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城西湖花園多少錢一平方
A. 關於江蘇省的常識有哪些
簡稱蘇,位於長江下游,黃海之濱。中國大陸東部沿海中心。全省陸地面積10.26萬平方千米,地形以平原為主,南部有丘陵錯落。屬亞熱帶與暖溫帶過渡地區,濕潤多雨,四季分明,為著名的魚米之鄉。全省境內河川交錯。水網密布,長江東西橫穿,京杭大運河南北縱貫。太湖和洪澤湖像兩面大明鏡,分別鑲嵌在水鄉江南和蘇北平原。
江蘇是中華民族的文明發源地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江蘇居民在幾千年的時間里創造了燦爛的吳文化、漢文化,並且不斷地將它們深化,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形態。省會南京是中國的六朝古都,有著豐富的歷史積淀。
地理概況
江蘇省位於中國東南部沿海,長江、淮河下游,東瀕黃海,東南與浙江和上海毗鄰,西連安徽,北接山東。境內河川交錯。水網密布,湖泊眾多。海岸線954千米,長江橫穿東西425千米,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718千米。有淮、沂、沭、泗、秦淮河、蘇北灌溉總渠等大小河流2900多條。全國五大淡水湖中太湖和洪澤湖都在江蘇,此外還有大小湖泊290多個。連雲港雲台山玉女峰是全省最高峰,海拔624.4米。東部臨黃海有近千千米的海岸線,海塗面積達60多萬公頃。
氣候特點
江蘇省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的過渡地帶,年平均氣溫13~16℃。由北而南遞增。作為暖溫帶和亞熱帶分界線的0℃等溫線大致沿淮河、蘇北灌溉總渠一線通過;7月均溫在26℃以上,年降水量800~1200毫米。淮河、蘇北灌溉總渠一線以北,雨季較短,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下;以南深受梅雨和台風影響。雨季較長,降水較多,4~10月降水量佔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徐淮一帶在85%以上。
自然資源
江蘇省部分礦產資源儲量豐富,質量較高,在全國具有一定的地位,如金屬礦產中的鍶、鍺、鉛、鋅;非金屬礦產中的藍晶石、高嶺土、陶土等。江蘇的水資源豐富、土壤類型多樣、土地質量高,氣候條件也很適宜。江蘇的生物資源很豐富,種類繁多,這里還存在許多世界著名的珍稀瀕危動植物,如麋鹿(人工放養)、丹頂鶴、秤錘樹等。
交通運輸
江蘇是京滬鐵路的重要節點,1968年建成的南京長江大橋使那裡的貨運量有很大增長。目前,江蘇公路里程已達12萬多千米,內河航運里程達23000多千米,以南京、鎮江、無錫為中心,航道總長和密度均居全國第一位;其中。南京有到全國各地的多條航班。而連雲港作為江蘇省的主要海港。承擔著重要的海運任務。
經濟概況
目前江蘇已成為全國工業最發達的省份之一。江蘇省工業以機械、電子、紡織、石油化工等為支柱產業。並且形成了門類齊全、技術含量較高的工業體系;鄉鎮企業也異軍突起,產值居全國各省前列。江蘇還是中國重要的農業區。是糧、油、棉、薄荷生產基地。江蘇境內的長江水道和京杭運河河段構成全省內河航線的主幹線,航道總里程居中國第一,還有近百個吞吐量10萬噸以上的港口;南京、徐州還是全國重要的鐵路樞紐。便利的交通加速了江蘇省經濟的發展。
文化習俗
江蘇人口以漢族為主,佔全省的99.64%。少數民族人口數量不多。共有26萬人。但55個少數民族齊全,其中回族人口最多。約佔少數民族人口總數的52%,其他萬人以上的少數民族有苗族、蒙古族、滿族、土家族。
省會:南京
南京市簡稱寧,是江蘇省轄市,省會駐地,中國七大古都之一。位於省境西南部。面積6597平方千米。全市轄11區2縣。南京歷史悠久,戰國初期越王勾踐滅吳後在今中華門西南建越城,這是南京歷史上最早的城牆。南京地處長江下游平原,境內山地、江河、平原交錯。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南京是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基地。電子、汽車、化工產品生產在全國位居前列。京滬、寧蕪鐵路在此交會,有60多條公路溝通境內外,南京港是全國最大的內河港。南京已成為華東地區鐵路、公路、空運、管道運輸的樞紐。南京還是全國六大通訊中心之一、長江流域四大中心城市之一。
歷史文化名城:蘇州
蘇州市位於長江三角洲中部、江蘇省南部。東臨上海,南接浙江,西傍無錫。北依長江。全市總面積8488平方千米,現轄6個區和5個縣級市,總人口616萬。境內河流縱橫,湖泊眾多,京杭運河貫通南北,望虞河、婁江、太浦河等連接東西,太湖、陽澄湖、昆承湖、澱山湖鑲嵌其問。蘇州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蘇州是全國重點旅遊城市,古城坐落在水網之中,形成「小橋、流水、人家」的獨特風貌。
歷史文化名城:徐州
徐州位於江蘇省西北部。我國重要煤炭生產基地。徐州古稱彭城。堯封彭祖於此。稱大彭氏國。夏禹治水時,分全國疆域為九州,徐州即為其中之一。春秋有彭城邑,戰國時為宋都,項羽亦曾在此建都。徐州自古兵家必爭,是有名的軍事戰略要地。千百年來,圍繞徐州進行的戰爭多達200餘次。徐州是漢高祖劉邦的故鄉,兩漢文化遺存十分豐富,其中的漢墓、漢俑、漢畫像石並稱「漢代三絕」。徐州工藝產品如柳琴、皮毛畫、玉雕飲譽中外。沛縣狗肉、東坡回贈肉、珍珠鴨子等傳統名菜名揚海內外。南郊雲龍山更是風景名勝眾多。
歷史文化名城:揚州
揚州市是江蘇省轄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位於省境中部,長江下游北岸,面積6678平方千米,轄3區1縣,代管3個縣級市。人口453萬,居民以漢族為多。揚州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東端,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平緩傾斜。市境內的主要河流有長江、京杭運河,屬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揚州工業以機電、紡織、輕工、化工為支柱。主要產品有汽車、船舶、內燃機等。農業較發達,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主要農作物有水稻、棉花、油菜等。這里水陸交通便捷,境內河網密布,自古水運就十分發達。境內著名的風景名勝區有瘦西湖等。
中華門
南京中華門原為南唐都城正南門,因與聚寶山(今雨花台)相對。所以叫做聚寶門。1931年,改名為中華門。中華門平面呈長方形,東西寬90米。南北長約128米,總面積1.17萬平方米。城屬瓮城,前後共有四重,每道牆的正中間都有一座拱門。各門還有上下啟動的千斤閘(現僅存閘槽和石門臼)。瓮城一共有27個藏兵洞,一次性可藏入3000個士兵。寬達11米的登城斜坡在瓮城的東南牆外都能見到,用磚斜鋪砌的馬道是供載重較大的車馬上下用的。中華門是我國古代防禦性的建築,在世界城垣建築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太平天國天王府遺址
南京天王府遺址原有兩重。外城太陽城和內城金龍城。清同治三年(1864年),清軍攻陷天京後,火燒天王府,其中只有一些主要建築被保留了下來,後被擴建為兩江總督衙門。辛亥革命後,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此就任臨時大總統,總統辦公處就設在西花園附近。國民黨統治時期,蔣介石的總統府也在這里。現存建築有大殿(或稱榮光殿、金龍殿)、暖閣、穿堂、西花園及大殿前東西兩邊的附屬建築。
花果山
花果山位於江蘇連雲港市南雲台山中麓。原名蒼梧山,亦稱青峰頂,因小說《西遊記》取材於此,故名花果山。其絕頂玉女峰海拔625米。為江蘇最高峰。在雲台山諸脈共157峰中,花果山尤為有名。花果山風景區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主要景點100多處。此外。全國四大觀賞名竹之一金鑲玉竹,名茶雲霧茶和獼猴桃、人參果、銀杏、板栗等也是花果山的特產。
雨花台
南京三國東吳時稱雨花台為瑪瑙崗、石子崗、聚寶山,明、清兩代時景區內的「木末風高」和「雨花說法」分別被列為「金陵四十八景」和「金陵十八景」之一。為江南著名風景游覽勝地。幾個世紀以來,革命先烈們在雨花台留下了無數可歌可泣的事跡。1950年開始興建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園,毛澤東親寫的「死難烈士萬歲」六個大字刻於高達6.8米的奠基碑上。
中山陵
南京中山陵是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陵墓,位於南京市東郊,坐落在鍾山東峰小茅山的南麓,西鄰明孝陵。東毗靈谷寺,整個建築群吸取了中國古代建築群的特點,依山勢由南向北逐次上升。中山陵自1926年春動工,至1929年夏建成,主要建築有牌坊、墓道、陵門、碑亭、祭堂和墓室等。中山陵的建築風格中西合璧,被譽為「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的第一陵」。
夫子廟
南京夫子廟面臨秦淮河,以大成殿、明德堂、大成門、尊經閣、古雲樓、崇聖祠、奎星閣及聚星亭等為其主體建築。六朝時,夫子廟周圍是南京最繁華的地段,故被稱為「六朝金粉地」。今天南京的夫子廟建築,一部分為清末重建,一部分為近年重建。東西坊門所刻「德配天地」和「道貫古今」幾個字是當年曾國藩的手跡。大成殿是專門祭祝孔子的地方,東西有配殿和長廊。殿後是崇聖殿,過去是歷代先賢祠。治山在崇聖殿後,山上有顧亭林祠,山頂上有敬一亭。夫子廟幾經戰亂,遭到嚴重破壞。新中國成立後被重新修繕,成為南京城南地區文化活動中心。
燕子磯
燕子磯是長江三大名磯之一,在南京北郊觀音門外。是岩山東北的一支。山石直立江上,三面臨空,形似燕子展翅欲飛,故得此稱。
「江南第一山」:惠山
惠山在無錫市,被譽為「江南第一山」。山峰九曲,蜿蜒如龍。其主峰三茅峰高達328.9米。惠山泉位於惠山東麓。又稱陸子泉,為天下第二泉。唐大歷元年到十二年(766~777年)開鑿。惠山上的寄暢園是江南名園之一。於明正德年間(1506~1521年)初建,新中國成立後多次重修。全園包括兩個部分:東部以水廊為主。西部則以假山樹木為主。全園布置精巧。各種景緻一應俱全。
「東方比薩斜塔」:虎丘山
蘇州虎丘山原名海涌山。春秋時期(前770~前476年)這里是吳王的行宮。吳王闔閭的遺體就埋葬在這里。虎丘山上古樹參天,千年古塔隱掩其間,風景秀美。虎丘的第一座古建築是斷梁殿,建於元代至元四年(1338年),這座建築所有接頭地方的都用木榫,通體沒有一根鐵釘,因而經久不腐爛。殿內有幾塊刻有虎丘的變遷的石碑。虎丘塔於隋文帝仁壽元年(601年)創建,又名岩寺塔。1956年進行重修時,在第三層夾層內發現石函、經箱、銅佛、銅鏡、越窯青瓷蓮花碗等大批珍貴文物。虎丘塔有東方比薩斜塔之稱。
蘇州園林
蘇州園林現保存尚好的有數十處。蘇州園林的園林建築與文人書畫有機地融合在了一起,使蘇州園林的文化氛圍極為濃厚。作為蘇州古典園林典型例證的拙政園、留園、網師園和環秀山莊,以其意境深遠、藝術高雅、構築精緻、文化內涵豐富而成為蘇州眾多古典園林的典範和代表。
周庄古鎮
周庄現屬崑山市。春秋戰國時,周庄古鎮被稱為搖城,到了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因周迪功以舍宅為寺,被改稱為周庄。周庄面積約0.4平方千米。周庄古鎮的建築以明清時期建築為主。鎮內的河道呈井字形,房屋都依河而建。狹窄迂迴曲折的街道,鱗次櫛比的古居,加上臨河錯落的水閣石橋,呈現出一派江南水鄉特有的韻味。河道上至今還保存著14座元、明、清的古橋梁,其中有國內僅存的橋樓富安橋和國內罕見的雙橋。
寒山寺
唐朝詩人張繼路過蘇州寒山寺時,留有《楓橋夜泊》一詩。從此寒山寺開始出名。寒山寺初名妙利普明塔院。曾多次被毀壞,也曾多次重修。我們現在看到的寒山寺是清朝末年重建的。包括大殿、藏經樓、楓江樓、鍾樓、碑廊等。寒山寺內黃牆綠樹。幽深庄嚴。
明孝陵
南京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位於鍾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孝陵石人。石獸體量高大,生動粗獷,是明代皇陵石刻中的經典之作。
B. 求《光明日報》連載的百城賦《百城賦》原文
南京賦---- 城 市 沿 革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滅吳後,在今南京中華門西南側建城,開創了南京的城垣史。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於石頭山築城置金陵邑,金陵之稱亦因此而得名。公元229年,孫權在武昌稱帝,9月即遷都於此,稱作建鄴,為南京建都之始。「金陵自古帝王州」,從中古到近現代,繼東吳之後,東晉、宋、齊、梁、陳、南唐、明朝、太平天國以及中華民國先後定都南京,共455年,史稱「十代故都」。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成為中央人民政府直轄市。1952年9月,南京為江蘇省省轄市。1953年1月1日,江蘇省人民政府成立,南京為江蘇省省會。南京是我國重要的綜合性工業生產基地,也是全國四大科研教育中心城市之一,擁有一批國內一流的高校和科研機構。
南京山、水、城、林相映成趣,景色壯麗秀美。春遊「牛首煙嵐」,夏賞「鍾阜晴雲」,秋登「棲霞勝境」,冬觀「石城霽雪」,可見南京美景勝境之一斑。
《百城賦》下期刊出《長沙賦》,敬請關注。
時序三月,歲在丁亥。江南正值草長鶯飛之際,遊人已入魂牽夢繞之境。遂踐攬勝之約,成此采風之行。朋儕三五,行程千餘。游溧高之固城、石臼,訪浦六之石林、湯泉,攀鍾阜之層岩、絕嶺,步石城之清涼、莫愁。所聞所見,似行山陰道上,目不暇接;盛況盛景,如入芝蘭室中,心為之醉。「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恐為「綺靡」之詩但發幽思,欲作「瀏亮」之賦以暢壯懷。
美哉南京,人居天堂。三江首府,十代名都。名自楚王,曾埋金以鎮王氣;地扼天險,始建業而稱名區。東向大海,西臨荊楚,南屏皖浙,北接江淮。處暖溫兼亞熱之雙帶,有雨順更風調之四時。文明歷史久遠,湯山猿人可證;開國立業輝煌,東吳孫權堪稱。豪華六代,帝王之鄉,盛名顯乎天下;東南半壁,富饒之壤,菽粟同於水火①。建三百年集權王朝,朱元璋操獨裁之巨柄;葬數千載封建統治,孫中山開民主之先河。逐日揮戈,丹心已許百千萬;渡江易幟,青史永銘四二三②。
閱江樓遠眺長江大橋(資料照片)
美哉南京,河山壯麗。悠悠淮水,閱盡千年興衰;峨峨鍾山,鑄就曠代雄傑。吳宮花草,迥憶英豪大略;晉代衣冠,長緬王謝雄才。有情數台城,依舊三春楊柳;無賴是東山,占盡九秋明月③。青溪九曲,隔不斷痴情一片;竹林七賢,襯映出風韻六朝。獅嶺佇立閱江之樓;雞籠高矗凌雲之塔。鼓樓乃傑閣勝景,棲霞為巨剎名藍。長江萬里,橫貫東西而入海;南唐二陵,歷盡滄桑以至今。烏衣巷,白鷺洲;瓦官閣,石頭城;雞鳴埭,鳳凰台;清涼寺,勞勞亭;胭脂井,朱雀航;長干里,水西門;桃葉渡,莫愁湖;王導墓,周處台;江令宅,謝公墩;征君碣,孫楚樓……真個是:秦淮碧,鍾山青;帝王宅,龍虎盤!
