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查舊村改造分到多少平方
『壹』 舊村改造按人頭來分還是新建的怎麼分
按人頭或戶口
(一)按戶口補償:對於集體土地上房屋征地拆遷,適用《土地管理法》和各地政府依據該法制定的實施細則,集體土地上征地拆遷是按本村集體經濟成員進行征地補償,是與本村戶口相關的,賠償對房屋的土地不作價賠償,因為土地屬集體的,對地面上建築造價經評估對房屋所有權人進行補償。
(二)按人頭補償:依據土地管理法對有戶口的村民可以分配宅基地,分配面積與人口多少相關,但每戶人家只能分一塊宅基地,對有單獨戶口的一家人視其是否成家立業能否分戶另行分配宅基地由村委制定的統一章程規定處理。對村集體的公共積累用於拆遷賠償補貼或補助的應按本集體經濟成員按人頭分配補貼。農村拆遷補償是按戶口還是按人頭都只是農村拆遷補償的一種方式,但是農村拆遷補償辦法還是以貨幣補償、產權調換或自建房三種補償方式為主。如果當地在拆遷補償方面有按戶口或人頭為補償方式的話,拆遷戶們可以詳細的咨詢拆遷辦具體的補償標准。
『貳』 深圳市羅湖口岸筍崗村舊村改造佔地面積多少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6-03
『叄』 黃埔區66個舊改村明細是怎麼樣的
黃埔區66個舊改村明細並沒有公布出來。
6月30日下午,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召開決勝三年完成舊村拆遷任務工作推進大會,向各街鎮下達攻堅責任書,動員全區力量全速推進舊村拆遷工作,力爭到2022年底完成66個重點舊村改造項目的簽約拆遷。
該區在全市率先制定《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決勝三年完成舊村拆遷攻堅任務工作方案》及《作戰藍圖》,高標准謀劃未來3年舊村改造拆遷計劃。相關方案對該區17個街鎮66個改造項目的年度拆遷任務、實施推進計劃等內容進行了全面的計劃鋪排,明確了20個主要職能部門的職責分工,梳理匯總了7個部門的支持政策。
據悉,66個重點舊改項目覆蓋了三大重點發展區域,其中黃埔港片18個、科學城片28個、知識城片20個。66個舊改項目拆除房屋合計3278萬平方米,可實現固定資產投資2928億元,社區衛生設施面積新增約61萬平方米,教育配套面積新增約367萬平方米。
三大重點區域通過舊改拆遷以及同步推進鄉村振興和社區微改造,將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實現園區有蝶變、產業有躍升、城區換新顏、民生大改善,著力打造精品城區。
全區七成以上村社納入舊改
據悉,黃埔區此次重點改造的舊村項目共66個,共涉及44個行政村(含轉制社區),建設用地31.93平方公里,佔全區舊村總建設用地的83%,除部分微改造、整體搬遷、鄉村振興或不在核心區域、重點路段、重要節點范圍內的行政村外,七成以上的村均已納入本次改造計劃。
本次行動計劃以「一村一圖」的形式,對66個改造項目的方案審議、控規調整、用地手續辦理、開工竣工、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實現土地出讓金收入等關鍵環節的工作進度進行鋪排,並以半年時間為節點對各街鎮、各項目的拆遷任務進行明確,確保每個項目按時間節點如期推進。
《作戰藍圖》明確提出,2020年底完成拆除率100%的項目數量為21個,拆除房屋1071萬平方米;2021年底,完成拆除率100%的項目數量為28個,拆除房屋1582萬平方米;2022年底,完成拆除率100%的項目數量17個,拆除房屋626萬平方米。
截至目前,黃埔區共批復城市更新項目121個(全面改造54個、微改造項目67個),開工建設面積760多萬平方米,竣工面積390多萬平方米,竣工安置房面積90多萬平方米,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25億元,連續三年在全市「三舊」改造年度考核中排名第一。
『肆』 義烏市後宅街道李祖村什麼時候舊村改造,什麼時候有房子分,怎麼分配的
2020年前要完成改造,李祖這么偏的地方,估計要2018年左右。不是分房,是改高層。農民戶口可以按人口數改造,一人175平方。如果你家四口人可以分得700平方,也可以按原來宅基地的5倍改造,但最多不超過140平方。也就是如果你家原來有100平。哪改造後可以分得500平,如果你家原先 200平的宅基地哪也只能按140的5倍分。另外不是白改造的。其實也是自己出錢買的。大部分人是需要貸款去買的。或者分得幾套房,再賣掉其中一兩套還貨款。普遍每戶人家都要貸款兩三百萬。如果分的多,貸的就會越多,農村並不是家家戶戶都能拿出兩三百萬現金的,到時一年幾十萬的利息,拿什麼去付。房子出租的收入,遠不夠利息,付不出利息,三年左右的利息就可以使一套房子充公了,房子幾年就充公了,而且高層也並不好賣,並且到時每個村都改造,每個村都多出很多套房子,不但是賣價漲不上去,而是賣不掉。如果賣不掉,哪利息就會使你的房子充公,如果賣掉還貸款。哪改造還有什麼意思呢?另外現在的宅基地是農村集體的可以永久居住,舊改後的房子是國有性質只有70年產權,並且每年還有物業費要交。所以劃不劃算看自己吧。我認為是不劃算的越遲改越好。
