
(1)聲速每小時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在固體中有兩種可能的聲波,其中一種是與流體相同的縱波,另一種是流體沒有的橫波,兩種不同的聲波可以有不同的傳播速度(例如地震波)。縱波形式的聲速取決於介質的壓縮率和密度,而固體中橫波形式的聲速取決於介質的剛度和密度。
在超流體中也存在兩種不同的「聲波」,第一種聲波是與平常流體相同的密度波,另一種是超流體特有的第二聲波。
⑵ 音速每秒多少米
音速是340米/秒。
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空氣(15℃)340m/s ,空氣(25℃)346m/s 。
聲音的傳播需要物質,物理學中把這樣的物質叫做介質。 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的傳播速度: 真空 0m/s(也就是不能傳播) 。
軟木 500m/s 煤油(25℃) 1324m/s 蒸餾水(25℃) 1497m/s 海水(25℃) 1531m/s 銅(棒) 3750m/s 大理石 3810m/s 鋁(棒) 5000m/s 鐵(棒) 5200m/s 聲音在不同的物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
(2)聲速每小時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影響傳播速度的因素:
(1)聲音的傳播速度是隨物質的堅韌性的增大而增加,物質的密度減小而減少。
(2)聲音的傳播速度跟介質的反抗平衡力有關,反抗平衡力越大,聲音就傳播的越快。
(3)聲音的傳播速度與物質阻力有關。聲音會因外界物質的阻擋而發生折射,例如人面對群山呼喊,就可以聽得到自己的回聲。
⑶ 音速每秒多少公里
音速在空氣中每秒340米。
音速在標准大氣壓和15℃的條件下是每小時1224公里。空氣中的音速在1個標准大氣壓和15℃的條件下約為340m/秒。
根據這個規律,可以計算出上述條件下,音速一小時的速度是340*60*60=1224000米,再由一公里等於1000米,折算出結果是1224公里。
(3)聲速每小時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在流動的氣體中,相對於氣流而言,微弱擾動的傳播速度也是聲速。在溫度T不為常數的流場中,各點的聲速是不一樣的,與某一點的溫度相當的聲速稱為該點的「當地聲速」。當氣流的溫度很高(如高超聲速流動),或存在有外部的激勵源時,氣體分子內部振動的動能很大,分子的離解度很高。
在這種情況下,當弱壓力波掃過並且氣體溫度快速變化時,氣體分子的平移動能和旋轉能可以迅速達到相應的平衡值,但分子的振動能和離解能達到新的平衡。 狀態所需的特徵時間要大得多。 此時,在波的傳播過程中,可以認為這部分內部能量沒有變化,也就是說,氣體處於凍結狀態。
⑷ 音速每小時多少公里
音速為:122.4km/小時
⑸ 音速是每小時多少公里
音速每小時是1224公里(km)
音速在空氣中每秒340米。計算每小時多少公里,先用340乘上3600再除以1000。因為一小時有60分鍾,一分鍾有60秒鍾。60乘60得3600。再把小單位米變大單位公里在除以1000。最後答案是每小時1224千米(km)=1224公里(km)。
音速是介質中微弱壓強擾動的傳播速度,其大小因媒質的性質和狀態而異。空氣中的音速在1個標准大氣壓和15℃的條件下約為340m/秒。
從本質上講,聲速是介質中微弱壓強擾動的傳播速度,計算公式為:
式中ρ為介質的密度;K=dp/(dp/ρ),稱為體積彈性模量,dp、dρ分別為壓強和密度的微小變化。對於液體和固體,K和ρ隨溫度和壓強的變化很小,主要是隨介質不同而異,所以在同一介質中,聲速基本上是一個常數。
⑹ 聲速每小時是多少呢
聲音在空氣中一小時能跑1224千米
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米每秒,則一小時的傳播距離為:
340*3600/1000=1224 km
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氣體最慢,液體其次,固體最快
以下是聲音在一些物質中的傳播速度:
真空 0m/s(也就是不能傳播)
空氣(15℃) 340m/s
空氣(25℃) 346m/s
軟木 500m/s
煤油(25℃) 1324m/s
蒸餾水(25℃) 1497m/s
海水(25℃) 1531m/s
銅(棒) 3750m/s
大理石 3810m/s
鋁(棒) 5000m/s
鐵(棒) 5200m/s
⑺ 一馬赫是多少公里
馬赫大約為340米/秒,合1224千米/時.