美哉南京,人文淵藪。名家輩出,燦若繁星。「停艇聽笛」,桓伊擫笛留韻事④;翔鸞翥鳳,羲之書法精妙談。謝玄暉詩開山水一派⑤,顧愷之畫為古今宗師。祖沖之精歷算,蔣子文入《搜神》。山中宰相陶宏景,天上謫仙李青蓮。劉彥和《文心雕龍》,開文學批評之先;吳敬梓《儒林外史》,陳科舉禮教之弊。兩辭相位,王安石乃變法首輔;七下西洋,鄭三保為航海先驅。龔半千為「金陵八家」之首;袁子才實騷壇一代之宗。李笠翁芥子園中精研戲劇理論,孔尚任桃花扇底論說朝代興亡。陶行知興鄉村教育,楊仁山創「金陵刻經」。葉聖陶、朱自清文光射斗,劉海粟、傅抱石妙筆生花。
美哉南京,文脈流徽。巍巍雨花台,烈士鮮血化碧;高高渡江碑,英雄浩氣摩天。梅園新村,紅梅花沖寒報春香透骨;中山偉陵,先行者遺囑警世意遠深。一朵茉莉花,開向全世界;萬匹彩雲錦,衣被大中華。鰲山龍海,火樹銀花,秦淮河畔乃燈會佳處;婉轉清柔,抑揚頓挫,甘熙宅第誠京昆世家⑥。崇尚教育,「南大」「東南」,陶鑄多少雄才英物;弘揚文化,詩書畫印,折射不盡漢韻唐風。
(老城宮城遺址、城市軸線變遷圖)南京城市變遷圖
美哉南京,和諧康樂。社會穩定,經濟繁榮。八百萬人民奮臂搴裳,贏糧躍馬;數十項指標神州前列,海宇奪冠。投資環境,國內名列前五;城市綠化,神州當數第一。世界文化名城,喜迎十方佳客;山水城林之市,勤建新紀文明。大橋四座,正南正北,若長虹卧波,跨越天塹;高速多條,如砥如矢⑦,似金鏈鋪地,織就通衢。地鐵飛馳,滿載歡聲笑語;隧道穿江,更期利國惠民。平安南京,公眾認可度前所未有;小康社會,城鄉幸福感毋庸置疑。
贊曰:維吾生於長於斯兮,江山秀麗,沃野阡陌縱橫兮,百姓勤劬。改革開放兮,心與天齊;科學發展兮,眾皆歡忭。於是正航向,促繁榮,內聯合,外引資。規律遵循,天人合一……看好江山日新月異兮,心為之大振,願兩率先早得實現兮,吾翹首以期!
注釋:
①菽粟同於水火:糧食充足就像水火一樣普遍,家家戶戶都有。語出《孟子·盡心上》。
②逐日揮戈,渡江易幟:指抗日戰急(逐日)與解放戰急(渡江)。「百千萬」喻全民抗戰。「四二三」指南京解放。
③江寧東山:舊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東山秋月」。
④桓伊擫笛:王羲之子王徽之邀其吹奏,三闋後桓伊即去,二人始終未交一言,今淮清橋畔有「邀笛步」舊址傳聞。擫,音同「葉」,意為用手指按。
⑤謝玄暉:即謝朓,南朝齊時曾為宣城太守,中國山水詩派開創者,為李白所崇拜之詩人,有「一生低首謝宣城」之說。
⑥甘熙宅第:清代南京學者、方誌家甘熙府邸,有房328間,俗稱九十九間半,甘氏一門數代皆工京昆藝術,甘府今為南京市民俗博物館。
⑦如砥如矢:砥,指磨刀石;矢,指箭,形容道路平直、快速。
杭州賦----城 市 沿 革 杭州歷史悠久,自秦時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歷史。杭州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跨湖橋遺址的發掘顯示,早在8000多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距今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被史界稱為文明的曙光。杭州曾是五代吳越國和南宋王朝兩代建都地,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被13世紀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贊嘆為「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城」。杭州古稱錢塘。隋開皇九年(589年)廢錢塘郡,置杭州,杭州之名首次在歷史上出現。五代時的吳越國(公元907年-978年)在杭州建都。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南渡至杭州,升杭州為臨安府。紹興八年(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臨安,歷時140餘年。民國元年(1912年),原錢塘、仁和縣並置杭縣。民國十六年(1927年),劃杭縣城區等地設杭州市,杭州置市始此。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從此揭開了杭州發展的歷史新篇章。
《百城賦》下期刊出《岳陽賦》,敬請關注。
吳越雄州,濤擁東南形勝;人文都會,星馳卓犖大家。西湖為舉世驚艷,錢塘稱自古繁華。山色水光,總宜雨奇晴好;三秋六月,最美桂子荷花。系纜溯秦皇,百尺蒼崖赭石;乘潮傳伍相,千年白馬素車。錢王、南宋建都,於此盱衡六合;白傅、東坡守郡,至今黎庶爭誇。以京杭起訖通波,運河一端稱熱土;與滬寧交輝立鼎,長江三角絢朝霞。
杭州之勝概也,江天湖海,氣象萬千,碧柳絳桃,四時花樹。向有人間美景天堂之嘉名,更膺國際花園城市之隆譽。雙堤三島,多罨畫之樓台;印月流霞,復藏詩於煙雨。湖上風來,直送荷花清氣;山間月上,微聞桂子幽馨。梅菊之芬芳沁夢,湖山之美艷怡神。近年踵美增華,更令風情嶄露:南線之新景多姿紛呈異彩,彌暢觀瞻遊憩之懷;西進之水域一碧遙映諸峰,平添幽野逸閑之趣。尤有楊公堤,拓展人文奧區,薈萃湖山佳處。以白蘇為伯仲,堤復成三;通南北而逶迤,橋又有六。洵攬勝之長廊,為聚景之中軸。至於西溪濕地,煙水空濛。秋蘆飛雪,詩意無窮。傳梵隱之逸致,吊詞客之遺蹤。幾曲清溪,隱孤村於碧樹;流花淥水,來韻竹之輕風。更有浙水之秋濤,如萬馬奔騰。雲崩雷發,海立山傾。發皇耳目,激越豪情。令人心胸開拓,直接滄溟。美哉杭州,為天地英華所鍾毓,信山川靈秀之聚凝!
杭州之勝概,尤在人文。以蘊涵之厚重,鑄都市之神魂。古址發湘湖,驚現彩陶弓鏃;神徽出良渚,燦呈玉鉞壺尊。八千年文明久遠,獨木舟故物猶存。中華第一古城,重大發現與殷墟伯仲;史前文明聖地,深遠影響向晉粵直臻①。於越句吳,山水多春秋之史跡②;乘車戴笠,歌謠頌風俗之真淳③。大禹東巡,到此舍杭登岸;孫郎割據,叱吒三國風雲。高隱子陵,釣台臨桐江秋水;幽棲抱朴,丹灶對葛嶺朝暾。至錢王武肅,明達而仁賢。吳越國萬家安堵,十四州一劍倚天。登斯民於衽席,遠茲境於戈鋋。忠懿識時,納土稱藩。天水趙氏於焉底定,江浙諸州賴以保全。使杭城波瀾不驚,碧水一湖無恙;清泉百井,炊煙萬灶依然。安民保境,功莫大焉。
溯自秦置錢塘,萌初古邑;隋建杭州,肇始名城。歷朝俊彥翩來,高賢流寓;奕世雄才間出,英物挺生。白蘇二公,厚德深情。設閘築堤,心系乎赤子;疏湖浚井,惠及於蒼生。又以絕代風華,各陳珠玉;妙呼西子,詩化杭城。終古崇祠合祀,至今蘭菊齊馨。其後先之賢守,皆留美名:有唐李鄴侯,宋範文正④,明楊孟瑛。阮芸台築墩環碧,立靈隱書藏,創詁經精舍;林則徐兩任州宦,其秋風遠戍,亦於此登程。岳墓於祠,青山蒼水分三席⑤;秋墳蘇冢,才媛俠女共西泠⑥。更向雪鴻覓跡,桑海尋痕。尚有白石清真⑦,詞壇之傑;夏圭馬遠,畫苑之英。陸放翁聽雨深巷,林和靖放鶴孤亭。林外題句憂時於客邸⑧,文山臨危受命於圍城。趙王孫蒼碑留墨,張宗子《夢憶》書情⑨。柳永詞傳長調,袁枚詩主性靈。黃公望富春畫出,俞曲園六一樓成。汪水雲北去之歌詩怨句,謝皋羽西台之慟哭悲聲。《再生緣》彈詞,陳端生為孟麗君立傳;《斷腸集》吟稿,朱淑真與李清照齊名。科技名家,赫赫有聲:撰著《夢溪筆談》之沈括,發明活字印刷之畢升;李之藻開天文歷法新局,李善蘭集素數理論大成。「天城美麗而華貴」,因意人馬可·波羅名聞世界;徑山禪宗與茶道,由日僧道元、南浦傳布東瀛。茶茗之都,名傳龍井;香飄梅塢,佳客頻迎。初唐之柿蒂織綾,絲綢香澤;南宋之官窯神品,碧瓷天青。更看惠理開山,靈隱之佛香裊裊;還傳濟顛運木,凈慈之鍾韻泠泠。至於傳奇佳話,百姓道情:則有松嶺書緣,梁祝化蝶;雷峰傳說,白娘堅貞。
近代以還,國士踵接,人傑肩摩。龔定庵喚九州風雷,亦簫亦劍;葛雲飛率孤軍浴血,可泣可歌。林啟創求是書院,為浙大之篳路;風眠長國立藝專,開美院之先河。西泠印學,四老題襟,長社之缶廬果碩⑩;文瀾立閣,四庫鎮館,護書則丁丙功多。煌煌兩級師范,燦燦辰列星羅。執教則周樹人、李叔同、夏丏尊、姜丹書、一時名士彬彬稱盛;來學則潘天壽、豐子愷、曹聚仁、陳建功,兩浙英才濟濟盈科。國學斗山,章太炎並世無兩(11);文化巨擘,馬一浮博大沉雄。南社詩僧蘇曼殊孤山埋骨,當代詞宗夏承燾揮麈從容。抗日軍興,民族危亡之秋,筧橋空戰,壯士殲強虜於長天;弟兄殉國,雙烈悼達夫與曼陀。茅以升與錢塘江大橋存亡與共,以必勝必復而弘毅堅忍;竺可楨攜浙大師生間關跋涉,雖流亡顛簸而不輟弦歌!尤有兩彈一星之父錢學森,歸國領軍,開拓之業何其偉;巡天奔月,草創之功孰與多!