另據說,下駱宅哪邊原來是1:6的,現在只有1:4。而且拆遷後還要去租房,還要貸款。並且他們哪邊的房子沒有產權賣又不好賣。房子出租的收入根本就還不起貨款。天天在動員拆房。但沒拆的人都不敢拆啊。只有以前建起來的四層半是劃算的。以前的都基本上是市區或城郊,有人租有收入。現在舊改都不劃算。
『伍』 三改一拆政策農村一戶多少平方
剛回答過一個淳安的朋友,以其為例,提供相關情況供你參考:
一、三改一拆
是指浙江省政府決定,從2013年到2015年在全省深入開展舊住宅區、舊廠區、城中村改造和拆除違法建築(簡稱「三改一拆」)三年行動。通過三年努力,舊住宅區、舊廠區和城中村改造全面推進,違法建築拆除大見成效,違法建築行為得到全面遏制。
二、淳安農村三改一拆中,一戶可以有多少平方?
1、這個標准還是以前的老標准,即審批建房時的標准,現在要處理的,只是認定為違建的部分。
2、淳安縣農村私人建房用地管理程序和審批規定 (2009-03-24)
(一)農村私人建房審批原則
(1)一戶一宅的原則
(2)符合規劃原則。
(3)拆舊建新的原則。宅基地審批必須堅持先拆舊後建新的原則,騰出的舊宅基地由村收回統籌安排,能復墾的盡量復墾或依法安排其他建設使用。對於不拆舊的,不予審批新建房。
(二)農村私人建房用地標准(包括附房、陽台)
小戶(1—2人):佔用耕地67.5㎡,非耕地75㎡。
中戶(3—5人):佔用耕地99㎡,非耕地110㎡。
大戶(6人以上):佔用耕地125㎡,非耕地140㎡。
(三)農村村民私人建房審批條件
1、農村私人建房的對象必須是符合建房條件的本村在冊農業人口。
2、獨生子女憑證按兩人計算。
3、離退休退養而回鄉落戶的城鎮居民,憑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辦理審批拆建。面積按小戶計算,不得申請審批其它宅基地。
4、城鎮居民不得到農村申請建房和買房,嚴禁為城鎮居民在農村購買和違法建造的住宅發放土地使用證。
5、對於60周歲以上的農戶一般不能單獨分戶申請建房,對於現人均佔地面積超過法定平均面積的農戶不允許分戶申請建房。並入戶必須是面積不夠的無房戶、少房戶,並出戶應先辦理被並房屋的土地變更登記手續,方可申請建房,嚴格禁止假並房。
(四)農村私人建房的審批程序
用地戶申請→村委會討論通過,公示7天→鄉鎮人民政府會同國土所審核→縣人民政府審批→結果告知。
(五)對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批准建房用地
(1)宅基地面積已達到規定的標准再申請新宅基地的;
(2)未達到法定結婚年齡的子女與父母上下代分戶申請建房用地的;
(3)接受調劑住房者調劑後的宅基地達到規定面積的;
(4)違法建房未處理結案的;
(5)年滿60周歲以上的與親屬分戶申請建房;
(6)出賣、出租、贈與他人房屋或以其他形式轉讓地上建築物後再申請建房用地的;
(7)房屋合並後,未辦理集體土地變更登記手續的,申請新建房屋;
(8)法律、法規、規章等規定的其他情形。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62條明確規定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
四、淳安縣《關於全縣農村集體土地違法建築認定處理的實施意見》(省內的政策,各地區大體相同)
各鄉鎮黨委、政府,縣屬各單位:
為進一步深化和鞏固我縣「三改一拆」行動,加強全縣轄區土地管理,規范依法用地行為,根據土地管理、城鄉規劃等法律法規和《關於開展「無違建縣」創建活動的實施意見》等規定,現就全縣農村集體土地違法建築認定處理的有關意見明確如下:
一、適用范圍
本意見適用於全縣范圍內農村集體土地上既有違法建築的認定和處理,各鄉鎮(青溪新城)已作出處理的除外。農村特色歷史建築按《關於加強農村特色(歷史)建築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淳政辦發〔2013〕96號)文件執行。
二、認定與實施主體
全縣農村集體土地上的違法建築由各鄉鎮(青溪新城)調查、認定並處理,國土、規劃、建管、交通、水利、林業等職能部門按各自職責積極配合各鄉鎮(青溪新城)做好認定處理工作。
三、處理方式
全縣農村集體土地違法建築處理包括應當拆除、有償使用並補辦手續和可以補辦手續三種情形:
(一)應當拆除的情形