馬赫是表示速度的量詞,又叫馬赫數。一馬赫即一倍音速(聲速):
,其中u為流速,c為音速。音速為壓力波(聲波)在流體中傳遞的速度。馬赫數的命名是為了紀念奧地利學者馬赫(ernst
mach,
1838-1916)。
馬赫一般用於飛機、火箭等航空航天飛行器。由於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隨著不同的條件而不同,因此馬赫也只是一個相對的單位,每「一馬赫」的具體速度並不固定。在低溫下聲音的傳播速度低些,一馬赫對應的具體速度也就低一些。因此相對來說,在高空比在低空更容易達到較高的馬赫數。
1947年10月14日,耶格爾駕駛x-1試驗飛機在加州南部上空脫離b-29母機,上升到一萬二千米高空,並在此高度上達到每小時1078千米的速度,首次突破音障,超過了一馬赫。
當馬赫數ma<1.0
時,流體所受的壓力不足以壓縮流體,僅會造成流體的流動。在此狀況下,流體密度不會隨壓力而改變,此種流場稱為亞音速流(subsonic
flow),流場可視為不可壓縮流場(incompressible
flow)。一般的水流及大氣中空氣的流動,譬如湍急的河流、台風風場和汽車的運動等,皆屬於不可壓縮流場。但流體在高速運動(流速接近音速或大於音速)時,流體密度會隨壓力而改變,此時氣體之流動稱為可壓縮流場(compressible
flow)。當馬赫數ma>1.0,稱為超音速流(supersonic
flow),此類流況在航空動力學中才會遇到.
⑻ 音速是每小時多少公里
音速在標准大氣壓和15℃的條件下是每小時1224公里。空氣中的音速在1個標准大氣壓和15℃的條件下約為340m/秒。
根據這個規律,可以計算出上述條件下,音速一小時的速度是340*60*60=1224000米,再由一公里等於1000米,折算出結果是1224公里。
(8)聲速每小時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音速是介質中微弱壓強擾動的傳播速度,其大小因媒質的性質和狀態而異。空氣中的音速在1個標准大氣壓和15℃的條件下約為340m/秒。
在流動的氣體中,相對於氣流而言,微弱擾動的傳播速度也是聲速。在溫度T不為常數的流場中,各點的聲速是不一樣的,與某一點的溫度相當的聲速稱為該點的「當地聲速」。當氣流的溫度很高(如高超聲速流動),或存在有外部的激勵源時,氣體分子內部振動的動能很大,分子的離解度很高。
⑼ 一馬赫等於多少公里
1馬赫=1225公里/每小時
馬赫是表示速度的量詞,又叫馬赫數。一馬赫即一倍音速:馬赫數小於1者為亞音速,馬赫數大於5左右為超高音速;馬赫數是飛行的速度和當時飛行的音速之比值,大於1表示比音速快,同理,小於1是比音速慢。馬赫數的命名是為了紀念奧地利學者恩斯特·馬赫(ernst
mach,
1838-1916)。
馬赫的大約速度換算相當於340.3
m/s,又大約等同於1225
km/h,761.2
mph,或者1116
ft/s。
如滿意,請選為「滿意答案」,操作方法如下:
將滑鼠移到屏幕右上角「我的知道」上,點擊「我的提問」,打開後會顯示所有提過的問題,點擊本問題後面的「處理」,在我的回答下面點擊"選為滿意回答"即可。
⑽ 音速是多少公里每小時
1224公里/小時。音速也叫聲速,指聲波在媒質(介質)中傳播的速度。其大小因媒質的性質和狀態而異。一般說來,音速的數值在固體中比在液體中大,在液體中又比在氣體中大。空氣中的音速,在標准大氣壓條件下約為340米/秒,也就是1224公里/小時。
音速也叫聲速,指聲波在媒質(介質)中傳播的速度。其大小因媒質的性質和狀態而異。一般說來,音速的數值在固體中比在液體中大,在液體中又比在氣體中大。空氣中的音速,在標准大氣壓條件下約為340米/秒,也就是1224公里/小時。音速的大小還隨大氣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在對流層中,高度升高時,氣溫下降,音速減小。在平流層下部,氣溫不隨高度而變,音速也不變,為295.2米/秒。空氣流動的規律和飛機的空氣動力特性,在飛行速度小於音速和大於音速的情況下,具有質的差別,因此,研究航空器在大氣中的運動,音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準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