改革開放,大潮澎湃;八面風來,萬方雲會。今日之杭州,揮灑湖山長卷,更展江海雄風。新區拔地千樓,氣吞海日;新建跨江十橋,勢壓天虹。市井繁榮,人居旺發;工區林立,黌宇廣開。競艷藝壇,明星薈萃;共籌矽谷,院士歸來。辦博覽之盛會於西湖,復吳越之勝觀於南線。大都市之標志巍峙江干,跨世紀之工程壯觀海甸。生活品質之城,秉精緻和諧大氣開放之高標;人文山水之都,為休閑游旅建業求知之勝地。碧水藍天,綠色清靜,早獲「聯合國人居獎」殊榮;蟬聯四載,名冠十城,迭膺「最具幸福感城市」。續延文脈,東動西靜南新北秀中興;呵護水魂,海壯江雄河麗溪幽湖美。看千年跨越,一派生機;正強市龍翔;名城鳳起!(12)
注釋:
①良渚驚現中華第一古城,重大發現堪比殷墟:據考古發現,專家論定,良諸文化的影響區從山西至廣東北部,幾乎佔半個中國。
②於越、句吳:春秋時吳國、越國的古稱。元張昱《西山亭留題》:「於越地形緣海盡,句吳山色過江來」。杭州多吳、越史跡。
③古《越謠歌》:「君乘車,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車揖。君擔簦,我跨馬。他日相逢為君下。」表現了越地風土人情的真淳。
④李鄴侯:即李泌。範文正:即范仲淹。⑤岳:岳飛。於:於謙。蒼水:指張煌言。⑥秋:秋瑾。蘇:蘇小小。⑦白石、清真:指南宋詞人姜夔、周邦彥。
⑧林外:多傳寫其名訛為林升,福建晉江人,南宋進士,其《題臨安邸》詩千古傳誦。
⑨趙王孫:指趙孟頫,南宋宗室,入元,擅書畫。張宗子:張岱,晚明文學家,明亡後入山著書,有《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等。
⑩四老:指吳隱,丁仁、王褆、葉品三。缶廬:即吳昌碩,西泠印社首任社長。
章太炎並世無兩:魯迅《關於太炎先生的二三事》有「並世無第二人」語。
龍翔、鳳起:均為杭州市中心路、橋名。
作者簡介:
王翼奇,1942年10月生於廈門,196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浙江省作家協會會員、西泠印社社員、中華詩詞學會理事、中國楹聯學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山色空濛雨亦奇(國畫)何加林作
▲新世紀新杭州王秋杭攝
文章千古事,華夏盛贊之。《光明》開先例,百城齊賦詩。拜讀心潮湧,同誦文明史。「科學」與「小康」,國人盡悉知。
每讀一期《百城賦》,就受到一次強烈震撼!我是《光明日報》三十多年的忠實讀者,又是從事三十多年教學工作的語文教師。一直以來,我將光明日報的經典文章與作品當作當代文學和寫作教學的輔助教材。《百城賦》欄目的創辦,更使我的教學工作如虎添翼。如今,我校師生「到處逢人說百城」。
——陝西省榆林農業學校高級講師 王志
紹興賦
——溫州大學甌江學院06中本一 胡鵬城
紹興賦----- 魚米江南,薈萃人文,鑒湖越台名士鄉。踞卧寧紹之原,物潤天澤,北瀕杭州彎,南貫金台,東西接杭甬,長三南翼之瑰寶。
恰逢千喜盛世之年,時值春末夏初之交,欣歸故里,盪然游跡,驚覺古城新貌,重溫悠悠古韻,賞秀川鍾靈,鏡湖花影,沭風土淳樸,文華蔥郁,不禁心緒涌動,情思綿延,欲興賦暢懷,只恐筆墨淺淡,佳期不表,難及情深。
昔日趙構幸逸越州,感時觸懷,紹祚中興,始有今名。雨潤日豐,四季分明,無炎夏酷暑之熬,亦絕嚴冬霜寒之虞,清怡宜居。蓮花越劇傳鄉土民俗,腐乳雕花飄濃郁陳香,文斐儒雅,人傑輩出,物產富饒,獨具一方。
百草園中拾童趣,三味書屋憶先賢,小河曲繞,烏篷泛閑,別韻故居,渾然其中,小酌停留,適聞戲吟,散散信覽,身染雅氣,只道舊時喧囂不復存,咸亨酒家仍鼎沸。千古名園尋陸唐,世事流彩皆暗然,本是天做合,無奈為人離,一曲釵頭鳳,難解相思苦,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徒見默默宋井亭,換得後人許許愁,且懷隨性之緣,山池碑鳥水荷,浪覓幽蘭,亦可養性。青山石削溢成湖,第一盆景乃屬此,湖中有奇石,石石有奇景,湖中多深潭,潭潭見清影,筆架山前題郭詩,陶公洞里聽珠落,仙桃洞中遇奇境,遠望桂嶺聞桂香,此是山陰道上,如來西子湖頭。會稽山麓大禹陵,萬世功業後人仰,禹陵碑亭今猶在,大祭鍾縈天下平。細雨千暈碎玉池,幽徑茂竹伸不知,此城之西南,蘭亭書聖之地,舊日羲之聚眾賢,曲水流觴,酒興方酣,疾書絕序,只惜太宗愛不忍釋,便成永世之嘆,然此書靈雅地,甚為人所神往。柯岩雲骨,爐柱晴煙,渺渺鑒湖,悠悠纖道,魯鎮融溯,江南風情。
越王鉤踐,卧薪嘗膽,三千越甲終吞吳,今吳越之地,承其先業之浩盪,巋然傲立,銳意進取,譜寫新章。
中國輕紡城,引領經濟之先鋒,開拓創業之沃土,施品牌戰略,走創新之路,今喜遇良策,當與時俱進,更進一步。黃酒之都,名揚海外,建築之鄉,獨占鰲頭,中國傘城,座落虞北,商甲巨頭雲集,共繪發展宏圖。名企飲譽四海,鄉賢屢樹新功,望越城之前程,如娥江大潮之澎湃,奔流永進。
吾於此盛世盛景,悅然之情溢於言表,乃作一聯,詠贊之餘,亦抒豪慰之情:烏篷泛水憶故人,江南古韻;塔山腳下顯白帆,越城新貌。
上海賦---- 上 海 賦
劉凱豐
上海——簡稱滬,別稱申。城市面積,中國最大,故稱「大上海」,國際著名港口,有「東方巴黎」之稱。北界長江,東瀕東海,南臨杭州灣,西接蘇、浙兩省。交通便利,腹地寬闊,位置優越,乃優質港口。
上海——轄18區、1縣。 6340.5平方公里,佔中國0.06%,南北120公里,東西100公里。市內崇明島, 1041平方公里,乃中國——第三大島。
上海——「東方明珠」,璀璨閃耀。長江流域——一朵白蘭花。此城,坦盪低平,水網密布, 浦東發展,速度神奇。以前有言:「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現如今,浦東——遠東金融、貿易、航運中心!
上海——歷史文化名城。戰國時期,楚孝烈王,封黃歇於此,號——春申君,此地亦——別稱「申」。黃浦江原名——「黃歇浦」,亦出於此。
晉代,漁業發達,用「扈」捕魚,以「扈」為「滬」。上海以此——簡稱「滬」。唐代設華亭縣。北宋,稱「上海鎮」。元代,升為縣。建城至今——700餘年。元代,黃道婆,傳授紡織,上海有——「衣被天下」之聲譽。明代大學士——徐啟光,傳西方文明,中西文化,至此融合。清朝,此地被譽——「江海之通津,東南之都會」。
「兩千年看西安,一千年看北京,一百年看上海」。上海,近代縮影,歷史見證。 19世紀,被迫開埠,商賈雲集。鴉片戰爭,開辟通商。一百年裡,外強入侵,設立租界。五方雜處、中西交融,列強持強凌弱,此地變為——「冒險家之樂園」。
自古,壓迫反抗同在,反帝反封建,重沒間斷:小刀會起義、三次工人武裝起義、五卅慘案、八一三淞滬抗戰,革命行動,影響全國。
1921年,中共誕生於此,偉大時刻,偉大地點,大上海——中共搖籃,光輝歷史,永放光彩。風雲人物,左右時代:孫中山、宋慶齡、毛澤東、周恩來、魯迅、李鴻章、蔣介石、宋子文,名人足跡,遍及上海。
如今歷史,再擇上海。大上海,改革龍頭,十幾年,GDP超10%。2001年,APEC會議——上海舉行。現同170個國家,貿易往來,百位跨國公司,今投資過半。外資行業——200餘家。金融證券、期貨交易、外匯、技術,國際接軌。經濟貿易,獨樹一幟,此為世界之窗口。發展速度,超越——東京、香港。
今日上海,現代、傳統齊步——典型海派文化。繁華都市,獨特魅力,當代大廈,老式外灘、多樣建築,交相輝映,令人神往。浦東新星,現代風格,大廈林立,多姿多彩。徐家匯教堂——聖詩聲聲;玉佛寺——香煙裊裊;過街樓下——麻將老人;弄堂里——足球少年;群眾劇場——滬劇、滑稽戲;大劇院——交響樂、芭蕾舞;老飯店——本幫佳餚;杏花樓——廣式粵茶;雲南路——各地小吃;紅房子——法國大菜;小紹興——三黃雞;美國快餐——肯德基;上海老街——茶館;衡山路——酒吧;和平飯店——爵士樂,豫園——絲竹音樂。中西合璧,交相輝映,各展精彩。夜幕降臨,霓虹閃耀。夜上海,別具風姿。
現代文明: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上海國際會議中心、浦東國際機場,上海博物館新館、人民廣場、上海圖書館新館、上海體育場、上海大劇院、金貿大廈、浦東濱江大道、陸家嘴高樓群。當代文明,工藝建築,魅力閃爍,城市標志。極目遠眺,心情開闊。
東方明珠塔,黃浦江邊,靜對外灘,亞洲第一,世界第三。似串串明珠,從天而降,矗立浦東.羅列玉盤,裝點繁華。
多倫路——文化街,大街小巷,蜿蜒曲折,名人居所,別具一格。魯迅名宅,川北公寓、白公館、湯公館、左聯會址、景雲里、夕拾鍾樓、街坊、石庫門。風格迥異,名氣非凡,行走於此,夕景再現。
中外文化,水乳交融。上海——「不夜城」,世界大都市,盡展靚麗風采。懷舊老歌,顯東方神韻;西方風味,也令人留連往返。今日發展,充滿活力,西太平洋海岸,明珠閃亮,璀璨生輝。
市花——白玉蘭, 象徵開路先鋒,奮發向上。市徽——白玉蘭,沙船,螺旋漿,三角圖案。螺旋漿——前進象徵。揚帆沙船,象徵燦爛輝煌之明天。
崇明島,溫和濕潤,四季分明。綠鷺,白鷺,天鵝,幸福棲息。天上仙子——丹頂鶴,亦飄然降臨,此島頓增仙氣。有幸遇到,一覽芳容,倍感神清氣爽,美不勝收。
鳳凰山——古曰:「延頸舒翼宛若鳳翥」。舊時小鎮,名曰鳳凰鎮。景色宜人,身在景中,如畫中游。鳳凰泉,陸寶泉,南村居,三星閣,來儀堂,且止園,梅花樓,東海亭,山月軒,錦溪橋,芙蓉庄。景色秀美,只要到此,煩惱皆無。
金鰲山,山水之音,賞心悅目:山門、大有亭、玉蓮池、鎮海塔、清涼洞、得月橋、水香榭、仿草亭,登山而望,遐想聯翩。風和日麗,江面浩瀚,如鏡平放,十分壯觀,崇明勝地也!
小崑山,乃二陸故居,西晉文學家, 陸機,陸雲修身之地。山腰古跡:讀書台,婉孌草台,白駒泉。壁間,摩崖石刻,宋代文豪,蘇軾書跡——「夕陽在山」。山巔景色:泗州塔院,三聖閣。文氣豪爽,心懷天下。
當代上海,時尚流行,前景開闊,繁榮高雅,勁展風采,光榮夢想同在。高空鳥瞰,樓宇林立,熠熠生輝。中華大地,明珠閃耀,華夏民族,倍感驕傲,今日上海——閃亮中國!
作者介紹:
劉凱豐 男 出生:1968.08.08 手機:13946287185
單位: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鐵鋒區扎龍鄉人民政府
歷史沿革:
早在6000年前,上海地區的先民們已在這里勞動、生息。春秋戰國時期,上海地區先是吳越之地,後又屬楚,楚考烈王時為春申君黃歇封地。唐天寶十年(751年),從崑山、嘉興、海鹽三縣劃出地區設立華亭縣,華亭縣東北境內的華亭海,即現在上海市區的所在地。南宋咸淳三年(1276年),設上海鎮治,屬華亭縣管轄。1292年元朝正式分設上海縣,1925年1月,奉軍進人上海,當時的北京政府將上海改為淞滬市。1927年3月29日上,成立海臨時特別市政府。1930年5月改稱上海市。1949年5月28日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
C. 浙江省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浙江省內玩的地方有不少,但是最好玩的可能就是盪雁山與千島湖了,還有就是溪口,杭州,寧波,如果你信佛的話就要到,佛教聖地南海普陀山那裡可真是個很不錯的旅遊聖地.西湖
西湖,因位於省會杭州城西而得名,三面環山,東臨城區.面積5. 6平方公里,環湖一周15公里.自唐朝(公元七世紀)以來,西湖就以它獨具魅力的自然風光聞名於世, 現為我國著名的十大風景名勝之一. 西湖山水,風景如畫.三潭印月,湖心亭和阮公墩3個人工小島 , 鼎立湖心,是湖中瀏覽勝地.環湖有林木蒼翠的吳山,鳳凰山,玉皇山等風景區,在群山之中深藏有煙霞洞,石屋洞,紫雲洞等奇異的洞景和虎跑,龍井,玉泉等名泉,峰奇石秀,林泉幽美.沿湖還有麴院風荷,花港公園,柳浪聞鶯等各具特色的園林,以及靈隱寺,岳廟,六和塔,飛來峰等名勝古跡.人們贊頌" 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好是杭州".