1.非法佔用土地建設的違法建築,且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
2.市級、省級、部級衛片遙感發現,未經審批且整改未到位的;
3.未批先建,且不符合建房條件的;
4.屬於「一戶多宅」中需依法拆除的:
(1)農戶建新房應拆舊而未拆舊的;
(2)不符合分戶條件,未經審批建新房且舊房未拆除的;
(3)2008年以後農民建房不符合合理分戶條件的:獨生子女另行分戶的(第三代子女成家後除外);兩個以上農業戶口子女,父母不隨子女而另行分戶的;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分戶的;子女未成年、未達到法定結婚年齡而另行分戶的;與父母共同生活的外嫁女,其丈夫有住房或享受國家住房政策補助卻另行分戶的。
(4)原從村集體經濟組織或其他單位購買且現狀和用途已改變為住宅用途的;
(5)雖有權證來源,但按法律規定應該撤銷或已經撤銷的;
(6)農戶建房,經審查被並入戶不符合建房條件的或並戶但又實際使用等假並戶的;
(7)超規定使用面積,並擁有多戶共有祖傳住宅部分權屬的,已注銷原祖傳權屬且條件成熟的;
(8)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使用借名或假名等在農村集體土地上非法取得審批建房的或農村居民在其他集體經濟組織土地上非法取得審批建房的;
5.未按照臨時用地相關規定建永久性建築的;
6.佔用耕地異地新建,超出批准佔地面積30平方米以上的(含30平方米);
7.原拆原建或佔用非耕地建房的,佔地面積超用地標准面積50%以上(含50%)的或建築面積超建築標准面積80%以上(含80%)的或建築高度超准建高度6米以上的;
8.行政機關歷年下達的拆除違法用地建築行政處罰決定,至今尚未執行到位的;
9.存在建築安全隱患、影響相鄰建築安全的;侵佔鄉村交通干線、水庫河道、公共設施、公益事業、公共場所用地影響公共安全的;妨礙重點工程建設以及頂風作案,造成惡劣影響的;
10.沿湖沿線、沿村主要道路不符合鄉鎮、村莊規劃,影響整體環境和村容村貌的建築物、構築物;
11.違反其他相關法律法規應當拆除的。
上述情形之一的違法建築拆除,原則上不得給予任何形式的補償,一切經濟損失以及違法建築相關的民事責任由當事人自行承擔。
違法建築當事人應在規定期限內自行拆除或恢復原狀,也可委託代為拆除,逾期不拆除或不恢復原狀的,由各鄉鎮(青溪新城)政府組織強制拆除。
(二)可以有償使用並補辦相關手續的情形
1.原拆原建或佔用非耕地建房的,符合村莊規劃且佔地面積超批准面積50%以下(不含50%)的;
2.原拆原建或佔用非耕地建房的,符合村莊規劃且建築面積超建築標准面積80%以下(不含80%)的或建築高度超准建高度6米(含6米,兩層)以下的;
3.佔用耕地異地新建,符合村莊規劃且佔地面積超批准面積30平方米以下(不含30平方米)的;
(三)可以補辦相關手續的情形
1.未批先建,屬佔用村莊宅基地拆舊建新且符合建房條件的,合法面積給予補辦手續,超出部分按上述第(二)類1、2條規定處理。
2.無房戶、困難戶、危房戶等一戶一宅而未批先建或批少建多的,合法面積給予補辦手續,超出部分按上述第(二)類1、2條規定處理。
上述情形之一的超面積違法建築,由村民委員會與違法建築當事人簽訂有償使用協議並收回。村民委員會對違法建築當事人的房屋按村規民約規定以有償使用的方式處理給當事人。違法建築當事人有償獲得房屋使用權後應在規定用途范圍內使用,不得挪作他用,並按規定補辦相關手續。國家建設需要拆遷時,不作安置補償依據。
違法建築當事人不在規定期限內與村民委員會簽訂有償使用協議並繳納有償使用費的,應在規定期限內自行拆除或恢復原狀,也可委託代為拆除,逾期不拆除或不恢復原狀的,由各鄉鎮(青溪新城)政府組織強制拆除。
(四)處理程序和後續利用
1.處理程序:全縣集體土地違法建築由各鄉鎮(青溪新城)政府(青溪新城)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負責調查認定、登記造冊、建立檔案、分類處理。對調查處理實行「三公開一監督」制度,即:處理范圍、對象公開;整改期限公開;整改進度和結果公開;在認定處理工作中嚴格依法辦事,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對應當拆除的違法建築,由各鄉鎮(青溪新城)政府以及相關職能部門按照調查取證、事先告知、限期整改、強制拆除等程序依法進行。
2.後續利用:對拆除後的農村集體土地,由村集體負責收回,根據村莊規劃的空間布局和土地用途,堅持「宜耕則耕、宜建則建、宜綠則綠」的原則,做到拆耕結合、拆建結合、拆綠結合,重點用於公益事業、村莊綠地、農民建房、宅基地復墾等方面。
四、有償使用指導標准
農村集體土地違法建築佔地面積超3%以下和建築面積超10%以下的,免繳有償使用費。其它違法部分按建築面積計算有償使用費,超佔地面積但不超建築面積的按超佔地面積計算有償使用費,具體標准如下:
1.超批准佔地面積3%-10%(含10%)或超批准建築面積10%-20%(含20%)的:
各鄉鎮(青溪新城)建成區每平方米100元,其他村每平方米70元;
2.超批准佔地面積10%-30%(含30%)或超批准建築面積超20%-50%(含50%)的:
各鄉鎮(青溪新城)建成區每平方米200元,其他村每平方米140元;
3.超批准佔地面積30%-50%(不含50%)或超批准建築面積50%-80%(不含80%)的:
各鄉鎮(青溪新城)建成區每平方米300元,其他村每平方米210元;
4.佔用耕地異地新建且超批准佔地面積30平方米以下的:
各鄉鎮(青溪新城)建成區每平方米400元,其他村每平方米280元。
各鄉鎮在執行中,可按上述有償使用費指導標准上下浮動10%。具體標准各村需以村規民約的形式進行固化,若遇到相交叉的情形按照就高標准執行。
未批先建且符合建房條件的合法面積給予補辦手續,超面積部分按上述標准執行。上述標準是對既有違法建築繳納有償使用費的指導性標准,本文件下發後新出現的違法建築不使用此規定,將堅決予以依法拆除。上述未註明的違法用地行為,按相關法律法規進行依法處理。
五、資金管理
1.各行政村村民委員會和違法建築當事人簽訂有償使用協議後,由村經濟合作社向違法當事人收繳有償使用費,並開具相關票據。
2.有償使用費必須經村兩委集體研究,村民代表大會同意,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批同意後方可使用。該款項只能用於村莊基礎設施建設、違法建築拆除、宅基地退出及規劃建設使用,不得挪作他用。
3.有償使用費由各行政村經濟合作社統一管理,按照經濟合作社的要求建立項目財務審批制度,專款專用,村監會負責監督。
4.各鄉鎮(青溪新城)及紀檢監察、農辦、審計等部門要加強對該款項使用的監督檢查和專項審計,凡經查實挪用該款項或不符合相關規定的,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本實施意見自下發之日起施行。
中共淳安縣委辦公室 淳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4年3月6日
『陸』 義烏舊村改造上級分下多少地基到哪裡查
我加盟
『柒』 房產證三個人名字,舊村改造每個人能分多少個平方
在正常情況下,如果三個人都擁有這套房子的產權。舊車改造以後,是應該按照原來的居住面積平均分配的。
『捌』 現在農村拆遷,每個人可以分到多少平方
屬於地方政策,看地方規定,但需要補償和安置。
拆遷補償是指拆遷人對被拆除房屋的所有人,依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的規定給予的補償。拆遷補償的方式,可以實行貨幣補償,也可以實行房屋產權調換,還可以選擇貨幣補償和產權置換相結合的補償方式。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第十七條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徵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
(一)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二)因徵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三)因徵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徵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
第十八條徵收個人住宅,被徵收人符合住房保障條件的,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優先給予住房保障。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第十九條對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於房屋徵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徵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被徵收房屋的價值,由具有相應資質的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按照房屋徵收評估辦法評估確定。
對評估確定的被徵收房屋價值有異議的,可以向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申請復核評估。對復核結果有異議的,可以向房地產價格評估專家委員會申請鑒定。