千島湖
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國家級風景位於錢塘江上游,下起富陽,上至淳安.是浙江西部的一條黃金旅遊線.兩岸山色秀麗,江水清澄碧綠,素以山水俱佳聞名.沿途勝跡眾多,有三國時(公元220 -265年)吳國國王孫權的故鄉和他子孫聚居的富陽龍門古鎮,桐君山,嚴子陵釣台,鸛山,瑤琳仙境以及富陽新沙島的"農家樂" 特色旅遊區. 千島湖是新安江上游的一個人造大型水庫, 內有大中島嶼1078個.湖的面積為580平方公里,最深處達100餘米, 蓄水量為178億立方米,相當於3000個西湖.它以群山巍峨疊翠,湖水澄清, 島嶼星羅棋布,形態奇特著稱.既似太湖的煙波浩渺, 又有西湖的娟秀氣韻.由湖向西行79公里,即可登上全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的黃山.
錢塘江
錢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由西往東注入杭州灣,流入東海 . 錢江涌潮為世界一大自然奇觀, 它是天體引力和地球自轉的離心作用,加上杭州灣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錢江涌潮最大,潮頭可達數米.海潮來時,聲如雷鳴,排山倒海,猶如萬馬奔騰,蔚為壯觀. 觀潮始於漢魏(公元一世紀至六世紀),盛於唐宋(公元七世紀至十三世紀),歷經2000餘年,已成為當地的習俗.尤其在中秋佳節前後,八方賓客蜂湧而至,爭睹錢江潮的奇觀,盛況空前.距杭州50 公里的海寧鹽官鎮是觀潮最佳處.
楠溪江
楠溪江是國家級風景區。位於浙江南部永嘉縣境內,江水如藍 ,蜿蜒曲折。風景區由陶公洞、十二峰、百丈瀑、小若岩、石門台 5個景區組成。有自然景觀800餘處。該景區屬中生代侏羅紀火山碎屑岩區,河谷地貌極為典型。
普陀山
普陀山是著名佛教聖地,與九華山,峨眉山, 五台山並列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島上寺庵禪院遍布,有百處之多,其中以普濟,法雨和慧濟三大寺廟最為著名,歷來是佛教重要活動場所. 普陀山四面環海,有得天獨厚的美麗海濱和天然浴場.山海風光秀麗,氣候宜人,是夏日理想的避暑度假勝地.
爛柯山
爛柯山位於衢州市東南約15公里的石室鄉, 是傳說中的中國圍棋的發源地.山上的青霞洞,可容數百人, 是目前所發現的浙江最大的天然石橋洞.
天台山
天台山,位於浙江省東南部的天台縣境內,是以"幽,奇,清,古 " 為特色的國家級風景區.天台山群山連綿,山勢崔嵬,寺院林立,名勝古跡眾多.在石樑飛瀑,銅壺滴漏,水珠簾等奇水異瀑和寒岩,明岩等幽洞,還有眾多的古塔,銅鍾,銅亭等文物.著名的古剎國清寺, 始建於公元598年,是中國和日本佛教天台宗的祖庭.
雁盪山
位於浙江南部樂清市境內的雁盪山,被譽為中國"東南第一山". 全山面積450平方公里,有7個風景區,500多個景點.最高峰百崗尖, 海拔1150米.大龍湫瀑布高達190米,直瀉龍潭,氣勢不凡. 山上有奇峰險崖,怪石溶洞,飛瀑流泉,蒼松古柏.其中北雁盪山是國家級風景區,以奇特險峻,瑰麗多姿的自然風光聞名於世.
嵊泗列島
嵊泗列島位於舟山群島的北部, 是目前唯一的國家級列島風景名勝區.景區內的基湖沙灘和南長塗沙灘,各長2000米以上, 為國內罕見的優良沙灘. 嵊泗列島,氣候溫暖,景色宜人,夏日遊人尤多.大海,沙灘,陽光以及各類鮮活海產,構成了嵊泗旅遊的四大特色.
飛來峰石刻
靈隱寺
靈隱寺建於公元326年,是我國禪宗十剎之一。 靈隱寺建築雄偉,氣勢宏大;大雄寶殿中的釋迦牟尼帖金木雕像高19.6米, 由香樟木雕塑而成。靈隱寺前的飛來峰石刻佛像有470多尊。造型生動,各具特色 ,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六和塔
六和塔建於公元970年,塔高59.89米,系我國磚木結構的著名古塔之一。
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是我國研究石纂刻和書畫藝術的著名學術團體, 創建於1904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
紹興
紹興是一座在24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曾是我國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越國的都城. 紹興境內湖泊星布,河道縱橫,石橋橫跨其上,烏篷船穿梭其間, 構成了特有的江南水鄉風光. 紹興有"酒鄉"之稱,色如琥珀,醇厚香郁的紹興黃酒是中國名酒之一,遠銷歐美,東南亞30多個國家和地區,紹興還是著名的"書鄉 ",紹興蘭亭因東晉(公元四世紀)大書法家王羲之曾在此寫下了著名的[[蘭亭集序]]而被視為書法界的聖地.
天一閣
天一閣是現存中國歷史最悠久的藏書樓,始建於明嘉靖四十年( 公元1561年).現樓內藏書30餘萬卷,還保存了宋,明時期的木刻本和手抄本.天一閣為優美的江南園林建築,環境清幽,引人入勝.
中國絲綢博物館
杭州絲綢在我國唐宋時期就已馳名,隨著"絲綢之路"而名揚四海。"中國絲綢博物館"展示了絲綢生產的悠久歷史,傳統的加工工藝以及歷代多姿多彩的絲綢產品。
中國茶葉博物館
座落在西子湖畔雙峰村的茶葉博物館,展示了中國茶的歷史 ,茶的品種及分布,歷代茶具及各地飲茶習俗, 茶的科技與製作工藝及有關茶的書畫與文學藝術。
南宋官窯博物館
官窯與汝窯,哥窯,定窯和均窯並稱宋代五大名窯。 官窯專門為皇室製作生活用瓷和藝術陳列瓷。史稱南宋官窯。在官窯遺址旁現建有"南宋官窯博物館"。
杭州西湖,淳安千島湖,桐廬大奇山,桐鄉烏鎮,善西塘,天台山,海寧錢江潮,德清莫干山,臨安天目山,臨安大明山,杭州六和塔,臨安青山湖,臨海古長城,諸暨五泄,奉化溪口,溫州雁盪山,永喜楠溪江,龍游石窟,東陽橫店影視城,開化錢江源,臨安太湖源,臨安柳溪江,餘杭雙溪漂流,溫嶺長嶼洞天.
☆jay華㊣★ 回答採納率:37.2% 2008-09-21 14:58
如果你要看江南的古鎮文化可以推薦去嘉興的烏鎮、西塘,湖州的南潯,紹興的安昌;如果你要看江南特色風景的,可以去湖州安吉的天荒坪、長興的十里銀杏、德清的莫干山,麗水遂昌,紹興鑒湖,台州黃岩、龍泉,嘉興的海寧觀潮,舟山普陀,溫州的雁盪。
想玩山水的朋友,不妨來桐廬
大奇山15元;
紅燈籠鄉村樂園35元
三宮六院30元;
瑤琳仙境50元
天目溪漂流25元(整段漂流)
竹筏加皮筏45元;通天河35元
浪石金灘25元(牛車夜趣、龍舟漂流)
桐君山(含七里揚帆)40元
富春江小三峽、嚴子陵釣台、富春江水上娛樂中、電瓶船(30分鍾)40元;
(靈山洞、仙橋洞、台灣蝴蝶館、靈山大佛)連票38元
垂雲通天河:65元;老人、學生25元
D. 浙江旅遊導游詞
浙江旅遊導游詞
作為一名樂於助人的導游,就不得不需要編寫導游詞,導游詞可以加深遊客對景點的印象,是提升講解水平的重要工具。如何把導游詞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我整理的浙江旅遊導游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浙江旅遊導游詞1
此景與清·乾隆湘湖八景中的「越城晚鍾」都是記述越王城山,但「城山懷古」的景名更貼切。因為它突出了傳承越王勾踐「勵精圖治、自強不息」精神的永恆主題,更有時代特色。而且城山寺已於清·咸豐辛酉年(1861)毀廢,所謂的「晚鍾」之聲已不復存在。
覽亭眺遠
覽亭,即位於石岩山巔的一覽亭,是全景式觀賞湘湖和錢塘江的最佳位置。登亭西望,千頃湘湖盡收眼底,兩岸青山歷歷在目。遠望錢江銀亮如練,漁浦煙光依稀,廣袤的蕭紹平原河流縱橫,村落點點,一幅江南漁米之鄉的錦秀畫圖。
先照晨曦
一覽亭旁的先照寺,系南宋古剎。每當旭日東升,萬道霞光首先照亮古寺的黃牆飛檐。「旭日之光先照此寺」,寺名由此而來。晨曦中的先照寺,掩映在綠樹叢中,金碧輝煌,並與暗綠色的石岩山一起,倒映在湖中,景色迷人。明代魏驥有詩詠此:「蘭若岩山巔,凌虛依寥泬。陽烏忽東升,流光每先得。」
跨湖夜月
跨湖橋堤一虹卧波,橫斷湘湖葫蘆腰,白天景色迷人,月夜更有風韻。無論春夏秋冬,湘湖夜月都是風情萬種,尤以秋夜為最。秋夜坐在跨湖橋旁亭內,山暗林疏,湖平似鏡,夜涼如水。此時,一輪皓月冉冉升起,湖面波光閃爍。此景此情,使人塵慮盡消。
楊岐鍾聲
湘湖西南的楊岐寺,有巨型銅鍾,聲震四野。清人王勉《湘濱秋泛》詩雲:「此中暢得遊人意,湫口窯頭都作記。借問霜天何處鍾,船娘遙指楊岐寺。」即詠此。古代湘湖四周寺廟眾多,不乏鍾聲,但楊岐鍾聲出類拔萃,名氣最大。
橫塘棹歌
橫塘即橫築塘,位於湘湖西南堤塘的外側。傳說早先有黃竹(蘆竹的一種)栽於塘上,婆娑成林。因方言「橫」、「黃」諧音,故俗稱「黃竹塘」。明代魏驥詩句「黃竹依稀范蠡塘」,即指此。橫竹塘長三里,塘內外皆河道,蘆葦叢生,是捕魚捉蟹的好去處。夕陽西下時,橫塘放棹,漁舟唱晚,一派詩情畫意。
湖心雲影
風和日麗的日子,登臨湘湖中心的壓湖山。但見湖面似鏡,藍天白雲倒映於湖中,水草游魚在雲朵中穿行。而雲影晨昏不同,四時有別,其景象如詩如畫,變幻無窮。明代來曾奕有詩雲:「湖山四顧渺無涯,幾度低回幽興賒。水底煙巒雲影簇,橋旁漁艇柳蔭遮。」即詠此。
山腳窯煙
湘湖粘泥是製作磚瓦的好材料。湖邊居民歷來以制陶為業,環湖窯場林立。暮色蒼茫之際,湖邊山腳窯煙縹緲,成為湘湖特有景色。清代黃元壽《湘湖雜詠》詩曰:「日暮窯頭添新火,輕煙散作半天雲。」即詠此。
浙江旅遊導游詞2
雷峰塔重建之後的雷峰夕照景區,佔地面積8公頃,主要景觀和設施有:雷峰塔、夕照亭、妙音台、匯文軒、放大光明閣、如意苑遊客中心、藕香居餐飲點等,由杭州雷峰塔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管理經營。我們實施的是品牌經營戰略,採用「公益性項目、市場化運作」的全新模式,不但在景區基礎設施硬體建設上做到第一流,而且在景區的導游、管理、公益服務等軟體建設和員工隊伍建設上,同樣扎扎實實地全方位向國內、國際第一流水準的長遠目標邁進。
雷峰新塔,創造性地對雷峰塔遺址保護設施的內在功能和外觀形象加以適度的延伸和合理的拓展。新塔盡可能按照雷峰塔原有的形制、體量、風格和功能,在五代吳越雷峰塔原址上重建。重建工程以對古塔遺址實行切實、永久保護為基礎,充分利用古塔遺址真實、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承托新塔景觀。同時,又藉助新塔引人矚目的身姿和供人登臨游賞的魅力,彰顯古塔遺址負載的1000多年的人文積淀,滿足人們對千年勝跡集體記憶的認同心理需求和對千年往事舊夢重溫的游賞心理需求。而且,也為重現由來已久的西湖山水名勝完整的大格局,打造了一件既恰到好處、又統領全局形勝的景觀建築精品。
浙江旅遊導游詞3
櫸溪村,位於大盤山北麓,古稱桂川、櫸川,四周群山環繞,山川秀麗,環境幽奇。全村現共有360戶,計1130人,全部姓孔,為江南孔子後裔最大的聚居地。
孔氏家廟位於櫸溪村中部,始建於南宋寶祐二年,櫸溪孔氏始祖孔端躬,原籍山東曲阜闕里,系孔子四十八代孫,自幼聰穎好學,登進士第,宣和三年授承事朗,任大理寺評事,持事潔白,讞獄恕平,吏畏其威,人懷其惠。宋建炎間,端躬及世襲衍聖公端友遭金亂扈駕南渡,後端友寓居衢州,端躬安家於婺之櫸川。據《櫸川孔氏家譜》載:「惟婺祖端躬公,官居大理事評事,乃由台抵婺至永之櫸川,見其山高水長,泉香土沃,棄華袞之榮而優游自樂,屋於鍾山之下而居焉,此南北之所由分而三派之所自始也。」。孔氏家廟由歷代朝庭為「孔氏婺州南宗」(也稱作「婺州南孔」),即孔子47世孫孔端躬後裔賜建,地址在磐安縣磐峰鄉櫸溪村,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宋寶祐二年,理宗追端躬功德,按衢州孔氏家廟恩例,在櫸川南岸杏壇園前建孔氏家廟,賜「萬世師表」金匾一塊(已佚)。孔氏家廟坐南朝北,櫸溪從前面環繞,遙對金鍾山,整座建築以中軸線貫穿,由門樓、戲台、開井、前廳、穿堂及兩小天井、後堂組成。孔氏家廟建造後,在元、明時期由官府負責進行過較大維修,清初家廟毀於兵燹,現存建築為清代重修,但也保留了宋、元、明不同時期的建築風格。
櫸溪孔氏家廟較好地保存了歷史原貌。除此之外,在櫸溪孔家家廟的四周,那由清、民國山區民居錯落形成的小街、小弄,同時給人們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在整個孔氏家廟周圍盪漾著一種古風古貌。
金鍾山和蓮花城是「婺州南孔」始祖孔若鈞和孔端躬的墓地。南宋紹興八年,大理寺評事孔端躬謝世,與錢氏夫人合葬。墓前有棵檜木,是當年孔端躬親手種植的,至今已有八百餘年。樹高34米,胸圍5.6米,枝葉非常繁茂。這棵檜木由孔端躬從山東曲阜帶來,移植到這里,它記錄了「婺州南孔」長途跋涉的艱難和創家立業的艱辛。仔細看,競然還能發現檜木上留有動盪年代的子彈孔呢!
浙江旅遊導游詞4
杭州宋城旅遊景區位於西湖風景區西南,北依五雲山、南瀕錢塘江,是中國最大的宋文化主題公園,由杭州宋城集團有限公司投資興建。
宋代公元960至1279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成熟的朝代,其經濟、科技、文化的發展在當時居世界領先地位。宋城就是反映兩宋文化內涵的杭州第一個主題公園,它主要分為:清明上河圖再現區、九龍廣場區、宋城廣場區、仙山瓊閣區及南宋皇宮區、南宋風情苑區等部分。
宋城是兩宋文化在西子湖畔的自然浴合,也使杭州宋文化旅遊得到了定位。宋城旅遊景區的建設運用了現實主義、浪漫主義、功能主義相結合的造園手法,源於歷史、高於歷史。依據宋代傑出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畫卷,嚴格按照宋代營造法式再現了宋代都市的繁華景象。在景觀上創造了一個有層次、有韻味、有節奏、有歷史深沉感的游歷空間。在中國傳統山水園林藝術手法基礎上,吸取了西方主題公園的開朗、飄逸、注重功能的藝術處理手法,使之既有清明上河圖再現區的古樸、凝重、嚴謹,和九龍廣場、城樓廣場、宋城廣場軸線式大人流的集散功能,又有大景觀的包容性和沖擊力。
斗拱飛檐,車水馬龍,滲透出一幅濃郁的古宋風情。規模宏大的瀛州飛瀑,營造出一個凝幻似真的傳奇氛圍,使悠古的宋城溶進了一股生命的動感。構成了一幅宋城之水天上來的奇景。
文化是宋城的靈魂,它在表現自然山水美、園林建築美、民俗風情美、社會人文美、文化藝術美上作出了自己的探索。它模糊了時空概念,縮短了時空距離。宋城是我們對中國古代文化的一種追憶與表述,它應該成為一座寓教於樂的歷史之城。 給我一天,還你千年。
浙江旅遊導游詞5
好了各位,想必大家的手機肯定都紛紛收到了中國移動發來的歡迎簡訊「詩畫江南——浙江,歡迎您」,那麼過了太湖服務區,現在我們就算正式進入浙江省了。對於浙江大家一定不會陌生這里自古就是繁華之地,而繁華之中首推杭,嘉,湖,即杭州,嘉興和湖州。我們今天將要前往參觀的古鎮南潯就是隸屬於浙江省的湖州市。江蘇省的無錫市被稱為太湖明珠,南潯正好與無錫市隔太湖相望,鎮區離太湖只有九公里。
南潯在南宋初年叫做潯溪,因為它建在一條名叫潯溪的小河邊上,可以說是因河而得名。後來,潯溪南面的人開始經營生絲生意,個個都發家治富了。於是就開始建造很多房子,一時間潯溪南岸商鋪作坊林立,於是更名為南林。到了南宋淳佑年間正式建制時,就從潯溪、南林這兩個名字中各取一個字,把鎮名定為南潯,並一直沿用至今。南潯距今已經有750年的歷史,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2006年全國最佳魅力名鎮。從明朝萬曆到民國初年,是南潯古鎮最為繁榮的時期。從南宋開始南潯就有了「耕桑之富,甲於浙右」之稱。明朝以後,南潯產的「緝里絲」由於絲質優良,繅絲工藝先進而名揚天下。連杭州,嘉興,湖州,蘇州等地產的生絲都要冠上緝里之名。清朝乾隆,嘉慶年間,緝里絲除了暢銷江南大地以外,已經通過寧波,廣州,外銷日本及歐美。鴉片戰爭過後,上海被辟為通商口岸,蠶絲對外貿易激增。1847年,上海出口的生絲中,緝里絲竟佔到了63%。到了清末民初,江南民間曾有「湖州一個城,不及南潯半個鎮」的說法。南潯能夠取得這么大的成績離不開廣大南潯人的辛勤勞動,其中最為著名的是被稱為「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的南潯生絲大戶。所以今天我們到南潯除了看水鄉以外最大的看點就是,看看這些晚清富族的生活。比如四象之首劉鏞的小蓮庄,其孫劉承干創建的嘉業藏書樓,四象之一張石銘建造的懿德堂,劉鏞第三子劉梯青的劉氏梯號,國民黨元老張靜江故居以及古剎廣惠宮。
聽到這里可能我們有些朋友就要問了,為什麼要把有錢人稱為象,牛,金狗這些動物呢,是如何劃分的?其實這些只是南潯人對當地大戶的一種代稱,多為泛指。在南潯,以前是用動物形體的大小來衡量一個家庭的財產的,一千萬兩以上家產的稱為象,五百萬兩以上的家產稱為牛,一百萬兩以上的稱為金狗。四象指的是南潯的四大家族,劉家、張家、顧家和龐家。劉家是四象之首,主人叫劉鏞。聽著很熟悉吧,但是此劉鏞非彼劉墉,他並不是宰相劉羅鍋的劉墉,宰相劉羅鍋是乾隆年間的,他的墉字是土字旁的,我們這個劉鏞是金字旁的鏞,光緒年間的。他是以前南潯的首富,那他的資產又達到了多少呢?他的資產相當於現在的人民幣60億。以前皇帝要是沒錢了,還會問他要呢。那既然他這么有錢,我們一會兒第一站就去參觀一下他的私家花園——小蓮庄。
說完了這四象八牛,就的說說古鎮南潯有別於其他水鄉的最大特點。剛才我已經向大家介紹過了,鴉片戰爭以後至民國初年南潯絲商主要進行對外貿易,處在事業的最鼎盛時期。有錢人通常是最有能力趕時髦的,洋務運動把晚清的流行趨勢帶向了全盤西化。一時間,西方建築、西餐、西方人的生活方式等一大批的洋玩意就在絲商的貿易中不斷的進入了上流社會的生活當中。南潯可以說就是當時全盤西化的典範。嘉業藏書樓、小蓮庄中的小姐樓、劉氏梯號中的紅房子、張石銘故居中的豪華舞廳、進口的刻花水晶玻璃、進口的吊燈等等無處不體現出明顯的西化痕跡。好了各位遊客,我們現在就正式到了南潯古鎮,等師傅把車子停穩了,大家就下車跟我一起進景區游覽。
歡迎大家來到中國十大魅力古鎮之一的南潯。現在發到大家手裡的是南潯景區的門票,這個門票是聯票,每進一個景點的時候都要檢票的,所以希望大家都拿好了,不要弄丟了,丟了就進不去了。現在大家看到的這條河是鷓鴣溪,是南潯潯溪的一個分支。我國傑出的詩人、作家——徐遲老先生用了68個水晶晶來形容他的故鄉南潯:水晶晶的天,水晶晶的`地,水晶晶的河泊橋梁,水晶晶的瓊樓玉宇,水晶晶的花鳥蟲魚……一切的一切,又都在水晶晶的碧波中盪漾。大家如果想體驗一下在水晶晶的世界裡碧波盪漾的感覺,待會我可以帶大家過來坐一下這水晶晶的小船,感受一下徐遲老先生的68個水晶晶。現在我們到了小蓮庄的門口,大家把門票拿出來檢一下票。
浙江旅遊導游詞6
南潯鎮歷史悠久,南宋以來已是「水陸沖要之地」,「耕桑之富,甲於浙右」,因濱潯溪河而名潯溪,後又因潯溪之南商賈雲集,屋宇林立,而名南林。至淳祐十二年(1252)建鎮,南林、潯溪兩名各取首字,改稱南潯。由於蠶絲業的興起和商品經濟的發展,明萬曆至清中葉南潯經濟空前繁榮鼎盛,清末民初已成為全國蠶絲貿易中心,民間有「湖州一個城,不及南潯半個鎮」之說,南潯由此一躍成為江浙雄鎮,富豪達數百家,民間俗稱「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是中國近代最大的絲商群體。如今水鄉古鎮的景色風韻依舊,鎮北運河東西橫延,鎮中市河南北穿鎮而過,河街相交橋梁通便,黛瓦粉牆綠柳拂水,組成了一幅原汁原味的江南水鄉圖。南潯古鎮以其格局獨特、風貌完好、文化深厚、民風淳樸而成為江南水鄉眾多城鎮的典範和代表。南潯鎮政府從1982年開始著手對古鎮進行保護性開發,使大批的古民宅、民居、園林等古建築得以保存。2003年,古鎮南潯與烏鎮、西塘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並已被列入預備清單。
南潯的古鎮旅遊區大致可分為三大區塊:第一塊以南市河及其兩岸的南東街、南西街為主的南潯旅遊景點富集區,張石銘故居(國家文保單位)、劉氏梯號(市文保單位)、南潯絲業會館(市文保單位)、求恕里、南潯史館(南潯商會舊址)(市文保單位)、江南絲竹館、廣惠橋(市文保單位)等景點分布其中。在這里庭院深深的名人舊宅、古色古香的傳統街巷和風景如畫的市河無一不讓你感受到當年南潯古鎮的繁華和江南水鄉的獨特風情。第二塊是由小蓮庄(國家文保單位)、嘉業堂(國家文保單位)、文園、江南水鄉一條街等景點組成的中心景區。南潯素以園林和藏書樓聞名天下,小蓮庄和嘉業堂就是其典型代表,小蓮庄位於鷓鴣溪畔,碧水環繞,園內綠木深深,不染一點俗塵,粉牆黛瓦,蓮池曲橋,奇峰怪石,讓人品位到「雖由人作,宛如天開」之意境,內有御賜牌坊、匾額、碑廊、家廟、凈香詩窟、叔蘋獎學金成就展覽館等景點;嘉業堂與小蓮庄僅一河之隔,為清末著名藏書家劉承干所建,其園林造法和小蓮庄異曲同工,而園內的藏書樓則聞名天下,內藏有書籍60萬卷,共16萬余冊,其中有不少海內珍本、孤本;文園、江南水鄉一條街和久安老年社會福利中心是久安公司近年開發的景點,文園與小蓮庄和嘉業堂毗鄰,內有文昌閣、徐遲紀念館、吳壽谷藝術館和南潯名人長廊等景點。第三塊是以東大街以東的張靜江故居和百間樓為主的東北區塊,此外還包括尚待開發的龐宅、金紹城故居及東圓、宜圓遺址等。東大街原是南潯古鎮的第一商業街,街南即為市河,街兩側有五福樓、大慶樓、天雲樓、長興館、大陸旅館、「野荸薺」茶食南貨店等一大批百年老店。而「民國奇人」張靜江的故居(市文保單位)就坐落在街北,更令人流連的要數明代禮部尚書董份為其女眷家僕而建的百間樓(市文保單位)。百間樓沿河而建,既充分利用空間,又富於想像,顯得很有層次,她與不遠處的洪濟(市文保單位)、通津(市文保單位)二橋組成了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美麗風景。
南潯鎮建於南宋淳佑季年(1252年),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文化昌盛,教育發達,名人輩出。據宋,明,清三朝統計,南潯籍進士41人,南潯鎮京官56人,明清兩代任全國各地州縣官57人。南宋至民國,在全國有影響的潯籍學者有80多人,故南潯有「詩書之邦」、「鎮志之邦」之美稱。南潯素有「文化之邦,詩書之鄉」之稱。歷代名人輩出,明代就有「九里三閣老,十里兩尚書」之諺。現有全國有影響的潯藉專家、學者80多人,其中「兩院」院士9人,250多名中高級職稱的教授、專家更為江南其他鄉鎮所罕見。
浙江旅遊導游詞7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浙江湘湖旅遊度假區系首批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度假區位於杭州市蕭山區城西,距杭州市中心約20公里,隔錢塘江與西湖風景名勝區相對,與西湖、錢塘江構成杭州旅遊風景的金三角;度假區總規劃面積51.7平方公里,以歷史文化湘湖、自然生態湘湖、休閑度假湘湖為基礎,以杭州國際風景旅遊城市為依託,將建設成為長三角較具競爭力和活力的大型休閑旅遊度假區。
目前,湘湖景區已形成湘浦、湖上、城山、越樓、跨湖橋等五大景區,有湘堤卧波、湘浦觀魚、憶楊思賢、綠島掬星、湖心雲影、城山懷古、湖橋拾夢、越堤夕照、纖道古風、越樓品茗、跨湖問史等二十個景點,少兒公園極地海洋世界主題公園也於20_年10月建成開放。20年,湘湖被評定為國家4A級風景旅遊區、中國百強旅遊景區,在第二屆中國休閑經濟發展論壇上,被評為「中國休閑旅遊最佳目的地」,是浙江省內第一個獲得此項榮譽的度假區。景區自20_年開放以來已接待遊客逾408萬人次。
到20xx年,度假區將以5A級景區為標准,形成總開發面積10。6平方公里,完成30萬平方米公建設施,17.8公里景區交通道路,56萬平方米公寓房產,形成一湖二帶三園四中心五大酒店十大景區五十個景點,即3.2平方公里一個湖面,105萬平方米兩個沿湖岸景觀帶,跨湖橋遺址、越王城遺址、少兒公園極地海洋世界三個主題公園、湘湖新天地休閑中心、羅家塢野外體驗中心(露天鄉村俱樂部、國際自行車俱樂部、戶外活動基地),陳家埠休閑度假中心(國賓館、越文化休閑風情園、水上俱樂部)、眉山島科普休閑中心(五星級產權酒店、科技館、景觀公寓房)四個休閑中心;水漾塢超五星級度假酒店、大樟樹賓館、湘庄、湘湖國賓館、眉山賓館五大酒店;老虎洞、石岩山等十大景區和五十個景點,完成政府性投資28億元,達到年接待境內外遊客300萬人次,解決就業5000人,旅遊三產收入達到5億元,使度假區成為集觀光、休閑、度假、生態、文化、科普、健身購物、演藝、會展國際化旅遊綜合體。
八千年古舟,三萬頃碧波。湘湖旅遊度假區正以她迷人的風采、大氣的胸懷、美好的前景等待著追懷歷史、熱愛自然、崇尚休閑人士的到來。
浙江旅遊導游詞8
公園東南辟為群眾游園文娛活動場所,建起了露天舞台,成為杭州市民和八方遊客晨間鍛煉,假日休閑和節日慶典的好去處。每到夏秋季節,這里又是消暑納涼「夜花園」,歌舞,戲曲,電影和內容多樣,形式豐富,不定期舉辦的各種各樣的花展,燈會民俗風情表演等。
位於西湖東南岸的南山路側,從涌金門至清波門,是一座以春花為主景的大花園。在沿湖長達千米的堤岸上和園路主幹道路沿途載種垂柳及獅柳,醉柳,浣沙柳等特色柳樹。
在園中部主景區辟聞鶯館,又在距聞鶯館不遠處置巨型網籠「百鳥天堂」,營造煙花三月,柳絲飄舞,鶯聲清麗的氛圍。聞鶯館東面,以草坪和密林帶為主形成友誼園景區,引種了一批日本櫻花,草坪北側鋪石砌台,矗立著」日中不再戰紀念碑。
浙江旅遊導游詞9