房屋徵收評估辦法由國務院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制定,制定過程中,應當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第二十條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由被徵收人協商選定;協商不成的,通過多數決定、隨機選定等方式確定,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應當獨立、客觀、公正地開展房屋徵收評估工作,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干預。
第二十一條被徵收人可以選擇貨幣補償,也可以選擇房屋產權調換。
被徵收人選擇房屋產權調換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提供用於產權調換的房屋,並與被徵收人計算、結清被徵收房屋價值與用於產權調換房屋價值的差價。
因舊城區改建徵收個人住宅,被徵收人選擇在改建地段進行房屋產權調換的,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提供改建地段或者就近地段的房屋。
第二十二條因徵收房屋造成搬遷的,房屋徵收部門應當向被徵收人支付搬遷費;選擇房屋產權調換的,產權調換房屋交付前,房屋徵收部門應當向被徵收人支付臨時安置費或者提供周轉用房。
第二十三條對因徵收房屋造成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根據房屋被徵收前的效益、停產停業期限等因素確定。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玖』 現在農村政府徵收房子,每個人可以分到多少錢一平方,拆遷了,每個人可以分多少平方
依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的規定給予的補償。拆遷補償的方式,可以實行貨幣補償,也可以實行房屋產權調換,還可以選擇貨幣補償和產權置換相結合的補償方式。每個地方政策不一樣,標准也不太一樣,但都需要補償和安置。一般的會拆一還一,也可以估價要補償。
『拾』 農村宅基地怎麼測量
參照《農村宅基地管理辦法》第十一條規定,宅基地面積計算:
(一)建築物和構築物以牆外包為界,接拼的以牆中或柱中為界;
(二)挑出的陽台和樓梯等以突出部分垂直投影計算佔地面積,但底層不得構築;
(三)由二戶或二戶以上使用同一宗土地的,用地面積按房屋產權的建築面積與總面積的比例分攤;弄堂用地,使用樓上的農戶分攤面積為一半,其餘為共用面積;
(四)通過購買商品房和以公開有償出讓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或集體土地有償流轉取得的集體土地使用權不計入宅基地面積。
(10)怎麼查舊村改造分到多少平方擴展閱讀
參照《農村宅基地管理辦法》第九條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宅基地面積標准(包括附屬用房、庭院用地),使用耕地最高不得超過125平方米;使用其他土地最高不得超過140平方米;山區有條件利用荒地、荒坡的,最高不得超過160平方米。
宅基地的用地面積限額為:三人及三人以下的農戶75平方米以內,四人的農戶100平方米以內,五人的農戶110平方米以內;六人及六人以上的農戶125平方米以內。使用非耕地的,每檔最高可增加15平方米;山區有條件利用荒坡、荒山建房的,每檔最高可增加35平方米。
實施舊村改造、下山移民拆除面積超出用地限額20平方米以上的,可放寬一個檔次的用地限額。
參照《農村宅基地管理辦法》第十七條規定,農村村民申請宅基地,應當向常住戶口所在地的村民委員會或村集體經濟組織提出書面申請,經村民委員會或村集體經濟組織討論同意,並將申請宅基地戶主名單、家庭人口、原有房屋間數面積、申請建房佔地面積、位置等張榜公布後無異議的,取得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或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後,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查,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核,由縣人民政府批准,其批准結果由村民委員會予以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