南潯區,隸屬浙江省湖州市,地處杭嘉湖平原北部,南連省會杭州,北瀕太湖,東接天堂蘇州,西上直達南京,是20xx年1月建成的浙江省縣級區。素有「湖絲之源、院士鄉里、魚米之鄉、絲綢之府、文化之邦」的美譽,是「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馬橋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1,會聚了絲綢文化、蠶桑文化、湖筆文化、漁文化、儒商文化、園林文化、民俗文化等豐富多彩的地方文化,並憑仗「輯里湖絲」榮獲了首屆世博會金銀大獎,與世博結下了不解之緣。南潯歷來名人輩出,有著「9里3閣老,10里兩尚書」之稱,並且是中國近代民營經濟的發源地,在近現代出現出了以「4象8牛7102金黃狗」為代表的絲商巨賈、民國奇人張靜江、報告文學家徐遲、兩彈1星元勛屠守鍔、共和國飛機設計之父徐舜壽等名人大師。南潯被譽為中國江南的封面,「江浙雄鎮」南潯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鎮上有全國文保單位小蓮庄、嘉業堂圖書館和張石銘舊宅等古建築群。除南潯古鎮名滿世界外,含山、石淙蠶花和南潯輯里湖絲、養蠶技藝等蠶桑風俗被列入世界非物資文化遺產名錄。菱湖「桑基魚塘」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譽為中國唯1保存完全的傳統養魚生態農業模式,被譽為中國魚都。另外荻港古鎮小橋流水、迴廊曲巷,可與同里、烏鎮、西塘等媲美。區域內還有船拳之鄉練市鎮、綾絹之鄉雙林鎮、燈謎之鄉菱湖鎮、南苕勝境和孚鎮、湖筆之都善璉鎮、東遷縣治舊館鎮、塔地遺址千金鎮、道教勝地石淙鎮,構成了江南少有的古鎮群。
古鎮南潯名園小蓮庄、嘉業堂圖書館、張石銘舊宅、張靜江故居和雙林3橋、含山筆塔與蠶花聖地、狄港漁庄等構成了江南旅遊勝地1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浙江旅遊導游詞10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我為大家的到來表示衷心的歡迎!我是您們的導游小丁。
今天我們來到的是美麗的南潯,想必大家的手機肯定都紛紜收到了中國移動發來的歡迎簡訊「詩畫江南——浙江,歡迎您」。
古老的石拱橋、夾河的小街水巷、依水而築的百間樓民居。照舊是舊日的樣子,中西合壁的巨宅宏廈、庭院里古松翠柏顯示她經歷的歲月。「湖州1個城,不及南潯半個鎮」,這話1點不假。
南潯位於中國長3角城市群的中親信地,更有廣告詞「南潯,天下難尋」來形容南潯的美麗風光。
在這廣闊的古鎮中,我們要前往的第1個景點,就是張石銘故居了。跨太高高的門坎,就是1片富麗堂皇的景象。精美的雕刻,傳統的木質桌椅,無1不散發著富豪的感覺。我們繼續往裡面參觀,這邊是內廳,上面的「以適其志」4個字是康有為先生寫的。
這牆角有1口鍾,它是法國進口過來的,跟鍾相對的是1塊屏風,兩個合起來就是時時平安的意思。大家再來看1下這樓的兩側都是高的馬頭牆,為和主人把如此美的風景建在裡面呢?由於封建社會怕被老百姓說3道4,罵他崇洋媚外,財不外露,所以這馬頭牆起粉飾的作用。
如果大家走累了,可以在這長椅上坐1坐,歇息1會兒。在廳前的天井中,有1塊形似展翅雛鷹的假山石,名叫「鷹石」,至今保存完好,這是南潯3大奇石中的1塊,1塊是位於嘉業圖書館花園中的「虎嘯石」;那第3塊在甚麼地方呢?第3塊在張石銘的另外一處宅子——適園當中。叫做「美人照鏡石」。
接下來,我們參觀張靜江故居。張靜江是民國元老之1,孫中山主要助手。走進故居中,仰望大門上方,你有無看見1塊懸掛著「張靜江故居」的橫額?正廳上則懸掛著黑漆金字「尊德堂」堂匾。兩側的1副楹聯是:「滿堂花醉3千客,1劍霜寒410州,」抱柱上的對聯是:「世上幾百年舊家不過積德,天下第1件好事還是讀書。」2廳、3廳還擺設著張靜江手書贈陳立夫的「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對聯。張靜江文質彬彬的家中掛滿了充滿書香氣味的對聯,真好有1番風味。全部故居中顯現1種奢華、古樸、幽邃的遺風,你有無感覺到?
啊!1股沁人心脾的香味傳來,不知你們的肚子是不是已開始了演奏飢餓交響曲?就讓我們1起來品味這古鎮的特點小吃吧!那肥而不膩的潯蹄,桔紅糕、定勝糕,熏豆茶、臭豆腐、雙林姑嫂餅……不說這么多了,趕快開吃吧!吃完午餐後,你們可以去小店中購買記念品,給自己留個記念,也能夠送給家人、朋友,真是作用多多。
浙江旅遊導游詞11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在蕭山這片神奇的土地上,靠近地鐵一號線的旁邊,有一片美麗的湘湖,他有著連綿不斷的山脈和廣闊的水面,是居家旅行、搭建帳篷的好去處。在這里,你可以盡情的領略湖光山色;在這里,你可以盡情的享受人文熏陶;在這里,你可以看到馳名中外的跨湖橋遺址;在這里,你還能去杭州海洋博物館,一睹鯨魚的風采。
非常榮幸為大家做這一篇導游詞,也非常榮幸今天能夠由我來隨團帶領大家參觀湘湖。我希望通過今天的旅程,能夠讓大家盡興而歸,乘興而來,不會留下失望,而留下你們滿意的笑容,捕捉下你們樂意的色彩。
如果大家對於導游詞中有異議的地方,可以隨時來向我詢問,我會一一針對導游詞之中的問題做詳細的解答,絕對不會讓大家存疑。在旅行的途中,我們會先從湘湖的歷史背景說起,然後通過我們的行程慢慢的講到它的變遷和歷史淵源,最後我們會在跨湖橋遺址那兒做詳細的介紹,大家可以盡情的拍照,駐足留念。
最後,希望大家能夠稱心而歸,不留遺憾,現在就開始我們的旅途吧!祝大家工作順利,行程愉快!
;E. 哪裡有中信銀行
全國網點
中信銀行北京網點 總行營業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金融大街甲27號投資廣場
國際大廈支行 地址:朝陽區建國門外大街19號國際大廈
京城大廈支行 地址:朝陽區新源里南路6號京城大廈
富華大廈支行 地址:東城區朝陽門北大街8號富華大廈
朝陽支行 地址:朝陽區農展館南里12號
東大橋支行 地址:朝陽區工體東路18號
廣安門支行 地址:宣武區廣安門南濱河路1號高新大廈
海淀支行 地址:海淀區成府路232號
魏公村支行 地址:海淀區白石橋路18號中電信大廈
知春路支行 地址:海淀區知春路14號
招商大廈支行 地址:朝陽區東華南路2號招商局大廈
奧運村支行 地址:朝陽區亞運村東路8號
阜成門支行 地址:西城區阜成門內大街306號
京西支行 地址:海淀區羊坊店路1號京西賓館東配樓
王府井支行 地址:王府井金魚胡同18號
崇文支行 地址:崇文區光明路13號
西單支行 地址:西城區復興門內大街45號
東方廣場支行 地址:東城區東長安街1號東方廣場W1座1層18號
首體南路支行 地址:海淀區首體南路16號國興大廈
東單支行 地址:東城區東長安街1號東方廣場W1座一層18號
中糧廣場支行 地址: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8號中糧廣場A座
金運大廈支行 地址:海淀區西直門北大街甲43號金運大廈B座1樓01號
上地支行 地址:海淀區上地東里一區4號樓科貿大廈
中信銀行上海網點
分行營業部 地址:南京東路61號
浦東分行 地址:東方路710號
淮海中路支行 地址:淮海中路1355號
南京西路支行 地址:南京西路1574號
四川北路支行 地址:四川北路1753號
西藏南路支行 地址:西藏南路518號
金橋支行 地址:新金橋路28號
武寧路支行 地址:武寧路118號
四平路支行 地址:四平路204號
漕河涇支行 地址:漕寶路509號
虹橋支行 地址:延安西路2077號
靜安支行 地址:延安西路300號
外灘支行 地址:延安東路100號聯誼大廈底樓
徐家匯支行 地址:天鑰橋路20號
浦東國際機場支行 地址:浦東國際機場候機樓國內出發處4號門
江寧路支行 地址:南京西路1168號
啟華支行 地址:淮海中路1375號啟華大廈底樓
仙霞支行 地址:水城路382弄2號
嘉定支行 地址:嘉定區金沙路1號
中信銀行深圳網點
分行營業部 深南中路1093號中信大廈1樓;深圳市委對面;
八卦嶺支行 福田區上步北路1012號,八卦二路鵬益花園一樓(深圳市體育館東面)
振華支行(原上步支行) 振華路56號蘭光大廈一樓(原福田區華強北路現代之窗大廈首層,格蘭德酒店 )
福田支行 彩田南路聯合廣場A座首層(濱河路與彩田路交匯路口,社保局附近)
福南支行 福田中心區深南大道4009號投資大廈首層(廣電大廈對面)
景田支行(原濱河支行) 深圳香梅路水榭花都三期商業廣場一樓
泰然支行(原華聯支行) 深南大道6019號金潤大廈首層(招商銀行大廈隔著深南大道的對面,泰然九路和深南大道的交匯處)
市民中心支行(原新洲支行) 福中三路1006號諾德金融中心附樓(市民中心東側)
香蜜湖支行(原東門支行) 農園路香域中央花園香域街101號(深圳高級中學斜對面,中旅國際公館對面)
皇崗支行 福民路9號福民佳園首層(福田區婦幼保健院對面)
福強支行 深圳市福田區新洲南路世紀工藝廣場307棟首層
龍崗支行 深圳市龍崗區龍城街道中心城14區愛心路深寶公寓首層(龍崗區交警大隊旁)
布吉支行 布吉百鴿路信義假日名城博雅園1號A棟裙樓一層102、103店鋪
橫崗支行 橫崗街道辦茂盛路1號志健時代廣場
南山支行 南山桃園路1號西海明珠首層(南山區委對面)
紅樹灣支行 (原紅嶺支行) 白石路京基百納廣場首層L-02(白石路與深灣二路交匯處,沙河天虹商場旁 )
後海支行 海德一道200號海印長城一期首層(海雅百貨東100米)
高新區支行 高新科技園南區一道TCL大廈首層(創維大廈旁邊)
沙河支行 南山區沙河東路3號沙河高爾夫球會練習場內西側棕櫚泉吧
筍崗支行 筍崗路中民時代廣場首層(百匯大廈斜對面)
金山支行 深南東路5033號金山大廈(深圳書城)首層、地王大廈對面
羅湖口岸支行(原翠竹支行) 春風路4001號新都酒店首層 (國茂近,春風高架橋旁,佳寧娜斜對面)
羅湖支行 南湖路興隆大廈首層(深南東路南側,富苑酒店對面,粵海酒店斜對面)
龍華支行 龍華東環二路億康大廈首層(美麗365家園對面)
西鄉支行 西鄉大道和新湖路交接的聖淘沙駿園樓盤裙樓4棟(佳華商場和肯德基後面)
寶安支行 新湖路2110號(寶安新區賽格電子市場正門旁邊,寶安新區委斜對面)
寶城支行 寶安區建安一路78號一樓(8區新華書店樓下)
其他網點
中信銀行呼和浩特分行 地址:呼和浩特新華大街68
中信銀行包頭分行 地址:包頭市友誼大街64號
中信銀行大連、葫蘆島、撫順、鞍山網點、電話
分行營業部 地址:大連市中山區人民路31號
開發區分行 地址:大連市開發區金馬路223號
保稅區分理處 地址:大連市保稅區中輕大廈8~1
大窯灣分理處 地址:大連大窯灣外事區西太平洋2號樓
人民路分理處 地址:大連市中山區人民路96號
西崗支行 地址:大連市西崗區黃河路223號
五一廣場分理處 地址:大連市西崗區五一廣場4號
中山支行 地址:大連市中山廣場七號
青泥分理處 地址:大連市中山區中山路106號
天津街分理處 地址:大連市中山區天津街國泰商場一樓
新瑪特儲蓄所 地址:大連市新瑪特購物中心一樓
高新園區支行 地址:大連市沙河口區長興街169號
黃河路分理處 地址:大連市沙河口區黃河路683號
興工街儲蓄所 地址:大連市沙河口區興工街3號
沙河口支行 地址:大連市中山路351號
三八廣場支行 地址:大連市中山區魯迅路76號
貿易大世界儲蓄所 地址:大連市中山區勤儉街76號
甘井子支行 地址:大連市甘井子區金家街1號
春柳分理處 地址:大連市甘井子區華北路435號
金州支行 地址:大連市金州區斯大林路336號
站前分理處 地址:大連市金州區斯大林路536號
旅順支行 地址:大連市旅順口區長江路1號
新華分理處 地址:葫蘆島市新華大街4號
龍港分理處 地址:葫蘆島市錦葫南路88號
翠海分理處 地址:葫蘆島市龍灣新區翠海花園5區A段1號8~5
金三角儲蓄所 地址:葫蘆島市連山大街地工小區2~9號
站前分理處 地址:葫蘆島市中央大街14號
葫蘆島支行 地址:葫蘆島市新華大街55號
撫順支行 地址:撫順市順城區新華大街11號
新撫分理處 地址:撫順市新撫區東二街4~1號
和平分理處 地址:撫順市望花區遼中街25號
望花分理處 地址:撫順市望花區科技一條街6號
東洲分理處 地址:撫順市東洲區綏化路45號
鞍山支行 地址:鞍山市鐵東區五一路35號
四隆分理處 地址:鞍山市鐵東區東山街33號甲
鐵西支行 地址:鞍山市鐵西區人民路96甲8號
==================================================================
南京、無錫、蘇州、常州、合肥、揚州、泰州
南京分行營業部 地址:南京市中山路348號中信大廈
城東支行 地址:北京東路40-1號
城南支行 地址:中華路263號
城西支行 地址:漢中路88號
城北支行 地址:中山北路241號
城中支行 地址:中山南路101號
新街口支行 地址:洪武路115號
下關支行 地址:中山北路324號
江北支行 地址:大廠區葛關路371號
北京西路支行 地址:西康路19號
江寧支行 地址:江寧縣城中路281號
和燕路支行 地址:和燕路251號
湖南路支行 地址:湖南路16號
瑞金路支行 地址:常府街29-7號
廣州路支行 地址:廣州路12-4號
中山東路支行 地址:中山東路522號
浦口分理處 地址:浦口區新馬路2號
太平南路分理處 地址:太平南路330號
山西路支行 地址:山西路116號
鼓樓支行 地址:中山北路101號
虎踞北路分理處 地址:虎踞北路62號
龍江分理處 地址:草場門大街115號
碧樹園儲蓄所 地址:碧樹園49號
和燕路儲蓄所 地址:和燕路109號
無錫分行 地址:江蘇省無錫市人民西路112號
蘇州分行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竹輝路188號
常州分行 地址:江蘇省常州市博愛路72號博愛大廈
合肥支行 地址:合肥市美菱大道560號
揚州支行 地址:揚州市文匯南路95
泰州支行 地址:泰州市青年路39號
======================================================
青島、煙台、淄博、濟寧、威海
分行營業部 地址:青島市香港中路22號
市南支行 地址:青島市香港西路71號
市北支行 地址:青島市威海路118號
市南二支行 地址:青島市中山路82號
市北二支行 地址:青島市膠州路77號
四方支行 地址:青島市嘉定路6號
李滄支行 地址:青島市向陽路82號
高科園支行 地址:青島市香港東路316號
館陶路支行 地址:青島市館陶路3號
遼寧路支行 地址:青島市遼寧路98號
人民路支行 地址:青島市人民路46號
香港中路支行 地址:青島市香港中路61號陽光大廈
瞿塘峽路支行 地址:青島市瞿塘峽路33號D樓一單元
城陽支行 地址:青島市城陽區正陽路222號
開發區支行 地址:青島市黃島區北江路7號
開發區支行長江路儲蓄所 地址:青島市黃島區長江路369號
煙台分行營業部 地址:煙台市勝利路207號
開發區支行 地址:煙台市開發區泰山路87--3號
牟平區支行 地址:煙台市牟平區工商大街625號
福山區支行 地址:煙台市福山區縣府街218號
萊山區支行 地址:煙台市萊山區觀海路277號
淄博支行 地址:淄博市張店區新村西路109號
臨淄分理處 地址:淄博市臨淄區齊園路化工城東首
淄川分理處 地址:淄博市淄川區淄城路195號
辛店分理處 地址:淄博市臨淄區遄台路張家新村東門南首
博山分理處 地址:淄博市博山區沿河東路38號
張店分理處 地址:淄博市張店區西二路175號
周村分理處 地址:淄博市周村區絲綢路33號
濟寧支行 地址:濟寧市建設路10號
開發區分理處 地址:濟寧市吳泰閘路1號
太白中路分理處 地址:濟寧市太白中路102號
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支行 地址:威海市青島中路170號
威海分行營業部 地址:威海市青島北路2號
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支行 地址:威海市青島中路170號
威海分行青島中路儲蓄所 地址:威海市青島中路127號
文登支行營業部 地址:文登市文山東路2號
榮成支行營業部 地址:榮成市南山路24號
威海分行石島分理處 地址:榮成市石島迎賓路50號乙
威海市環翠支行 地址:威海市統一路附17號
威海分行孫家疃儲蓄所 地址:威海市孫加疃鎮商業街南首
威海分行新威路分理處 地址:威海市新威路40號
威海分行文化中路分理處 地址:威海市文化中路86號
威海分行昆明路分理處 地址:威海市昆明路77號
威海分行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辦事處 地址:威海市文化西路158號
威海出口加工區支行 地址:威海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香港路南首
濟南分行營業部 地址:濟南市濼源大街150號中信廣場
市中支行 地址:濟南市緯二路69-2號
歷下支行 地址:濟南市文化東路61-1號
槐蔭支行 地址:濟南市經二路588號
北園路支行 地址:濟南市北園大街277號
經十路支行 地址:濟南市經十路132號
解放路分理處 地址:濟南市解放路48-1號
濼文支行 地址:濟南市濼文路50號
英雄山路支行 地址:濟南市英雄山路10號
歷山支行 地址:濟南市歷山路132-4號
===========================================================
杭州、紹興、上虞、嘉興、海寧、平湖、溫州、寧波、慈溪、餘姚
杭州分行營業部 地址:杭州市延安路88號
天水支行 地址:杭州市體育場路271號
鳳起支行 地址:杭州市鳳起路373號
西湖支行 地址:杭州市天目山路45號
平海支行 地址:杭州市平海路52號
解放支行 地址:杭州市解放路9號
延安支行 地址:杭州市慶春路238號
錢塘支行 地址:杭州市文三路20號
蕭山支行 地址:蕭山區市心南路173號
蕭山支行之江分理處 地址:蕭山區育才路516號
蕭山支行江寺橋分理處 地址:蕭山區文化路105號
餘杭支行 地址:餘杭區臨平南大街2號
喬司支行 地址:餘杭區喬司南街1號
富陽支行 地址:富陽鎮桂花路17號
紹興支行 地址:紹興市人民西路289號
人民路分理處 地址:紹興市人民中路47-51號
魯迅路分理處 地址:紹興市魯迅西路52號
勞動路分理處 地址:紹興市勞動路6號
上虞支行 地址:上虞市百官鎮青春路56號
嘉興支行 地址:嘉興市中山路111號
海寧支行 地址:海寧市海昌路38號
平湖支行 地址:平湖市解放中路66號
禾城分理處 地址:嘉興市中山路0087號
新城分理處 地址:嘉興市友誼路8號
南湖分理處 地址:嘉興市東升路1188號
台州分行 地址:台州市椒江區市府大道489號
溫州支行 地址:溫州市人民東路國信大廈一樓
溫州支行甌海分理處 地址:溫州市將軍橋勤奮組團1幢
溫州支行開發區分理處 地址:溫州市新城中天大廈A幢107-109
樂清支行 地址:柳市鎮長寧路28-36號
樂清支行柳市分理處 地址:樂清柳市鎮柳青路金融大廈
瑞安支行 地址:瑞安安陽鎮萬松東路瑞立長虹大廈
瑞安支行屏星街分理處 地址:溫州市瑞安虹橋路54-56號
瑞安支行龍首橋分理處 地址:溫州市瑞安解放東路68號
寧波支行 地址:寧波百丈街168號
海曙分理處 地址:寧波中山東路85號
北侖分理處 地址:寧波北侖恆山路93-95號
慈溪支行 地址:慈溪滸山鎮解放西街592號
慈溪支行城東分理處 地址:慈溪滸山鎮青少年宮路242號
慈溪支行白沙分理處 地址:慈溪滸山鎮慈甬路812號
餘姚支行 地址:餘姚陽明西路91號
餘姚支行新建北路分理處 地址:餘姚新建北路418號
餘姚支行陽明分理處 地址:餘姚陽明西路301號
=========================================================
廣州、佛山、東莞、江門
廣州分行 地址:廣州市天河北路233號中信廣場東側裙樓首層
環市支行 地址:廣州市環市東水蔭路2號
天河支行 地址:廣州市黃埔大道269-271號
北秀支行 地址:廣州市小北路179-191號
北京路支行 地址:廣州市廣衛路10號
海珠支行 地址:廣州市江南大道134號
流花支行 地址:廣州市流花路120號
東山支行 地址:廣州市東風東路748號
花園支行 地址:廣州市環市東路432號
西湖路支行 地址:廣州市西湖路19號
機場路支行 地址:廣州市白雲區機場路凌安街6號首層
國際大廈支行 地址:廣州市東山區環市東路339號廣東國際大廈裙樓首層
珠江新城支行 地址:廣州市珠江新城華穗路398號首層
開發區支行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中山大道3號
番禺支行 地址:廣州市番禺區市橋鎮富華東路25、27、29號
佛山支行 地址:佛山市汾江南路91號
東莞支行 地址:東莞市莞太大道篁村路段40號一之三樓
江門分行 地址:江門市北新區金凱悅大酒店首層
===============================================================
成都
分行營業部 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47號華能大廈附樓
高升路支行 地址:成都市高升橋東路1號
西月城支行 地址:成都市三洞橋路20號
新時代廣場支行 地址:成都市文武路42號新時代廣場B區
水碾河支行 地址:成都市一環路東4段8號江源大廈
東城根街支行 地址:成都市東城根街118號建設大廈
漿洗街支行 地址:成都市漿洗街39號
走馬街支行 地址:成都市走馬街68-1號
人民南路支行 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29號
新南路支行 地址:成都市新南路8號萬高大廈一樓
=======================================================
重慶
分行營業部 地址:重慶市渝中區中山三路157號
解放碑支行 地址:渝中區八一路177號雨田大廈
南坪支行 地址:南坪西路31-1號台灣花園
楊家坪支行 地址:楊家坪正街7號電力大廈
江北支行 地址:江北區紅旗河溝中信銀行大廈
沙坪壩支行 地址:沙坪壩區小龍坎正街166號嘉新廣場
涪陵支行 地址:涪陵區興華中路53號中信銀行大廈
萬州支行 地址:萬州區太白路94號
高新支行 地址:高新區科園一路9號附1號(電大旁)
==========================================================
福州、廈門
分行營業部 地址:福州市湖東路99號標力大廈
閩都支行 地址:福州市廣達路68號金源大廣場
三山支行 地址:福州市揚橋東路僑雄商業中心B座
榕城支行 地址:福州市東大路36號福建人才大廈
廈門支行 地址:廈門市湖濱南路中段79號"天湖苑"
思明區湖濱西路85號慧景城1-5層
同安支行 地址:廈門市同安區祥平街道辦事處西橋路2-6號
================================================================
武漢
分行營業部 地址:漢口建設大道747號中信大廈
東湖支行 地址:洪山區珞瑜路218號
水果湖支行 地址:武昌區水果湖橫路11號
王家墩支行 地址:橋口區建設大道384號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支行 地址: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神龍街122號
青山支行 地址:青山區和平大道1544號
江漢路支行 地址:江岸區江漢路120號
武昌支行 地址:武昌區解放路175號
漢口支行 地址:江漢區發展大道176號
竹葉山支行 地址:江岸區黃孝河路99號
===========================================================
天津
分行營業部 地址:河西區南京路14號
濱海支行 地址: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三大街16號
和平支行 地址:和平區貴州路4號龍通大廈首層
華信支行 地址:河西區圍堤道146號華盛廣場C座101
華津支行 地址:和平區衛津路149號雲琅大廈C座
華誼支行 地址:河西區賓水道18號
華苑支行 地址:華苑新技術產業園區華天道海泰大廈
=============================================================
長沙
分行營業部 地址:長沙市韶山北路128號
五一支行 地址:長沙市五一中路13號
解放路支行 地址:長沙市解放西路101號
芙蓉支行 地址:長沙市芙蓉中路11號
先鋒支行 地址:長沙市中山西路99號
紅旗區支行 地址:長沙市梓園路364號
陽光支行 地址:長沙市芙蓉區晚報大道2號
東塘支行 地址:長沙市韶山北路454號
==============================================================
昆明
分行營業部 地址:雲南省寶善街福林廣場一樓
國貿支行 地址:關上湯井星河明居A棟
安康路支行 地址:安康路3-5-7號
高新支行 地址:昆明市五華區滇緬大道新飛林人造板廠公寓一樓
白塔路支行 地址:人民中路115號
北京路支行 地址:昆明市北京路612號銀海國際公寓一樓
武成支行 地址:昆明人民中路昊鑫望湖城一樓
北辰支行 地址:昆明市北京路延長線銀座一樓
龍泉支行 地址:昆明市霖雨路公交集團辦公裙樓
滇池支行 地址: 昆明市環城西路577號省社科院大樓一樓
東風東路支行 地址:昆明市東風東路163號賽達電動車廣場
東陸橋支行 地址:昆明市西園北路1號
拓東支行 地址:昆明市拓東路96號
春城路支行 地址:昆明市春城路123號興傑現代城商廈
螺螄灣支行 地址:昆明市財運北路中豪螺螄灣西大廳(4號門)D區三樓
=================================================================
沈陽
分行營業部 地址:沈陽市和平區中山路195號
瀋河支行 地址:沈陽市瀋河區大西路318號
北市支行 地址:沈陽市和平區市府大路25號
南湖支行 地址:沈陽市和平區文體路68號
皇姑支行 地址:沈陽市皇姑區長江街15號
城中支行 地址:沈陽市瀋河區西順城街72號
北站支行 地址:沈陽市瀋河區北站路112號
鐵西支行 地址:沈陽市鐵西區建設東路68號
振興支行 地址:沈陽市和平區南五馬路248號
中山支行 地址:沈陽市瀋河區中山路224號
大東支行 地址:沈陽市大東區北順城中路184號
============================================================
石家莊
分行營業部 地址:新華東路209號石房大廈一層、六層
中山西路支行 地址:中山西路276號石葯大廈一層
裕華東路支行 地址:裕華東路243號科技大廈一層
東風路支行 地址:東風路128號省郵電大樓
============================================================
太原
太原分行 地址:太原市府西街9號
迎西支行 地址:千峰南路國際能源中心一層
大營盤支行 地址:大營盤鼎太風華一層
============================================================
中信銀行南昌滕王閣支行 江西省南昌市撫河北路291號
============================================================
洛陽
分行營業部 地址:洛陽澗西區南昌路2號(牡丹廣場\牡丹大酒店)
新區支行 地址:王城大道開元大道口
九都路支行 地址:九都路王城大道口
F. 揚州瘦西湖花園怎麼樣好不好值不值得買
樓盤名稱:揚州瘦西湖花園
城市:揚州
樓盤位置:瘦西湖路東側、秋實路北側、史可法路西側、北外環路南側
開發商:揚州北控地產有限公司
產權年限:70年
建築類型:板樓,多層,小高層,
其他交通方式:可乘坐8路、15路、15路專線、17路、23路、23路晚班、58路、63路、103路、郭集專線、送橋專線公交車在瘦西湖路站下。
規劃信息:其佔地面積為191189平方米,容積率,綠化率35.1%,共0棟樓,停車位2128個停車位(其中地上40個、地下2088個)
周邊配套:中小學:梅嶺小學花都匯校區
綜合商場:虹橋坊、揚州新城吾悅廣場、北區大潤發
內部配套:商業街
樓盤圖片: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點擊查看更全面,更及時,更准確的新房信息
G. 浙江在中國那個方向
浙江在中國東南方;
浙江省會杭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界於東經118°01'-123°10',北緯27°02'-31°11'之間,東臨東海,南接福建,西與安徽、江西相連,北與上海、江蘇接壤,境內最大的河流錢塘江,因江流曲折,稱之江,又稱浙江,省以江名,簡稱"浙"。
浙江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地形復雜。山脈自西南向東北成大致平行的三支。地跨錢塘江、甌江、靈江、苕溪、甬江、飛雲江、鰲江、曹娥江八大水系,由平原、丘陵、盆地、山地、島嶼構成。浙江省地處亞熱帶中部,屬季風性濕潤氣候。
(7)越城西湖花園多少錢一平方擴展閱讀
浙江省全省總面積約10.55萬平方公里,轄11個地級市,平均每個地級市9590平方公里,最大的是麗水市1.73萬平方公里,最小的是舟山市1440平方公里。
截至2019年,全省轄37個市轄區、19個縣級市、32個縣、1個自治縣,合計89個縣級行政區劃單位,平均每個1190平方公里。
平均每個地級市轄8.1個縣級行政區劃單位,最多的是杭州市10區2縣1縣級市,最少的是舟山市2區2縣。
H. 我是杭州(寧波市、溫州市、嘉興市、湖州市、紹興市、金華市、衢州市、舟山市、台州市、麗水市)的
杭州市 0571 310000 浙A
省會杭州市地理坐標為東經118°21′-120°30′、北緯29°11′-30°33′。總面積16596平方千米。總人口660.4萬人(2005年)。全市轄8個市轄區、2個縣,代管3個縣級市:上城區、下城區、江干區、拱墅區、西湖區、濱江區、蕭山區、餘杭區、桐廬縣、淳安縣,建德市、富陽市、臨安市。市人民政府駐拱墅區環城北路318號。市區郵編310000、蕭山311200、餘杭311100、桐廬311500、淳安311700、建德311600、富陽311400、臨安311300
寧波市 0574 315000 浙B
寧波市簡稱「甬」,位於浙江省東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20°55′-122°16′,北緯28°51′-30°33′。全市陸地總面積9672平方千米,其中市區面積為2634平方千米。200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89.5萬人。2006年末,全市戶籍人口560.4萬人,其中市區人口215.8萬人。
寧波市轄6個市轄區、2個縣,代管3個縣級市:海曙區、江東區、江北區、鎮海區、北侖區、鄞州區,寧海縣、象山縣,慈溪市、餘姚市、奉化市。市人民政府駐海曙區縣前街61號。郵編:市區315000、北侖315800、鎮海315200、鄞州315100、象山315700、寧海315600、餘姚315400、慈溪315300 、奉化315500
溫州市 0577 325000 浙C
溫州市位於浙江省東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9°37′-121°18′、北緯27°03′-28°36′。總面積11784平方千米,其中市區1082平方千米。總人口744萬人(2003年)。
溫州市現轄3區6縣,代管2市(縣級):鹿城區、龍灣區、甌海區,永嘉縣、洞頭縣、平陽縣、蒼南縣、文成縣、泰順縣,瑞安市、樂清市。市人民政府駐鹿城區廣場路184號。郵編:市區325000、洞頭325700、永嘉325100、平陽325400、蒼南325800、文成325300、泰順325500、瑞安325200、樂清325600
紹興市 0575 312000 浙D
紹興市地理坐標為北緯29°15′-30°11′,東經120°02′-121°15′。總面積8255.73平方千米。總人口433萬人(2004年)。
全市轄1個市轄區、2個縣,代管3個縣級市:越城區、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紹興縣、新昌縣。市人民政府駐越城區勝利西路163號。郵編:越城312000、紹興312000、新昌312500、諸暨311800、上虞312300、嵊州312400
湖州市 0572 313000 浙E
湖州市地理坐標為北緯30°23′-31°11′,東經119°14′-120°29′。總面積5094平方千米。總人口207萬人(2004年)。
全市轄2個市轄區、3個縣:吳興區、南潯區、長興縣、安吉縣、德清縣。市人民政府駐吳興區仁皇山新區行政中心。郵編:市區313000、德清313200、長興313100、安吉313300
嘉興市 0573 314000 浙F
嘉興市北緯30°15′-31°02′,東經120°20′-121°31′。總面積3915平方千米。總人口252萬人(2004年)。
全市轄2個市轄區、2個縣,代管3個縣級市:南湖區、秀洲區、平湖市、桐鄉市、海寧市、嘉善縣、海鹽縣。市人民政府駐南湖區西南路1號。郵編:南湖314000、秀洲314001、嘉善314100、海鹽314300、海寧314400、平湖314200、桐鄉314500
金華市 0579 321000 浙G
金華市地理坐標為北緯28°32′-29°18′,東經119°02′-120°47′。總面積10919平方千米。2005年末,全市總人口454.13萬人(其中市轄區92.16萬人);非農業人口99.1萬人(其中市區31.36萬人)。全市轄2個市轄區、3個縣,代管4個縣級市:婺城區、金東區、武義縣、浦江縣、磐安縣、蘭溪市、義烏市、東陽市、永康市。市人民政府駐婺城區雙龍南街801號。郵編:婺城321000、金東321000、武義321200、浦江322200、磐安322300、蘭溪321100、義烏322000、東陽322100、永康321300
衢州市 0570 324000 浙H
衢州市位於浙江省西部,錢塘江上游。地理坐標為東經118°01′-119°20′、北緯28°14′-29°30′。總面積8836.52平方千米。總人口246萬人(2004年)。
全市轄2個市轄區、3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柯城區、衢江區、江山市、常山縣、開化縣、龍游縣。市人民政府駐柯城區荷三路28號。郵編:柯城324000、衢江324000、常山324200、開化324300、龍游324400 江山324100
台州市 0576 318000 浙J
台州市地理坐標為北緯28°01′-29°20′,東經120°17′-121°56′。總面積9413平方千米。總人口557萬人(2004年)。
全市轄3個市轄區、4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椒江區、黃岩區、路橋區、溫嶺市、臨海市、玉環縣、三門縣、天台縣、仙居縣。市人民政府駐椒江區市府大道428號。郵編:椒江317700、黃岩318020、路橋318000、玉環317600、三門317100、天台317200、仙居317300、溫嶺317500、臨海317000
麗水市 0578 323000 浙K
麗水市位於浙江省西南部,地理坐標為北緯27°25′-28°57′,東經118°42′-120°25′。總面積17928平方千米。總人口252萬人(2005年)。
全市轄1個市轄區、6個縣、1個自治縣,代管1個縣級市:蓮都區、龍泉市、青田縣、縉雲縣、遂昌縣、松陽縣、雲和縣、慶元縣、景寧畲族自治縣。市人民政府駐蓮都區花園路1號。郵編:蓮都323000、龍泉323700、青田323900縉雲321400、遂昌323300、松陽323400、雲和323600、慶元323800、景寧畲族自治縣323500
舟山市 0580 316000 浙L
舟山市地理坐標為東經121°30′-123°25′、北緯29°32′-31°04′。境域東西長182千米,南北寬169千米。總面積1440平方千米。總人口101萬人(2007年)。
全市轄2個市轄區、2個縣:定海區、普陀區、岱山縣、嵊泗縣。市人民政府駐[font size=2]新城海天大道681號行政中心[/font]。郵編:定海316000、普陀316100、岱山316200、嵊泗202450
I. 浙江的旅遊城市有哪些
浙江的旅遊城市有杭州、舟山、紹興、嘉興。
杭州好玩的景點有:
1、杭州西湖
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面,是中國大陸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它是中國大陸主要的觀賞性淡水湖泊之一,也是現今《世界遺產名錄》中少數幾個和中國唯一一個湖泊類文化遺產。
J. 你們覺得紹興那裡最好玩
1、鑒湖
鑒湖位於浙江省紹興市南,是我國長江以南著名的水利工程,古鑒湖淹廢後的殘留部分。俗稱長湖、大湖、慶湖,雅名鏡湖、賀鑒湖。北宋時,豪家在湖上建築堤堰,築湖墾田,湖面積大大減少。今湖塘、容山湖、屓石湖、白塔洋均為其遺跡。湖長約15千米,面積3平方千米。鑒湖水質極佳,馳名中外的紹興酒就用鑒湖水釀制。湖濱有馬臻墓、陸游故里、三山、快閣遺址等古跡。
2、蘭亭
蘭亭,位於浙江省紹興市西南13公里的蘭渚山麓,是東晉著名書法家,書聖王羲之的園林住所,是一座晉代園林。相傳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曾在此植蘭,漢時設驛亭,故名蘭亭。現址為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時任郡守沈啟重建,而後幾經改建,於1980年修復成明清園林的風格。
3、沈園
沈園是國家5A級景區,位於紹興市越城區春波弄,宋代著名園林,沈園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沈園,又名「沈氏園」,是南宋時一位沈姓富商的私家花園,始建於宋代,初成時規模很大,佔地七十畝之多。園內亭台樓閣,小橋流水,綠樹成蔭,江南景色。沈園為國家5A級景區,是紹興歷代眾多古典園林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宋式園林。
4、大禹陵
大禹陵,古稱禹穴,是大禹的葬地。它背靠會稽山,前臨禹池,位於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東南稽山門外會稽山麓,距紹興城區3公里。大禹是上古時代一位治水英雄,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的開國之君,被後人尊為「立國之祖」。明太祖洪武年間,大禹陵即被欽定為全國該祭的36座王陵之一。